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
佛祖十大弟子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故事传说,佛祖在西天取经期间,开智慧之眼,放出十道经灯,这十道经灯最后化身为佛祖的十大弟子,他们因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得到了众所周知的称号佛祖十大弟子。
第一位弟子是悉达多,他的名字叫祖师悉达多,他从小便是一个勤奋拼搏、聪明伶俐的好孩子,他得到佛祖的极大信任,作为佛祖首席弟子,负责继承佛祖的遗志,传播佛法,弘扬佛教文化。
第二位弟子是阿难,他是来自梵天宫的精灵,在梵天被佛祖看中,加入佛祖寻经之行。
他聪明伶俐,能够领会到佛祖说话未尽的意思,能够帮助佛祖更好地传播佛法。
第三位弟子是舍利弗,他就是佛祖的第一个弟子,他有着一双动人的眼睛,一句言论就能够帮助佛祖更好地传播佛法。
他也是佛教文化的弘扬者,离开佛祖后,他对佛法的修行也获得了成就。
第四位弟子是婆罗门,他的家人都是从事祭祀祖先的业务,他被佛祖看中,从而成为佛祖的弟子,由他为佛祖开辟了佛法的路子,他也是一个拥有高深佛学知识的贤者,离开佛祖后,他还办起了一所学堂,为佛法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五位弟子是波罗提迦,他是佛祖十大弟子中最聪明的一位,他能够用短短几句话就能够说出佛祖的道理,可见他有多么厉害,他离开佛祖后,还召集了一大批弟子,一起讨论佛法,让佛教的知识被进一步的传播出去。
第六位弟子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出生在马赛国,是一个极易受到佛法影响的孩子,他早早便出家修行,在不久后,深得佛祖看重,被拜为弟子,他也是众所周知的一位活佛,有道是“只有破釜沉舟,才能达到菩提”,而他便是这样一个人。
第七位弟子是斯陀含,他是一位苦修者,有一句名言“斯陀含,勤修苦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明他有多么的苦修精进,他也是一位颇有智慧的人,他的教子们总是给他带来新的发现,也为佛法的传播贡献出了力量。
第八位弟子是善逸,他出生在安居国,从小便是一位善于学习、聪明伶俐的孩子,在佛祖无意中被发现,从而成为佛祖的弟子,他也是一位拥有高深佛学知识的贤者,他的学子们也怀着对他的恭敬,将佛法的精神传播出去。
十八罗汉的前世今生(图文)
十八罗汉的前世今生(图文)十八罗汉,是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他们都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弟子。
从唐代开始流行十六罗汉,至唐朝末期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并盛行至今。
现在小编就为你介绍十八罗汉有哪些,以及十八罗汉排名,名字和图片大全。
第一罗汉跋罗堕尊者骑鹿罗汉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出家成道后,常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终于说动国王让位给太子而出家,故世人俗称他为“骑鹿罗汉”。
第二罗汉伽伐蹉尊者喜庆罗汉原是古印度的一位雄辩家。
有人曾问他:“什么是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
”又问他:“什么是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
比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
”故世人又称其为“喜庆罗汉”。
第三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原是一位化缘和尚。
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第四罗汉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原是佛陀最后一位弟子。
因塔是佛的象征,为纪念和追随佛祖,他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成道后世人称其为“托塔罗汉”。
第五罗汉诺炬罗尊者静坐罗汉原是一武士,出家后,师父为了让他摒弃以往粗野的性格,让他学静坐。
但他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故成道后世人称他为“静坐罗汉”。
第六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原是佛祖的一名侍者,主管佛祖洗浴事。
他的母亲在跋陀罗树(又称贤树)下产下他,故名。
据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就是因他乘船渡江海而传播过去的,故世人称他为“过江罗汉”。
第七罗汉迦力迦尊者骑象罗汉原是一位驯象师。
因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是佛法的象征。
故成道后世人称他为“骑象罗汉”。
第八罗汉佛陀罗尊者笑狮罗汉原是一位勇猛的猎人,连狮虎也能猎杀。
后出家戒杀,将证阿罗汉果时,有两只小狮子走到他身边感激他放下屠刀。
成道后,他就将这两只小狮子带在身边,故人称“笑狮罗汉”。
第九罗汉戌博迦尊者开心罗汉原是中天竺太子,其弟想与他争夺王位。
佛陀十大弟子摩诃迦叶简介
佛陀十大弟子摩诃迦叶简介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又作迦叶波、迦摄波。
意为饮光。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摩诃迦叶尊者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摩诃迦叶尊者简介摩诃迦叶在梵文中的摩诃是大的意思,所以又有人称呼他为大迦叶,是佛陀十个弟子中的一个,有上行第一的称号,他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摩诃迦叶尊者的一生都在修行中度过,他出生在一个家庭情况相对来说较好的家庭中,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父母逐渐将他的婚姻大事提上日程了,但是对于一心想要修行想要远离七情六欲的生活的摩诃迦叶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了能够搪塞过去他随手指着一个金子做的佛像说,“你们想要我结婚也可以,只要你们能够找到和这一尊佛像长的一模一样的美女,我就答应你们结婚。
”,他的父母听后非常高兴于是花费大量的金钱托人寻找这个姑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父母终于在一个小村庄中找到了这个和佛像长的一模一样的美女。
