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无线电方位
《空中领航学》5.2 无线电方位
5.2.3.1 ADF系统
ADF系统的主要功能
判断飞机飞越导航台的时刻。 可接收用于定向的广播电台信号和遇险信号。 引导飞机进入空中走廊的入口和出口。
飞越NDB导航台上方显示器指针反向
5.2.3.1 ADF系统
ADF系统的主要功能
引导飞机进场,使飞机对准跑道中心线,配合仪 表着陆系统,引导飞机进近着陆。
ADF系统不仅可以测角定向,还可以实现定位, 利用机上安装的两套ADF分别调谐在两个不同的地面 导航台NDB的频率上,以实现θ-θ定位,当然也利用 NDB/DME实现ρ-θ定位。
5.2.3.1 ADF系统
ADF系统概述
ADF的工作频率为190~1750kHz,属于低频、 中频,作用距离为几十到几百千米,可接收民用广 播电台信号和无方向信标NDB地面导航台为飞机定 向定位,还可和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机等设备配合 引导飞机着陆。
5.2.3.1 ADF系统
方位指示器
方
ADF指示器
位 指 示
无线电磁指示器RMI (Radio Magnetic Indicator)
器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
测量RB
5.2.3.1 ADF系统
ADF指示器的显示
飞行中指针恒指向电台。 ADF指示器若无航向旋钮HDG,也称为无线电罗 盘,这时指针指示的读数就是RB。
5.2.3.1 ADF系统
已知RMI指示器显示如下,画出飞机与NDB台之间的 位置关系图。
解:读RMI:NDB对应细针,读出细针针尖指示QDM315°,针 尾指示QDR135°,航向标线读出MH70°。 求RB=QDM-MH=245°。
QDR135° NM
QDM315°
MH70°
5.2.3.1 ADF系统
《空中领航学》5.2 无线电方位
5.2.1 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飞机方位角(QDR、QTE)
飞机方位角表示飞机在电台所在位置的哪个方位 上。
背台飞行时,QDR是飞机从电台正上方通过后背 离电台飞行的磁方位。
NM QDR=0°~90° QDR=270°~0° 飞机在电台位置东北方
NM
飞机在电台位置西北方
QDR=180°~270° QDR=90°~180° 飞机在电台位置西南方 飞机在电台位置东南方
MH
RB=180°~270°
RB=90°~180°
电台在飞机纵轴左后方 电台在飞机纵轴右后方
5.2.1 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电台方位角(QDM、QUJ)
电台方位角的概念:从飞机所在位置的经线北端 顺时针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
电台真方位(QUJ——True Bearing) :以真北 为基准的电台方位角。
QDR=MTK 背台飞行
5.2.1 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电台磁方位与电台相机方位角与电台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QDR=QDM±180°
NT NM QTE=QUJ±180° NT NM MH
RB QDM QUJ
5.2.1 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航向仪和相对方位指示器读数如下,求出当时的 QDM和QDR?
5.2.2 无线电方位的变化规律
保持航向飞行,无线电方位的变化
保持MH不变,当飞机在左、电台在右,随着 飞机前向飞行,飞机位置发生改变,三个方位角都 逐渐增大;当飞机在右、电台在左,随着飞机前向
飞行,飞机位置改变,三个方位角都逐渐减小。
Nm
Nm
飞机在左 MH2=MH1
MH2
QDM2 Nm
RB2>RB1
ADF系统不仅可以测角定向,还可以实现定位, 利用机上安装的两套ADF分别调谐在两个不同的地面 导航台NDB的频率上,以实现θ-θ定位,当然也利用 NDB/DME实现ρ-θ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3.11.28•【文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6号•【施行日期】201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已经2013年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苗圩2013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保证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行,防止各种无线电业务、无线电台站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2012年版)和我国无线电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研制、生产、进口、销售、试验和设置使用各种无线电设备,应当遵守本规定,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
第三条在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内使用无线电频率,应当分别遵守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无线电管理的法律规定。
本规定中列入的中国香港、澳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由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分别制定和执行,相关资料和规定以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法定文本为准。
本规定暂未列入中国台湾地区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第四条本规定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10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16号)同时废止。
目录第1章无线电管理的术语与定义1.1 一般术语1.2 有关频率管理的专用术语1.3 无线电业务1.4 无线电台与系统1.5 操作术语1.6 发射与无线电设备的特性1.7 频率共用1.8 空间技术术语1.9 无线电频带和波段的命名1.10 常用字母代码和业务频段对应表1.11 国际电信联盟(ITU)区域划分第2章电台的技术特性第3章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3.1 引言3.2 业务种类与划分3.3 一般规定3.4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3.5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频率划分脚注3.6 中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脚注附录附录1 发射机频率容限附录2 发射设备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附件1 确定杂散域发射和带外域发射界限的补充规定附件2 固定业务参考测量带宽的规定值附件3 陆地移动业务参考测量带宽的规定值附录3 发射标识和必要带宽第1章无线电管理的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取自中国国家标准《无线电管理术语》(GB/T 13622-2012)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2012年版,这些术语与定义仅作本规定统一称呼和理解其含义之用。
使用无线电定位进行测绘的方法简介
使用无线电定位进行测绘的方法简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线电定位技术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信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使用无线电定位进行测绘的方法。
一、无线电测距仪无线电测距仪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距离测量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并计算信号的传输时间,从而获得目标物体与发射器的距离。
无线电测距仪通常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发射定时信号,接收器接收返回的信号,并计算出距离。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可以实现对比较大距离目标物体的测量,精度较高。
二、无线电水准仪无线电水准仪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来进行水准测量的仪器。
它通过将发射器放置在参考基准上,接收器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位置,利用无线电信号传输的特性,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测量点的高程。
无线电水准仪通常使用电磁波传输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接收和分析,计算出目标点和发射器之间的高差,从而实现了水准测量。
三、无线电方位仪无线电方位仪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方位测量的装置。
它通过设立基准点和测量点,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反射特性,测量出测量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方位角。
无线电方位仪通常包含一个发射天线和若干个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发出信号,接收天线接收返回的信号,并通过信号的相位差来计算测量点的方位角。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导航、地图绘制等领域。
四、无线电测深仪无线电测深仪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水深测量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将信号传递到水底并反射回来,通过计算信号传播的时间,可以测量出水的深度。
无线电测深仪通常使用声纳技术结合无线电信号传输,可以实现对水深进行准确测量。
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无线电定位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然而,也要注意到无线电定位技术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环境的信号干扰较敏感、天气条件对信号传播造成影响等。
《空中领航学》5.3 进入预定方位线
(2)飞机在右,QDM>QDM预,判断出: 未到预定 方位线。
判断是否进入预定方位线(填:未到、到、已过)。
QDM预 MH
QDM实
判断
354° 99° 350° 已过
262° 218° 266° 已过
325° 212° 318° 未到
266° 20° 270° 未到
240° 342° 243° 未到
6、填:将以上数据填入领航计划表中。
5.3.2 进入预定方位线的地面准备
航线为绵阳导航台——遂宁导航台,检查点为三台,准备 用五凤溪导航台来控制飞机到检查点的时机,气象台预报 空中风为280°/9m/s ,飞机保持TAS185km/h、指定高度 2100m飞行, 完成进入预定方位线的地面准备。
解:进行地图作业,在填领航计划表之 前(含领航计划表地标罗盘领航部分) 步骤与之前地标罗盘领航一致。
(1) QDM预80°
(2)QDM=MH+RB=70°<QDM预,判断:未到。 (2)
(3)QDM=MH+RB=60°<QDM预,判断:未到。 (3)
350°
5.3.3 进入预定方位线的空中实施
RMI进入预定方位线的方法
已知RMI指示如下图,判断是否进入预定方位线?
