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之悲剧

合集下载

简述悲剧的美学特征

简述悲剧的美学特征

简述悲剧的美学特征
悲剧是一种古老且深受人们喜爱的戏剧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悲剧的美学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冲突和对抗:悲剧中的主要角色常常面临内外部的冲突和对抗,这种冲突是悲剧发展的核心。

这种冲突常常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命运之间的矛盾,通过塑造角色之间的对抗和矛盾,悲剧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世界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2. 命运和宿命:悲剧中的主角通常被命运所左右,无法逃避自己的宿命。

他们常常被置于无法改变的境地,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最终都难以逃脱悲剧的结局。

这种命运的力量给人一种无奈和恐惧的感觉,同时也激发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3. 情感的激荡:悲剧通过强烈的情感冲突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主角的痛苦和悲伤常常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悲剧中丰富多样的情感,既有悲伤和绝望,也有愤怒和憎恨,这种情感的激荡给人带来了美学上的享受。

4. 深度的思考:悲剧常常通过角色的遭遇和经历来探讨人性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主角的悲剧命运引发了对生命、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深度思考。

观众在观看悲剧时,不仅仅是在感受角色的情感,更是在通过角色的遭遇来思考人类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

总而言之,悲剧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够通过冲突和对抗、命运和宿命、情感的激荡以及深度的思考,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悲剧通过展示人类的复杂性和遭遇的苦难,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真实和伟大,从而使人们对人类的存在和命运产生深刻的思考。

论美学悲剧的价值与意义_林平

论美学悲剧的价值与意义_林平

见到久别的亲人,那驼铃摇出了她的思念和快乐,然而等待她的却是噩耗,当她在刑场上将要被敌人杀害的父亲,那是多么巨大的悲痛啊!真实强烈的情感在特定环境下,通过情感与理智的内在矛盾,得到了生动的展示。

英雄不是天生的,也并非完人,云照光重视刻画人物的缺陷,以及把人物的性格视为复杂的运动现象,写出了英雄不断克服自身缺点的成长过程。

《鄂尔多斯风暴》中乌力吉这一形象,从起点看并不高大,他的父亲被王爷当替身杀掉以后,他虽然悲痛,但还是当了王爷的文书官,为王爷效力,甚至一度那音太、巴达玛认为他变了心。

后来,他目睹了王爷的横征暴敛和鄂尔多斯人民的灾难,才认清了王爷的嘴脸,但他仍没有打破对封建王法的幻想,寄希望于清官。

可以说,他从一种蒙昧的状态中走出,成为革命英雄,其中经历了艰难的思想性格的蜕变。

在塑造阿拉丙这一形象,起点是较高的,他是个坚强的老人,“自从带领牧民起义,杀死国民党五十多个特务、官僚,革命的心是下狠了。

”但是作家仍然很有力地刻画了他思想性格较狭隘的一面,写他在战术上需要撤退时想不通,不愿离开家乡,离开群众,这不只是写出了他的缺陷,更写出了他淳朴的乡土之情、阶级之情。

惟其如此,像乌力吉、阿拉丙这样的英雄才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活人。

3、雄浑阔大的环境描写作为电影文学剧本,自然环境的描写是很重要的,云照光电影剧本中鄂尔多斯高原的那种广袤、浑厚、粗犷、宏阔,展露着贫瘠和荒凉,同时也显示着热烈和崇高,在他所有剧本中的富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鄂尔多斯高原,鲜明地印记着北方草原的特色。

更为重要的是,在云照光的剧本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不单纯是自然环境的描写,而是成为了塑造人物性格的必要手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相互映照、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审美氛围。

云照光的电影文学创作开创了内蒙古的电影文学创作的历史,把民族解放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也把电影特性和民族特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为以后的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美学范畴分析悲剧的几种类型

美学范畴分析悲剧的几种类型
悲剧还可以分为其他类型,例如文学悲剧、电影悲剧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悲剧,都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美学价值,能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此外,悲剧还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压抑。悲剧通常使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压抑观众的情绪,使其感受到极强的悲伤和痛苦。这种艺术效果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生的苦难和无常,并对人生本质进行深刻的思考。
3.现代悲剧:这种悲剧通常是以现代社会为背景,描绘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现代悲剧通常具有相对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让观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地理解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4.科幻悲剧:这种悲剧通常是以科幻元素为背景,描绘人类在未来世界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科幻悲剧通常具有极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让观众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也可以对人类未来的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
美学范畴分析悲剧的几种类型
在美学范畴中,悲剧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意义。悲剧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下所述:
1.传统悲剧:这种悲剧通常是基于古希腊悲剧模式而创作的,具有高度的哲学思考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传统悲剧通常以英雄人物为中心,描绘他们在某种困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苦难。
2.历史悲剧:这种悲剧通常是以历史事件为基础,描绘人类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人物的命运。历史悲剧通常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历史。
同时,悲剧还可以通过角色的转变和矛盾冲突来描绘人类的心理变化和内心世界。悲剧中的英雄人物通常经历着巨大的心理转变,并在内心深处面临着巨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些转变和矛盾冲突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并对人类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刻的思考。
窗体顶端

以 红楼梦 中的悲剧美学为论题的作文

以 红楼梦 中的悲剧美学为论题的作文

以红楼梦中的悲剧美学为论题的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经典之作,其中的悲剧美学受到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悲剧的小说美学原理

悲剧的小说美学原理

悲剧的小说美学原理悲剧是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其美学原理是指悲剧作品所包含的基本美学原则和艺术手法。

下面,我将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来探讨悲剧的小说美学原理。

首先,情节结构是悲剧小说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悲剧的情节通常以一个主要的冲突为核心,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这种冲突不仅源于外部的环境和事件,更重要的是源于人物内心的欲望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悲剧中常常有一系列的不幸事件和转折点,通过这些矛盾冲突的发展和升级,使情节更加紧张、引人入胜。