摩诃迦叶尊者听说后只好遵守自己的诺言和这名女子成亲了,但是两个人结婚之后他的新娘子却并不开心,询问原因之后摩诃迦叶尊者才知道他的娘子也是一个一心想要修行的人,听到这样的回答摩诃迦叶非常高兴于是两人商量之后决定分房睡,但是他的父母听说之后坚决不允许于是他们决定一人睡一天床,一个人睡的时候另一个人就打坐念经。
就这样一直到他的父母双双去世他们才决定出家,这是摩诃迦叶尊者比较出名的一段典故。
摩诃迦叶怎么读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一个,以苦行著名被人们称呼叫做苦行第一,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故事,但是有些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把这个名字念错,那么到底摩诃迦叶怎么读呢?摩诃念”mo he”这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迦叶有很多人都会把这两个字念作”jia ye”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字念作”jia she”。
因为在经文中叶字念得是”she”,而且叶字在当做姓氏的时候是可以念作”she”的。
摩诃迦叶的名字中的叶字在梵文的原文中是”shyap”按照汉语拼音翻译出来的读音是”shye(b)”其实很多人都对于这个问题感到非常的疑惑,究竟摩诃迦叶究竟怎么读感到非常的纠结,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常常把叶念作”ye”但是在梵语中他的名字的正确读音却是”she”其实这和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按照古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讲叶在作为姓氏讲的时候是要读作“she”的,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忽略这一种读音。
古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不是我们说的如来佛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不是我们说的如来
佛祖
导语:正常的宗教信仰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拿佛教来说,虽然佛学思想不一定科学,但是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上的帮助,这样也是有利于人们的正常
正常的宗教信仰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拿佛教来说,虽然佛学思想不一定科学,但是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上的帮助,这样也是有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的。
佛教的创始人叫做释迦牟尼,他苦苦修行终于创立佛教,给人们带了一定的精神慰藉。
那么释迦牟尼是怎样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首先来看看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六年苦行吧。
释迦牟尼的原名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感慨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并且他也明白了世间的事物都是变化着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于是便依然出价修行,他带着几名弟子遍访名师,尝尽了人间疾苦。
之后他来到了尼毘连河边的一个叫苦行林的地方,在一个山洞里修炼,每天只吃一点东西,就这样坚持了6年时间才结束。
释迦牟尼结束了他6年的苦行生活之后,他来到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菩提树下,随手拾起一些比较软的草铺垫了一下座位,面朝着东方开始打坐,并且他还立誓如果不能达到真正的大彻大悟,就算是死也不起来。
就这样释迦牟尼苦思冥想了七天七夜,终于他的智慧涌现,恍然大悟,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以及痛苦的根源。
就这样释迦牟尼终于得到成佛了,人们把他尊称为佛陀或者释迦牟尼佛,意思是大彻大悟的圣人,这也就是释迦牟尼成佛的两则小故事。
当然释迦牟尼去各地宣传佛法,以及佛教传入中国那都后面的故事了。
生活常识分享。
南传毕业的名人
南传毕业的名人
摘要:
1.南传毕业的名人简介
2.南传毕业的名人的成就
3.南传毕业的名人对社会的贡献
正文:
南传毕业的名人,是指那些曾经在南传佛教学院学习并毕业的杰出人物。
南传佛教学院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学院之一,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佛教学者和修行者。
南传毕业的名人不仅在佛教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传毕业的名人如释迦牟尼佛、舍利弗、目犍连等,他们在佛教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立者,他的智慧和教导,对世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舍利弗和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们在佛教的传播和弘扬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传毕业的名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通过弘扬佛教,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南传毕业的名人在佛教领域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来佛祖八千子弟名字大全
如来佛祖八千子弟名字大全佛经中谈到,如来佛祖有十大弟子,分别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头陀第一大迦叶、天眼第一阿那律、解空第一须菩提、说法第一富楼那、议论第一迦旃延、持律第一优婆离、密行第一罗睺罗、多闻第一阿难陀。
从年龄上说,佛祖的弟子们相差很大,比如第一位比丘尼就是佛祖的姨母,十大弟子的年龄相差也很大,如舍利弗比佛陀还大,舍利是其母亲的名字,意为百知鸟,形容有辩才。