QDM预345° 12:11
85°
(6)填写领航计划表。
绵阳导航台 146°153°205 50 三台 146°153°205 82
遂宁导航台
15 1297 2100 五凤溪 229°83° 76°正切三台 24 1297 2100 +10
WA-46°DA-7°
5.3.3 进入预定方位线的空中实施
进入预定方位线的空中实施步骤
5.2无线电方位
航线NDB NDB台 Ⅰ 航线NDB台 发射功率500W,有效作用距离不 发射功率 , 少于150KM,识别码为 个莫尔斯电码。 少于 ,识别码为2个莫尔斯电码。 Ⅱ 远、近台 远台与航线NDB台相同;近台有效 台相同; 远台与航线 台相同 作用距离50KM,发射功率 作用距离 ,发射功率100W,识别 , 码为远台识别码的第一个字母。 码为远台识别码的第一个字母。
--RMI、CDI、HSI
使用HSI的三步曲: 的三步曲: 使用 的三步曲 第一步: 第一步: 调VOR频率 频率 第二步: 第二步: 定航道COURSE 定航道 第三步: 第三步: 根据偏离杆偏离中 心的点数确定飞机 和预定航道的位置 关系(满偏10° 关系(满偏 °)
向/背指示 背指示
5、VOR 系统的误差
4、自动定向机的调谐和显示
(1)ADF指示器的显示 指示器的显示
NDB导航台
QDM210° Nm MH170°
QDM210°
HDG
(2)RMI的指示 RMI的指示
有两部接收机的指示 细针对应第一部接收机 粗针对应第二部接收机 正上方指示飞机的MH 正上方指示飞机的 粗细针都是 针尖指示QDM, , 针尖指示 针尾指示QDR 针尾指示 可指示地面NDB台和 台和 可指示地面 VOR台的方位,通过仪 台的方位, 台的方位 表上的按钮选择信号源
航图上导航设施的信息
机载VOR设备
3、VOR系统测QDR的原理 VOR系统测QDR的原理 系统测QDR 地面台同时发 射基准相位信 号和可变相位 信号; 信号; 机载接收机接 收到两种信号后比 较其相位差; 较其相位差; 两种信号的相位 差即为当时的飞机 磁方位QDR. 磁方位QDR.
4、调谐方法和显示
船舶无线电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XXXX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XXX001-2014 船舶无线电设备安装工艺规范2014-04-25发布 2014-04-26实施X X X 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为公司船舶无线电设安装工艺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的要求,参考其他船厂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本公司的的生产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标准由XXXX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XXXX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XXXX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本标准于2014年03月首次发布。
1 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航海船舶无线电通信和海上遇险呼叫设备(包括VHF、NAVTEX、GPS、MF/HF、INMARSAT---A.B.C.F)的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1.2使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船舶无线电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2引用文件CB/T3908-2007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CB/T3908-2007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海法规[2011] 号文公布《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3施工前准备3.1 技术资料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全船电气系统图,无线电系统图,无线电设备布置图和无线电设备清单。
3.2 物资材料施工前,了解无线电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3.3 施工工具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4人员施工人员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并应有工作经验的船舶电工才能上岗操作。
5工艺要求5.1 无线电设备安装完毕,外观应完好无损。
5.2 无线电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布置图要求。
5.3电缆敷设5.3.1 无线电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的规定。
5.3.2 无线电的高频电缆一般应与电力和照明电缆分开敷设,与无线电无管的电缆和管系不得经过无线电室(如有)。
5无线电定位(第五章)
第五章 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定位通常是指在地面上利用无线电波测定测量船艇至岸上控制点的距离或距离差,从而确定船艇位置。
本章主要论述电磁波传播知识、定位原理、点位坐标计算等有关内容。
5.1 电磁波传播5.1.1 电磁波的产生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空间感生磁场,并遵从如下规律:⎰⎰∂∂=dS t DHdl (5—1)同时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空间感生电场,并遵从如下规律: ⎰⎰∂∂-=dS t BEdl (5—2)式中:H —磁场强度;D —电位移矢量;E —电场强度;B —磁感应强度。
因此,若在空间某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磁场),在其临近区域将产生变化磁场(或变化电场),这变化磁场(或变化电场)又在较远区域内产生新的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产生新的变化磁场(或变化电场)。
这种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如图5—1,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E 和H 互相垂直,且两者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根据物理学中的概念,电磁波是一种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或余弦)波。
若设电磁波的初相角为0ϕ,角频率为ω,振幅为e A ,则有电磁波y 的数学表达式:)(0sin ϕω+=t A y e (5—3)如果取t 为横轴,y 为纵轴,则上述关系可用图5—2来表示。
图 5—1 电磁波传播图 5—2 电磁波及其参数的图示若设电磁波的频率为f ,周期为T ,相位为ϕ,且当0=t 时初相位为0ϕ,则:f πω2=, Tf 1=,002ϕπϕωϕ+=+=ft t (5—3) 电磁波在一个振荡周期内的传播距离被称做波长,通常以λ表示。
若以v 来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则有如下关系: vT fv==λ (5—4) 式中:f 的单位为‘赫兹’;v 的单位为‘米/秒’;λ的单位为‘米’。
电磁波的分类可以根据频率或波长来划分。
如表5—1所示。
5.1.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一、大气层的构成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大气在垂直方向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MHT4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简称空管)雷达站和设置地点,是其所提供的方位、距离、位置等导航、雷达信息的基准点。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型导航和雷达设备,也适用于各类民有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管雷达站新建台站的选址和台站建设以及已建台、站的场地管理一环境保护。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空中定位air fix point为保证航空器的正常航行而规定的空中位置点。
2.2 切线飞行tangent flight与以雷达天线为中心的圆相切的切线飞行,径向速度为零时,其一次雷达目标显示将会失效。
2.3 雷达遮蔽角(包括水平遮蔽角和垂直遮蔽解)screen angle从雷达天线中心点和该点所在水平面向上算起的雷达电波信号被地形地物遮挡的垂直张角。
2.4 对称装定symmetrical installation精密进近雷达的航向天线相对于跑道平行线做对称扫描(即左右各100)的装定方式。
2.5 不对称装定asymmetrical installation精密进近雷达的航向天线相对于跑道平行线做左右不对称扫描(通常是向跑道方向扫描150,背跑道方向扫描50)的装定方式。
2.6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ILS)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象条件下,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包括甚高频(VHF)航向信标设备、超高频(UHF)下滑信标设备和甚高频(VHF)指点信标以及连带的监视系统、遥控和指示设备。
2.7 决断高/高度decision altitude/decision height按仪表着陆系统进场着陆时,决定复飞或继续进场的最低限定高/高度。
2.8 仪表着陆系统的I类运行标准operational standards or ILS CAT I使用仪表着陆设备,在不低于决断高度/高度60m,跑道能见度大于800m的最低气象条件下着陆。
5无线电定位(第五章)
第五章 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定位通常是指在地面上利用无线电波测定测量船艇至岸上控制点的距离或距离差,从而确定船艇位置。
本章主要论述电磁波传播知识、定位原理、点位坐标计算等有关内容。
5.1 电磁波传播5.1.1 电磁波的产生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空间感生磁场,并遵从如下规律:⎰⎰∂∂=dS t DHdl (5—1)同时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空间感生电场,并遵从如下规律: ⎰⎰∂∂-=dS t BEdl (5—2)式中:H —磁场强度;D —电位移矢量;E —电场强度;B —磁感应强度。
因此,若在空间某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磁场),在其临近区域将产生变化磁场(或变化电场),这变化磁场(或变化电场)又在较远区域内产生新的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产生新的变化磁场(或变化电场)。
