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谈低段阅读教学(史春妍)
从史春妍的课谈低年级提效策略

从史春妍老师的课谈谈低年级提效南京市天妃宫史春妍获得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堂教学大赛的特等奖,首先要向她表示祝贺(因她获奖时,我在上海学习,忘了发贴,后来总觉得错过了时间,也就罢了)。
又逢要进行“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有效设问”的专题研讨活动,而本学期我们的重点都在中高年级的阅读,低年级的阅读未能涉及,故希望通过对史春妍老师参赛课《小动物过冬》的剖析,来谈谈自己对低年级提效的几点认识。
为了提效,我的博文也应该“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所以选取以下几个“点”来“设问”。
一、为什么在史老师的这节课中没有涉及第一段的教学内容?是否能丢?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史老师沿着小动物“商量”过冬的线索设计了教学。
选取的内容是小动物的对话。
关于第一自然段,除了学生的自读,始终未提一个字,这样行吗?其实,在最早史老师的设计中也是有涉及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但经过商量,最后去掉了。
为什么,理由是: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学生一读就懂,没有生字。
两句话的句型是学生熟悉常见的,且没有新词汇。
所以要相信儿童!说起来很简单,但在我们习惯的教学中,总觉得低年级读了就得说说啊,一个自然段写出来总是有作用的,但正因为不舍得放,所以导致课堂环节多而散,使主要教学目标模糊。
所以要了解学生,更要相信学生,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二、这课没有设计扫清生字词障碍的教学环节,生字教学全部使用随文识字,是否可以?通常的低年级阅读教学设计都有把生字词先集中起来让学生读,然后再让学生读书,这是可以的,带着学生慢慢读。
我认为这是方法之一。
方法之二就是史老师使用的,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读。
我们知道,在文中读生字词其实比直接读生字词容易,因为文章是有情境的,所以遇到不认识的字,常常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的,这就是儿童为什么能够自学很多汉字的原因。
再加上我们的课文全文注音,那么借助拼音读课文就更不成问题,而且我认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儿童正确识记汉字。
我想,这个策略的使用还要分几种情况:(1)在一年级学生刚开始阅读课文时,要分段或分句进行。
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科目教学的重要部分,但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
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关于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针对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位教师曾讲过,“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能不能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怎么样,则表示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因此,語文教师应该进一步探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阅读教学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如今的课堂读写模式呈现多样化,当前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形式与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对语文知识点的介绍和传授,还应着眼于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的发挥,从而有效推动小学低段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无论课堂教学模式怎样变化,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方式仍然是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
因此,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低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所以,通过分析小学生语文低阶段阅读教学效果的现状并研究提高策略,对改善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提升学校语文低阶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贯彻新课改提倡的创新性教学策略,以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
下面文章将围绕学校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
一、开展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必要性阅读理解是学习所有知识的根本,无论掌握哪方面内容,都需要经过了解,从而实现熟悉运用于生活的目的。
阅读理解能力低会影响阅读的效果和阅读质量。
在资讯更新飞速的年代,每日都有大量资讯可以查阅,如何正确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拥有一个好的阅读能力十分关键。
阅读教学要从低年级学生开始,这是培育学生知识增长的一个基础性任务。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一直以来语文都是学生在整体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学科,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也因此衍生出大量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一、二年级是学生的启蒙时期,无论是哪一个学科教师都要认真教学,为了能为之后更高等级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师需要对语文阅读产生高度重视,阅读是检验小学生基础的知识掌握程度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学难度较高的一个版块,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低段语文阅读为例,详细探析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引言: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无论哪一时期都是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阅读也成为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一个版块,因此如何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成为现阶段小学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普遍都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性格特点,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做一切事情的想法都很单纯,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反应,所以想要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对班内学生的个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人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天性使然,小学生只有在喜欢阅读、对所读文章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接受这一教学环节,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要寻找能够提升他们阅读兴趣的有效教学途径。
情景创设法是新课改后被使用频率最高的授课方法,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利用身边已有的教学资源,用设问或者多媒体创设环境的方法在课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符合当下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或是色彩鲜艳的图片视频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一来能够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主动阅读文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会向教师提问,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在文本中获取大量有效信息,进而提升整体语文水平。
优化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三策略”

优化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三策略”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着困难,特别是低段学生更容易遇到阅读障碍。
为了提高低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优化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优化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策略”。
一、注重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低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相对较差,在教学中要注重打好语文基础。
要注重对词汇的教学。
词汇是语文阅读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中的词汇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重点抓住生词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基础词汇,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注重对语法的教学。
语法是语文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需重点讲解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对语法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注重对篇章结构的教学。
