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难以定义群落的边界举出一例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结构(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结构第一篇范文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生态系统是一个核心概念。
而群落结构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生物中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
一、群落的定义和特征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指的是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布,而水平结构则是指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为明显的分层现象。
这种分层现象主要受光照、食物和栖息地等因素的影响。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通常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动物群落则根据其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分为不同的层次。
例如,树栖动物主要生活在乔木层和灌木层,而地面动物则主要活动在草本层和地被层。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群落中的种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这些相互作用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等。
这些关系的存在,使得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能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四、群落结构与生态平衡群落结构对于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群落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使得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例如,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果捕食者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从而影响到整个群落的平衡。
同样,如果被捕食者数量过多,也可能会导致其食物来源的减少,进而影响到整个群落的平衡。
五、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在群落中,不同种群具有不同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的差异使得各种生物能够相互补充,共同利用资源。
这种多样性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有利于生物种群的进化。
六、结语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群落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学习群落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课件16: 4.3 群落的结构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 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 肉食性鱼大量减少, 池塘中其他种群的 数量将会出现什么 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群落 的
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
群落的结构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识别群落,说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 3.尝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学习重点: ❖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学习难点: ❖ 从结构与功能上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
构特征。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可参看课本p72-----p73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 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 果有什么不同?
资料1
两种草履虫 单独培养和混合 培养时种群个体 数量发生动态变 化的原因是什么?
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种间关系
池塘的范围 和边界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 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常绿阔叶林
A
时间 体内寄生
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探究及转变途径
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探究及转变途径作者:才熊佳殷俊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年第03期[摘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生物概念,生物概念教学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为探究载体,从四个角度重点探讨如何转变前科学观念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高中生物科学概念的构建,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转变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学现象、生命规律本质的准确说明,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学生所学习生物知识的基本内容,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实践中,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科学概念的障碍,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概念体系。
一、矫正前科学概念,合理构建生物科学概念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概念时很容易受到日常概念的干扰和自身生活经验的影响,原本拥有的概念为“经验型”前科学概念,这些概念与教材中讲述的科学概念发生冲突时,就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不平衡,形成认知冲突,构成概念转变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概念教学时,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显然属于经验型的前科学概念。
光合作用的条件、要素是什么呢?是否只有绿色植物才含有光合色素?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结合问题开展相应的思考、讨论、对比和判断,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科学概念体系的不足之处,逐步建立起科学概念。
二、演示认知过程,深刻理解生物科学概念高中生物概念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内容抽象复杂,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非常吃力,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改变概念知识的呈现方式,利用演示认知过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科学概念。
例如,在“单倍体和一倍体”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将二者化为等号。
群落边界模糊的例子
群落边界模糊的例子
同一群落类型之间或同一群落的不同地点,群落的物种组成、分布状况和层次的划分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只能进行定性描述,在量的方面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规律,人们视这种情况为群落结构的松散性。
在自然条件下,群落的边界有的明显,如水生群落与陆生群落之间的边界,可以清楚的加以区分;有的边界则不明显,而处在连续的变化中,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过渡带,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过渡带,还有在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区,常有很宽的森林草原带,在此地带中,森林和草原呈镶嵌状态等。
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存在着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
虽然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群落存既在着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间断性的一面。
如果采取生境梯度的分析的方法,即排序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变化,虽然在不少情况下,表明群落并不是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一个系列。
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映群落的连续性。
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1 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长期监测方法(long-term monitoring)
•模型模拟方法(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分类、组成和结构
结构:
• • 外貌(physiognormy): 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 时间结构 (temporal pattern) 昼夜 季节 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 食物链(food chain) 食物网(food web)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 营养物种(trophic species):顶位种(top species), 中位种(intermediate species), 基位种(basal species), 孤立种 (isolated species) 同资源种团(guild) 过渡带(ecotone)
• 1957 - Howard Odum. “Trophic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of Silver Springs, Florida” – 首次利 用one of Lindeman„s营养动态的概念,引入了 能量流图解。 concept. - introduced energy flow diagrams of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energy states and fluxes in a natural ecosystem. • 1959 - G. Evelyn Hutchinson. “Homage to Santa Rosalia or why are there so many kinds of animals?” – 提出物种多样性是复杂营养组织结 构和生态位多样性的函数,讨论了多样性与稳 定性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关系.
