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受力分析

结构受力分析
结构受力分析

第9章组合变形

9.1 组合变形的概念

9.1.1 组合变形的概念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结构所受载荷是复杂的,大多数构件往往会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称这类变形为组合变形。如图9.1所示的挡土墙,除由本身的自重而引起压缩变形外,还由于土壤水平压力的作用而产生弯曲变形。在建筑和机械结构中,同时发生几种基本变形的构件是很多的。

图9.1 图9.2

图9.2所示,工业厂房中的柱子,由于承受的压力并不通过柱的轴线,加上桥式吊车的小车水平刹车力、风荷等,也产生了压缩与弯曲的联合作用;图9.3所示,屋架上的檩条,由于载荷不是作用在檩条的纵向对称平面内,因而产生了非平面弯曲变形;图9.4所示,直升飞机的螺旋杆承受拉伸与扭转的两种变形。雨篷过梁、圆弧梁也同时发生了扭转和弯曲两种变形。

图9.3 图9.4

当杆件的某一截面或某一段内,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内力分量时,其变形形式称为组合变形。

9.1.2 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原理

在小变形和材料服从胡克定律的前提下,处理组合变形问题的方法是,首先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然后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最后将同一点的应力叠加起来,便可得到构件在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应力。

解决组合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叠加原理,即在材料服从胡克定律,构件产生小变形,所求力学量定荷载的一次函数的情况下,每一种基本变形都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因此计算组合变形时可以将几种变形分别单独计算,然后再叠加,即得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本章着重讨论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方法。

9.2 斜弯曲

9.2.1斜弯曲的概念

在前面章节已经讨论了平面弯曲问题,对于横截面具有竖向对称轴的梁,当所有外力或外力偶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即主形心惯性平面)内时,梁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位于外力所在平面内的平面曲线,因而称之为平面弯曲。如图9.5(a)所示屋架上的檩条梁,其矩形截面具有两个对称轴(即为主形心轴)。从屋面板传送到檩条梁上的载荷垂直向下,载荷作用线虽通过横截面的形心,但不与两主形心轴重合。如果我们将载荷沿两主形心轴分解(图9.5b),此时梁在两个分载荷作用下,分别在横向对称平面(oxz平面)和竖向对称平面(oxy平面)内发生平面弯曲,这类梁的弯曲变形称为斜弯曲,它是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面弯曲的组合。

图9.5

9.2.2斜弯曲时杆件的内力、应力的计算

现以矩形截面悬臂梁为例,如图9.6(a)所示。矩形截面上的y、z轴为主形心惯性轴。设在梁的自由端受一集中力F的作用,力F作用线垂直于梁轴线,且与纵向对称轴y成一夹角 ,当梁发生斜弯曲时,求梁中距固定端为x的任一截面mm上,点c(y、z)处的应力。

图9.6

将力F 沿主形心惯性轴分解为两个分力

cos y F F ?=, ?s i n F F z =

由y F 和z F 在截面mm 上产生的弯矩为

()()cos cos ()()sin sin z y y z M F l x F l x M M F l x F l x M ????=-=-=???=-=-=??

M

z M 和y M 的转向如图9.6(b )所示,分弯矩与总弯矩的矢量合成关系用右手螺旋法则的双箭头表示,如图9.6(c )所示。在截面mm 上还存在剪力Qy F 、Qz F ,但对一般实体截面梁而言,引起切应力数值较小,故在强度和刚度计算中可不必考虑。

图9.6梁的任意横截面mm 上任一点C (y ,z )处,由弯矩z M 和y M 引起的正应力分别为

σ'=cos z Z z

M M y y I I ?=? σ''=sin y

y y

M M z z I I ??=? 于是,由叠加原理,在y F ,z F 同时作用下,截面mm 上C 点处的总的正应力

y z z y

M M y z I I σσσ'''=+=+? cos sin ()z y

M y z I I ??=+ (9.1) 公式(9.1)是梁在斜弯曲情况下计算任一横截面上正应力的一般表达式。式中,z I 和y I 分别为横截面对称轴z 和y 的惯性矩;z M 和y M 分别是截面上位于铅垂和水平对称平面的弯矩,其矩矢分别与z 轴和y 轴正向相一致。该公式适用于具有任意支承形式和在通过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梁轴的任意载荷作用下的梁。在应用此公式时,可以先不考虑弯矩z M ,y M 和坐标y ,z 的正负号,以其绝对值代入式中,σ'和σ''的正负号可根据杆件弯曲变形情况

确定,即求应力的点位于弯曲拉伸区,则该项应力为拉应力,取正号;若位于压缩区,则为压应力,取负号。

9.2.3 斜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在工程设计计算中,梁在斜弯曲情况下,梁的强度计算仍是以最大正应力作为控制因素。首先確定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由图9.6(a )可以看出,在悬臂梁固定端截面A 处弯矩z M 和y M 均达到最大值,故该截面是危险截面。但要確定此截面上最大正应力所在点的位置,就必须確定该截面上的中性轴位置。由于中性轴上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令y 0,z 0代表中性轴上任一点的坐标,将其代入公式(9.1),即有0=σ。于是得

cos sin ()o o z y

M y z I I ??σ=+=0 或 cos sin 0o o z y

y z I I ??+= (9.2)

图9.7

公式(9.2)是斜弯曲时横截面中性轴方程的普遍形式。从上式可见,中性轴是一条通过横截面形心的直线,只要定出该直线的斜率(或倾角θ),就可以决定中性轴的位置,从图9.7(a )可以看出

tan tan y o z z o z y y

M y I I z M I I θ?==?= (9.3) 式中,角度?是横截面上合成弯矩M 的矢量与z 轴间的夹角。在一般情况下,梁截面的两个主惯性矩并不相等,即,z y I I θ?≠≠,因而中性轴与合成弯矩M 所在的平面(或外力作

用平面)并不相互垂直。梁轴线变为曲线将不在合成弯矩所在的平面内,这是斜弯曲与与平面弯曲的区别处。显然,对于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或正多边形等z y I I =的截面,所有通过形心的轴都是主轴,这时?θ=,中性轴总与外力作用面相垂直,即外力无论作用在哪个纵向平面内,梁只发生平面弯曲。

