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产业现状及冷榨工艺研究与应用讲解
油菜籽脱皮、低温压榨、膨化浸出制油工艺分析【范本模板】
![油菜籽脱皮、低温压榨、膨化浸出制油工艺分析【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2437ccb192e45361166f54b.png)
油菜籽脱皮、低温压榨、膨化浸出制油工艺分析【摘要】本文以油菜籽的制油工艺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菜籽制油工艺,然后对传统菜籽制油工艺改进的地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新型菜籽制油工艺进行了总结。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油菜籽脱皮;低温压榨;膨化浸出;制油工艺;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根据油菜籽油中芥酸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芥酸(芥酸〉40%)型、中芥酸(芥酸>20%)型、低芥酸(<5%)型三大种类。
我国过去栽培的油菜主要为高芥酸型,主要品种有芥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其脂肪酸组成大致为:油酸15。
79%、亚油酸14.57%、芥酸48.37%。
普通油菜籽不仅芥酸含量高,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而且还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大概为5%——8%),芥子碱等,这不但影响其营养价值,同时不利于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一、传统菜籽制油工艺1、压榨法压榨法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一种方法.压榨法是传统制油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压榨法工艺简单,生产规模可大可小,适合各种植物油的生产。
但压榨法存在出油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同时由于轧胚蒸炒使菜籽饼粕中蛋白质变性严重,综合利用率低,因此现在压榨法多为小作坊使用。
2、预榨——浸出法我国目前采用的菜籽加工工艺是预榨一浸出工艺。
其工艺流程为:预榨——浸出工艺一般采用未脱皮菜籽加工,种皮中的单宁、色素、粗纤维和胶质等抗营养因子进入饼粕中,使饼粕颜色加深,蛋白质含量及其消化率降低,饲用适口性差;采用高温(105-110摄氏度)加热的时间较长时,会导致蛋白质过度变性,使其丧失营养价值;同时,高温带皮加工使油的品质变差,色泽加深,杂质增多,造成精炼困难,加工能耗大、成本高,不利于油的深加工利用。
冷压榨工艺
![冷压榨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c93b0f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e.png)
冷压榨工艺冷压榨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榨油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榨油过程中不加热,从而保留了食物中的维生素和营养成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冷压榨工艺的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
一、冷压榨工艺的原理冷压榨工艺是指在榨油过程中不加热,通过机械压榨的方式获取油脂。
相对于传统的热压榨工艺,冷压榨工艺更加注重保留食物的天然营养成分和原汁原味。
冷压榨工艺的原理是利用榨油机的机械力将食物中的油脂从植物的细胞中榨取出来。
这一过程中不需要加热,因此可以避免油脂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同时,由于不需要高温加热,冷压榨工艺也能够减少油脂中的氧化反应,从而保持油脂的新鲜度和口感。
1. 保留营养成分:冷压榨工艺在榨取油脂的过程中不加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这对于那些注重健康饮食和追求天然食品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2. 保持原汁原味:冷压榨工艺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人们能够品尝到最纯正的风味。
相对于热压榨工艺,冷压榨的油脂更加清香,口感更加细腻。
3. 无添加剂:冷压榨工艺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依靠机械力榨取油脂。
这样可以避免化学物质对食物的污染,使其更加健康安全。
4. 适用范围广:冷压榨工艺不仅适用于植物油的榨取,还可以用于坚果、籽类等食材的榨取。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制作食用油,还可以制作坚果酱、花生酱等多种食品。
三、冷压榨工艺的应用领域1. 食用油:冷压榨工艺可以用于榨取各种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等。
这些植物油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风味,非常适合用于炒菜、凉拌等烹饪方式。
2. 坚果酱:冷压榨工艺可以用于榨取坚果的油脂,制作出坚果酱。
坚果酱不仅可以作为早餐的面包配料,还可以用于烘焙、制作甜点等多种用途。
3. 天然护肤品:冷压榨工艺可以用于榨取植物的油脂,这些油脂通常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非常适合用于制作天然护肤品。
例如,橄榄油可以用于制作面部按摩油,亚麻籽油可以用于制作护发油等。
油菜速冻实验报告
