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沈佳倩
沈阳筑基计划文件
![沈阳筑基计划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13747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4.png)
沈阳筑基计划文件
作为教育人,辽三小学教育人在“筑基提质,落实双减的”的路上不断探索。
10月29日,沈阳市小学科学学科“筑基提质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暨基地区教学研讨会在大东区辽三小学教育集团召开。
辽宁教育学院科学教研员刘天成老师,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科学教研员李菲老师,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苏曦老师,大东区教育局周桂馨副局长,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辛红副校长,大东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国红梅老师,大东区辽三小学教育集团蒙琳校长、郭雪梅副校长、张丽杰主任,以及辽三小学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到场参加会议。
此外,全市科学教师在线上同步观看本次活动的现场直播,截止活动结束,共计11000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伊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大东区科学学科教研员国红梅老师为大家解读了《沈阳市小学科学学科待评学科带头人“筑基”培训管理要求》。
国老师围绕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推动机制、保障措施、学科安排六大方面对文件进行了细致梳理,对全市的待评学科带头人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做到:明确课程改革基本内容,筑理念之基;规范教学管理基础,筑技能之基;促进基层区域合作,筑智慧之基。
接下来,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苏曦老师对“义教教研”专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平台分为小学专区和初中专区,每个专区设有多个学科。
每个学科专区均由市级学科教研员负责建设并管理。
从资
源共享、网络教研、信息资讯三个层面为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为落实“双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有力的支撑。
例谈提高小学科学培训效果的研训方式
![例谈提高小学科学培训效果的研训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2845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e.png)
例谈提高小学科学培训效果的研训方式发布时间:2021-06-18T16:48:47.2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作者:陈晓红[导读] 我区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居多,科学专职教师较少陈晓红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 364000我区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居多,科学专职教师较少,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
近几年逐渐新聘青年教师,但大部分学校专职科学教师只有1至2人,本校教研力量单薄,如何真正提高青年和兼职科学教师科学教学能力薄弱问题?经过不断尝试,我区总结出以下的提高小学科学培训效率的研训方式。
一、“做中学式”研训提高培训实效。
专业是教学的生命线,为提升全区教师专业素养,我区利用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因她们专业知识扎实专门解答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请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运用“做中学式”方式,模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还原课堂本真,一边分组现场实验操作,一边指导教学技巧,参训教师有问题当场解答,培训效果很好。
例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促进我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我区举办“做中学式”培训,全区46位专兼职科学教师在上一年参加“三至六年级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教科版)”培训的基础上,集中在实验小学科学实验室培训。
培训前,先收集教师们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知识性和实验技能性的问题,请相应培训教师,梳理提交的问题,研训材料汇编成册。
培训中,参训教师四人一小组,边听研训老师讲解,边现场操作,当场过关;培训后,人人写研训心得,培训学校发布活动简讯。
等等,这样的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方式多种:讨论各年级实验操作重难点,专业素质提升专题讲座,分组现场实验操作,青年教师“片段教学”,教学名师现场点评,以练促培,共同提高。
这种 “做中学式”的专题研训,得到全体参训老师称赞,能真正提高青年和兼职科学教师科学教学能力。
二、研培教练结合做到高效实用。
为了尽快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区开展培训时,研培教练结合,做到高效实用。
科学课与阅读融合,打开拓展科学课程的一扇窗
![科学课与阅读融合,打开拓展科学课程的一扇窗](https://img.taocdn.com/s3/m/d9ca2a71f8c75fbfc67db273.png)
科学课与阅读融合,打开拓展科学课程的一扇窗孙倩倩(合肥市锦城小学㊀㊀安徽合肥㊀㊀230001)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性质要求科学教育是综合性的㊁开放性的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科学课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感知体验,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再内化形成的一种迁移㊁学习㊁应用的能力.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外,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达到亲历㊁习得㊁内化㊁应用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发展程度要求教师提供符合学生认知的材料,以期达到分层教学.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除了教师引导以外,阅读资源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利器.科学课程与阅读融合后,其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点㊁难易程度㊁合作方式㊁学习习惯学习,优势学习,效果更好.阅读与科学课的融合大大地拓展了科学课堂,将巨大的资源引入到了课堂.关键词:阅读㊀㊀融合㊀㊀开放性㊀㊀分层教育㊀㊀拓展㊀㊀科学课程㊀㊀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科学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要求社会㊁学校㊁教师充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感知体验,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再内化形成的一种迁移㊁学习㊁应用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开发㊁拓展科学课程,钻研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㊁激发学生好奇心㊁更具有开放性㊁更有趣㊁具有分层教育的资源.