梁的最大正应力显然会发生在最大弯矩所在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当中性轴的位置確定后,作平行于中性轴的两直线,分别与横截面周边相切于D 1、D 2两点(图9.7a ),该两点即分别为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的点,其总的正应力分布如图9.7(b )所示。将最大弯矩max M 和两点的坐标(y ,z )代入式(9.1),可以得到

max max 11cos sin ()z y

M y z I I ??σ=+ min max 22cos sin (

)z y M y z I I ??σ=-+ 对于工程中常用的,具有棱角的横截面(如矩形、工字形、槽形等),在计算最大正应力时,可以不必先确定中性轴的位置,而直接根据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分布情况,直观判断正应力最大点的位置,用叠加原理来计算出最大正应力的值,如图9.7(a)可得 ,max ,max

max max max y z z

y M M y Z I I σ=+ =,max ,max

z y z y M M W W + (9.4)

因斜弯曲时,危险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故强度条件为

][max σσ≤ (9.5)

式(9.4)中,

,max y I W z z = m a x

z I W y y =

利用(9.5)式,可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定许可荷载。但是,在设计截面尺寸

时,要遇到z W 和y W 两个未知数,通常先假设一个y

z W W 的比值,根据强度条件式(9.5)计算出构件所需的z W 值,从而确定截面尺寸及计算出y W 的值,再按式(9.5)进行强度校核。对于不同的截面形状,y

z W W 的比值可按下述范围选取: 矩形截面:

22.1-==b h W W y z ; 工字形截面: 108-==b

h W W y z ; 槽矩形截面:

86-==b h W W y z ; 例题9.1 图(a )所示屋架结构。已知屋面坡度为1:2,两屋架之间的距离为4m ,木檩条梁的间距为1.5m ,屋面重(包括檩条)为1.4kN/m 2。若木檩条梁采用120mm×180mm 的矩形截面,许用应力[σ]=10MPa ,试校核木檩条梁的强度。

例题9.1图

解:1、将实际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

屋面以上的重量是通过檩条传递给屋桁架的。檩条放在两层架之间的上弦杆上,因而可以简化为一根简支梁,其计算跨度l =4m ,檩条上受的均布载荷q =1.4kN/㎡×1.5m=2.1kN/m ,其檩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b )和图(c )所示。

2、内力及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8

m 4N/m 101.282232max ??==ql M m kN 2.44200?==Nm

屋面坡度为1:2,即1tan 2

?=,2634?'=o 447.0sin =? 894

.0c o s =? 惯性矩为

33

84120mm (180mm)0.58310mm 1212

z bh I ?===? 440.58310m -=?

33

84180mm (120mm)0.25910mm 1212

y hb I ?===? mm 602

z mm,902max max ====

b h y 3、强度校核 max max max max (cos sin )z y

y Z M I I σ??=+ )447.0m 10259.0m 1060894.0m 10583.0m 1090(42004

43443???+?????=----m N =10.16×106N/㎡=10.16MPa >[]a MP 10=σ

但最大工作应力max σ不超过许用应力[σ]的5%,故满足强度要求。

9.3 杆件偏心压缩(拉伸)的强度计算

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当其作用线与杆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时,杆件就受到偏心受压(拉伸)。对这类问题,仍然运用叠加原理来解决。

9.3.1 单向偏心压缩(拉伸)

图9.8(a )所示的柱子,荷截F 的作用与柱的轴线不重合,称为偏心力,其作用线与柱轴线间的距离e 称为偏心距。偏心力F 通过截面一根形心主轴时,称为单向偏心受压。

图9.8

(1)荷载简化和内力计算

将偏心力F 向截面形心平移,得到一个通过柱轴线的轴向压力F 和一个力偶矩m F e =?的力偶,如图9.8(b )所示。可见,偏心压缩实际上是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的组合变形。

运用截面法可求得任意横截面n m -上的内力。由图9.8(c )可知,横截面n m -上的内力为轴力N F 和弯矩M ,其值分别为:

N F F =

z M F e =?

显然,偏心受压的杆件,所有横截面的内力是相同的。

(2)应力计算

对于该横截面上任一点K (图9.9),由轴力N F 所引起的正应力为:

图9.9

N F A

σ'=- 由弯矩z M 所引起的正应力为:

z

Z I y M -=''σ 根据叠加原理,K 点的总应力为:

N Z z

F M y A I σσσ'''=+=-- (9.6) 式中弯曲正应力σ''的正负号由变形情况判定。当K 点处于弯曲变形的受压区时取负值,处于受拉区时取正号。

(3)强度条件

从图图9.9(a )中可知: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截面与偏心力F 较近的边线n n -线上;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截面与偏心F 较远的边线m m -线上。其值分别为:

min max max max Z c Z Z l Z M F A W M F A W σσσσ?==

+????==-+??

(9.7) 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所以单向偏心压缩的强度条件为:

min max max max [][]Z c c Z Z l t Z M F A W M F A W σσσσσσ?==+≤????==-+≤??

(9.8) 对于单向偏心压缩,从图9.9(a )可以看出,中性轴是一条与z 轴平行的直线N N -。

(4)讨论

下面来讨论当偏心受柱是矩形截面时,截面边缘线上的最大正应力和偏心距e 之间的关系。

图9.9(a )所示的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h b ?,bh A =,6

2

bh W z =,z M F e =?,将各值代入式(9.7),得:

max 26(1)6

F F e F e bh bh bh h

σ?=-+=-- (9–9) 边缘m m -上的正应力max σ的正负号,由上式中)61(h e -

的符号决定,可出现三种情况: ①当

h

e 6<1,即e <6h 时,max σ为压应力。截面全部受压,截面应力分布图9.10(a )所示。

图9–10

②当壁h

e 6=l ,即e =6h 时,max σ为零。截面全部受压,而边缘m m -上的正应力恰好为零,截面应力分布如图9.10(b )所示。

③当h

e 6>l ,即e >6h 时,max σ为拉应力。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应力分布如图9.10(c)所示。

可见,截面上应力分布情况随偏心距e 而变化,与偏心力F 的大小无关。当偏心距e ≤

6h 时,截面全部受压;当偏心距e >h

e 6时,截面上出现受拉区。 例题9.2 如图12.8所示矩形截面柱,屋架传来的压力F 1=l00kN ,吊车梁传来的压力F 2=50kN ,F 2的偏心距e =0.2m 。已知截面宽b —200mm ,试求:

(1)若h =300mm ,则柱截面中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各为多少?

