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转化关系图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8dcb0c268762caaedd33d4e1.png)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H2OKMnO4↘↓↑↗CO、CO2↗SO2H2SO4H2O2→→P2O5+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KClO3↗↓↘Al2O3 Fe3O4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CaCO3→CaO→Ca(OH)2→CaCl2↖CO2↙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1 / 32 /3 ↗BaCl 2 → BaSO 4↓(白)BaO → Ba(OH)2 ↗↘ + CuS O 4↘Cu(OH)2↓(蓝)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CuO ↗ CO 2↙ ↘ Ca(HCO 3)2 → CaCO 3→CaO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ZnSO 4↖ ↗ AlCl 3↖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Fe Al↗MgCl 2↖ ↙﹉﹉﹉﹉↗ CuCl 2↘↖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Fe(OH)3 Fe 2O 3 ←――――→ Fe↖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CaCO 3 ⑸ ⑹ ⑺ ⑻CaCO3Na2CO3CO2CO2NaOHNa2CO3CO2O2H2ONaOH NH4ClNH3⑼⑽⑾⑿3 / 3。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e21cfc530b4e767f5acfce92.png)
一、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二、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2、无机物:⑴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6FeSO 4 + 3Br 2 = 2Fe 2(SO 4)3 + 2FeBr 3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⑷ Zn 、Mg 等单质 如⑸ -1价的I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 等强碱、Na 2CO 3和AgNO 3等盐 Br 2 + H 2O = HBr + HBrO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H 2O HBrO + Na 2CO 3 = NaBrO + NaHCO 3三、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 4、氯仿、溴苯等)、CS 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变色 Mg + Br 2 === MgBr 2 (其中亦有Mg 与H +、Mg 与HBrO 的反应) △2、无机物: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 2O 2)五、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 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2020年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框图
![2020年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bea1de7c6137ee06eef9186d.png)
或 Ca(OH) 2 + (NH 4)2CO 3
CaCO3↓+ 2H 2O + 2NH 3↑
④ CaCl 2 + Na2CO 3
CaCO3↓ + 2NaCl
六、铝和铝的化合物
或 CaCl 2 + K 2CO 3
CaCO3↓ + K2 Cl
① 4Al + 3O 2
2Al 2O3 (铝不易锈蚀的原因 )
八、九种碱之间的转化
① Ba(OH) 2 + K 2CO 3
Al(OH) 3↓ +3KCl
或 2AlCl 3+ 3Ba(OH) 2
2Al(OH) 3↓ +3BaCl 2
或 2AlCl 3 + 3Ca(OH) 2
2Al(OH) 3↓ +3CaCl2
⑦ 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
* ⑧ 2Al(OH) 3
Al 2O3 + 3H 2O
MgSO 4 + Cu
或 Mg + FeSO 4
MgSO 4 + Fe
或 Mg + ZnSO 4
MgSO 4+ Zn
或 3Mg + Al 2 (SO4)3
3MgSO 4+ 2Al
④ MgO + H 2SO4
MgSO 4 + H 2O
⑨ 2Al(OH) 3 +3H 2SO4
Al 2(SO4)3 + 6H 2O
CaCl 2 + H 2O
或 2Al + 3ZnSO 4 ④ Al 2O3 + 3H 2SO4
初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初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157a0a951e79b8968022654.png)
初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一、转化关系图
列举: (1)金属+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
碱(可溶)
(3)碱(难溶)
碱氧(难溶)+水
(4)酸+碱
盐+水
;
(5)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
酸(易溶)
①
金属 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盐 碱
盐和水 酸
盐
盐
两种新盐
碱和盐 酸和盐 盐+氢 气
盐
+ 金
属
②
③
④
④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⑩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7)酸(易挥发/难溶)酸氧+水(易挥发/难溶)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
(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
(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
(11)盐+盐两种新盐
交叉:
(12)酸+碱氧盐+水
(13)碱+酸氧盐+水
(14)酸+盐新酸+新盐
;
(15)碱+盐新碱+新盐
(16)金属+酸盐+
(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18)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置换反应)。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解析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43c3bcdd88d0d233d46ad4.png)
