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汇总

合集下载

保险业发展及经验借鉴

保险业发展及经验借鉴

保险业发展及经验借鉴1. 引言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风险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保险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分析一些成功保险公司的经验,以期为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 保险业的现状和趋势2.1 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人们对风险保障意识的增强,保险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保险业的总体保费收入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更是迅猛,为全球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

2.2 保险产品的创新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保险公司不断推出创新的保险产品。

除了传统的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和车险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关注个人财产保险、旅行保险等新兴领域。

同时,一些保险公司还推出了以互联网为渠道的保险产品,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和销售效率。

2.3 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保险业也在积极应用新技术改进业务流程和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正在被逐渐应用于保险产品的定价、风险管理和理赔服务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 成功保险公司的经验借鉴3.1 强化品牌建设成功的保险公司往往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它们注重打造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等方式积极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价值。

3.2 客户需求导向成功的保险公司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它们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等方式了解客户的保险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改进。

3.3 技术创新成功的保险公司积极采用新技术,提升业务流程和服务水平。

它们投资研发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保险产品的定价准确性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提升理赔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3.4 优化渠道和服务成功的保险公司注重发展多渠道销售模式,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

最新-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特点与经验借鉴 精品

最新-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特点与经验借鉴 精品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特点与经验借鉴1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和基本经验1.1政府为主导的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具有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

美国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为主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历了从私营到国营再到现在的公私合营双轨制的模式演进。

从1939年开始实施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美国的农业保险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

其农业保险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1.1政府主导的商业运作双轨制经营模式美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政府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以作为国家专门保险机构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为主导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要特点。

美国农业保险业务的运作分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私营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农险查勘核损人三个层次。

农业保险业务由经政府审批的商业公司经营或代理,政府和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不做直保业务,主要负责规则的制定,对私营公司的稽核与监督,提供再保险等。

美国经营农业保险的财产险公司只有15家,占总数的1.5,平均每个州不超过两家。

这样的市场格局和商业保险高度的竞争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被批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具有充足的资本和良好的信誉,并且都有丰富的农业保险业务经验,技术强大,能够满足农业保险业务拓展的需求。

农作物直保业务主要是通过代理人销售。

农险核损人需要经过农业部风险管理局专业培训两年,取得从业资格。

核损查勘人可以供职某一家商业保险公司,也可做独立查勘定损人。

美国农业保险采取自愿原则,但带有强制色彩。

联邦政府规定不参加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将得不到政府的其他福利计划,实质上是在自愿保险的基础上加入了强制性的因素。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避免逆选择。

对于一般的农作物损失保险,农户可以自愿选择。

1.1.2政府制定与完善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193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成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在公私合营双轨制阶段,经多次修改和完善后,于1994年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明确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展办法、运营组织机构等,为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社会保险制度是各国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福利而建立的一种保障机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的比较与借鉴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入手,探讨其特点与优势,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借鉴。

一、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而医疗保险则覆盖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个人责任重:美国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需要承担较高的保险费用和医疗费用,个人责任较重。

2.市场化程度高: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较为市场化,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保障范围有限:美国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保障不够完善,导致社会福利的不平等。

二、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公平性强: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注重公平性,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来保障个人的养老、失业和医疗权益。

2.国家参与度高: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家对保险制度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公平和可持续性。

3.充分保障: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和医疗费用等。

三、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

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国家参与度高: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政府的管理和监管来确保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2.覆盖范围广: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包括城乡居民在内的各个群体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险。

3.可持续性挑战: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面临可持续性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四、国际比较与借鉴在国际比较中,可以从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寻找优点与经验,为自身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借鉴:1.借鉴德国的公平性和国家参与度,加强政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介绍

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介绍

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介绍第一篇: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介绍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OECD国家20年保险发展透视(上)2015-10-21 摘要:保险业“新国十条”的颁布开启了中国保险业的新纪元。

本文对OECD国家过去20年保险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提炼,以期对中国未来保险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基于OECD国家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与关键事实的分析,提出保险业的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人本推动、责任险高速增长、需求弹性降低、供给质量提升、全球化加深、金融化加深、准公共品演进等八个特点。

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实际情况,对新形势下中国保险业深化发展展开若干思考,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OECD国家,发展特点一、引言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保险业为经济活动提供风险保障,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首次明确提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明确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顶层设计为中国保险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弄清楚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经济特点和经验,无疑对像中国这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保险业面临重要调整的新兴经济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国家为参照样本对保险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就发展历史、全球份额而言,OECD国家的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欧洲是现代意义的商业保险的起源地;西欧、北美洲、亚洲发达国家已经是份额最大保险市场;保险占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也均为OECD成员国(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

尽管最近20年OECD国家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这一比重仍维持在70%①以上,表明OECD国家的经济发展仍保持重要地位。

国外几个重要国家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及给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外几个重要国家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及给我国的借鉴意义

