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了解我国在 探索生命起 源问题上的 重大成就。
-可编辑修改-
。
总结
小结本课内容。
依照板书回忆本 思维方法总
研 究 生 命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有机生命体的演化过程 课所学,体会科 结
起 源 的 意 中具有很多的偶然性。并不是有这种环境,有这 学探究的主要过 情感提升
义
种形成条件,就一定能产生生命。有人曾经比喻 程。
说,生命起源就好比是游泳池中散布的金属、橡 体会生命产生的
胶、汽油等在一阵台风后组装成一辆奔驰车。因 艰难,形成爱护
此我们可以想像,这个生命起源的过程是非常艰 地球,珍爱生命
难而幸运的。我们不能奢望地球上第二次的生命 的观点。
起源,所以,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一起爱护我们的
地球,珍爱每一个生命。
第三章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问题:生命如何产生?
假设:化学进化论
(生物) ← (严整结构)← 生物大分子← 有机小分子←无机小分子
回忆以前的知 识,思考并回答 问题
小组活动:阅读 并分析资料,筛 选证据。 (分析每个证据 分别支持了该假 设的哪个阶段) 思考 回答问题
了解我国在探索 生命起源问题上 的重大成就。
由于缺乏相 关化学知识, 化学进化论 对于学生理 解起来有困 难。这个环节 使学生利用 已知建构新 认知,突破难 点。
单、分子更小的物质是什么? 板书:生命←类似细胞的结构←有机大分子←有 机小分子←无机小分子 给出多分子体系这个概念,介绍这个假说是目前 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是 1924 年奥巴林首先提出的,称为化学进化论。 播放视频《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 Q:上述过程是我们做出的假设,如何让这个假 设有说服力? T: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材料,筛选出合 适的证据来支持这个假设。 根据资料,进行提问: Q:(1)原始地球是什么样的?能提供哪些无机 小分子? (2)原始地球的状况是科学家自己看到的吗? (不,是科学推测) (3)科学家是凭什么进行推测的?(地质学研 究成果) (4)有什么样的证据能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市可能 实现的? (5)关于米勒实验的问题 (6)哪些证据能够支持从有机小分子形成生物 大分子是有可能的? (7)关于生物大分子能形成类似细胞的结构的 证据有哪些? (8)原始生命可能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 (9)资料中缺少哪个阶段的证据? 从阅读资料中提取出关于我国成就的内容进行 展示。 图片展示: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 核酸分子图
生命的起源初中生物教案

生命的起源初中生物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起源理论,了解不同的假说和证据,并能够分析这些证据并表
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的生命起源理论;
2. 掌握重要的生命起源证据;
3. 能够分析生命起源理论的优缺点,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
1. 生命的起源理论:进化论、创世论、化学进化论等;
2. 生命起源的证据:化石记录、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3. 生命起源理论的争议和讨论。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引起学生思考。
2. 教学:教师简要介绍不同的生命起源理论,并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看法。
3.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资料搜索和讨论,研究生命起源的证据,并展示结果。
4. 总结:教师总结生命起源的理论和证据,并帮助学生评价各种理论的优缺点。
5.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哪种生命起源理论更具说服力?为什么?教学评价:
1. 学生小组展示和互动评价;
2. 讨论中表达思考和观点;
3. 作业:写一篇文章,分析自己对生命起源理论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扩展活动:
1. 生命起源实验:模拟原生生物的实验;
2. 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更多的生命起源证据;
3. 小组辩论:辩论不同的生命起源理论。
教学资源:
1. 课本资料;
2. 网络资源;
3. 科学实验器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基本理论。
2. 让学生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
2.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的详细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和过程。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第一章:生命的定义与特征1.1 生命的定义1.2 生命的特征第二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2.1 原始地球环境2.2 化学进化论2.3 智能设计论第三章: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3.1 生命的起源过程概述3.2 生命的起源过程详细解析第四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4.1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关系4.2 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第五章: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5.1 生物分类与生物多样性5.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六、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科学6.1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6.2 地球生命的宜居条件6.3 地球科学在生命起源研究中的应用七、天体生物学与生命起源7.1 天体生物学的概念7.2 宇宙中生命的可能性7.3 地外生命探索的进展与挑战八、生命的奇迹与生命科学的未来8.1 生命的奇迹:极端环境中的生命8.2 生命科学的未来:合成生物学与人工生命8.3 生命科学的伦理与责任九、实验与探究:模拟生命起源9.1 实验设计:从无机物到有机物9.2 实验操作: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环境9.3 结果分析与讨论:探索生命起源的可能性10.1 生命的起源:一个未解之谜10.2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命的定义与特征: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特征是探讨生命起源的基础。