学生需要知识的习得与吸收,常规科学课堂上,学生提出质疑或者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验,合作探究,观察实验现象,找出科学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有知识的储备为前提,那么这些知识储备是谁给他们呢?教师?还是自己查资料?还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学生最直接接触到知识的学科无疑就是语文课了,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就从易到难的开始吸收 字 词 句 篇 修辞 与 逻辑 等等,也有人说,语文课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阅读教学法.基于此,小学科学课程能与阅读融合吗?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融合呢?在合肥市市级课题«开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中,阅读与科学课程的融合,给拓展小学科学课程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道路.㊀㊀一㊁科学课需要阅读文本科学课似乎也需要像语文学科一样的文本.在这里,学生们自己能够找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清楚重难点,能够自己组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引导.拿«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课做例子,第一次上这个课的时候,我没有找文本,因为全书只有这一课有不少的文字说明,孩子们看着本课的内容很高兴,老师给的学习单终于可以填上了.学生们看着课本上的文本,自己搜索着答案,本节课似乎很轻松就完成了,并达成了目标:知道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以及与种子构造的联系.但是,这节课的弊端很快就出来了,那是一道课外作业,列举了几种书中没有提及的种子,让学生回答它们是用什么方式传播的.学生回答不出,因为他们的印象被禁锢住了,他们对种子的传播方式仅仅有一点浅显的认识,仅仅是课本上给出来的那几种,简简单单,他们的小脑袋里想象不出来野生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丰富与随意.二㊁科学课需要丰富的文本还是«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这节课,在第二个班上课的时候,我找了更多的文本,打印出来放在学生们的手中,我尽了我的想象力,把这些种子的传播方式都付诸在这些打印的A4纸上.学生们的阅读兴85科学课与阅读融合,打开拓展科学课程的一扇窗㊀㊀㊀趣很浓厚,读着读着,本节课的目标就达成了.课后的习题也顺利地完成了.但是,本节课我拖堂了,因为文本很多,学生们读到后面的实例的时候,就没有一开始那么认真了.科学课上需要丰富的文本,但是真的是越多越好吗?到底多少才是科学课的需求量呢?再经过一个班的实验之后,我发现,科学课确实需要丰富的文本,但是并不需要让所有的孩子全部读完.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自己完成进度也是不同的.三㊁科学课需要不同层次的阅读材料经过几个班的摸索以后,我发现仅仅有文本,孩子们容易疲劳,并且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可以精确的阅读,有的孩子天生不喜欢字迹密密麻麻的感觉.所以,我在学生们阅读的文本外又加了画册和绘本.画册和绘本被学生接受的程度大大地加大了,比起纯文本,这些阅读材料更受孩子们的欢迎,效果也更加地突出.比如,孩子们阅读同一本绘本,但是关注点却不同,所以习得也不同.有的孩子在画册中看到了某种植物的种子,他能够联想到它的传播方式等等.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可以决定这节科学课的质量.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绘本是成套的,有的孩子拿到的绘本只有画没有字,学生不会总结;有的孩子拿到其中一本自己喜爱的绘本,就不再去翻看其他的绘本;还有的孩子觉得绘本上的画不真实等等.孩子们的小脑袋真是的天马行空的.四㊁科学课的阅读资料可以用五官来阅读又是一年的«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平行班的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次,我准备让孩子们的感觉器官全部动起来.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对视频都能接受,并且视频上的知识习得非常迅速而全面.所以,我在学生们的阅读资源包里加入了短视频.短视频里的内容更加丰富,让他们充分调动大脑㊁眼睛和耳朵,集中注意力!对于一些有着香甜味道的种子或者果实,没有什么比他们亲自尝一尝更有诱惑力的,所以让他们的嘴巴来阅读,这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方式.所以他们的 阅读包 里有我准备的几种美味果实或者种子,比如,小西红柿㊁樱桃㊁核桃㊁松子㊁瓜子和葡萄等.除了文本㊁绘本㊁视频㊁零食之外,还有一些模拟用的纸条和小物品.仅仅是学习而不去实践,对学习可没有好处.用纸条模拟槭树种子飘飘荡荡飞的场景,学生们就像在槭树林,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更加真实的证据了!五㊁科学课也可以有诗与远方除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一些精致准确的诗词,还有一些朗朗上口的诗歌,更让科学课充满了诗意和精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自己为某种种子赋诗一首㊁写上几句诗歌就更好不过了.这样的科学课自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不是获奖,但是学生们对这样的科学课非常的期待,动力十足!摸索是一个费力的过程,但是结果却很甜美;摸索很枯燥抓狂,但是结果却异常感人.正如我们看到的,科学课与课程融合以后,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的第一步,有的人起步高,有的人起步低;有的孩子偏爱文本,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美丽的词汇;有的孩子喜欢实验尝试,用证据来说明一切;有的孩子喜欢看视频,一边看,一边记录,用手用脑两不误.这些资源,有多少呢?我的回答是,资源是丰富到看不见边的!参考文献:[1]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盛瑛.国外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11):5152.[3]董秋菊.试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周刊,2013(22):24.[4]季振华.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J].小学教学研究,2014(04):62.[5]张小勤.文本阅读:小学科学做思共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08):67.[6]王维臻.探寻教科书配套科学阅读素材的开发[J].出版参考,2017(05):53.责任编辑:丁㊀蔚95。
椒江区2010年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获奖名单
![椒江区2010年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获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2be6c0016fc700abb68fc82.png)
