测定工业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说课稿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84342e8bd63186bdebbc29.png)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学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数据。
(知)2、了解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物质的思维方法。
(智)3、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
(智)3、使学生树立起爱护坏境的意识。
(情)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态度。
(情)【学习过程】活动一:瞻仰民族英雄联合制减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18907974)于1943年创立的。
他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钱两种产品。
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联合制减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人的优点是使衣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以上,使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
问题一:根据生产工艺,工业纯碱是纯的Na^COs吗?问题二:依据什么公式来计算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呢?活动二:初探纯碱性质【活动与探究1】至少选用三类不同物质的溶液来探究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性质,药品(桶盐酸、棉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领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饮溶液)和仪器(试管若干、烧杯)。
写出化学方程式性质一:性质二:性质三:活动三:再测纯碱含量方案一:气体分析法目的原理:选择试剂:选择仪器:设计装置:【活动与探究2】就分析出的缺陷,选择使用信封中的卡纸片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贴图区实验步骤:【交流与讨论】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顺序序号。
()打开弹簧夹,再次在左端通入空气()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纯碱样品12g)()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A中无气泡冒出()再次称量C的质量m2。
()打开弹簧夹,在左端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的质量ml数据处理:若m (CO:) =Am=ni2-ml=4.4g,请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得出结论: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先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解后可以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 (填一操作名称),将得到的沉淀洗涤干燥并称量,最后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
1-工业碳酸钠质量检验-总碱度的测定
![1-工业碳酸钠质量检验-总碱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a787d512b160b4e767fcf41.png)
xn – x
_
查表:T计≥T 表(弃去) T计<T 表 (保留)
《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P=99% 测得值
Ⅰ 30.18
Ⅱ 30.56
Ⅲ 30.23
Ⅳ 30.35
Ⅴ 30.32
o o o o
将测定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30.18 、30.23、 30.32、 30.35、 30.56 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 可疑值在末端。
相对偏差。
《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差减法
《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份试样 = W1 – W2 (g) 第二份试样 = W2 – W3 (g) 操作时应注意: ⑴ 若倒入试样量不够时,可重复上述操作;如倒入试样 大大超过所需要数量,则只能弃去重做。 ⑵ 盛有试样的称量瓶除放在称盘上或用纸带拿在手中外, 不得放在其他地方,以免沾污。 ⑶ 套上或取出纸带时,不要碰着称量瓶口,纸带应放在 清洁的地方。 ⑷ 粘在瓶口上的试样尽量处理干净,以免粘到瓶盖上或 丢失。 递减称量法用于称取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的物 质。
项目:现有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优等品、一 等品以及合格品工业碳酸钠,如何对其质量进行分析 ?
《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解决方法(methods of resolution)
1、确定分析项目(design analytical item)
2、 采样( take sample )
xn-xn-1=15.68%-15.56%=0.12%
x2-x1=15.51%-15.48%=0.03%
Qn xn xn 1 0.12% 0.60 Q0.90=0.41 xn x1 0.20%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b691e09561252d380eb6ee1.png)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三、 仪器与药品
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一支,250 mL 锥形瓶2~3只,250小烧杯一只,玻璃棒一根,洗瓶
药品:0.1mol·dm-3HCl标准溶液,碱灰试样 (工业碳酸钠),甲基橙指示剂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四、 实验步骤
分析化学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碱灰中总碱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酸碱滴定法选用指示剂的原则和正 确判断甲基橙的变色点。 (3)学习容量瓶的使用及配制一定浓度溶液 的方法。 (4)熟练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及递减称 量法。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
工业纯碱又称碱灰,为不纯的碳酸钠,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其 中所含的杂质也不同。例如,从氨法制得的碳酸钠就可能含有NaCl、 Na2SO4、NaOH、NaHCO3等,用酸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除其中 主要成分Na2CO3被中和外,其他碱性杂质(如NaOH、NaHCO3等) 也都被中和。因此测定的结果是碱的总量,通常是用Na2CO3或 Na2O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
六、 思考题
(1)总碱度的测定中能否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为什么? (2)本实验中为什么要把试样溶解成250 mL溶液后再吸 取25.00 mL溶液进行滴定?为什么不直接称取0.16~0.20 g试 样进行滴定? (3)碱灰称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实验中哪些仪器要用待装液润洗?为什么?
