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方案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探究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6c10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8.png)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探究摘要:在火力发电厂中燃煤锅炉中,制粉系统是十分重要的运作系统之一,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会对锅炉机组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造成相对直观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粉系统的特征,分析了导致出现制粉系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引言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制粉系统所承担的任务具体包含炉膛磨制、输送燃料等,煤粉具备一定程度的可爆性,因此爆炸的危险是长时间存在的。
与此同时,制粉系统的爆炸甚至会导致出现严重的设备损坏、少发点、经济效益严重降低等问题,状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对对周边人群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导致严重人员伤亡问题。
一、制粉系统的特征某电厂采用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中,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主要包括的设备有磨煤机、排粉机、给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制粉管道、锁气器、吸潮门、中间煤粉储仓、原煤仓等。
制粉系统的特点是运行可靠性较高,运行调节较为灵活,磨煤机可在自己的经济负荷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了制粉系统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锅炉热效率。
其缺点是系统部件多,较复杂,漏风量较大,而且制粉系统管道长,易积煤粉等。
由此看来在制粉系统聚积煤粉的地方,具备煤粉爆炸的一些因素。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制粉系统中聚积煤粉处产生危险性爆炸的可能性就大。
1.制粉系统发生爆炸的原因(一)爆炸机理燃烧反应是混合物中可燃成分急剧与氧反应形成火焰,放出大量热和强烈的光的过程。
爆炸是一种特殊的燃烧过程。
爆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破坏性极强。
爆炸是一种压力急剧上升的燃烧过程。
制粉系统爆炸主要是煤粉的爆炸,煤粉以一定的浓度分散在空气中,一旦遇到适当的点燃能,就会发生燃烧并迅速传播,导致连续不可控制的燃烧,同时压力急剧上升,上升速度比正常燃烧迅速。
具体来说,风内的内漏会令制粉系统出现爆炸性的可能极大增加,例如,1995年山东邹县电厂4号丙制粉系统出现爆炸的主要因素就是丙排粉机近路的热风门不严。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dcaf8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0.png)
1 煤粉爆炸旳机理在炉膛或烟道积存了大量旳未燃尽可燃物,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形成了新旳可燃性混合物。
当该混合可燃物获得一定旳能量并达到燃烧条件时,在极短旳时间内迅速点燃。
在这个化学反映中将会发生一种链状旳燃烧反映,火焰激波迅速传播,因而在极短旳时间内不久将积存燃料燃尽。
爆燃旳成果是在极短旳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
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气体来输送,气体和煤粉混合成云雾状混合物,煤粉旳自燃引起周边气粉混合物爆炸,产生较大旳压力而形成煤粉爆炸。
根据对事故旳分析以及爆燃旳物理化学起因,得出发生可燃物爆燃事件旳因素重要有如下几方面。
由于某种因素积存了大量旳可燃物,涉及可燃气体和可燃固体燃料颗粒,如氢气、一氧化碳、煤粉挥发分中碳氢化合物等气体都也许是导致爆炸旳可燃气体;积存旳可燃物与足够旳氧气或空气相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且混合物达到了爆炸极限(表1列出了3种煤粉与空气混合时旳爆炸极限);积存旳燃料发生了“自热现象”或遇到了明火使得燃料引燃。
这3个条件是导致可燃物爆炸旳必要因素。
表1 燃煤与空气混合时旳爆炸极限a.挥发分含量。
一般说来,含挥发分较高旳煤粉易爆炸,含挥发分低旳煤粉不易爆炸。
这是由于煤粉着火燃烧旳开始重要是靠燃烧析出挥发分,挥发分含量高旳煤粉容易析出挥发分,并且比较多,可觉得煤粉旳迅速着火提供足够旳能力。
根据有关资料简介,当挥发分小于10%时则无爆炸危险。
挥发分大于20%旳煤粉,很容易自燃,爆炸旳也许性很大。
b.煤粉旳粗细。
在炉窑中,煤粉旳输送是靠气力输送,因此煤粉越细,在细煤粉旳周边所吸附汇集旳一次风空气或氧气越多,这样就给自燃提供了更优越旳条件,从而越容易自燃和爆炸。
烟煤旳粒度大于0.1min时几乎不会爆炸。
综合考虑挥发分和煤粉细度对煤粉着火旳影响,对于挥发分高旳煤不容许磨得过细。
c.输送煤粉旳气体含氧量。
含氧旳比例越大,爆炸旳也许性越大,充足旳氧气为混合物旳爆炸提供了条件,而在氧浓度低于一定限度时难以发生爆炸。
制粉系统防爆..
