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教案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4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三、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补+定+主+补”。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
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参看下表: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参看下表:。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常见句式的类型及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对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这四种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学会准确翻译各类文言文句式。
2、难点宾语前置句中不同类型的判断和翻译。
状语后置句中介词结构的识别和翻译调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句式的构成和用法。
2、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对练习进行讲解和点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归纳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重点也是难点。
而要准确理解和翻译句子,就必须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高考文言文句式。
(二)讲解常见文言文句式1、判断句概念: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形式:“……者,……也” 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式,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者,……” 式,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用“乃、则、即、皆、必”等副词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被动句概念: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
常见形式:“于”字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
“见”字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于” 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为”字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为……所” 表被动,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标志的被动句,如“戍卒叫,函谷举”。
3、省略句概念:省略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中某些成分被省略掉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实词含义及推断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掌握常用的18个虚词并在对比中辨别它的用法。
3.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并能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方法。
4.把握常见的偏义复词、古今同形异义词5.掌握文言固定结构6.把握筛选信息试题和综合试题答题技巧复习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内容:掌握常见的虚词复习过程1、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巩固练习]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转折)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探究复习教案8
学案8 必修五(二)——《渔父》 、《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学案目标] 作为必修教材最后一册的最后三篇文言文,自身语言点丰富,又可与前几册联系梳理,构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对此,复习时要实现下列目标:1.全面梳理教材语言点,重点突出三篇文言文丰富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掌握“之”、“且”重点虚词以及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
2.背诵《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的重点段落。
1. 用类聚法写出表示“怎么、哪里”之义的文言疑问代词:何、安、曷、奚、胡、恶、焉。
写出表示“流放”之义的文言实词:流、放、迁、谪等。
2.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 ( )A.⎩⎪⎨⎪⎧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夫人之相与..于是舍人相与..谏曰D.⎩⎪⎨⎪⎧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 B解析 B 项一般人。
A 项周旋、应付/短暂。
C 项相互结交/一起,共同。
D 项用来……的……/……的原因。
②( )A.⎩⎪⎨⎪⎧ 虽趣.舍万殊梦亦同趣.B.⎩⎪⎨⎪⎧暂.得于己如听仙乐耳暂.明C.⎩⎪⎨⎪⎧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D.⎩⎪⎨⎪⎧适.足取辱耳且适.南冥答案 C解析 C 项全。
A 项取/赴。
B 项暂时/突然。
D 项恰好/到,往。
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 .之二虫又何知C .彼且奚适也D .大王来何操 答案 A 解析 A 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其他三项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 指出下列句子的固定句式,说明句式特点。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同“何以……为”,表强烈的反问语气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不亦……乎,表委婉的反问语气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表选择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乎,表反问语气 5. 翻译下列句子。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2)能够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
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2)运用句式知识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
2. 教学难点:倒装句的种类及判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重点讲解倒装句的种类和判断方法。
4. 实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进行翻译和解释。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翻译句子,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选取一篇文言文,分析其中的特殊句式,下周上课时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实例分析:评价学生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特殊句式。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心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句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言文句式的背后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倒装句复习课教案
文言文倒装句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已学文言句式的分析,总结不同倒装句的特点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面对陌生文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调动他们阅读古文的积极性,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重点了解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的特点。
学习难点:利用掌握的倒装句的规律解决文言语句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方法】归纳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通过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文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缺乏归纳和总结,没有系统掌握,尤其是特殊文言句式,在文言文运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结合所学课本中的文言例句加以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语法规律,形成能力。
这样,学生自己探究总结出来的要比老师直接讲授后再通过例句验证的方法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规律性知识的记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断课内文言倒装句的类型并翻译。
2、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的特点。
3、尝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面对陌生文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点解读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2.出题形式:结合翻译题考查。
四、知识梳理1、复习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2、文言倒装句类型: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
五、梳理探究(一)宾语前置1、探究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彼且奚适也?句子特点:1.疑问句2.疑问代词作宾语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奚、曷、安、焉等2、探究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秦人不暇自哀。
句子特点:1.否定句2.代词作宾语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未、莫、无、毋等常见的代词:余、吾、自、汝、尔、之3、探究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公开课教案】高考阳物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文言文—特殊句式授课时间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文言文现象中的4种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理解文言句式的构成,并翻译。
3.素质目标:学会鉴赏文言特殊句式,为读懂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做准备。
4.思政目标:感知古人用语的特殊方式,进一步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认识文言文现象中的4种特殊句式。
难点:学会鉴赏文言特殊句式,为读懂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做准备。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讲练结合;诱导启发五、教学准备1.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整理考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1.预习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句子结构。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学习:(约5分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特殊句式,主要有4种,大家还记得是哪4种吗?大家知道者几种句式的参照物是什么吗?(明确:现代汉语习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现代汉语中句子的成分以及顺序。
(明确:主谓宾定状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为学习文言句式打基础二、第一课时:内容精讲及练习(35分钟)文言特殊句式4种形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倒装句1、宾语前置展示宾语前置句子事列,同学们翻译后,从中找出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①忌不自信。
②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5、唯余马首是瞻。
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2、定语后置展示定语后置置句子事列,同学们翻译后,从中找出特点: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高考语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的不同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特征及运用规律。
2.准确理解并运用每种特殊句式灵活翻译。