舍利弗,又称舍利子,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者,舍利弗对婆罗门教十分精通,长大后他与目犍连一起传道授业,有门徒数千。
一次他与目犍连路遇释尊的弟子马胜比丘,一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让他们茅塞顿开,率众弟子皈依了佛教。
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称赞。
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之誉。
舍利弗跟随佛陀长达40余年,最后,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槃,请求先佛入灭,入灭前,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见了老母最后一面,为家乡人民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然涅槃。
在藏传佛教中,站在佛祖身边的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
南传佛教中,尊他为“法将”。
说到目犍连,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就是来自目犍连救母的故事,目犍连的父亲为王家之师,家境十分优越,母亲一直反对他出家修行,因此痛恨佛陀和出家僧众,从不修善,母亲去世后,目犍连担心母亲因造业而堕入三恶道,于是去寻找母亲的往生去处,终于在地狱中饿鬼道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可纵使目犍连千方百计送给他母亲一些食物,没到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犍连心中不忍却又无计可施,祈求佛祖,于是佛陀教目犍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
目犍连母亲吃饱后转世为狗,目犍连又连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目犍连一生弘扬佛法,因此也得罪了不少的人,一次,目犍连尊者在弘法的途中,一名裸形外道,乘目犍连在山谷中坐禅入定之时,将石头从山顶推下,目犍连尊者成为佛陀弟子中第一个因弘法而殉命的比丘。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第一”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第一”艾易德白木2020-10-03 22:41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五百人,也有一种说法是一千二百余人,其中最有名的门徒共十位,号称“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各有专长。
大小诸经中,常见佛主特说这些爱徒的“第一”:一、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
二、目犍连,被称为“神通第一”。
三、摩诃迦叶,被称为“头陀第一”。
四、阿尼律陀,被称为“天眼第一”。
五、须菩提,被称为“解空第一”。
六、富楼那,被称为“说法第一”。
七、迦旃延,被称为“论义第一”。
八、优婆离,被称为“持律第一”。
九、罗睺罗,被称为“密行第一”。
十、阿难陀,被称为“多闻第一”。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系婆罗门出身,协助释迦牟尼领导徒众,是佛教创建之初的功臣。
舍利弗以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著称。
目犍连侍佛左侧,传说神通广大,能飞上兜率天,后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杖击致死。
“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也是属于婆罗门种姓,少欲知足。
常修头陀行,相传释迦牟尼灭度后三四个月,由他主持佛教的第一次结集,为佛教史上的创举。
“天眼第一”的阿尼律陀,是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儿子,释迦回乡时跟从出家,因于释迦前坐睡受责,后立誓不眠,得“天眼”,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属于婆罗门种姓,以论证“诸法性空”著称。
“说法第一”的富楼那,系国师婆罗门之子,与三十位朋友一起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皈依,善于分别义理,广说佛法,以辩才著称。
“论义第一”的迦旃延,是古印度阿槃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以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著称。
“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属于首陀罗种姓,原是释迦王宫理发师,后跟从释迦出家,以严守戒律著称,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僧团戒律,名为《八十诵律》。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是释迦在俗时所生之子,释迦成道归乡时跟随出家作沙弥,为佛教有沙弥知始,以“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著称。
佛子罗睺罗的生平简介
佛子罗睺罗的生平简介罗睺罗尊者是悉达多佛陀释迦牟尼俗家名字和耶输陀罗的独生子,俗家为迦毗罗国王孙,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得阿罗汉果,号称密行第一。
罗睺罗尊者为佛教有沙弥之始:释迦牟尼成道六年后应邀回迦毗罗卫城,他考虑到让幼小的罗睺罗成为国王会对国家与人民不利,于是便令罗睺罗出家,但因为他太小还不到受具足戒的年龄,只能从沙弥做起,拜舍利弗为戒师,目犍连为阿阇梨。
罗睺罗尊者修忍辱法终成正果:在罗睺罗还是沙弥的时候,一次听佛陀讲法回去后,自己的禅房被比丘占了,物品也被扔了出来,又天降大雨,他就去厕所坐禅;还有一次罗睺罗与舍利弗在王舍城化缘被流氓欺负,罗睺罗听取舍利弗的教导,控制自身的嗔恨心严守忍辱,内心平静地用净水洗涤身上的血污。
罗睺罗坚守内心的平和,戒嗔心行忍辱,在佛陀与舍利弗的引导下修为日益精深。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因为是佛子的原因,佛陀对他的要求特别严格,经常讲佛法给他听,对他的修行进行提点,罗睺罗依照佛陀的指点修行进步的很快,他通过修行戒除一切烦恼与欲望,终于修成圣果,了知奉行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佛陀称赞他为众弟子中密行第一。