(1)HCl标准溶液的标定。见实验四中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
(2)称取碱灰试样约1.6~2.0 g于100 mL烧杯中,加少许水使 其溶解(可稍加热促进溶解)。溶解后(若加热需冷却至室温),将 溶液转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并以洗瓶洗涤烧杯及玻璃棒数次(至 少6~8次),每次的洗涤液应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中。最后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备用。
酸碱盐实验探究题专题
![酸碱盐实验探究题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1df4bc3c1ec5da51e27007.png)
⑷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以确保安全。
⑸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性(填“酸”或“碱”)。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10、过氧化钙(CaO2)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是优良的供养剂。
制备CaO2:工业制备过氧化钙的一种方法是氢氧化钙法。
(1)Ca(OH)2和H2O2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生成CaO2·8H2O,它在120℃时完全分解为CaO2等。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液面逐渐下降,为防止试管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
过大,可将漏斗(填“上提”或“下移”)。
(5)计算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体积B.样品的质量C.反应的时间
(6)若样品质量为0.20 g,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2.10 mL,反应后量气管读数为24.50 mL(常温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实验中量气管的最佳规格是。(填字母序号)
⑵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⑶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㈢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证明无O2;B中观察到铜网表面变红,证明该气体是H2。
1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一氧化碳测定。CuO的还原率。实验开始时,对参与实验的气体未作任何处理就直接使用,结果测得的CuO的还原率超过了l00%。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并改进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表。
实验1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1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dbbadcc6137ee06eff918bb.png)
实验一工业纯碱(Na2CO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复分解反应及盐类的不同溶解度制备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2.掌握温控、灼烧、减压过滤及洗涤等操作。
3.进一步巩固酸碱平衡和强酸滴定弱碱的理论及滴定分析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1.Na2CO3的制备原理Na2CO3的工业制法是将NH3和CO2通人NaCl溶液中,生成NaHCO3,经过高温灼烧,失去CO2和H2O,生成Na2CO3,反应式为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2.产品纯度分析与总碱度的测定原理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总碱度来检测产品的质量。
以HCl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滴定反应式如下CO2↑+H2O反应生成的H2C03其过饱和的部分分解成CO2逸出,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为3.8~3.9,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液滴定至橙色(pH≈4.0)为终点。
三、仪器药品仪器:恒温水浴锅循环水真空泵烧杯(250mL)布氏漏斗蒸发皿量筒(100mL)干燥器台天平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药品:NaCl(固)NH4HCO3 (固)0.1mol·L-1 HCl 甲基橙指示剂(1g·L-1)无水Na2C03(AR)四、实验步骤1.Na2CO3的制备(1) NaHCO3中间产物的制备取25mL含25%纯NaCl的溶液于小烧杯中,放在水浴锅上加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
同时称取NH4HCO3固体(加以研磨)细粉末10g,在不断搅拌下分几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加完NH4HCO3固体后继续充分搅拌并保持在此温度下反应20min左右,静置5min后减压过滤,得到NaHCO3晶体。
用少量水淋洗晶体以除去黏附的铵盐,再尽量抽干母液。
(2)Na2CO3制备将上面制得的中间产物NaHCO3放在蒸发皿中,置于石棉网上加热,同时必须用玻璃棒不停地翻搅,使固体均匀受热并防止结块。
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e06f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3.png)
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化学实验中,准确测定溶液中的物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碱液中氢氧化钠(NaOH)及碳酸钠(Na2CO3)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原理进行测定。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通过滴定一定浓度的酸溶液来测定碱液中的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含量。
滴定过程中,酸溶液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根据酸溶液的浓度和滴定过程中酸溶液用量的知识,可以计算出碱液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滴定管、容量瓶、酸溶液(已知浓度)、指示剂等。
2. 预处理样品:取一定量的碱液样品,加入适量的酸溶液进行预处理,使样品中的碱物质完全转化为酸物质。
3. 滴定过程: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用滴定管滴加已知浓度的酸溶液,同时搅拌容器中的溶液,直到指示剂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4. 记录滴定数据:记录滴定过程中酸溶液的用量,以及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5. 计算含量:根据滴定数据和酸溶液的浓度,计算出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滴定数据和已知酸溶液的浓度,我们计算出了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的含量。
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并由此计算出所需物质的含量。
五、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酸碱滴定法来测定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目标物质的含量,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酸碱滴定法,成功测定了碱液中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实验需求。
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我们对酸碱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技能。
(2021年整理)定量试验(二)碳酸钠纯度的测定
![(2021年整理)定量试验(二)碳酸钠纯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02fc0bb1ed9ad51f01df2f2.png)
定量试验(二)碳酸钠纯度的测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定量试验(二)碳酸钠纯度的测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定量试验(二)碳酸钠纯度的测定的全部内容。
【定量试验二】碳酸钠纯度的测量常用的方法:一.测量气体质量法装置:C1 2 3 4各装置的作用:1、2、3、4、二.测量气体体积法装置一:该装置的缺陷:(1)稀硫酸的体积无法计算,对实验有干扰。
(2)丙丁间的导管内的液体无法计算.(3)二氧化碳会溶于丙中的水,导致气体的体积偏小。
可以换为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改进装置:A 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三.沉淀法步骤:1、取样品称量;2、加水溶解; 3、加入足量沉淀剂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足量沉淀剂的目的: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好原因:沉淀剂不可以用氢氧化钙: 4、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洗涤的目的: 洗涤的装置名称: 洗涤的方法:检验洗涤干净的方法: 四.中和滴定法五、差量法;试样硫酸A试样稀硫酸量气管水准管【例1】、(2009闸北二模)为测定碳酸氢钠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每个方案均称取m 1 g 样品),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I ]选用重量法进行测定: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1)A 装置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人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 [方案II]选用滴定法进行测定:(3)称取m 1 g 样品,配成100mL 溶液,取出20mL ,用c mol/L 的标准HCl 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 mL ,则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方案III]选用气体体积法进行测定:可用右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微专题8实验测定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微专题8实验测定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https://img.taocdn.com/s3/m/55d928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e.png)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
B
量气法 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加的质量
将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
C
重量法 加入足量盐酸
减少的质量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
D
量气法 装置量气