![油菜速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33b1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5.png)
一、实验背景油菜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含油量高,营养价值丰富。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菜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延长油菜籽的保质期,提高其食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油菜籽的速冻效果,为油菜籽的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油菜籽的速冻原理及影响速冻效果的因素;2. 探究不同速冻工艺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3. 优化油菜籽速冻工艺,提高其品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油菜籽:新鲜、饱满、无病虫害的油菜籽;速冻设备:速冻装置、冷库等;分析仪器:质构仪、水分测定仪、色泽测定仪等。
2. 实验方法(1)速冻工艺将油菜籽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以下速冻工艺:A组:空气速冻,将油菜籽在-18℃条件下,采用自然对流方式冷冻2小时;B组:液体速冻,将油菜籽在-20℃条件下,采用液体氮气冷冻2小时;C组:真空速冻,将油菜籽在-30℃条件下,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冷冻2小时。
(2)品质分析将速冻后的油菜籽在室温下解冻,进行以下品质分析:1)水分含量:采用水分测定仪测定油菜籽的水分含量;2)色泽:采用色泽测定仪测定油菜籽的色泽;3)质构:采用质构仪测定油菜籽的质构特性;4)脂肪酸组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油菜籽速冻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三种速冻工艺对油菜籽的速冻效果均有显著影响。
其中,真空速冻效果最佳,其次是液体速冻,空气速冻效果最差。
真空速冻的油菜籽水分含量、色泽、质构和脂肪酸组成均优于其他两种速冻工艺。
2. 不同速冻工艺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1)水分含量:真空速冻的油菜籽水分含量最低,其次是液体速冻,空气速冻的油菜籽水分含量最高。
这说明真空速冻可以更好地保持油菜籽的水分。
(2)色泽:真空速冻的油菜籽色泽最接近新鲜油菜籽,其次是液体速冻,空气速冻的油菜籽色泽较差。
(3)质构:真空速冻的油菜籽质构最接近新鲜油菜籽,其次是液体速冻,空气速冻的油菜籽质构较差。
双低菜籽冷榨饼浸出性能地研究
![双低菜籽冷榨饼浸出性能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7849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7a.png)
堂星塑垫兰垒塑三星兰查篁叁堡奎垄!皇一————双低菜籽冷榨饼浸出性能的研究齐玉堂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0前言采用冷榨工艺生产出来的油具有纯天然特性,避免了高温加工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油脂聚合体等有害物质;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维主素E、甾醇、1一亚麻酸及功能性食品色素等有益物质【”。
因此,冷榨技术越来越引起许多油脂加工企业的重视,随着我国双低油菜籽种植的推广及冷榨技术研究的成功,会有更多的企业生产加工冷榨菜籽油。
双低菜籽加工生产冷榨菜籽油采用的工艺是:菜籽首先经过清理、低温干燥、脱皮、调质处理等预处理工序,然后用冷榨机进行冷榨,冷榨油经过滤后即可包装作为成品销售,冷榨饼则进入浸出车问浸出。
由于菜籽冷榨时采用的工艺、榨油机与一般热榨不同,得到的冷榨饼成分与物理性质与热榨饼存在差别,浸出时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深入研究冷榨饼的浸出特性对于促进冷榨技术的推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原料:脱皮冷榨菜籽饼1.1.2试剂:6号溶剂,乙醚1.2主要仪器浸出装置、索氏抽提器、超级恒温水浴、电子天平、电热烘箱、200ml量筒、取样匙、计时表、烧杯、三角瓶、玻璃漏斗、漏斗架、蒸汽发生器、铁架台等。
1.3方法1.3.1水分饼粕中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按GBl0358—89方法进行。
1.3.2含油量饼粕含油量测定GBl0359—89方法进行。
1.3.3冷榨饼浸出将原料样破碎成直径为lcm左右大小的颗粒,尽量使颗粒均匀,用干净的烧杯称取冷榨饼样1009左右,并鼍入浸出装置内,使冷榨饼均匀的分布于浸出装置中,如图1所示,开启超级恒温水浴开始预热,预热至55℃并维持。
同时将溶剂预热至55℃,用量筒量取150m16号溶剂油,倒人浸出器内,使饼粕完全浸泡在溶剂中,浸出开始并计时。
浸出10min后打开底阀,分离出混合油.并滴于作者简介:齐玉堂,男,1963年4月,副教授,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常青花园中环一路特一号——塑竖主些——5。
国内外油菜籽脱皮(壳)冷榨生产技术比较
![国内外油菜籽脱皮(壳)冷榨生产技术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66cff39e2bd960590c67790.png)
3 . 2. 4 破碎
两次压榨 出的油流入油池进行静置沉降 , 使浑
浊的 油得 以澄清 。
3 . 2 . 9 第一 次过 滤
将 整粒 油菜 籽破碎 成 0 . 3 m m左 右 的细粒 , 为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分 离 创 造 条 件 , 油菜籽 颗粒大小 一般约为 1 . 5 .
