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取穴 : 一组: 会、 第 百 大椎 、 玉枕 ( ) 风 池 ( ) 双 、 双 。第 二组 : 。 C ~ 椎旁 开 ] 5 2 5c 取 阿是 穴 ( . ~ . m 区域 内皮 下 硬结 、 痛点 ) 。第 三组 : 内关 ( ) 太 冲( ) 心俞 ( ) 双 、 双 、 双 。
心悸 或 心律失 常 。笔 者近 几 年 在 临床 中治 疗 该 病 患者
3 1例 , 取得 较好 疗效 , 现报 道 如下 。
一
般 资 料
本组 3 1例 患者 , 龄 最 小 4 年 2岁 , 大 7 最 5岁 ; 程 病 最 短 2个月 , 最长 7年 ; 男性 1 例 , 4 女性 1 7例 。患者 均 出现 心前 区疼 痛 、 闷 、 悸 、 晕 , 中 5例 有 高 血压 胸 心 头 其
如 下 : 穴 : 会 、 枕 ( ) 风 池 ( ) 大 椎 、 旁 取 百 玉 双 、 双 、 C~椎
开 1 5c 处 、 . m 内关 ( ) 双 。电针疗法 , 同时配合 穴位 注射 1 , 日复诊 。 自诉 当晚胸痛 减 轻 , 眠基 本 正常 , 次 次 睡 偶 有胸 闷 、 心悸 。继 续治 疗 1 疗程 , 个 诸症 消失 。
前 区胸 痛称 为“ 性 心绞 痛 ” 心律 失 常称 为“ 颈 , 颈性 心律 失常 ” 。除 心前 区疼痛 外 , 可有 心悸 、 还 气促 等症状 。其 发病 与颈椎 外伤 或劳损 导致 颈椎 失稳 或骨质 增生 、 小关 节囊 、 项韧 带 、 动脉 周 围支配交感 神 经 、 椎 的胸前 椎 C 神经外 侧有 关 , 激 或压 迫 脊 髓 和脊 髓 血 管 , 致 交感 刺 导 神经 细胞 的功 能 障 碍 。此 外 , 南于 椎 基 底 动 脉供 血 不 足 , 延髓 内心血 管 调节 中枢 缺 血 , 令 引起 反 射 性 冠状 动 脉痉挛 收缩 , 也会 导致 心肌 缺血 , 发 心律 失常 。因此 , 诱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究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1 4 5・
Nu r s i n g Re s e a r c h
me n t o f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M e t h o d s :4 8 c a s e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b y Re t e n t i o n E n e ma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d i e t n u r s i n g ,n u r s i n g c a r e e n e ma . Re s u l t s :i n 4 8 c a s e s ,e f f e c t i v e i n 3 2 c a s e s ,e f f e c t i v e 1 3 c a s e s ,i n v a l i d 3 c a s e s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 3 .7 5 % .Co n e l u s i o n:C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Re t e n t i o n E n e ma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i s b e t t e r , a f u l l r a n g e o f n u r s i n g t o i mp r o v e e f f i c a c y i s e s s e n t i l ,i a s wo r t h t h e c l i n i c a l p r o mo t i o n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对肌 张力高的肌群( 如上肢屈肌) 采用安抚性 的推摩 , 其 使 放松 , 而对肌 张力低者如上肢 伸肌 , 予擦摩 和揉捏 , 摩 则 按
可配合循经点穴以增强疗效 。
3 结 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 根 据 瑞 典 学 者 Bu nt m 提 出 的 脑 rns o r
察组的效果明显优 于对 照组 的效果 , 者 差异 有显 著性 , 二
32 结果 .