排出水的体积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 与盐酸发生反应:Na2CO3 +HCl===NaCl+NaHCO3,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 Na2CO3 的量, 进而确定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A 正确;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 而不是量气法,且碱石灰增重的质量还包括挥发的水和 HCl,B 错误;样品中加 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 Na2CO3 的质量,C 错误; 因部分 CO2 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 H2CO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全部 CO2 的体积,D 错误。
__N_a_H__C_O__3 _的__质__量__分__数__测__定__结__果__偏__小__,__N_a_C__l _的__质__量__分__数__测__定__结__果__偏__大_________。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②E 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碱__石__灰_,其作用是_防__止__空__气__中__的__C_O__2_和__水__蒸__气_ __进__入__D_中__影__响___测__定__结__果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得的 NaHCO3 的质量_偏__大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f2ffead4d8d15abf234e5f.png)
①加入过量的强酸→CO2排液→测V(CO2)
②加入过量的强酸→碱石灰吸收CO2→测m(CO2)
③加入过量Ba2+→过滤→洗涤→烘干→称量m(BaCO3)
④加入过量Ca2+→过滤→洗涤→烘干→称量m(CaCO3)
⑤已知浓度的强酸至滴定完全→测定V(酸)
(3)通过纯碱中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方案的设计讨论,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定量测定中关键操作,感悟解决问题时要分析主要矛盾。
(2)初步形成定量测定的准确性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重量法装置的优化设计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中装置优化设计
【教学过程】
引言:1926年8月红三角牌纯碱获得万国博览会(美国费城)金质奖章。“红三角”纯碱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准许免检的“信得过”产品,打破了外国公司对中国国内和东南亚市场的垄断。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是民族化学工业先驱侯德榜。侯氏制碱法制出的纯碱中往往含有氯化钠杂质。那么含有多少碳酸钠呢,这就是一个定量实验的问题,今天我们以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为例学习定量实验设计问题。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上海市堡镇中学杭林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工业纯碱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上海市堡镇中学杭林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考化学实验考查比例占20%左右,实验教学是各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有关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实验教学设计
![中考化学实验汇总复习 有关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实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ef24d74693daef5ef73d6f.png)
有关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实验一、实验教学目标1、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亲身经历讨论和比较归纳的过程。
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2、在交流讨论中,互相补充,学会合作。
切身体会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体会、反思中不断提升内在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内容实验名称:测定Na2CO3样品质量分数CO2气体质量测定的研究——有关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和用品:含NaCl杂质的Na2CO3 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碱石灰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装置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干燥管储气瓶天平等。
三、实验教学设计思路重点1、对Na2CO3质量分数实验设计的教学的层层深入;设计最佳方案。
2、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难点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从而改进实验类型:学生实验教学策略1、初中化学复习中,设计实验可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涉及到酸碱盐的知识和气体的验证与除杂在学生看来往往成为难点,我通过这个实验逐层的深入,把这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层层递进中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和归纳,同时对一些难点有所突破,拓宽视野,解决实际问题。
2、精心选择了开放性的实验素材为载体,逐级展开复习。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提出有探究价值化学问题的能力。
3、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探究情境,诱发学生不断激起认知冲突,扣人心弦,造成心理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主动自发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相互帮助和合作,能对探究方案、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表述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借题引入]:由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
要想知道现有的工业Na2CO3是否合格,设计一个最佳测定产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方案。
[学生思考] 交流讨论。
学生1:测定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我们只要知道碳酸根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加入氯化钙溶液,从产生的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来求出Na2CO3质量。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卷解析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1dd70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4.png)
.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卷一.解答题〔共10小题〕1.〔2014•〕为了测定*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盒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展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氮气.〔样品中其它不与稀硫酸反响〕〔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氮气的目的是.〔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响,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3〕假设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2.〔2009•天河区一模〕为了测定*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知识准备]食用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反响过程中不考虑水和氯化氢的挥发.[设计方案并实验]甲组同学:称取12.00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参加过量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枯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乙组同学:称取12.00样品,参加足量的稀盐酸直到反响停顿,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解决问题]请你任选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准确到0.1%〕[交流反思]〔1〕甲组的小青同学认为,要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也可以使用与盐酸和石灰水所属类别不同的其他物质〔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的溶液与样品反响,通过测定相关物质的质量,进展有关计算即可.〔2〕乙组的小雨同学认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可求出:取13.5g样品放入烧杯中,每次参加20g稀盐酸〔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后用精细仪器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参加盐酸的次数 1 2 3 4 5 6 7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8.9 97.8 116.7 135.60 155.05 175.05 195.05生成气体的质量/g 1.1 2.2 a 4.4 4.95 b ﹣﹣表中数据a=g,b=g.并请你在下边的坐标纸上绘制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的曲线.3.〔2014•模拟〕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展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11.0g样品;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响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枯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展有关计算:烧杯Ⅰ烧杯Ⅱ烧杯Ⅲ参加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5.5 120.0 150.0白色固体的质量〔g〕 5.0 10.0 10.0〔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2〕在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参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3〕充分反响后,烧杯Ⅱ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2012•〕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展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11.0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响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枯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展有关计算:烧杯Ⅰ烧杯Ⅱ烧杯Ⅲ参加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5.5 120.0 150.0白色固体的质量〔g〕 5.0 10.0 10.0〔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准确到0.1%〕〔2〕在如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参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5.