各种 霉 菌 , 并 为 后 面 的工 序 创 造条 件 。要 求 干 燥 时
油 菜籽 自身 温度 不高 于 5 0 ℃, 否 则榨 出的 油其 色 泽
般 需要 经两 次 压 榨 , 使 饼 中残 油 尽 量 降低 。一 次
压榨 的饼 经绞 龙输 送 破 碎 后 立 即进 行 二 次压 榨 , 以
3 8
武
汉
轻
工
大
学
学
报
2 0 1 5年
在4 0 % 左右 。
榨料水 分偏 高 , 则油渣多 , 榨 机 的压 力 小 ; 入 榨 料 水
分偏 低 , 则 饼难 成 型 。人 榨 料水 分 的高 和 低均 影 响 饼 中残油 。加水 调 质 工 序极 为 重 要 , 是 冷 榨 的核 心 技术 之一 , 也是 榨油 机控 制温升 的重 要手 段 。
极 深 。干燥 后油 菜籽水 分 应 在 4 % 以下 。可采 用 微 波干燥 或热 空气 干燥 等方 法 。干 燥后 的油 菜籽压 榨 出的油 可做 到气 味正 常 、 无 异常 。应该 指 出 , 从外 国 进 口的双低 油菜 籽 很 多是 经 高 温 干燥 的 , 榨 出 的油
色泽深 黑 。
避免空气氧化造成油和饼的质量劣化。经两次压榨 后 的饼 残油 应 在 1 0 % 以下 。榨 油 机 榨 条 间 的 垫 片
2023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
![2023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cbad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1.png)
2022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油菜籽作为国内油料生产的主要品种,每年产量220-240亿斤左右,约占国内油料总产量的20%;菜油每年消费约90亿斤,约占国内食油消费量的25%。
本文对今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供参阅。
一、今年国内油菜籽的生产状况今年国内油菜籽呈现“一增三降”的生产形势,即播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总产降低,总体质量降低。
依据国家气象局前期测算,今年国内油菜籽播种面积约1.11亿亩,同比增加约1.8%;单产约217.3斤/亩,同比削减约10.1%;总产量约241.24亿斤,同比削减约8.5%。
长江中下游油菜籽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不抱负,是造成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缘由。
年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主要油菜籽产区消失低温雨雪天气,五月上旬部分地区又连续消失的降水对油菜籽后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油菜籽产量和质量均大幅下降。
依据农业部门统计,除了四川油菜籽产量略有增加(产量约33.64亿斤,同比增加约1.9%),今年湖北油菜籽产量约40.40亿斤,同比削减约8.2%;安徽油菜籽产量约34亿斤,同比削减约10.8%;江苏油菜籽产量约30.60亿斤,同比削减约8.4%;湖南油菜籽产量约21亿斤,同比削减约7.9%。
油菜籽质量和含油率也总体低于去年,其杂质和水分含量均高于去年。
据从湖北黄冈地区了解的状况,2022年当地菜籽含油率38-39%,今年仅36-37%;湖南、安徽、江苏等省油菜籽含油率同比也降低约2个百分点。
二、今年国内油菜籽的市场状况(一)油菜籽的收购量和收购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
目前,湖北南部油菜籽(标准水分,下同)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0元/斤降低16.9%;湖南北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28元/斤降低15.6%;安徽中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6元/斤降低20.6%;江苏南部到厂价1.13元/斤,较去年1.35元/斤降低16.2%。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62565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e.png)
菜籽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菜籽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菜籽被加工成油。
制油的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压榨法、浸出制油工艺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个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菜籽的预处理菜籽到工厂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便保证后面的工艺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菜籽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烘干、去杂、压碎等步骤。
其中清洗是指将菜籽表面的杂质和灰尘等清除干净,以免在后面的过程中对机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烘干是指将清洗过的菜籽晾干,以去除水分,避免后面的工艺过程中出现爆炸等情况。
去杂是指将菜籽中的杂质、石子等物质去除,以保证后面的工艺过程中不受干扰。
压碎是指将去杂后的菜籽压碎成小颗粒,以方便后面的压榨过程进行。
二、菜籽的压榨法菜籽的压榨法是一种常见的油制作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压榨机通过对菜籽进行挤压,将油和菜籽分离出来。
压榨法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冷压法,另一种是热压法。
冷压法是指在压榨菜籽的过程中,不加热,直接用机器将菜籽挤压成饼,并将油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植物油的天然味道和营养成分,但因为油的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成本也比较高。
热压法是指在压榨菜籽的过程中,加热提高油脂流动性,提高油的产量。
由于热压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脂的产量,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但这种方法容易破坏植物油的味道、营养成分等天然特性。
三、浸出制油工艺过程除了通过压榨法制油外,还可以采用浸出方法进行制油。
浸出制油工艺通过对菜籽进行浸出,将油和菜籽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效率高,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浸出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机溶剂浸出,另一种是超声波浸出。
有机溶剂浸出是指用各类溶剂将油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
由于溶剂的选择和使用有一定的讲究,因此该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
超声波浸出是指利用超声波加速浸出过程,提高浸出速度和效率。
由于超声波对菜籽的杀菌、杀虫、去除表面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制油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其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年生成5万吨压榨菜籽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生成5万吨压榨菜籽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e40e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a.png)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增加,以及对食用油的品质和安全性的关注,植物油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在外界需求的推动下,菜籽油作为一种较为健康的食用油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本项目拟建设年生产5万吨的压榨菜籽油项目,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市场需求分析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植物油市场需求正在增长,菜籽油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根据行业分析,目前菜籽油消费规模逐年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植物油进口量不断增长,而菜籽油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品种之一,进口量也在持续增加。
因此,本项目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技术和工艺分析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清洁分选、脱粕、压榨、脱溶剂、蒸发、脱脂、精炼和灌装等环节。
项目采用的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压榨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此外,项目可借鉴现有压榨菜籽油项目的经验,并引进国内外领先的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和产能。
四、投资分析1.建设投资:本项目年生产5万吨压榨菜籽油,按照每吨压榨菜籽油的生产设备投资为100万元计算,设备投资需5000万元。
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生产费用。
初步估算,生产成本约为每吨压榨菜籽油的成本为6000元。
3.市场收入:菜籽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但目前市场均价约为8000元/吨。
按年生产5万吨计算,市场收入约为4亿元。