生态学:第8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γ 多样性:区域(包含多个生态系统类型)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
γ 多样性
α 多样性
β 多样性
8.2.4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在纬度上,从赤道往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无论是陆地生态系统 还是海洋生态系统,物种数目会出现有规律降低的现象。
✓ 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海拔高度也与纬度相似,即生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受水 热分布的影响。
③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指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 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
物种多样性的两种涵义 ①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 ② 物种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的分配状况。
个体论观点
✓ 定义: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 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观点。
✓ 理论依据:因为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但环境条件在 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逐渐变化而引起的群落的差异性是连续 的。因此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
频度: 1%一20% (A级) 21%一40% (B级) 41%~60% (C级) 61%一80% (D级) 80%一100%(E级)
Raunkiaer 频度定律: A>B>C≥D<E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 优势度(dominance):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定义和测度指
标目前尚不统一。 ✓ 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 IV):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综合数量
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是丰富度、均匀度的综合指标。
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知识点 2-1群落的结构
2.1群落的结构一、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1. 生物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简称群落。
2.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 群落的物种组成(1)作用: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规律: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差别,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4)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例如,在我国东北部的草原群落中,羊草通常占据显著优势。
如果过度放牧,碱蓬等植物就会明显占优势,群落中原有的一些植物种类会消失,草原生产力严重降低。
2. 种间关系(1)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种间关系的种类✓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例如,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例如,翠鸟捕鱼、猞猁捕食雪兔等。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例如,马蛔虫与马。
✓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种间关系的比较:A寄生生物B宿主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1. 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高中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群落的定义和组成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特定地点内共同生活和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的物种的总称。
它是生态系统在某一时期内所包含的各个物种的总体。
同时,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生物群落内共同的生活环境下,具有稳定生活地区的一些种群和个体的集合体。
2. 群落的组成一个群落内通常包括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种类之间通过竞争、捕食、共生等相互作用而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在一个群落中,通常可以分为优势种、伴生种和桌面种三类。
其中,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最多的种类,而伴生种和桌面种则是相对数量较少的种类。
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1.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种群组成、数量比例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关系。
群落结构反映了群落内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程度。
2. 群落的功能群落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维持生态平衡、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等。
此外,群落还能对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转化和调节,从而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等作用。
三、群落的演替和变化1. 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从初创期到稳定期的演变过程。
它通常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两种类型。
初级演替是指在裸岩、砾石等非生物因素所影响的环境中逐渐发展成成熟群落的过程;而次级演替则是指在充分自然的环境中,由于外力或内力的干扰,使得原有生物群落经历较大变化的过程。
2. 群落的变化群落的变化通常包括自然变化和人为变化两种类型。
自然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的改变,而人为变化则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如开垦、砍伐等)导致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四、群落的稳定性和恢复1.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指的是群落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一个稳定的群落通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以及较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2. 群落的恢复群落的恢复是指一个受到外界扰动或破坏的群落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生态平衡状态。
群落边缘效应例子
群落边缘效应例子
嘿,朋友!咱今儿来聊聊群落边缘效应。
你知道不,就像在一个大森林里,靠近边缘的地方可跟深处大不一样。
比如说,在森林和草原交界的地方,那些树木长得可能就比森林里面的更粗壮更高大。
这是为啥呢?因为边缘地带能接收到更多的阳光和风雨啊!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既在家受到父母的关爱,又能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玩耍,获得更多的锻炼和见识,是不是就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再比如说,在河流和陆地的交界处,那生物的种类可丰富啦!水里的鱼儿会游到岸边找吃的,岸边的鸟儿也会在水边抓鱼。
这不就像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种各样的人都来这里交换东西,大家各取所需,多有意思!
还有啊,在农田和荒地的边缘,往往会有一些特别的植物。
它们可能是从农田里跑出来的种子,也可能是荒地自己孕育的生命。
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在交界处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产生了独特的风景。
想象一下,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是不是既有城市的高楼大厦,又有乡村的田园风光?一些小动物也会在这个边缘地带穿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这难道不像一个人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游走,体验着不同的乐趣和挑战?
群落边缘效应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中间地带”,充满了惊喜和变化。
比如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孩子可能会学到不同的知识和规矩;在工作
单位和社交圈子的边缘,我们能拓展新的人脉和资源。
你看,群落边缘效应其实无处不在。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
开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我们要是能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边缘地带,说不定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呢!