〔2013•闵行区二模〕*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右图装置进展实验测定.数据记录如下:称量工程称量时间质量/g试样11.0装置+稀盐酸160.0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响开场后20s 167.0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响开场后30s 166.6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响开场后90s 166.6〔1〕反响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mol.〔2〕通过计算确定该品牌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准确到0.1%〕〔3〕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种即可〕6.〔2014•枣庄〕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响,有关实验数据如表.反响前反响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纯碱样品的质量/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g 120 12 127.6请计算:〔1〕该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7.〔2008•〕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开展做出了出色的奉献;运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可能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碱〔Na2CO3〕样品6g与足量稀盐酸反响,放出气体2.2g.求这种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8.〔2012•顺义区二模〕为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样品〔含NaCl〕18.9g 与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得20%的不饱和食盐溶液100g.求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9.〔2011•聊城〕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氯化钠杂质〕.*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量*纯碱样品12g,参加到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响.过滤枯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请你帮助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10.〔2010•〕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参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求:〔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准确到0.1%〕〔2〕所参加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0小题〕1.〔2014•〕为了测定*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盒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展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氮气.〔样品中其它不与稀硫酸反响〕〔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氮气的目的是防止装置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响,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3〕假设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氮气的目的是防止装置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造成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解答:解:〔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氮气的目的是排净瓶空气防止装置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2〕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52g,设,纯碱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 3.52g*=8.48g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4.8%;〔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造成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答案:〔1〕防止装置原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2〕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4.8%;〔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特点去进展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2.〔2009•天河区一模〕为了测定*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知识准备]食用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反响过程中不考虑水和氯化氢的挥发.[设计方案并实验]甲组同学:称取12.00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参加过量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枯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乙组同学:称取12.00样品,参加足量的稀盐酸直到反响停顿,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解决问题]请你任选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8.3% .〔计算结果准确到0.1%〕[交流反思]〔1〕甲组的小青同学认为,要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也可以使用与盐酸和石灰水所属类别不同的其他物质CaCl2〔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的溶液与样品反响,通过测定相关物质的质量,进展有关计算即可.〔2〕乙组的小雨同学认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可求出:取13.5g样品放入烧杯中,每次参加20g稀盐酸〔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后用精细仪器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参加盐酸的次数 1 2 3 4 5 6 7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8.9 97.8 116.7 135.60 155.05 175.05 195.05生成气体的质量/g 1.1 2.2 a 4.4 4.95 b ﹣﹣表中数据a= 3.3 g,b= 4.95 g.并请你在下边的坐标纸上绘制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的曲线.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化学计算;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根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从而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碳酸钠还能与*些含有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盐结合生成沉淀,从而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析表格所给数据可以发现,每参加20g盐酸能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从而推出ab的数值,绘制曲线关键是找准点.解答:解:设生成10g碳酸钙所需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有Na2CO3+Ca〔OH〕2═CaCO3↓+2NaOH106 100* 10g=*=10.6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88.3%.〔1〕碳酸钠还能与*些含有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盐结合生成沉淀,所以此题答案为:CaCl2;〔2〕分析表格所给数据可以发现,每参加20g盐酸能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g,故第三次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共为3.3g,如此推测,则第五次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为5.5g,但是只有4.95g,说明碳酸钠全部参加反响,故第六次时再参加盐酸不再有二氧化碳产生,要绘制曲线,需要找准拐点,由表格所给数据可以知道,但第5次加20g稀盐酸只生成0.55g CO2,所以稀盐酸只反响10g,由此可知,当所加稀盐酸总量为90g时,恰好与样品中的Na2CO3完全反响,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95g,所以此题答案为:3.3,4.95;点评:此题考察了碳酸钠含量的测定以及曲线的绘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展.3.〔2014•模拟〕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展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11.0g样品;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响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枯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展有关计算:烧杯Ⅰ烧杯Ⅱ烧杯Ⅲ参加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5.5 120.0 150.0白色固体的质量〔g〕 5.0 10.0 10.0〔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2〕在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参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3〕充分反响后,烧杯Ⅱ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11.0g样品最多生成10.0g沉淀,可以据此结合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求算出碳酸钠的质量;〔2〕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知道比拟烧杯Ⅰ和烧杯Ⅱ中的数据可以知道,55.5g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反响生成5.0g沉淀,则产生10.0g沉淀,所需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11.0g,可以据此作图即可完成解答.