同时,悲剧中的主要情节一般都是必然的,通过形式上的必然性来强调人物的命运和悲剧性。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对父亲的复仇是他内心的需求,而他的行动和命运的展开都是必然的。

其次,人物塑造是悲剧小说美学的重要要素之一。

悲剧的人物往往是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他们身上有着不同的欲望和价值观念。

这种复杂的人物性格使得悲剧更加真实、可信。

悲剧人物的命运往往是由他们内心的矛盾和错误的选择所导致的,他们在冲突中逐渐堕入悲剧。

同时,悲剧还要求人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欲望的人物,他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不断迷失,并最终走向毁灭。

最后,语言表达是悲剧小说美学的重要方式。

悲剧的语言往往充满感情强烈、气氛紧张的色彩,以铺陈人物内心矛盾和命运更加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悲剧的语言需要具有力量和张力,通过对话和独白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的斗争。

同时,悲剧还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达到对人物和命运的深层次揭示。

例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中,通过对巴黎街头现象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透露出悲剧性的命运和人性的悲欢离合。

综上所述,悲剧小说美学原理主要包括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悲剧小说通过对冲突的描述、人物的描绘和语言的表达,展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命运对人物的不可抗拒的影响。

真正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分析雷雨

真正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分析雷雨

真正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分析雷雨《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悲剧,它从美学角度来看,展现了许多悲剧元素,如情感的悲壮、人物的悲惨命运、社会的不幸等。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雷雨》进行分析。

首先,《雷雨》在情感的表现方面具有悲剧色彩。

该剧通过展示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性中的悲壮和无奈。

雨夜,祥子和四阿姨的激情之吻,既展现了他们对彼此的热爱,又预示了他们夹在道德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困境。

他们的爱情被家庭利益、传统观念所束缚,最终只能以悲剧的结局告终。

同样,雷峰和苏雨的婚姻也是一个悲剧。

雷峰被社会和家庭责任压得喘不过气,苏雨被逼迫着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两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幸的结局,爱情的悲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雷雨》在人物命运的展现上也具有典型的悲剧元素。

祥子、四阿姨、雷峰和苏雨,这些主要人物在剧中都受到了命运的不幸限制。

祥子一生辗转流离,贫穷和堕落使他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四阿姨也没有幸福的结局,她为了爱情放弃了婚姻,却最终落得个被社会所逼迫的下场。

雷峰和苏雨虽然在一起,但他们的婚姻始终缺乏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他们被父母、家庭的期望所束缚,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

这些悲剧性的命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此外,《雷雨》中社会的不幸也是一种悲剧的体现。

该剧通过描绘大观园的骄奢淫逸、沉沦堕落的画面,暗喻了当时社会的堕落和腐败。

大观园本应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然而在剧中却成了一个道德沦丧的场所。

这种社会的不幸表明了当时社会道德的败坏和阴暗面的存在,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综上所述,《雷雨》从美学的角度展现了悲剧的多个元素。

它通过情感的悲壮、人物命运的不幸以及社会的堕落等方面,展示了悲剧的力量和魅力。

观众通过这样的体验,不仅能够感受到情感上的震动,还能够对社会现实有所反思。

《雷雨》以其深刻的悲剧色彩,成功地将人们引入剧情的沉思与反思之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中国悲剧文学的经典之作。

美学第6章:悲剧

美学第6章:悲剧

(三)悲剧冲突的原动力
• 悲剧是怎么形成的?
• 1、人们不安现状,永不满足的积极向上的 精神是悲剧冲突的原动力。 • 2、悲剧主人公把精神生命看得高于肉体生 命。当精神生命为着更大的意义追求生存 时,感性生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3、主人公在面临灾难时,能颖悟人生与世 俗,体验到自身的生存价值,从而迅速提 升自我,就会招致悲剧性冲突,结果通过 感性的毁灭,而成就精神的自我。
(四)悲剧精神
• 悲剧可以激起人们对邪恶的憎恶和抗争, 悲剧精神是悲剧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面对命 运,邪恶或某种社会必然而表现出来的不 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是一种虽败犹荣,虽 死尤生的意识的存在。
• 悲剧突出地是在说明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 无限意义。 • 它强调的是人生的价值,是个人在人类生 活中的价值。 • 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界的 现状、生存的意义,让人颖悟历史性的矛 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 净化作用。
二、古典美学关于悲剧的定义、冲突及悲剧精神
(一)悲剧的定义
• 悲剧:也叫悲剧性。顺应历史必然要求或具有肯 定素质的社会力量或个人,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 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必然的失败、毁灭,从而 激起人哀怜、悲愤、同情的特性。
• 是以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为基础,以具有正面价 值的人的不幸、毁灭为特征的审美类型,它的审 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形态中(包括戏剧形式的 悲剧和其它种类的悲剧艺术)
第六章美的范畴 第三节 悲剧
一、悲剧与天灾人祸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悲剧”这 个词,家庭破裂,天灾人祸,都可以惯称 为悲剧。 • 即:凡是生活中的困难,悲哀,不幸的遭 遇,悲凉的处境,都被称为悲剧。
• 上述天灾人祸都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 1、因为这些事件既平凡,且悲而不壮。所 以不能采取审美观照。 • 2、冲突不具社会必然性具有不可避免的社会必然性。以非 正义势力压倒正义势力为基本特征。 • 2、结局发人深思,其本质上与崇高相通, 能引起审美观照。

悲剧名词解释美学

悲剧名词解释美学

悲剧名词解释美学一、悲剧的定义(作者)(一)什么是悲剧?悲剧:在艺术中,所谓悲剧,就是通过剧烈的冲突,使人们认识到应当扬弃这些东西而生活,对未来寄予希望,从而表现人生的严肃性,提高生活的价值,给人以崇高感。