(2)欲使柱截面不产生拉应力,截面高度h 应为多少?在确定的h 尺寸下,柱截面中的最大压应力为多少?

例题9.2图

解 1、内力计算

将荷载向截面形心简化,柱的轴向压力为

12(10050)150N F F F kN kN =+=+=

截面的弯矩为

2500.210z M F e kN m kN m =?=??=?

2、计算max max c l σσ和

由式(9.7)得

36max 2

1501010102003002003006N z l z F M MPa A W σ?? ???=-+=-+ ??? ? ??

?

MPa MPa 83.0)33.35.2(=+-= max ( 2.5 3.33) 5.83N z c z

F M MPa MPa A W σ-=-=--=- 3、确定h 和计算m ax c σ

欲截面不产生拉应力,应满足max l σ≤0,即

N z z

F M A W -+≤0 6

20010102001015026

3h

h ?+?-≤0 则取:mm h 400≥ mm h 400=

当mm h 400=时,截面的最大压应力为

36max 2

1501010102004002004006N Z c Z F M MPa A W σ?? ???=--=-- ??? ? ??

?

MPa MPa 75.3)875.1875.1(-=--= 对于工程中常见的另一类构件,除受轴向荷载外,还有横向荷载的作用,构件产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这一类问题与偏心压缩(拉伸)相类似,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

例9.3 图(a )所示的悬臂式起重架,在横梁的中点D 作用集中力15.5F kN =,横梁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170][=σa 。试按强度条件选择横梁工字钢的型号(自重不考虑)。

例题9.3图

解 1、计算横梁的外力

横梁的受力图如图(b )所示。为了计算方便,将拉杆BC 的作用力NBC F 分解为Bx F 和By F 两个分力。由平衡方程解得

7.752

AY by F F F kN === 3.4ct 7.7517.571.5AX Bx By F F F ga kN kN ===?

= 2、计算横梁内力

横梁在AY F 、F 和By F 的作用下产生平面弯曲,横梁中点截面D 的弯矩最大,其值为:

m kN m kN Fl M ?=??==18.134

4.3

5.154max 横梁在AX F 和Bx F 作用下产生轴向压缩,各截面的轴力都相等,其值为:

17.57N AX F F kN ==

3、选择工字钢型号

由式(9.8),有:

max max []N c z

F M A W σσ=--≤ 由于式中A 和Z W 都是未知的,无法求解。因此,可先不考虑轴力F N 的影响,仅按弯曲强度条件初步选择工字钢型号,再按照弯压组合变形强度条件进行校核。由:

][max max σσ≤=z

W M

得 33336

max 5.77105.77170

1018.13][cm mm mm M W z =?=?=≥σ 查型钢表,选择14号工字钢,3

102cm W z =,25.21cm A =。 根据式(9.8)校核,有

36max max 2317.571013.1810137[]21.51010210

N c z F M MPa MPa A W σσ??=--=--=

9.3.2 双向偏心压缩(拉伸)

当偏心压力F 的作用线与柱轴线平行,但不通过横截面任一形心主轴时,称为双向偏心压缩。如图9.11(a )所示,偏心压力F 至Z 轴的偏心距为y e ,至y 轴的偏心距为z e 。

(1)荷载简化和内力计算

将压力F 向截面的形心O 简化,得到一个轴向压力F 和两个附加力偶矩z m 、y m 如图

9.11(b )所示,其中:

z y m F e =?, y z m F e =?

可见,双向偏心压就是轴向缩和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弯曲的组合。

由截面法可求得任一截面ABCD 上的内力为:

N F F =, Z y M F e =?, y z M F e =?

(2)应力计算

对于该截面上任一点K 如图9.11c 的应力。

由轴力N F 所引起的正应力为:

N F A

σ'=- 由弯矩z M 所引起的正应力为:

z

Z I y M -=''σ 由弯矩y M 所引起的正应力为:

y y I z M -

='''σ

根据叠加原理,K 点的总应力为:

y N Z z y

M z F M y A I I σσσσ''''''=++=--- (9.10) 式中弯曲应力σ''和σ'''的正负号,可根据变形情况直接判定,如图9.11(c )所示。

图9.11

(3)强度条件

由图9.11(c )可见,最大压应力min σ发生在C 点,最大拉应力max σ发生在A 点,其值为

min max max max y N Z c Z y y N Z l Z y M F M A W W M F M A W W σσσσ?==-

--????

==-++??

(9.11) 危险点A 、C 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所以强度条件为:

min max max max [][]y N Z c c Z y y N Z l l Z y M F M A W W M F M A W W σσσσσσ?==---≤????==-++≤??

(9.12) 单向偏心受压是双偏心受压的特殊情况,当偏心压力通过截面形心主轴时,即y e 和z e 。

9.3.3 截面核心

在单向偏心压缩时曾得出结论,当压力F 的偏心距小于某一值时,横载面上的正应力全部为压应力,而不出现拉应力。当偏心压力作用在截面形心周围的一个区域时,使整个横截面上只产生压应力,这个荷载作用区域称为截面核心。土建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砖、石、混凝土材料,其抗拉能力远低于抗压能力。对于这类材料做成的偏心受压构件,应当力求整个截面上只出现压应力,而不出现拉应力,这就要求荷载必须作用在截面核心内。

在图9.12中画出了圆形、矩形、工字形和槽形等四种截面的截面核心,其中A I i y y =2,A

I i Z y =2。

图9.12

本章小结

1、组合变形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解决组合变形问题的基本原理是叠加原理。即在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小变形的前提下,将组合变形分解为几个基本变形的组合。

2、组合变形的计算步骤:

(1)简化或分解外力。目的是使每一个外力分量只产生一种基本变形。通常是将横向力沿

截面形心主轴分解;纵向力向截面形心平移。

(2)分析内力。按分解后的基本变形计算内力,明确危险截面位置及危险面上的内力方向。

(3)分析应力。按各基本变形计算应力,明确危险点的位置,用叠加法求出危险点应力的大小,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3、主要公式

(1)斜弯曲是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平面弯曲组合。强度条件为:

][max max max σσ≤+=y

y z z W M W M (2)压缩(拉伸)是轴向压缩(拉抻)和平面弯曲的组合。单向偏心压缩(拉伸)的强度条件为:

max []N Z l l Z

F M A W σσ=-+≤ []max N Z c c Z

F M A W σσ=--≤ (3) 双向偏心压缩(拉伸)的强度条件为:

max []y N Z l l Z y

M F M A W W σσ=-++≤ ][min c y

y z z N c W M W M A F σσ≤---= 在应力计算中,各基本变形的应力正负号最好根据变形情况直接确定,然后再叠加,比较简便不易发生错误。要避免硬套公式。

4、截面核心

当偏心压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周围的一个区域内时,横截面上只有压应力而没有拉力,这个区域就是截面核心。“截面核心”在土建工程中是较为有用的概念。

思考题

9.1 思考题图9.1为等截面直杆的矩形和圆形横截面,受到弯矩y M 和z M 的作用,它们的最大正应力是否都可以用公式max y

z y z

M M W W σ=+计算?为什么?

思考题9.1图

9.2 拉压和弯曲的组合变形,与偏心拉压有何区别和联系?

9.3 试问图示各折杆各段的组合变形形式。

思考题9.3图

习 题

9.1试判断图中杆AB 、BC 、CD 各产生哪些基本变形?

题图9.1

9.2图示檩条两端简支于屋架上,檩条的跨度m l 4=,承受均布荷载m kN q /2=,矩形截面cm cm h b 2015?=?,木材的许用应力MPa 10][=σ,试校核檩条的强度。

9.3图示简支梁、选用25a 号工字钢。作用在跨中截面的集中荷载5F kN =,其作用线与截面的形心主轴y 的夹角为30°,钢材的许用应力MPa 160][=σ,试校核此梁的强度。

题图9.2 题图9.3

9.4由木材制成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梁的水平对称面内受到1800F N =作用,在铅直对称面对受到21650F N =,木材的许用应力MPa 10][=σ。若矩形截面b h 2=,试确定其截面尺寸。

9.5链环如图所示,已知直径mm d 50=,接力10F kN =。试求链环的最大正应力。

9.4由木材制成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梁的水平对称面内受到1800F N =作用,在铅直对称面对受到21650F N =,木材的许用应力MPa 10][=σ。若矩形截面b h 2=,试确定其截面尺寸。

题图9.4 题图9.5

工程鉴定中结构受力分析

工程鉴定中的结构受力分析 谈到结构受力时,或在结构设计时,常常注重结构受力的M、N、Q,其他一些力:如地基冻胀力、温度应力、桩基的负摩阻力、土体的自重应力、结构构件变形及水的浮力等作用,或者被忽视、或者分析不准确,从而造成房屋结构出现裂缝、构件破坏以及房屋倾斜等。 1,地基冻胀力 1.1工程实例1 黑龙江某农场一层砖木结构房屋,毛石条形基础,使用 过程中,冬季发现部分房屋外重墙体向外倾斜,对房屋外 墙倾斜原因进行鉴定。以下照片摘自《地基与基础》:

从照片中基础的受力图可知,冬季地基土体受冻,条形基础外侧的冻切力T1>T2,冻胀时基底压力分布基础外边缘大,里边缘小,按此受力图进行分析,房屋外纵墙应向房屋里侧倾斜,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房屋横墙较少、比较空旷的房屋,外纵墙均向外倾斜,房屋横墙较多、整体刚度比较好的房屋,外纵墙基本不倾斜,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反复研究此基础受力图,我们对基础的冻深曲线进行反复研究,我们推测,地基冻深曲线基本呈斜向,地基的冻胀力与冻深曲线基本呈垂直关系,造成基础向外倾斜。 对于横墙较多、刚度较好的房屋,由于横墙的约束作用,限制 了房屋外纵墙的倾斜,使房屋整体上抬。 1.2 工程实例2 某电厂变电所墙体裂缝加固 黑龙江省某发电厂变电所,一层砖混结构,使用过程中发现山墙有倒八字形裂缝,裂缝与地面基本呈45度夹角, 经某单位鉴定后,认为基础产生了不均匀沉降,于是,对基 础进行了加固处理,加固后,山墙又出现了裂缝,而且山墙 外倾,建设单位拟对其再次进行加固处理,我们经投标中标 后,经过认真分析,发现有以下问题: a)对于一层房屋,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不大,经过加固处理后再次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更 小,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b)山墙外倾不符合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受力特征; c)基础埋置深度满足规范要求,似乎没有地基冻胀的

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20) (21) (28) (29) (30)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2) (23) (24) O P Q B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 (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基本功竞赛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1 图2 图4 图5 图7 F 图8 图10 图9 图6 图3 F v 物体处于静止 图14 F A v 图13 A F v 图15 A A V

2、如图所示,分析电梯上的人受力。 匀速上攀 图33 v F (1)A 静止在竖直墙 A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A (4)静止在竖直墙面F A v 刚踏上电梯的 瞬间的人 V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A F A v (1)随电梯匀速, 上升上升的人 F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A v 图20 A F 图23 v A v 图21 A F 图25 v A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3.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B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四.物体A在图各种情况中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 图42 B v A A、B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B A 光滑半圆,杆处于静止状 (1)A、B同时同速向右 B A F F B A (2)A、B同时同速向右 (3)A、B静止 F A B α B A (4)均静止 B A (5)均静止 (6)均静止 (7)均静止 (8)静止 A B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B C 图38 F A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11)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10)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9)静止 A B C R h 小球在光滑内表面,作匀速 圆周运动 V>gL 光滑圆管 球在B 点V>gL 分别画出球在A 、B 点受力