罗睺罗尊者性格中有柔顺有坚强,他默默的修行默默的工作隐藏在佛陀众弟子之中,摒弃一切欲望杂念开悟证果,终成无上佛法。
相传在佛陀身为迦毘罗卫国王子还没出家的时候,与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孕育了罗睺罗,在延续了皇家血脉之后,佛陀便抛弃小家追求人生的意义出家去了。
可以说罗睺罗的童年是没有父爱的,是母亲与祖父母为他撑起了爱的天堂,直到他十几岁的时候,佛陀应邀回国他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也许是血脉亲情的关系,也许是出于对传说中人物的敬仰,罗睺罗对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佛陀充满了亲近的向往,而佛陀也对他充满了慈爱。
罗睺罗身具慧根,且让年幼的他治理国家是不明智的,再加上父子天性,佛陀决定让罗睺罗研习佛法跟随自己,于是佛陀让舍利弗做他的戒师,目犍连为他剃头,罗睺罗自此从世俗世界步入了佛法世界,他也是佛教中第一个沙弥,因为在他之前都是成年人才能够剃度出家的,他是沙弥之始。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杰出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第八是阿那律,称天眼第一;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行第一。
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一殿的也有很多。
兹将十大弟子的简要历史分述于下。
1、摩诃迦叶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脑人。
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所以大迦叶的盛名,遂名闻天下。
其详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婆罗门教中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取乳名毕钵罗耶那。
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
8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
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也出家为尼。
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
当释尊入灭之际,适其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报后,即昼夜兼程赶回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计划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
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2、阿难陀阿难陀一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表兄弟。
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依跋耆子的忠言而得道,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
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冕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
他生性能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
在经典结集大事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
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
他于佛灭后20年,见同学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
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3、舍利弗原名优婆底沙,详名为舍利弗多罗。
敦煌雕塑的类别
敦煌雕塑的类别敦煌雕塑的类别闸1、佛像闸佛像是敦煌彩塑艺术中最多也是最主要部分是专指各类佛的形象。
佛梵音佛陀意为觉者即自觉、觉他渡众生觉悟、觉行圆满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小乘佛教认为只有教主释迦牟尼达到了这种境界所以只有释迦牟尼可称为佛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凡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称佛。
在敦煌石窟的塑像中佛像窟窟皆有并居主位。
佛的艺术造型是比较稳定的历代除了在风格上有差异之外变化不大一般均为身披袈裟头有肉髻耳长及肩眉间有白毫指间有蹼脚掌有手印随说法、降魔、苦修、禅定等不同内容而异。
以表现形式可分有立像、结跏坐像、半跏坐像、交脚坐像、并坐像、倚坐像、侧卧像等。
若按时代划分早期洞窟中流行有交脚弥勒像释迦牟尼佛说法、苦修、禅定、释迦多宝并坐像等隋唐及其以后又增加了三世佛、三身佛、药师佛、倚坐弥勒佛、释迦涅像等。
历代佛的彩塑造像总体上还是一种神过于严肃与庄重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是一种神格化了的人。
北魏莫高窟第259窟高0.92米的坐佛敦煌第一大佛、我国第二大佛、世界第四大佛也是我国室内第一大佛的初唐莫高窟第96窟弥勒坐像敦煌第二大像的莫高窟第130窟石胎泥塑弥勒倚坐佛像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所造的莫高窟第158窟大卧佛隋末唐初造的莫高窟第244窟三世佛像等都是敦煌佛像彩塑的代表作。
闸2、菩萨像闸在敦煌石窟中菩萨造像是仅次于佛像的最主要佛教尊像。
菩萨是梵文音译为菩提萨土垂的略称意为觉有情、道心众生。
佛教谓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均可称为菩萨。
菩萨与声闻、缘觉并称三乘。
菩萨的修行法称菩萨行菩萨有后补佛之说。
因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之缘故菩萨一般头戴花冠身著天衣腰系长裙肩披长巾飘带袒上身胸前挂璎珞腕饰钏镯面容端庄文静肌体丰满圆润焉然是一位婀娜多姿、温柔善良、雍容华贵的美贵夫人形象。
菩萨不像佛那样威严而而令人肃然起敬再加上其女性化的身姿性格能给人更多的精神与心理的慰藉。