从古希腊至今天,没有任何一种文学样式可以达到真正的悲剧性效果,只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才具有这种悲剧效果。

人们常说“有喜就有悲”,但在悲剧中,“喜”总是以悲的面目出现的。

所谓“乐极生悲”,悲剧便由此得名。

悲剧就其最深刻的本质而言,是痛苦。

或者说,悲剧是用痛苦换取人们的醒悟。

虽然对悲剧的评价有多种标准,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悲剧的审美价值进行的。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意识,贯穿于整个文学史,它是人类探索人生奥秘的结晶,悲剧的审美功能又构成了人们欣赏悲剧的内在理由。

(二)什么是悲剧性?悲剧的实质和核心就在于矛盾冲突。

而矛盾冲突之所以称为悲剧,原因之一就是其尖锐性和激烈性,而这种冲突的尖锐性又取决于悲剧主题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三)悲剧美学具有哪些特点? 1、重视戏剧本身的独立性。

2、强调自身的完整性。

3、重视悲剧人物形象塑造。

4、关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力求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

6、主张超越悲剧的艺术性。

二、中外文化背景下的悲剧三、略谈悲剧精神四、中国古代的悲剧思想—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不同理念与表现五、简述巴金笔下的《雷雨》六、《雷雨》中周朴园的人格分析七、《雷雨》中侍萍与繁漪的人格剖析八、《雷雨》中鲁侍萍的艺术形象分析九、《雷雨》中繁漪人格解读十、《雷雨》中周朴园的人格解读十一、简析丁西林笔下的两个悲剧主人公鲁侍萍和繁漪十二、《雷雨》中周朴园的社会原型探究十三、怎样理解《雷雨》中繁漪的悲剧性十四、试论我国古代悲剧思想十五、孔子的“礼乐仁”说及其对中国戏曲的影响第一节古代的悲剧思想(四)试论我国古代的悲剧思想—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不同理念与表现,他们的悲剧思想是什么? 1、儒家的悲剧思想(五)试论我国古代的悲剧思想—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不同理念与表现,他们的悲剧思想是什么? 1、儒家的悲剧思想。

如何理解美学中的悲剧或悲剧性

如何理解美学中的悲剧或悲剧性

如何理解美学中的悲剧或悲剧性?悲剧则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

这是我们对悲剧最直接的一个了解。

但悲剧在美学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

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悲剧从两个方面揭示矛盾冲突:一方面正面的事物在毁灭中显示其价值,在暂时失败中预示着未来的胜利;另一方面反面事物在其暂时胜利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必然灭亡。

如果说真正的喜剧接近悲剧,那么真正的悲剧则同时预言着旧事物最后喜剧的到来。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

悲剧是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他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和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等,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

它是对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

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完全是不同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理论中提出:第一,“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第二,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

他说:“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得人的模仿”,“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第三,悲剧所引起的对人的恐惧与怜悯之情,在积极方面能起“陶冶”作用。

他说:“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以后,在悲剧理论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