4 讨 论
两前 者有效率 9 .4 , 5 2 % 后者有效率 6 .2 , 52%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00 ) P< . 5 。
说明脑卒中的早期 良肢位介 入对病人运 动功能 的恢 复 、 减 少残障的发生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的疗效。方法 : 8 将 O例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随机 分为 治疗
组4 0例 , 对照组 4 , 0例 对照组单纯 口服 中草 药, 疗组 在此基础上 采用 中药保 留灌肠 , 治 每晚 1次, 2个疗程。 共 结果 : 治疗组治愈 3 例 , 3 好转 6例, 总有效率为 9 . %。对照组治愈 1 , 转 1 , 75 5例 好 6例 总有效 率为 7 . % , 7 5 治疗 组明显优 于对照组 ( 0 0 ) P< .5 。结论 : 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安全 , 副作 用小。
窄、 肠梗阻或大量 出血者 、 妊娠哺 乳期患者 , 并发肝 肾和造 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 12 治疗方法 . 将上述病例 随机分为 治疗 组和对 照组各 4 0例; 对照组根据病 情 , 中医辨证 口服 中草 药。治疗 组在 对 照组 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保 留灌 肠。灌肠液 配制 : 白花蛇 舌草3 、 Og丹皮1 、 胡 1 、 5g元 0g 北芪3 、 必应3 、 0g 救 0g 补骨 脂 1 、 8g 肉豆蔻 1 、 2g 珍珠层 粉 2支 ( 冲) 灌 肠前 将药 液浸 ; 泡于 4 c 热水中 , 3c 加温至 3 4 ℃ , 9— 1 于每晚I 临睡前灌肠 , 嘱 血性还是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是 安全 的。同时 , 脑卒 中后 损伤 的中枢神经系统 , 在结构 和功能上存在 着代偿和 功能 重组 的自然恢复能力 , 大多数患 者可通过病灶 周 围组织 的 代偿 、 突长芽及突触更新 、 轴 离子通道 的改变 、 对侧大脑半 球 的代偿 等 中枢 神经 系统 内 、 外功 能重 组和 外部促 进 因 素, 获得较为 满意 的临床疗 效 。因此 , 科学 有效 的早期 良肢位介入 , 明显的减少运动功 能障碍 的发生 或减轻运 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
2 O・
Jun l f x ra T eayo C e 09 1 ( o ra o t nl hrp f M Fb2 0 ,8 1 Ee T
中药保 留灌 肠 治疗 溃 疡 性 结肠 炎 3 例 1
于 金 民
(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阿 克 苏 市 中 医院 , 疆 阿克 苏 8 30 ) 新 新 4 0 0
均 8 5a . 。对照 组 2 5例 , 中男 9例 , 1 其 女 6例 年龄 1 9岁 ~ 2 6 岁, 均 3 平 2岁 ; 病程 9个 月 一 8a平 均 6 5a 3 , . 。所 有病 例 均 有腹 痛、 里急后重 、 黏液脓血便 的症 状 , 经纤维结 肠镜 或乙状结肠 均 镜检查 确诊 , 并排 除细 菌性 痢疾 、 阿米 巴痢疾 等。两组 患者年 龄 、 别 、 程等 经统 计 学 处 理 无 显 著 差 异 ( 性 病 P>0 0 ) 具 有 可 .5 ,
采用 甲硝唑注射液 10m 睡前保留灌肠 , d1 。 5 L, 1 次
2 3 灌 肠 方 法 .
个疗 程 , 诸症减轻 。守原方继续 治疗 1 个疗 程 , 临床症状消失 。
继续巩 固 1 个疗程 , 复查 大便常 规正常 , 结肠镜检查 恢复正常 。 嘱其忌辛辣刺激之 品。随访 1 未再复发。 a
摘要 目的: 察应 用清热燥 湿、 观 凉血止痢 中药保 留灌肠 治疗溃疡性 结肠 炎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5 将 6例 患者 随机 分为 治疗组 与对照组 两组 , 治疗组 3 例 , 用肠游灌肠方保留灌肠 ; 1 采 对照组 2 5例 , 用西药 甲硝唑注射 液保 留灌肠。结果 : 采 治 疗组 治愈 率 7 .9% , 41 总有 效 率 9 . 2% ; 照组 治愈 率 3 .0% , 03 对 60 总有 效 率 8 . 0%。 两组 疗 效 比较有 显著 性 差异 00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例
治疗过程:详细描述中药 保留灌肠治疗的过程,包 括药物配置、灌肠操作、
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等
0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原理
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将中药药液直接注入直肠,使药物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保留灌肠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肠道的吸收功能,使药物通过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 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治疗后复发率:低 复发原因:未明确,可能与患者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预防复发的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 复发治疗:再次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必要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05