学生应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并能够区分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篇一」1.化学起源学说1)概念: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演变为原始生命2) 四个阶段(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①原始大气: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硫化氢和氰化氢等是由火山喷发的气体形成。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缺少氧气②米勒的模拟实验A过程:B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各种小分子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缩合和聚合形成大分子物质(3)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分子体系(4)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最关键一环,约距今36亿年前生命起源需要三个条件:①物质条件②能量条件③一定的场所温度降低后形成了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作用: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安全的场所(避免受到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的伤害);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不含游离的氧(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4.其他几种生命起源学说自然发生学说、神创说、生物发生说、宇宙发生说、生命起源来自太空5.科学的推测包括:确凿的证据、严密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练习】1、科学家米勒是()A、法国人B、美国人C、英国人D、德国人2、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火山喷发形成B、不含氧C、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A、温泉B、岩层C、原始大气D、原始海洋4、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A、水中有氧B、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C、水是营养物质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C、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6、原始的生命形成于地球形成后的()亿年A、10B、40C、80D、1007、下列各项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是()A、氢B、水C、氨D、氧8、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A、喷射的火山B、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D、原始陆地9、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D、土壤10、下列各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A、水蒸气、甲烷B、甲烷、氨气C、水蒸气、氨气D、氧气、二氧化碳11、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A、原始生命B、微生物C、简单有机物D、单细胞生物12、米勒实验证明了()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C、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13、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 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大气14、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是()A.自养、有氧呼吸B.异养、无氧呼吸C.自养、无氧呼吸D.异养、有氧呼吸15、从陨石中含有能够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A.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上B.在地球上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以外C.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合成D.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形成生命16、如图所示为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将装置内的空气出形成真空,然后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从(a)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经检验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人教版

3.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检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理解,确保他们能够准确解释其价值,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存的依赖性。对于不准确或不完整的答案,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起源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命起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5.创新与实践: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方面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
6.情感态度:通过学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学生将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生命。
内容逻辑关系
2.生物的进化②:学生将学习生物的进化过程,以及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和生物遗传学。他们将了解到生物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关键的词汇,如“进化”、“化石”和“遗传学”。
2.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过程;
3.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生物进化树,展示生物的进化过程;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精品教案

环节三
拓展延伸
【中国天眼探索地外文明】
阅读相关资料。
知识拓展。
环节四
总结
【概念图】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绘制概念图以及思维导图的能力。
环节五
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两道课堂练习。
完成随堂练习。
对主要内容进行考查,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1.沸水所在装置模拟了什么?
沸水模拟原始海洋。
装气体的球型瓶模拟了什么?
甲烷、氨、氢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
冷凝器冷却水模拟了什么?
冷凝器模拟降雨。
为什么要加放电装置?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2.科学家在装置的哪个部分发现了哪种有机物?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装气体的球型瓶装置中发现了小分子有机物。
说明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3.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没有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
【过渡】原始地球虽然没有氧气,但科学家推测在原始地球的恶劣环境下,生命正在一点点孕育。为此,科学家们不断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索,让我们一起跟随米勒的脚步,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
【展示图片】展示米勒及其实验装置,请同学们思考分析:
3.从实验结果看,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学生认真观察米勒实验装置示意图,分析各部分模拟的原始地球条件。
让学生逐渐明确化学进化的过程。
【分析归纳】
【提出问题】米勒实验能证明哪个过程?