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的美学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悲剧的产生,是一切社会矛盾恶化导致的必然和最终结果,具有阶级性和强烈的因果关系;在不断积聚的进程中,这种结果,这种斗争和对抗犹为突出;悲剧和美学在其对立的角度中极其和谐且高度的统一,古典悲剧多见于阶级性,由阶级压迫为主,其间穿插着各群种之间冲突所产生的事件;而现代悲剧则突出人性,突出现代社会各种客观的残酷和不稳定性;这两者有本质和起因的不同,然而,两者若从美学的角度比较,他们实际存在的状态及悲剧发生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冲击都是相同的,具有难以言喻以及无法拯救的深刻感和其他事物难以超越的精神冲击;悲剧作为一个探察生命,探视社会的组成部分,从侧面折射出他固有的发人深省的存在意义以及产生悲剧的根源所在,精辟的揭示出两个矛盾对立面各自的崇高和下作,直观的反映出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水火不融的本质,社会角色的不平衡感,在美学上带给我们以震撼,压抑以及无法遏止的低沉和感慨;悲剧的力量宏大,他们给我们带来对世界对事件的批判,从各个角度揭示出人性和社会的阴暗;他唤起的冲击具有连续性,在某一个时期和阶段会持久的左右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部落和民族的情绪;悲剧和喜剧是对立的,互相违背的,一个是让善良有益的事物遭受不幸、磨难,让他们在苦难中挣扎;而喜剧则是让丑恶不良的事物遭受不幸、磨难,让他们挣扎;一些人喜爱喜剧,这是无可厚非的,从心理上讲,这是一种对自己蒙蔽悲惨现实的自我安慰;正因为这种安慰,人们会产生一种快感;但是,一旦用来蒙蔽现实所用的手段失去作用,那么这种悲惨的现实便将展现在眼前;曾经习惯于躲避这种不幸现实的人可能因为无法躲避而放弃生活;而悲剧的意义,是让人们直视悲惨的现实,以使人减少对不幸的悲哀感;这正与喜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喜剧隐瞒不幸,逃避悲哀时,悲剧却让大家直视不幸,面对悲哀;因而,最后,悲剧让人面对不幸时,所感受到的悲哀感将减少,他们将会更有信心面对困难,认识困难,改善困难,最终征服困难;这也正符合“多难兴邦”的意义;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为英雄悲剧;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其二为家庭悲剧;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着名的悲剧有许多,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克里斯蒂、浮士德、哈姆雷特、雷雨、椅子等等;着名的悲剧作家无计其数,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斯特林堡等等;在这个世界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在一起;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美的人,美的思想,美的感情,美的追求,美的存在与毁灭……这是一个悲剧的世界——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这个伟大的悲剧,产生一种牵动千百万读者心弦的美感,具有一种无比的魅力;它不仅使中国的读者为之叹服,为之倾倒,而且使世界各国的读者进入到另一个世界,扩大自己的眼光,提高自己的理解力,丰富自己的心灵,体验到东方美的神奇韵味;”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主线,揭示了封建家族走向衰亡的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贾宝玉完成了家族中兴的愿望后,选择的是一条出家的道路;这是一种人生欲望覆灭后的一种顿悟;带着浓重的悲剧性的“悲剧史”,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美感;悲剧的美学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悲剧就像死亡的阴影一样,把人的生存最苦痛,最残酷的一面凸现出来;悲剧就是让人们正视死亡,正视人生痛苦,但是悲剧又不是让人沉沦,它‘把不能复活的个人的死亡看成整个世界不可挽回的毁灭,同时,又坚信宇宙是坚固的、永恒的、无止境的’,在人的有限的生命存在中感受到生命的永恒;”在古希腊中,“悲剧”原意为山羊之歌;“在古希腊的悲剧中间,它着意的是严肃,而不是悲惨,而不是悲切;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间把悲剧定义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所以古希腊悲剧重在严肃;古希腊悲剧很动人,它的动人在于对人的一种震撼力;”到后来,悲剧逐渐成为一种戏剧矛盾冲突的最高形态,纳入到美学审美对象的范畴;表面上看来,古希腊悲剧是命运悲剧,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侧面带有宿命论的观点;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以莎士比亚悲剧为代表的性格悲剧;加上19世纪出现的、以反映社会问题为特征的社会悲剧,成为悲剧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悲剧之所以产生,其根源还在于,“人的生存本质,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生存本质的必然与自由、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我们仅以悲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为代表谈谈悲剧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犹豫、懦弱、多疑、没有决心的性格人物;通过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上演了一出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性格悲剧;哈姆雷特有几次很好的复仇机会都因为他的犹豫而错失;最后在比剑中,随同克劳狄斯、皇后、雷欧提斯的死,自己也因中剑负毒死去;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的王宫,阴森的风吹出血腥的气息,四具王公贵胄尸体躺在横流的血泊中;悲剧的产生不仅仅在于人的道德伦理,人的性格或者某种外在的必然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悲剧主人公性格上的弱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怀,之所以迟迟没有复仇,在于他看到了“丹麦像一座监狱”的人类命运的普遍性,但是即使这样,主人公仍怀有希望,这就是我们从悲剧中所感受到的悲剧精神和力量,即为崇高;悲剧冲突的结局走向了敌对双方的失败和毁灭;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正义力量与敌对势力的抗争,抗争演化的具体形态——行动和对抗主体的最终毁灭构成了悲剧哲学的主要内容;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喜剧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拿给人们看,而悲剧则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们看;”总而言之,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悲剧所展示的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冲突构成了悲剧的美学艺术;悲情、悲态、悲剧以及悲剧性是悲剧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外化;悲剧所构筑的艺术范畴使得悲剧在崇高中走向死亡,也在崇高中选择新生;悲剧最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悲剧美学的主要观点

悲剧美学的主要观点

悲剧美学的主要观点悲剧美学,听着就很有分量,对吧?它说的就是那些让你又想哭又想笑、心情复杂得不行的作品。

别看名字有点“高大上”,其实这个东西,和我们平常聊八卦、看剧、逛街,甚至吃饭都能扯上关系。

你知道,悲剧就像人生中的一道难吃的菜,外面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吃下去才知道辣得你眼泪直流,心里却有一种不舍得放弃的感觉。

悲剧美学的精髓,不就是那种“痛并快乐着”的心情吗?悲剧最直接的特点就是它“悲”。

可是,别被这个悲字吓到了。

悲并不代表“坏”,也不是一味的“消极”。

相反,悲剧通常是通过揭示人性中的痛苦、挣扎,带给人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反思。

这就好比你和朋友吵架了,心里特别难过,明知道自己理亏,但又不想低头。

这种心情,其实就像一场悲剧,明明知道结局不美好,但你偏偏忍不住要走进去。

你说,这是不是很真实?而悲剧美学的精髓,往往在于它强调“必然性”和“无法回避”。

换句话说,很多悲剧中的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就像我们常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看那些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也好,《麦克白》也罢,里面的主角总是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

好像无论你怎么挣扎、怎么反抗,最终都会迎来那个你无法躲避的结局。

正是这种注定的悲剧命运,让人又爱又恨。

再说了,悲剧的美学,也不是单纯的让你痛苦。

有时痛苦过后,你能感受到一种美,这种美,比什么都深刻。

就拿《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说吧,两个年轻人因为家庭的仇恨而无法相爱,最后两人死在一起,虽然很悲,但你会觉得这就是爱情最纯粹、最美的一面。

不信你想想,有多少人爱过一个人,明明知道不可能走到一起,可还是甘愿为他做任何事。

你看,这种美,不就是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吗?悲剧不是为了让我们痛苦,而是让我们更懂得珍惜。

对了,悲剧并不只出现在大戏里。

生活中的悲剧,往往也像是我们每个人的影像投射。

你看看周围,多少人因为一些微小的错误,最后付出了无法挽回的代价。

你和朋友约好了出去玩,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你们还是错过了那次相聚。

美学中命运悲剧的名词解释

美学中命运悲剧的名词解释

美学中命运悲剧的名词解释命运悲剧是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人类存在中的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命运安排。

命运悲剧作为一种美学形式,给予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对于命运的尊重和无奈。

这篇文章将对命运悲剧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命运悲剧来源于希腊悲剧,被广泛应用于美学理论中。

悲剧这一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史诗诗人荷马提出,而后被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其作品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奠定了悲剧的基本体系。