〔3〕烧杯Ⅱ中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混有的和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响生成的,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解答:解:由实验数据可知,1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响最多生成10.0g 碳酸钙.〔1〕设要生成10.0g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117* 10.0g y解得:*=10.6g y=11.7g〔2〕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知道比拟烧杯Ⅰ和烧杯Ⅱ中的数据可以知道,55.5g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反响生成5.0g沉淀,则产生10.0g沉淀,所需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11.0g,可以据此作图为:〔3〕充分反响后,烧杯Ⅱ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故答为:〔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2〕见上图;〔3〕充分反响后,烧杯Ⅱ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响的有关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展分析计算.4.〔2012•〕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展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11.0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参加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响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枯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展有关计算:烧杯Ⅰ烧杯Ⅱ烧杯Ⅲ参加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5.5 120.0 150.0白色固体的质量〔g〕 5.0 10.0 10.0〔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准确到0.1%〕〔2〕在如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参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考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响的有关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11.0g样品最多生成10.0g沉淀,可以据此结合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求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知道比拟烧杯Ⅰ和烧杯Ⅱ中的数据可以知道,55.5g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反响生成5.0g沉淀,则产生10.0g沉淀,所需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11.0g,可以据此作图即可完成解答.解答:解:由实验数据可知,1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响最多生成10.0g 碳酸钙.〔1〕设要生成10.0g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 10.0g解得:*=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96.4%.〔2〕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知道比拟烧杯Ⅰ和烧杯Ⅱ中的数据可以知道,55.5g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反响生成5.0g沉淀,则产生10.0g沉淀,所需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11.0g,可以据此作图为:故答案为:〔1〕96.4%;〔2〕.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响的有关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不纯物质的质量与纯物质的质量的相互转化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和格式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联系着生产、生活实际,细心地进展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展选择或解答即可.5.〔2013•闵行区二模〕*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右图装置进展实验测定.数据记录如下:称量工程称量时间质量/g试样11.0装置+稀盐酸160.0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响开场后20s 167.0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响开场后30s 166.6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响开场后90s 166.6〔1〕反响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通过计算确定该品牌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准确到0.1%〕〔3〕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水分〔或盐酸具有挥发性〕.〔答一种即可〕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利用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而可求其物质的量;〔2〕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该反响的方程式可以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该品牌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根据实验时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计算值偏大的原因进展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表数据可知反响进展到30s和90s时测量的数据没变,则说明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响,跟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1.0g+160.0g﹣166.6g=4.4g,则其物质的量是=0.1mol;〔2〕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 4.4g*=10.6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6.4%〔3〕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则说明计算时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际值偏大,所以可能是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水分〔或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最后测得的质量值小于166.6g;故答案为:〔1〕0.1mol;〔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3〕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水分〔或盐酸具有挥发性〕;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利用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6.〔2014•枣庄〕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响,有关实验数据如表.反响前反响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纯碱样品的质量/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g 120 12 127.6请计算:〔1〕该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反响前后的质量差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该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0g+12g﹣127.6g=4.4g,故填:4.4.〔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106 44* 4.4g=,*=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3%,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性和准确性.7.〔2008•〕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开展做出了出色的奉献;运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可能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碱〔Na2CO3〕样品6g与足量稀盐酸反响,放出气体2.2g.求这种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向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纯碱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其中的碳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由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碳质量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最后利用碳酸钠的质量与纯碱样品的质量比求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Na2CO3十2HCl═2NaCl+H2O+CO2↑106 44* 2.2g*=5.3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8.3%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点评:根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响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出该反响中其它各物质的质量.8.〔2012•顺义区二模〕为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样品〔含NaCl〕18.9g 与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得20%的不饱和食盐溶液100g.求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得20%的不饱和食盐溶液100g可以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稀盐酸中溶液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反响消耗HCl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2NaCl+H2O+CO2↑反响后固体质量增加106 73 117 44 117﹣106=11* y z 100g×20%﹣18.9g=1.1g*=10.6gy=7.3gz=4.4g稀盐酸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盐酸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设出盐酸中溶质质量,再去计算其他物质思路就明确了,在计算反响后所得溶液质量时别忘了有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9.