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

03
B型:主要表现为透析开始几分钟内,甚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出现胸痛,伴或不伴背痛。 B型一般较A型轻,通常可以持续透析。
04
透析器反应
病因:
3
B型:病因不明,可能与补体激活有关
A型:环氧乙烷残留、AN69透析器及服用ACEI药物、透析液污染、复用、肝素、补体片段释放等
透析器反应
B型:支持治疗如吸氧,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使用复用程序可能是一个预防方法。
透析过快,见于初次血透或者间隔过长的慢性肾衰者。
02
采用高效透析器。
03
失衡综合症
临床表现
轻度:头痛、不安、恶心、呕吐、嗜睡、肌肉抽搐。
重度:血压升高、震颤、定向障碍。
03
严重:癫痛样发作,精神异常、昏迷、死亡
04
失衡综合症
癫痛样发作可用安定iv5-10min可重复一次。
症状轻者可静推高渗糖,高张钠,重者停
原因
01
透析机温度过高
02
透析液渗透压过低
03
血泵性能差造成细胞破坏
04
透析液残留的甲醛溶液
05
误输异型血
06
透析管路狭窄
07
溶血
02
03
04
05
06
01
胸痛、腰痛、呼吸困难、黄疸、血红蛋白尿、高钾。
临床

对症治疗
立即停用HD,夹住管路,不回血
处理高钾
急性溶血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5
原因
1
容量依赖型
2
肾素水平升高
3
高血压
采用适当的透析液钠浓度
1.60-80%通过HD及降压药可控制血压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1.透析失衡综合征
为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发生。

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恶心、呕吐,有时血压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透析液中钠浓度不宜过低,超滤脱水不宜过快。

出现症状时,轻者给静注50%葡萄糖液50~100ml,肌注异丙嗪25mg;重者应给甘露醇或白蛋白等,减低透析器中负压及流量。

2.发热
透析早期发热,多由于透析系统冲洗不净,致热原存在或预充血液快速进入体内产生输血反应所致;如透析后体温持续上升多提示感染,应寻找发热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并发症
如低血压、高血压、心脏进行性张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不齐等。

4.贫血
尿毒症原已有不易纠正的贫血,加上透析中需反复抽血检查以及透析器中残留血液的丢失,可加重贫血,因此,应减少种种原因的失血,补充铁剂、叶酸或适量输血。

5.透析性骨病
6.感染
要防范动静脉瘘、肺部及尿路感染。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肾内科】ppt课件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肾内科】ppt课件

ppt课件
18
七、溶血
原因:1、血路管相关因素:如狭窄或梗阻等引起对红细胞
的机械性损伤;
钠),透
2、透析液相关因素:透析液浓度异常(低
析液消毒剂污染;
3、透析中错误输血;
4、高温透析;
症状:血液呈淡红色,发冷,发热,胸闷,急性贫血。
处理:1、检查原因;
2、严重者终止透析,丢弃管路中血液;
3、贫血严重予以输新鲜血液;
ppt课件
9
二、失衡综合征
处理:预防很关键。
早期透析(最好在血浆BUN<23.6mmol开始透析) 合理诱导透析(低效透析器、短时透析)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透析中使用给予甘露醇、高张糖可防止; 已发生失衡患者,轻者缩短透析时间,重者结束透析,同时
给与高张糖、高张钠等(高血压慎用); 一般在24小时内症状自行缓解,如不恢复可考虑有其他并发
常见32.4%主要房扑和房颤 多发生在透析中期,与低血钾有关 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心绞痛、心衰等,易发生
体循环栓塞 治疗原发病和诱因、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
抗凝治疗。 休息状态下心室率超过110次/分应处理,可选用β
受体阻滞剂或西地兰,休息时60-70次/分,活动时 不超过90次/分。 新发生的持续房颤应复律。
ppt课件
2
血液透析的 急性并发症
与血液透 析治疗有 关并发症
与血液透 析技术有 关并发症
ppt课件
3
血液透析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ppt课件
4
一.首次使用综合征(FUS) 二.失衡综合征 三.低血压 四.高血压 五.发热 六.出血 七.溶血 八.肌肉痉挛 九.头痛 十.心律失常
ppt课件
5
一、首次使用综合征(FUS)