椒江区2010年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获奖名单高中语文一等奖王葱琼台州一中胡柏魁台州一中二等奖王宏燕洪家中学王华清书生中学鲍凌之三梅中学殷娜洪家中学三等奖孙蜜蜂振华中学吴飞叶三梅中学陈月红书生中学刘琦育英学校高中数学一等奖陈淑丽台州一中徐建良洪家中学二等奖王萍萍台州一中林仁辉书生中学项先春三梅中学三等奖王玲平三梅中学齐海华洪家中学郑菊丽振华中学江君香书生中学高中英语一等奖陈一军台州一中丁琳台州一中二等奖董妮娅台州一中金红三梅中学吴淑芬洪家中学段颖书生中学徐凌云洪家中学三等奖盛建华育英学校蒋玲卫三梅中学曹晶晶书生中学一等奖徐菊红台州一中二等奖徐华三梅中学李爱美洪家中学三等奖陈文阅书生中学高中历史一等奖尹海胜台州一中二等奖王惠娟书生中学王永中洪家中学三等奖王心灵育英学校高中地理一等奖倪多多台州一中二等奖赵军锋育英学校章剑龙洪家中学三等奖郑志华三梅中学盛黎霞振华中学高中物理一等奖李中卫洪家中学二等奖张敏台州一中陈进明书生中学三等奖徐苹振华中学陈林芳三梅中学一等奖林岚台州一中二等奖宋伯卓书生中学王进育英学校三等奖许海梅三梅中学朱丹刚洪家中学邓玉莲振华中学高中生物一等奖章成台州一中二等奖陈云斐三梅中学王景栋书生中学三等奖何晓芳洪家中学洪森振华中学高中体育一等奖王卫斌洪家中学二等奖陶鸿博台州一中丁卫阳三梅中学三等奖徐玲红书生中学卢秀刚振华中学高中信息技术一等奖陈晓君书生中学二等奖倪佳台州一中杨宏洪家中学高中通用技术一等奖韩晓萍书生中学二等奖洪牡丹洪家中学郑俊秀台州一中三等奖江勤波书生中学洪和林振华中学初、高中美术一等奖戴晓红洪家中学二等奖鲍海水椒江二中阮菊玲椒江五中谭茜书生中学何利平洪家二中周伟玲三甲中学郑霞振华中学三等奖杨勇三梅中学王鹏钧椒江六中洪兴军前所中学李丽美章安中学王玲燕台州学院椒江附中初、高中音乐一等奖陈椒东三甲中学徐皓磊洪家二中二等奖章晨霞三梅中学齐怡椒江五中姚宏伊双语学校管明子振华中学徐玲初椒江二中三等奖陈丽娜洪家中学金灵巧椒江六中金艳书生中学杨彩红章安中学初中语文一等奖金雪芬双语学校裴克坚育英学校二等奖陈风雨书生中学胡新华椒江二中庄爱华椒江二中刘晶晶椒江五中郭红娟台州学院椒江附中林胭椒江五中三等奖方常春椒江八中莫张丹书生中学奚丽娜三甲中学郭小平章安中学尹利琴前所中学王锦屏洪家二中刘燕萍下陈中学初中数学一等奖金立荣椒江二中蔡燕婵椒江二中二等奖刘和平书生中学徐金枝台州学院椒江附中章英下陈中学罗惠尹椒江八中林燕椒江五中李海红椒江五中三等奖张晨椒江六中阮建平书生中学吴刚育英学校陈筱筱三甲中学卢琳涛章安中学王相飞前所中学许世玲洪家二中初中英语一等奖李智敏书生中学徐玲巧下陈中学二等奖赵淑芳双语学校林莺台州学院椒江附中杨玲君洪家二中翟燕芸椒江二中彭莎椒江八中丁佩芬椒江二中三等奖欧阳小强章安中学管美芬三甲中学林丽椒江六中魏玉凤育英学校初中科学一等奖曾令孝椒江二中黄芬三甲中学二等奖谢丽红椒江二中邱济超椒江五中李美燕椒江五中葛流芳椒江八中徐保利椒江六中叶海君台州学院椒江附中三等奖董海英前所中学林爱斌洪家二中徐丹琴下陈中学孙慧慧书生中学徐小丹书生中学刘文利育英学校郑恩林章安中学初中政治思想品德一等奖张红波椒江二中二等奖桂俏俏书生中学葛月雅洪家二中阮密桔椒江八中三等奖陈海青前所中学杨茜三甲中学陈志英台州学院椒江附中初中历史与社会一等奖丁维书生中学二等奖金旭君椒江五中童建丽椒江二中徐利君前所中学何顺福章安中学杨冬利三甲中学段萌洪家二中三等奖洪伟萍下陈中学唐淼淞椒江六中雷玲玲育英学校周春菊台州学院椒江附中初中体育一等奖王骁峰椒江二中二等奖陈谊洪家二中王蔚彤椒江八中凌元敏三甲中学郑丹下陈中学三等奖李新杰书生中学卢先平椒江六中董吕强章安中学周凌君台州学院椒江附中小学语文一等奖王敏芝人民小学蔡丹芬实验小学吴旻月海门小学二等奖徐美红中山小学夏丽丽书生小学章萍萍云健小学牟林红章安中心校杨晓莉桔园小学潘玲智洪家中心校苏丹双语学校三等奖梁仙花实验二小洪灵粉黄礁中心校邱安娜下陈中心校张海波前所中心校王玲志东山中心校王文君三甲中心校徐海霞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小学数学一等奖梅娅人民小学徐灵青中山小学梁艳海门小学二等奖杨慧东实验二小潘晓丽桔园小学徐晓薇洪家中心校叶爱萍东山中心校叶丽群双语学校崔婷婷实验小学李方建前所沿海小学三等奖陶专英三甲中心校叶佳书生小学徐喜喜下陈中心校林洋聪黄礁中心校丁丹娟云健小学苏娇章安中心校王永萍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小学英语一等奖陈伟红实验小学二等奖吴敏燕海门小学徐素君中山小学柯妮双语学校张爱菊实验二小郑亚人民小学陈敏莉桔园小学三等奖徐静静三甲中心校洪欣烨洪家中心校周倩章安中心校王斐书生小学张雪平云健小学杨春娥前所中心校郑双鸯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叶巧下陈中心校徐伟萍黄礁柏家徐小学杨英东山中心校小学思想品德一等奖潘奕实验二小二等奖缪玲君人民小学陈春燕实验小学吕剑虹书生小学洪波海门小学陈芳贞云健小学张夏中山小学卢丽平洪家中心校三等奖陈月下陈中心校周煦双语学校徐明波黄礁中心校李芬贞前所沿海小学李春芳东山中心校金燕平三甲中心校徐丽娓桔园小学卢小萍章安中心校李灵利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小学科学一等奖林志实验小学二等奖王金红人民小学徐玲花云健小学郑美燕双语学校应雪红海门小学李丽英东山中心校王利红书生小学三等奖邱海军洪家中心校李丽琴章安中心校何林飞黄礁中心校沈佳倩下陈中心校徐丽珍前所汾头洋小学王瑞彪三甲中心校洪张林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小学体育一等奖夏海超海门小学二等奖金雪粉实验二小何春燕云健小学项贤府桔园小学徐冬辉人民小学余春正书生小学王俊敏实验小学三等奖李宏杨三甲中心校张禹桥下陈中心校严民章安中心校杨德忠中山小学葛慧君前所中心校崔晨双语学校翟德兴黄礁中心校张琳琳洪家中心校李寅人民小学章安校区王莎莎东山中心校小学音乐一等奖潘艳艳实验小学二等奖甘徐茜书生小学徐海红中山小学项利双语学校王陵晨人民小学古勇民桔园小学叶嘉章安中心校三等奖林晗实验二小罗婕妤海门小学曹贝芬三甲中心校陈海虹洪家中心校卢倩黄礁中心校王微下陈中心校李林燕东山中心校李维嘉云健小学邱月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小学美术一等奖徐恩胜实验小学二等奖傅甜甜桔园小学王莉亚下陈中心校梁艺洪家中心校林云人民小学徐静波三甲中心校盛雅实验二小管方友海门小学三等奖傅颐之中山小学杨成云健小学徐谦玲黄礁中心校张燕前所中心校周利娜东山中心校蔡迎浩双语学校金雪萍书生小学王正章安中心校李雪飞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初中、小学信息技术一等奖潘建能云健小学二等奖汤美燕三甲中学金辉人民小学李海燕椒江二中戴程超章安中心校胡彬海门小学郑笑东山中心校李雪青双语学校三等奖陈眉双语学校陶新颖实验小学杨彬彬椒江八中金海丽中山小学陈秋红椒江五中周慧华桔园小学李小青实验二小邱萍红洪家中心校胡海燕下陈中心校方会宝前所中心校杨婉丽三甲中心校魏卫江台州学院椒江附中李海燕书生小学陈燕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初中、小学劳动与技术一等奖王宇凌实验小学二等奖徐艳萍桔园小学周巧书生小学缪朋云健小学杨海琳实验二小黄明双语学校李丹雅下陈中心校三等奖章燕飞中山小学蔡晨鸣人民小学金芳海门小学林燕洪家中心校徐冬菊前所中心校周安定东山中心校何海青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初中、小学地方课程一等奖吴晓琴中山小学二等奖黄瑛洪家中心校沈丽丽实验小学柯萍云健小学张海燕人民小学陈莎海门小学洪海青实验二小三等奖张虹双语学校杨海青前所前岸小学徐东台州学院椒江附中王梦雅下陈中心校卢奇微章安中心校黄楠文人民小学章安校区周文君东山中心校阮舒静书生小学蔡丽莉桔园小学幼儿教育一等奖马海丽机关幼儿园魏敏华中心幼儿园二等奖包临华中心幼儿园王彬芬通巨幼儿园蔡丽玛机关幼儿园廖燕实验幼儿园沈莹通巨幼儿园陈爱芬书生景园幼儿园三等奖王雪芬章安中心幼儿园王素素葭芷中心幼儿园陈圆圆中房蓝天幼儿园张艺琼东山中心幼儿园潘希茜时光幼教集团左慧书生岭南幼儿园李君芳三甲中心幼儿园王晓燕花园中心幼儿园。
南京市小学科学优秀实验教学课评选结果
![南京市小学科学优秀实验教学课评选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5009ab99e53a580216fcfe28.png)
三等奖
20
梁玲
力学小学
鼓楼
三等奖
21
丁卓
夫子庙小学
秦淮
三等奖
22
石黎
御道街小学
白下
三等奖
23
胡祥海
天妃宫小学
下关
三等奖
24
章欣乐
南湖二小
建邺
三等奖
25
夏春芳
莫愁湖小学
建邺
三等奖
26
张婉宇
晓庄一实小
建邺
三等奖
27
许晓春
金中实验小学
建邺
三等奖
28
许丽敏
致远外小
建邺
三等奖
29
王申如
南化实验小学
沿江
三等奖
雨花台
三等奖
40
钱卓炜
固城中心小学
高淳
三等奖
41
许桂
古柏中心小学
高淳
三等奖
42
黄小军
东山小学
江宁
三等奖
附件二:
南京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结果
序号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所属区县
获得奖项
1
孔国庆
高淳县一中
高淳
一等奖
2
刘虹
江宁区竹山中学
江宁
一等奖
3
王佳
三十四中
玄武
一等奖
4
张蕾
雨花台中学
雨花台
一等奖
5
葛梅
九中
二等奖
35
窦喆
金陵汇文
鼓楼
二等奖
36
陈辛
紫东中学
玄武
二等奖
37
王鹏
南京一中初中部
浙江小学科学网
![浙江小学科学网](https://img.taocdn.com/s3/m/4df92b26eff9aef8941e06eb.png)
浙江小学科学2008年1月份网络例会会议纪要20080131一.会议时间:2008年1月31日(星期四)晚上7点40分二.会议地点:浙江小学科学网站管理群(2015107)三.会议主持:吴芳(吴王不凡)四.会议整理:郭杰(三江侠)五.通知与会人员:喻伯军、楼信权、陈建秋、陈梅娟、吴建伟、吴利坚、吴 方、朱钻飚、朱伟龙、丁晓霖、曾小红、林建锋、阮 翔、盛国荣、季荣臻、蓝桂勇、程丽萍、姚国春、倪华东、叶 军、王琦峰、严益锋、翁昌舟、桑建辉、周伟军、黄 江、徐春建、郭 杰、章兴波六.主要议题:1.公布2007年浙江小学科学论坛十佳评选结果和管理人员调整2.浙江网络管理寒假工作安排讨论七.会议出席情况:出席人员:喻伯军、楼信权、陈建秋、陈梅娟、吴建伟、吴利坚、吴 方、曾小红、盛国荣、蓝桂勇、姚国春、叶 军王琦峰、严益锋、桑建辉、徐春建、郭 杰、请假人员:丁晓霖缺席人员:朱钻飚、朱伟龙、林建锋、阮 翔、季荣臻、程丽萍倪华东、翁昌舟、周伟军、黄 江、章兴波八.会议纪要:1.公布2007年浙江小学科学网各类优秀名单(喻伯军老师公布)优秀网站管理员:海风(吴建伟)秀版主:不睡觉的兔(陈建秋)、二剪梅(陈梅娟)、虔诚使者(丁晓霖)、小雨伞(曾小红)、水清浅(姚国春)优秀联络员:徐春建、管建林、黄江、桑建辉、吴方优秀会员:严益锋、欣然、gray0、林建锋、悠悠木琴2.公布浙江小学科学网管理人员调整名单(喻伯军老师公布)不再担任联络员:周伟军、朱伟龙不再担任版主:河马、思绪舞动3.浙江小学科学网络管理寒假工作安排讨论议题一:关于寒假工作喻老师:寒假里,我认为不搞什么活动,如果大家能上网的话,回几个帖子就行了,发几个帖子就更好了,寒假的主要任务是休息,休息好了,下学期就有劲了。