![制粉系统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4b377e9bb9d528ea81c77999.png)
主要内容 四、火灾爆炸的预防
• • • 10、 制粉系统停止前,给煤量减到最低值后,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 至55℃且稳定后,关闭热风挡板、停止给煤机运行,用冷风挡板控 制磨煤机风量为额定值,磨煤机继续运行至电流降至空载电流,确 认磨盘上无煤、系统吹扫至少10分钟后方可停止。 11 、磨煤机正常停运后,关闭给煤机出口门,防止空气进入煤仓引 起自燃。 12、 磨煤机故障跳闸后(MFT除外),联锁打开磨煤机惰化蒸气电 动门,关闭热风调节挡板,打开冷风门将磨煤机及管道内的煤粉吹 扫干净;短期不能启动时,应设法(如打开人孔)将磨煤机内的煤 清理干净。 13 、磨煤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磨煤机内部进行一次详细检查, 检查是否有吹扫不到的死角部位,有则进行改造,消除隐患。 14 、加强对磨煤机风室刮板和石子煤系统的检查和维护,防止刮板 和石子煤系统故障使石子煤在磨煤机风室内堆积、自燃而引起制粉 系统的爆炸。 15 、灭火器材、设施平时要保持完好,并由消防队定期检查。
制粉系统防爆
主要内容 制粉系统防爆
一、制粉系统爆破原因 二、制粉系统爆破的危害 三、制粉系统防爆措施 四、火灾爆炸的预防
主要内容 一、制粉系统爆破原因
• • • • • 制粉系统爆炸就是煤粉的爆炸,是一种压力急剧上升的燃烧过程。煤粉以一定浓度 分散在空气中,一旦遇到适当的点火能,就会燃烧并迅速传播,导致连续不可控制 的燃烧,这就是煤粉的爆炸。 一、 煤粉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爆炸的形成条件。 (1)、可燃物浓度(煤粉浓度)对于烟煤而言,气粉混合物只有在0.32---4kg/m3范 围内才会发生爆炸,而浓度在1.2---2kg/ m3范围时爆炸危险性最大。 (2)、点火能。点火能是煤粉爆炸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决定了爆炸时产生的压力 等级和爆炸强度。煤粉混合物的最小、最低可爆的点火能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主要 取决于煤粉爆炸反应本身活化能的大小。 (3)、氧气的浓度:燃烧烟煤时,气粉混合物中的氧含量<15%时,通常没有爆炸 危险。 当以上三种条件同时具备时,煤粉才能发生爆炸。
制粉系统爆燃原因分析及处理
![制粉系统爆燃原因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f784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2.png)
制粉系统爆燃原因分析及处理1. 引言制粉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将原料加工成粉状物,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
然而,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的一些隐患和操作失误,制粉系统爆燃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对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以预防和处理这类事故。
2.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2.1 粉尘积聚制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在系统内部积聚,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理和处理,粉尘会形成一种可燃的粉尘云。
当粉尘云达到一定浓度并与火源相遇时,就会引发爆燃事故。
2.2 电器设备失效制粉系统中的电器设备使用频繁,长时间运行容易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电路短路、电缆老化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发生电火花,进而引发爆燃。
2.3 漏气制粉系统可能存在气体泄漏的情况,尤其在供气管道、阀门、接头等部位容易发生泄漏。
当泄漏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并与火源相遇时,容易引发爆燃。
3. 制粉系统爆燃处理方法3.1 粉尘积聚处理制粉系统应定期进行粉尘清理工作,避免粉尘积聚到危险程度。
清理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确保清理彻底,避免粉尘再次散播。
同时,可以考虑在系统中安装粉尘收集器,及时清理粉尘,预防其积聚。
3.2 电器设备维护制粉系统中的电器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发现电器设备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停机维修或更换设备。
在电器设备周围可以设置防火墙,以阻止火势蔓延。
3.3 漏气处理制粉系统中的气体管道、阀门等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气情况要及时修复。
可以使用密封材料对管道和接头进行密封,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在容易泄漏的区域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情况。
4. 爆燃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1 紧急停机一旦发生爆燃事故,首先要进行紧急停机,切断所有电源和气源。
停止制粉系统运行可以降低事故蔓延的风险。
4.2 报警和疏散同时,要及时报警并进行疏散。
在制粉系统安装火灾报警器,并设置紧急疏散通道。
一旦发生爆燃,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0e2e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d.png)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近年来,制粉系统的爆燃事故频繁发生,对人身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制粉系统爆燃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火焰、烟雾和高温等有害气体释放,给工人和周边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
本文从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危害和处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帮助。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通常涉及到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等三个条件。
其中,制粉系统中的可燃物主要是指粉尘,在出现一定浓度范围内时,可以和氧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点火源出现时,爆炸混合物被点燃,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高温有害气体,引起爆燃事故。
具体来看,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粉尘积聚制粉系统中生产出来的粉末很容易聚集在设备内部和管道中,形成粉尘堆积,这些粉尘积聚成为一定深度后,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此时,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爆燃事故。
2. 点火源点火源通常是指火花、明火、静电、热源等,它们足以引发粉尘爆炸。
制粉系统中点火源可能来自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物料输送等方面。
3. 通风不良制粉系统中的通风不良是造成粉尘堆积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风不良可能会导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超标,从而使粉尘堆积加剧,增加了爆燃事故的风险。
4. 设备老化设备老化是导致爆燃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设备的磨损和老化可能导致粉尘堆积和操作不稳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为事故埋下隐患。