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02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02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低血压
总结词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血压下降、头晕、乏 力、心慌等症状。
详细描述
低血压的原因可能包括血容量减少、血管收缩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处理方法包括减缓血液流速、降低透析液温度、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溶液等。
低血压
详细描述
恶心和呕吐的原因可能包括低血压、 过敏反应、失衡综合症等。处理方法 包括及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溶液、 给予止吐药、抗过敏药物等。
失衡综合症
总结词
失衡综合症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 肌肉无力等症状。
详细描述
失衡综合症的原因可能包括血液中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脑组织渗透压变化等。处 理方法包括降低血液流速、减少超滤率、给予高渗溶液等。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等。
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等。
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及处理
目录
• 引言 •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 处理方法 • 预防措施 • 结论
目录
• 引言 •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 处理方法 • 预防措施 • 结论
01 引言
01 引言
血液透析的简介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 竭的有效方法,通过半透膜原理,清 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以维持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哌唑嗪、拉贝洛尔、特拉唑嗪
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纳多洛尔
普萘洛尔、吲哚洛尔、艾司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
福辛普利
ARB
氯沙坦、坎地沙坦
CCB

地尔硫卓、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依拉地平、硝苯地平、维拉帕米
血管扩张剂
米诺地尔、二氮嗪、硝普钠
6
若输液500ml以上血压仍不回升,可给予升压药
7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终止透析治疗
8
应急处理
1.透析低血压及其处理
维持或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低温透析(35C°,34-36C°);调整降压药物的应用;使用外周血管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5mg,透析前30min口服
防止超滤过多、过快:避免短时透析(每周3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能超过体重的4-5%;准确评估、及时调整干体重;必要时增加透析次数及时间
发生原因
气急、烦躁,胸部紧压感、腰背痛,可伴有发冷、发热,呼吸困难,病人出现胸痛、气短、和/或背痛
3.肌肉痛性痉挛及其处理
体重增加过多者,延长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采用可调钠透析,起始钠浓度140-145mmol/L,结束时为135-140mmol/L补充左卡尼汀(左旋肉碱,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1-2g)、维生素E(400IU,睡前服用)透析前2小时口服奎宁180~300mg去甲羟安定(Oxazepam) 5-10mg,透析前2小时服用
老年患者、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者出血风险高,应给予严密监测,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及种类
9.溶血及其处理
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透析液温度过高,如温度在47-51ºC之间,溶血可在数小时或48小时内发生,超过51ºC可立即发生严重溶血。一般发生在恒温器失灵情况下低渗透析液可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多为配方或比例泵失误引起透析液受甲醛、漂白剂、氯胺、游离铜、硝酸盐等污染,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导致溶血异型输血由于浓缩透析液与透析用水配比不当导致电导度过低---低渗血症透析用水中甲醛、漂白粉、硝酸盐、铜等物质超标