虽然这一学说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是可能的,但有机物生成原始生命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尚未有充足的证据。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精选8篇)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精选8篇)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篇11 教育目标1.1 学问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学习,让同学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的,理解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把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1.2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思维力量,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力量。
增加同学的试验力量。
1.3 德育目标通过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学习,关心同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进行环境爱护的教育。
2 教学过程老师首先提出自学提纲,让同学分组课下争论:l)地球产生的年月?2)早期地球的状况如何?3)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有何不同?4)原始生命起源于何处?5)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化学物质如何变化?哪些阶段已被人类证明?哪个阶段是该学说最简单最有打算性的阶段?6)我们能否模拟原始地球条件,验证生命起源的第1个阶段?应如何设计呢?7)多分子体系有何特点?原始生命的标志是什么?8)现在还有新的生命产生吗?9)应如何对待现存生物,尤其是对濒临灭亡的生物?老师让同学对上述问题逐一解答,对答对的同学给与表扬,对答错的地方不忙于公布答案,启发点拨、引导同学再认真阅读教材,让同学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讲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老师首先给同学做了一个演示试验。
2.1 试验用具锌粒、浓硫酸、氯化铵晶体、消石灰、醋酸钠、氢氧化钠和酒精茚三酮溶液。
废可乐瓶1个、高压感应圈1个、自行车气嘴1个、胶垫2个、输液管1根、输液流量掌握阀1个、单孔二号胶塞1个、90°玻璃管1根、酒精灯1盏、火柴1盒、试管1个、试管夹1个、滴管1个、储气球1个、弹簧夹4个、乳胶管。
我们设计了一套简洁装置,分别制取甲烷、氢气、氨气并储存于储气瓶中备用。
2.2 操作方法1)将试验用的各种仪器课前放在紫外线无菌箱内消毒、灭菌2 h,以杀死全部生命物质。
2)课前用导管将灭菌后的气体发生器、储气球、两用打气筒、塑料瓶等连接好后分别制备甲烷、氨气和氢气3种气体,并使其全部充入储气球中,以便备用。
第2章 第2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课题生命的起源单元第二章学科科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描绘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重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难点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讲解小实验,提问“腐草为萤”“腐肉生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大胆思考并回答。
通过实验印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动脑思考。
讲授新课一、生命的起源对于生命的起源,目前有很多的说法,其中认同率比较高的说法有哪些呢?请问同学们知道吗?教师总结,神创论、宇宙论、自然起源论是比较有名的说法。
那么生命到底是怎样起源的呢?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生命,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什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合作讨论巴斯德的实验结论。
学生查找资料并积极讨论回答。
学生动脑思考并猜想。
学生交流合作并回答: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即使是很简单的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能够动脑学习,主动思考,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那么空气中的微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宇宙胚种说则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宙,还有人推断,是同地球碰撞的彗星之一带着一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但是,一些科学家却对此类假说持强烈的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彗星是带来了某些物质,但那不是决定性的,产生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地球上本来就已经存在。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同学们知道地球是在多少亿年前形成的吗?那同学们知道生命的起源是在什么时候吗?微生物也不可能从肉汤中直接形成,而是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进入了肉汤。
学生猜想。
学生思考回答:46亿年。
学生思考并回答:35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是有起源的。
生命的起源教案

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案名称: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命的起源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
3. 探讨生命起源的未解之谜。
教学准备:
1. 地球演化的介绍资料;
2. 图片、视频素材。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生命的起源是指生命从简单的有机物发展演化到复杂的有机体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主体活动:(30分钟)
1. 向学生介绍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原核生物起源理论、原始生物细胞有核糖体RNA起源理论、化学演化理论等。
2. 分组讨论每种理论的依据、证据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3. 展示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各种理论。
巩固活动:(10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命起源的未解之谜。
2.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并辅导学生探索更多未解之谜。
3. 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拓展活动:(10分钟)
1. 鼓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生命起源的新理论。
2. 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或科学家来学校讲座,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生命起源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生命的起源及其重要性,并学习了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时间限制,对复杂理论的解释和讨论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延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与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通过化学起源学说的学习,是学生了解生命进化之漫长,对他们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难点:通过对各种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推测能力。
三、课时分配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师:面对地球上频繁出现的不明飞行物ufo,同学们你们是否想拥有一种超能力,能够穿越时空隧道,一探究竟呢?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原始地球的视频,同学们边观看,边思考原始地球有没有生命的存在?为什么?生:没有师: 生命存在需要哪些基本成分?生:水、空气、有机物等师:补充说明,结合P51找到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生:没有氧气,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横流,高温使一切物质呈气态等(过度:那么,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板书: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过度:地球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生命的起源也有很多亿年了,我们不可能亲身经历,现在来研究生命起源呢?就只能采用推测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提问:什么是推测呢?推测的要求是怎样的?(P51,学生勾书)板书:一、科学的推测(过度:既然是推测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你们知道哪些传说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把几种观点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二、生命起源的观点1、神创论2、自然发生说3、宇生说4、化学起源说推测判断一:“神创论”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介绍,有这些传说,现在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首先关于生命起源的第一种说法——神创论。