治疗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的优势
疗效显著:中药 保留灌肠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疗效 显著,有效缓解 症状。
副作用小:中药 保留灌肠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副作 用小,对患者身 体影响较小。
适及时报告医生
注意事项
灌肠前应先排 空肠道,避免 灌肠过程中出
现不适
灌肠过程中应 保持安静,避
免剧烈运动
灌肠后应保持 卧床休息,避
免剧烈活动
灌肠后应观察 肠道反应,如 有不适应及时
就医
04
治疗效果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明显减轻
肠道功能恢复,排便规律正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肠道炎症得到控制,肠黏膜修复
治疗方案:中药保留灌肠治 疗
病情诊断
患者年龄:35岁
病史:溃疡性结 肠炎病史5年
症状:腹痛、腹 泻、便血、体重 下降
检查结果:肠镜 检查显示溃疡性 结肠炎,肠壁增 厚,肠腔狭窄
治疗方案选择
患者病情:溃疡性结肠炎, 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效果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有关 。临床 主要表 现 为持续 或反 复 发作 的腹 泻 、 黏液 脓血 便伴 腹 痛、 里急 后重 和 不 同程 度 的全 身症 状 , 结 肠 黏膜 病 变 主要 表现 为 多发 性浅 溃疡 。 病 程缓 慢 , 迁 延难 愈 。 我科 自 2 0 1 0 年1 月 以来 , 采 用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本病 , 经临床护理观察 , 取得 了较好的临床 效果,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 6 0 例 均 系我 院住 院病 人 , 均无 其 他并 发 症 , 随机 分 为 中药 治 疗组 和柳 氮 磺 吡 啶对 照组 。其 中 , 治 疗组 3 0例 , 男 1 8 例, 女 1 2 例, 年龄 2 3 ~ 7 3 岁, 平 均 年龄 4 1 . 3 7岁 , 病程 3 月~ 1 2年 , 平均病程 3 . 4 年 。病变部位直肠 1 3例 , 直乙状结肠 8 例, 左半结 肠 4例, 右半结肠 3 例, 全结肠 2例。 临床表现轻度 1 4例 , 中度 1 2 例, 重度 4例。 对照组 3 O 例, 男1 5 例, 女1 5例 , 年龄 2 4 — 6 8 岁, 平 均年龄 4 3 . 2 7 岁, 病程 5月一 1 4年 , 平均病程 4 . 6年。病变部位直 肠 l 2 例, 直乙状结肠 l 0 例, 左半结肠 3例 , 右半结肠 2例 , 全结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一则
苔薄, 脉 细 。守 方 再 进 1 0剂 巩 固 疗 效 , 并 叮 嘱 饮 食 调 理, 忌食 辛辣 生冷 , 跟 踪 至今未 再复 发 。
中药 内 服 配 合保 留 灌 肠 治 疗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验 案 一 则
李 文 雄
( 广 州 中医 药 大 学 第 三 临 床 医学 院 , 广东 广 州 5 1 0 4 0 5 )
便溏 3 d , 伴有腹胀腹痛 , 大便 每 日 4 ~5行 , 黏 液 脓 血 便, 纳 呆食 少 , 肢体乏 力 , 舌质 淡胖 , 苔薄白, 脉细 弱 。肠 镜检 查示 : 溃疡 性 结 肠 炎 。西 医 诊 断 : 溃疡性结肠 炎。
黏 液脓 血便 ; 脾 主肌 肉 , 脾气不足 , 肢体失养 , 可 见 肢 体 乏力 ; 苔薄 白 , 脉 细 弱 为脾 虚 表 现 。刘 河 间指 出 : “ 调 气 则 后重 自除 , 行 血则 便 脓 自愈 。 ” 宗 其 旨意 , 医者 将 调 理
黄连 8 g ,黄柏 1 0 g , 党参 3 0 g ,当归 1 2 g , 地榆 1 2 g ,
坤草 1 5 g , 生薏 苡仁 3 0 g ,白及 1 2 g ,白芷 1 2 g , 桔梗 1 0 g , 枳壳 1 5 g 。6剂 , 水 煎服 , 日 2次 。 灌 肠方 : 黄芩 1 0 g , 黄连 8 g , 黄柏 1 0 g , 秦皮 1 2 g , 白头翁 2 0 g , 白及 1 2 g , 附子 1 2 g 。6剂水 煎保 留灌 肠 ,
气 血法 贯穿 于整 个 治 疗 过 程 。方 中党: 脾 胃气虚 证 。治宜 益气健 脾 , 渗 湿 止泻 。方 药 : 党参 2 0 g , 黄芪 2 o g , 白术 1 0 g , 茯 苓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与护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 杨延 忠 , 志巧 , 5 李 黄丽.自我管 理理 论和方 法对 现 代护 理 的启示 [ ] 中华护理杂志 ,0 3 3 ( 1 :0 9 8 J. 20 .8 1 )9 6— 0 .