制粉系统爆燃的危害制粉系统爆燃对人和设备带来的危害都非常大。
在事故发生的瞬间,爆燃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高温气体,引发爆炸冲击波和气浪,使周围环境受到破坏。
同时,在事故后,爆炸产生的粉尘和废气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具体来看,制粉系统爆燃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伤亡制粉系统爆燃往往会伴随着火花、烟雾和高温气体的释放,严重威胁周边工人和居民的生命安全。
这些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可造成吸入性肺损伤、中毒等,严重时甚至会致命。
2. 设备损坏制粉系统爆燃也会对设备本身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导致设备无法使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模版(五篇)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模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c03e8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5.png)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模版应急预案模版——制粉系统爆炸一、背景介绍在制粉系统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制粉系统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为了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爆炸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指导和组织应急救援行动,妥善处理突发爆炸事故,并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应急预案、领导应急救援行动,并对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和处理工作负责。
2. 紧急队伍(1)救援队伍:由工作人员组成,具备应对爆炸事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医疗救护队伍:由公司医疗人员组成,负责伤员的救治和紧急抢救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1. 事故通报和报警一旦发生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报相关人员和部门,并迅速报警。
通报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地点和时间。
(2)事故性质和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4)已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救援情况。
2. 应急响应(1)确保人员安全:及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远离危险区域。
(2)封锁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和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防止事故扩大: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和化学物品泄漏等。
(4)紧急救援:启动救援队伍,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 信息采集和报告(1)信息采集:及时获取事故发生地点、现场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
(2)事故报告:按规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以便上级机构提供协助和支持。
4. 事故调查和处理(1)组织调查:指挥部将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2)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究,并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
(3)事故处理:清理事故现场、修复设施、妥善处理废弃物等。
5. 事后评估和救援总结(1)事后评估:指挥部对事故救援行动进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救援总结:及时召开救援总结会议,总结救援行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及措施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02cf3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6.png)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及对策针对我司近期的生产状况,对锅炉制粉系统的爆炸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做出了相关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一、制粉系统自燃爆炸原因分析1、制粉系统中的煤和粉末积聚。
比如在制粉系统停止时,磨煤机中的煤粉未抽出或磨煤机入口有积煤等,不论制粉系统是否运行,都有可能将积煤引燃。
2、磨煤机出口温度过高。
由于磨煤机出口温度高,可能引燃煤粉3、磨煤机碎煤。
如磨煤机碎煤,出口温度可能过高。
4、煤粉太细,水分过低。
5、粉仓漏气严重。
粉仓漏风,氧气进入粉仓可能导致煤粉自燃6、高挥发分煤粉在煤粉仓中积聚的时间过长。
如果高挥发分煤长期储存,可能蓄积的热量导致煤粉自燃7、煤含有油或炸药等。
8、磨损或法兰连接导致一次风管粉末泄漏。
9、热风门内部泄漏由于热风门内部泄漏,导致大量热风进入磨煤机内,造成存煤自燃,再次启动制粉系统时会发生爆炸。
10、粗粉分离器中积聚的煤粉自燃粗粉分离器细粉内锥下部与固定盖锥之间的环形间隙有时被杂物堵塞,导致大量粉末堆积,可能导致煤粉自燃11、磨煤机夹球或摩擦。
12、有外部火源。
二、自燃和爆炸的预防措施1、消除系统中的煤和粉末堆积。
2、锅炉长时间停用时,将煤粉仓内煤粉用净。
3、严格按规定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
4、经常检查来煤和煤质,清除煤中引燃物。
5、保持煤粉细度和水分在规定范围内。
6、消除粉仓漏风,定期进行降粉。
7、保持一次风压稳定,防止炉内正压引起回火。
8、及时清理焦孔内堆积的粉末和焦块,同时保持打焦孔门密闭,杜绝开门运行。
9、防止外部火源。
10、消除热空气内部泄漏三、自燃、爆炸及处理1、制粉系统煤粉自燃的处理:(1)当在磨煤机入口发现火源时,加大给煤量,同时压住回粉管锁气器。
(2)减少或切断磨煤机的通风。
(3)如有必要,使用灭火装置灭火。
(4)停止磨煤机,停止给煤机;启动前应打开人孔门和检查孔,全面检查系统内确无火源后,再行干燥启动。
(5)一次风管严重自燃时,停止相应送粉器的运行,关闭一次空气挡板,待燃着的煤粉熄灭后再处理,或者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煤粉制备系统燃爆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煤粉制备系统燃爆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91ef43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8.png)
煤粉制备系统燃爆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煤粉制备系统是熟料生产线安全生产的重点,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且威胁到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煤磨的防燃防爆一直是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
本文就我集团解决煤粉制备系统着火及爆炸做法及经验作一下总结,供同行参考。
1、煤粉自燃及爆炸的原因分析煤粉制备系统之所以频繁发生着火及爆炸,主要是煤粉具有自燃和爆炸的特性决定的。