所以菩萨是美的化身并渐渐地成了人们心中理想化了的艺术形象大有取佛而代之的趋势。
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
十大弟子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又名释迦十圣,或十弟子,是佛陀弟子中,特别卓越的十人。
第一次结集时,经藏之结集即由其所诵。
关于此十大弟子,在《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
他们分别是:
1、舍利弗:智慧猛利,能解诸疑,有智慧第一之称。
2、目犍连:神足轻举即能飞至十方,有神通第一之称。
3、摩诃迦叶:修十二头陀行,有头陀第一之称。
4、须菩提:恒好空定,能分别空义,有解空第一之称。
常出现在讲说空理的大乘经典中。
5、富楼那:善于弘法、分别义理,有说法第一之称。
6、迦旃延:能分别深入,敷演教法,有论议第一这称。
7、阿那律:因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有天眼第一之称。
8、优婆离:奉持戒律无所触犯,有持戒第一之称。
佛人灭后,第一次结集时,负责编篡戒律。
9、罗喉罗:释尊之子。
不毁禁戒,诵读不懈,有密行第一之称。
于释尊返乡时出家,为僧团沙弥之鼻祖。
10、阿难陀:知时明物,多闻不忘,有多闻第一之称。
为释尊堂弟,出家后直到释尊入灭,二十五年间皆为佛的侍者。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第八是阿那律,称天眼第一;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行第一。
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一殿的也有很多。
兹将十大弟子的简要历史分述于下。
1、摩诃迦叶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脑人。
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所以大迦叶的盛名,遂名闻天下。
其详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婆罗门教中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取乳名毕钵罗耶那。
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
8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
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也出家为尼。
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
当释尊入灭之际,适其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报后,即昼夜兼程赶回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计划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
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2、阿难陀阿难陀一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表兄弟。
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依跋耆子的忠言而得道,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
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冕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
他生性能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
在经典结集大事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
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
他于佛灭后20年,见同学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
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佛陀二十一位大声闻弟子
佛陀二十一位大声闻弟子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得度的五比丘之一。
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于是三叹奇故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释迦牟尼佛只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作佛,并没有说一切众生就是佛,可是一些后世佛教徒,或者伪佛教徒就说:‘人人都是佛,人与佛没有区别。
’这即是以盲引盲,想瞎人天眼目。
释迦牟尼佛三叹奇哉后,即以妙观察智观察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陈如等五人。
为何呢?在过去世中,这五人专门破坏、诽谤释迦牟尼佛。
在过去无量劫前,虽然六人一起发心修道,可是他们五人时常联合起来欺负佛。
有时打他、骂他、吃他的肉,或者喝他的血,可是释迦牟尼佛不但不起嗔恨心,反而发愿说:‘你们真是在帮助我修道啊!如果我将来能成佛,一定要先度你们。
你们现在对我这样不好,可是我一点也不烦恼嗔恨,我对你们反而要更好。
’释迦牟尼佛这种忍辱精神实在太伟大了,是我们每个修道人所应该效法学习的。
又有一则最大公案,即是‘歌利王与忍辱仙人’。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时,专修忍辱法门,所以称为忍辱仙人。
有一天,歌利王(阿若憍陈如)带著一班宫娥婇女到山里打猎,宫妃们无意中见到忍辱仙人在山洞里打坐,于是就围绕著他问忍辱法门。
歌利王还以为忍辱仙人在引诱他的妃嫔,于是大生嫉妒心,就把忍辱仙人的手足四肢一一割解。
每当割完一肢后,歌利王就问道:‘你心里嗔恨我吗?’忍辱仙人答:‘我不嗔恨你,我如果没有嗔恨心,我的四肢会再长出来,如果有嗔恨心,我的四肢则不会重生。
’说完这话,手足果然又生出来。
这时,一切护法善神恼怒得下大雹雨,打歌利王。
可是释迦牟尼佛就向护法善神求情:‘不要怪他,他是来考验我,成就我的道业。
将来尽未来际,我成佛时,第一个人我要度的即是他。
’虽然阿若憍陈如对佛如此不客气,但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仍是先度他。