( 收稿 日期 :0 9— 2—1 编 辑 : 振 华 ) 20 1 5 冀
全 结 肠 2例 。
慢性溃疡性结肠 炎证多 属 中医虚寒 痢、 休息 痢的 范畴。笔 者所拟灌肠方 中, 以干姜、 白术 、 肉桂 、 木香 补脾益肠 , 调气止泻 ;
赤芍 、 参 、 丹 当归活血 化瘀 , 能改善 肠粘膜 充血 、 肿 , 进溃 疡 水 促 面愈合 ; 黄连 、 地榆 、 败酱草 、 苦参 清热 解毒止 血 , 可消 除肠道 湿 热。 慢性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缠绵 , 反复发作 , 易 故应坚持 正规治 疗 。辨证施护时 , 一定要观察药物 的效果或有无 副作用 ; 注意观
关键词 : 慢性 溃疡性 结肠 炎; 中医药疗法 ; 留灌肠 ; 保 辨证施护
中图分 类号 :2 8 1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0一 7 4 2 1 }3-06 0 10 oo (00 0 0 4— 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 中医泄泻 、 下痢 、 腹痛 范畴。临床症状 以反复发作腹痛 、 腹泻 、 液便或 清便 为主 , 粘 本病 发生常 与饮食
所 伤或 情 志失 调 有 关 。 1 临 床 资 料
3 治 疗 结 果
治愈 ( 状消失 , 症 内镜或钡灌 肠显 示肠 粘膜 病变基 本消失 ) 2 4例 ; 好转 ( 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 减轻 , 内镜或 钡灌肠显 示肠粘 膜病变减轻 )4例; 效 ( 状体 征无改 善 , 2 无 症 内镜 或钡灌 肠显 示 肠粘膜病变无改善 ) 2例 , 总有效率为 9 . %。 62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目前尚未查明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也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不愈,难以根治。
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是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0-1年20例,l-3年23例,5年以上的7例。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腹痛、腹泻、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内镜检查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等。
1.2方法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清除肠腔内粪便、脓血、黏液,用中药(红藤、地榆、蛇舌草、枯矾)浓煎100mL,配以锡类散2支、云南白药2粒配制成灌肠液,注入250mL液体瓶内,连接输液器及一次性导尿管,按照静脉输液法排气备用。
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合适体位,病变在直肠、己状结肠、降结肠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取右侧卧位。
用石蜡油润滑一次性导尿管后插入舡门20~25cm,调节滴速,灌肠速度宜缓慢,使灌肠液30min内匀速滴入,滴注时轻晃输液瓶,灌肠后改平卧位,臀部及床尾抬高10cm,交替翻转体位2~3次,使液体在肠腔内保留2~3h或者更长时间。
1次/晚,也可感觉患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灌肠时间,3周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继续治疗。
2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灌肠治疗与细心护理,36例治愈12例,好转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3%,效果比较满意。
3 护理3.1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心身性疾病,由于病程长且病情反复,病人会产生焦虑或抑郁心理,而心理因素又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因此必需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操作前讲解保留灌肠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及害羞心理,取得配合。
中药保留灌肠
• 5胆石症:茵陈 10g 延胡索10g 黄柏10g 川楝子10g 木香12g 栀子 10g 金钱草12g 海金沙(包煎)10g • 、 • • 6肝性脑病:水牛角(先煎)20g 川连5g 茵陈 10g 大黄(后下) • 12g 白蔻仁10g 石菖蒲 15g 黄芩10g 郁金10g 通草 10g 滑石 10g 全 蝎 3g 水煎灌肠,1/日 • • 7肠结核:百部 10g 怪柳 10g 矮地茶 12g 石吊兰 12g 鳖甲(先煎) 15g 地骨皮 10g 黄柏10g 二冬(各)10g 水煎灌肠,1剂/日 •
Powerful
Free
中药保留灌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念
•
中药保留灌肠法将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 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适应症
•
1溃疡性结肠炎:马齿笕50g 青黛50g 白头翁50g 黄柏50g 丹皮 50g 大黄50g 珍珠粉 60g 煎250ml/次,保留灌肠,1次日
• • • • •
4、灌肠前排尽大小便。
5、灌肠液的温度和体温相当即37度左右时,即可灌肠,不宜过热或过凉,以 免刺激肠黏膜。
护理体会
• 中药保留灌肠是使药液保留肠内达到治疗目的,因此,病人取适当体 位,抬高臀部,注意保留灌肠方法,选择肛管要细,掌握插入的适宜 深度,液面的高度,药温,药量,保留时间等是本法成败的关键。此 法对于妊娠,不明原因的急腹症,消化道出血肠癌,严重心血管病均 禁用。插管前要认真,检查有无痔疮,肛裂等,插管动作要轻柔,以 免损伤肠粘膜,增加病人痛苦。采用液体石腊为肛管润滑剂为好。插 管时若遇到阻力或流速不畅,可能肛管被粪块堵塞或肛管紧靠肠粘膜 之故,移动肛管或挤压橡皮管阻力可消失。若患者感到腹胀,或有便 意,可告知患者是正常现象,嘱患者张口深慢呼吸,放松腹肌减轻腹 压,尽量忍耐,保留药液在1h以上。临床证明保留灌肠适宜晚上临睡 前进行,灌肠后可力争做到1~2h不排便,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 疗效越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
【 】 康鹏 喜 .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的诊 治 探 讨 【】.中 国保 健 , 0 9 7 1 J 2 0 ,l [ 】 文 国霞 , 治 英 .严 重 坏死 性 胰 腺 炎 早 晚 期 坏死 切 除 的 比较 [] 2 芳 J.