这种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如图5—1,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E 和H 互相垂直,且两者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根据物理学中的概念,电磁波是一种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或余弦)波。
若设电磁波的初相角为0ϕ,角频率为ω,振幅为e A ,则有电磁波y 的数学表达式:)(0sin ϕω+=t A y e (5—3) 如果取t 为横轴,y 为纵轴,则上述关系可用图5—2来表示。
图 5—1 电磁波传播图 5—2 电磁波及其参数的图示若设电磁波的频率为f ,周期为T ,相位为ϕ,且当0=t 时初相位为0ϕ,则:f πω2=, Tf 1=,002ϕπϕωϕ+=+=ft t (5—3) 电磁波在一个振荡周期内的传播距离被称做波长,通常以λ表示。
若以v 来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则有如下关系: vT fv==λ (5—4)式中:f 的单位为‘赫兹’;v 的单位为‘米/秒’;λ的单位为‘米’。
电磁波的分类可以根据频率或波长来划分。
如表5—1所示。
5.1.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一、大气层的构成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大气在垂直方向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使用无线电测量技术进行导航定位的步骤与技巧
使用无线电测量技术进行导航定位的步骤与技巧导航定位是人类长期以来的追求之一。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测量技术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定位方式。
本文将探讨使用无线电测量技术进行导航定位的步骤与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无线电测量原理。
无线电测量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来进行定位。
当无线电信号发送到目标位置时,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度、时间和方向等指标来计算目标的位置。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无线电测量设备如无线电定位仪、卫星导航仪等获得。
在进行无线电测量导航定位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无线电测量设备。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卫星导航仪、无线电定位仪等设备。
其次,需要了解目标地区的无线电环境。
不同地区的无线电环境可能存在差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线电频段和参数。
此外,了解目标地区的地理地形和建筑物结构也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定位方式和设备。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导航定位了。
首先,设置无线电测量设备的参数。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信号发送功率、接收灵敏度、频率等参数。
然后,选择目标位置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手持设备、车载设备或者固定设备等方式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设备的定位姿态和位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设备的指向也是重要的,我们需要将设备指向目标位置。
在进行导航定位时,还需要考虑数据处理和分析。
收集到的测量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定位结果。
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或者专门的数据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过程包括测量数据的滤波、坐标转换、误差修正等步骤。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确保最终的定位结果符合需求。
除了基本的步骤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导航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时机。
无线电信号的传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地形、建筑物等。
我们可以选择信号传播较好的时段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KHz)一(9-5730KHz)1: 9以下,不划分2: 9-14,无线电导航3: 14-19.95,固定,水上移动4: 19.95-2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0KHz) 5: 20.05-70,固定,水上移动6: 70-95,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7: 95-1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00KHz),无线电导航8: 105-160,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9: 160-200,固定,航空无线电导航10: 200-285,航空无线电导航11: 285-315,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航空无线电导航)12: 315-325,航空无线电导航,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13: 325-405,航空无线电导航,(航空移动)14: 405-415,无线电导航15: 415-49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16: 495-505,移动(遇险和呼叫)17: 505-526.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18: 526.5-535,广播,航空无线电导航19: 535-1606.5,广播20: 1606.5-180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21: 1800-2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导航,业余22: 2000-2065,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23: 2065-2107,水上移动24: 2107-217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25: 2170-2173.5,水上移动26: 2173.5-2190.5,移动(遇险和呼叫)27: 2190.5-2194,水上移动28: 2194-2300,固定,移动29: 2300-2495,固定,移动,广播30: 2495-25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500KHz) 31: 2505-2850,固定,移动32: 2850-3155,航空移动33: 3155-3200,固定,移动34: 3200-3230,固定,移动,业余35: 3230-34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广播36: 3400-3500,航空移动37: 3500-3900,固定,移动,业余38: 3900-3950,广播,航空移动39: 3950-4000,固定,广播40: 4000-4063,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41: 4063-4438,水上移动42: 4438-46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43: 4650-4750,航空移动44: 4750-4850,固定,广播,陆地移动45: 4850-4995,固定,陆地移动,广播46: 4995-5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5000KHz) 47: 5005-5060,固定,广播48: 5060-54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49: 5450-5480,固定,航空移动,陆地移动50: 5480-5730,航空移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KHz)二(5730-21850KHz)51: 5730-5950,固定,移动52: 5950-6200,广播53: 6200-6525,水上移动54: 6525-6765,航空移动55: 6765-7000,固定,(陆地移动)56: 7000-7100,业余57: 7100-7300,广播58: 7300-8100,固定,陆地移动除外59: 8100-8195,固定,水上移动60: 8195-8815,水上移动61: 8815-9040,航空移动62: 9040-9500,固定63: 9500-9900,广播64: 9900-9995,固定65: 9995-10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0000KHz) 66: 10005-10100,航空移动67: 10100-10150,固定,(业余)68: 10150-11175,固定,(移动)69: 11175-11400,航空移动70: 11400-11650,固定71: 11650-12050,广播72: 12050-12230,固定73: 12230-13200,水上移动74: 13200-13360,航空移动75: 13360-13410,固定,射电天文76: 13410-13600,固定,(移动)77: 13600-13800,广播78: 13800-14000,固定,(移动)89: 14000-14250,业余80: 14250-14350,业余,固定81: 14350-14990,固定,(移动)82:14990-15010,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5000KHz)83: 15010-15100,航空移动84: 15100-15600,广播85: 15600-16360,固定86: 16360-17410,水上移动87: 17410-17550,固定88: 17550-17900,广播89: 17900-18030,航空移动90: 18030-18068,固定91: 18068-18168,业余,固定92: 18168-18780,固定93: 18780-18900,水上移动94: 18900-19680,固定95: 19680-19800,水上移动96: 19800-19990,固定97: 19990-20010,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0000KHz) 98: 20010-21000,固定,(移动)99: 21000-21450,业余100: 21450-21850,广播无线电频率划分表(MHz)三(21.85-401MHz)101: 21.850-21.870,固定102: 21.870-21.924,航空固定103: 21.924-22.000,航空移动104: 22.000-22.855,水上移动105: 22.855-23.000,固定106: 23.000-23.200,固定,(移动)107: 23.200-23.350,航空固定,航空移动108: 23.350-24.