一、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二、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2、无机物:⑴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6FeSO 4 + 3Br 2 = 2Fe 2(SO 4)3 + 2FeBr 3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⑷ Zn 、Mg 等单质 如 ⑸ -1价的I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 等强碱、Na 2CO 3和AgNO 3等盐 Br 2 + H 2O = HBr + HBrO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H 2O HBrO + Na 2CO 3 = NaBrO + NaHCO 3三、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 4、氯仿、溴苯等)、CS 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变色 Mg + Br 2 === MgBr 2 (其中亦有Mg 与H +、Mg 与HBrO 的反应)△2、无机物: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 2O 2)五、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 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物质转化关系图
![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9715c59f7e21af45b207a84f.png)
物质转化关系图1.氯及其化合物2。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3.氮气其重要化合物4.碳及其重要化合物5.硅及其重要化合物6.钠及其化合物7。
镁及其化合物8.铝及其重要化合物9.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0.有关O2、H2、H2O、H2O2的转化关系。
11.磷及其重要化合物有关氯元素的转化关系NaClOHClOCl2HClNaClCuCl2FeCl3Ca(ClO)2AgClH2NaOHCuFeAgAgNO3AgNO3AgNO3H20NaOHCa(OH)2HClH2O光照SSO 2Na 2SO 3Na 2SO 4H 2SO 4SO 3H 2SO 3O 2O 2H 20H 20 Cu HClO 3NaOHNaOHNa 2SO 3NH 3 N 2NONO 2HNO 3NH 4HCO 3 NH 3.H 2O4放电O 2H 20H 2O 2Ca(OH)2HCl △H 2O NaOH CuCu O 23.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硅及其重要化合物4.钠及其化合物NaNa2O2NaOH Na2CO3NaHCO3NaClNa2OSi SiO2Na2SiO3H2SiO3CaSiO3SiF4CO2CaCO3HFNaOH HClH2SiCl4Cl2镁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MgMgCl 2MgOMgCO3Mg(HCO 3)2Mg(OH)2Mg 2N 3Cl 2 HCl CuCl 2 HCl电解熔态O 2 CO 2(点燃)加水水解N 2(点燃)H 2O (反应慢) 加热高温 H 2O+CO 21、 水中煮沸AlAl (OH )3NaAlO 2Al 2O 3AlCl 3O 2△HClNaOHHClNaOHHClNaOH5. 铁及其化合物10。
有关O 2、H 2、H 2O 、H 2O 2的转化关系.11。
磷及其重要化合物HCl HClO 2H 2O FeFe 3O 4FeO Fe 2O 3FeCl 2 FeCl 3 Fe(OH)2Fe(OH)3Cl 2 Fe △HClNaOHH 2O O 2 HCl。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7d46931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e.png)
一、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二、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响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⑴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6FeSO 4 + 3Br 2 = 2Fe 2(SO 4)3+ 2FeBr 3 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 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 ⑷ Zn 、Mg 等单质 如⑸ -1价的I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 等强碱、Na 2CO 3和AgNO 3等盐 Br 2 + H 2O = HBr + HBrO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H 2O变色Mg + Br 2 === MgBr 2 〔其中亦有Mg 与H +、Mg 与HBrO 的反响〕△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三、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醇类物质〔乙醇等〕⑸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⑹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⑺苯的同系物2、无机物:⑴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⑶-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⑸ 双氧水〔H 2O 2〕五、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构造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构造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19张PPT)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e6c1dc76eeaeaad1f3302f.png)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2.三角型转化关系
(1)铁三角: (2)碳三角: (3)铝三角: (4)氯三角:
(5)硅三角: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3.交叉型转化关系 (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3)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人教版化学
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给出一定的转化关系,分析满足给定
转化关系的物质,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二是结合无机框图 推断题考查,一般作为框图的一部分,通常是解答该题的突破
口。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D D 1.直线型连续转化关系 A――→B――→C
(1)氧化还原反应型 O2 O2 O2 ①NH3( 或 N2) ――→ NO ――→ NO2 或 NH3 ――→ O2 N2――→NO
[答案] C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例2] 选项 化合物 Y W
(2011· 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 ( )
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A
CO2 MgO
B Fe2O3 Al2O3
C
C2H5OH C2H5ONa
D