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与透析有关的因素: 脱水过快、过多 低钠透析液 醋酸盐透析液 残留消毒剂 体外循环量多
药物: 降压药 镇静剂
生物相容性差: 低氧血症 过敏
其他: 低蛋白血症 重度贫血 高龄 糖尿病
心脏因素: 心包炎 心肌梗死 心瓣膜病 心律紊乱 心力襄竭
透析相关低血压(治疗和预防)
个体化超滤脱水:根据患者体内水钠潴留情况给予适当的预冲液,透析宜缓慢进行。对于初次透析者,年老体弱及应用大面积透析器时,透析中每h超滤不宜超过患者体重的1%,超滤后患者体重应不低于干体重,宜采用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碳酸氢钠透析液
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严格控制水、盐摄入量是控制体重增加过度的最有效措施,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应<1kg/d ,或<干体重的5%
低血压(预防和治疗)
低血压(预防和治疗)
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在透析中输入血浆、白蛋白或其他胶体溶液 心源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强心剂和血管活性药物
02
FK352:腺苷受体拮抗剂,50 mg
机制:腺苷是内源性血管扩张剂,部分HD者的低血压与腺苷相关 疗效:透析开始后1h,静脉给予可显著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内分泌因素: 肾上腺组织切除 前列腺素增多 甲状腺素减少
BP:90/60mmHg
早期反应:打呵欠、便意、后背发酸等
典型:恶心、呕吐、出汗等
严重: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低血压
症状较重者,可给予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及白蛋白等
症状严重者应停止透析,并应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
迅速补充容量,临床常给等渗盐水100250 ml后,患者临床症状能迅速缓解,同时给予吸氧
A
酸碱失衡:透析后酸中毒纠正,动脉血pH升高,但脑脊液的pH却下降,脑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内渗量升高,也加重脑水肿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_PPT课件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_PPT课件
治疗。 (2) 明确病因主要是患者对与血液接触的体外循
环管路、透析膜等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可能 的致病因素包括透析膜材料、管路和透析器的消 毒剂(如环氧乙烷)、透析器复用的消毒液、透 析液受污染、肝素过敏等。另外,有过敏病史及 高嗜酸细胞血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应用者,也易出现A 型反应。
轻者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升高。 重者短时间视力模糊或视物不清,肌肉痊孪 或扑翼样震颤,定向力减弱,嗜睡危重者全身 痉挛,意识障碍,昏迷,癫痫样大发作 , 甚至危 及生命。大多数失衡综合征患者可以缓解, 最迟透析结束后 24h 内症状消失,不留有后 遗症是其特征之一。脑电图显示弥漫性慢 波。
不缓解可以再给予同等剂量或开博通 12.5~25mg • 4.症状显著时( 高肾素型)减慢除水量,降低血流量。 • 5.透析结束时收缩压 24kPa〈 180mmHg) 以上
时,半小时后复测血压,若仍高时给予降压药
(七) 皮肤瘙痒
• 是透析患者常见不适症状,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透析治疗会促发或加重症状。
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 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 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必要时考虑生理盐 水回血,停止血透。
处理措施
因除水等所致的血容量减少 • (1) 快速补液,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00~300mL 。 • (2) 减慢或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 • (3) 除水过程中给予胶体液,如白蛋白或输血,
预防
预防措施依据可能的诱因,采取相应措 施。 • 1) 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 • 2) 选用蒸汽或γ射线消毒透析器和管 路。 • 3) 进行透析器复用。 • 4) 对于高危人群可于透前应用抗组胺 药物,并停用ACEI。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过程中可以出现一些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其中常见的并发症有:
①低血压
是血透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30%。

②肌肉痉挛
病因尚不清楚,病人体重低于干体重及应用低钠透析液。

由于高渗溶液能扩张肌肉中的血管,对急性痉挛可用高渗糖或盐水治疗。

预防低血压可避免大部分痉挛发生,高钠透析对之也有一定的好处。

③恶心、呕吐
常规透析发生率约为10%,最常见的原因是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与透析液中毒及高血压引起的脑病有关。

④头痛
也是血透的常见症状,大多数原因不明,可能是轻度失衡综合征的表现,也可以是许多透析并发症的伴发症状,如高血压、发热、颅内出血、溶血等。

⑤寒颤发热
主要原因有,透析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水处理系统及透析液细菌超标,产生的细菌、内毒素和变性蛋白,均可造成致热源反应,出现寒战发热。

其特点是透析开始1小时左右出现发冷、寒战,继而发热,伴有头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8度以上,持续数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

⑥空气栓塞
是十分危险的并发症,常见原因是透析系统静脉输液不慎、空气回血不慎或空气监测系统失灵等。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V1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V1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V1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之一,但是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下面我们来看看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一、低血压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可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应紧急采取以下对策:1. 停止透析器。

2. 采用半卧位位。

3. 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增加血容量。

4. 如仍不能改善症状,可考虑静脉注射多巴胺等缩血管药。

二、心包炎心包炎是血液透析治疗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出现胸痛、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等情况。

应紧急采取以下对策:1. 停止透析器。

2. 若出现心力衰竭应使用利尿剂。

3. 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4. 若病情加重则需要紧急送往医院处理。

三、感染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如严重感染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应紧急采取以下对策:1. 停止透析器。