气血不和 , 气机 失调 , 中焦气滞 、 阻, 湿 肝胆小肠有关 。 治宜通
里 攻 下 , 热解 毒 , 血 化瘀 , 气养 阴 。针 对 其 病 因病 机 , 清 活 益 自拟
时配合加味地榆汤保 留灌肠 ;对 照组 3 O例 口服柳氮磺胺 吡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 、 显效率均 明显
I 键 词 】 慢性 溃 疡 性 结肠 炎 关
加味地榆汤
保 留灌肠
非 特 异 性 溃疡 性 结 肠 炎 是一 种 原 因不 明 的非 特 异 性 直 肠 和
乙状 结 肠 炎症 , 复 发 作 , 延 难 愈 。我 们 近 年 采用 口服 柳 氮磺 反 迁 胺 吡 啶配 合 加 味地 榆 汤 保 留 灌肠 治疗 该 病 ,取 得较 好 的临 床效
高 于对 照 组 。结 论 口服柳 氮磺 胺 吡 啶 配 合加 味地 榆 汤 保
留灌 肠 治 疗 慢性 溃 疡 性 结肠 炎 效 果 显 著 。
清胰解毒汤治疗。 方中大黄通腑泻火 , 清热解毒 , 活血化瘀 , 辅芒 硝泻火通便 , 意于“ 立 腑以通 为用 ”胡黄连 、 ; 金银花 、 大青叶清热
性。
善微循环 , 增加胰腺血液灌流量 ;柴胡可明显 降低胆 道 口括约
肌 的 张 力 ; 黄 连 可 促 进 胰腺 腺 泡 分 泌 胰 酶 ; 胡 大青 叶 、 金银 花有
一
定 程 度 的 抗 菌 活 性 , 有 明显 的抗 内毒 素 作 用 。 药 合 用 , 还 诸 能 明显 改 善 呼 吸 功 能 , 制 胰 腺 分 泌 , 低 胰 酶 活 性 , 强 胃肠功 抑 降 增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号。在病人临睡前保留灌肠 , 药液在肠 腔 内保留的时问越 长疗效越好 。正常大 肠 吸收液体能力为每 日4~ L 病理状 况下 6, 仍很 强 , 冈此肠道 给药后 , 药物混 合 于肠
内分 泌液 中 , 过 黏 膜 而 被 吸 收 , 到 治 通 达
患 者 中有 以 为 3 5岁 的 男 性 患 者 , 业 是 职
心理护弹 : 灌肠前 向患者详细说 明保 留灌肠 的 同的 、 点及 注意事项 , 病人 优 对
提 出 的各 种 问 题 加 以解 释 和 安 慰 , 得 患 取
查确诊为溃疡 性结肠 炎 , 中充血 、 其 水肿 伴糜烂 、 有脓性分泌物者 6 7例 , 黏膜浅溃 疡8 例 , 1 息肉样增生 者 8例 。
n 19 9 9年采 片 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溃 j 疡性 结肠 炎病 人 16例 , 9 5 男 2例 , 6 女 4 例, 年龄 2 7 3~ O岁 , 病程 5个月 ~1 , 8年 病变局限于 乙状结肠者 8 6例 , 限于 降 局 结肠者 5 8例 , 位于 全结 肠者 1 。16 2例 5
疗效 果 。
温度 应略高 于体温 , 温度过高会烫伤肠黏
膜, 温度过低 可能 导致肠 痉挛 , 引起 肠蠕
动加快I 现腹痛 , q I 腹泻等 , 病人不易耐受。
灌肠操作 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 , 尤 其是年老体弱者 , 观察其脉搏 、 呼吸 、 血压
的 变 化
治疗 , 中药灌肠 2个疗程 , 临床症状 明显 消失 , 复查结肠镜肠黏膜恢复正常。出院 时指导病人注意劳逸结合 , 当进行体育 适
例病 人 临 床 症 状 明 显 , 经 电 子结 肠 镜 检 均
中药保留灌肠
概念: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至结肠, 使药液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 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 作用。
适应症: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 性胰腺炎、胆石症、肝性脑病
适应症: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 炎、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肝性脑病 、尿毒 症及便秘等
2. 减轻肛门刺激,选用输液器进行灌肠, 管径小而柔软,对肛门刺激性小,灌肠 液输注速度易于调节。
3. 灌肠时压力宜低,药量宜小(200ml以内);为促进药 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易引起排便反射达不到保留目 的。操作前须嘱排空二便,必要时先作不保留灌肠。
4. 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 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 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 差。
5. 操作时动作轻柔;若灌肠液滴入不畅,可能输液管出口 被粪块堵塞或紧贴肠壁,可挤压或稍移动输液管。灌肠 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 止,并通知医师处理。
7.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嘱病人屈膝仰卧,抬 高臀部,静卧1小时以上。
8. 整理用物,洗手
9. 再次核对病人信息,记录
10.交代注意事项:嘱病人尽量延缓排便时间市药 液至少保留2 h以上,并告知患者半个小时变换 体位(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使灌肠液 在肠道中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必要时深呼吸以利 于药物的保留吸收。
禁忌症:
肛门、直肠和结肠手术患者,大便失禁 患者,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妊娠妇女等。
目的
1. 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 2. 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 肠道易激综合症。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82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
分别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和柳氮磺胺吡啶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进行治疗。
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结肠炎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症状开始缓解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接受临床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结肠炎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
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的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8-01溃疡性结肠炎(英文:uc)是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或黏膜下层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1]。