而命运悲剧作为悲剧的其中一种形式,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在命运安排下所面临的无力和痛苦。

命运悲剧中的主人公通常是高贵的英雄人物,他们拥有强大的个人能力和优势。

然而,命运却不可预测,往往让英雄们经历种种磨难和不幸。

这种悲剧性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无法摆脱的。

这就使得命运悲剧成为了一种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

对于命运悲剧而言,其核心在于展示人性与命运之间的无法调和的冲突。

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人类面对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挑战时的无力感和困惑。

在命运悲剧中,主人公往往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终仍然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

这种无奈和矛盾给予了观众对于性命变迁的深思和反思。

命运悲剧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宿命论”。

宿命论认为人类的一切都被命运所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逃脱的宿命。

这种宿命论的观点在命运悲剧中被广泛探讨和解读。

宿命论告诉我们,人不过是命运的玩偶,对于命运的操控是无法逃脱的。

这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悲伤,但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反思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然而,命运悲剧并不意味着完全绝望。

虽然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们却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来获得内心力量和勇气。

命运悲剧提醒我们,在命运的无情之下,我们仍然有着自己的个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力量虽然无法改变命运的结果,但却能够帮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刻保持尊严和勇敢面对。

命运悲剧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对于生活中复杂和无法预测的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的美学意义悲剧是一种在文学、戏剧和艺术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其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悲剧作品不仅引人深思,还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通过对悲剧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生命和世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1. 悲剧的内涵悲剧作品通常以主人公的失败、苦难或死亡作为故事结局,揭示出人生的脆弱与苦难。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常常深深触动人们的情感,引发共鸣,并引发观众对生命、命运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在悲剧中,人物的命运常常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和挑战,他们在争扎中挣扎、迷茫、痛苦,最终通常以悲剧性的结局收场。

这种对矛盾、挣扎、失败和死亡的描写,旨在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纷扰和不幸,引发人们对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2. 悲剧的审美意义悲剧代表着一种高尚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境界。

在观赏悲剧作品时,人们常常深陷于对人物遭遇的悲惨命运的共情之中,从而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坚韧。

这种审美体验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表面,引领人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悲剧性的结局不仅触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还让人们对生命和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悲剧中的悲伤、痛苦和抗争,通常能够触发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唤起对美、真、善的向往和追求。

3. 悲剧的美学表现悲剧作品通常以高雅的语言、精妙的情节和深刻的内涵展现出对人性、道德和生命命运的探索。

在悲剧的创作和表现中,艺术家们通常通过复杂的人物形象、荡气回肠的情节和意义深远的背景描写,展现出悲剧的伟大魅力。

悲剧性的结局往往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人类的悲悯和勇气,启示人们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和对人性的崇高追求。

悲剧中的“悲”与“剧”完美结合,展示出人类文化和情感的最高境界,具有深远的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

悲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戏剧艺术形式,通过对生命的苦难与悲剧性结局的揭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命运和美的思考,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学意义。

悲剧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类情感和道德注解,使得悲剧成为文学和艺术中的永恒主题,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和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一、悲剧的概述悲剧属于美学范畴,它与一般的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艺术理论所描述的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能把它当做一种文学体裁或喜剧类型来看。

“它和壮美、优美一样,是美存在的一种具体形态,是美学的一个专门范畴,而不是指一种文艺体裁或喜剧类型而言的。

”①一般我们认为的悲剧只是一种广义上的悲剧,含义很广泛,只要是日常生活中能让人痛苦,或让人内心感到痛苦的人或事,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管是什么形态的人或事,都可以称之为广义上的悲剧。

而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并不局限于此,它包括现实生活中和艺术领域里的一切悲剧现象,并且它不是指生活中一般的悲痛、悲惨、不幸、死亡、悲观等词的同义语。

比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不具有悲剧性的冲突,没有现实的意义,都不是美学悲剧的范畴。

别林斯基说:“偶然的事件,例如一个人出其不意的死亡,或者其他没预料到的与作品主要思想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都不能在悲剧中占有地位。

”②“美学范畴的悲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前进,而不是悲观失望。

”③换句话说,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悲剧现象、事件和人物,他的本质的是崇高的,它能给人以哀伤和悲痛,但又使人们化悲伤为力量,振奋精神,激起斗志,净化思想,给人以审美的悲壮感。

为了区别于广义上的悲剧与美学范畴的悲剧,有的著作称后者为悲剧美。

二、悲剧的美学特征从某种意义来说,悲剧是美和丑,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且以丑压倒美,以非正义战胜正义而产生的。

所以鲁迅先生在谈到悲剧艺术时,深刻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④正是如此,美和正义所代表的是悲剧人物所拥有的美好的理想、崇高的品行,或是一种社会公德、社会需求,而这些美和正义一旦遭到丑和非正义的攻击以至于毁灭,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悲痛、愤怒、同情,使人们产生精神上的动力,与非正义的邪恶势力斗争,这就是悲剧所带来的美学效应。

关于美学范畴的悲剧

关于美学范畴的悲剧

张训涛老师的《美学》今天谈到悲剧审美范畴,阐述了悲剧的产生来源于矛盾冲突,而矛盾冲突是无所不在的,大则命运、性格、社会、欲望,小则日常生活上的误会和猜疑,都是形成两股冲突力量的基石。

当然不是任何矛盾冲突都能与悲剧挂钩,前提是有关冲突点必须是有价值的事物,而所谓正义那一方却在冲突中失败而意义得到升华,也就意味着,悲剧不是一般普遍、无意义的对立,而是多了一份深刻性。

悲剧这个名词体现了它跟戏剧密切的关系,作为形成这个审美概念最早的表现形式,悲剧性质的戏剧往往通过人物性格之间、或者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来带出某些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论述引起我几个思考点。