2. 发现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

3. 做好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4. 如情况不明朗,应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

四、出血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透析器。

紧急采取以下对策:1. 给予血浆、血小板等血制品的输注。

2. 使用可止血药物。

3. 如伤口较大,应外科处理。

五、肠瘘肠瘘也是血液透析期间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需要紧急处理,具体救治对策如下:1. 停止透析器。

2. 对症治疗,如肛门放气、洗肠,以减少肠胀情况。

3. 给予抗生素、肠道消炎药。

4. 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处理十分重要。

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透析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对身体的损害。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发生与透析治疗本身有关的并发症称之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

近几年,由于透析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改进及透析机、透析器等物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部分并发症在临床上还是较常见的。

因此,为提高透析质量,确保患者透析过程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将讨论一些较常见及较严重的并发症第一节急性并发症一、透析低血压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分为发作性低血压( episode hypotension,EH)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sustained hypotension,SH)。

前者定义为患者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较透析前下降30mmHg,发生率为30%~40%;后者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发生率为5%~10%。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还可以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较痛、肾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

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

急性肾衰竭时低血压可加重肾缺血性损害,延缓肾衰竭恢复时间,应尽量避免。

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中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其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越来越多。

而血液透析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血压的观察,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一)发生原因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与透析有关的因素超滤过快,过多;使用醋酸盐透析液;低钠透析液;残留消毒剂;体外循环量多,透析液过热。

2.自主神经功能素乱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

此类患者血容量减少时,动脉收缩能力也受损,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维持血压的能力也下降。