影响煤粉自燃及爆炸的因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分析如下。
(1)煤的挥发分。
挥发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当VadVIO%时,不存在自燃、爆炸的危险,但是当Vad>30%,在适当的条件下,易引起爆炸。
(2)煤粉颗粒大小及浓度。
煤粉浓度为L2〜2.00kg/m3且颗粒直径小于0.10mm,容易爆炸。
(3)温度。
由于水泥工艺要求煤粉细度在800 u m,煤粉比较细, 表面积大,煤粉的着火点低,高挥发分煤的着火温度较低,过高的热风温度也就容易引起自燃和爆炸。
(4)气粉混合物的流速。
流速过低,气粉流动不畅,易产生沉积而引起自燃;流速过高,会引起静电火花而导致煤粉爆炸。
流速一般宜控制在16〜300m/s的范围内比较合理。
2、防止煤粉自燃及爆炸的措施(1)煤磨机防爆措施。
关键是要控制好通过煤磨机入口、出口的气粉温度。
根据经验,我集团对于不同煤种有不同的温控指标(见表1),以防止煤粉制备系统着火爆炸。
当磨机出口气体温度高于80 ℃报警,应迅速查明着火点,立即停磨,关闭煤磨进出口阀门,向磨内喷入CO2灭火。
另外,如对于新磨,开始制备煤粉前,需提前粉磨600t左右石粉,以保护袋收尘滤袋及防止煤粉死区积灰,效果比较明(2)煤粉仓的防爆措施。
如煤粉仓内温度高于70℃,迅速执行停止喂煤一停磨f停热风f紧急停车一关闭进出煤粉仓阀门(以下简称“紧急停车程序”);确认着火,则要立即喷入CO2灭火;如煤粉仓co含量上升报警,首先根据报警,检查着火点;若co含量持续上升,则执行前述紧急停车程序操作。
例析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防范
![例析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75c8f84a7302768f993972.png)
例析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防范某电厂Ⅰ、Ⅱ期从2011年至2012年间,锅炉逐台由烧无烟煤改为纯烧烟煤,制粉系统的安全性做了相关改进,主要改进方面有:1)、增加制粉系统防爆门面积2),增设粉仓灭火管,3)、增加抽吸炉烟风设备,降低制粉系统含氧量;4)制粉系统严密性整治。
制粉系统改造后已两次发生爆炸和多次粉仓超温等情况,既造成设备损坏,又严重威胁人身的安全及正常发电。
1、制粉系统爆燃的危害影响人员安全和设备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正常发电。
2、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1)煤的挥高发分特性无烟煤:含碳量很高,挥发分含量很小,一般<10%,故不易点燃,燃烧缓慢,燃烧时无烟且火焰很短,储存时不会自燃;烟煤:含碳量较无烟煤低,挥发分含量较多,一般20%-40%,易点燃且燃烧快,储存时容易自燃。
以前燃烧无烟煤,制粉系统无出现爆炸现象;改造后燃烧烟煤出现两次爆炸,相比较改造前后燃用两种不同特性的煤种而言,煤种的挥发分高是引起制粉系统爆炸的最根本原因。
2)系统内含氧浓度氧氣是一种助燃气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浓度的氧与煤粉混合就会发现爆炸,氧浓度高是发现爆炸的重要原因。
制粉系统中的氧气来自多方面,作为干燥剂的热风、冷风、烟气和系统漏风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氧气。
如果制粉系统内的煤粉混合物中含浓度不足也不会引爆炸,但对于烟煤来说由于其高挥发分的易燃性,因此对制粉系统含氧浓度要求需小于12% 。
3)煤粉的流动性积存的煤粉与空气中的氧长期接触氧化时,会发热使温度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会加剧煤粉的进一步氧化,若散热不良时会使氧化过程不断加剧,最后使温度达到煤的燃点而引起煤粉的自燃。
煤粉爆炸的前期往往是局部自燃,一定浓度的风粉气流吹向自燃点时,不仅加剧自燃,还会引起燃烧,而接触到明火的风粉气流随时会产生爆炸。
因此,制粉系统内积粉的存在也是引起爆炸的原因之一。
在制粉系统中的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木块分离器、锁气、再循环风门等设备由于其设备结构原因较容易积粉。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1759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3.png)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为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应严格执行《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以及《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要求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一、防止制粉系统爆炸1、在锅炉设计和制粉系统设计选型时期,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程要求,保证制粉系统设计和磨煤机的选型,与燃用煤种特性和锅炉机组性能要求相匹配和适应,必须体现出制粉系统防爆设计。
2、不论是新建机组设计还是由于改烧煤种等原因进行锅炉燃烧系统改造,都不能忽视制粉系统的防爆要求,当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大于25%(或煤的爆炸性指数大于3.0)时,不宜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如必要时宜抽取炉烟干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
3、对于制粉系统,应设计可靠足够的温度、压力、流量测点和完备的连锁保护逻辑,以保证对制粉系统状态测量指示准确、监控全面、动作合理。
中间储仓制粉系统的粉仓和直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应设置足够的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4、制粉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减少水平管段,整个系统要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
5、煤仓、粉仓、制粉和送粉管道、制粉系统阀门、制粉系统防爆压力和防爆门的防爆设计符合DL/T5121和DL/T5145。
6、热风道与制粉系统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部位,应达到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7、对于爆炸特性较强煤种,制粉系统应配套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和充惰系统。
8、保证系统安装质量,保证连接部位严密、光滑、无死角,避免出现局部积粉。
9、加强防爆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
防爆门动作后喷出的火焰和高温气体,要改变排放方向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和烧损电缆。
10、制粉系统应设计配置齐全的磨煤机出口隔离门和热风隔绝门。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059b0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b.png)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制粉系统爆燃是制粉工程中隐患风险之一,其原因多种多样,处理方法也因具体情况而异。
下面是对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的探讨。
一、爆燃原因分析1. 粉尘积累制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而长期积累的粉尘会产生很高的热能,若遇到一定的条件,如热点、火源等,粉尘会燃烧,引起爆燃事故。
2. 静电粉尘在输送和处理过程中,除了引发热能外,还常常存在静电的问题,静电也可能引发爆燃事故。
3. 机械设备故障制粉系统是由多个机械设备组成的,例如粉碎机、输送机、烘干机等。
设备发生故障会导致粉尘聚集、热能积累,从而引发爆燃。
4. 不当操作制粉系统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如加料、粉碎、混合、包装等。
如果操作不当,如操作不规范、温度过高、设备适用范围超标等,也可能引发爆燃事故。