神创论认为生命的产生来自天意,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
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生:不相信。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材分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价值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五、教学准备:教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③教师准备好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学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②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六、课时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八、板书设计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的观点:神创论宇生学说热泉生态系统自然发生说 1、原始大气的成分:没有氧气化学进化学说 2、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的形成 3根据米勒等人的实验: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二、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简单的有机物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原始生命九、教学反思:。
《生命的起源》教案

思考,回答
以后,地球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
集成雨降落到地面上,汇集在地球表面的低洼处形成原
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有机物也随着降雨汇集到原始海 洋中。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原始海洋状况:含有有机物,营养丰 思考,例举、回答 富;有一定温度;没有多少盐分、矿物质(矿物质是长 期冲刷岩石由江河带来的),所以有人称原始海洋是一锅
课题:第 1 节 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 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 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认为原始地球,也无臭氧层。
【提问】:在这种环境下,会不会有生命存在?
在这种条件下,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可以直接作用
化 学 进 化 可 能 于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经过长期的作用,原始
吗
大气中的一些气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许多简
单的有机物。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 思考
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
产生的。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
怎样形成的呢?
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设问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
物体)
以在短期内完成
生生论
最原始生命来源于 未知的
讨论、回答
宇宙生命论
[生命的诞生感悟]生命的诞生教案三篇
![[生命的诞生感悟]生命的诞生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b892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e.png)
[生命的诞生感悟]生命的诞生教案三篇案例24-1生命的诞生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了解和乐于参与的话题,而且很多学生通过书刊、电视等媒体,对生命的起源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根据教师所掌握的材料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及精心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中体验探索生命起源的乐趣。
科学总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作出各种假设,经过重重关卡,最后寻找到真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2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
3了解米勒实验及其说明的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课时计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相关挂图,有关生命起源的视频资料,米勒实验的flash动画等。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资料和有关化学进化过程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活动:出示大量的图片,看看我们可爱的朋友。
引言:当我们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的时候,当我们在森林,草原和田间漫步的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生命世界的奇异和浩瀚。
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万类霜天竞自由。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种类繁多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呢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学生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思想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寻找、去认同,把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取出来,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二、新课教学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基本理论。
2.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征2.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3. 生命的起源过程4. 生命的进化过程5. 生命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形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生命的起源过程,生命的进化过程,生命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形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进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的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2. 多媒体设备3. 生物进化案例的相关资料4. 小组讨论的问题清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什么是生命?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课题。
2. 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基本属性。
3. 讲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介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理论,如原始汤理论、深海热液理论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可能有多种解释。