自己的目标是:能上网的,肯定去回帖,至少回2帖。
徐春建:至少每周到网站或论坛去发几次贴。
盛国荣:一周至少上三次,每周发10帖,我们管理员、版主勤快了,论坛就不会冷清。
探讨科学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探讨科学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b4cf6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d.png)
探讨科学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发布时间:2022-01-11T01:39:49.57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8期作者:林芳颖[导读] 科学是入门级的核心课程,只有通过学习科学,促进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研究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了解科学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的态度,并发展出良好的能力。
林芳颖福建省泉州市陈埭镇仙石小学福建省泉州市 362200摘要:科学是入门级的核心课程,只有通过学习科学,促进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研究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了解科学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的态度,并发展出良好的能力。
研究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探索,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重塑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鼓励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了解小学科学教学中研究方法的合理使用,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运用途径研究的依据不仅是研究的对象,而且是研究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研究的意义更加明显和重要。
学生学习科学时,需要利用研究来合理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使用现代的教学模式,以便学生可以在科学学习中发展良好的科学思维,并对科学思维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本文对基础科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便合理地加以利用。
一、小学科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教学而言,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
尤其是,在教授科学课程时,科学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并且对相关的研究概念没有清晰的了解,这导致许多课程的操作性不强,研究内容也不深,只是肤浅的形式。
其次,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研究。
在这方面,小学教师不能将教科书的内容与研究相结合,科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这一个问题。
最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方法过于统一。
在小学科学教室中,许多教师不知道应该为学生使用哪种教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应使用哪些教具等等。
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cd7698c0066f5335a8121b7.png)
自主创新合作双赢——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萧山区所前镇第一小学沈海军所前镇第一小学科学教研组共有10名教师,其中,本部4人,三所分校各2人。
每一学期开始,教研组成员总是一起备课,一起讨论本学期公开课的承担者。
每次我们在本部或分校进行科学教研活动,总是你承担,我分担;你试教,我参谋;你需要,我帮忙。
教研活动似乎是大家共同的事情,所以每次教研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所获。
唯独只有区级教研活动,大多只能去一人。
如果哪学期哪天,区级教研活动在我们自己学校举办,那我们每个人都能参加了。
一、自主申报,精心策划,创新内容形式。
2005年,萧山区小学科学学科尝试了区级教研活动申报制。
申报的对象可以是各校的科学教师、教研组长、教研共同体。
2006年6月,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在教研网上发出通知,2006年下半年区级教研活动开始申报。
机会来了,凭着自己与临浦镇二小科学教师、区教坛新秀屠金芳老师的良好友情,当即与屠老师电话联系,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由所前镇、临浦镇以教研共同体的方式申报。
很快,向学校领导汇报同意后,一张“申报区级教研活动情况表”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了区教研员:申报区级教研活动情况表活动名称所前镇、临浦镇小学科学教研共同体研讨活动活动主要内容研讨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预定时间、地点2006年10月份所前镇一小学校是否同意同意申报的教研组或共所前镇、临浦镇小学科学教研共同体同体名称联系人及电话沈海军新学期伊始,区小学科学备课活动上,教研员公布了萧山区教研室200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行事历,上面赫然印有“10月份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共同体活动(所前镇一小)”字样,心中一阵欣喜。
转身看看的屠金芳,他也点头微笑向我致意。
申报成功,策划在即。
首先要确定开公开课的老师,我与屠金芳商定由两镇各推一名科学教师各开一节课。
我与学校教导处沟通后,决定由年轻的科学专职教师娄洪乔老师承担一节课的任务。
而屠老师则力荐临浦镇三小的谭汉庆老师承担。
构建项目式学习课堂
![构建项目式学习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2a51969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8.png)
构建项目式学习课堂作者:赵秀美来源:《小学科学》2024年第11期〔摘要〕本文探讨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课堂。
首先,强调小学科学课堂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提出一系列构建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策略,包括明确项目计划、融入生活元素、加强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合作和强化项目反思。
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强调了项目式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一教育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构建课堂〔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1 022-024在小学科学课堂上,项目式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崭露头角。
这一方法侧重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已经被证明对于提高科学学科的学习效果和深度非常有效。
