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阶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阶段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1.自然环境对社会整体影响的阶段性
可以把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整体影响分成四个阶段。
(1)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阶段,人类的衣食住行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度较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的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制约。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人类的生息才比较活跃。
(2)农业社会阶段,栽培的作物,驯化的家畜、家禽是主要生活来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灌溉的河水,温暖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有些史学家称这个阶段为大河文化时期。亚热带和暖温带中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埃及依托尼罗河,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印度依托恒河与印度河,中国有黄河、长江。
(3)工业社会阶段,煤、石油、水力等能源,铁矿、铜矿等金属资源和航道、港口等交通条件,成为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马克思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受到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有过分析。“劳动生产率总是离不开各种自然条件。那些条件,可以还原为人自己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的自然条件,又可以从经济方面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如肥沃的土地和富有鱼类的水等等;劳动手段的自然资源,如汹涌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道,树木,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前一类自然资源有决定作用,在较高的发展阶段,则是后一类自然资源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还列举英国和印度作为拥有两类不同资源的典型。
从自然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影响出发,马克思还对资本主义的诞生环境作了剖析:“资本的母国,不是草木郁然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地方。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由生活所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刺激他,使他的需要、能力、劳动手段和劳动方式多样化的,并不是土地的绝对丰度,而是它的差异性,它的自然产物的多样性”。
(4)后工业化阶段,新技术产业兴起,生活资料自然资源与劳动资料自然资源对社会的整体影响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整体影响上升。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在环境质量优异的地
区落脚。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九州,德国南部,都是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新技术产业区是知识密集区。优异的环境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济效率,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和水质清新、少污染。环境优异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
2.自然环境对局部社会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自然环境对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的影响都有阶段性。以自然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为例,有些论著认为,到了战略核武器阶段,自然环境的影响就不存在了。根据是战略核武器射程远,精度大,改变了距离和空间的概念,可以克服地形和恶劣天气的障碍。实际上,战略核武器出现后,自然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冷兵器阶段,险要的隘道关口,对军事活动有重要抑制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是冷兵器阶段自然环境影响的形象概括。到了战略核武器阶段,“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自然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通过下列三个方式表现出来。
(1)国家整体环境对战略核武器发展方针的影响。以美国、法国和英国三个拥有核武器的西方国家为例,发展方针受环境影响有很大差别。美国国土辽阔,经济实力强大,采取三位一体战略路线,同时发展陆基导弹、潜射导弹和远程轰炸机。法国领土较小,优先发展潜射导弹,在本土中部高原建小规模的陆基导弹作为潜射导弹的补充。英国领土面积更小,在“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指导下,保持一支以导弹核潜艇为首的海基战略力量。
(2)大陆基地伪装的可能性受地形、地质、人工建筑物等因素制约。山区筑阵地防护性好,附属工程大,机动性与后勤保障性差。平原恰好与山区相反。
(3)战略武器命中精度与环境有关。1987年3月26日美国阿特拉斯·圣托运载火箭升空不久遭雷击。1987年6月9日美国在弗吉尼亚州瓦罗普斯岛发射场的三枚固体火箭被雷击中,自行点火升空。
3.海洋对社会影响的阶段性
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代,滔滔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的界限。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期,容易形成以海为疆的观念。古代文明大都发源于大陆内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海洋不被人们所重视。
航海技术发达以后,大洋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物资、人员、信息,通过大洋交流,人口和城市向海岸带集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内陆地区。目前世界上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一半在海岸带。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四小龙”的崛起,与发挥海岸带优势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充分利用了具有106座深水海港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造地既解决土地狭窄的矛盾,又延长了深水岸线,使新建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备深水港,降低了运费。第二次大战后,日本共填海造地40,000公顷,占新增工业用地三分之一。全世界10个吞吐量1亿吨以上的港口,5个在日本(神户、千叶、横滨、名古屋、川崎)。
表27 太平洋锰结核中的金属储量
技术进步使得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步拓宽。初步测算,太平洋中的锰、镍、铜、钴储量比陆地丰富得多(表27)。美、日、英、德等国开始采掘海底锰矿。全世界海水中共有铀40亿吨。海水中的氘、氚是未来的重要能源。在沿海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重要的产业。
海洋地位的变化,使得领海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焦点之一。1702年荷兰宾喀斯克建议领海的宽度是3海里,以当时大炮射程为根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这一标准。随着技术的进步,3海里已经失去防卫的屏障作用。1973年第三次海洋法通过《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领海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传统的国际法承认的基线是大比例尺海图标明的沿海岸低潮线,潮间带包括在领土范围内。领海对于非主权国有“无害通过权”。大体上海上实力雄厚的国家主张维持3海里领海,发展中国家主张12海里。发展中国家数量上的优势决定12海里已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
大陆架的权益是沿海国家保卫的另一项重要对象。大陆架权益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它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可收获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移动或除海床或底土经常实体接触外不能移动的生物”。大陆架权益不影响上覆水面的公海地位、公海捕鱼自由。经过大陆架所属国同意并遵照规定,任何国家可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