悲剧的产生其实有其必然性,那就是人性的矛盾。

今天课堂里老师说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神性、人性和兽性,只不过哪一点存在的比例高一些,决定了那个人被定义在普遍意义上的“好人”、“普通正常人”或者“坏人”。

我倒认为大可不必分出三性,只需以人性作为立足点,哪个人能超越人性的弱点,那他就更偏向“好人”;哪个人屈服于人性的弱点,那他就更偏向“坏人”。

当然,我认为每个人类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倾向变化,更多时候大部分的我们只不过成功协调了两者。

那么进一步探讨下去,所谓“好”跟“坏”的价值观念也随着各种因素的推进而一直在产生变化,古时候自由恋爱是大逆不道,可在现在却是天经地义,抑制这种行为的话还会被大骂剥夺人权。

那么我觉得很可怕的一点就是,人性是浑然天成的,但它的价值却随着文明进展而变化,而所谓文明其实就是人类集体,或者我们现在说的社会催生出来的。

我没对社会学进行过了解,所以无法准确系统地定义社会,只能草草地称之为“人类群体为了稳定而有需要的结合”。

有了社会以后,里边占大多数的群体发出来的声音,就会变成了主流。

我相信社会里的主流声音是流动性的,今天可能是A,几年后可能就是B,那可能是意识形态上的演变导致,也可能是社会成员不同群体比例的变化造成。

那么回过头来讲,所谓“人人生而平等”获得的人性,也都得随着主流声音来定义自己的价值,那更不要讲只是一个人不同的意见。

悲剧的名词解释美学概论

悲剧的名词解释美学概论

悲剧的名词解释美学概论在美学领域中,悲剧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意义和特点,能够引起人们深思和共鸣。

然而,对于悲剧的定义常常有一定的争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悲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种通过展示英雄人物在命运和道德困境中的斗争来引起观众怜悯和恐惧的戏剧形式。

悲剧的主人公通常有卓越的品德和地位,但最终由于某种悲剧性的弱点或错误而走向毁灭。

悲剧所传递的是一种深刻的真理和智慧,它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生的脆弱性和无常性。

然而,悲剧的概念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扩展和演变。

例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悲剧的诞生”的理论,他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人类内在的冲突和欲望。

尼采认为,悲剧是一种表达人的本性,特别是那些被社会压抑和禁止的欲望的方式。

通过悲剧,人们可以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和宣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社会。

除了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看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悲剧解释。

例如,法国文艺评论家布雷托尼认为,悲剧是对人类悲剧性经验的艺术再现,通过展示人类的苦难和痛苦,激发观众的共鸣和同情心。

另外,英国文学评论家弗洛伊德则将悲剧与潜意识和心灵深处的冲突联系在一起,认为悲剧可以帮助人们面对内心的困扰和挣扎。

除了理论上的解释,悲剧在实践中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古希腊戏剧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再到现代的电影和戏剧,悲剧一直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占据重要位置。

悲剧的情节和主题可以涉及到爱情、背叛、权力、道德等方面,通过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纠结性,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另外,悲剧也常常与美感和审美经验联系在一起。

观看悲剧作品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

尽管悲剧所展示的是人类的苦难和悲伤,但正是这种真实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使人们感到震撼和敬畏。

通过审美的距离和艺术的再现,悲剧作品能够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审美满足和思考的空间。

第八章 美学的范畴 悲剧论

第八章 美学的范畴   悲剧论

4、悲剧的分类
悲剧根植于社会的矛盾冲突,它反映 了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悲剧的类型也不同。 悲剧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悲剧是英雄人物的悲剧。例如 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笔下的《被缚的普罗米 修斯》。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小神, 他盗天火给人间而受到天神宙斯的惩罚,受尽折 磨。这里,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不畏强暴的英雄人 物形象。
1、亚里士多德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是 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形成的基础
是希腊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最早 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 的合唱,即“酒神颂”。
在雅典卫城建造了能容纳数万人的半 圆形露天剧场,执政官伯利克里向群众发 放观剧津贴。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举办盛 大的戏剧比赛。国家的大力提倡和人民的 普遍参与使希腊悲剧在公元前五世纪达到 空前的繁荣,出现了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莎士比亚题材较近的惟一一部悲剧是《奥塞 罗》,但他把这部剧的地点放在意大利,而主角 摩尔人奥塞罗则是大家不认识的角色。再比如说, 悲剧的人物、情境和情节具有非常性质。在大多 数的悲剧情境中,普通人会采取不同于悲剧中角 色的行动,从而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
莎士比亚
西方悲剧快感理论里,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的怜悯与恐惧的问 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快感是由悲剧 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而形成的。朱 光潜先生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快感理论进 行了研究,主要归结为两个问题:第一, 为了产生悲剧效果,为什么在怜悯之外要 加上恐惧?第二,悲剧效果是否仅仅就是 怜悯和恐惧?
安提戈涅为了实现亲属爱必然破坏王法,克 瑞翁为了维护王法必然剥夺死者应得的葬礼。因 此,这两种理想都是片面的。“悲剧的解决就是 代表片面理想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他个人 虽遭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 安提戈涅死去了,克瑞翁也家破人亡,孤零零地 守着王位,但他们所代表的理想——亲属爱和王 法以后仍然有效。

美学悲剧的名词解释

美学悲剧的名词解释

美学悲剧的名词解释美学悲剧是一个充满情感张力和哲学思考的课题。

悲剧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和戏剧形式,以表现人生中的矛盾和人性的冲突为特点。

然而,美学悲剧不仅仅关注人类的个体命运,还关注人类的情感、道德和思维。

本文将通过对美学悲剧的名词解释,探索其深层次的意义。

一、美学悲剧概述美学悲剧是一种通过表现人类悲剧经历来引发观众共鸣的艺术形式。

它强调人类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通过人物的遭遇和选择来探索自由意志和命运的争论。