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09: 24.000-24.890,固定、陆地移动110: 24.890-24.990,业余,固定111: 24.990-25.010,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5000) 112: 25.010-25.07,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13: 25.07-25.21,水上移动114: 25.21-25.55,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15: 25.55-25.60,射电天文,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16: 25.60-25.67,射电天文117: 25.67-26.10,广播118: 26.10-26.175,水上移动119: 26.175-27.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20: 27.50-2800,气象辅助,固定,移动121: 28.00-29.70,业余,移动122: 29.70-37.75,固定,移动123: 37.75-38.25,固定,移动,射电天文124: 38.25-48.50,固定,移动125: 48.50-64.50,广播126: 64.50-72.50,固定,移动,广播127: 72.50-74.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28: 74.60-75.40,无线电导航129: 75.40-76.00,固定,移动130: 76.00-108.0,广播131: 108.0-117.975,航空无线电导航132: 117.975-136.0,航空移动133: 136-137,航空移动,固定134: 137-138,空间(气象辅助)(空-地),空间(空-地),固定,移动135: 138-144,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36: 144-146,业余137: 146-148,固定,移动,业余138: 148-149.9,固定,移动139: 149.9-150.05,空间(无线电导航)140: 150.05-156.765,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41: 156.765-156.8375,水上移动(遇险和呼叫)142: 156.8375-167,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43: 167-223,广播,(固定),(移动)144: 223-235,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145: 235-328.6,航空移动,(无线电定位)146: 328.6-335.4,航空无线电导航147: 335.4-399.9,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148: 399.9-400.05,空间(无线电导航)149: 400.05-400.15,空间(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400.10MHz)150: 400.15-401,气象辅助,空间(气象辅助)(空-地),空间(空-地),无线电定位无线电频率划分表(MHz)表四(401-7900MHz)151: 401-402,气象辅助,空间(空-地),空间(气象辅助)(地-空),(固定),(无线电定位)152: 402-403,气象辅助,空间(气象辅助)(地-空),(固定),(无线电定位),(移动)153: 403-406,气象辅助,(固定),(无线电定位),移动(航空移动除外)154: 406-406.1,空间(移动)(地-空)155: 406.1-41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射电天文156: 410-42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定位,空间157: 420-45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158: 450-4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 159: 460-47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160: 470-566,广播161: 566-606,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162: 606-798,广播163: 798-960,固定,移动,广播,无线电定位164: 960-1215,航空无线电导航165: 1215-124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66: 1240-13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业余)167: 1300-14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68: 1400-1427,射电天文,空间169: 1427-1535,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170: 1535-1544,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水上移动)(空-地) 171: 1544-1545,空间(移动)(空-地)(遇险和安全操作) 172: 1545-1559,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无线电导航)(空-地)173: 1559-1610,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无线电导航0(空-地)174: 1610-1626.5,航空无线电导航175: 1626.5-1645.5,空间(水上移动)(地-空)176: 1645.5-1646.5,空间(移动)(地-空)(遇险和安全操作) 177: 1646.5-1660,空间(航空移动)(地-空)178: 1660-1660.5,空间(航空移动)(地-空),射电天文179: 1660.5-1668.4,射电天文,(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空间(无源))180: 1668.4-2300,固定,移动,空间181: 2300-24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业余) 182: 2450-250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183: 2500-269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定位,空间,184: 2690-2700,射电天文,空间185: 2700-290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186: 2900-31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87: 3100-3300,无线电定位188: 3300-3400,无线电定位,(业余),(固定),(移动) 189: 3400-4200,固定,空间(固定)(空-地),(移动)190: 4200-4400,航空无线电导航191: 4400-4990,固定,移动,空间192: 4990-5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射电天文,(空间(无源)193: 5000-5250,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194: 5250-5650,空间,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195: 5650-5850,固定,空间,无线电定位,移动,(业余) 196: 5850-5925,固定,空间(固定)(地-空),无线电定位,移动197: 5925-7075,固定,移动,空间(固定0(地-空),(无线电定位)198: 7075-72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199: 7250-7750,固定,移动,空间(固定)(空-地)200: 7750-790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频率划分表(GHz)五(7.9-66GHz)201: 7.900-8.400,固定,移动,空间(固定)(地-空)202: 8.400-8.500,固定,移动,空间203: 8.500-8.7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04: 8.750-8.85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空间205: 8.850-9.000,无线电定位,水上无线电导航206: 9.000-9.200,无线电定位,航空无线电导航207: 9.200-10.0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208: 10.00-10.50,无线电定位,固定,移动,业余209: 10.50-10.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10: 10.60-10.68,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定位,射电天文,空间211: 10.68-10.70,射电天文,空间212: 10.70-11.70,固定,移动,空间(固定)(地-空),(无线电定位)213: 11.70-12.20,空间(广播),(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214: 12.20-12.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广播215: 12.50-12.75,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空间216: 12.75-13.25,固定,移动,空间217: 13.25-13.40,航空无线电导航218: 13.40-14.00,无线电定位,(空间)219: 14.00-15.35,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空间220: 15.35-15.4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21: 15.40-15.70,航空无线电导航222: 15.70-17.30,无线电定位223: 17.30-17.70,空间,(无线电定位)224: 17.70-21.40,固定,移动,空间225: 21.40-22.00,固定,移动226: 22.00-22.21,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227: 22.21-22.5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28: 22.50-23.00,固定,移动,空间(广播)229: 23.00-23.6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30: 23.60-24.0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31: 24.00-25.25,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232: 25.25-31.30,固定,移动,空间233: 31.30-31.5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34: 31.50-31.80,射电天文,空间,(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235: 31.80-35.20,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空间236: 35.20-36.00,无线电定位,气象辅助237: 36.00-37.00,固定,移动,空间(无源),无线电定位238: 37.00-37.