二、处理方法1. 加强安全措施制粉系统所在工厂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进行常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2. 粉尘处理粉尘积累是导致制粉系统爆燃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粉尘的处理可以采用湿式处理、吸尘器吸尘等方式,将粉尘及时清除,避免粉尘积累。
3. 静电消除静电是粉尘燃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接地、消除静电等,避免静电的产生和聚集。
4. 设备维护制粉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很关键,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和更换,防止设备的故障和维护不当导致粉尘积累和热能积累引发爆燃。
5. 微型爆炸防治系统对于粉尘积累、静电等难以彻底消除的因素,可以采用微型爆炸防治系统来改善制粉系统,这种防爆装置能够防止灾害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制粉系统爆燃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方法也因具体情况而异,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粉尘处理和静电消除、保养和维护设备等,都是预防制粉系统爆燃事故的有效措施。
同时,鼓励使用微型爆炸防治系统和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也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锅炉制粉系统着火爆炸分析及预防措施
![锅炉制粉系统着火爆炸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89c829ccbff121dd368339.png)
单位 : ℃
用 空气做干燥剂
贫煤: 1 5 0 烟煤: 1 3 0 褐煤和 页岩: 1 O 0 贫煤: 1 3 0 烟煤和褐煤 : 7 O
用烟气 、 空气混合干燥
烟煤 、 褐煤 、 页岩 : 1 8 O
煤粉 的粒度均小于 1 0 0 I x m, 因此对于燃用挥发份大于 1 0 %的锅
褐 煤: 9 0
烟煤: 1 2 0
时, 一般没有爆炸危险。若采 用具有 自燃爆炸特 性的煤种 , 则在
爆 炸 范 围 内 的气 粉 混 合 物 ,如 遇 足 够 的 点火 能源 就 能 引起 爆 炸
炸
制 粉 系 统 内积 粉 磨 煤 机 出 口温 度 控 制 不 当
式,直吹式是将 磨煤 机磨成 的合 格煤粉直接 送入炉膛 内燃烧 , 而中问储仓式是将 磨煤机磨制 合格 的煤粉 先存储在煤粉仓 内, 然后再根据锅炉 负荷 的需要 , 从煤粉 仓经过给粉 机送入炉膛 内
燃 烧 。 由于 煤 粉 存 在 自燃 性 和 爆 炸 性 , 而 制 粉 系 统 中存 在 大 量
图1 点火源致使制粉系统着 火爆炸的原 因
管道 内由于各 种原因存在沉 积的煤粉 , 长 时间的积存受 空气 的 氧化作用会 缓慢地发热而 使煤粉温度升 高而 自燃 , 进而 成为制 粉系统爆炸 的发源 地。 造 成制粉 系统积粉 的原 因主 要有 以 卜 方 面: ( 1 ) 制 粉 系统 设备系 统设 计 、 安装 中有 造成 煤 粉积 存 的死
关键 词 : 锅炉 ; 制 粉 系统 ; 着火 ; 爆炸; 预防; 管 理
0 引言
现在 大 中型锅炉均采 用煤粉燃烧 , 原 煤经过制粉系 统磨制
成煤 粉 后 再 送 入 炉 膛 内燃 烧 。 制 粉 系 统分 为 直 吹 式 和 中 间储 仓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7636c36edb6f1afe001f10.png)
1 煤粉爆炸的机理在炉膛或烟道积存了大量的未燃尽可燃物,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形成了新的可燃性混合物。
当该混合可燃物获得一定的能量并达到燃烧条件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点燃。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将会发生一个链状的燃烧反应,火焰激波迅速传播,因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很快将积存燃料燃尽。
爆燃的结果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
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气体来输送,气体和煤粉混合成云雾状混合物,煤粉的自燃引起周围气粉混合物爆炸,产生较大的压力而形成煤粉爆炸。
根据对事故的分析以及爆燃的物理化学起因,得出发生可燃物爆燃事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由于某种原因积存了大量的可燃物,包括可燃气体和可燃固体燃料颗粒,如氢气、一氧化碳、煤粉挥发分中碳氢化合物等气体都可能是导致爆炸的可燃气体;积存的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或空气相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且混合物达到了爆炸极限(表1列出了3种煤粉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积存的燃料发生了“自热现象”或遇到了明火使得燃料引燃。
这 3个条件是造成可燃物爆炸的必要因素。
表 1 燃煤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a.挥发分含量。
一般说来,含挥发分较高的煤粉易爆炸,含挥发分低的煤粉不易爆炸。
这是由于煤粉着火燃烧的开始主要是靠燃烧析出挥发分,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粉容易析出挥发分,而且比较多,能够为煤粉的迅速着火提供足够的能力。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挥发分小于10%时则无爆炸危险。
挥发分大于20%的煤粉,很容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很大。
b.煤粉的粗细。
在炉窑中,煤粉的输送是靠气力输送,因此煤粉越细,在细煤粉的周围所吸附聚集的一次风空气或氧气越多,这样就给自燃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从而越容易自燃和爆炸。
烟煤的粒度大于0.1min时几乎不会爆炸。
综合考虑挥发分和煤粉细度对煤粉着火的影响,对于挥发分高的煤不允许磨得过细。
c.输送煤粉的气体含氧量。
含氧的比例越大,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充足的氧气为混合物的爆炸提供了条件,而在氧浓度低于一定程度时难以发生爆炸。
防止制粉系统着火、爆炸事故运行措施
![防止制粉系统着火、爆炸事故运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2289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e.png)
一、制粉系统启动
1、正常启磨前先打开冷一次风门保持风量不低于 36t/h 对磨煤机及粉管进行吹扫 5 分钟 以上,再逐渐打开热风门进行暖磨,控制暖磨速度,控制暖磨期间磨入口风温不超过 80 度。严禁为提高启磨速度,全开热风门进行暖磨。在磨煤机运行正常前,
。 2 磨煤机暖磨前,符合以下规定时先进行磨煤机惰化。 2.1 紧急停磨 2 小时后启动。 2.2 磨制褐煤磨煤机停运 6 小时后启动。 2.3 磨制其他煤种磨煤机停运 24 小时后启动 2.4 磨煤机内部有着火迹象等。
3.1 检查磨煤机冷、热风门关闭。 3.2 检查磨煤机密封风门开启,压力正常。 3.3 开启磨煤机任一出口门。 3.4 开启磨煤机消防蒸汽门,对磨煤机进行惰化。 3.5 磨煤机充消防蒸汽时间大于 5 分钟后,方可进入下步操作。 4 启动磨煤机 3 分钟后必须对磨煤机排渣一次。 二、制粉系统停运
1、正常停运磨煤机时,要控制停磨时间,从开始到磨煤机停止保持在 15 分钟左右,逐步 减少给煤量,尽量减少磨煤机内存煤。
7、如制粉系统故障跳闸不能恢复启动时,应关闭给煤机上闸板,启动磨煤机或人工将积 煤排尽,期间加强磨煤机排渣(防止将积煤排入磨入口一次风道),避免积煤自燃。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9122c9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3.png)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单位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单位邮编:830019摘要:制粉系统的爆炸在许多电站煤粉锅炉运行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而且在有些单位多次连续发生,并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到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正常的安全生产。