3.生物相容性差生物相容性差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变态反应对心血管功能有不良影响,导致低血压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急 性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发热
• 透析开始即刻出现寒战、高热 原因:多为复用透析器及管道污染、残留 甲醛、消毒不彻底或预充液进入体内后所 引起的输液反应 • 透析1h后出现发热,通常症状在几小时内 自然消失 原因:多为致热原反应
发热
症状 寒战 发生率(%) 93.1
发热
失衡综合征(发病机制)
• 脑水肿 患者死后发现水肿的脑瓣(brain flap) 透析后证明有脑水种 尿毒症狗模型证实颅内压增高,主要是 “尿毒逆渗透效果”
失衡综合征(发病机制)
• 渗量失衡:透析清除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后,血渗 量降低,脑组织中尿素等物质不能很快经血脑屏 障弥散入血浆。结果脑组织渗量高于血渗量,水 分进入脑组织,进而引起继发性脑水肿。尤其当 透析后血浆渗量下降40mOsm/(kg· H2O)时,水分 可进入脑组织,加重脑组织水肿 • 酸碱失衡:透析后酸中毒纠正,动脉血pH升高, 但脑脊液的pH却下降,脑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内 渗量升高,也加重脑水肿
通常较轻 不清 不清
继续透析,无特殊处理
预防
复用时先预处理,透析器内无凝血成分,适当预处理 用射线消毒透析器,适当冲洗
失衡综合征
• 定义:Dialysis diseguilibrium syndrome (DDS)是一组全身性和神经系统症状 • 原因:透析患者脑脊液压力和尿素水平高于血 液中水平,因而导致继发性脑水肿 • 诱发因素 高血压 首次透析 透析前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高效透析
B型: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由于透析膜的生物不 相容性或透析器内含毒性物质激活补体所致
A型FUS
• 发生率:0.04% • 临床表现:多数在透析开始530min内发生。 轻者有胸痛、皮肤瘙痒、鼻过敏、眼部水肿, 腹绞痛或腹泻、血压下降;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全身烧灼感、胸腹剧痛、血压下降、休克,偶 有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 处理:轻者一般对症治疗可以缓解;重者应立 即停止透析,体外循环血液不宜再回输给患者, 给予吸氧、抗组胺、糖皮质激素和及肾上腺素 等药物治疗,禁用环氧乙烷消毒的透析器。如 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A型 B型
发生率
发病 表现
5/10万次透析
透析开始20 30min,多在5min内 呼吸困难、烧灼、瘙痒、发热感、血管 性水肿、荨麻疹、流鼻涕、流泪、腹部 痉挛 中度或严重 有关 不清 可以减轻 暂停透析,血液不回输给患者,用肾上 腺素或抗组胺药或激素
35/100次透析
透析开始1h 胸痛、背痛
程度 病因 消毒剂 补体激活 预充盐水 处理
B型FUS
• 发生率:3%5% • 临床表现:透析开始后1h内,出现胸痛和(或) 背痛等非特异性反应,通常不甚严重,多见于 使用铜仿膜或其他纤维素膜透析器者,而采用 聚丙烯腈膜、聚砜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 聚碳酸膜透析器者不发生或很少发生 • 预防:透析器重复使用、新透析器使用前充分 冲洗等
FUS临床分型
失衡综合征(临床表现)
• 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和透析前有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的患者,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烦躁、 头痛,常伴有脑电图异常,可发生于透析中或 透析刚结束时,常持续数小时至24h,后症状 逐渐缓解。严重者出现惊厥、意识障碍、昏迷, 甚至死亡 • 透析前后血渗量浓度差>25mOsm/(kg· H2O), 支持失衡综合征诊断 • CT扫描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肌肉痉挛
• 发生率:10%20% • 原因:尚不清除,可能与超滤过快和低氧 血症、继发性红细胞2,3-DPE降低及pH值升 高有关,与低钠、无镁透析液和有效循环 血容量减少关系尤为密切 • 临床表现:多见于脱水过多和老年患者, 一般在透析中后期,以下肢多发,表现为 足部、腓肠肌和腹壁,呈疼痛性痉挛。一 般持续10min,肌电图示活动增强
失衡综合征(预防与治疗)
• 预防 • 治疗 最简单的方法:缩短透 轻度失衡综合征:高渗 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 葡萄糖或3%盐水40ml静 脉推注 对于严重水肿、酸中毒、 血尿素氮过高或首次透 严重失衡综合征:应停 析患者,不宜采用大面 止透析,静脉滴注20% 积或高效透析器 甘露醇250ml。癫痫样发 作时,可静脉注射安定 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50 510 mg,510 min可重 mmol/L为宜,不宜应用 复一次,或给予苯巴比 低钠透析液来纠正患者 妥类药物 的高钠状态
肌痛 恶心、呕吐 痉挛 低血压
17
4 4 3 16
发热
• 预防和处理: 水处理系统加消毒灭菌设备,每3月消毒一次 透析前,仔细检查透析用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和 消毒有效期 严格无菌操作 患者发热应作血培养 轻者静推地塞米松5 mg或静滴琥珀酸钠氢化可 的松50100 mg,重者应停止透析,同时给予 广谱抗生素
肌肉痉挛
• 预防:减少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防止 超滤过快、过多 • 治疗 静脉注射: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溶液 或碳酸氢钠 硝苯地平及L-卡尼汀可改善症状 改变血液净化方式:序贯透析、血液透 析滤过应用可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
低血压
• 定义:指HD过程中SBP下降≥20mmHg,MAP下降 ≥10mmHg • 发生率:高达25% • 趋势:随着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患者老龄化、高血压和糖尿病 肾病患者的增加,低血压的发生率亦有增高趋 势
首次使用综合征
• 定义:First-use syndrome(FUS),是指使用新 透析器时在短时间内产生过敏反应。因大量血液 与透析器、消毒剂、透析液接触所致 • FUS分为A、B两型
A型:患者血清抗环氧已烷IgE抗体滴度显著升高, 故认为可能与透析器、血液管道消毒所用的环氧 乙烷有关。但部分A型患者体内缺乏抗环氧乙烷 IgE抗体,其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失衡综合征(发病机制)
• 异常物质:Arieff等发现透析时,中枢 神经系统内可产生一种特发性渗透物质, 引起脑细胞与血液之间显著渗量梯度差, 从而发生脑水肿。渗透物质的性质未明, 可能与透析时脑细胞内钠、钾、氨及氨 基酸代谢失常有关 • 其他:脑缺氧、脑组织钙过高、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低血糖、低血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