根据以上投资和收入估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约为3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5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约为6年。
可以看出,该项目符合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的要求,具备可行性。
五、资源和环保分析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菜籽,菜籽的生产资源充足,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
同时,菜籽油生产过程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较多,成本较低。
在环保方面,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将采取多项措施,如控制废水和废气排放,合理利用资源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需求变化、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会对项目收益产生影响。
油菜籽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油菜籽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e2f9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9.png)
油菜籽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和前景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大量的产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植物油需求的增加,油菜籽精深加工成为了一个流行的行业。
油菜籽的精深加工可以生产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食用植物油、饲料、生物质燃料等,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市场分析1.油菜籽精深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植物油需求的增长,油菜籽精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油菜籽精深加工产品在食品、饲料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3.油菜籽生物质燃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紧缺的形势,生物质燃料市场前景广阔。
三、技术可行性目前,油菜籽精深加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油菜籽进行提取、分离等工艺处理。
同时,相关设备和工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技术上并不是项目的瓶颈所在。
四、投资回报分析2.利润率较高:由于油菜籽精深加工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且市场需求较大,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3.品牌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进而获得更好的销售和利润。
五、风险与对策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的投资者可能面临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的风险。
投资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应对市场风险。
2.原材料风险:油菜籽生产受种植面积、天气和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要积极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3.技术风险:油菜籽精深加工项目技术要求较高,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投资者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来应对技术风险。
六、项目可行性结论油菜籽精深加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上成熟可行。
投资者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加工厂,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获得丰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低温物理冷榨
![低温物理冷榨](https://img.taocdn.com/s3/m/3ab3e2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f.png)
低温物理冷榨一、低温物理冷榨的原理低温物理冷榨是一种新型的榨油技术,与传统的热榨技术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压力,在低温环境下将油料作物中的油脂挤压出来。
这一过程不涉及高温或化学处理,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油料作物的天然营养成分和风味。
在低温物理冷榨过程中,油料作物经过精选、清理和破碎后,进入榨油机。
在榨油机的强大压力作用下,油脂从油料作物中逐步释放出来。
由于整个过程是在低温下进行,可以有效地防止油料作物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氧化,从而保证了出油品质的天然、健康和营养。
二、低温物理冷榨的优点与传统的热榨技术相比,低温物理冷榨具有以下优点:1.保留营养成分:由于低温物理冷榨是在低温下进行,可以有效地防止油料作物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氧化。
因此,通过低温物理冷榨技术提取的油品,其营养成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2.保留天然风味:在传统热榨过程中,油料作物中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容易在高温下分解和挥发。
而低温物理冷榨技术避免了高温处理,从而能够提取出更加天然、美味和健康的油品。
3.适用范围广:低温物理冷榨技术适用于多种油料作物的提取,包括但不限于花生、芝麻、葵花籽、亚麻籽等。
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根据不同油料作物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4.环保节能:低温物理冷榨技术采用低温低压的物理方式进行提取,相较于传统的热榨技术,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少的环境污染。
此外,由于该技术无需使用化学溶剂,因此也避免了化学残留的问题。
5.提高出油率:在适当的条件下,低温物理冷榨技术可以提高出油率,从而提高油料作物的经济效益。
三、低温物理冷榨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低温物理冷榨技术逐渐受到广泛欢迎。
这种技术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食品工业:低温物理冷榨技术可以应用于食用油的提取和加工,提供天然、健康和营养的油品。
这些油品可以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和调味等方面,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2.保健品行业:由于低温物理冷榨技术能够提取出富含营养成分的油品,因此也可以应用于保健品行业。
中国油菜籽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现状及行业全景分析
![中国油菜籽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现状及行业全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689b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3.png)
中国油菜籽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现状及行业全景分析中国油菜籽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行业之一,也是我国粮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菜籽是一种富含油脂的农作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提取植物油并用于食用、工业,同时还可以提取蛋白质用于饲料。
中国油菜籽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现状及行业全景如下:一、发展现状1.产量增长:近年来,中国油菜籽产量逐年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油菜籽的总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5.1%。
其中,主要产区有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
2.种植结构调整:中国油菜籽种植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传统的小麦-油菜轮作模式正在被改变。
在东北地区,逐渐由小麦-油菜轮作向大豆种植转变;在海南、广东等南方省份,油菜籽和稻米轮作种植模式也逐渐兴起。
3.科技进步:近年来,中国油菜籽行业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了种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引进新品种、优化种植技术等措施,提高了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
4.面积扩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据统计,2024年我国油菜籽种植面积达到了3800万亩。
二、市场现状1.总体供需紧张:我国油菜籽市场整体供需状况相对紧张。
油菜籽是中国主要的粮油原料之一,主要用于榨油。
随着人们对油脂的需求不断增长,油菜籽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产量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供需矛盾加剧。
