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讲课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目标万能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能正确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比较。
2. 将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2.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教师举例说明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2、1/4、3/8等。
3. 学生练习读写分数,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出示若干个分数卡片,让学生进行排序,比较大小。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分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将分数应用于生活中的分蛋糕、分饼干等场景。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如何写6篇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如何写6篇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如何写(篇1)《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怎么写7篇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怎么写7篇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怎么写7篇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写。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怎么写,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怎么写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是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观察课本主题图、讨论并填空。
2、老师出示:课本“做一做”第2题小动物赛跑图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怎么写篇2教学内容:前后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是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下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是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最新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最新5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排列与组合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感知它们间的不同,且能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通过相关的操作活动,能够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比较(类比和对比)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排列规律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排列数,初步了解简单事物组合和排列的不同。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衣服卡片、学生练习纸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和贝贝一起进入有趣的教学广角,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事先板书:数学广角)(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1、衣服搭配中的组合问题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带贝贝去游乐园玩,既然是去游玩,就要穿得漂亮一些,贝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点击出示图片例1图(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电脑音问: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①生猜师:谁猜的对呢?(你们是不是猜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验证以下,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摆完后,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纸表示出来。
展示成果并交流:师:为了便于同学们表述,我们给这些衣服编上号。
反馈:让学生先反馈摆法,再反馈记录法。
评议。
师:他们的搭配方法中,有重复的吗,有遗漏的吗?他们再摆的时候,是怎样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的呢?师:简单的说,他们是先确定一件上装,然后和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再确定一件上装,和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很快就摆出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这样的思考方法,非常的——生:有顺序。
师:是啊,只要做到有序的思考,就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师:然后他们按照摆法的顺序,用连线法进行了表示。
你们也是用连线法表示的吗?有没有不是的?其实,我们还可以编号组合来表示,如①A……你们为什么都选择用连线法呢?师:理解了摆法,学会了连线法,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3=6可以改写为2×3=6)算式中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2表示有2件上装,3表示每件下装有3种搭配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念读0-9的数字;- 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计算练习;- 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9的数字,让他们念读和书写数字,并在黑板上呈现。
2. 理解数字: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排序。
然后复习和讲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大小比较的符号。
3. 认识运算符号:通过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4. 进行运算练习:以口算和计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逐步增加难度。
5. 拓展思维:通过提问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和探索,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问题思路。
6. 小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二:《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并学会正确书写和念读几何图形的名称;- 能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通过绘制和拼凑,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发展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念读和书写几何图形的名称。
2. 了解几何图形:通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属性,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分类,讲解各个图形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3. 图形绘制: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自己绘制出几个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命名和比较。
4. 图形拼凑:通过给学生一些图形的碎片,让他们进行拼凑,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图形,并思考图形的分类和属性。
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详细
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详细一、知识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2. 掌握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熟练使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
二、能力目标:1. 能够正确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能够独立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准确无误地写出结果。
3.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够与同学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及运算方法的掌握。
难点:能够正确独立进行竖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通过给学生举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新知识(15分钟)1.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及规则。
2. 讲解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示范如何使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完成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题。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题方法,分享解题过程。
四、拓展应用(10分钟)老师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进行解决。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数学教案小学怎么写
数学教案小学怎么写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加减问题。
二、讲解加法
1. 教师向学生解释加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例题演示加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加法运算。
三、讲解减法
1. 教师向学生解释减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例题演示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减法运算。
四、练习与巩固
1. 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目,并相互交流讨论。
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挑战性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加减法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交到教师。
教学点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解释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模板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模板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意义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内容和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模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内容的特点,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下面是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模板供参考:年级:学期:周次: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以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等多个方面为考虑因素,具体列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公式、定理、定义等。
(2)学会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如四则运算、分数运算、平方、开方等。