水平面的圆盘模型史上最全版

水平面的圆盘模型史上最全版 模型概述: 水平方向上的“圆盘”模型大多围绕着物体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中心展开的,因此最大静摩擦力的判断对物体临界状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静摩擦力通常属于被动力,应根据物体所受主动力的情况以及其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如果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已经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应考虑物体是否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模型讲解: 1.单个物体置于水平圆盘上 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为m 的物块A (可视为质点),物块A 到转轴的距离为r 。物块A 和圆盘间最大静摩擦力f m 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 (1) 若物体与圆盘无相对滑动,则物体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全部由静摩擦力提供,所以有mg f r m f m μω=≤=2,解得r g μω≤。 (2) 当r g μω>时,mg f r m F m n μω=>=2 ,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 (3) 若在物体A 与转轴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一开始绳子只是拉直,没有张力。设线对物体的拉力为T ,当r g μω≤ 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0=T ;当r g μω>时,必有r m T mg 2ωμ=+,所以必有0>T ,物体必受到指向圆心O 点的细线的拉力,而且当 ω增大时,T 也随之增大。若此时剪断细线,物体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 2.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圆盘上 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A 叠放在质量为m 2的物体B 上,A 与B 、B 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分别对B 和A 受力分析可知: (1)若21μμ<,当r g 1μω≤时,A 与B 、B 与圆盘无相对滑动;当r g 1μω>时,

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受力分析基本功竞赛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1 图2 图4 图5 图7 F 图8 图10 图9 图6 图3 图14 F A v 图13 A F v 图15 A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A 静止在竖直墙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4)静止在竖直墙面 轻上的物体A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0 图23 图21 图25 v 图27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图18 (6F>G V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如图所示,分析电梯上的人受力。 3.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B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匀速上攀 图33 v (2)刚踏上电梯的 瞬间的人 V A v (1)随电梯匀速, 上升上升的人 B A 光滑半圆,杆处于静止状 (1)A、B同时同速向右行 B A F F B A (2)A、B同时同速向右行 (3)A、B静止 F A B α B A (4)均静止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四.物体A在图各种情况中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图42 B v A A、B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B A (5)均静止 (6)均静止 (7)均静止 (8)静止 A B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A 、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F A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11)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10)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9)静止 A B C R h 小球在光滑内表面,作匀速

结构力学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第1节 静定平面桁架 一、桁架的内力计算方法 1、结点法 取结点为隔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方法,每个结点最多只能含有两个未知力。该法最适用于计算简单桁架。 根据结点法,可以得出一些结点平衡的特殊情况,能使计算简化: (1)两杆交于一点,若结点无荷载,则两杆的内力都为零(图2-2-1a )。 (2)三杆交于一点,其中两杆共线,若结点无荷载,则第三杆是零杆,而共线的两杆内力大小相等,且性质相同(同为拉力或压力)(图2-2-1b)。 (3)四杆交于一点,其中两两共线,若结点无荷载,则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杆内力大小相等,且性质相同(图2-2-1c )。推论,若将其中一杆换成力F P ,则与F P 在同一直线上的杆的内力大小为F P ,性质与F P 相同(图2-2-1d )。 F N3 F N3=0 F N1=F N2=0 F N3=F N4(a) (b)(c)F N4 (d)F N3=F P F P N1F F N2 F N1 F N2 F N1 F N2 F N1 F N2 F N3 F N3 F N1=F N2,F N1=F N2, F N1=F N2, 图2-2-1 (4)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处的“K ”型结点若无外荷载作用,则斜杆为零杆。例如 图2-2-2所示对称轴处与A 点相连的斜杆1、2都是零杆。 1A 2 F P F P A F P F P B F P F P B A (b)(a) X =0 图2-2-2 图2-2-3 (5)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处正对称的未知力为零。如图2-2-3a 中AB 杆为零杆,因为若将结构从对称轴处截断,则AB 杆的力是一组正对称的未知力,根据上述结论可得。 (6)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处的竖杆为零杆。如图2-2-4a 中AB 杆和B 支座的反力均为零。其中的道理可以这样理解:将图a 结构取左右两个半结构分析,对中间的杆AB 和支座B 的力,若左半部分为正,则根据反对称,右半部分必定为相同大小的负值,将半结构叠加还原回原结构后正负号叠加,结果即为零。 0B F P F P F P F P B - A' B' A - A (a) (b) 图2-2-4 2、截面法 截面法取出的隔离体包含两个以上的结点,隔离体上的外力与内力构成平面一般力系,建立三个平衡方程求解。该法一般用于计算联合桁架,也可用于简单桁架中少数杆件的计算。 在用截面法计算时,充分利用截面单杆,也能使计算得到简化。 截面单杆的概念:在被某个截面所截的内力为未知的各杆中,除某一杆外其余各杆都交于一点(或彼此平行),则此杆称为截面单杆。截面单杆的内力可从本截面相应隔离体的平衡条件直接求出。 截面单杆可分为两种情况: (1)截面只截断三根杆,且此三根杆不交于一点,则其中每一杆都是截面单杆。计算时,对其中两杆的交点取矩,建立力矩平衡方程,就可求出第三杆的轴力,如图2-2-5(a )中,CD 、AD 、AB 杆都

基于ANSYS的框架结构分析1

基于ANSYS 的框架结构分析 摘要:本文简述了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提及了结构分析的重要性,通过使用ANSYS 软件,建立了一个两跨十二层的框架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静态分析,模态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以及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关键词:框架结构;ANSYS;静态分析;模态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 地震时程分析 1.引言 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体系,对其结构进行合理分析至关重要。行业内对框架结构的分析方法众多,且电算逐渐趋于主流。ANSYS 软件是一种大型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界面直观,已广泛应用于结构力学(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结构动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它可以对房屋建筑、桥梁、隧道以及地下建筑物等工程结构在各种外荷载条件下的受力、变形、稳定性及各种动力特性做出全面分析,因而在结构分析中应用广泛。 2.框架结构优缺点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室,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

框架受力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 在框架结构中加设适量的剪力墙,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以满足建筑物的抗侧要求,从而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中局部增加剪力墙可以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适用性很广的结构形式。 1. 变形特点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由于两者是受力性能不同的两种结构,因而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楼板的协同工作。由于楼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因此在同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位移增长迅速,上部增长较慢,剪力墙则与之相反。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侧移较小的剪力墙对框架提供帮助,墙把框架向左边拉,框架―剪力墙的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小,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大;而上部,框架又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支持,即框架把墙向左边推,其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大,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小。最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且使框架和剪力墙中内力分布更趋合理。· 2. 受力特点 剪力墙的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也将远大于框架。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在不断调整。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楼层剪力的分配比例和框架各楼层剪力分布情况随着楼层所处高度而变化,与结构刚度特征值λ直接相关。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