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39: 37.50-40.5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240: 40.50-42.50,空间(广播),广播,(固定),移动241: 42.50-43.50,空间,射电天文,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242: 43.50-47.0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243: 47.00-47.20,业余,空间244: 47.20-51.40,固定,移动,空间245: 51.40-54.25,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46: 54.25-58.20,固定,移动,空间247: 58.20-59.0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48: 59.00-64.0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249: 64.00-65.0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50: 65.00-66.00,空间,固定,移动无线电频率划分表(GHz)六(66-275GHz)251: 66.00-71.00移动,无线电定位,空间252: 71.00-74.00,固定,移动,空间253: 74.00-75.50,固定,移动,空间254: 75.50-76.00,业余,空间255: 76.00-81.00,无线电定位,(业余),(空间)256: 81.00-84.00,固定,移动,空间257: 84.00-86.00,固定,移动,空间(广播),广播258: 86.00-92.0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59: 92.00-95.00,空间,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60: 95.00-100.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 261: 100.0-102.0,空间(无源),固定,移动262: 102.0-105.0,空间,固定,移动263: 105.0-116.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64: 116.0-126.0,空间,固定,移动265: 126.0-134.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266: 134.0-142.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 267: 142.0-144.0,业余,空间268: 144.0-149.0,无线电定位,(业余),(空间)269: 149.0-162.0,固定,移动,空间270: 162.0-164.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271: 164.0-168.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72: 168.0-170.0,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273: 170.0-182.0,固定,移动,空间274: 182.0-185.0,空间(无源),射电天文275: 185.0-190.0,空间,无线电定位,固定276: 190.0-200.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277: 200.0-217.0,固定,移动,空间278: 217.0-231.0,射电天文,空间(无源)279: 231.0-235.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 280: 235.0-238.0,固定,移动,空间281: 238.0-241.0,固定,移动,空间,(无线电定位) 282: 241.0-248.0,无线电定位,(业余),(空间) 283: 248.0-250.0,业余,(空间)284: 250.0-252.0,空间(无源)285: 252.0-265.0,空间,移动,无线电导航286: 265.0-275.0,固定,移动,空间,射电天文287: 275以上,不划分。
《空中领航学》6.2无线电方位
☞参考图当前飞机磁航向是
A.45° B.100° C.280°
☞参考图单针调谐的电台是
A.VOR台 B.NDB台 C.DME台 ☞参考图,ADF调谐的频率是
A.356Hz B.356KHz C.356MHz ☞参考图NDB台在飞机纵轴
的什么方向上?
A.正后方 B.正前方 C.右后方 ☞参考图飞机在VOR台的什
2020年09月
6.1.5 无线电方位
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无线电方位的变化规律 无线电方位的测量
一、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无线电方位线: 地面导航台和飞机之间的连线。
△
注:从VOR台画出的方位线又称径向线。
(一)电台相对方位角(RB)
电台相对方位角(RB——relative bearing ):从航向线顺时针量到
QDR=QDM±180°
△
MH RB QDM QDR
265° 65° 330° 150°
课堂练习
350°
315°
40°Nm
240°
140° 290°
230°
95°
330°
50°
275°
150°
45° 355°
40° 220°
注:若不在角度范围应±360°。 ★ 画图标明飞机与电台方位关系的步骤
⒈标记电台“△”; ⒉根据QDR画出无线电方位线; ⒊根据MH在方位线上标出飞机; ⒋标记相关数据并说明方位关系。
全向信标台(VOR)在发射的无线电波具有方向性,因此从全 向信标台画出的方位线称为径向线。
无线电方位线和径向线都是大圆圈线。
无线电领航基础理论
电台相对方位角(RB-Relative Bearing)
定义: 从航向线顺时针量 NM 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叫电 台相对方位角(RB),简称相 对方位。
仪表飞行教学--无线电方位(1)相对方位
仪表飞⾏教学--⽆线电⽅位(1)相对⽅位[⼀]电台相对⽅位⾓RB:Relative to Bearing以俯视图为例,简单的讲,就是飞机机头(飞机纵轴)为起点,顺时针⽅向量到⽆线电⽅位线的⾓度。
这个⾓度叫“电台相对⽅位⾓(RB)”,⼀般我们就简称为相对⽅位。
它的数值范围是0度--360度。
(0度和360度相同)Cessna172飞机上,我们需要学会使⽤ADF控制盒。
控制盒与⾃动定向接收配套使⽤,它⽤来控制接收机的⼯作⽅式和选择电台的频率。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看ADF指⽰器。
仪表盘是固定的,⼀般叫做“⽆线电罗盘”;仪表盘可以⼈⼯转动的,现在⼀般都叫“ADF指⽰器”。
Cessna172的仪表盘是可以⼈⼯转动的,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只是调整到“正北”,既“N”。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ADF指⽰器指⽰的才是RB相对⽅位。
在后⾯的话题中我们会讨论到转动以后的认度。
0度(360度):电台在飞机正前⽅。
(飞机正在向着电台上空飞去)这是以后我将会讲到的⽤ADF做被动向台飞⾏的⽅法,今天⼤家就先记住这个截图。
为了便于⼤家的认度,我同时打开了GPS,蓝⾊的线条为我后期画上的。
请⼤家对⽐GPS所显⽰的⽅位以及ADF指⽰器所显⽰的⽅位,是完全⼀样的。
090度:电台在飞机正右侧。
(飞机正切电台,电台位于飞机的右侧。
)⼀定要记得,是从飞机的纵轴顺时针量哦!180度:电台在飞机正后⽅。
以后会讲到NDB台的背台飞⾏,就是象这幅截图⼀样的。
我将另外开帖专门讲解⽤ADF指⽰器判断如何向台和背台飞⾏以及修正航迹。
270度:电台在飞机正左侧。
(飞机同90度⼀样也是正切电台,不同的是这次电台在飞机的左侧)注意:⼀定记得是顺时针哦!千万不要弄错了,不然就成了90度了以上我例举了4个最典型的RB,⽤来说明RB的⾓度和飞机与电台位置的关系。
⼤家可以下来⽤模型飞机等实物摆放⼀下飞机和电台,要在第⼀时间讲出电台在飞机的什么⽅位或飞机在电台的什么⽅位。
5.2地面天气图
二、主要分析项目
地面图填好以后,各个测站的天气情况 是清楚了。但要想一目了然地看出整个区 域内天气分析的情况,还必须对图上的观 测记录作进一步分析,主要分析项目有如 下几项。
二、地面图分析项目
等压线:中国间隔2.5hPa;英、美、日等国间隔4hPa。
高低压中心:中国用G、D;英、美、日等国用H、L。 3小时变压线:暖锋前3负变压,冷锋后3正变压。 天气现象:降水绿色;雾为黄色;大风和沙尘为棕色。 地面锋线:冷锋、暖锋、静止锋和锢囚锋。
dd为风向、f f为风速。风向用矢杆表示,矢杆指 向站圈中心,从站圈往外矢杆所指的方向,就是 风的来向即风向。风速用矢羽表示。 国外传真图上常用海里/时(即节)表示风速, 一条短矢羽表示风速为5kn左右,一条长矢羽表 示风速10kn左右,一面三角旗矢羽表示风速为 50kn左右; 国内传真图上常用米/秒)表示风速,一条短矢 羽表示风速为2m/s左右,一条长矢羽表示风速为 4m/s左右,一面三角旗矢羽表示风速为20m/s 左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一过去天气现象。即观测前六小时内出现的 天气现象 RR一观测前六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 用数字填写。
该站上空总云量为10,高云不明,中云为复高积云 或蔽光高积云,低云为碎雨云,低云量9,低云高 300~600 m,西北风5 kn,现在天气现象有小雨, 过去天气现象为阵性降水,能见度5 km,气温 18℃,露点温度 17℃,气压1005.8 hPa,最近3 h内气压微降后升,气压变量为+ 1.2 hPa 。
PPP一海平面气压。单位为百帕,用数字填写,要 求准确到一位小数,百位数、千位数及小数点均略 去不填。例如:图上填写975,表示气压为 997.5hPa;填写132,表示气压为1013.2hPa。 PP一三小时气压变量。即观测时与观测前三小时 气压的差值,单位为百帕,要求准确到一位小数, 小数点省略不填。如果该值的数字前有“+”号, 表示三小时以来气压是上升的;数字前有“-”号 时,则表示气压是下降的。 a一三小时气压倾向。即观测前三小时内气压变 化的趋势。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部分:测距仪(DME)技术要求