本文将探讨项目式学习如何促进小学科学课堂的高效实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构建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课堂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学科学课堂上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性,其中之一是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种教学方法带来了多重益处,不仅仅是在学术层面,还对学生的个人和社交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学会协同合作。
在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制订计划、分配任务、协调行动,并最终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必须有效沟通、相互支持,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种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技能,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智力。
其次,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通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难题,需要协同合作来找到解决方案,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ff4b3d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2.png)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当下的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综合,在这一发展趋势之下,跨学科学习受到了广泛关注。
跨学科学习可以强化学科的贯通,让学生在跨学科的互动和整合中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科之间的统整,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日益提高,单一的学科教学已经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进步的需求。
交叉式的跨学科教学逐步成为当今小学教师需要进一步思索的教学方向。
对于小学科学的跨学科教学要求而言,科学学科涉及到数学、天文、生物等等多个学科的内容,甚至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也会有所涉猎。
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科学课堂的参与过程中全面掌握多层面的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对跨学科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其一,跨学科的有机融合,能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育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趣味性教学得到了发展,而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学中乐”的过程中,使孩子轻松爱上学习,爱上探索。
基于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是幸福的。
其二,跨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探究的方式开展,然而在科学教育中,学校普遍采用正面教学和死记硬背等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概念,而没有任何详细的解释和实际的例子,也没有任何机会去理解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这导致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消极态度。
虽然探究式教育(IBE)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但本文对课程文件的分析和对教师的现实的观察清楚地证实,探究式教育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不普遍。
科学课程的跨学科性质使得探究式教育在其中的应用非常有益。
探究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强调跨学科和多学科方法的范式。
科学在几乎所有跨学科主题的发展和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科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激活和鼓励学生一起学习更多类型的技能,并在教学中使用跨学科关系,增强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探究项目式教学
![探究项目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093ec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4.png)
探究项目式教学
谢纪萍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
【年(卷),期】2024()8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直接接受科学知识比较困难,在科学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将教学任务有机融入具体的科学项目,让科学项目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载体。
学生在项目式教学环境中,主动联系科学知识点,建立科学要素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探索科学原理的来龙去脉,增进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科学教学,简要分析了项目式教学的意义,随后探讨了项目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谢纪萍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能力进阶的系歹叮化探究式项目教学专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刘”中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
2.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知识”项目式学习为例
3.高中生物学项目式实验教学探究--以“果蝇杂交实验项目探究遗传规律”为例
4.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
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究——以“营养午餐”项目式教学为例5.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论证探究式教学——以“制作‘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片”项目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刍议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刍议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3f9c1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2.png)
刍议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赵婧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24()7
【摘要】本文以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信息科技”课程为背景,探讨了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
首先,分析了信息科技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对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学习需求和管理者管理需求。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包括平台架构设计、平台内容资源的策划与制作以及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最后,对平台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评估,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赵婧