〔2011•聊城〕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氯化钠杂质〕.*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量*纯碱样品12g,参加到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响.过滤枯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请你帮助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样品中只有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响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产生19.7g碳酸钡沉淀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106 197* 19.7g解之得:*=10.6g所以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100%=88.3%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点评: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时,*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10.〔2010•〕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参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求:〔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准确到0.1%〕〔2〕所参加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利用图像,进展分析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欲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须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再利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2〕欲求所参加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须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计算即可.解答: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2.2g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则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11 100* y 3.0g解之得:*=3.18g,y=3.33g所以,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所参加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所参加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学案(含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b07df869dc5022aaea0097.png)
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李仕才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1.气体法(1)测定原理: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 +CO 2↑。
依据CO 2的体积确定Na 2CO 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 2CO 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向m g 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 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3)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为V 22 400 mol ×106 g·mol -1=106V 22 400 g ,则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106V 22 400 g m g ×100%=53V 112m%。
2.沉淀法(1)测定原理: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
依据BaCO 3沉淀的质量,确定Na 2CO 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 2CO 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先将m g 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 3沉淀的质量为n g 。
(3)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为n g197 g·mol -1×106 g·mol -1=106n 197 g ,则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106n 197 g m g ×100%=106n 197m×100%。
专题训练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答案 C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A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B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g),故无法求解,C错误;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D正确。
高考化学复习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PPT
![高考化学复习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58c27e33d4b14e84246879.png)
高 考 化 学 复 习碳酸 钠质量 分数测 定的实 验探究 ppt【公 开课课 件】
2.制得的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 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 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将所 得沉淀_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烘干、称量、计算。洗涤 沉淀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 考 化 学 复 习碳酸 钠质量 分数测 定的实 验探究 ppt【公 开课课 件】
高 考 化 学 复 习碳酸 钠质量 分数测 定的实 验探究 ppt【公 开课课 件】
解析:方案一:Na2CO3 与过量 CaCl2 溶液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过滤后分离出沉淀,洗涤沉淀时,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加 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 2~3 次。 方案二:样品中 Na2CO3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产生 CO2,用排液 法测定生成 CO2 的体积,因 CO2 在饱和 NaHCO3 溶液中溶解度 小,所以 B 中的溶液最好采用饱和 NaHCO3 溶液;由装置图可 知,图 1 装置中 a 为圆底烧瓶。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
Na2CO3
的质
量为
V 22 400
mol×106
g·mol- 1=
106V
106V 22 400
g,则纯碱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22
400 mg
g ×100%
=15132Vm%。
2.沉淀法 (1)测定原理 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据 BaCO3 沉淀的质量,确定 Na2CO3 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 碱中 Na2CO3 的含量。 (2)实验操作 先将 m g 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 BaCO3 沉淀的质量为 n g。
实验二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
![实验二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72f6f019e8b8f67d1cb90a.png)
实验二工业纯碱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和标定HCl标准溶液的方法。
2.学习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酸式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3.掌握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仪器:酸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烧杯;洗瓶。
试剂:无水碳酸钠(基准物质,180 0C干燥2~3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浓HCl(相对密度1.19,分析纯);0.2%甲基橙水溶液;工业纯碱试样。
实验原理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作为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
工业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或苏打粉,其主要成分为Na2CO3,其中可能还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或NaHCO3等成分。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通常是指用酸碱滴定法滴定主要成分Na2CO3和其他碱性杂质如NaOH 或NaHCO3等的含量,常用于检定纯碱的质量。
可能发生的反应包括:Na2CO3+2HCl = 2NaCl+ H2O+CO2↑NaOH + HCl = NaCl+ H2ONaHCO3+HCl = NaCl+ H2O+CO2↑反应产物为NaCl和H2CO3,化学计量点时pH为3.8左右。
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终点。
工业纯碱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因此要将试样在2700C-3000C烘干2小时,除去试样中的水分,并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工业纯碱均匀性差,测定的允许误差可稍大。
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标准溶液。
配制盐酸标准溶液时需用间接配制法,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盐酸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盐酸溶液的浓度。
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无水碳酸钠和硼砂等。
高中化学_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化学_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bac960ec3a87c24128c498.png)
而不用稀盐酸?