2. 思维能力:(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设计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问题,发现规律和变化。
(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举一反三、拓展思维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价值观养成:(1)培养学生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通过课堂作业和课后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的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评估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指标,从而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灵活调整和修改教学目标,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特点。
同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5篇作为一位老师,就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篇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或向父母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2、银行定期存款凭条;3、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教学模式导入依提纲自学小组交流自学体会师生补充说明教学程序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都做什么用了吗?剩下的暂时不用的钱呢?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那么怎样计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问题。
(板书课题:利息)学生自由谈。
检查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
二、自学教材领悟新知三、小组讨论解决疑难四、排疑解难学后测查A:排疑解难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38——39页的内容。
屏幕显示自学提纲:1、存款的意义2、存款的种类和形式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4、存款的利息计算公式5、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25%,年利率2.25%的含义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
师:大家在自学过程中都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学提纲把自己自学所获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暂时保留。
怎么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怎么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借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技巧。
三、示范演练(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演练,让学生跟随操作并练习加减法运算,同时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练习巩固(1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做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培养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五、教学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和复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案教学目标模板小学数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数学题目。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等。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原理;(2)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3)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3)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
1. 导入新课(1)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新课讲授(1)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课堂练习(1)布置适量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2)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和鼓励。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大全6篇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大全6篇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大全6篇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写。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大全,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大全篇1一、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小学数学课堂教案怎么写?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优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小学数学课堂教案应该怎样写,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案的第一步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明确。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教学的年级、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设置,以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和针对性。
科学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和达到最终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确定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繁杂,在制定教案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教具、运用比较生动形象的例子,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群体相适配,同时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建立起有效、深入的联系。
三、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制定小学数学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情况,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实际思考题目,发掘解题规律。
在引导学生思考过程中,可以适当范例阐明问题的解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巧妙运用教学技巧在编写小学数学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例如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体验。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五、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设定课堂评估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和准确性,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估方式,例如口头回答问题、书面答题、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等,监控学生的学习成果,切实检查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案制定的一些原则和要点,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该灵活运用并适度创新,以保证教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形成理性、开放、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写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写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及应用。
2. 教材参考: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玩具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4.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 拓展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考查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
3. 评价内容:加减法运算的正确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团队合作意识等。
七、教学拓展1. 知识拓展:介绍加减法运算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实践拓展: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沙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适用,学生反馈如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存在的不足,如何改进。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作为一位教职工,就难以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存教学体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篇1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之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
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之内数量。
活动准备:1—3的数字卡片,色彩卡片(红、黄、蓝),糖果一盒,棒棒糖、泥工、玩具等物品各准备一份(3之内),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活动进程:1、复习1—3数字及色彩。
2、游戏:送礼物。
逐个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泥工、玩具),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
请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师:为了夸奖我们的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
出示泥工,小朋友数数有几个啊?3、游戏:捡糖果。
请幼儿依照老师出示的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糖果准备发给小朋友却不谨慎打翻了。
师:哎呀!老师不谨慎把糖果打翻了,那请小朋友帮我捡起来好吗?不过我们要依照老师手里的数字来捡相同数量的糖果哦!4、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当枪声响起,幼儿一起参加保护小鸟的活动,依照游戏的问题数一数__色彩的小鸟有几只,并找出对应的数字。
当幼儿找对了数量,游戏里会传出夸奖的声音,当答错时,游戏里的声音会让幼儿再想一想。
延伸:数数小椅子下的礼物有几个。
反思: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用送礼物的情势引导幼儿感知、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由于糖果是幼儿特别爱好的物品,所以一开始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就积极的帮老师捡糖果了。
后来请幼儿注意聆听要求后有所改进。
当孩子依照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时,有部分孩子开始显现毛病,于是我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毛病的发觉、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控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能。