4. 讲解生命的起源过程:讲解生命的起源过程,如有机分子的合成、生命的化学进化等,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进化过程和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生命起源的实验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生命起源的实验模拟,如原始汤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起源过程。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生命分子的形成。
2.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分类、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原始生命、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过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2.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问题。
4. 实验法:进行生物进化相关的实验。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2. 课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相关图片、视频。
3. 实验器材:生物进化实验所需器材。
4. 分组讨论材料: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问题。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问题。
【新课讲解】1. 生命的起源:讲解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环境、生命分子的形成过程。
2. 生物进化: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遗传学)、生物分类、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
3. 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原始生命、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物进化的实例,如恐龙化石,引导学生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
【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生物进化相关的实验,如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生命起源和进化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2.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神秘性和科学探索。
2. 生命的定义和特征。
3.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和观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奇迹和起源的好奇心。
2. 展示有关生命起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让学生阅读有关生命起源的短文或文章。
作业: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生命的定义和特征。
2. 让学生阅读有关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和观点的资料。
六章:化学起源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起源说的基本原理。
2. 理解化学起源说对生命起源的贡献。
教学内容:1. 化学起源说的提出和实验证明。
2. 地球早期环境的特点和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
3. 有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展示化学起源说的相关实验和现象。
2. 让学生参与有关化学反应的实验或模拟实验。
3. 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起源中的重要性。
作业:1. 让学生总结化学起源说的主要内容和原理。
2. 让学生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实验或模拟实验。
七章:热液喷口理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液喷口理论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热液喷口对生命起源的可能贡献。
教学内容:1. 热液喷口的定义和特点。
2. 热液喷口对有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和传递的作用。
3. 热液喷口理论的证据和支持。
教学活动:1. 展示热液喷口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让学生阅读有关热液喷口的研究和发现。
3. 引导学生思考热液喷口对生命起源的可能贡献。
作业:1. 让学生总结热液喷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证据。
2. 让学生进行有关热液喷口的研究和讨论。
八章:外星生命假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外星生命假说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外星生命对地球生命起源的可能影响。
教学内容:1. 外星生命的定义和可能性。
2. 外星生命对地球生命起源的传递和影响。
3. 外星生命假说的证据和研究。
八年级生物下册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能力目标】
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难点:米勒实验的装置和原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学说资料。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的的观点:神创论
宇生学说
热泉生态系统
自然发生说 1、原始大气的成分:没有氧气
化学进化学说 2、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的形成
3根据米勒等人的实验: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二、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
原始大气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原始生命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在生命起源假说的讨论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关注生命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沈丘县槐店镇第三中学王智东《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章节分析本章是在学生们学习了前几章的基础上,给学生们介绍的,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关注生物进化的历程及生物进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但又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平品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会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②能力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各种生命起源理论的了解,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但又要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品质。
重点和难点理解并能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设计①创设情境课外分组查找资料:找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设②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理论的收集,激发学生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①查找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设和理论。
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一星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收集资料,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报道。
教学过程:师:(文字配乐朗诵、多媒体动画显示自然界的多种生物)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生物圈中的许多种生物,也了解了他们的生长、发育、生殖的现象。
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
在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植物、40多万种植物和20多万种微生物,构成了一个蜂飞碟舞、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繁衍进化、生生不息。
从高原到平原,从沙漠到草原,从高空到江河湖海,从地表到地下,到处都有生命的踪迹。
然而,在46亿年前,当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之初,地球不仅受到亿万颗慧星和陨石的撞击,而且用了大约1亿年的时间,才把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温度降下来,那时地是一个无生命的荒凉沉寂的世界,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何时、何地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