篇章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了解。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低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较弱,在教学中要注重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要注重高效导读。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高效导读的方法,通过提前呈现文章主题、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并且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要注重精读训练。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精读训练的方法,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提炼文章的中心意思,并且通过问题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注重多维度拓展。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的多个方面,如引导学生了解背后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更多内涵,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想优化低段语文阅读教学,除了注重基础和方法外,还要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
聚焦低段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聚焦低段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低段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小红帽”的故事为例,展示一个针对低段阅读教学的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和初级理解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故事中的常见名词和动词。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故事中的部分词语和句子。
3.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红帽的故事的相关教学材料。
2. 教师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片、道具等教具。
3. 教师准备与故事相关的绘本或PPT,以便进行互动教学。
4. 教师准备情景剧表演或角色扮演的相关道具。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展示绘本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小红帽的故事主人公,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
同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进行猜测和猜想。
2. 教学新词汇(10分钟)教师根据故事的情节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前选择好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新词汇,例如“大森林”、“奶奶”、“篮子”等。
然后通过幻灯片或大字卡片的方式,逐个教授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模仿读音。
3. 情境模拟(1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道具或教具,创设一个小红帽去奶奶家的情景,要求学生配合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情感交流能力。
4. 阅读教学(2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课文段落,以适合学生阅读的速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同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导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5. 后期活动(15分钟)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对词汇的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引言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学生正在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期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参考。
一、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1. 学生认知水平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起步阶段,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适当降低教学难度,选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材和阅读内容。
2. 学生阅读习惯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形成,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还需要培养和提高。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学生情感态度小学低段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感态度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于语文阅读的积极态度。
1. 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诵读诗歌、演讲表演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2. 培养阅读兴趣3. 创设情境体验语文阅读需要一定的情境体验,尤其是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等方式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身临其境,增强阅读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小学低段学生需要针对性的培养一些阅读策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预习、回顾、归纳、概括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5. 培养语感和鉴赏能力除了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外,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探究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

探究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部编版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其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阅读目标。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语文水平较低,阅读理解能力有限。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策略时,要根据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阅读目标。
在孩子们识字水平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可以以“学会正确朗读课文”为目标,通过多次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孩子们的朗读表达能力。
二、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教师可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部编版教材中包含了各种文体的课文,如寓言、童话、叙事等。
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寓言和童话,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对于叙事文,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让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课文、组织阅读分享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阅读教学。
在现代科技发达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读课文,提高他们的朗读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动画或视频,让学生通过图像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改编或创作类似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阅读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及结合写作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探究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

探究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在低学段,阅读教学更是教师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部编版教材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教材之一,其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究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低学段的语文学习中,主要是接触与阅读文字,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置具体的阅读目标,通过适当的阅读任务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低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尚未完全培养起来,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愉悦和获得乐趣,从而坚定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在低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预测、归纳、整合等,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更好地获取信息和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1.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教材中选择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本,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避免选择过于抽象或晦涩的文本,以免阻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文化常识性的文章。
在教材中,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常识性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文化意识。
