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判断

合集下载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用来表示大气中各高度上等压面(常用的有850hPa、700hPa、500hPa、300hPa等)上的气象要素的分布和特征的一种图形化工具。

它给出了某个等高面上的气压分布、风向风速和温度等信息。

1. 熟悉等压面的定义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

了解不同等压面上的气流分布、气压系统分布、湿度和温度分布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判断图上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2. 注意等压线的分布和间距。

等压线用来表示气压的分布,等压线的间距越密集,表示气压的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相邻等压线的间距越大,说明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弱。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形态和间距,可以判断风速的变化。

3. 观察风向风速的箭头和标注。

等压面图上常常标注有箭头,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箭头的长度表示风速。

通过观察箭头的方向和长度,可以判断风向的变化和风速的大小。

4. 注意等压面图上的气压系统。

等压面图上的气压系统通常用H(高压系统)和L(低压系统)表示,气压系统的分布和相对位置对天气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通过观察气压系统的分布和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

5. 和其他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等压面图只是提供了某个等高面上气象要素的分布和特点,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天气状况,需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如降水、云量、气温等一起进行分析。

等压面图在气象预报、天气分析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等压面图,可以得到不同高度上的气象要素的变化和趋势,对天气形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等压面图也可以用于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的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气象从业人员和气象爱好者而言,了解和掌握等压面图的判断方法和应用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近年来我国华北某大城市郊县葡萄种植区及酒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该区域A.东南部地势高B.东部昼夜温差较大C.中部光照充足D.西北部地势起伏大【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河流的源头一般是单一的干流,到上中游才会接纳支流汇入,因此该区域的士西北高东南低,A错;从等温线分布看,西部等温线密集,昼夜温差大,西部的士起伏大,D 对B错;温度东部较高且的士平坦,所以东部光照充足,C错。

【2】该地发展葡萄种植、加工(酿造)和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A.自然环境B.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D.空气质量【答案】D【解析】葡萄种植需要有适合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消费市场;加工酿造和观光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空气质量,所以选D.考点:等温线的判读;产业布局的优势条件2.下图示意某区域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最可能为A.18B.27C.36D.4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数据变化趋势,甲处的气压为大于1035hpa,小于1040 hpa;乙处的气压为大于1000 hpa,小于1005 hpa;则甲、乙两地气压差为大于30 hpa,小于40 hpa。

C项符合题意。

【2】该日北京下起了暴雪,其原因是①受较强的暖锋控制②受较强的冷锋控制③冷气团水汽含量大④暖气团水汽含量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从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日北京处于低压槽线附近,低压槽线附近会形成锋面;根据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运动,可判断北京附近形成的锋面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面要发生降水需要暖气团水汽含量大的条件,所以D项正确。

【考点】等压线图的判断、天气系统。

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等压线 等压面(课堂PPT)

等压线 等压面(课堂PPT)
居民防台
1
等压线与等压面图的判读应用
一: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区别:
1、气压: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C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B
3、等压线: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
A
注意:
(1)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 ;
(2)高压和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
气压值:PA___PB___PC 2
C 高气压
D 低气压 ;
(2)图中的两条粗实线可以形成锋面,甲乙间的锋面是
冷锋

丙丁间的锋面是 暖锋 ; (3)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A地偏 北风 ,B地偏_南__风__;
(4)如果图中的锋面均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有降
水的是 甲、丁 。
1005 1010
1000
1015
D
A

C
甲乙
B丙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气压;
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般为高气压。
1036
1020
1032 1024
1028
亚洲
太平洋
根据右图判断季节是什么?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
北半球冬季 ↓ 1月
20
6、判断气压性质
在垂直方向上,等压值从低处向高空,气压越来越低。因而等压面向 下凹陷的地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方气压低;向上凸出的地方气压 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其它地方气压高。规律如下:

右手
低 风向
低 风向

左手
北半球的高压区在风向 右后 方
南半球的高压区在风向 左后 方
17
5、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⑴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图形专项突破:等压线图的判读202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课件

图形专项突破:等压线图的判读202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课件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低
1.判读气压形式:
等压线为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