美学悲剧深刻反映了人类的存在困境,西方哲学家尼采将其视为对人类生活意义的重要思考。

二、美学悲剧的核心要素美学悲剧具有以下核心要素:悲剧性的情节、悲剧性的人物和悲剧性的主题。

1. 悲剧性的情节悲剧性的情节通常具有紧张的发展和高度戏剧性的冲突。

它们经常呈现出人类意志和命运之间的矛盾。

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面临着报仇和道德选择之间的冲突,这个悲剧性的情节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2. 悲剧性的人物悲剧性的人物常常是富有复杂性和内在冲突的个体。

他们承载着悲剧性命运的阴影,如玛卡贝斯、奥赛罗和麦克白。

这些人物通过内心挣扎和冲突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3. 悲剧性的主题悲剧性的主题涉及人类的存在、人性的弱点和道德的挣扎。

例如,亨利·伊普森的《一个生命的盛宴》探讨了个体和集体、自由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这些主题在表现人类悲剧经历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问题。

三、美学悲剧的意义和价值美学悲剧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对观众还是艺术家本身。

它能够唤起人类共同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首先,美学悲剧是一个心灵共鸣的桥梁。

通过悲剧性的情节和人物,观众能够深入思考人类生活中的痛苦和冲突。

他们能够与悲剧中的人物共情,从而感受到共同的人性和命运的考验。

其次,美学悲剧是对人类存在的反思。

它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自由意志和命运的争论、道德选择和个体责任等。

观众通过美学悲剧,可以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和人生观,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学之悲剧一、悲剧的来源“悲剧”来源于西方,古希腊语作tragoidia,意为“山羊之歌”。

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受亚里斯多德的影响,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悲剧产生于酒神祭祀(酒神颂歌队的领队即兴表演);二是摈弃了作为前身的萨图罗斯剧的粗俗,经改进成为一种庄重严肃的艺术①。

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古希腊悲剧。

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高峰。

我国古典戏曲中,也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类似悲剧的作品(严格意义上说,它们不属于悲剧),如杂剧《窦娥冤》、《桃花扇》;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屡演不衰的优秀悲剧作品。

不过,这些悲剧是作为戏剧样式之一种的悲剧,是狭义的悲剧。

而我们所要讨论的悲剧,是作为审美范畴之一的悲剧,即广义的悲剧。

二、悲剧的定义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述《诗学》中为悲剧下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绪得到陶冶”②。

这里涉及到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即:悲剧的材料为雕琢过来的语言;形式为人的行动;媒介即动力为对行动的模仿,演员表演出来而非叙述出来;目的则为激发怜悯、恐惧之情,同时将两种情感净化(超越了柏拉图关于悲剧的认知——悲剧搅乱人的心性,使理性埋没)。

这里将悲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来讨论,其中涉及悲剧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悲剧是人的行为造成的;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并且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他用希腊大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来说明命运的可怕和不可抗拒。

悲剧的主角并不是坏人,他们是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掉进命运的“陷阱”,被命运捉弄,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有很强的命运观念和悲剧意识。

关于悲剧的解释,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还有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也有是很有影响的。

尼采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里面,便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两个概念。

他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是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③。

黑格尔则认为个人的偶然过失和性格弱点不是悲剧的真正原因,悲剧的根源来自两种道德力量的冲突,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节。

在他看来,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在悲剧中,就是人类基本的、普遍的和合理的情趣,就是统治人类意志与行动的世界精神力量。

不过这种普遍的情趣或精神力量是彼此分立的、片面的情感形式出现的。

如亲人的爱,作父母的慈爱,作女儿的尊敬,以及荣誉、责任、忠诚等。

悲剧人物就是这类伦理力量的化身。

三、悲剧的本质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无论是作为戏剧样式还是作为文学形式。

它从诞生开始就占据了西方文学主流的地位,并一直被认为是“最高的诗”。

在古希腊,人们往往把悲剧和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命运是不可抗拒的。

大家所熟悉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遭遇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既定的命运轨道,无法抗拒,并且有捉弄人的意味。

这是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完美结构的典范,以倒叙“追凶”的方式讲述了俄狄浦斯发现自己就是“轼父恋母”的罪魁祸首,其悲剧的感染力令人震撼。

这种由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决定的灾难性后果,是由他的个人行为引起的,所以要由个人来承担责任,悲剧也由此产生。

命运可以说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

当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支配的力量所造成的灾难,却依然要由他来承担责任,这便构成了悲剧。

俄狄浦斯是悲剧中典型的行动而受难的英雄,越是行动越是抗争,而被命运的网缠得更紧。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了“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从天界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甘受宙斯惩罚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的遭遇都是宙斯滥施暴力的结果,但是仍然有典型的古希腊的“命运”不可抗拒,命运之崇高的意识在里面。

他掌握着宙斯的命运秘密,只有宙斯首先向他让步,他决不向宙斯求饶,他为人类忍受苦难的光辉、崇高的精神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叹。

从这里可以看到,至高无上的天神“宙斯”也畏惧命运的力量,命运可谓是凌驾于一切力量之上。

悲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起源于古希腊,是因为古希腊人有很深刻的“命运感”。

他们渴望作为人的自由,也渴望神的正义;但是同时,他们又看到人的苦难,神的专横和残忍,还有命运的盲目和不可掌控。

于是,产生许多困惑。

“既有一套不太明确的理论,又有深刻的怀疑态度;既对超自然力怀有迷信的畏惧,又对人的价值有坚强的意识;既有一点诡辩学者的天性,又有诗人气质——这种种矛盾构成希腊悲剧的本质”④。