1. 多媒体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得到丰富的刺激,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2. 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接触各种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 分层阅读。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对学生进行灵活分组,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环境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
幼小衔接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与评史春妍

幼小衔接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与评史春妍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我校教师全面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力和实践力,实验小学北校区语文、科学教师于7月27日-28日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力求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将新课程标准精神落实到自身的课堂实践中。
我校部分教师在校集中学习,外县教师在家进行线上学习。
7月27日上午,语文学科观看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春老师的示范课《基于大单元教学》并聆听题为《基于任务群思想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报告。
下午,一起学习了全国基础教育创新型优秀教师高子阳老师的专题讲座《新课标新课堂新明师》。
两位老师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结合具体案例向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应该如何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单元任务与活动,进而通过大单元任务群实现自由、开放、自主的课堂生态变革。
科学老师们上午在李霞老师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收获满满,她依托教师怎样备课、课堂细节怎样处理等来具体化新课标的修改,在具体实践中引导我们这些新手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调整。
施昌巍老师则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基于“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示范课,通过点评此节课导入示范性教学。
就《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设计》这一内容为我们做了重点讲解。
7月28日上午,陕西省语文教学能手蔡玉蓉老师的报告《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施策略》从课标新增跨学科学习的原因、新时代人才成长需求、跨学科学习的设计理念、跨学科学习的突围路径、跨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跨学科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在刘雪红老师的讲解中,大家加深了对科学学科的理解,刘雪红老师先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切入,提示新手教师线上教学并不是因为疫情不得已为之的办法,线上教学固然有交流不及时不到位的缺点,但通过教师合理统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改善。
接着以科学素养为基础展开作业设计的报告。
报告中通过大量的科学作业实例来说明作业要区别于传统作业,必须凸显学科特点,科学作业要有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多样性等。
浅谈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闫玉荣浅谈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闫玉荣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读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打好基础。
为此,本人遵循阅读教学的原则,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通篇的介绍下来,只顾生硬地分段解析作品。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与分析,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
实际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主性学习。
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只有做到以上这几点,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是培养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低年级学生没有什么阅读知识,要自己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即使读了也容易偏离教学内容的中心,提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使教学活动无法很好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提问。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理念明显的揭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切实可行的达到了阅读教学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小
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
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精彩故事和有趣的情节,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讲笑话等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加对阅读的兴趣和
积极性。
教师要做好示范,通过生动有趣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低段的学生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通过课堂上的指导和课外的辅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让学生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逐渐发
现阅读的乐趣和好处。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发现适合自己的
阅读方式和内容。
三、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低段的学生阅读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教师要通过多种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设计、问题导向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师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和解题能力。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低段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语文的乐趣。
教师要注重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深入研究基于学习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基于学习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在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兴趣;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字词的识记、句子的理解和段落的把握等方面;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内容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内容应该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为主,同时也要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拓展。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教学内容:一是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小品文等,这些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例如校园故事、家庭故事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三是适当选择一些名著名篇,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基于学习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
故事解读法、分层阅读法、情境模拟法、问题导向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机的组合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手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包括图书、多媒体、网络等。
这些教学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得到刺激,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一、引言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在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的特点小学低段学生的语文阅读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文基础薄弱:小学低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词汇量有限,语法知识不够扎实,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
2. 阅读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时缺乏兴趣,对阅读材料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
3. 阅读能力弱: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
以上特点对于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出了挑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三、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语文阅读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中,例如通过朗读、讲故事、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 融入生活化的阅读内容选择生活化的阅读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增加学生对阅读的体验。