必须认真分析制粉系统发生着火爆炸的原因,从而正确地提出预防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关键词: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煤粉发生着火爆炸的基本条件煤粉具有自燃性和爆炸性,因为煤粉中吸附了大量的空气,受空气的氧化作用会缓慢地发热而使煤粉温度升高,当达到着火点时会发生自燃。
煤粉、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引起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煤粉发生爆炸具备的3个基本条件是:(1)煤粉的存在;(2)合适的氧浓度,即煤粉量和空气量的比例要位于爆炸极限内;(3)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2.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锅炉制粉系统爆炸事故的发生,极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损失和经济损失等,因此需要做好爆炸预防工作。
从锅炉爆炸事故分析来看,引爆点主要为长期积煤或者积粉的部位,制粉系统为封闭状态;火源主要为磨煤机入口的积煤、细粉分离器水平段位置的积煤、粗粉分离器。
总体来说,锅炉制粉系统爆炸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现分述各因素引发爆炸的原因:2.1煤粉浓度煤粉浓度指的是风粉混合物浓度,其与煤炭成分、细度、颗粒度分布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若风粉混合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处于1.2—2.0kg/范围内,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干煤粉可以吸附大量的空气,具有较好的可流动性,能够通过细小的孔隙。
当风粉混合度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即0.32—4kg/,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其中处于1.2—2.0kg/范围内时,爆炸的可能性最大。
当遇到点火源时,便会引发爆炸事故。
基于此,需要确保制粉系统的密封性,确保不存在漏风情况。
含氧量作为重要的诱导因素,其氧浓度要15%。
制粉系统氧气主要来源包括系统内漏入的风量、再循环的烟气等。
影响制粉系统爆炸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制粉系统爆炸的因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6e248dd0d233d4b04e6905.png)
影响制粉系统爆炸的因素及预防措施由于煤碳市场的变化,我厂用煤有日益好转的倾向。
锅炉实际燃煤挥发份、发热量高于设计煤种,导致制粉系统自然爆炸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制粉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很有必要对影响制粉系统爆炸的因素进行分析。
制粉系统爆炸就是煤粉的爆炸,是一种压力急剧上升的燃烧过程。
煤粉以一定浓度分散在空气中,一旦遇到适当的点火能,就会燃烧并迅速传播,导致连续不可控制的燃烧,这就是煤粉的爆炸。
一、煤粉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1、爆炸的形成条件。
(1)、可燃物浓度(煤粉浓度)对于烟煤而言,气粉混合物只有在0.32---4kg/m3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而浓度在1.2---2kg/ m3范围时爆炸危险性最大。
(2)、点火能。
点火能是煤粉爆炸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决定了爆炸时产生的压力等级和爆炸强度。
煤粉混合物的最小、最低可爆的点火能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取决于煤粉爆炸反应本身活化能的大小。
(3)、氧气的浓度:燃烧烟煤时,气粉混合物中的氧含量<15%时,通常没有爆炸危险。
当以上三种条件同时具备时,煤粉才能发生爆炸。
2、影响因素。
根据煤粉爆炸的形成条件,可分析出影响制粉系统爆炸的主要因素,除以上三点外,还包括以下几点:(1)、挥发份。
当燃料的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10%时,一般没有爆炸危险,当Vdaf >20%时,其挥发份析出和着火温度较低,易自燃爆炸。
(2)、灰份:燃料中灰份越少,制粉系统爆炸的可能性越大。
(3)、煤粉细度:细度愈小愈易发生爆炸,对于烟煤、粉粒直径大于100μm时,一般没有爆炸危险。
(4)、煤粉中的水分。
水分高可避免爆炸,但过高使磨煤机出力下降,煤粉燃烧困难,使粉仓结块,给粉机下粉不匀或断粉,水分低,易自燃爆炸,一般要求烟煤磨制后的最终水分为0.5Mad<Mmad≤Mad。
(5)、通风量:通风条件好时,制粉系统爆炸的危险等级会降低,当通风不良时,爆炸的危险程度会增大。
【实战经验】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着火技术措施
![【实战经验】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着火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b14056561252d380eb6e90.png)
【实战经验】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着火技术措施我厂锅炉燃用褐煤,属于高挥发份煤种,燃料挥发份析出和着火温度均较低,容易发生自燃和爆炸事故。
在制粉系统中,凡是发生煤粉沉积的地方,就能成为气粉混合物自燃和爆炸的发源地。
在制粉系统中包括系统管道、磨煤机、给煤机及原煤仓,一旦发生煤粉沉积,煤粉就开始氧化放出热量,经过一定时间后,就有可能出现自燃爆炸事故。
因此,积粉、自燃是制粉系统爆炸的主要原因。
为防止制粉系统着火爆炸,特制订本措施,全体生产人员严格执行。
一、防止原煤斗存煤自燃爆炸措施1.保证原煤斗空气炮和疏松装置正常好用,每班试验一次运行原煤斗空气炮的振打操作。
2.每班全面检查一次原煤斗空气炮,是否漏压缩空气,发现空气内漏及时通知检修处理。
3.锅炉熄火后,立即关闭压缩空气至原煤斗空气炮供气手动总门,防止压缩空气漏入原煤斗,造成原煤斗存煤自燃爆炸。
4.机组运行中,对停运时间达到7天的制粉系统,必须启动运行10小时以上,将原煤斗内存煤烧空,防止其自燃。
5.雨季期间,当制粉系统停运48小时,对制粉系统进行定期切换工作,防止存煤长机组停运时间超过7天,应将原煤斗内存煤全部烧空。
6.时间存积引起原煤斗堵煤。
7.每班检查输煤三段消防水压力不低于0.4MPa,确保消防水正常备用。
8.如机组停运,原煤斗内有存煤,按原煤斗测温规定执行测温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1)每班对原煤斗、给煤机测温两次,并在运行日志上交账。
要求对原煤斗各部位全面测温,重点位置为给煤机入口插板门上部1-3米高度。
(2)每班与输煤值班员联系,询问各原煤斗是否有冒烟、自燃现象,当发现原煤斗内存煤自燃,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用消防水洒向原煤斗内存煤,使其降温。
9.机组停止后原煤斗内有存煤,如需试转一次风机时,必须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原煤斗爆炸。
按《一次风机试转技术措施》要求,具体挡板(阀门)布置状态如下:(1)严密关闭烟风系统下列阀门:1)空气预热器出口A、B侧热一次风电动挡板。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爆炸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爆炸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e39659ce2f0066f4332267.png)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爆炸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及应采取相应措施1、引起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制粉系统爆炸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即氧浓度、煤粉浓度、煤粉细度、燃料挥发分含量、煤粉所含水分、风粉混合物温度及明火源。