所以说,别总是盯着那些“主流”的地方,多留意留意边缘,说不定
那里藏着能改变你生活的宝藏!。
群落 知识点
群落知识点写一篇文章(step by step thinking)群落的定义和特征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域内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生物群体。
在自然界中,群落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位,展示了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群落的形成是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会发展出一系列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和共生等。
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到物种的分布、数量和生态位。
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的多样性、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等。
群落中的物种可以按照其在群落中的功能和地位进行分类,包括优势种、隐性种、指示种等。
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可以通过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指数来衡量。
群落的形成过程群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演替的过程。
群落的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形式。
原生演替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扰动的情况下,群落从最初的无机物质开始演替,逐渐形成一个复杂的群落。
这个过程可以包括物种的出现、繁殖和消失等。
次生演替是指在外界扰动的影响下,原有的群落发生了变化,新的物种进入群落中,取代了原有的物种。
这个过程可以包括火灾、人类活动等。
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物种的相互作用会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最终,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会形成。
群落的重要性群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提供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加生态系统的弹性。
其次,群落中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物种的分布和数量。
例如,控制了害虫数量的捕食者物种可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保护人类的粮食安全。
此外,群落还提供了人类活动所需的资源。
例如,森林群落可以提供木材、水源等资源。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群落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和管理群落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群落保护和管理方法:1.设立自然保护区: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群落的结构分析课件
群落的水平结构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通过保护和恢复群落的水平结构,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格局,同一层次的不同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和聚集程度。
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指群落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它是决定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质循环
群落中的生物通过吸收、转化、释放等过程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
群落的波动与变化可能由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水分等)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捕食、寄生等)导致。
群落的波动与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重要影响,因此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群落的波动与变化是指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种群密度的变化,是群落动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01
02
总结词
定位观察法是一种长期连续观察群落的方法,通过在固定地点设置观察点,对群落进行定期观测。
详细描述
在定位观察法中,研究者选择固定的观察点,设置样方或网格,对群落进行长期连续的观测。通过定期记录物种组成、数量和环境因子等数据,可以了解群落的动态变化和演替过程。定位观察法适用于需要长期监测的群落,尤其适用于生态恢复和保护区的群落。
03
群落的时间变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的变化。
群落的时间变化可能由环境因素的变化、物种的繁殖和死亡、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
最新高中生物-高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精品
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例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高等植物哥伦比亚1395种佛罗里达2500种巴拿马1100种马萨诸塞1650种佛罗里达143种拉布拉多390种纽芬兰118种巴芬岛218种格陵兰56种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的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和它所执行的机能(职业)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niche)。
不同生物种的生态位常常不同。
据此可以把群落中的生物种划分成不同的群落成员型。
凡是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的生物叫做优势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生物量也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并在建造群落、改造环境和在物质与能量交换中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做建群种。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四、群落中种间的关系种间关系中的共生——偏利共生⏹共生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的共生类型⏹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如地衣、苔藓、某些蕨类以及很多高等的附生植物(如兰花)附生在树皮上,借助于被附生植物支撑自己,获取更多的光照和空间资源种间关系中的共生——互利共生•牛、羊等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共生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反刍动物的瘤胃的温度恒定、pH保持在5.8—6.8之间,瘤胃中的CO2、CH44等气体造成无氧环境,大量的草料经过口腔后与唾液混合进入瘤胃中,为其中的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瘤胃微生物分解纤维素,为反刍动物提供糖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
摸不透的事物是否能够被定义或描述?