患有该病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2]。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在短时间内进行控制,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复发率进一步降低。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在a组中包含23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8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3岁;该组研究对象的患病时间主要分布在8个月至12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3.6年;在b组中包含22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9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1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7岁;该组研究对象的患病时间主要分布在9个月至13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3.1年。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9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无浅 无 诸症 纤 我 院近 年来 采用 中药保 留灌肠 疗 法 治疗 慢 性 溃疡 性 结肠 炎 轻 度充血 水肿 , 表糜烂 及溃 疡 效 : 无明显 改善 。 维 乙状结肠 镜或 x线 钡灌肠 检查 无变 化 。 9 例 , 效满 意 , o 疗 现报道 如下 。 5 治疗 结果 1 一般资料 治 愈 6 例 , 7 .1 好转 l 例 , 1. %; 4 占 1 %; 1 2 占 3 3 无效 l 3 4例 , 占 本组病 人 9 例 , 中男 性 5 例 , o 其 6 女性 3 4例 ; 年龄 最 大者 6 2 5 44 4 岁, 最小 者 2 岁 , O 平均 年龄 3. ; 程最 短者 5 月 , 8 5岁 病 个 最长 者 3 1. %; 效率 8. %。 5 6 总有
腰 背肌 功 能锻 炼治 疗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术后 腰椎 失 稳的观 察
李智 斐 ’ 许 建文 ‘ 杨 光 ‘ 张 家立 ‘韦家鼎 ’ 通信 作者 : 远鸣 ’ 钟 摘 要: 目的 : 为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术后腰椎 失稳 治疗提供 较好 方案 。方法 : 运用 五点 支撑 法 、 三点 支撑 法 、 飞燕点 水法 等锻炼 方法 治疗 椎间盘 突 出症 术后腰椎 失稳 。结果 : l例 , 例 , 例 , l 后期行 手 术治疗 ; 优 8 良9 可2 差 例 总有效 率 为9 . 6 %。结论 : 7 腰背肌 功能锻 炼临床运 用
3 治 疗方法
6 典 型病例
据 中医辨证 分为 2型 :湿热 郁结 大肠 型 6 例 , 占总 例数 的 1 6. %; 物组成 为 : 78 药 7 秦皮 1g公英 3g黄 连 1g 白头翁 3g苦 5、 0、 5、 0、 参 3g 白芍 3g元 胡 1g 云 苓 3g 槐 花 1g丹 参 3g 黄 芪 0、 0、 2、 0、 2、 0、 3g甘 草 6 。脾 胃虚 弱型 2 0、 g 9例 , 占总 侧 数 的 3 . %; 22 2 药物 组 成 为: 陈皮 1g黄芪 3g党 参 1g云苓 3g苡 米 3 g元胡 1g 白 5、 0、 5、 0、 0、 2、 芍 3 g 槐 花 1g 丹 参 3 g 公 英 1g 黄 连 1g 白 头翁 1g 甘草 0、 2、 0、 5、 2、 5、 6。 g 上述 2 型治 疗方 法均 为每 日 1 , 煎 2次 , 取汁 30 l早 剂 水 共 0m, 晚排空大便 , 留灌 肠各 1 , 卧 1 保 次 静 小时 以上 。 4 疗效 标准 痊愈 : 痛 , 泻 消失 、 便 正常 , 维 乙状 结肠 镜 或 x线钡 腹 腹 大 纤 灌肠检查 肠黏膜 恢复 正常 , 随访 1 无 复发 。好 转 : 痛 、 泻消 年 腹 腹 失, 大便 近正 常 , 纤维 乙状 结 肠镜 或 x线 钡 灌肠 检 查仅 有肠 黏膜
中药保留灌肠干预溃疡性结肠炎
事项
1.治疗一般安排在病人晚间睡前进行,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好。2.插管动作要轻柔,以免 Nhomakorabea伤肠粘膜。
3.插管时若遇到阻力或流速不畅,可移动肛管或挤压橡皮管。
4.若患者感到腹胀,或有便意,可告知患者是正常现象,嘱患者张口深慢呼吸,放松腹肌减轻腹压。
并发症
处理
如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等,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滕州市中医院
肛肠科中医传统疗法操作规程
特色
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干预溃疡性结肠炎。
药物
组成
溃结散,锡类散;协定方。
禁忌症
1.妊娠期妇女,不明原因的急腹症,消化道出血,肠癌,严重心血管疾病均禁用。
2.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病人,排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
操作
方法
①备齐用物,嘱病人排空二便并做好休息前的一切准备,做好解释。②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灌肠深度和体位。③根据医嘱准备中药煎剂,温度为38-41℃。④按常规灌肠操作法,插入肛管,点滴法灌肠,速度30滴/分钟,以病人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灌肠完毕即休息,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⑤整理用物,观察患者反应。
评价
1.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中药保留灌肠的目的并主动配合。
2.病人主诉症状缓解,无不适。
中药保留灌肠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方法上采取综合治疗,特别是中医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基础1.1 局部治疗作用结直肠给药可使药液与肠黏膜病灶直接接触,避免药物代谢的首关消除效应,病灶部分药物浓度较高,促进其修复,取效快捷、确切。
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不仅直接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还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等方面达到增强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1]。
1.2 全身治疗作用中药保留灌肠通过药物渗透,吸收能达到甚至超过口服药的效果,并减少口服药的副反应,常常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1.3 肠道透析治疗作用肠腔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起到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通过肠道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 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临床证实,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2]。
2.1 药液保留时间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3]。
研究表明灌肠液在肠道内存留2h才能达到治疗效果,6h以上效果最好[4]。
因此,郭红先[5]在灌肠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以尽可能地延长药液在结肠内的保留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据观察,中药灌肠液内加入不同西药进行直肠高位滴入保留灌肠法后,药物在结肠内保留时间有差异。
结果发现纯中药灌肠液易刺激肠道、增加肠蠕动,保留时间短;加入奴夫卡因或丁卡因后使肠蠕动减慢,延长了药物保留时间[6]。
2.2 导管插入深度中药深部给药法实际是一种全结肠保留灌肠。
此种给药途径以维持肠腔药物浓度及肠系膜血药浓度为目的,讲究药物弥散面积与扩散系数,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护理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将中药经肛门灌入,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方法:用一次性100毫升注射器抽吸中药煎剂接一次性导尿管灌入大肠内。
结果:治愈率达到96%。
结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药物在结肠内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护理措施到位是关键。
【关键词】保留灌肠;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内的炎症[1],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发于中青年人[2]。