MH/T 4006.3-1998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3部分:测距仪(DME)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测距仪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测距仪设备制定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检验以及运行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种地面测距仪(DME)设备.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MH/T 4003-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动行维修规程(1985年4月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年4月)国际民用航空级织8071文件无线电导航设备测试手册(第3版1972年)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符号.3.1 测距仪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 (DME)一种工作于超高频波段,通过接收和发送无线电脉冲对而提供装有相应设备的航空器至该地面设备连续而准确斜距的导航设备.3.2 寂静时间dead time应答器接收机在收到一对正确询问脉冲对并产生译码脉冲后的一段封闭时间,以防上对应答脉冲的再次应答,并可防止多路径效应引起和回波响应.3.3 发键时间key down time正在发射莫尔斯码的点或划的时间3.4 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脉冲包络的最大电压值.3.5 脉冲上升时间pulse rise time脉冲包络前沿10%振幅点至9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3.6 脉冲下降时间pulse decay time脉冲包络后沿90%振幅点到1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3.7 脉冲宽度pulse duration脉冲包络前、后沿上5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间隔.3.8 X、Y模式mode X、Y用脉冲对的时间间隔来进行DME发射编码的一种方法,以便一个频率可以重复使用.3.9 应答效率reply efficiency应答器所发射的应答数与其所收一的有效询问总数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3.10 等值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馈送到天线上的功率与天线在给定方向上的增益(相对于各向同性天线的绝对增益或各向同性增益)的乘积.3.11 pp/s pulse-pairs per second脉冲对/秒.4 一般技术要求4.1 用途测距仪是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近程导航设备,它提供航空器相对于地面测距仪台的斜距.测距仪一般与民用航空甚高频全向信标和仪表着陆系统配合使用.当测距仪与甚高频全向信标配合使用时,它们共同组成距离――方位极坐标定位系统,直接为飞机定位;当测距仪与仪表差陆系统配合使用时,测距仪可以替代指点信标,以提供飞机进近和着陆的距离信息.4.2 组成测距仪设备组成如下:a)应答器系统;b)监视系统;c)控制和交换系统;d)询问测试系统;e)天线系统:f)电源系统;g)遥控和状态显示系统4.3 分类该标准中所规定的测距仪设备分为高功率型(1000W)和低功率型(100W)两种.前者一般用于航路(航线)和机场进出点,后者一般用于机场终端.4.4 台址测距仪与甚高频全向信标台合装设置于机场,机场进出点和航路(航线)上的某一地点,测距仪与仪表着陆系统合装时,通常设置在下滑信标台,也可设置在航向信标台.测距仪设置于机场终端时,应符合机场净空要求4.5 系统要求系统要求如下:设备的技术标准应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四版1985年4月)规范;b)测距仪台址的设置和周围的电磁环境应符合GB6364的规定;c)测距仪台址周围障碍物环境应符合MH/T4003的规定;d)设备应采用全固态器件和双机配置(天线系统除外)在交流电源供电时,设备应能不间断连续工作;e)设备各部分的接地应可靠,接地系统应符合设备厂家的技术要求.5 技术性能5.1 射频和极化系统应在,960MHz~1215MHz频段内工作,辐射垂直极化波.X和Y模式各126个波道,波道音隔1MHz.当测距仪与工作于108MHz~117.975MHz的甚高频设备联合工作时,测距仪的工作波道必须与甚高频波道频率相配对.5.2 覆盖5.2.1 与甚高频全向信标联合工作的测距仪的覆盖区至少应与甚高频全向信标的覆盖区相等.5.2.2 与仪表着陆系统联合工作的测距仪的覆盖区至少应与仪表着陆系统方位引导扇区的覆盖相等.5.3 系统准确度以95%的概率计算,由机载设备、地面设备、传输影响以及各种随机干扰脉冲的影响而导致的总的系统误差不应超过±370m(0.2n mile).5.4 处理容量在测距仪覆盖区内,应答器对航空器的处理容量应至少为100架飞机.5.5 应答器的识别5.5.1 应答器应以下列形式之一发送一个由3个英字母(最多4个字母)组成的识别信号:a)由编码的(国际莫尔斯码)识别脉冲所构成的独立识别信号;b)与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的联合识别信号.5.5.2 上述5.5.1两种情况下的识别均采用具有适当周期的一连串脉冲对,该脉冲对的重复频率为1350pp/s;在识别发送期间,正常的应答脉冲将暂时被取代,即应答脉冲应在识别发送时之外发射.5.5.3 独立识别信号的特性如下:识别信号由点划形式构成的信标识别码(国际莫尔斯码)组成,至少为每隔40s发一次,发射速率至少为每分钟6个字;应答器的识别码特性和字速率应符合下述要求,以保证每个识别码组的总的发键时间最大不超过5s.点的持续时间应为0.1s~0.160s,划的持续时间一般为点的持续时间的三倍.点和(或)划之间的间隔为一个点持续时间±10%.字母之间的间应不于三个点4 持续时间.发送一个识别码组的总的时间周期不应超过10s.5.5.4 联合识别信号的特性如下当与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识别信号仍为上述5.5.3规定的点划形式(国际莫尔斯码),但应与甚高频导航设备的识别信号相同步;将每个40s间隔分成四个相等的周期,应答器的识别信号仅在其中一个周期内发射,在其余周期内则由联合工作的甚高频导航设备发射识别信号.5.5.5 当应答器与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应采用联合识别信号;当应答器不与其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应采用独立识别信号.5.5.6 当联合工作的甚高频导航设备发送话音通信时,来自应答器的联合识别信号不应被抑制掉和被干扰.5.6 系统可靠性测距仪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应大于5000h.6 应答器系统6.1 发射机6.1.1 发射机频率范围为962MHz~1213MHz,发射机应在指配的测距仪波道的应答频率上发射.6.1.2 工作频率相对指配频率的偏差不应超过±0.002%.6.1.3 发射机波道间隔应为1MHz.6.1.4 发射机频率应由晶体控制或频率合成.6.1.5 所有发射脉冲的波形和频谱均应符合下述规定;a)脉冲上升时间:不应超过3μs;b)脉冲宽度就为3.5μs±0.5μs;c)脉冲下降时间一般为2.5μs,不应超过3.5μs;在脉冲前沿95%的最大振幅点和脉冲后沿95%的最大振幅点这间的任何瞬时的脉冲振幅均不应低于脉冲最大电压幅度的95%以下.脉冲调制信号的频谱应为:在脉冲发射期间,包含在标称波道频率的上、下0.8MHz为中心的0.5MHz频还内的有效辐射的功率,均不应超过200mW;包含在标称波道频率的上、下2MHz为中心的0.5MHz频带内的有效辐射功率,均不应超过2mW,频谱的任何一个旁瓣均应比与标称波道频率紧贴的那个旁瓣为小.6.1.6 脉冲间隔要求如下;a)构成脉冲对的两个脉冲的间隔,就为12μs(X模式)或30μs(Y模式);b)脉冲间隔的公差为±0.1μs;c)脉冲间隔应在脉冲前沿的半电压振幅点之间测量.6.1.7 峰值输出功率要求如下:a)峰值输出功率:100W或1000W;b)峰值输出功率可调整,调整范围为-3dB;峰值输出功率为1000W时,应采用功率合成方式产生,当功率合成的一个或几个功放组件故障或损坏时,应不影响到其它功放组件的正常工作,仅输出功率下降;d)构成脉冲对的两个脉冲的峰值功率之差不应大于1dB6.1.8 发射速率要求如下;a)发射的脉冲速率一般为800pp/s~2700pp/s;发射的应答器能力应为,当发射速率为2700pp/s±90pp/s时(假定服务的航空器为100架),应答器仍能连续地工作;发射机工作的发射速率,包括随机分布的脉冲对和应答脉中对在内,不应少于700pp/s,但当发射识别信号时例外,最低发射速率应尽可能接近700pp/s.6.1.9 杂散辐射要求如下:在各个脉冲发射这间的时间间隔内,使用一个与应答器接收机具有同样性能的接收机来收测杂散辐射功率,并将其调谐在DME的任一询间或应答频率上,其所收测到的峰值脉冲功率,应比应答脉冲发射的峰值功率低80dB以下,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的杂散辐射;带外杂散辐射:在10MHz~1800MHz范围内的所有频率上(960MHz~1215MHz 内的频率除外),应答器发射机的杂散输出在任何一个千赫的接收机带宽内均不应超过-40dBm;c)在任一工作波道上,载频的任何连续波谐波的等值各向同性辐射功率,均不应超过-10dBm.6.2 接收机系统6.2.1接收机的频率范围应为1025MHz~1150MHz,接收机的中心频率应是与指配的测距仪工作波道相适应的询问频率.6.2.2 接收机中心频率偏离指定频率不得超过±0.002%.6.2.3 接收机波道间隔应为1MHz.6.2.4 接收机的频率应由晶体控制或频率合成.6.2.5 灵敏度要求如下:当没有机载询问脉冲对时,为进行灵敏度测量而产生的具有正确脉冲间隔和标称频率的询问脉冲对在应答器天线处的峰值功率密度至少为-103dBW/m2时,就应触发应答器,并使应答器至少以70%的效率应答;当在应答器天线处的询问信号功率密度为上述a)的最低值到-22dBW/m2的最高值之间的任一值时,应答器应保持其原有性能;c)当应答器发射速率从最大值的0变化到90%时,应答器灵敏度电平的变化不应大于1dB;d)当询问脉冲对的脉冲间隔偏离标称值±1μs时,接收机灵敏度降低不应超过1dB;当应答速率超过最大发射速率的90%时,接收机灵敏度应自动降低,以限制应答器的应答,从而保证应答速率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发射速率灵敏度可降低的范围至少应为50dB;当接收机被上述a)规定的功率密度询问,使发射速率达到最大值的90%时,由于噪音而产生的脉冲对数不应超过最大发射速率的5%.6.2.6 接收机带宽要求如下接收机的最小允许带宽应为:当输入的询问信号频偏达±100KHz时,由于接收机总的飘移而导致的应答器灵敏度电平降低不应超过3dB;当询问信号偏离波道标称频率±900KHz以上,功率密度达到-22dBW/m2,不应使用应答器触发.以中频频率到达的信号,至少应被抑制80dB.所有的其他杂散响应,或960MHz~1215MHz尖带以内的其他信号和镜频,应至少被抑制75dB.6.2.7当在有效询问脉冲对到达之前8μs时接收到一个比最低灵敏度电平高0dB~60dB的单个脉冲时,应答器最低灵敏度电平的变化)与不存在上述信号时相比(应在3dB以内.此恢复时间的要求应在回波抑制电路不工作的情况下达到.8μs应在两信号前沿的半电压振幅点之间测得.6.2.8 来自接收机任何一部分或有关电路的杂散辐射,均应满足上述6.1.9的规定.6.2.9 接收机应具有连续波抑制功能和近距回波、远距回波抑制功能.6.3 应答器译码6.3.1 应答器应有译码电路,以保证应答器只被符合规定的询问信号所触发.6.3.2 译码电路的性能应不受那些相对于正常的编码脉冲对超前、居中或落后的脉冲所影响. 