摸不透的事物是否能够被定义或描述?当我们面对某些摸不透的事物时,常常会感到困惑。
这些事物似乎超越了我们的认知边界,使我们难以理解和描述。
但是,摸不透的事物是否真的无法被定义或描述呢?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摸不透的事物存在于哪些领域?1. 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有些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我们感官的触觉,而是存在于思想的世界中。
例如,爱、自由、公正等抽象概念,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触摸到它们,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来理解和描述它们。
2. 深奥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理论,例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这些理论常常超出了我们的常识范畴,但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和数学推演,对其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和描述。
3. 艺术作品的内涵: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无法被简单地用语言来定义和描述。
例如,一幅画作或一首音乐,其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二、为何摸不透的事物难以被定义或描述?1. 超越了我们的感官:我们的感官受限于物质世界,对于那些超越物质的事物,我们的感官无法直接触及。
例如,抽象概念和思想是无法被感官察觉的,我们只能通过语言和符号来描述。
2. 难以界定的边界:有些摸不透的事物本身就难以界定其边界和范畴。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的意境和内涵是多维度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3. 主观感受的差异:对于一些摸不透的事物,由于每个人的背景、经验和情感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对其理解和感受也会产生差异。
因此,即使有一定的定义和描述,也难以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尝试对摸不透的事物进行定义和描述的方法1. 借助比喻和隐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我们可以借助比喻和隐喻来进行描述。
通过将其与具体的物质进行类比,使得其含义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2. 分析和抽象:对于一些深奥的科学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抽象的方法,将其复杂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解构和归纳,以便更好地进行定义和描述。
群落断层的概念
群落断层的概念群落断层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群落之间的边界。
在群落断层上生活的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差异,包括物种组成、种群密度、种群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群落断层通常是由多种生态因子造成的,例如地形、土壤质地、水分和气候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分布。
下面将详细介绍群落断层的概念以及其在生态学中的意义。
群落断层是指生物群落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界,是不同生态系统相互交错的区域。
这些断层通常是由多种环境因素造成的,并且在断层上的生物群落会由于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种类组成。
例如,一条山脉可以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山麓、山坡、山顶等,而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的交界处就是群落断层。
群落断层有很多的形式,例如植被过渡带、河流边界、森林开放区等。
这些形式可以是渐进性的,也可以是突变的,因此断层上的生物群落可以呈现出逐渐过渡的特征,也可以是突然变化的。
而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环境因素、生物交互作用和人类活动。
首先,环境因素是造成群落断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海岸线上常常存在潮间带,这是因为海水的潮汐浸润对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生物群落。
另外,地形的变化也是造成群落断层的重要因素。
山脉的高度、坡度以及坡向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界限。
其次,生物交互作用也对群落断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物间的竞争、捕食和共生等相互作用会导致不同种群的分布范围有所不同。
在断层上,不同生物群落之间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会导致物种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差异,从而形成明显的断层。
最后,人类活动也会对群落断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活动会导致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破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群落的分布和组成。
例如,农田的扩张会破坏原有的森林群落,使得农田与森林之间形成明显的边界。
群落断层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群落的演替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在某一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部的生物共同作用 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资料1: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郁郁葱葱,而现在的黄土高原,森林和 草原的覆盖率比历史上大幅下降,很多黄土丘陵呈光秃秃状态。除了气候 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地区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自秦代以来, 由于移民屯垦和大量砍伐森林,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很快,环境却年复一 年地遭到破坏,导致大片森林和草原消失。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形成原因: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 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 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 的树林。
变化: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 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丰富多 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 森林阶段。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藻类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形成原因: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 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 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变化: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 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 富。
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边缘效应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 种群占优势?
丰富度 优势种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 什么位置? 生态位
种群的 相互关 系及其 发展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种间关系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教师版)
易错点14 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易错陷阱1: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有利就一定是互利共生关系【分析】共同生活,对双方都有利可能是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
原始合作的双方分开后均能独立生活,而互利共生的双方分开后出现两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
易错陷阱2: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分析】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群落)分布不同。
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属于水平结构)。
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配置情况。
易错陷阱3: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都是种间竞争关系【分析】生物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为种间竞争,同种生物的生存斗争是种内竞争。
易错陷阱4:群落到森林阶段找不到灌木、草本植物【分析】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能(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
【易错点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例1】(2023·广东湛江·统考三模)在海底,海葵主要吃小鱼和小虾。
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
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B.食物是影响寄居蟹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C.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易错分析: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答案】A【解析】上述信息表明海葵和寄居蟹并不会从对方身上获取营养,只是生活在一起,且这种方式对双方均有利,属于原始合作关系,A错误;食物是影响寄居蟹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B 正确;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即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C正确;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D正确。
【变式1-1】(2023·宁夏·校联考二模)肠道芽孢杆菌能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存生长,其原因是好氧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O2,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长。
第45讲 群落的结构-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 种越丰富。
苔原
常绿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物种丰富度
热带雨林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2.群落的物种组成 (3)规律
生 B 寄生者 物
数 A 宿主(寄主) 量
B 寄生者 A 宿主(寄主)
体内寄生 时间
体表寄生 时间
体表寄生
B A 体内寄生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3.群竞落的争种间关系
(5)种间竞争 ①概念: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相互排斥
的现象。
②举例: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非洲狮和斑鬣狗 ③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竞争能力悬殊时,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绝,即“你死我活”。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 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 不同的植物类群,不是(填“是” 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原因是_a_处__不__同__高__度__的__山__坡__上__的__ _植__物__属__于__不__同__的__生__物__群__落__,__不__属__于__群__落__的__垂__直__结__构__,__属__于__植__物__的__地_ _带__性__分__布__。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 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①随纬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②随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③随水深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unity and its physical structures
•生態學家一般依照陸生群落的優勢種植物 和共同的物理性結構來做命名&分類 •在水域環境中優勢種也被用來做命名&分類 - Forests - Shrublands - Grassland - Kelp forests - Seagrass meadows - Coral reefs 3
16.6 Communities Have a Definitive Physical Structure
1
1
Community and its physical structures
The physical structures reflects:
• abiotic factors: depth and water flow in aquatic environment • biotic factors: spatial arrangement of organisms
14
Fig16.7
15
• Why difficult?