3.了解古今汉语的演变,掌握语言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语言,体悟古文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文言句式特征及运用规律三、课型复习课四、课时 2课时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示例:①亚父者,范增也。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④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⑧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⑨刘备,天下枭雄。
2.小结:(1)①……者,……也;②……,……者也;③……,……者;④……,……也。
(2)用“乃”、“即”“为”、“则”、“皆”等词表判断。
(3)没有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4)用“是”字表判断。
3.应用体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上善之,干子竟免。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译文:(1)他的父亲柳仲礼是梁朝的将领,战败后归附后周,又回到祖籍安了家。
2015届高考文言文句式教学案(学生版) - 复制
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句式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及其用法。
【学习难点】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学习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掌握判断句、倒装句句式特点并准确翻译这些句式。
学习过程一、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
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近年来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
二、高考典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10年(江苏卷)《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译文:(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要点:使、累其心、抑、判断句。
】译文:(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2、2014年(江苏卷)《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⑴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被动句】翻译: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⑵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
【倒装句】翻译: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三、学习要点[一]判断句式。
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翻译判断句时,加上判断词“是”】。
2.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完成规律总结。
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⑵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⑶粟者,民之所种。
⑷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⑸秦,虎狼之国。
此亡秦之续耳。
⑹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六、课堂训练
1、[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
(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被动句)
2、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
1、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教学要点: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⑦此三者,吾遗恨也。
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特点和用法。
3.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
2. 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转换和运用。
2. 如何在实际阅读中准确识别和理解文言文句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用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教材或资料。
2. 准备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作为教学案例。
3. 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引发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特点。
3. 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是否有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学习有困难,需要给予个别辅导。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翻译一段文言文,要求正确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
2. 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并解释其特点和用法。
3.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记忆。
十、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4
学案25分析概括学案目标 1.掌握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熟悉做“分析概括”题的方法步骤。
2.研究题型特点,识破命题常见干扰方式。
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与难点,是阅读文言文的目的之所在,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分的关键。
整体把握文意、掌握做题技巧是解答这类题最关键的两点。
一、整体阅读,总体把握1.抓记叙的要素高考所选文言文,大都是记叙性材料。
要抓记叙的要素。
如全文中心人物是谁,这个人物何时、何地、何种场合,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他的职务有何变化;还写了哪些人,他们与中心人物是什么关系,是如何评价他的。
2.抓关键句、找时空词,理文章层次要特别关注关键词、句。
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是作者记叙、描写思路的具体展开。
而关键词句,尤其是一些时空词,则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
最好在阅读时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
记叙类材料大都是以时间、地点为顺序,或时空结合,或以材料性质为序。
抓住时空词,理清记叙顺序,由此可以判断出设陷选项中的设陷角度:或人事错位,或时空错位,或无中生有,或事件杂糅,或拔高人物等。
3.借题解文这类题设四个选项,四个选项是按文章的顺序由命题者意译而成的,其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而且这个错误选项中的大部分叙述都是符合文意的,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
这种命题特点不可忽视。
二、围绕文意,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上面所说的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时间的故意跳脱,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评价人物时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三、比对原文,检验确定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
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遣词造句的细微差别,并注意关键文言实词的翻译、理解是否正确。
2015高三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节选自《大唐新语》 ,有删改)
①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译文: 循宪召见了他,把那些积压下来的不好解决的事情拿
来咨询他。
②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
译文:
于是召见嘉贞到内殿,隔着帘子和他说话。
(三)定语后置
——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
定语后置句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把定 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定语后置句的形 式主要有两种:
例句 (《鸿门宴》)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寡人之于国也》) 用“之”或“是”为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标志,强调宾语 ②唯利是图 (《师说》)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 1)、“大王来何操?” (2)、彼且奚适也? (3)、 彼且恶乎待哉 (动宾倒装) (4)、夫晋,何厌之有? (5)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应用体验]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 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 弥子食桃而甘, 不尽而奉君。 君曰: “爱我哉, 忘其口而我! ” 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 “是尝矫驾吾车,又 尝食我以余桃。”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 爱憎之至变也。
状语后置的形式 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 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 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 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取之,于蓝青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落脚点:翻译题、选择题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一、用“者”、“也” 表判断。
1、“……者,……也”式。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者”和“也”不必译出。
)(1)、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蔺列传》2、“……者,……”式。
(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1)、粟者,民之所种。
《论积贮疏》(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也”式。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传》(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4、“……者也”式。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爱莲说》(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2015年新课标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2、探究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方法。
3、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情分析】2014年的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
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
加上12级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
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教学步骤】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1从前有位秀才想整治一下当地一个欺压百姓的财主。
于是他就给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因为财主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财主儿子娶回新娘后,才发现新娘竟是一个痴呆,满脸麻子,皮肤很黑,而且还是秃子,于是财主找秀才去理论。
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不差呀!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财主听后,有苦难言,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多读书2.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
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写时竟漏了个“间”字,慈禧看了大怒,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把书法家问成死罪。
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
”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句式类型,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文言文句式,并能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和标志。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文言文句子进行准确的翻译。
2、难点(1)区分不同类型的倒装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和语法现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对各种句式有初步的了解。