为零,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甚至在上部,而纯框架最大剪力在底部。因此,当实际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必须按框架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部分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 框架墙,剪力墙的区别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1],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框架结构其实是梁柱受力体系,墙不参与受力,所以所有框架结构的墙都是填充隔墙,不受力,现在比较多的做法比如说混凝土空心砌块,或者加气混凝土砌块,这些填充隔墙的容重很小;如果是剪

框架结构受力情况

框架的杆件主要靠混凝土受压,钢筋受拉平衡外力,但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相差很大,混凝土从受压到压碎,变形量很小,属脆性破坏;钢筋受拉从屈服到拉断,变形过程很长,延性良好.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故要“强柱弱梁”;“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的破坏,没有预兆的,舜时发生,没有防范,所以我们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这就是我们设计时要结构达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这个目标。人为的控制不利的、更危险的破坏发生! 如果想满足这样的设计要求,也就是按国家规范和强制性标准,101图籍什么的`,按要求箍筋加密,按要求满足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等. 总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可以全部涵盖. 1.一级框架结构和一级框架 1) 强柱弱梁 所谓“强柱弱梁”指的是:节点处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和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间满足下列不等式 强柱弱梁:使梁端的塑性铰先出、多出,尽量减少或推迟柱端塑性铰的出现。适当增加柱的配筋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强剪弱弯:在进行抗震设计中,剪力是通过弯距计算得出的。该原则的目的是防止梁、柱子在弯曲屈服之前出现剪切破坏。适当增加抵抗剪切力的钢筋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强节点弱构件:增大节点核心区的组合剪力设计值进行计算。 我觉得没必要像楼上说的减少钢筋吧,有中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 强柱弱梁 即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因此柱相比梁重要,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 强剪弱弯 是指构件的抗剪能力应好于抗弯能力“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的,瞬时发生,没有防范,所以我们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保证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 强节点弱构件 是指节点的承载理应高于连接构件,因节点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都失效。 转:

实木框架式家具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要素分析

实木框架式家具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要素分析 家具设计包括家具的造型设计、功能设计、比例尺度的设计、结构及力学性能的设计、加工工艺的设计等众多环节,对造型、功能等的设计一直以来人们探讨得很多。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家具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设计却常常被设计师容易忽视,且较难掌握的部分。家具的结构及力学设计涵盖家具结构及接合形式、构件的构成形式、材料的性能、家具的受力及力学特性等许多方面。与板式家具相比,实木框架式家具因材料、结构体系、家具构成类型等多方面的因素,其结构力学的设计更复杂,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本文就从实木家具的材料特性、使用中的受力情况等方面对实木框架式家具的结构及力学性能设计的几个基本要素进行了探讨。 1.木材的力学特性 1.1 实木框架式家具常用材料 (1)木材 中国传统实木框架式家具常采用木质坚硬、纹理细腻优美、具有独特色泽的硬木为主要材料,如紫檀、花梨、鸡翅木、乌木等。由于这类材料的色泽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红色,因而人们又习惯于把以这些优质硬木为材料的家具称为红木家具。 但现代对红木的概念与传统有所不同,根据红木国家标准18107-2000的规定,确定了2科5属8类的33个树种为红木。其隶属于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归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8类。这些木材绝大多数是从东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口,材质坚实致密,具有优良的加工性和装饰性。 除了这些材质优良的硬木外,中国传统家具也采用如榉木、楠木、桦木、黄杨等非硬木。按照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非硬性木材的分类可分为十一类即榉木、楠木、桦木、黄杨、南柏、樟木、柞木、松木、杉木、楸木、椴木。这些材料在.美.林.家具中被广泛应用。 在现代实木框架式家具中,常采用的木材有榆木、榉木、水曲柳、楸木、核桃木、橡木、桦木、杉木、松木等。对这些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的了解是家具结构及力学设计的基础之一。 (2)附属用材除了木材以外,实木框架式家具也会采用一些非木材的附属用材,用于结构的连接、加固、装饰等构件。 传统实木框架式家具的附属用材主要包括石材、棕、藤、绒绳等编织物、铜铁饰件、髹漆材料、粘合材料以及染料等。石材一般为白地带青色或灰青或褐黄花纹的大理石,以及白石、紫石、绿石、青石、黄石及花斑石等。棕、藤和绒绳大量用在凳、椅、床、榻的软屉上。铜和铁一般用于家具的合页、面页、包角等连接和加固构件,也用于装饰构件。还有螺钿、珐琅、玛瑙等镶嵌装饰材料。胶黏剂多采用黄鱼鳔,染料主要有苏木、槐花、杏黄、黑矾等。 现代实木框架式家具除木材外,常采用的还有塑料、金属、玻璃、石材、皮革布艺等,用于家具的连结构件、装饰构件等的制作。 1.2 木材主要力学性能 木材抵抗外部机械力作用的能力称为木材的力学性质。对于家具的结构来说,木材的弹性、硬度、韧性、强度等性能直接影响家具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1)木材的弹性及弹性常数 木材的弹性是指在卸除发生变形的荷载后,木材恢复其原有形状、尺寸或位置的能力。木材在弹性区域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关系由木材的弹性模量来表示。 木材的弹性模量(E)是指木材产生单位应变所需要的应力,即应力/应变。它表征的是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木材的弹性模量值愈大,说明在外力作用下愈不易变形,材料的强度也愈大。木材的抗压、抗拉、抗弯的弹性模量近似相等,但因木材的各向异性,木材三 1 / 4

史上最全杠杆作图题

一、画出图中杠杆上的力F 1、F 2的力臂L 1、L 2。 二、找出动力和阻力并画出相应的力臂 1.如图12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 实为一个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 1、阻力F 2和动力臂L 1。 2.如图13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 是剪钢丝处,B 为手的用力点,O 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 1,和阻力F 2, 3.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图14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动力和阻力并画出相应的力臂。 4.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 图8 图10 2 1 图5 图9 图11 图12 图13 图15 甲 图14 乙