1.物種分布具有漸層性 2.主觀的,只能靠觀察 3.群落空間大小?
16
Fig16.10
17
Fig16.11
18
Fig16.10
19
討論3
• 請用小畫家畫出下列圖例的群落邊界
• 每組請至組別附近的電腦討論 • 每組討論5分鐘 • 請報告者上台報告2分鐘 20
24
Individualistic concept
個體論學派: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existing species is a result of similarities in their requirements and tolerances
25
Fig16.12 a
26
Fig16.12 b
27
28
討論4
• 上述兩種學派,你支持哪一種呢?
• 每組討論5分鐘,並做出海報 • 請報告者上台報告2分鐘 29
•機體論學派(美國生態學家Clements): 其認為群落像一個有機體一樣,有誕生、生長、 成熟和死亡的不同發育階段,而這些不同的發育 階段,可以解釋成一個有機體的不同發育時期。
•1、在rank-abundance diagram中,當X軸越長, 表示物種豐富度越大。 •2、一般而言,我們依據物種的數量和體積來判 別群落中的優勢種。 •3、群落結構中,空間分布的改變稱為zonation •4、為何難以定義群落的邊界(舉出一例): 1.物種分佈是逐漸的 2.主觀性,只能利用觀察來判斷 3.群落定義不明確 •5、機體論學派認為群落中的生物有共同演化的 背景
16.9 Two Contrasting Views of the Community
22
• Association(群叢): is a type of community with 1.相同的物種組成 2.一樣的外觀 3.棲息地分布在相同特徵的地方
23
Organismic concept
機體論學派: Species in a community tend to have a common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similar fundamental responses and tolerances
7
• Zonation : 因為非生物性因素而使物種呈現帶狀(漸層) 分布
8
Fig16.7
9
Fig16.8
灌木區
高鹽草地 小溪
水漥
滿潮區 低潮區
植物在河口生態系對於鹽度環境梯度的分佈圖
10
Fig16.9
潮 (surpratidal) 上 帶
潮 (intertidal) 間 帶
亞 (subtidal) 潮 代
33
課前考 課後考
得分
課前考 課後考
得分
課前考 課後考
得分
பைடு நூலகம்
0
0
0
1
0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in a terrestrial community • Fig16.5
canopy 樹冠層
shrub 灌木
Forest floor
4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in a aquatic community
• Strata are determined largely by light photic zone(照光區) aphotic zone(無光區) benthic zone(底層區) • Water depth for an open body of water epilimnion(表水層) metalimnion(溫水層) hypolimnion(深水層)
5
Fig16.6
• Each layer is inhabited by characteristic organisms • Animals may or may not move between layers
6
16.7 Zonation is Spatial Change in Community Structure
11
16.8 Defining Boundaries Between Communities is Often Difficult
12
• Boundary: 群落的邊界通常是藉由物理性或生物性的 結構來定義
13
• Why difficult?
1.物種分布具有漸層性 2.主觀的,只能靠觀察 3.群落空間大小?
30
•機體論的好處是很適合解釋物種間的互動 甚至是演化 •不過一個群集的發展是由無到有的, 在初 期比較適合用個體論解釋,等到族群間的互 動建立 成熟了就比較適合用機體論解釋 •今天各種現象對機體論較有利可能現在的 對於群集的例子大多是比較成熟的群集所 以機體論比較合理?
(引用小芋頭的觀點)
31
課後小考
•個體論學派(H.A.Gleason): 其認為將群落與有機體相比擬是欠妥的。群落的 存在依賴於特定的生態環境與不同物種的組合, 但是環境條件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不斷變化的, 因此每一個群落都不具有明顯的邊界。環境的連 續變化使人們無法化分出一個個獨立的群落實體。 群落只是科學家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來一個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