年份 1980 1981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附2
英国保险公司资产分布状况 (单位:%)
1993 债权 股票 债权 股票 共同基金 其它投资 总投资 现金 其它短期资产 其它资产 总资产 17.4 43.7 2.9 10.9 7.7 10 92.6 3.8 1 2.6 100 1994 17.4 43.7 2.6 11.2 6.4 11.1 92 4 1.3 2.7 100 1995 17 44.4 2.7 11.4 6.8 8.7 91 4.3 1.4 3.2 100 1996 17.1 43.5 2.7 10.5 6.8 8 88.6 5 1.7 4.7 100
资产类型
国内 国外
• 3英国
• 英国是世界保险的发源地,保险业历史悠久,也是一个世 界保险大国。英国主张宽松式监管,只要保险人具有规定 的偿付能力,并依法于年终将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 益表按规定格式并呈交工贸部公布,则对保险资金的运用 国家就不规定具体应遵守的原则,只规定寿险公司的特别 资金应分开运用,至于投资项目、投资范围等完全可以自 行决定。这种宽松的监管模式明显地反映在英国1982年的 《保险公司法》中。所以,英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十分宽 广,不仅包括证券、房地产、共同基金、海外投资、风险 创业投资等,还涉及金融衍生品如期权、期货等。
• 4谨慎看待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高额回报率 • 从国外保险行业的经营状况看,大多数国家 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本身都是亏损经营的, 它们都是通过预期投资收益来弥补直接承保 业务的损失。不要盲目投资股票在看到股票 市场投资高汇报率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它的 高风险,股票投资的标准差在所有投资渠道 中是最高的。

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的变化,世界范围内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发达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发展迅速,引人关注。

所谓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

尽管19世纪就有了银行与保险的结合,但一般认为,真正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之后,银行保险便迅速发展起来了。

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特别是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

2000年,通过银行销售的寿险保单在法国为60%、荷兰为39%、西班牙为40%、英国为28%、意大利为30%、法国为14%.可以说,银行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银行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是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

首先,状况、储蓄方式和金融意识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金产的比重大幅增加。

80年代以来,发达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极大的促进了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金融储蓄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

低通货膨胀率也使得人们愿意购买长期的金融产品。

其次,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

一是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是高度成熟的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不断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

二是管制的放松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使得其他非银行、外国银行、金融产品的零售商等金融机构更容易进入银行领域。

三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

医疗保险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医疗保险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医疗保险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保险成为了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

在不同国家,医疗保险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存在差异,但我们可以通过国际比较来了解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并借鉴其经验,为我们自身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一、医疗保险在发达国家的实施情况1.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美国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其医疗保险体系主要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并辅以政府的医疗保险计划(如医疗补助计划和医疗援助计划)。

这种混合制度导致了高额医疗费用和不平等的医疗资源分配问题。

因此,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需进一步改革以保障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2.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英国的国民保健制度是一种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由政府提供和资助。

该制度通过全国统一的税收和国民保险制度来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尽管NHS面临着融资压力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但其公民普遍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医疗保险制度。

3. 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健康保险制度,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纳保险费。

该制度保障了所有参保人员在疾病和意外伤害时获得全面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具有高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许多国家参考的对象。

二、国际医疗保险经验借鉴1. 发展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国际经验中,发达国家普遍倡导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

通过多层次保险制度,可以实现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

例如,可以设立基本医疗保险作为全民普遍保障,同时提供可选的附加保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2. 引入竞争机制与优质医疗资源分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市场竞争机制来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通过引入竞争,可以促进保险公司提供更合适的保险产品,降低医疗费用,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此外,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也是一个必要的目标,可以通过政府的监管和调控来实现。

3. 强调提高医疗品质和医疗效率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医疗品质和医疗效率。

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财政责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财政责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三、总结
发达国家院士制度在推动学术进步、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借鉴 这些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院士制度,加强评选标准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建立 健全的管理机制,并强化院士的人才培养职责。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 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学术界的整体水平,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长远发展。
谢谢观看
四、总结
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中财政责任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 应该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加强财政责任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地位 和作用。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 保险政策,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院士制度在推动学术进步、人才培 养等方面具有显著经验。本次演示将介绍发达国家院士制度的经验及启示,以期 为完善我国院士制度提供参考。
2.完善的管理机制
发达国家院士制度通常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美国国家科学院设有专门的办 公室负责院士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院士资格的审核、学术交流的组织等。此外, 发达国家还注重院士制度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推动全球 科技进步。
3.重视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院士制度人才培养,强调院士在学术传承与教育方面的责任。以英 国皇家学会为例,其设立了多个奖学金项目,支持年轻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培 养未来的科研力量。此外,发达国家院士还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为年轻学者提供 成长机会。
一、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发达 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财政责任是一个共同特点。据统 计,截至2020年,发达国家平均有80%以上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到了养老保 险福利。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有哪些

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有哪些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借鉴这些国际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经验1、德国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其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典型性。

德国实行的是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覆盖了大部分就业人口,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的缴费。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则由企业自愿提供,旨在提高员工的养老待遇。

私人养老保险作为补充,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选择。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代际公平。

通过调整缴费率和养老金待遇,保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同时,德国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

2、美国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也较为完善,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社会保障养老金、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