从氧浓度和煤粉浓度(即风粉混合物浓度)方面来讲,当煤粉浓度达到爆炸标准而氧浓度未能达到爆炸标准或者氧浓度能达到爆炸标准而煤粉浓度未达到爆炸标准时,制粉系统没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对于烟煤,当燃料挥发分<10%时,无自燃和爆炸的危险.当燃料挥发分>20%时,由于此时的煤属于反应能力较强的煤,燃料挥发分的析出和着火温度都较低,很容易发生煤粉自燃和爆炸事故;我公司燃用的是烟煤,煤质变化较大,燃料挥发分在18%~30%之间变化,大多数属于易自燃和爆炸的煤种;当风粉混合物浓度在0.32~4Kg/m3范围内时则会发生爆炸,在1.2~2.0Kg/M3范围内时,则最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在制粉系统运行时,要控制排粉机入口含氧量不大16%;若风粉混合物浓度恰好在此范围内时,遇到足够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煤粉细度::即使容易发生爆炸的种,如果煤粉颗粒直径较大不会发生爆炸,即R90越大,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越小. R90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d当量>100um时,无爆炸的可能)煤粉所含水分:煤粉中的水分也是煤粉发生自燃和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磨制煤粉的最终水分Mmad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制粉系统的安全可*性,又要照顾制粉系统的经济性,Mmad高,可避免煤粉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但过高又使磨煤机的出了降低,输粉和燃烧困难,并可能使煤粉在粉仓壁板结成块或压实,而且还可能造成下粉管堵塞,引起给粉机来粉不均匀或断粉.Mmad过低,对于烟煤又容易引起煤粉的自燃和爆炸.对于烟煤Mmad的标准0.5Mad<Mmad<Mad;点火源即明火:其来源大多数发生在煤粉最容易沉积的地方.只要有煤粉沉积的地方,就能够成为风粉混合物发生爆炸的发源地.在制粉系统爆炸中,一旦发生煤粉沉积,随着时间推移,煤粉开始氧化并且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使得沉积煤粉温度升高,则又加速了煤粉的氧化、放热、升温,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温度就能够达到煤粉着火时的温度,煤粉就开始自燃,很有可能引起制粉系统爆炸。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d4b3a1755270722192ef74a.png)
1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
1.1 要坚持执行定期降粉制度和停炉前煤粉仓空仓制度。
1.2 根据煤种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制粉系统停止运行后,对输粉管道要充分进行抽粉;有条件的,停用时宜对煤粉仓实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护。
1.3 加强燃用煤种的煤质分析和配煤管理,燃用易自燃的煤种应及早通知运行人员,以便加强监视和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4 当发现粉仓内温度异常升高或确认粉仓内有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投入灭火系统,防止因自燃引起粉仓爆炸。
1.5 根据粉仓的结构特点,应设置足够的粉仓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1.6 设计制粉系统时,要尽量减少制粉系统的水平管段,煤粉仓要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抗爆能力应符合规程要求。
1.7 热风道与制粉系统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应达到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1.8 加强防爆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
防爆门动作后喷出的火焰和高温气体,要改变排放方向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和烧损电缆。
1.9 定期检查仓壁内衬钢板,严防衬板磨漏、夹层积粉自燃。
每次大修煤粉仓应清仓,并检查粉仓的严密性及有无死角,特别要注意仓顶板一大梁搁置部位有无积粉死角。
1.10 粉仓、绞龙的吸潮管应完好,管内通畅无阻,运行中粉仓要保持适当负压。
1.11 制粉系统煤粉爆炸事故后,要找到积粉着火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积粉。
必要时可改造管路。
2 防止煤尘爆炸。
2。
1 消除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的粉尘泄漏点,降低煤粉浓度。
大量放粉或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防止煤尘爆炸。
2.2 煤粉仓、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附近应有消防设施,并备有专用的灭火器材,消防系统水源应充足、水压符合要求。
消防灭火设施应保持完好,按期进行试验(试验时灭火剂不进入粉仓)。
2.3 煤粉仓投运前应做严密性试验。
凡基建投产时未作过严密性试验的要补做漏风试验,如发现有漏风、漏粉现象要及时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煤粉爆炸的机理在炉膛或烟道积存了大量的未燃尽可燃物,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形成了新的可燃性混合物。
当该混合可燃物获得一定的能量并达到燃烧条件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点燃。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将会发生一个链状的燃烧反应,火焰激波迅速传播,因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很快将积存燃料燃尽。
爆燃的结果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
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气体来输送,气体和煤粉混合成云雾状混合物,煤粉的自燃引起周围气粉混合物爆炸,产生较大的压力而形成煤粉爆炸。
根据对事故的分析以及爆燃的物理化学起因,得出发生可燃物爆燃事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由于某种原因积存了大量的可燃物,包括可燃气体和可燃固体燃料颗粒,如氢气、一氧化碳、煤粉挥发分中碳氢化合物等气体都可能是导致爆炸的可燃气体;积存的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或空气相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且混合物达到了爆炸极限(表1列出了3种煤粉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积存的燃料发生了“自热现象”或遇到了明火使得燃料引燃。
这 3个条件是造成可燃物爆炸的必要因素。
表 1 燃煤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a.挥发分含量。
一般说来,含挥发分较高的煤粉易爆炸,含挥发分低的煤粉不易爆炸。
这是由于煤粉着火燃烧的开始主要是靠燃烧析出挥发分,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粉容易析出挥发分,而且比较多,能够为煤粉的迅速着火提供足够的能力。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挥发分小于10%时则无爆炸危险。
挥发分大于20%的煤粉,很容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很大。
b.煤粉的粗细。
在炉窑中,煤粉的输送是靠气力输送,因此煤粉越细,在细煤粉的周围所吸附聚集的一次风空气或氧气越多,这样就给自燃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从而越容易自燃和爆炸。