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1)低压中心: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低
1.判读气压形式:
低 高
等压线为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 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2)高压中心: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低
1.判读气压形式:
Q地相等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变式演练]1: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 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2题。
【解析】:第1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 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 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 风。 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 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 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地数值可能是 1 002.5 hPa~1 005 hPa或1 007.5 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 能相等。
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区别: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 差异。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 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
二、等压线图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同线等值 同图等距 (或为0) 不相交不重合 闭合曲线 凸高(低)为低(高)
努力付出
加一定油会意!有想不到的收获
高考必胜
(5)鞍部: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气压形式: 2.判断气压形式:
低 高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 球画出偏向风(如图中A处吹偏南风)。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Isopleth Map)是地理学、气象学等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图形展示方式,用来表示某一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它通过在地图上绘制等值线,即连接相同数值的点的线,来展示不同地点之间变量值的差异和趋势。

以下将对等压面图的判断方法和应用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一、判断方法1. 等值线的分布密度:通过观察等值线的分布密度,可以判断出某一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和范围。

等值线的密度越大,表示变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越剧烈,反之则表示变化较为平缓。

2. 等值线的间距:等值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异。

间距越小,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越剧烈;间距越大,表示变化越平缓。

3. 等值线的形状:等值线的形状主要分为闭合型、弯曲型和分散型三种。

闭合型等值线表示该变量在某一地理区域内有相对高或相对低的区域;弯曲型等值线表示该变量在区域间呈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分散型等值线表示该变量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特点。

4. 等值线的走向:通过观察等值线的走向,可以判断出某一地理区域变量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等值线的走向主要有横向、纵向和斜向三种。

横向等值线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平缓;纵向等值线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斜向等值线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同时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点。

二、应用技巧1. 注意等值线的间距选择:在绘制等压面图时,应根据变量的具体数值范围和分布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等值线间距。

间距太小会导致等值线过于密集,不易观察变量的整体走势;间距太大又会导致等值线稀疏,不能准确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

2. 指明等压面图的参考点:在绘制等压面图时,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参考点,标明其具体数值。

通过对比这些参考点的数值,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变量的空间分布情况。

3. 应用色彩渐变:可以利用色彩渐变的方式来突出等压面图中不同等值线之间的差异。

通常可以选用暖色调代表高数值,冷色调代表低数值,中间色调代表中间数值。

高二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中下部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屿名称是()A.海南岛B.台湾岛C.马达加斯加岛D.古巴岛【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本图是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结合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没有回归线穿过,故可以排除选项A;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图中经度为120°E、122°E,所以该岛屿应该是台湾岛,故选项B正确。

【2】①、②两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A.降水、气压B.光照、降水C.降水、光照D.气压、光照【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台湾岛中部地势高,沿海地区地势低,西部平原分布较多;该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岛屿东侧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岛屿西侧是背风坡降水少,与②曲线相符;岛屿西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岛屿东侧降水多,晴天少,光照相对较少,与①曲线相符,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气候要素的区域变化。

2.下图示意某沿海区域,近年来该区域气温不断上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答案】D【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纬度判断,图示区位于低纬度。

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有寒流分布。

根据海洋等温线凸出方向,判断洋流向北流,图示区位于南半球。

所以D对。

【2】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年将水量自西向东递减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沿海有暖流流经D.甲地可能为山岭【答案】D【解析】读图,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沙漠气候,全年降水量少,A错。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该地可能是板块消亡边界,不会是生长边界,B错。

沿海有寒流经过,C错。

图示区可能是南美洲,所以甲地可能为山岭,D对。

【考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板块构造理论。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一种常用的地理信息展示方式,它可以直观地表示地球上某个特定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等)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等压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等,因此它在气象学、地理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判读方法和应用技巧两个方面对等压面图的浅析进行探讨。

判读等压面图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与符号。

等压面通常是以等值线(又称等高线)的形式呈现,其中等值线的间距表示气象要素的变化幅度。

等压线上标有气温或气压数值,数值随等压线的间距而变化。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形状和分布,可以判断气象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变化情况以及气候系统的演变情况。

判读等压面图需要关注等压线的形态特征。

等压线的形态反映了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分布越稠密,表示气象要素变化越剧烈。

等温线的形态常用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而等压线的形态则更多地与气压变化有关。

等压线越接近垂直分布,则表示气压变化剧烈,可能存在风暴等极端天气条件。

判读等压面图还需要关注等压线的连接方式。

等温线和等压线的连接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

通常来说,等温线和等压线的连接方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在高压区,等温线和等压线呈现闭合的形状,表示存在一个封闭的高压系统;而在低压区,等温线和等压线则呈现开放的形态,表示存在一个大气环流系统。

在应用等压面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等压线的分布情况进行天气预测。

一般来说,等压线越接近平行分布,表示天气稳定,气象要素的变化相对较小;而等压线越交错和扭曲,表示天气不稳定,气象要素的变化较大。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等压面图还可以通过颜色渐变来表示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