5.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图16所示,请画出动力F 1与阻力F 2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设吊桥质地均匀) 6.如图17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 是轮子的转轴,O ′是箱体的重心。以O 为支点,画出力F 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18),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 ,他的重心在A 点,支撑力为F ,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 的力臂. 8.请你在图19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 所受动力F ,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 1、阻力臂L 2。 9.图20所示的是一种厕所坐便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坐便器冲水之后由自来水自动上水,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力F 1、F 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并分别用L 1和L 2表示力臂,O 为支点。 10.如图21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 为支点,A 为动力作用点,F 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 2 的力臂l 2及作用在A 点的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 11.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22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 .并画出动力F 1,和阻力臂L 2。 12.为了防止翻倒,篮球架常常在底座后方加一个质量很大的铁块作为配重。如图23所示,O 为支点,试在A 点画出铁块对底座的压力F ,并画出F 的力臂。 13.如图24甲所示是小宇同学发明的捶背椅,当坐在椅子上的人向下踩脚踏板时,捶背器便敲打背部进行按摩。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踩下脚踏板敲打背部时,杠杆B 点受到的阻力F 2、阻力臂L 2及动力臂L 1。 14.如图25是一种简易晾衣架,它的横杆相当于一个杠杆, O 点是支点,F 2是阻力,请作出A 点受到的动力F 1的示意图和它的力臂L 1. 图 16 图17 图 20 图18 图 12 F 2 图21 图 22 图23

明挖地铁车站整体建模结构受力分析

明挖地铁车站整体建模结构受力分析 摘要:通过对目前明挖地铁车站设计中采用的计算模式———平面框架计算模型进行介绍,指出此种计算模式存在的不足,建议对此类重要工程应进行空间受力整体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明挖地铁车站结构受力机理进行详细分析,选取适合其实际受力的计算单元,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对地下车站受力进行三维空间整体建模分析; 指出基本组合及准永久组合对车站设计起控制作用,人防荷载和地震作用所参与的组合可作为检算工况;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结构最不利受力区域为板柱、板墙节点区域,大洞口区域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分布较为复杂; 车站与风道接口处的结构布置需仔细核算,必要时应优化设备布置,保证结构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 整体建模; 框架单元; 壳单元; 面刚度; 应力集中 1 概述 明挖地铁车站设计通常采用平面框架计算模型,原因主要在于地铁车站标准段长宽比基本为一定值,以单向板导荷方式为主,同时建模较为方便、快速,但这种方法人为地将构件间的协同受力分裂开来,未准确反应出结构实际受力状况,造成部分区域结构构件内力计算偏大,配筋加大,经济上不合理; 对于车站扩大端区域及板开大洞位置,又未能充分考虑大洞口对应力分布的影响,部分内力计算偏小,造成结构构件布置不合理,可靠度难以保证。因此准确分析地下车站受力机理,合理选取计算模型及计算单元对于保证地铁设计、建设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受力机理及计算模型分析 地铁车站埋于地下,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土体间共同作用,边界条件复杂、荷载种类繁多,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其受力机理为: 水平荷载作用于侧墙,通过顶、中,底板平面内刚度达到的平衡; 顶、中板通过纵梁及侧墙将其所承受竖向荷载传递给柱及底板; 底板可视为置于文克尔地基上的弹性板,所有竖向荷载最终通过底板传递给地基。整个受力、传力过程对主体结构各个构件需满足变形协调,底板与地基需满足文克尔地基模型。 实际设计中,墙板内力计算通常采用平面框架计算模型[1],梁柱内力计算采用提取沿车站纵向框架按单向板导荷方式将荷载加载上去,以此求得内力。平面框架计算模型将车站结构设计中的空间问题简化为结构断面上的平面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简化需满足3个边界条件,即对于所代表计算区域范围的框架模型:墙板受荷变化幅度不得过大、板长宽比l/b 不能有突变且不能出现开大洞情况、地层分布变化不得太大。对于梁柱结构,采用单独提取框架计算的模式割裂了板在结构内力传递中的作用,忽略了板的平面外刚度;在导荷方式上,单向板导荷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大洞口及扩大端区域实际受力模式。 综合分析,地铁作为重要的地下工程,其受力的复杂性决定了采用平面框架计算模型并不能满足对于结果要求的精确性。 3 空间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理论 3. 1 工程概况 本模型的建立以成都地铁4 号线一期工程成温立交站为例来进行阐述。成温立交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岛式明挖车站,车站建筑面积9 324. 3 m2,车站结构形式为箱形框架结构,所处地层以卵石土为主,车站顶板覆土厚度为3. 0 m。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15. 5 m 左右。根据工筹安排,车站西端有2 台盾构吊出,东端为1 台盾构始发及吊出,在东端约30 m 范围内设置铺轨基地。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1 200 mm@ 2 400 mm旋挖桩+ 钢支撑体系,东端铺轨基地区域围护结构采用Φ1 200 mm@ 2 200 mm 旋挖桩+ 预应力锚索体系;车站端头与区间交界处采用Φ1 500 mm@1 800 mm 人工挖孔桩,桩间采用C20 钢筋网喷混凝土。利用空间建模,对此车站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 3. 2 材料及截面尺寸拟定

史上最全工程施工全过程详解,没有之一!!

史上最全工程施工全过程详解,没有之一!! 2015-07-22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筑经济与管理” 一、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地质勘察 地质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据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拟建场地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做出分析评价出具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文物勘察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是指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的安

全、经济、合理等方面的技术性论证。其目的是: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土方开挖图确定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委托评审组织机构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工程测量定位 是指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高层建筑结构与造型体系分析

高 层 建结筑构 体 系 分

析 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总体组成的方式。在高层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成为确定和设计结构体系的的关键问题。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以及它们的组合。 一.框架结构 框架是由梁和柱子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国外多用钢为框架材料,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在于“刚节点”。从框架的刚节点来看,它是一个几何不变体,以门式钢架为例来看,钢架受荷载后,刚节点始终维持节点的几何不变性,因而刚节点对杠杆的转动具有约束作用,从而刚架横梁产生正弯矩以减少,对梁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刚节点给柱子虽然带来弯矩,但对钢筋混凝土柱来说也不会导致坏处,因为钢筋混凝土不仅抗压能力强,而且抗弯能力也很好。所以,框架结构可以扩大梁的跨度,而且房屋的层数也可以增加。故框架结构体系是六层以上的多层与高层房屋的一种理想的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好。它在建筑中的