烟煤的粒度大于0.1min时几乎不会爆炸。
综合考虑挥发分和煤粉细度对煤粉着火的影响,对于挥发分高的煤不允许磨得过细。
c.输送煤粉的气体含氧量。
含氧的比例越大,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充足的氧气为混合物的爆炸提供了条件,而在氧浓度低于一定程度时难以发生爆炸。
关于煤粉系统含氧量浓度的标准,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标准,但一般都在15%左右。
制粉系统的氧气来源于多种渠道,如干燥风、漏风,输送煤粉的一次风或三次风等。
如果煤粉混合物中的含氧量不足,即使存在很强的点燃能,混合物的浓度处于最佳爆炸点,也不可能发生爆炸。
d.煤粉气流混合的温度。
混合物的温度升高会减少煤粉颗粒的着火热,加速燃烧的速度,因此温度高易爆炸,低于一定温度则无爆炸危险。
煤粉气流混合温度主要指标是指磨煤机出口风温。
c.煤粉沉积。
由于设计、安装不当或者在拐弯的地方,煤粉出现沉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缓慢氧化形成自燃,最终造成爆炸。
2 制粉系统特点某电厂采用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具体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
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主要包括的设备有磨煤机、排粉机、给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制粉管道、锁气器、吸潮门、中间煤粉储仓、原煤仓等。
制粉系统的特点是运行可靠性较高,运行调节较为灵活,磨煤机可在自己的经济负荷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了制粉系统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锅炉热效率。
其缺点是系统部件多,较复杂,漏风量较大,而且制粉系统管道长,弯角多,流通阻力大,易存在流通死角,易积煤粉。
由此看来在制粉系统聚积煤粉的地方,具备煤粉爆炸的一些因素。
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制粉系统中聚积煤粉处产生危险性爆炸的可能性就大,给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
3 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某电厂锅炉用的原煤为山西雁北烟煤,其特性如表3所示,挥发分为38.09%,水分为8.0%。
在制粉过程中,要求煤粉细度控制在Rgo=22.5 ×l0一,77.5%煤粉粒度在 0.1mm内。
表 3 山西雁北烟煤特性%针对其电厂制粉系统几年来的爆炸事故,我们运用煤粉爆炸的产生机理结合该电厂制粉系统煤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到了以下几点意见。
a.制粉爆炸时,磨煤机的出口风温超过70℃,超过了规程要求(70℃以下),这表明煤粉气流混合物的温度高,达到爆炸的条件。
例如:1999年l0月13日4号炉乙侧制粉系统爆炸前其磨煤机出口温度为 120℃,远超过表2规定的70℃,从而导致爆炸。
b.磨煤机进煤不畅,落煤管堵塞。
由于给煤机通过振动给煤,燃煤靠自重落人磨煤机落煤管,在煤较湿条件下,燃煤易粘结在落煤管内壁,落煤管口径只有77(偏小),且管道倾斜角度安装。
长时间不清理落煤管,落煤管易因煤粘结增厚而堵塞,造成磨煤机断煤,在不调节风量的情况下,断煤后磨煤机的出口风温必然上升,并超过70℃(磨煤机进口风温不低于120℃),导致制粉系统爆炸。
同样,在煤较湿条件下,燃煤易粘结在原煤仓下煤斗,原煤无法自重落下,导致给煤机出力不足或断煤,同时引起磨煤机断煤。
c.管道、阀门。
煤粉管道在负荷较低时应仍能保持正常输粉,防止煤粉沉积,一般要求其流速为l6~30m/s。
除特殊情况外,输粉管道不允许水平布置。
煤粉管道不得有袋形、盲肠及不光滑处,以防煤粉沉积。
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方式。
除无烟煤外,不允许制粉系统的气粉混合物与其他制粉系统相通。
制粉系统中应尽量减少阀门,以防止煤粉沉积。
d.制粉爆炸主要发生在磨煤机出口粗、细粉分离器两处。
其特点是两处煤粉在空气中的浓度变化大,且处在易发生爆炸危险的浓度范围,特别是在磨煤机停运前倒风过程,煤粉浓度极易处在 1.2~2kg /m3范围。
从事故分析可知,制粉爆炸时,煤粉细度Rgo=18×10-2(过细),大量的煤粉粒度小于 0.09mm。
e.制粉系统设备不完好,如吸潮门、锁气器、给煤机使用时间长,漏风点多,大量冷空气进入导致输送煤粉的气体氧含量增加,也是造成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之一。
4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措施4.1 设备改造消除制粉系统爆炸隐患a.扩大磨煤机落煤管口径,把原内衬耐磨板取消,改用耐磨管,管道改为垂直插入安装,增加落煤速度和减少积煤,同时在原煤斗加装耐磨增滑的高分子复合板,增加给煤机的出力,以减少磨煤机因堵煤或给煤机断煤而造成制粉系统爆炸。
把原落煤管 #9377扩大至 ~600,见图2等划线处。
图 2 厝煤机落煤管 t3b.粗粉分离器本体倒锥体内不可避免地积粉。
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白燃,迅速着火,尤其对于挥分发较高的烟煤和褐煤,一旦爆炸后果非常严重;细粉分离器本体内煤粉颗粒粒度较小,煤粉与氧的接触面较大,积粉时发生氧化反应快,当运行人员监视不及时,煤粉中杂物很容易堵住下粉管造成积粉。
为了改善粗细分离器的积粉现象,建议在粗、细粉分离器内壁处衬里采用耐高温耐磨滑的陶瓷,以使得煤粉气流混合物流通顺畅。
同时杜绝粗、细粉分离器因内壁不光滑或死角多造成积粉白燃导致制粉系统爆炸。
衬里见图3、图4等划线处。
c.更新给煤机。
给煤机为振动式、开放式,给煤不稳定,易跳停,漏风量大。
更新为全封闭皮带式给煤机后给煤稳定,确保给煤,漏风量小。
d.在磨煤机人口处增加监测系统,在出口处增加风温在线记录仪,方便操作人员监测给煤量,杜绝断煤,或堵煤时能及时处理。
通过记录磨煤机出口风温,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风温超标。
4.2 工艺操作管理a.优化运行方式。
调整粗粉分离器挡板,控制好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控制在Rgo=20×10I2~ 22.5x10I2之间,在满足锅炉燃烧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细度,减少因煤粉过细而引起爆炸,也可以降低磨煤机的电耗。
b.制粉系统的启动、停止。
启动时,应进行暖磨 (特别是北方的冬季),以防止管道结露导致煤粉沉积。
对暖磨的时间和磨出口温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进行控制,加强对磨煤机出口风温的监测和考核,防止因磨煤机出口煤粉气流混合物超温 (>70 ℃)而造成制粉系统爆炸。
停止制粉系统时,应保证制粉系统内没有残余的煤粉。
一般可以通过一次风管风压、磨煤机电流、压差进行判断。
在停运后期活动锁气器,使回粉管内的积粉吹扫干净。
停止制粉系统时,要防止吹扫时间过长,造成停后系统内温度过高。
对乏气送粉启动和停止时,要保持一次风压稳定,使煤粉混合器内速度≥16 m/s,以防积粉。
在锅炉停运时,煤粉仓、原煤仓内不应存放煤粉和煤。
C.合理设置粉仓温度测点和报警装置。
锅炉正常运行中,应对制粉系统的近路风风门(特别是容易积粉的磨煤机再循环风门)等,坚持定期吹扫制度。
制粉系统停止运行后,对输粉管道要充分进行抽粉,有条件的停用时宜对煤粉仓实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护。
d.磨煤机通风量的控制。
通风量的控制对于防范制粉系统爆炸起关键性的作用,合理地控制通风量,可以有效降低爆炸点燃能的形成,充足的通风量可以降低点火能量的聚积。
制粉系统启动时,应先用冷风进行吹扫,然后适当开启热风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升温速率,直至达到启磨要求的温度,并维持合适的风量,保证合理的风速。
启磨运行条件中应对磨煤机的通风量有一定要求,可根据磨煤机的形式确定最低通风量定值;磨煤机正常运行中,风量控制应根据锅炉与磨煤机厂家要求按照风煤比曲线进行。
停磨时停止给煤机后应全关热风门,维护一定的冷空气气量进行吹扫,风量的控制应高于启磨允许的风量定值,当磨煤机温度降至合适温度后停磨。
e.消除漏风。
在运行中应消除煤粉仓的漏风及回粉管和落粉管锁气器漏风。
磨煤机和排粉机入口热风口的内漏,造成系统温度提高,应采用质量较好的热风门,加强安装和检修对门的细致调整,使门保证灵活开关。
f.适时检修。
适时对制粉系统进行检修,严格执行有关防爆规定,按运行规程进行操作和事故处理,杜绝外来火源,严禁未采取隔离和防护措施时进行焊接等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