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石壕吏》教学设计

司竹初级中学何早化

【教材分析】:“诗圣”杜甫的诗号称“诗史”。《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学习《石壕吏》有助于学生体会叙事诗的特点。学生理解《石壕吏》的故事情节及文章结构较易,但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就较难。品味诗作的藏问于答及精炼的语言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诗歌。

2、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把握叙事诗的特点;把握《石壕吏》中老妇人和石壕吏的形象;

3、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心理与忧国忧民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诵读全文;分析老妇人的致词,感悟战争的残酷及带给老百姓的沉痛灾难。

2、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及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老妇人、石壕吏的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石壕吏》的艺术手法与作者复杂矛盾的心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竞赛法小组讨论法、赏析法、表演法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画片《唐诗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叙事诗,情节紧凑,语言简练,感染力强,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作为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再识杜甫:(播放幻灯片)

课件显示:唐王朝曾经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放包容的大封建王朝,但是,因为一场战乱这个大帝国从此走向衰亡,那场战乱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无数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杜甫,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

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安史之乱”。在这期间,杜甫正在回华州上任途中,亲眼看见了兵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著名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换灯片展示学习目标,并带领学生学习它。

二、过关闯练(播放换灯片)

竞赛形式

1、我会读(换灯片)

(1)壕邺逾戍逾妪咽看走

(2)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换灯片)

2、我会说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抽查个别学生及个别句子)

三、走进石壕村:(换灯片)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和节奏,并思考:(换灯片)

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提示: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先找出记叙的要素,然后将要素组合起来。)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3、让学生以小故事的形式复述文章。

学生积累:要注意哪些重点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填空:(意对即可换灯片

差役是(凶恶、蛮横)的

老妇是(可怜、悲苦、无奈)的

战争是(残酷)的

作者对老妇一家是(同情)的

三、感悟石壕村:(播放换灯片)

1、再读课文,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小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小结: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探究:根据老妇人的话,猜测“吏”都说了些什么。赏析“怒”“苦”。

(提示:先把老妇人“致词”的话有几层意思弄清楚。)

提示: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探究: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这首诗主要是批判了像石壕吏的官吏,对人民的冷酷无情,凶暴。对于人们认识当时的封建统治的阶级本质,会有启发。这首诗通

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地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袁枚)

四、再现石壕村。(播放换灯片及视频)

1、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还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

提示: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认为这场平反叛贼的战争是正义战争,期盼胜利;另一方面又对老妇人乃至其他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充满了深切的同情。

2、既然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假如你也在石壕村住宿,请你发挥想像,官吏会逼什么,老妇人怎样周旋应答?你能模拟情景表演一下吗?

小组表演并评价。

3、观看视频课件《唐诗故事》,加深理解。

五、艺术手法探究(播放换灯片)

1、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2、对话描写,形象鲜明。

3、语言精练,情节感人。

六、总结全文(播放幻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