6.3.3 对于一个脉冲间隔超过标称值±2μs以上,信号电平高于接收机最低灵敏度达75dB的询问脉冲对,应能抗拒掉,即应答速率不会超过没有该询问信号时的数值.6.4 应答器延时6.4.1 延时应符合下列数值,见表1.6.4.2 应答器延时应能在延时标称值减15μs至延时标称值这间调整.6.4.3 延时是指询问脉冲对的第一脉冲的前沿半电压点至应答脉冲对的第一脉冲的前沿半电压点之间的时间.6.4.4 延时精度应优于±0.25μs.6.5 应答器准确度6.5.1 由于应答器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不应超过±1μs(150m).6.5.2 当与仪表着陆系统联合工作时,由于应答顺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不应超过±0.5μs.6.6 应答效率当应答器的负荷达到上述5.4的数值和最低灵敏度电平达到上述6.2.5a)和d)的数值时,应答效率至少应为70%.6.7 寂静时间寂静时间一般设定为60μs,但应至少可在50μs~100μs内调整.7 监视系统7.1 在以下任一情况发生时,监视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告警指示,并向控制和交换系统发出告警信号,以产生降级使用、换机或关机等动作:a)应答器的延时超出规定值1μs;b)当DME与ILS联合工作时,应答器的延时超出规定值0.5μs;c)脉冲间隔超出1μs;d)峰值输出功率低于3dB;e)应答效率低于60%;f)最低脉冲发送率低于700pp/s;g)识别信号丢失或连续;h)监视系统自身故障.7.2 应答器的延时和脉冲间隔均应为主告警参数,其告警门限均应可调.7.3 次告警参数应至少包括以下参数:a)峰值输出功率b)应答效率c)脉冲发送率d)识别信号.7.4 设备应具有告警延时功能,当上述7.1所列的告警已被监测到并且其持续时间超过设定的告警延迟时间后,控制和交换系统方可开始动作.告警延时不应超过10s.7.5 设备工作时和调整时各主要参数应可由数字或模拟方式指示.7.6监视器告警信号可以自动存储和人工旁路.7.7 双监视器可以同时监视一部工作的应答器,也可以用一个监视器监视接假负载工作的应答器.8 控制和交换系统8.1 控制和交换功能控制和交换系统应具备至少以下控制和交换功能:a)开/关机;b)选择主、备用机;c)可控制选择备机为冷备份或热备份;d)选择本地控制或遥控;主用机无论出现主告警还是次告警时,应能自动关闭主用机,开启备用机工作,中断时间不超过1s;当备用机出现次告警时,备用机应维持工作;但当备用机出现主告警时,应自动关机;f)应具有告警关机后的自恢复开机功能;g)告警复位.8.2 显示功能控制和交换系统应具有至少以下显示功能:a)设备正常、告警显示;b)主用机、备用机显示;c)备用机接假负载工作(热备份)显示;d)本地/遥控显示;e)各种开关在不正常位置的显示;f)备种异常状态的显示.9 询问测试系统设备应具有一个询问测试系统,通过发出不同的询问信号,以实现监视系统的监视功能以及检查、鉴定应答器的工作性能.9.1 工作频率要求如下:a)正常工作频率f0,是指配的DME工作波道相对应的询问频率;b)测试频率f0±200kHz,用于浊试接收机带宽;f0±900kHz,用于测试接收机邻近波道抑制.9.2 工作频率偏离指定频率不超过±0.002%.9.3 输出信号脉冲波形和频谱,应和6.1.5相同.9.4 输出信号幅度要求如下:a)输出信号幅度应满足应答器接收机的要求;b)对输出信号的衰减量可以改变从0dB~100dB.9.5 询问速率要求如下:a)正常情况下的询问速率小于120pp/s;b)询问速率应可以根据测试要求而改变.9.6 脉冲间隔要求如下:a)正常的询问脉冲间隔应为12μs(X模式)或36μs(Y模式);b)脉冲间隔应可以改变:标称值±1μs,标称值±2μs.10 天线系统天线系统要求如下:a)频率范围:960MHz~1215MHz;b)极化方式:垂直极化c)输入阻抗:不平衡50Ω;d)驻波比:天线输入端测量<1.5;e)增益:≥9dBf)监控耦合隔离;≥20dB±3dB.11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要求如下:设备必须具有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下以交流供电为主,当交流电源掉电后,应能自动交抽到备用直流电源(蓄电池)工作,无间断时间,并在设备端和遥控器端有设备异常状态的显示;当交流电源恢复后,应能自动恢复到交流供电状态;b)交流电源应在对主设备正常供电的同时对备用直流以电源(蓄电池)浮充电;c)两个交流/直流电源应能同时并联供电,也能单独对设备供电;d)电源电路应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e)在蓄电池供电情况下,应有过放电保护装置;f)蓄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正常工作至少4h;g)电源的各部分电压、电流应能测量,并在设备上显示;h)交流电源输入端应有防雷击装置;i)工作电源:220V±15%,单相,45Hz~63Hz.12 遥控和状态显示系统12.1遥控器遥控器应具有以下功能:a)开/关机;b)选择主/备机;c)应有与本地控制部分相应的各种状态显示;d)应有蜂鸣器及停止按钮;e)遥控线路两端接口应有避雷装置;f)遥控最远距离不少于10km;g)应使用两对以下遥控线;h)遥控线路故障后,不应影响到设备正常工作,同时遥控器上应给出告警指示;i)遥控器应配有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以保证市电中断后遥控器仍能正常工作j)遥控器电源220V±15%,单相,45Hz~63Hz.12.2 塔台重复显示器设在机场的测距仪根据使用需要而配置塔台重复显示器,应能显示遥控器上指示的设备的主要工作状态,但不能起控制设备作用.12.3 远距离监视和维护系统当设备配置远距离监视和维护系统时,远距离监视和维护系统应能监视、存储甚至控制设备各部分的重要参数运行状态,以利于对设备进行维护.13 工作环境设备在下列工作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室内设备:-10℃~+50℃;室个设备:-40℃~+70℃;b)相对温度室内设备0~95%;室外设备:0~100%;c)风速:160km/h;d)结冰;天线上结冰厚度到1.5cme)海拔高度:3000m注:设备机房应充分考虑防火、防法、防静电,以及温度、湿度控制等各方面,问题以使设备作在最佳工作环境中,以期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MH/T 4006.4-1998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4部分:无方向性信标(NDB)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无方向性信标(NDB)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无方向性信标设备制定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检验及运行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类地面无方向性信标设备.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MH/T4003-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维修规程(1985年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年4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8071文件无线电导航设备测试手(第3版1972年)3 一般技术要求3.1 用途无方向性信标是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近程导航设备,它发射垂直极化的无方向性无线电波,机载无线电罗盘通过接收无方向性信标发射的信号来测定飞机与信标的相对方位角,具体作用如下:a)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完成从一个信标台到另一个信标台的飞行;b)引导飞机进、离场,完成进场关陆和离场飞行.3.2 组成无方向性信标设备由发射机系统、监视系统、控制和交换系统、天线和地网系统、电源系统、遥控和状态显示系统组成.3.3分类无方向性信标按照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a)机场近距无方向性信标台;b)机场远距无方向性信标台;c)航路无方向性信标台.3.4 台址台址要求如下:a)机场近距无方向性信标台通常设于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上,距跑道着陆端900m~1200m之间;b)机场远距无方向性信标台通常设于路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着陆端6500m~11100m之间;c)航路无方向性信标台一般设置在航路(线)上.通常设置在航路转弯点或机场进出点处.注:机场近、远距无方向性信标台通常分别与机场中、外指点标合装、4 技术性能4.1 无方向性信标设备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航空电信》(第一卷)(第4版-1985年4月)的技术规范.4.2 无方向性信标台址周围的电磁环境必须符合GB 6364.4.3 无方向性信标台址及其周围的障碍物环境必须满足±MH/T 4003.4.4 设备应采用全固态电路和双机配置(天线系统除外),在交流电源供电时,设备应能不间断连续工作.4.5 信号覆盖和系统方位误差精度必须满足下列要求,见表1.4.6 设备工作种类:调幅报、等幅报、调幅话.4.7识别识别信号应满足下列要求:a)识别信号应采用国际莫尔斯电码,由1~3个字母组成码组,发送速率应为每分钟大约7个字;除了采用键控载波的通/断发送识别的无方向性信标其识别信号大约每分钟送一次外,其它无方向性信标的识别信号应每30s等间隔地发送1次~3次;c)用作识别的单音调制频率应为1020HZ±50Hz或400Hz±25Hz.4.8 无方向性信标各部分的接地系统应符合设备厂家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技术要求.4.9 无方和性信标系统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应大于5000h.5 发射机系统发射机系统要求如下:a)射频频率范围:190KHz~700KHz;b)频率容差:≤±5×10-5;c)波道间隔:1KHz;d)频率控制:晶体控制或频率合成输出功率:根据不同的覆盖需要,可分别采用载波输出功率为100W、200W、500W或1000W 的设备,设备输出应可调;f)调制度:95%±5%,无用音频调制总值不大于载波振幅的5%;g)杂散电平:在调制度为95%时,应低于载波电平60dB经上;h)载波谐波电平:应低于载波电平50dB以上;i)发射机应有输出开路、短路保护装置;j)应配有相应的数字或模拟指示,以测量发射机输出等有关重要参数;k)发射机应含有过调保护装置.6 监视系统6.1 当无方向性信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监控系统应发出告警信号,并产生换机、关机等动作;a)载波功率低于3dB;b)识别码错误;c)监控电路本射故障.6.2 监视器各主要参数告警门限均应可调.6.3 监视器各主要参数告警应有相应的显示.7 控制和交换系统7.1 控制和交换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a)开/关机;b)选择主、备机;c)备机可选择冷备份或热备份工作方式d)选择本地控制或遥控;e)告警复位;f)当监视系统发出告警时,应能自动关闭主用机,开启备用机工作,若监视系统仍告警,应能自动关机.7.2 控制和交换系统面板应有下列显示a)正常、告警显示b)主用机、备用机显示;c)本地、遥控显示d)各种异常状态显示.8 天线和地网系统8.1 天线系统a)天线等效负载:总电阻,5Ω~40Ω;电容,200pF~1300pF;b)自动调谐:在客定输出功率时,由于天线失谐使输出功率下降到50%范围内,应能调至谐振;c)天线调谐器输入阻抗:50Ω;d)天线调谐器驻波比;<1.3;e)极化方式:垂直极化;f)天线系统应有可告的避雷装置;机场附近的无方向性信标,其天线塔应装有障碍灯,障碍灯电源应为220V±15%,单相45Hz~63Hz.障碍灯亮度应满足民用机场有关障碍灯的技术要求.8.2 地网系统a)地网系统通常由从天线中心向外呈辐射状敷设的地线及接地系统组成;b)地网大小以及辐射地线的疏密应与所采用的天线形式相匹配;c)辐射地线通常为裸铜线,直径不小于4mm;d)地网埋地深度应不小于0.8m;e)地网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小,平原地区应不大于2Ω,丘陵、山区应不大于4Ω.9 电源系统9.1 设备必须具有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下以交流供电为主,当主电源掉电时,应能自动地切换到备用直流电源工作,无间断时间,在遥控器端应有电源异常状态声、光显示.