让学生阅读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材料,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3. 提升学生词汇量小学低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是阅读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词汇拓展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4. 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例如阅读速度、正确的阅读姿势、理解文中含义等方面的技能。
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2)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2)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阅读后交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文知识方面的收获,可以是人文知识方面的认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情感方面受到的启示等等,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于阅读交流在操作上可以使用下列语言:●你们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课文读到现在,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讲一讲好吗?●同桌同学一起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小节读给大家听呢?●你最喜欢读哪里,先练一练,然后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读这一部分的原因?这样的阅读教学,没有把情感体验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而是与三个层面的阅读紧紧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学生情感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感悟得以升华。
2.、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这是新教材中选文的又一个突出特点。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低段学生的想象丰富、独特,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时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办法。
如教学《画风》一课,引导学生想象: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呢?把你的画方法告诉大家;一年级下册2课《春雨的色彩》一课,启发学生想象:参加争论的还会有哪些小鸟?他们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30课《棉花姑娘》一课,让学生想象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棉花姑娘会怎样感谢七星瓢虫等等。
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二)、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
画画、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策略
李明艳
【期刊名称】《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李明艳
【作者单位】宝兴县实验小学,四川省宝兴县625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3
【相关文献】
1.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2.实中求活活中见实——提高小学低段课内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实中求活活中见实——提高小学低段课内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4.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策略
5.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精读”再思考——例谈苏教版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精读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题研究《低学段阅读与写话教学研究》准备阶段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低学段阅读与写话教学研究》准备阶段工作总结课题讨论《低学段阅读与写话教学讨论》预备阶段工作总结同学的习作与阅读有着非常亲密的联系。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只有注意阅读实效,拓展习作训练,才能使同学读写力量得到提高,为此,我校讨论的课题是《低学段阅读与写话教学讨论》。
自课题立项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为了把课题讨论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课题组成员选择实行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现将这一预备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1、成立课题管理团队定好课题后,我校进行了课题组成立大会。
彭飞副校长首先宣读了课题中心组的领导、成员分工及其各自的职责。
具体解读本课题试验的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及实施步骤等。
对课题组试验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为课题的进一步讨论做好预备。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经过争论讨论,确定了课题讨论中的重心,猜测了课题讨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我校老师和同学实际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讨论方案,并进行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概要设计。
为下阶段的顺当实施做好了充分的预备。
3、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与分析低班级重视同学阅读和写作兴趣的培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挖掘儿童潜在的语言表达力量,促进同学全面地、健康地进展,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同学的阅读和写话的现状,以目前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成因,为本课题的开展供应第一手详实资料,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依据课题对所带班级同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状况写出了学情分析。
细致地调查讨论、分析思索,力争积累一些有效的训练教学阅历和案例,为低学段阅读与写话教学供应了一条有效的渠道。
4、努力方向(1).连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不断优化试验老师队伍(2).深入到进行课题试验,鼓舞课题组老师大胆试验,努力培育同学阅读力量和写话力量。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基础学科,语文占据着重要地位。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学低段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整个语文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很高的,但这种兴趣常常会因为缺乏阅读技能和方法的指导。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好处后去努力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1.创设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教材。
教材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选用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等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文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选用不同题材、类型、难度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发展多元化的阅读兴趣。
2.多种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课本讲授、小组讨论、阅读拉练等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注意情感引导。
语文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教育,更是涉及到情感教育。
教师要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语文知识的美妙之处。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1.创造适宜的阅读环境。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可以通过小雅室、小树林、小花园等方式来丰富语文阅读的场所,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发现学生的阅读喜好。
教师应该发掘出学生自己的阅读喜好。
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喜欢的读物,从而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增强阅读兴趣。
3.委员会活动。
当学生和教师阅读同一本书时,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读书分享、讲座、文学论坛等等,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别是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线性的认读。 第二步:立体的阅读话)
第一步:线性的认读重习惯。
低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学习朗读的阶 段,因此要重视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即朗读时“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 重”。默读时不要出声、不要指读。同时 还要重视“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阅读习 惯的养成,不仅引导儿童朗读时做到“眼 到、口到、心到”,在阅读中还要关注 “手到”,学习勾画关键词句,引导学生 学习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加强眼看的训练。 视幅:一字字、两三字、五六字,扩大
认读单元。
追求清新自然的朗读。 什么是清新自然、有感情的朗读?“你
把书翻到其中一篇课文,教给孩子,让 孩子在房间里面读,你在外面听。如果 你听到是在读书,那就不对了,如果你 听到好像在讲话,那就对了。 ”
——叶圣陶 朗读,就是说人话!