以大便次数增多、泄泻、便秘、粘液便为主证。
臁疮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胀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说水样便。
患该病病人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不适[3]。
对患者危害极大,必须及时治疗。
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我科对就诊的3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经过临床观察,护理措施的科学到位,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来自于我院门诊,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男性16例,女性16例,最大74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半年。
均经过结肠镜检查确诊,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8例患者结肠粘膜有轻度溃疡。
18例患者粪便呈糊状、粘液脓便。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6例。
均有肛门坠胀感以及腹部胀满不适感。
1.2中药方剂:黄连15克、黄柏15克、白术15克、三七15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陈皮12克、甘草10克煎水取汁200毫升用以保留灌肠,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2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治疗方法2.1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准备灌肠溶液,灌肠液量100毫升。
温度39—41摄氏度。
(3)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4)用物:10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14号一次性导尿管,凡士林油,无菌手套,无菌纱布若干。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T e t g 3 a e f h o i l e a i ec l i r a i c s so r n cu c r t o i si n 8 c v t n TCM r l l s e e to n m a o a u tn i n e e p r
吴 奎 钦 州 ,5 5 0 3 0 0)
ci ia . s l : 8 c e n t i g o p r c n l u e 4 c s s f c i e i 9 c s s i e e t e i a e , e e t e e r ae wa l c 1 Re u t 3 a s i h s r u , e e t c r d 1 a e ,e e t 1 a e , f ci n 5 c s s r c n l t u er t s n s s y v n n v yh 3 .% a dt e t tl fe t er t s 8 .% . n l so TCM r l l sr tn in e e e t h o i le a i ec l i a e trci i a 68 n a h o e c i ae wa 6 8 Co c u in: v o a u e e t n mat a r n cu c r t o i s d b t l c l p o r c v t h e n e et f c.
治疗 3 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 3 例 中,近期 治愈 1 ,有效 1 ,无效 5例 ,近 8 4例 9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病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中医配药治疗,对照组用泰胃美片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共55例,痊愈45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55例,痊愈19例,好转21,无效15例。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够彻底且安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小,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药保留灌肠;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27-02
肠道病是指包括肠道粘膜、肠道血管以及肠道功能和器质性病变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息肉、肠易激综合征等。
病人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大便伴有粘液或脓血、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精神疲倦、纳食不佳等特征。
这类疾病具有病程日久,顽固难愈,易于反复,治疗比较困难的特点。
近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发挥传统医学特色,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其中,中医药运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正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热点!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直接作用于病灶和肠道粘膜,有利于祛除病邪和组织修复,有利于保持药物性能,具有吸收快、显效快等优点。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对我院110例根据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特征,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治疗前均未进行抗溃疡治疗。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23-65岁,平均365岁;病程1-9年,平均35年。
对照组55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胃溃疡16例,复合溃疡22例,hp阳性35例;对照组性别、年龄、病程基本上与治疗组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实验组黄芩、黄连、苦参、秦皮各159,赤芍、茯苓、白术、五倍子、乌梅、赤石脂各109,水煎至400rnl,过滤去渣,将药液凉至38℃左右,排空大便后,取200rnl保留灌肠。
122对照组氟哌酸029、甲硝唑片049、硝苯地平片10n瑶,氢化考的松针200ing、溶入200111l温09%氯化钠溶液中,保留灌肠。
两组均为2次/d,7天为l疗程,进行2-3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前后查大便常规,肝功能。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13评价方法比较观察两组和治疗效果药物肠道内保留情况。
治疗1个疗程之后可根据临床变现出来的症状和结肠镜检查出的结果判定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粘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粘膜轻度炎症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结肠镜检查溃疡面积没有变化或者溃疡增大。
治愈加上有效,称之为总有效。
2结果
平均治疗时间为28d。