最大优点在于不靠砖墙承重,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所以它的应用极为广泛,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工程实例: 概述】 艾菲尔铁塔当初是为了万国博览会兴建,自1887年到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 铁塔高320公尺,建筑设计最著名的是防范强风吹袭的对称钢筋设计,兼具实用与美感考量。铁塔共分3层,登顶收费依楼层而定。搭快速升降梯直达274公尺高的顶层,就可尽览巴黎美景,白天视野佳时可远眺72公里远。 结构特色】 埃菲尔铁塔采用框架结构 的全钢结构,艾菲尔铁塔的金属 构架有1.5万个,重达7000吨, 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 钉250万个,施工完全依照设计 进行,足见设计的合理与计算的 精确。铁塔占地约1万平方米,塔的最顶端不到100平方米,上下宽窄悬殊,

(完整版)框架受力特点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 在框架结构中加设适量的剪力墙,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以满足建筑物的抗侧要求,从而组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中局部增加剪力墙可以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适用性很广的结构形式。 1. 变形特点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由于两者是受力性能不同的两种结构,因而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楼板的协同工作。由于楼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因此在同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这就形成了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位移增长迅速,上部增长较慢,剪力墙则与之相反。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下部,侧移较小的剪力墙对框架提供帮助,墙把框架向左边拉,框架一剪力墙的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小,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大;而上部,框架又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支持,即框架把墙向左边推,其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大,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小。最终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且使框架和剪力墙中内力分布更趋合理。? 2. 受力特点 剪力墙的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也将远大于框架。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在不断调整。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楼层剪力的分配比例和框架各楼层剪力分布情况随着楼层所处高度而变化,与结构刚度特征值入直接相关。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

为零,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甚至在上部,而纯框架最大剪力在底部。因此,当实际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必须按框架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部分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 框架墙,剪力墙的区别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1],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框架结构其实是梁柱受力体系,墙不参与受力,所以所有框架结构的墙都是填充隔墙,不受力,现在比较多的做法比如说混凝土空心砌块,或者加气混凝土砌块,这些填充隔墙的容重很小;如果是剪力墙结构的话,剪力墙是主要受力构件,厚度或许都比填充墙厚。就性能来说,各有各的用途。框架-剪力墙结构,称为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受力分析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和结构设计 完成期限:2017年7月6日至2017年11月20日 学习中心:江苏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学院学习中心 专业名称:木工程 学生姓名:张永华 学生学号:151219052052 指导教师:张彩虹

摘要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作用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与作用。与一般建筑结构类似,高层结构的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楼面、层面活载;水平荷载与作用包括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与作用占据主导和控制地位。高层建筑的平面开关多变,立体体型各种各样而且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各不相同。对这样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内务计算和位移分析时,应考虑结构的受力和工作特点进行计算模型的简化,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地确定其计算简图和受力体系。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结构的受力;计算模型;受力体系;

目录 1.竖向荷载 (5) 高层建筑的竖向载主要是恒荷载(结构自重)和楼面、层面活荷载(使用荷载)。 (5) 1.1恒荷载(结构自重) (5) 1.2楼面、层面活荷载 (5) 1.3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5) 2.风荷载、地震作用 (5) 3.温度和其他作用 (6) 4.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工作特点 (7) 4.1结构设计时,应考虑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 (7) 4.2水平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7) 4.3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刚度大、延性差、易损的特点 (8) 5.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8) 5.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布置 (8) 6、工程实例 (9) 6.1 基础设计 (10) 6.2 上部结构设计 (10) 6、3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12) 6. 4 斜柱区域受力分析 (12) 6. 5 连接体部分的整体计算 (12) 6. 6 结构性能设计 (12) 7.结论 (13) 7.1抗震性要足够高 (13) 7.2要具备足够高的灵活性 (13) 7.3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应该要规则、均匀 (13) 7、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详解

框架结构设计原理详解 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物最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该结构以其传力明确而简捷的特点,被结构工程师所青睐。框架结构的构件受力形式以受弯为主,杆件可以采用各种延性材料,形成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劲性混凝土框架、木框架等多种框架形式。不论哪一种,其宏观受力状况是相同的。在这里,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阐述框架结构的各种特点。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 框架结构的组成包括梁、板、柱、以及基础。 梁与柱的节点为刚节点,个别情况下做成半铰节点。柱的基础多为刚性节点基础,有时做成铰节点。框架结构属于超静定结构,在力学计算中,通常称之为刚架。

柱 柱是框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抗侧向力构件,是框架的关键构件。框架结构的柱多为矩形,从室内看,一般突出于墙面。近几年,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也随着入们对于室内空间要求的提高,异型柱逐渐流行,“L”、“T”、“十”形状的柱也有使用。在一些大型建筑中,圆形柱也有采用。 梁 梁在框架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梁承接着板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柱上,并进而通过柱传递至基础;另一方面,梁也在协调着柱的内力,与柱共同承担竖向与水平荷载,这在框架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与剪力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框架与框架之间的梁称为联系梁,理论上联系梁不承担荷载,仅仅连接框架。实际上,联系梁也要调整框架不均匀的受力作用,促使框架受力更加均衡。同时部分联系梁也承担着板所传来的荷载。 板 板是不仅直接承担垂直荷载的构件,而且对于水平荷载,板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板是重要的保证框架结构空间刚度的构件——板的平面内刚度极大,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无穷大,因此可以起到对于各个柱所承担的侧向受力进行整体协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平衡各个框架之间的受力不均匀。在楼梯间处,由于没有连续的楼板,空间刚度大大折减,要靠四角的柱来稳固这一不利空间,因此很多工程师将楼梯间四角的柱设计成相对较大的尺度。 梁与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才能保证这种空间刚度,装配式楼板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于抗震地区,现浇楼板是必须的。 墙 框架结构的墙体仅仅是填充性的墙体,即为分隔与围护的作用,不承担任何重量与作用。没有墙体,框架结构仍然存在。因此,墙体要与框架可靠的相连,防止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 图组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图2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11 图图 12 图 图 图 物体静止在斜面图图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 图 物体随传送带一 图 图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 物体 图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F 图物体处于静F 图 v 图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 图物体随传送带一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 A B F 图A 、B 两物体一A 、B 两物体均静 A B 图 F 图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 A 、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 A A v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4) (6) (7) (5) (9 (8)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滑轮重力不计 (22) (23) (24)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 静止 A 、 B 匀速运动 A 、 B 匀速运动 (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O P Q B 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