【作者单位】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模型——湖南省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2.从BBC Schools网络教育频道建设看我国中小学课程资源库发展思路——对英国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探讨
3.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课堂教学中师生
互动行为研究——以上海市"862"课程资源中信息科技学科探索实践课为例4.建设区域性科技信息资源中心暨服务平台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大连市科技信息资源中心暨服务平台建设”案例的研究5.推动地方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全面共享——NSTL地方信息共享平台外文文献资源的保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组电脑绘画:
![小学组电脑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d94bff617fd5360cba1adbfe.png)
嘉兴市实验小学
超级空中乐园
盛睛嘉
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
我的新家
梅陈子
杭州市省教研室附小
采花的女生
陈晗雯
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小学
听雨
徐 俊
湖州市洪塘小学
做年糕
金佳杰
岱山县岱中中心小学
心系汶川
胡 涵 潘抒涵
缙云县实验小学
中国加油
陶丽芳
平湖市黄姑镇中心小学
蜗牛之旅
杜晶晶
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
猫和老鼠
周宇盟
嘉兴市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葛阳红
东阳市横店中心小学
中华剪纸
张晓康
金华市婺城区东市街小学
步天远歌
范俊松 张源蒙
平湖市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成长的摇篮
郭 锋
遂昌县实验小学
太空漫步报
叶雨晨
松阳县实验小学
天天语苑
丁奕天
缙云县新建小学
成长的记忆
张 义
宁波市江东区黄鹂小学
从“零”开始
夏 天
宁波市江东区黄鹂小学
亲亲我的家园
邹雨晴
开化县北门小学
寒假新时空
欢乐元宵 组画
孙喆袁 蕾
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古镇风韵
程小康
桐乡市启新学校
铁塔造福家乡来
王艺容
岱山县泥峙镇蓬山小学
风动力交通缆车
钟焉茹
温岭市太平小学
江南三月
梁 晓
温岭市箬横小学
绿色的地球 我们来创造
洪耀宇
天台小学
文明乘车
郑晓丽
天台县南屏学校
抗震救灾 宣传组画
楼鲁杰
奉化市锦屏小学
四害转换器
陈玲燕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23b23ec5da50e2524d7f93.png)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作者:王奕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04期科学的课程属性极为广泛,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窗口。
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应注重与高年级现行科学课程的衔接,兼顾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及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围绕“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目前我国的科学课程教育始于小学三年级,低年级学段并没有固定的科学教材。
然而,科学课程是小学生了解客观世界的窗口,是发展他们智力的重要媒介,因此,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既是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的需要,又是满足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由此,则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学校被赋予了较大的课程自主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围绕“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是设计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校本教材的重中之重,综合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好三个方向。
其一,应选择与低年级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知识类型。
6~10岁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思维方式较为简单,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重视内容的基础性、对小学生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功能。
同时,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将课程内容与课外活动、自然探索或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提高科学校本课程的实用价值。
其二,应选择能够开发小学生智力和拓宽视野的知识类型。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具有九大智能的潜力,那么,如何将小学生的这些潜力转化为技能,是小学低年级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
要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找出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可能的潜力,而开发潜力的方法,则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尝试接触不同的科学领域,又浅尝辄止。
引入信息技术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魅力
![引入信息技术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d9554f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e.png)
-053-2020年第51期(总第251期)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引 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是一门强调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学科,涉及多样化的知识,教师如果使用传统呆板、单调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
所以,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状态,在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主动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结构的调整,科学地弥补现有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不足,以便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中,真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引入信息技术,让备课更加精准备课是教师在正式进行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会对课本上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解读,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1]。