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引出文言文句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判断句(1)常见的判断句形式“……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夫战,勇气也。
”“……者,……” 例:“粟者,民之所种。
”用“乃”“则”“即”“皆”“非”等词表示判断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环滁皆山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被动句(1)有标志的被动句用“于”“受……于……”表示被动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用“为”“为……所……”表示被动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无标志的被动句例:“戍卒叫,函谷举。
”3、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例:“(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常用句式》教学设计精选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常用句式》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常用句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常用句式》教学设计文言常用句式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四种。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2. 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进行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对文言文句式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式的概念和特点2. 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3. 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4. 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5. 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概念和特点,举例说明各种句式的结构和用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式分析,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句式的重要性。
2. 讲解句式: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举例说明。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文言文句子,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进行句式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些文言文文章,注意识别和分析其中的句式结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疑问句的结构和用法2. 否定句的结构和用法3. 并列句的结构和用法4. 固定搭配的结构和用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疑问句、否定句、并列句、固定搭配的概念和特点,举例说明各种句式的结构和用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式分析,巩固学习成果。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句式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新知识。
2. 讲解句式:分别讲解疑问句、否定句、并列句、固定搭配的结构和用法,举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文言文句子,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进行句式分析。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7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从而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
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如“引”:二、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
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通假的具体情况三、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等几种情况。
如:四、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异”,“不同”)(2)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指“作”,“劳作”)(3)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指“去”,“离去”)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公姥:偏指“姥”,“婆婆”)(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指“兄”,“兄长”)又如某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五、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
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教案高三2015-08-27 11:52201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
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
【考点简析】2015 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级。
《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句。
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出现。
虽然《考纲》没提到定语后置句及状语后置句,但这两种句式都会在翻译题中有所涉及,所以也不能忽略。
“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
【知识梳理】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南冥者,天池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
”(如1)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
”(如2)3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形式为:“……者,……。
”(如3)4.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代称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4)5.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如5)6、用“此”“乃”“亦”“即”“则”“素”“皆”“诚”“本”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
(如:6—10)7.用“是”“为”表示判断。
(11、12)8、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13—15)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判断句的辨识能力。
答案C(A为无标志判断句;B “者……也”表判断;D“非”“……也”表判断)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而刘夙婴疾病。
小结:1.用“于”“受”“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1、2)2.用“见”或“见……于……”表示被动。
(如3、4、8)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如5—7)4.用“被”表示被动。
(如8)5.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示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如9、10)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
答案B(“被”读“pī”,同“披”,披散,散开;ACD为被动句)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
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
答案:B。
(B项“见丁宁”的“见”是指代性副词,表动作涉及的对象,“见录”义为“记住我”。
ACD三项的“见”都表被动。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 秦人不暇自哀。
2. 时人莫之许。
译文:“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3.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 而今安在哉。
5.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 吾谁敢怨?译文:“我敢埋怨谁呢?”7. 姜氏何厌之有?8.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唯举才9. 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11.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
)小结:1.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1—3)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
这类疑问代词有“谁”、“何”、“奚”、“安”等。
(如:4—6)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7、8)2.介词的宾语前置:(1)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9、10)(2)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11)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
D.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解析:本题考查辨识判断句和宾语前置句的能力。
答案A。
( A 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 悲哉,世也!——译文:这个社会多可悲啊!小结1: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 楚人有涉江者。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千里马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6.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小结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2)用“者”的后置。
(如4)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用“者”煞尾。
(如5、6)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4)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
(如5)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8. 申之以孝悌之义。
(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应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小结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格式:(1)动/形十于(乎,相当“于”)十宾(2)动十以十宾练习5: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定语后置句式的能力。
A.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
C.“少年好事者”意为“好事之少年”,是定语后置。
D.“马之千里者”意为“千里马”,是定语后置。
【答案】B练习6: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风乎舞雩。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请其矢,盛以锦囊。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状语后置句式的能力。
A.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
B.乎舞雩风。
C.“徙于南冥”即“飞到南海去”,没有状语后置的现象。
D.请其矢,以锦囊盛。
【答案】C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至莫夜月明,(我)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4.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事)甚急!”小结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2)承后省。
(3)自述省。
(4)对话省。
5.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6.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7.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8.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小结2:(1)省略谓语。
如5(2)省略动词宾语。
如6(3)省略介词宾语。
如7(4)省略介词“于”。
如8练习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省略句式的能力。
答案B.(A应为:沛公,C应是“为乐” ,D应是“以”)五、固定句式古文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搭配形式,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