【归纳总结】 物质的纯度测量常用方法
①将气体恢复至室温(同T) ②调节两端液面相平(同P) ③视线与液面平视 ①气体的净化 ②反应前后吸收气体装置质量称重 ③左赶右挡
①沉淀剂过量 ②沉淀的洗涤、过滤、干燥 ③称重
【课后分层作业】 1、完成导学案,选做题酌情完成 2、自主预习第39页----第8讲 考点一、考点二 3、课下延伸探究
【自学定位】
【设计实验方案】
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分数,请同学们设计出实验方案(可设计多种)。 要求:1、画出简易的实验流程图
2、书写实验测定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方案呢?(课下延伸探究)
【归纳内化】
解答该量气装置读数时的答题模板 ①将××××恢复至室温。(同T) ②调节×××与×××两端液面相平。(同P) ③视线与×××在同一水平线上。
校本1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及解析)
![校本1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49884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a.png)
校本1钠及其化合物1.保存少量金属钠的方法是(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CCl4中 C.放在水中D.放在煤油中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A.碳酸氢钠B.氯化钠 C.氯化钾 D.氢氧化钠3.常用作调味品且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是( )A.碳酸氢钠B.碳酸钠C.氯化钠D.谷氨酸钠4.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 B.硫酸钠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钠5.Na2O和Na2O2具有的相似的性质是 ( )A.颜色B.水溶液的酸碱性 C.氧化性 D.漂白性6.下列物质与Na2CO3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O2 B.NaOH C.BaCl2D.稀H2SO47.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D.纯碱:除物品上的油污8.下列有关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熔成小球 B.钠沉入水底 C.钠四处游动 D.发出嘶嘶声9.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 g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钠由液态变为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 D.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10.有关实验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GHS标准符号示意“腐蚀性物质”C.观察活泼金属与H2O反应时,需要戴护目镜D.金属钠着火时应立即用沙土盖灭11.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将Na保存在煤油中B.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CO2多C.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是碱性氧化物12.某物质在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火焰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钾单质B.该物质是钾盐C.该物质含有钾元素D.该物质含有钾元素,不含钠元素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常温时,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3D.热稳定性:NaHCO3大于Na2CO314.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B.两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小于碳酸氢钠C.两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2的量一样多D.两者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且现象一样15.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节日燃放的烟花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所呈现的色彩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被氧化,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红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1.将绿豆粒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方形金属钠变成小球钠反应速率快B 钠浮于水面水的密度大于钠C 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有NaOH生成D 钠球游动,有“嘶嘶”的响声有气体生成2.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C.质量相同时,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快慢:碳酸钠>碳酸氢钠D.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碳酸钠<碳酸氢钠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准确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4.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A 滴定法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0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B 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C 重量法将样品放入烧杯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减轻的质量D 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排水体积5.“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反应原理是:NaCl+H2O+NH3+CO2= NaHCO3↓+NH4Cl 。
高三化学课件侯氏制碱法与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
![高三化学课件侯氏制碱法与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6adde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png)
2.工艺流程
【2021年河北卷,8分】
17. 碳酸钐 Sm2 CO3 3 (摩尔质量为 480 g mol-1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可用于治疗高磷酸盐
血症。
【2023年济南二模,6分】
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利用 NH3 和 CO2 通入 SmCl3 溶液中制备水合碳酸钐 Sm2 CO3 3 xH2O :
【大本11页,集训真题 1题】
【2024年河北卷】
二、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
双指示剂滴定法 【大本11页,4题 2021湖南卷】
气体法 【大本11页,2题】
锥形瓶中剩余的CO2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A.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无一定要求
C.实验中若改用水,将使测定结果偏低
D.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体积,对测定无影响
恒压滴液漏斗作用总结:
(1)保证液体顺利流下 (2)在测量气体体积时,可以消除液体误差。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_______,_______←b(填接口字母); (2)实验有不足之处,改进办法是_______; (3)生成水合碳酸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若氨气过量,溶液碱性太强会生成副产物 Sm(OH)CO3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二、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
1.反应原理
一、侯氏制碱法
①产生 NaHCO3 的反应: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②产生 Na2CO3 的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
【思考】 1. NaHCO3可溶于水,为什么能得到NaHCO3沉淀,试用平衡的原理解释。
易错专题12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鉴别与除杂(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
![易错专题12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鉴别与除杂(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d2431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0.png)
易错专题12 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鉴别与除杂典例精讲易错点一 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比较【易错典例】例1 下列关于23Na CO 和3NaHCO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31molNa CO 和31molNaHCO 含有的阳离子数目相等 B .同浓度的两种溶液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 .饱和23Na CO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2CO 不会有沉淀生成D .向23Na CO 和3NaHCO 固体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反应更剧烈【解题必备】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比较名称 碳酸钠(纯碱或苏打) 碳酸氢钠(小苏打)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细小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溶解度比Na 2CO 3小与酸反应 能反应,有气体产生 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与碱反应 能与Ca(OH)2、Ba(OH)2溶液反应与碱溶液都能反应 热稳定性 稳定、受热不易分解受热易分解可相互转化Na 2CO 322H O+CONaOH −−−−−−−−−→←−−−−−−−−−溶液加或固态加热NaHCO 3 【变式体验】1.下列有关 Na 2 CO 3 与 NaHCO 3 说法错误的( ) A .两者均溶于水,但 NaHCO 3 的溶解度小于 Na 2 CO 3 B .两者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向两者同浓度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前者溶液红色比后者深 D .NaHCO 3 是发酵粉主要成分, Na 2CO 3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易错点二 Na 2CO 3和NaHCO 3的鉴别【易错典例】例2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Na 2CO 3和NaHCO 3无色的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解题必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变式体验】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Ⅰ~Ⅰ所示。
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
![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669a19b84ae45c3b358ce2.png)