然而,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分析的依据多源于自身的教育经验,分析的结果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以致备课活动缺乏客观性。
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备课,教师可以主动地在网络中检索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以及公开课讲解视频,以便在参考网络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丰富自身的教育准备过程,让备课更加精准。
以“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首先,针对学情。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小学生学情分析报告”,获得网络上的一些大数据报告和文字材料,了解当前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状态,以及学生偏爱的学习方式等,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其次,针对课本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检索的方式,查找网络上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及教材解读分析,从而汲取他人的经验,更加全面地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带给地球的危害”等,以便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显而易见,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弱化教育准备过程中的主观色彩,分析网络中的学情分析报告,以及优秀教师的教材解读经验等,能够在充分参考网络信息的过程中,真正地做好教育准备活动,让学生在与自身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相契合的学习方式中,逐步提高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效率和质量。
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海绵城市项目式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海绵城市项目式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c3f9d4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b.png)
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海绵城市项目式学习作者:***来源:《小学科学》2022年第05期教育学指出教学方法要直观、具体、有趣,这些方法容易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易于掌握的知识,这样能够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
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库、方便易获取的感官体验、节约课堂时间等特点逐渐取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在以项目为中心的小学科学课堂,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与创造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
一、引言2000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发展,进行产业转型,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全球前沿阵地。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科学教师应能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弥补现实教学的不足,促进小学生科学学习。
由此可见,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科学教师也寄予了更多的期许。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创新教学模式、优化科学教学手段、解决科学教学上较难解决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識面,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同时,信息技术一旦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在课外也能顺理成章自己主动去探索。
二、项目式学习与海绵城市项目的界定1995年《科学课》杂志先后刊登了德国安内莉泽·波拉克女士在中德自然常识研讨会上,通过“德国家乡常识课项目设计教学实例”的两篇翻译稿,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及其在德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式学习开始被引进我国。
目前,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呈上升趋势,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笔者在此采用巴克教育研究所的定义方法,即项目式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索,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海绵城市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结合在一起,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以及净化。
例如德国某商业区的工程选择将收集全部屋顶雨水用于冲刷马桶,随后将剩余雨水储藏在渗水池内;市政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则用于土地截留与下渗到坑洼地段与沟渠。
建构智趣共生课堂
![建构智趣共生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0fc05f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6.png)
S小学科学cience传统的科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的科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提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强调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科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建设。
老师通过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建构智趣共生的教学实践研究,积极建构智趣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更加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
一、课程背景《通过感官发现》是小学科学课程中一节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感官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周围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科学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教学基础,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整合,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二、建构智趣共生的小学科学课堂课堂教学是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源泉。
新课标提出课程实施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老师要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宜的探究问题。