实验组治疗55例,痊愈45例,占患者总数的8182%;好转的7例,占1273%,无效3例,占545%,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1a后随访52例,1例复发;2a后随访45例,除1例有腹泻外,其余均无复发。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失疏泄则脾之运化功能障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精不布而为湿,水湿流溢于肠道为泄泻;湿邪日久不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为淤;另外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异常对该病的发生也至关重要;病久及肾,可致脾肾阳虚。
因而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涉及到肝、脾、肾、大肠,湿、淤是其致病因素。
故疏肝健脾化湿,和中理气化淤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而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往往与其它三邪合并致病。
我科发挥中医优势,针对本病病变部位,在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特点,临床上采取清热解毒,凉血止泻的中药汤剂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通过肠壁吸收发挥药效。
方中青黛凉血解毒;秦皮清热燥湿、涩肠止泻;黄连清热止泻,它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白及可使血白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消肿生肌,利于溃疡面的修复;白头翁对肠粘膜有收敛、止血作用;三七能缩短凝血时间,使血小板增多而起止血作用;五味子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抗炎抗病毒的应激反应。
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生肌之功效。
中医学中没有uc病名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观,uc急性活动期或初发型多类似于中医的“湿热痢”,而缓解期或慢性持续型则
类似于中医“休息痢”、“久痢”或“虚寒痢”。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情志所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脾胃虚弱有关。
病机多为脾肾两虚,湿热阻滞大肠,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湿、热、瘀、毒雍滞大肠。
正如明·《景岳全书·杂证谟·痢疾》中指出:“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胃”,“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此乃对uc病因病机之最恰当描述。
本研究将观察组病例,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分型为大肠湿热、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血瘀肠络,并给予标准化方剂加减用药内服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针对病因病机治疗特点,使不同体质、不同病因病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的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以达“治病必求其本”。
同时又根据uc病变部位大多位于直肠及结肠下段,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隐窝脓肿等,符合中医肠痈、内疡之证候,其局部辨证为湿热蕴结肠道,故采用自拟复方八味灌肠液灌肠。
直肠灌注给药避免了苦寒药物内服败胃之弊,同时又可避免消化液对药液的破坏,提高利用率。
中医现代研究表明,局部给药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和活化程度,病灶消除与黏膜修复较快。
方中以黄柏、苦参、白头翁、地榆、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石榴皮涩肠止泻;防风祛风燥湿,除肠道湿邪;白芍即可缓急止痛,又有止泻痢之功。
诸药协同,共达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祛风止泻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要注意做好护理。
具体的护理要点如下:①灌肠体
位,患者宜取侧卧位,抬高臀部30°,或依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
如病变范围广泛时,灌肠后应进行必要的体位活动,使药液尽可能地附于病变之处。
给药后一般静卧数小时。
②肛管插入深度,一般插入15-30cm为宜,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使药液缓慢滴入,约30分钟滴完。
③药量,药液一般不能过多,每次100-150ml为宜,最多不可超过200ml。
④药液保留时间,一般认为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最好保留1小时以上。
⑤药液温度,一般药温应在38-41℃为宜。
⑥应注意饮食有节,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肥甘厚味及醇酒之品。
另外,腹泻者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便血者宜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
⑦保持肛门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机械性刺激,必要时肛周涂抗生素软膏以保护皮肤。
⑧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
⑨加强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避免感染,防止复发。
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直接作用于病灶和肠道粘膜,有利于祛除病邪和组织修复,有利于保持药物性能,具有吸收快、显效快等优点。
将中药注入患者结肠内,其灌注的部位随炎症部位的不同可深可浅,随患者的耐受能力自动调整药液的注入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通过结肠粘膜充分吸收、抗菌、消炎,易于肠粘膜的修复愈合。
如此可见,中药保留式灌肠,体现了内外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的综合疗法。
该疗法治疗uc具有针对性强、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疗程短、方法简便、患者易接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可长期使用,停药后复发率较低。
为uc
理想的治疗途径。
在目前振兴中医,提高中医药专病治疗特色上,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01)
[2]姜挺,夏冰,李春,罗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2006,25(10)
[3]邸大鑫,顾悦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05)
[4]田蕾,李舒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23)
[5]左艳敏,王东兴,王筱婧,佟艳春,李南屏自制中药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01)[6]徐甦,朱惠芳中西医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49例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07)
[7]叶柏,沈洪,陆乐,王亚奇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11)
[8]祝宇平,王玲玉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7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医外治杂志,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