当主电源恢复后,应能自动转回到交流供电状态.9.2 交流电源应在对主设备正常供电的同时,对备用直流电源(蓄电池)浮充电.9.3各种电源电路应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9.4 在蓄电池供电情况下,蓄电池电压低于某电平时,应能自动关机.9.5 蓄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正常工作4h以上.9.6 电源的和部分电压、电流应能测量,并在设备上有显示.9.7 交流电源输入端应有可的防雷击装置.9.8 工作电源:220V±15%,单相,45Hz~65Hz.10 遥控和状态显示系统10.1遥控器遥控器应具有以下功能:a)遥控器上应有与本地控制单元相应的各种状态显示;b)遥控器上应有与本地控制单元相应的主要的控制功能;c)遥控器上应有蜂鸣器,蜂鸣器应有停止按钮;d)遥控器两端接口应有可靠的避雷装置;e)遥控器可遥控的最远距离为10km以上;f)遥控器应使用两对以上的电话线;g)遥控器应配有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以保证市电中断后,遥控器仍能正常工作;h)遥控电缆中断后,设备应能正常工作,遥控器上应给出声、光告警指示i)遥控器电源:220V±15%,单相,45Hz~63Hz.10.2 远距离监视维护系统根据设备配置需要,应采用远距离监视维护系统,用以监视、存储甚至控制设备各部分的重要参数,以利于对设备进行维护.11 工作环境设备在下列工作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无线电通信-5.2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功率合成器、倍频器
要使高频功放正常工作,在其输入和输出端需接 有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直流馈电线路:为晶体管各级提供合适的偏置及
能量功率; 交流匹配网络:使高频交
流信号能有效地进行传输。
功放基本电路
5.5.1 直流馈电电路 根据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串联馈电线路:直流电源、匹配网络和晶体管 形成串联连接的方式。
对于中间级而言,最主要的是应该保证它的电压输 出稳定,以供给下级功放稳定的激励电压,而效率则 降为次要问题,也就是减弱了下级对本级工作状态的 影响。
中间放大级工作于过压状态,此时它等效为一个 理想电压源,其输出电压几乎不随负载变化。
降低级间耦合回路的效率。
5.10 晶体管倍频器
倍频器是一种输出频率等于输入频率整数倍的电 路,用以提高频率。作用是降低振荡器频率,提高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工作于二次谐波倍频器的电流、电压关系如下:
ic
iC
iC2
iC1
ic频谱
IC1
LC谐振特性
IC2
ICO
IC3
IC4
0 2 3 4
其中:
而
注意点:
最常见的输出回路是复合输出回路,如图所示。
这种电路是将天线(负载)回路通过互感或其他形式与集电 极调谐回路相耦合。
L1C1回路就叫做中介回路;
RACA分别代表天线的辐射电阻
与等效电容;
Ln、Cn为天线回路的调谐元件, 作用是使天线回路处于串联谐
复合输出回路(为了简化电路, 省略了直流电源及辅助元件L、 C、C等)
使负载阻抗与放大器所需要的最佳阻抗相匹配, 以保证放大器传输到负载的功率最大(匹配);
抑制工作频率范围以外的不需要频率(滤波); 有效地传送功率到负载,但同时又应尽可能地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机载定向机 包括自动定向接收机、控制盒、方 位指示器、环形天线/垂直天线。
ADF控制盒:
ADF的指示器形式:
无线电罗盘(刻度盘固定)ADF指示 (1) 无线电罗盘(刻度盘固定)ADF指示 刻度盘可以人工转动)。 器(刻度盘可以人工转动)。 (2)无线电磁指示器(RMI) 无线电磁指示器(RMI) (3) 电子飞行仪表(EFIS) 电子飞行仪表(EFIS)
4、自动定向机的调谐和显示
(1)ADF指示器的显示 指示器的显示
NDB导航台
QDM210° Nm MH170°
QDM210°
HDG
(2)RMI的指示 RMI的指示
有两部接收机的指示 细针对应第一部接收机 粗针对应第二部接收机 正上方指示飞机的MH 正上方指示飞机的 粗细针都是 针尖指示QDM, , 针尖指示 针尾指示QDR 针尾指示 可指示地面NDB台和 台和 可指示地面 VOR台的方位,通过仪 台的方位, 台的方位 表上的按钮选择信号源源自 (三)转弯过程中无线电方位的变化
(1)转弯后向台飞行 ) 左转: 减小, 增大至 增大至360° 左转:MH、QDR、QDM减小,RB增大至 ° 、 、 减小 右转:MH、QDR、QDM增大,RB减小至 ° 增大, 减小至 减小至0° 右转: 、 、 增大 (2)背台飞行转弯 ) 左转: 减小, 从 左转:MH、QDR、QDM减小,RB从180 °增大 、 、 减小 右转: 增大, 从 右转:MH、QDR、QDM增大,RB从180 °减小 、 、 增大
3.自动定向原理-测量RB 3.自动定向原理-测量RB 自动定向原理
环形天线的方向性 感应电动势e=K*sinθ e=K*sinθ( 感应电动势e=K*sinθ( θ 为 电波来向和环形天线平面的夹角) 垂直天线产生圆形方向性图 感应电动势e=K 感应电动势e=K 自动定向 两部天线联合接收, 两部天线联合接收,得到 形方向性图, “心”形方向性图,只有 一个最小值。 一个最小值。
(3)EHSI的指示 ) 的指示
5、自动定向机的干扰和误差
干扰误差: (1)干扰误差: 静电干扰、 静电干扰、象限误差 电波传播误差: (2)电波传播误差: 晨昏效应(10º-15º)、山地效应(30)、山地效应 晨昏效应(10 -15 )、山地效应(3040KM)和海岸效应误差( 40KM)和海岸效应误差(<20º-30º) ) (3)设备误差 机械误差、 机械误差、电气误差
§5.2 无线电方位
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无线电方位的变化规律 无线电方位的测量
一、无线电方位的概念
无线电方位线: 无线电方位线: 地面导航台和飞机之间的连线。 和飞机之间的连线 地面导航台和飞机之间的连线。
电台相对方位角(RB) (一)电台相对方位角(RB)
从航向线顺时针方向量到无线电方 位线的角度,叫电台相对方位角; 位线的角度,叫电台相对方位角;范 360° 围0-360°。
(二)电台磁方位角
从飞机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 飞机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 针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 针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叫电台 磁方位角QDM 范围: QDM; 360° 磁方位角QDM;范围:0 -- 360° 。
(三)飞机磁方位角 三
从电台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 电台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 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 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叫飞机磁 方位角QDR 范围: QDR; 360° 方位角QDR;范围:0 -- 360°。
LOM 371 AA LMM 286 A
H23
成都双流 国际机场
LMM 396 Z LOM 260 ZW
返回
返回
ADF指示器 RMI EFIS
返回
VOR导航台
返回
三、无线电方位的测量 --ADF、VOR
自动定向机( (一)自动定向机(ADF) ) 典型频率: 典型频率:190——1750KHZ 功用:测量相对方位角RB。 相对方位角RB 1、功用:测量相对方位角RB。 2、自动定向机系统的组成 (1)地面设备 (2)机载定向机
(1)地面设备 地面设备主要是地面导航台, 地面设备主要是地面导航台,包括 中波(中频)发射机、 中波(中频)发射机、发射天线及辅助 设备组成。 设备组成。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二)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功用:测量飞机磁方位QDR QDR。 1 功用:测量飞机磁方位QDR。 VOR系统的组成 2 VOR系统的组成
地面设备 航路VOR台(A类) 终端VOR台(B类)
控制盒、天线、 机载VOR设备:接收机和指示器
航路VOR台(A类) 台 航路 类 频率112.00——118.00MHZ(频率间隔 频率 频率间隔 50KHZ),功率 ,功率200W,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200NM。 。 终端VOR台(B类) 台 终端 类 频率108.00——112.00MHZ(频率间 频率间 频率 隔50KHZ,小数点后第一位为偶数 ,功 ,小数点后第一位为偶数), 率50W,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25NM。 。 台的识别码都是三个 注:VOR台的识别码都是三个英文字母 台的识别码都是三个英文字母
二、无线电方位的变化规律
在同一条方位线上, 在同一条方位线上, QDM(QDR)一定 一定; QDM(QDR)一定;航向 增大,相对方位减小。 增大,相对方位减小。 航向减小, 航向减小,相对方位 增大。 增大。
保持航向飞行, 保持航向飞行,无线电方位的变化规律
电台在右侧,随着飞机的向前飞行,无线 电台在右侧,随着飞机的向前飞行 无线 电三个方位都将逐渐增大 电三个方位都将逐渐增大 电台在左侧,随着飞机的向前飞行, 电台在左侧,随着飞机的向前飞行,无线 电三个方位都将逐渐减小 电三个方位都将逐渐减小
CVOR ±2-4°,DVOR ±1° 1)传播误差 垂直方向性图效应、 传播误差: (1)传播误差:垂直方向性图效应、场地影响和地形
影响。 影响。
设备误差: 2)设备误差 地面台的天线间隔误差、 (2)设备误差:地面台的天线间隔误差、接收指示设
备误差和极化误差。 备误差和极化误差。
结束
H23
天门 314 HZ …. --.. N30 39.0 E113 09.0 269 °
航图上导航设施的信息
机载VOR设备
3、VOR系统测QDR的原理 VOR系统测QDR的原理 系统测QDR 地面台同时发 射基准相位信 号和可变相位 信号; 信号; 机载接收机接 收到两种信号后比 较其相位差; 较其相位差; 两种信号的相位 差即为当时的飞机 磁方位QDR. 磁方位QDR.
4、调谐方法和显示
--RMI、CDI、HSI
使用HSI的三步曲: 的三步曲: 使用 的三步曲 第一步: 第一步: 调VOR频率 频率 第二步: 第二步: 定航道COURSE 定航道 第三步: 第三步: 根据偏离杆偏离中 心的点数确定飞机 和预定航道的位置 关系(满偏10° 关系(满偏 °)
向/背指示 背指示
5、VOR 系统的误差
航线NDB NDB台 Ⅰ 航线NDB台 发射功率500W,有效作用距离不 发射功率 , 少于150KM,识别码为 个莫尔斯电码。 少于 ,识别码为2个莫尔斯电码。 Ⅱ 远、近台 远台与航线NDB台相同;近台有效 台相同; 远台与航线 台相同 作用距离50KM,发射功率 作用距离 ,发射功率100W,识别 , 码为远台识别码的第一个字母。 码为远台识别码的第一个字母。
相互关系
QDM=MH+RB QDR=QDM±180° ± °
课堂练习
-、请根据给出的无线电方位角确定飞机的位置
1、QDR135° 2、QDM135° 3、MH0° RB45° 4、MH180° RB45° A W (QDR270°) D B S (QDR180°) Nm C E (QDR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