下面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执教过程中,老师如何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智”和“趣”,巧创整节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构建智趣共生的科学课堂。
(一)以趣启智,巧创情境本节课,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注重理念的落实。
上课伊始,老师和学生开展教学互动活动,听口令运用自己相应的感官。
“发现老师在哪里,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喜欢学习科学,用你们的小嘴巴表达;一起继续往下学习,就拍拍你们的小手。
科学课,一年级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
![科学课,一年级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https://img.taocdn.com/s3/m/a24d7f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5.png)
科学课,一年级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
沈生芬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科学课的基本教学特点是: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
新课改后,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导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一年级小学生结束了幼儿教育的“放养”状态,更注重科学知识的吸收。
科学课涉及生活元素方方面面,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事物的桥梁。
作为科学课老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在科学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我们肩负重要职责。
本文围绕一年级科学教育进行阐述,希望对科学教师有所帮助,让科学课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
【总页数】1页(P30)
【作者】沈生芬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浙江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
2.让科学课堂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沃土
3.快乐数学快乐成长--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4.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沃土中快乐成长—-—我的教学故事
5.“科学课堂”,学生发展健康沃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实验效率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实验效率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e51e2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a.png)
浅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实验效率的策略发布时间:2022-08-03T03:09:35.59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6卷6期作者:雷继宁[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变化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雷继宁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陕西省延安市716000摘要:小学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变化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在当前教育过程当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越来越受重视。
对科学教育本身来说,科学活动不受到人们年龄的限制,在实践过程中天马行空,人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思想指导。
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重在为学生形成认真务实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并通过科学教学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实验;策略引言观察实验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重视观察实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科学、感受科学,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
1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动静结合的形式显示出整个事物的演变过程。
教师可以提前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设计,将图像、文字、视频进行融合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从而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关科学知识。
比如,在开展“生物与环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小毛虫变成蝴蝶这一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理解和认知生物适应环境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功夫》电影中“破茧成蝶”的片段,从视频中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破茧成蝶”的全过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下《物体的运动》单元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沈佳倩
一、聚焦
马路上有许多车子在行驶,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
什么不同?
二、探索1:观察并描述下面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
要求:操作员将蓝球和红球分别放在桌子上,距离约40厘米,用蓝球击红
球
二、探索2:击球
要求:操作员将蓝球和红球分别放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两端,用蓝球击红球二、探索
2
:在轨道上击球
思考:你看到了小球怎么样的运动现象?
你觉得它的运动路线是怎么样的?
请在活动手册
上画出运动路
线
我们发现:
物体沿着直线轨道在运动,叫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曲线轨道在运动,叫曲线运动
桌子
地面红球从桌子中间桌子边缘
落到地面
运动路线是怎么样的?说说你的想法
二、探索3:小球从桌面到地面的运动路线
操作要求:
1.操作员将小红球放在桌面上的位置,用手推向桌子边缘。
2.组长带领其余组员蹲下来认真看,讨论好后再画出运动路线。
桌
子
地面展示小红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路线
我们这样汇报:小红球从桌子中间桌子边缘,我看到它······运动,我认为这是·····运动。
三、研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
体的运动分为哪两种运动形式?
2.说说你所见到的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
郑重申明
本教学资源版权属于小学科学教学网所有,供全国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无偿使用。
其他网站、公司或个人想要转载,请与小学科学网联系。
如果其他网站、公司或个人用于赢利,我们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