FeCl3 CuCl2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O2 O2 O2 O2 ②H2S(或 S)――→SO2――→SO3 或 H2S――→S――→ SO2 O2 O2 C C ③C――→CO――→CO2 或 O2――→CO2――→CO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1ee9650d69eae009591bec35.png)
↗ Na2SO4 → BaSO4↓(白)
NaOH → Na2CO3 → CaCO3↓(白)
(变质)
↘ NaCl →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 CaCO3→CaO→Ca(OH)2→CaCl2
↖ CO2 ↙
-可编辑-
精品教育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 → BaSO4↓(白)
精品教育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 ↓↑ ↗CO、CO2
↗SO2
H2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H2O2 → O2
→P2O5
H2O
↘MgO
HCl
KClO3↗ ↓ Fe3O4
↘Al2O3
2、碳与碳的化合物
+ Mg Al Zn Fe→ H2→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
BaO → Ba(OH)2
↗
↘ + CuSO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uSO4.5H2O→CuSO4→ Cu
↗ CO2 Ca(HCO3)2 → CaCO3→CaO
↘ H2O
↗Na2CO3 NaHCO3 →CO2
↘H2O →
H2CO3
↗ NH3 → NH3.H2O NH4HCO3 → H2O
-可编辑-
精品教育
Fe Al
↙ FeCl3 ↖
Fe(OH)3
Fe2O3
↖Fe2(SO4)3↙
C CO H2 Mg Al
←――――→
O2 H2O
知识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718244316c85ec3a87c2c5f5.png)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 2、H 2、C 、S 、P 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 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 、CO 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 2O 3 、CuO 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17条规律须牢记反应规律示例纵向:(1)金属+−−−→−∆/2点燃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O Na O Na 2224=+ C u O O Cu 222∆+(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NaOH O H O Na 222=+(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 水∆==2)(OH Cu O H CuO 2+(4)酸+碱→盐+水 O H PO Na PO H NaOH 2434333+=+O H C u S O SO H OH Cu 244222)(+=+ (5)非金属+−−→−点燃2O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2CO O C 点燃+ 522254O P O P 点燃+ (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3222CO H O H CO =+ 4325223PO H O H O P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水(易挥发 / 难溶)↑+=2232CO O H CO H 2232S i O O H S i O H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NaCl Cl Na 222点燃+(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 32CaSiO SiO CaO 高温+(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23CO CaO CaCO 高温(11)盐+盐→两种新盐↓+=+AgCl NaNO AgNO NaCl 33交叉:(12)酸+碱氧→盐+水O H CuSO CuO SO H 2442+=+(13)碱+酸氧→盐+水O H CO Na CO NaOH 23222+=+(14)酸+盐→新酸+新盐32423242CO H SO Na CO Na SO H +=+↑+=2232CO O H CO H(15)碱+盐→新碱+新盐↓+=+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16)金属+酸→盐+↑2H↑+=+2442)(H ZnSO SO H Zn 稀(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44ZnSO Cu CuSO Zn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转化关系图
1.氯及其化合物
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3.氮气其重要化合物
4.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5.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6.钠及其化合物
7.镁及其化合物
8.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9.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0.有关O2、H2、H2O、H2O2的转化关系。
11.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有关氯元素的转化关系
NaClO
HClO
Cl2
HCl
NaCl
CuCl2
FeCl3
Ca(ClO)2
AgCl
H
2
NaOH
Cu
Fe
Ag
AgNO
3
AgNO
3
AgNO
3
H20
NaOH
Ca(OH)
2
HCl
H2O
光照
S SO 2
Na2SO3
Na2SO4
H2SO4
SO 3
H2SO3
O
2
O
2
H
2
H
2
Cu
HClO
3
NaOH NaOH Na2SO3
NH3N
2
NO NO2HNO3 NH4HCO3
NH3.H2O
4
放
电
O
2
H
2
H
2
O
2
Ca(OH)
2
HCl
△
H
2
O
NaOH
Cu
Cu
O
2
3.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4.钠及其化合物
Na
Na2O2NaOH Na2CO3NaHCO3
NaCl
Na2O
Si SiO2Na2SiO3H2SiO3
CaSiO3
SiF4
C
O2
CaCO3
HF
NaOH HCl
H2
SiCl4
Cl2
镁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
Mg
MgCl2
MgO
MgCO3Mg(HCO3)2
Mg(OH)2
Mg2N3
Cl2 HCl CuCl2
HCl
电解熔态
O2 CO2(点燃)
加水水解
N2(点燃)
H2O(反应慢)
加热
高温H2O+CO2
1、水中煮沸
Al Al(OH)3
NaAlO2
Al23
AlCl3
O
2△
HCl
NaOH
HCl
NaOH
HCl
NaOH
5.
10.有关O2、H2、H2O、H2O2的转化关系。
11.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HCl
HCl
O2
H2O
Fe
Fe3O4
FeO
Fe2O3
FeCl2
FeCl3
Fe(OH)2
Fe(OH)3
Cl2Fe
△
HCl
NaOH
H2O O2
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