2.进出口贸易:中国油菜籽产量虽然较大,但由于需求量巨大,仍需要大量进口。
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油菜籽的进口量达到了420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3.8%。
主要进口地区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3.价格波动: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油菜籽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油菜籽价格上涨,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种植面积扩大;而当供应充足时,油菜籽价格下跌,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压力。
1.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和油脂消费国之一,油菜籽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油脂消费量的增加,油菜籽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菜籽油生产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菜籽油生产工艺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7f35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8.png)
菜籽油生产工艺技术及其应用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由菜籽压榨而成。
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种类繁多。
菜籽油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其中包括清洗、烘干、破碎、压榨、提油等步骤。
本文将对菜籽油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菜籽油生产工艺技术1、清洗清洗是菜籽油生产的第一步。
此步骤旨在将菜籽表面的灰尘、土壤等杂质去除,保持菜籽的卫生和纯度。
清洗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采用水洗、风选和磁选等方式。
2、烘干烘干是将清洗后的菜籽在适当温度下进行烘干。
此步骤旨在降低菜籽的含水率,防止后续压榨时水分对设备产生腐蚀和防止油品品质下降。
常用的烘干机器有桶式烘干机和风干机。
3、破碎破碎是将烘干后的菜籽进行粉碎的过程。
此步骤能够加大菜籽的表面积,有利于压榨时油脂的提取。
通常使用碾压或机械式打碎机进行破碎。
4、压榨压榨是将破碎后的菜籽进行压榨提油的过程。
此步骤通常采用榨油机进行,榨出的油通常为混合油,需要进一步进行精炼。
5、提油提油是从榨出油的混合油中提取纯油的过程。
此步骤通常采用溶剂提取和压榨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先用溶剂将纯油提取出来,再经过蒸发器的蒸馏和精制等工序,去除杂质和不良成分,生产出优质的菜籽油。
二、菜籽油的应用1、食用菜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
常见的用法有做菜、油酥点心等。
2、医药菜籽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油酸的不溶性物质,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降低 LDL 的浓度,起到血液调节的作用,因此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工业菜籽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细腻的油润度使其在机械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处,并可作为润滑油使用。
4、化妆品菜籽油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E 等抗氧化成分,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滋润肌肤减少皮肤炎症等功效,因此在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菜籽油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应用十分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工业和环保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冷榨工艺技术
![冷榨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9177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8.png)
冷榨工艺技术冷榨工艺技术指的是利用低温条件下对油料进行榨取的一种工艺方法。
相比传统的热榨工艺,冷榨工艺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油料加工工业中广泛应用。
冷榨工艺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榨取机对油料进行压榨,将其中的油分离出来。
与热榨工艺相比,冷榨工艺主要区别在于榨取过程的温度。
热榨工艺需要将油料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一般在100℃以上,而冷榨工艺的榨取温度则在40-60℃之间。
冷榨工艺技术相比热榨工艺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由于榨取温度较低,可以保留更多油料的天然香味和风味,使得冷榨出的油更加鲜美。
其次,较低的温度可以有效减少油料中的酯化反应和氧化作用,使得油的品质更加稳定,富有营养。
此外,冷榨工艺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对环境友好,符合现代人们对健康和绿色食品的追求。
在冷榨工艺技术中,榨取机的选择和调整是关键。
一般采用液压榨机或螺旋榨机进行冷榨。
榨取机的选择要根据油料的特性和加工规模来确定。
在调整榨取机时,要根据油料的含油率和特性来调整榨取机的榨取压力和榨取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榨取效果。
在冷榨工艺技术中,油料的预处理也很重要。
一般需要对油料进行筛选、破碎和脱水等处理,以提高榨取过程的效率和油的产量。
此外,在油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分,可以增加油料的柔软程度,有利于油料中的油分离。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冷榨工艺技术在油料加工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冷榨工艺产出的油类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冷榨工艺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尽管冷榨工艺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冷榨工艺的榨取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较长的榨取时间和更大的榨取压力。
其次,冷榨工艺对油料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优质的油料才能保证油的质量。
此外,冷榨工艺的设备和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和人力物力。
综上所述,冷榨工艺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油料加工方法。
湖北省油菜籽加工现状与发展对策PPT课件
![湖北省油菜籽加工现状与发展对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2a73a9227916888586d7a6.png)
15.09.2020 6
企业规模、设备的差距
–企业规模
• 西班牙:平均≥12万吨/年 • 湖北省:绝大部分≤1.5万吨/年。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
• 处于20世纪70-8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占80%。 • 处于90年代水平的占15%左右。 •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5%左右。
中国双低油菜产业专家论坛
湖北省油菜产业现状与 发展规划
15.09.2020 1
内容:
一、湖北省油料产业现状与差距 二、湖北省油菜产业发展规划 三、湖北省油料的发展对策
15.09.2020 2
一、湖北省油菜产业现状与差距
油料人均水平 : 世界50.0kg 我国为33.1kg,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66.2%。 湖北省为46.56公斤,接近世界水平。其中菜油31.8公斤。
–我省优化种植业的结构必须是:
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种植业,优先发展优质水稻品种, 压低普通水稻品种和非双低油菜品种种植面积。
15.09.2020 16
优化加工业结构,对油脂加工企业 加大建设力度
–我省优化油料加工业的结构必须是:
我省加工业的调整是整合、兼并或破产规模小的粮油加工 业。油脂加工厂年加工油料必需达到5万吨以上,才有较强 的抗风险能力。按此推算,我省油脂加工厂缩减到10家左 右即可。缩减后的另一好处是更有能力更新设备、工艺, 进行精深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
• 10万吨双低菜籽油 • 5万吨浓缩蛋白 • 100吨植酸钠 • 多糖100吨 • 多酚100吨 • 油莎豆食品3万吨 产值:50.16亿元 35%利税17.56亿元
油料冷榨及在油茶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油料冷榨及在油茶加工中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dfc192c40508763231121284.png)
精滤一冷榨成品油L 。 3 J 15 冷榨技术与传统压榨、 . 溶剂浸提技术制油 的比较
传统压榨与溶剂浸提方式 制得的油 , 由于对原料或
是进行 了加热蒸炒的热处理 , 压榨温度在 1 ~15c左 0 3 = 0 I
论与研究正在进一步成熟 。
13 冷榨 技 术 制取 油 的特 点 .