可以使用温度色带来表示气温的变化,冷色代表低温,暖色代表高温。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气温的变化范围和趋势。

等压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展示方式,通过判读等压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象要素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而预测天气变化和理解气候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高一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答案】D【解析】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根据左图中温度变化规律判断,图示区位于南半球。

A位于大陆东岸,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水流的方向,所以水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省区,是暖流。

D对。

【2】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D【解析】结合前面分析,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暖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海区。

读右图,甲、丙位于北半球,A、C错。

乙位于大陆西岸,是寒流,B错。

丁符合条件,D对。

【考点】等温线图判读,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特征。

2.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填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图中气压带断裂成块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分)(2)此季节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________(填“高空”或“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________凸出,图中D处此时的气候特征为(4分)(3)C地7月盛行_____风(1分),其形成原因是。

(2分)(4)下面能反应B地所示地区气候特征的是()(2分)【答案】(1)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2分写蒙古高压或西伯利亚高压不给分)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1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1分)(2)近地面(1分);南(较低纬度)(1分)温和多雨(2分)(3)西南风(1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4)A (2分)【解析】(1)A位于亚欧大陆上,依据等压线分布是高压,所以是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因此纬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从而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的判读重点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2)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

和等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种基本型式。

(1)低气压(简称低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

空间等压面向下凹,形如盆地。

(2)高气压(简称高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减低。

空间等压面向上凸形状,形似山丘。

(3)低压槽(简称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在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气压沿槽线最低,向两边递增。

槽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谷(4)高压脊(简称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气压沿脊线最高,向两边递减。

脊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脊。

(5)鞍形气压区(简称鞍部):是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马鞍。

不同的气压系统天气情况不同:低气压区和低压槽,由于气流的辐合上升,容易造成云和降水;高压区和高压脊,由于空气下沉辐散,一般天气晴好。

鞍部:阴沉,不稳定。

二、判读要点1.判断风向(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的判读重点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2)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

二、判读要点1.判断风向(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结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2.判断风力大小原理: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小。

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②不同图中:可计算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

结论: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风力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3.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4.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

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

③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和等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种基本型式。

学案6:2.5等压线、等压面图的判读

学案6:2.5等压线、等压面图的判读

读图指导系列(四) 等压线、等压面图的判读1.等压线图的判读[考图展示][判读技巧](一)判读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二)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

(三)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四)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

(五)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六)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和丙处。

[典题例证](2014·天津文综)读下图,在下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解析】考查风向。

解答本题只需要在两幅等压线图中根据风向的偏转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据图可知,5月6日14时,台北为东北风,上海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北京为东南风;5月7日02时,台北为东北风,上海为东南风,首尔为东南风,北京为东北风。

故D项正确。

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槽 鞍



2
等压线图的判读
1、气压系统的判读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低压槽 鞍形气压场
2、判断风向(风向的画法)
3、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副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 (2)不同图中,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 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3)不同图中,若比例尺不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 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11
6
7
戊图
己图
庚图
北半球
辛图
南半球 8
5、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⑴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9
5、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⑵大陆内部有高气压
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10
6、根据闭合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 低气压中心和低压槽附近→阴雨天气 高气压中心和高压脊附近→晴朗天气
等压面图的判读
1、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3、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4、同一地区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
5、判读出天气状况和日较差大小,下垫面的性质
· 6、画出环流模式
·
C
D


1
等压线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线 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图表示在 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 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3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显示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M、N、P、Q四处气压 ()。

A.M>Q>P>N B.M>N>P>QC.M<N<P<Q D.P>Q>M>N【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组时,先要明确气压大小的比较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来说的。

因此,可以作下图所示的辅助线(虚线),然后根据对流层气压在垂直方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得出:M处的气压大于N处,M、N两处的气压一定大于P、Q两处,而Q处的气压低于P处。

所以,四处气压M>N>P>Q。

【2】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答案】D【解析】绿洲与沙漠、山谷与山坡、海洋与陆地上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热力环流,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城市与郊区上空的等压面及热力环流比较稳定,城市为热岛,近地面上空气压比郊区低,高空气压则比郊区高。

2.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气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小题。

【1】关于该城市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B.高温区大致呈环状分布C.气温由郊区向城市中心递减D.西部气温明显高于东部【答案】B【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高温区大致呈环状分布。