——佟雅坤
阅读分为出声读和默看。
阅读教学关联两个要点——阅读主体和 阅读的对象(谁在读和读什么 )
阅读就是一个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 了他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在头脑中理解, 要凭借两种经验,一是生活经验,另一 个是语文经验。
学生阅读能力的组成 1.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这样的
解码能力。 2.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百科知识
例《青蛙卖泥塘》《雷雨》
“三境” 联动的要点是:做好“选 择”,加强“联系”。
有很多老师因为操作不当,将阅读 课成了随文串讲,为了随课文出示生字 而将文本弄得支离破碎,影响教学的效 果。
注意“三境”联动。
结合汉字的源生语境和构形特点寻找与 文本学习的关联之处,并结合儿童的认 知水平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 略。
三是“联”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要注意加强词与词之 间、句与句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文本与儿童生 活之间、课内与课外学习的联系,拉近文本与儿童 的距离,帮助儿童走近并走进文本。
四是“融” 识字与阅读 积累与运用 言语与智慧共 “圆融” 是教学之智
1. 揭题激趣。
2.结合文本 ,创设学习情境。 用范读创设情境。 (强调眼看、耳听、心想)
主讲人: 史春妍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 号、公式、图表等。(信息)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 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 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审美)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 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思维)
填补文本中的空白。 结合汉字的源生语境,结合儿童的生活
经验,去想象文本的故事情境。
(2)引导有“度”,长出智慧。
避免求证式教学,鼓励探究。
第三步:自在的表达。 乐于和伙伴表达、分享自己的
阅读所得。阅读教学中,小伙伴之间的 相互切磋,交流沟通,会互相启发,形 成一种“对话场效应”,有效地解决阅 读中的问题。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 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 乐于与人交流。(叙事的作品)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 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 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的语气。
和生活经验。 3.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
法。
低年级的阅读过程要关注两条视线: 1.外部视线注视点(眼睛的事情) 2.内部视线意识点(大脑的事情)
阅读就是如何找到语句与文本 的关键处即应该看什么地方;面对这些 关键处如何进行深度的加工即从这些地 方应该看出什么来。
“三境”联动,让低年级的阅读走向灵 动。
一、制定清晰、适度的教学目标
1.明晰课标总目标: 归纳起来就是4个方面: 阅读的方法与能力; 阅读的理解与体验; 阅读的容量与积累; 阅读的态度与习惯。
2.明确低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 图书的习惯。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 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 中的图画阅读。(阅读的方法)
提升文本解读解读的能力,寻找到最适 合这一课的这一个。《夜色》不敢和微 笑)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阅读实践,尤其要重视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习汉字、积累词语、发展思维和学习 表达。关注识字,但不仅仅只是识字, 课堂中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的交融,提升 儿童的语文素养。
祝大家工作愉快!
一篇课文,在明晰了目标之后,还要唱好“四步 曲”,组编切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板块”。
一是“减”:
运用减法思维,筛选教学内容的“内核”。 学 会剪枝的学问,避免什么都想抓,将教学的内容安 排的过满,让课堂臃肿。《蜘蛛开店》
二是“加”
低年级的教材看上去非常浅显,似乎没有什么可 以咀嚼、可以教的内容。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 教学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与文本是有距离的, 是需要我们在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发现他们在阅读中 的难处,帮助他们与文本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 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5万字。
低年段的阅读教学的核心:
(1)认读。借助文本正确认读1600 个汉字,奠定文本阅读的基础。
(2)朗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错 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 不指读、不唱读”。
第二步:立体的阅读重感悟。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不能沉湎于表面 上的热闹,摆弄一些花哨的形式,而要把 工夫下在引导学生潜心琢磨语言文字上,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 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关注耳听的训练,建立亲密的伙伴关 系,培养听读吸收能力。
(1)关注能力生长,避免原地重复。 结合儿童的生活语境,用儿童的经验去
(3)阅读。了解词句的意思,能 读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 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 与人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确定文本的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教材的双重价值。
本身的阅读价值。
蕴含的学语文的价值。备课要做好文本解 读。
“文本解读” 应聚焦文本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方面的学习内容,把这一年龄段学生 学习语文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总结出来进 行解读,而不是停留在文本本身思想内容 的解读分析上,进行文学评论式的解 读。——吴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