但是人类历史是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人们的自由意志会越来越强,因而理性不能完全自由的支配命运,人的选择和努力很可能事与愿违,造成灾难,这便是悲剧产生的原因。

前面提到的俄狄浦斯,其选择和努力事与愿违,造成灾难;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却受到宙斯的惩罚,神的专横和残忍,还有命运的不可掌握等这一切,都产生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的“恐惧”、“怜悯”和“净化”的效果。

“恐惧”,是因为命运的不可知和命运捉弄人,任何人都不例外。

“怜悯”在于命运的不公,或滥施惩罚,如普罗米修斯;或罪不当罚,如俄狄浦斯,使好人受罪。

当然“恐惧”和“怜悯”的情绪来自旁观者,而悲剧人物本身往往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意志,保持着独立自主、还有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品质。

而正是由于他们强大的人格力量和这样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给旁观者以深刻的震撼和鼓舞,还有感动,使他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得到“净化”。

关于悲剧本身和悲剧本质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悲剧的本质和核心是命运,是悲剧主人公不能支配的必然性。

四、悲剧的类型悲剧的形式极为丰富多样,根据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西方美学史将悲剧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命运悲剧。

表现为命运支配、主宰人而造成悲剧的古希腊命运悲剧。

这是由生命的悲剧意识和人生的苦恋意识产生而来的。

往往是古希腊英雄的命运悲剧。

如:《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等。

2、性格悲剧。

表现由于人物性格弱点而造成不幸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性格命运。

“性格即悲剧”。

如:《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

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还有奥赛罗的妒忌都是他们自身性格的致命缺陷,是造成悲剧的很主要的原因。

3、社会悲剧。

表现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冲突的社会悲剧。

如:易朴生的《玩偶之家》,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等。

4、生存悲剧。

反映人的生命困境,“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叔本华和尼采关于生命意志的讨论;海恩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现象哲学”等;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人面对的荒诞性,发现人生存根基的虚无”,如:《西西弗斯》神话;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都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

五、悲剧的美感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是美学的一种范畴,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崇高的诗。

它是崇高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一种崇高美。

然而,悲剧为什么能使人们在观赏之后产生悲愤、哀愁、产生悲剧美呢?提到悲剧,人们通常会想到它具有“悲”、“苦”等特点。

但是人们在欣赏悲剧,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美感,产生出一种奋进的激情。

那么,这种由“悲”感到“美”感的过渡是怎样实现的呢?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解释,人生下来就有“悲悯”和“恐惧”的情绪,悲剧就是凭借引起“恐惧”和“悲悯”的情节,给人以发泄这种情绪的机会,从而引起审美愉快。

而也有认为人性本恶,天生就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而悲剧表现的灾难能够满足这种心理,所以令人愉快。

还有人认为,人性好动,需要各种强刺激才能使人愉快,悲剧就是描写痛苦、灾难,具有这种强刺激的作用,因而能使人愉快。

但是,综合种种论述,我认为悲剧感的产生是由悲剧的审美特点决定的。

而这种悲剧感本身就具有悲剧美。

首先,“悲剧”的“悲”,不是产生于纯粹偶然的灾难、不幸或者死亡这类悲惨的事件,只能产生痛苦、哀伤,其本身并没有审美价值。

而悲剧所表现的是美好东西的毁灭,个人的灾难,它本质上具有催人奋起、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作用,虽然人们会产生畏惧和悲哀的感受,但最终却会转化为一种激动、钦佩、自豪、奋进的积极审美愉悦感。

其次,悲剧尽管表现的是失败、毁灭和灾难等,但却使人们从中看到真善美虽然暂时被否定与最终被肯定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激起人们为真理而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卢那察尔斯基曾谈到革命性悲剧的审美效果时说过“高度悲剧性形象的作品,能在我们心中引起热烈的同情,极大的敬意,同时又能激发新的锐气,这就是悲剧的审美价值所在”⑤。

最后,悲剧所引起的悲哀、痛苦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

我们在欣赏悲剧艺术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正面人物的失败,会引起我们的怜悯、感动、愤慨;反面人物的暂时强大和正面人物的被摧残,会让我们畏惧、震惊,并引起我们积极的思考和理性的探索。

通过情感的激荡和理智的探索,得到精神的升华和振奋。

从悲剧美感的角度审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发现,和古希腊悲剧一样,这部作品揭示出美的实质来自于对立面的斗争。

老人在海上的遭遇引起我们的“恐惧”、“怜悯”的情绪。

怜悯是由别人痛苦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唤起的,当然里面包含着对怜悯对象的爱或同情的成分。

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快感。

怜悯也含有惋惜的情感,这主要是一种痛感。

而《老人与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情绪,最震撼人心的实质上是老人在困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无惧无畏的精神,勇于对抗险恶的环境。

“恐惧”是压倒一切的命运力量之前,我们那种无力和渺小的感觉。

这种不可知的力量以玄妙不可解而又必然不可避免的方式正在操纵着人类的命运⑥。

当大海等自然力量过于强大时,老人的力量显得太过渺小,恐惧感是很强烈的,但同时也很模糊。

但正因为力量的悬殊对比,老人的勇气和精神尤为可贵。

它在最后并没有使人感到沮丧压抑,在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时,又赞美他的力量和坚毅。

所以“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

在悲剧观赏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之情”⑦。

老人的这一形象,引起我们的深层思考,在思考中,便产生了对悲剧冲突根源、对历史、现实、人生的新的认识,从而精神境界也得到新的扩展。

在欣赏作品过程中,我们遵循了悲剧审美的心理模式,即痛感→快感→美感。

作为文学领域中最高的审美形式,悲剧的审美意境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差别消失,主体融入客体,让我们在嗟叹老人宿命的同时,又感到强烈的生命力和崇高感。

悲剧美的核心便在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