‘阿若’的意思是解本际,也叫最初解,即是最初开悟的。
2.‘摩诃迦叶’。
摩诃是大的意思,故摩诃迦叶即大迦叶。
‘迦叶’译为饮光、光波,又叫大龟氏。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罗舍利弗-智慧第一真正的老师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
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
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礼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要离删阇耶而去。
这时候,同学中的目犍连,是舍利弗唯一的知友,舍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
他们傲然的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慧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
舍利弗和目犍连不但年龄相彷,学问、思想也都差不多。
他们有共同追求真理的志愿,两个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除了自修和教学之外,全印没有一个学者让他们看在眼里。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阿说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
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他禁不住上前问道:‘对不起,请问这位修道者,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我的名字叫阿说示,我住在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阿说示比丘点头后回答。
‘你的老师是什么人?他平时教你们什么道理?’舍利弗说话时,像是一位长者的口气。
‘我的老师是释迦族出生的大圣释迦牟尼佛。
’阿说示慢慢的回答:‘老师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理,浅学的我还不能完全领会,不过,就我记忆所及,老师常讲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我们对于老师所说的言教,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
’舍利弗从阿说示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像朗朗日光的照耀,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说示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佛陀十大弟子详细介绍
佛陀十大弟子详细介绍嘿,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佛陀的十大弟子。
先说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吧。
有一次,我们一群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佛法的难题,大家都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候,舍利弗站了出来,他那聪明的脑袋一转,几句话就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让我们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哎呀,还是舍利弗厉害呀!”我们纷纷赞叹道。
他微微一笑,说:“这都是佛陀教诲的功劳。
”接着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有一回,我们在外面遇到了一场狂风暴雨,路都看不清了。
目犍连二话不说,施展神通,一下子就把风雨给止住了,那场面可真是神奇极了!我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目犍连,你太牛啦!”他却谦虚地摆摆手:“小把戏,小把戏,可别太夸我。
”大迦叶尊者,那可是头陀第一。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化缘,别人都尽量找条件好的地方,可大迦叶偏偏去那些最艰苦的地方。
我们都很不解,问他为啥。
他一脸严肃地说:“我要多磨练自己,感受众生的苦。
”还有须菩提,解空第一。
有一天,我和他一起坐在树下,我正为一件事烦恼不已。
须菩提就跟我讲:“别执着,世间万物皆空。
”我当时还不太懂,他就耐心地给我解释,直到我心里的疙瘩解开。
富楼那是说法第一。
有一次,他去一个特别偏远的村子讲法,那里的人都很固执,一开始根本不听他的。
但富楼那不气馁,天天去,用各种生动有趣的例子给他们讲佛法,最后终于把大家都感动了,都愿意跟着他学习。
阿那律是天眼第一。
有次晚上赶路,路特别黑,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阿那律却不慌不忙,他用天眼一看,就告诉我们哪里有坑,哪里有石头,带着我们顺利地走过那段路。
优波离持戒第一。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一个法会,有人不小心违反了戒律,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优波离站出来,严格按照戒律处理,一点也不含糊,让我们都对戒律更加敬畏。
罗睺罗是密行第一。
他年纪小,但修行特别努力。
有一回,我们一起做功课,他累得满头大汗,我问他:“罗睺罗,你这么拼命干嘛?”他擦了擦汗说:“我要早日修成正果,像佛陀一样。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大迦叶即“摩诃迦叶”(Mahakasyapa)摩诃迦叶(Mahakasyapa),又名大迦叶(“叶”字音“摄”she),又作迦叶波、迦摄波。
意为饮光。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为法藏第一代祖师。
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
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
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
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