【2】关于该城市中心气温高或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建筑密集,气温高于周围地区B.工业、商业集中,气温高于周围地区C.绿化面积增加,气温低于周围地区D.人口大量迁入,气温低于周围地区【答案】C【解析】该城市中心的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最可能是绿化面积的增加,缓解了热岛效应。

【3】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角度,该城市工业区的最佳位置是 ()A.东南和西南的郊区B.东北和西南的郊区C.东南和西北的郊区D.西北和东北的郊区【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风频和河流流向,为避免和减轻对城市的大气和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东南和西南郊区。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1.读合肥市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图和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合肥逐日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19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天的12:00,因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②作用最强B.20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当天的0:00,因④作用降到一天中最弱C.22日昼夜温差小于19日,因为22日比19日②弱,③强D.22日昼夜温差小于其他日期,因为22日比其他日期①强,④强【答案】C【解析】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一天中热量收支平衡。

12点太阳辐射在一天中最强,②作用最强,但热量收支不平衡,收入大于支出,气温继续升高,所以最高值出现在午后约14点左右,A错。

同理气温最低时,一天热量收支也平衡,夜晚支出大于收入,气温就不断降低。

一般在日出前达到平衡,气温不再下降,达到最低值,B错。

读图可以看到,22日昼夜温差小于19日, 22日比19日最高气温低,是因为太阳辐射较弱,②弱,比19日最低工气温高,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强,③强,C对。

22日昼夜温差小于其他日期,若①大气削弱作用强,则②太阳辐射弱,若②太阳辐射弱,则④地面辐射弱,所以D错。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气温日较差影响因素。

2.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A.11℃B.9℃C.7℃D.5℃【答案】C【解析】四月某日最高温可接近31℃,最低接近24℃,最大差值小于7℃,所以C正确。

【2】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A.10月12~18时B.7月9~15时C.3月7~12时D.1月0~6时【答案】C【解析】读图可见,3月7-12时等温线变化最密集,表示吸热增温最迅速。

所以C正确。

【考点】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3.下图中甲、乙为北半球某大洋西侧表层水温等值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其分布的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暖流—55ºB.乙—暖流—55ºC.甲—暖流—25ºD.乙—寒流—25º【答案】C【解析】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中,大洋西侧是暖流。

高二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

分析瓦伦西亚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分)(2)简述图a中①、②两个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4分)(3)图a中A海峡表层洋流的运动方向是,B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是、等。

(3分)【答案】(1)读图a,瓦伦西亚欧洲西部沿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华沙距离海洋远,气候的大陆性强,冬夏温差大,所以乙是华沙。

(2)读图,①海域属于波罗的海,由于①海域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于②海域,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且有大量陆地河流注入。

所以①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均低于②海域。

(3)自西向东流(或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欧洲分界线。

(3分)【解析】(1)乙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3分)(2)①海域的温度、盐度均低于②海域。

①海域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于②海域;①海域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4分)(3)读图,图a中A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或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B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是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及成因,世界主要海峡。

2.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4分)(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 _ __、____ ___。

(4分)(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6分)(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4分)【答案】(1)南岭武夷山 (共4分,各2分)(2)东侧降水量大于西侧降水量,(2分)距海近,东南季风迎风坡;西侧距海较远,东南季风背风坡(4分)(3)E等温线向低纬(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2分)F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2分)【解析】。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冬季—南半球 7月,北半球 1月:大陆内部有高压
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4.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各种气压场 的天气状况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4)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2)下图是某学生根据上左图沿XY所作的等压面剖面图及 水平气压梯度力,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等 压 线 图 判 读
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 因此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 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 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 压差异而言的。
4.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b<c,则下图中能够表示①处此 后一段时间内气压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C)
A.Ⅰ C.Ⅲ
B.Ⅱ D.Ⅳ
5.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 中的②③④⑤四处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D)
A.②③ B.④⑤ C.③⑤ D.②④
6.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完成(1)~(2)题。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C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
理现象是( D)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判断
一、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同一水平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可见,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

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在等压线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
1、根据气压高低状况
(1)判断气温:相邻地区,尤其是同纬度地区,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
(1)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2)判断海陆分布: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冬季,副极地地区,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

3、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
(1)判断风向: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2)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也越小。

解题时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二、等压面图的判读
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

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在等压面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
1、根据等压面的分布
(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等(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

2、根据等压面的凹凸
(1)判断近地面气温及热力环流
等压面向高凸——高压区——近地面气温低
等压面向低凹一一低压区——近地面气温高
(2)判断陆地与海洋,城市与郊区
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

城市,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郊区,近地面等压面上凸(高空下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