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1.气体法(1)测定原理: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 +CO 2↑。
依据CO 2的体积确定Na 2CO 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 2CO 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向m g 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 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3)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为V 22 400 mol ×106 g·mol -1=106V 22 400g ,则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106V 22 400 g m g ×100%=53V 112m%。
2.沉淀法(1)测定原理: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
依据BaCO 3沉淀的质量,确定Na 2CO 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 2CO 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先将m g 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 3沉淀的质量为n g 。
(3)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为n g 197 g·mol-1×106 g·mol -1=106n 197 g ,则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106n 197 g m g ×100%=106n 197m×100%。
1.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 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答案 A解析用酚酞做指示剂时,Na2CO3与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A 项正确;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项错误;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Na2CO3的质量,C项错误;因部分CO2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CO2的体积,D项错误。
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
![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27facb4fd0a79563c1e72ce.png)
NaOH 溶液 试样溶液 浓硫酸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样品(含NaCl 杂质)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根离子沉淀法.实验步骤: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②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充分反应.证明反应后BaCl 2剩余的方法是 ;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g ;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气体法.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装置丁的作用是 .②学习小组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产生的气流过急.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2、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 ;② 将10 g 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质量为300 g ;④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________为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 从导管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质量; ⑦ 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 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303.3 g 。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H 2SO 4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若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 。
3、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一定量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填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5)步骤⑦的目的是(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4、已知某纯碱粗产品仅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该纯碱粗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粗产品进行实验.(说明)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E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为NaHCO3十HCl=NaCl十CO2↑十H2O.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 G 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 G的质量,测得质量增加了0、48g.请回答下列问题(1)F中的试剂应为__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事实上1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0g CO2.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解释G的质量增加了0.48g的原因(假设操作均正确)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工业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在化学学科中如果缺少“量”的观点就难以建立科学的研究物质的方法体系,不便于揭示化学的本质,不便于培养正确的化学观。
因此重视定量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节课属于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模块内容。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定量试验,而又不能很好地解决,而总结的一个定量实验专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复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复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和净化、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对实验基本操作已比较熟练,但学生对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对定量试验数据处理能力仍需加强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设计复习巩固有关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测定工业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中,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元讨论、优化实验方案,形成定量实验测定的准确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优化实验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优化组合
三、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提出问题】工业纯碱中往往会含有少量氯化钠等杂质,其纯度高低
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定量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交流讨论】
学习小组讨论结果:
甲组:用氯化钡溶液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重量法)
乙组:用稀硫酸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再用碱石灰吸收,通过碱石灰增加的质量进而求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气体法)
丙组: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样品溶液,通过盐酸消耗量进而求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滴定法)
……
(三)设计方案
【追问】若按照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应如何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请写出实验方案并绘制装置简图。
(教师依次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并分析其优缺点)
(四)归纳总结
确定方法——控制误差——选择用品——形成方案
(五)巩固提升
实验室常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 .往烧瓶中加入MnO 2粉末
B .加热
C .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
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
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 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 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 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 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 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 .量取试样20.00mL ,用0.100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 ,该次滴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 —1;
b .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 3)=2.8×910-、Ksp(MnCO 3)=2.3×1110-+]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 )使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 )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
减小,直至不变。
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
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六)作业布置: 如果用滴定法完成今天的测定任务,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课下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目的:完成探究—反思—应用—再反思的求知活动
五、教学反思
本实验的组织形式充分的展示了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不再是听与讲,操练与被操练,而是好演员与导演的合作关系,教师不是知识的占有者,也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求知伙伴,学生则是知识和能力的主动构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