直至阿难成为宏法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盘。
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
此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称迦叶佛。
另佛弟子中,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等皆有迦叶之称。
佛陀入灭后三百年之小乘饮光部之祖亦与迦叶同名。
目犍连(Mahamaudgalyagana):神通第一目犍连也称大目犍连、目连、目连,中国古老民俗所言的目莲救母正是指此人。
目连与舍利弗两人是佛陀身边修习最有成就的两人,同时也是佛陀身边的十大弟子之一,并以神通第一著称。
富楼那(Purna):说法第一富楼那,为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
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梵文Purna-maitra-yani-putra)。
又作布剌拏[na]梅但利曳尼子、分耨[nou]文陀尼子。
或略作富娄那、弥多罗尼子。
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
“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名,故称满慈子。
“弥多罗”为其母之族名,有祝、愿之义,故称满祝子、满愿子。
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
容貌端正,自幼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解脱,遂于悉达太子(释迦牟尼佛)出城之夜,与朋友三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
佛最初成道时,于鹿野苑转法轮(为富楼那等五人讲经说法),富楼那乃至佛所在处,求出家受具足戒,后证得阿罗汉果。
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
舍利弗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
阿含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记载,古印度摩
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
谓其持戒多闻,敏
捷智慧,善讲佛法,称为“智慧第一”。
目犍连或作大目犍连,略称目连。
据《佛本行集经·舍利
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
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
初与舍利弗同师“六师外道”,
精通教法。
皈依释迦牟尼后,侍佛左边。
传说其神通广大,
称为“神通第一”。
迦叶或称大迦叶。
据《佛本行集经·大迦叶因
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
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
谓其苦行有德,少欲
知足,常修“头陀行”(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
称为“头陀行第一”。
传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
阿尼律陀意译“如意”、“无贪”,或译阿那律。
据《佛
本行集经》卷十一、十九和《大智度论》卷三等记载,
迦毗罗卫国人,甘露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之堂弟。
传说
出家之初,因懈怠贪睡受责,后乃立誓不眠,勤勉精进,
得天眼通,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
称为“天眼第一”。
须菩提又作须浮提、苏补底,意译“空生”、“善
吉”、“善现”、“妙生”等。
据《撰集百缘经·须菩
提恶性缘》、《增一阿含经》卷三等的记载,古印度
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
以能深入理解
佛法性空,故称为“解空第一”。
富楼那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略称,意译“满慈子”。
据《佛本行集经·富楼那出家品》、《增一阿含经》卷三
等的记载,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
国师婆罗
门之子。
传说一出家即证阿罗汉果。
因善于讲解佛教
义理,以辩才出众,称为“说法第一”。
迦旃延旧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称
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
据《佛本行集经·那罗陀出家
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记载,古印度阿盘提国
婆罗门之子。
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
谓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称为“论议第一”。
优婆离又作优婆利、优波离、邬波离、优波利等,
意译“近取”、“近执”。
据《佛本行经集·优婆离因缘
品》、《五分律》卷3等记载,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
属首陀罗种姓。
出家后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称为“持
律第一”。
相传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负责阐述戒
律。
罗睺罗亦译罗护罗、罗怙罗、意译“覆障”、“障月”、
“执月”,也称“罗云”。
据《佛本行集经·罗睺罗因缘品》、
《翻译名义集》卷一等的记载,为释迦牟尼在俗时夫人
耶输陀罗所生。
15岁出家,为佛教有沙弥之始。
谓其
“不毁禁戒,诵读不懈”,密行超人,称为“密行第一”。
阿难陀略称阿难,意译“欢喜”、“庆喜”。
据《佛本
行集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三、《五分律》卷三等
的记载,为释迦牟尼的堂弟。
释迦成道回乡时跟从出家。
25岁起侍从释迦25年。
曾劝请释迦接纳妇女为僧团成
员,从此佛教僧团中始有僧尼二众。
传说佛教第一次结
集时,由他诵出经文。
现存佛教经典以“如是我闻”四
字为卷首语,以表明经文内容确系阿难陀亲耳听佛所说。
谓其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