1 油料 冷榨技术
1 1 油 料冷 榨 的概 念 .
采用冷榨技术制油 , 就是力 求避免对油料 的过度加 热和过多的化学处理 , 使得成 品油和饼 粕的品质都得 到 相应 提高 , 如油 的滋味 、 外观 等 , 保持油的纯天然特性 , 避免高温加工油脂时产生有害物质 , 又尽可能保 留油 中 的生理活性物质 , 如维生素 E 7 亚麻酸等, 、一 油脂加工后 的饼粕蛋 白也可得 到更充分 的利用L3。 2J . 据报道 , 经冷榨所得 的油仅含微量 的磷和游离脂肪 酸 , 有色浅 , 具 滋味特别 、 柔和 , 味清香 等较好 的品质 气 特性[ 。由于冷榨油中的磷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很低 , 毛 油基本上已具备了脱胶或中和后油 的品质 , 无需精炼即
右; 或是溶剂浸提 后脱溶、 精炼时 的高温 (3 = 15c 左右 ) I ,
使得油脂容易氧化 、 聚合 、 分解产 生过氧化物和某些 有 害物质L , 4 影响油脂 的天然 品质 , J 降低其营养价值 。冷
榨 的优 势就 在 于 :
()冷榨方式的人榨料 温度低 ( 1 进入冷榨机前不需
可食 用 。在 国外 冷 榨 食 用 油 被 冠 以 “ 榨 天 然 食 用 油 ” 冷
油料冷榨是指原料不经过 常规热榨工 艺 中的蒸炒 过程 , 直接 进行压 榨 的一种 制油方 法。它之 所 以 叫冷 榨, 是因为加工 的油料没有经过传统热榨工艺 中的蒸炒 处理 , 这时原料 中的油脂还是以分散状分布 于原料 的未
油料冷榨的概念和应用范围_忻耀年1
![油料冷榨的概念和应用范围_忻耀年1](https://img.taocdn.com/s3/m/37bb5046ad02de80d5d84002.png)
雕鸿荪 . 油料 预处 理及 压榨工 艺学 [ M] . 南 昌 : 江西 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85. 刘玉兰 . 植物 油脂 生产 与综合 利用 [ M] . 北 京 : 中国 轻 工业出版社 , 1989. Singh J, Singh B P N, Bargale P C, et al. A analysis of an oil expeller expression[ J] . Journal of Oilseeds Research, 1990, 7 ( 2) : 41- 50. Mrema G C, McNulty P B. Microstructure of rapeseed and cashew as related to mechanical oil expression[ J] . Ir. J. Food Sci. Technol. , 1984, ( 8) : 59- 66. Sukumaran C R, Singh B P N. Compression of a bed of rape seed: the oil point[ J]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 search, 1989, 42( 12) : 77- 84. 胡 健 华 , 韦 一良 , 刘协 舫 . 油菜 籽 脱 皮 冷榨 技 术 研 究 [ J] . 中国油脂 , 2003, 28( 2) : 5- 7.
[ 1]
次压榨的次级菜籽油。 2 油料冷榨技术和冷榨油的指标 由于油料的冷榨 原料是未经常规工艺蒸炒过 的 , 原料中的油脂微粒还是以分散状分布于原料的 未变形蛋 白细胞中[ 3, 4] , 因此油料冷榨 对冷榨机的 要求将更高。一般而言 , 相同装机容量, 冷榨机的处 理量仅为热榨机的一半 , 同时冷榨饼的残油量会较 热榨饼高 1~ 2 倍。表 1 给出了油菜籽冷榨和热榨 的技术指标。表 2 中给出了冷榨菜籽仁油的理化和 感官分析结果。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b712afc77da26925c5b084.png)
面积 、 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 分别为 1 1 2 7 9万 。 亩和 1 4 4 6 万t 1 . 2 油菜种植集中 , 长江流域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油菜 分 为 冬 油 菜 ( 9 月 底 播 种, 次 年 5 月 底收获 ) 和春油菜 ( 4 月底播种 ,9 月底收获 ) 两大 产区 。 冬油菜面积 、 产 量 均 占 9 0% 以 上 , 主 要 集 中 在长江流 域 , 其 中 湖 北 、 湖 南 、 四 川 3 省 合 计 占 全 国的 5 0% 左右 。 春油 菜 主 要 集 中 在 青 海 、 内 蒙 古 地 区 , 甘肃 、 陕 西 和 新 疆 地 区 也 有 部 分 春 油 菜 种 植 , 春油菜播种面 积 在 9 0 0 万 亩 左 右。 中 国 长 江 流 域 及 南方稻区的冬 闲 田 面 积 达 3 . 8 亿 亩, 这 些 地 区 绝 大 部分都是油菜 适 宜 种 植 区 , 但 目 前 实 际 稻 田 种 植 不 到1亿 亩, 生 产 潜 力 巨 大。 据 业 内 专 家 分 析, 如 果 充分 挖 掘 油 菜 生 产 资 源 潜 力 , 可 将 目 前 国 内 不 足 4 0% 植物油自给率提高到 6 0% 以上 。
2 近年来油菜产业受进口冲击情况
中 国 大 豆 在 加 入 WT O 前,关 税 就 已 降 至 较 低 水 平 。 加 入 WT O 后,大宗的食用油籽及植物油市 场更是全面放开,进口激增不仅挤占了国内市场份 额,国际市场价 格 大 起 大 落 直 接 传 导 至 国 内 市 场, 对 国 内 产 业 造 成 严 重 损 害 。2 0 0 8年中国冬油菜遭 遇冻害,食用油价格先升后降导致国内约一半中小 加工企业亏损破产,近年表现为价格长期低迷,农 民收益受损,菜油库存积压严重,产业丧失发展动 力。 2 . 1 受油 籽 及 植 物 油 进 口 高 位 增 长 及 价 格 下 跌 影 响 , 国内菜油市场价格持续低迷 2 0 1 3 年大豆 、 油菜籽 和 菜 油 的 进 口 量 均 创 历 史 。 最高 , 进口量分别达到 6 3 3 8 万 、3 6 6 万和 1 5 3 万t 而且棕榈油 进 口 量 保 持 在 近 6 0 0 万 t的 高 位 , 豆 油 进口量在 1 0 0 万 t 以 上 。2 0 1 4 年 1~1 0 月, 大 豆 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油菜籽产业现状及其冷榨制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2012年9月10日摘要:油菜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是一种优质的油料和蛋白资源,先进的制油工艺是菜籽高效加工利用的基础。
目前,脱皮低温压榨技术是菜籽制油工业发展的趋势[1]。
冷榨制油是指油料在入榨前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入榨温度为常温或略高于常温及压榨过程料温较低的榨油方法。