然后再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多媒体的情势,让孩子感觉在开动画一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又一次增加难度学习到依照色彩的要求数相应的数量,这使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的到了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标题: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教案撰写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规划课程内容并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以下是一份关于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的指导,以帮助你合理安排课程并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
1. 教案概述(Lesson Overview):- 在开头简要概述本堂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
- 同时列出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素材和资源,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
2. 教学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与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紧密相关。
- 将这些目标分解为知识、技能和理解三方面,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3. 先导知识(Prerequisite Knowledge):- 列出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帮助你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并展开有效的教学。
4. 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 详细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包括引入新知识、讲解、示范、练习和巩固等。
- 使用图示、表格、实例等具体的教学资源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 确保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归纳总结(Summary):-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核对学生是否达到了所设立的教学目标。
- 强调重要概念和技能,提醒学生进行重点复习和巩固。
6. 课堂评估(Assessment):- 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个人演示等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学习成果,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高。
7. 扩展延伸(Extension):-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帮助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数学知识。
- 给予学生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记住,一个好的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小学教案怎么写数学教案
小学教案怎么写数学教案小学教案怎么写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并能绘制示意图。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三、教学难点区分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
四、教学具准备“东、南、西、北”四个字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天安门小学教案怎么写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二)、课堂提高练习一第6题(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 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教案怎么写小学数学
教案怎么写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小学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某一具体知识点,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某一具体的数学知识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教学课件、小学数学教材、练习册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纸笔、教材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前置知识。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具体知识点,包括定义、性质和相关公式等。
3. 示例演练:教师通过示范解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4.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6.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共同归纳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五、教学评价:1.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讲解和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3.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课堂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进步。
数学小学教案怎么写
数学小学教案怎么写标题:数学小学教案怎么写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教师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数学教案,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案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等内容,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例如学生能够掌握某一数学概念或解决某一数学问题。
2. 拆解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学重点:确定教学重点,即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和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
2. 知识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本节课的主要数学概念和相关定义。
3. 示例演示:通过实际示例或图示,以生动的方式展示数学概念的应用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活动:设计一系列练习活动,包括个人练习、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等形式,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6.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或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学资源: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具、幻灯片、练习册等。
评估方法:设计适当的评估方法,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评估可以包括口头回答问题、书面练习、小组合作活动等形式。
教学反思:在教案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教学效果、学生反应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估和改进。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数学小学教案撰写指南,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份教案指南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写小学数学教学
目标
怎样写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在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由四方面组成,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但是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整体教学目标呢?“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老师们都比较重视,一般来说,不仅能定出具体的目标,而且在教学中实施,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整体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想讲一个一位青年教师找我备课过程中的小故事:
这位老师备课的内容是《标准》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
一开始就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她打算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了很多“课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钟表,钟表的指针可以活动的,非常精制,来教给学生认识钟表。
我不忍心地打断了她的发言,问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她很坦率地
说:“胡老师,我还没写呢?不过,我知道要让学生认识整点和几点半。
”我又问她;“你知道《标准》中规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吗?”青年教师回答说:“知道,那我再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和思考题吧,但是,要完成四方面的教学目标,一节课的时间不够啊!”这时,我们又打开课本,课本中在认识钟表这一部分,安排了“小明的一天”,呈现了代表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起床、上学路上,在课堂上,午餐、课外活动、睡觉六幅情境图及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这就说明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认识钟表。
我问她:“你们班有同学认识钟表吗?”她说:“一半以上都认识,”那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
怎样激发学生体会认识钟表的必要性呢?青年教师有了好主意,她说:“我把课件中的钟表附上背景,家庭房间内的钟,学校大厅墙上的钟,火车站门前的钟……,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会到认识钟表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利用课本中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是几时”。
在全班交流时,我要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这是6时,这是7时半。
”我情不止禁地说:“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6时、7时半,就可以类推到7时、8时、……12时;8时半、9时半、……12时半,使学生初步接触抽象、概括、推理等数学思想”。
我们俩越说越兴奋,青年教师说:“我还想联系我们班学生生活的实际,他们正好上午8时上课,11时半放学,下午2时上课,3时半放学,让学生在自己学具钟面上拨一拨。
”我也出了一个主意“在最后你可以让学生拨7时半,再问一问学生早上7时半一般你在干什么(一般在上学路上),晚上7时半一般你在干什么(一般随父母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这样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青年教师接着说:“我还可以利用课本上最后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太阳大约几时升起,几时落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我们互相启发,不知不觉夜幕降临,青年教师告辞了,她高兴地说:“我知道怎样备课了,您能不能明天来听我这节课”。
我欣然答应,第二天,我如约走进课堂,青年教师显得很轻松,同学们非常积极,课堂气氛十分愉悦。
下课了,青年教师走到我跟前,告诉我,时间一点也不紧,我知道怎样制定和实施多元化教学目标了。
她高兴地把我送出校门外,我走在路上,心里想:我们老师只要充分认识到实现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备课时要有实现整体目标这根弦,就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各方面的教学资源,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