生命起源是当代的重大科学课题,然而却又是至今依旧了解甚少的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
所以需要我们去探索、来了解有关原始生命的诞生、发展已经进化等问题。
1.资料展示与交流分析师:现在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一起交流和讨论。
生:我们收集的是《地球生命的历程》。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球上才有简单的蓝藻类微生物。
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0—5岁那年,地球常遭受小伙伴的撞击,撞击点的温度高达16000℃,一些物质蒸发,形成地球的原始大气,80%是水蒸气,其余为一氧化碳和氮。
很快就使整个地球的温度达到12000℃。
地球逐渐长大后,撞击她的伙伴也减少了,温度逐渐降低,表面岩浆冷却为地壳,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则凝聚成水,降落到地球表面,形成原始海洋和江河。
与此同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将原始大气上层的水蒸气分解为氧和氢。
5—7岁那年,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蛋白质和核酸,并各自发展自我复制机制。
不久,蛋白质和核酸结合共生,原始生命诞生。
7—27岁,原始生命在海洋中发展。
27—40岁,生命形态逐渐进化,超级大陆也同样离合聚散。
40.5—42岁,多细胞生物爆炸性地增加。
42—43岁,昆虫随植物之后登陆。
43—44岁,哺乳类爬行动物在43.5岁前出现。
师:第一组的同学把地球的生命阐述的非常清楚。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她在7—27岁时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了。
生:我们组收集的是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假说——化学起源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的。
化学进化学说把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
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师:第一组的同学收集了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原始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的无机物经过漫长的化学过程在原始海洋中产生的。
在实验室里我们能证明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这就是我们书中介绍的著名是米勒实验,他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还有一些学者也在实验室中合成了另一些化合物。
(用直观媒体展示米勒实验)。
师:米勒实验是如何进行的?生: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的其他阶段在实验室中还没有得到验证。
所以,师:生命到底怎样诞生的?生: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毕竟在实验室中能证明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所以,这是个科学的推测,并不是凭空想象。
师:好,现在同学们继续展示搜集的材料。
生:生命的起源还有其他假说——“自然发生说”!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
生:还有“宇生说”!这一假说倡导“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这一假说认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的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到地球表面,即成为生命的起点。
生:还有一个假说是“热泉生态系统”。
部分学者认为,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
因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生:还有一种假说:特创论(或神造说)。
这一假说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生命是由上帝或神按照一定的目的,一次性的创造出来的。
这一假说把生命的起源的问题,划归神学的范围,因而是极不科学的。
师:原始生命到底怎么诞生的呢?我们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齐全,但是所有资料都是科学家的探索和推测,所以称之为假说!原始生命是怎样诞生的?至今仍是一个科学难题!生命起源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去研究、去证实!但是,科学家们的假说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倾向于那种假设呢?生:我们支持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因为,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由米勒在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
师:我也支持生命的化学起源假说。
但是米勒实验和其他模拟实验,只是证实了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
而不能说完全证实了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
但毕竟说明了化学进化的可能性。
所以化学进化假说不是捏造的,而是一种科学的推测。
这种说法是符合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就为基础的,虽然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推测,但这些推测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有诸如天文、地质、古生物、生物化学、生物学等多们学科的研究成果支持的!这一化学进化的说法,现在已经被广大的学者所接受、所承认!一、原始生命起源于无机物——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的。
师:原始地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那些条件?生:原始大气:甲烷、氢气、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
还有宇宙射线、闪电等能进行化学反应的条件。
师:原始生命诞生在那里?生:原始海洋。
师:原始生命有那些基本特征?生:厌氧生物,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能与原始海洋进行直接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因为它们的生命极其简单。
师:现在的自然条件下还能产生原始生命吗?生:不能。
因为现在的大气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缺乏原始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原始大气、宇宙射线和闪电、原始海洋等。
师:我们一起来看以下,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宇宙射线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闪电随水流入有机高分子有机原始海洋高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多媒体展示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的分子电镜图片)二、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师: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问题上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的这些研究成就,不是模拟实验而是人工合成,为将来人工制造新的生命物质,改造和创造生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生命的起源的意义师:研究生命的起源是要弄清几十亿年生命诞生的历史,认识和阐明生命的本质。
生命是怎样诞生的,我们从那里来?我们又将到哪里去?这是科学探究的热点课题,此难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合作,需要同学们学好各门功课,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同学们,希望我们今后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
附: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原始生命起源于无机物——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宇宙射线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闪电随水流入有机高分子有机原始海洋高分子体系原始生命二、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1、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2、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一种)。
三、研究生命的起源的意义研究生命的起源几十亿年生命诞生的历史,认识和阐明生命的本质。
以实现生命科学的最终目标——控制生命和改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