本文先介绍了我国油菜籽的产业现状,然后着重介绍了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的工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了油菜籽冷榨饼的浸出特性;对油菜籽直接冷榨油的特性和精炼方法也作了分析和研究。
应用油菜籽脱皮冷榨制油技术,可有效地保留菜籽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了精炼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6]。
关键词:油菜籽;产业现状;冷榨;冷榨油;冷榨饼;浸出Abstract: Canol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il crops, rapeseed is a high-quality oil and protein resources, state-of-the-art system oil proc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apeseed efficient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urrently, peeling cold pressed technology rapeseed-oi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end [1]. Cold pressing oil is without cooking and other 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 before the oil into the virgin is at room temperature or slightly higher than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squeezing process material temperature lower oil extraction method.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China's rapeseed industry and highlights rapeseed direct cold pressing oil technology, operating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analysis of the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rapeseed cold-pressed cake; cold pressed oil rapeseed directly features and refining methods made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 rapeseed peeling cold pressing oil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retain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the rapeseed oil,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sewage refining, is conduciv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6].Keywords: rapeseed; industry status; cold pressed; cold pressed oil; cold pressed cake; leaching1我国油菜籽产业研究报告1.1我国油菜籽产业规模油菜籽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粕的大宗饲用蛋白源。
近年来,菜籽油约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35%,菜籽饼粕约占我国植物饼粕消费量的25%。
油菜籽生产对保证我国食用植物油脂和饲用蛋白质的有效供给,对改善食物结构,促进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我国油菜总产量约占世界的30%,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北、安徽、四川、江苏和湖南五省。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油菜籽产量2009年达1365.71万吨,创历史记录。
2010年为1308.19万吨,2008年10月2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出台措施,在油菜主产区,以4.40元/kg价格收储60万吨油菜籽,以充实国家食用油储备[1]。
国家对油菜籽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无疑将增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供给[5]。
1.2油菜籽消费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植物油消费量一直呈现持续快速增长。
由于菜籽油供应量难以大幅增加,以及最近几年菜籽油与豆油、棕榈油其他植物油价差扩大,导致其消费量增长缓慢,菜籽油占我国植物油消费量的比重不断降低。
我国菜籽油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菜籽油的消费需求直接制约着我国油菜产业的长足发展。
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生物柴油工程使菜籽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石油、柴油理想的替代品。
1.3油菜籽的科研投入与进口油菜籽相比,我国油菜籽含油率低2-3个百分点,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
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油菜籽产量和质量,国家加大了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推出油菜新品种。
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油菜主产国相比,我国油菜生产具有上市早的优势,随着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强、耐低肥和脊薄的双低、高含油量、高产、多抗、营养高效型的油菜新品种的培育,油菜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使国产油菜籽具备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科研水平的提高使油菜的工业化用途日渐加强,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不同用途的新品种以适应市场,如在确保油、饲兼用型主推品种具备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加强塑料用油菜、工业用高芥酸油菜、高品质食用油菜,低饱和脂肪酸、高油酸、低亚麻酸和饲料用高蛋白质油菜等专用油菜的新品种培育,通过育种目标的多元化促进了油菜产品开发的多元化。
[4]1.4我国油菜籽产业影响因素我国菜籽进口量的快速大幅增加,对国产菜籽市场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国产菜籽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农户种植菜籽积极性下降。
同时,由于国内厂商盲目大量进口菜籽,菜籽主产国种植积极性提高,全球菜籽产量不断增加,国际市场菜籽价格大幅回落,进口厂商亏损严重,使得2002-2007年我国菜籽进口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2008年暴发金融经济危机,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大幅下跌,以及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2008和2009年国内外菜籽价格倒挂,油厂压榨进口菜籽效益远高于压榨国产菜籽,国内厂商进口菜籽积极性大幅增加,菜籽进口量急剧增加,尤其是2009年我国菜籽进口量创下328.6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严重冲击国内菜籽市场,也对国内菜籽加工业造成不利影响。
[3]2油菜籽冷榨制油技术的研究2.1冷榨技术的优势及研究意义。
冷榨制油是指油料在榨前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入榨温度为常温或略高于常温及压榨过程料温较低的榨油方法。
冷榨制油有利于保留油料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并可避免高温压榨过程中油脂、蛋白质、糖类、类脂物等物质变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
油菜籽特别是双低油菜籽中含有丰富的a一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包括只有在油菜籽中才含有的菜籽甾醇。
a-生育酚是Ve生物效能最高的成分,植物甾醇则被认为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
这些有效成分都有一定程度的热敏性,只有在冷榨工艺中才能得到充分保留,所以研究油菜籽冷榨制油工艺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和完善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双低油菜籽是一种优质的油料资源,对双低菜籽的高效加工利用是实现双低油菜产业化,加速长江双低油菜带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也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油脂和蛋白质产品,世界各国对油菜籽的加工利用的新工艺方法进行了不断地研发,并在优质油脂蛋白的制备、油脂蛋白的精深加工以及菜籽饼粕的饲用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近几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对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的制油工艺的研究。
传统的油菜籽制油方法是用带皮的整粒籽热榨制油所得的毛油颜色深暗质量低劣精炼困难饼粕中含有一些对动物生长不利的成分如硫甙植酸多酚类物质和粗纤维等不宜直接利用,与传统的高温热榨工艺相比脱皮冷榨可避免高温加工产生有害物质,保持易于丢失的油脂天然成分,提升饼粕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所得到的菜籽油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色泽清澈,营养价值高饼,粕中多酚类物质、粗纤维的含量减少,能改善动物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转化率,不需深加工就能直接替代豆粕作饲料使用。
此外,脱皮菜粕进行深加工后可以得到一系列极有价值的产品,诸如饲料蛋白、食用蛋白、植酸钠、单宁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6]2.2 油菜籽冷榨工艺油菜籽冷榨工艺为:回榨(1/3︱︱油菜籽一清理一调质一脱皮一轧坯一冷榨一冷榨饼一出饼(2/3︱冷榨油预榨机榨膛内的挤压、剪切和摩擦作用不足以将整粒油菜籽挤碎出油,所以在入榨前必须进行轧坯,且要求坯片薄而均匀,粉末度小,表面不露油,坯片厚度以3mm 左右为宜。
预榨机冷榨对油菜籽入榨水分有严格的要求。
预榨机榨膛升温平缓,入榨水分可控制低一些,一般在8%以下比较好,否则冷榨出油困难。
当然水分也不能太低,否则轧坯时易产生过多的粉末。
为了提高冷榨效果,增加出油率,应将冷榨饼部分回榨,回榨量应根据生产情况适当掌握。
回榨量增大,可降低出饼含油,提高冷榨出油率,但会降低产量,并加深出油色泽;回榨量减少,虽然可提高产量,降低出油色泽,但会减少冷榨出油率,使出饼含油升高,结构松散,粉末度增大,给后续的浸出过程带来不利影响。
一般,回榨量可控制在冷榨饼总量的1/3左右。
冷榨时可用榨机蒸锅对料坯进行适当预热,这样可提高冷榨出油率,减少冷榨饼回榨量。
但出油色泽对入榨温度反应敏感,温度升高油色明显加深,且油中磷脂等胶杂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当入榨温度升至60℃以上时,出油色泽已与热榨无明显区别。
因此,为生产出色浅、质优的冷榨油,料坯在入榨前应尽量不预热。
2.3冷榨菜籽饼浸出技术油菜籽经预榨机冷榨后,饼中尚含有17%左右的油脂,必须加以浸出。
冷榨饼未经高温处理,胶黏物含量高,结构柔韧密实,浸出时溶剂与油脂的相互扩散阻力大,对降低浸出粕残油不利。
对此可将冷榨饼进行破碎,以减少扩散路径。
冷榨饼破碎后,粒度的大小对浸出粕残油有较大的影响,适当减小冷榨饼粒度,有利于降低粕残油,但破碎粒度也不可过小,否则,将导致饼中粉末度过大,降低溶剂渗透性,反而使粕残油升高。
总体上讲,冷榨饼在渗透性、扩散性等方面都劣于热榨饼,因此浸出粕的残油率也略高。
由于冷榨饼破碎后渗透性较差,因而浸出料层不宜过高,生产实验的结果也证明,料层较低的环形浸出器效果比较理想,而料层较高的平转浸出器效果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