社会保障养老金是由联邦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通过对工资收入征税筹集资金。

雇主养老金计划包括确定给付型和确定缴费型两种模式,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则鼓励个人自愿储蓄养老资金。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多元化和灵活性。

不同支柱之间相互补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

此外,美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3、日本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等。

国民年金是基础养老金,覆盖全体国民。

厚生年金主要面向企业雇员,共济年金则针对公务员和私立学校教职工。

日本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如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给付水平等,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日本注重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

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提高养老保障的质量。

社会保险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社会保险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社会保险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帮助他们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社会保险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与借鉴。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比较,探讨各国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社会保险发展提供借鉴。

1. 社会保险发展的国际比较1.1 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欧洲国家在社会保险发展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例如,瑞典的社会保险制度以高额的社会保险金和全面的医疗保险覆盖率著称,为国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与之类似,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注重保险与福利的结合,为劳动者提供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政府参与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1.2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对较为分散和复杂。

美国的社会保险主要以私人保险为主,政府的介入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有限,一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足够的保障。

然而,美国在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经验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国际比较的启示与借鉴2.1 完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从国际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险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因此,我国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应注重扩大覆盖范围,确保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

同时,还需提高保险金水平,确保保险金能够覆盖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2.2 加强政府的参与和监管在社会保险发展中,政府的参与和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监管,确保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此外,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3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创新发展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可以提高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险需求。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随着全球贸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保险这一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国外,农业保险市场已经开始成熟,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解决农民农业损失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阐述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农险市场化改革需要政策支持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市场均得到政府政策的不断支持和鼓励。

政府不仅会提供资金补助和税收优惠等福利,还会规定相关立法法规和制度保障。

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扶持不仅是一种保障,也是农业经济中开展市场化改革的积极举措。

因此,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化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二、肥料、农药等投入品保险的重要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量较大,对农民地产生的损失也就相应的增加。

因此,肥料、农药等投入品保险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投入品损失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

三、扩大农险覆盖面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发现扩大农险覆盖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正是通过补贴和优惠等措施,使更多的农民参保,从而提高农险的覆盖率和农民的保险意识。

因此,扩大农险覆盖面积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业保险市场的覆盖面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四、农险的创新发展是农业保险市场的重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险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国外农业保险市场的重要趋势。

比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卫星遥感”技术,为农民提供分辨率更高的精准险种,从而提高了农险的免赔率和效益。

这一创新发展,可以使农险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为农民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五、加强农民保险教育可以提高农险覆盖率在国外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保险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通过加强农民保险教育,为农民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信息,可以提高农险的覆盖率和保险意识,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效益。

总之,国外农业保险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工具,不仅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而发达国家作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主要力量之一,其保险行业的发展也十分突出。

本文将从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的角度出发,阐述其发展状况、特点以及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的发展状况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正快速发展,保险公司开始采用多种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比如通过杂志广告、电话直销、门户网站等手段来吸引客户。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相伴随,保险营销渠道也经历了快速变革。

目前,发达国家的保险营销体已经非常完善,既包括传统的营销渠道,如代理人、经纪人,也包括新型营销渠道,如互联网渠道、社交媒体等。

一方面,代理人、经纪人等传统营销渠道在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中依然非常重要。

这些中介机构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咨询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的全面比较,帮助客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此外,代理人、经纪人还可以为保险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为保险公司制定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出谋划策。

正是通过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机构的努力,保险公司才得以稳定发展,市场份额也得到长期稳定的提升。

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型保险营销渠道在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营销行为发生在网络上。

比如,保险公司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直接销售保险产品,或是与门户网站进行合作,选择与该网站广告合作或开设个人保险业务等方式。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也成为了保险营销的重要渠道。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保险知识等相关信息,以此增加品牌曝光率并吸引潜在客户。

二、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的特点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中,传统的中介机构与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并存。

保险中介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其借鉴

保险中介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其借鉴

四、结论
保险中介在保险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 需求满足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保险中介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加强国家支持, 扩大保险市场,提高保险认知率等措施,以促进我国保险中介的快速发展。还 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 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并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来应对。例如,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的反网络谣言机构,负责监测和打击网 络谣言;有的国家则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进行制约和惩罚。然 而,尽管发达国家在治理网络谣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理机制主要从政府、社会和用户三个层面展开。 在政府层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行政手段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监管和 打击。例如,美国政府通过《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等法律,对网络谣言的传 播者进行严惩。在社会层面,发达国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媒体等力量的作用, 共同抵制网络谣言。例如,英国的“反假新闻联盟”
三、借鉴保险中介发达国家经验
1、加强国家支持
借鉴保险中介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加强国家对保险中介的支持,包括政策 扶持、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例如,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保险公司与中介机 构合作,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
2、扩大保险市场
为进一步开发保险市场,我国应鼓励保险中介机构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业务范 围。例如,可以支持中介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保险中介机构的设置逐渐趋于多元化,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 经纪人等多种类型。然而,中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仍有待提升。
4、法律法规
中国的保险中介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 新兴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此外,在中介机 构的设立、运营、退出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发展小额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对策建议

发展小额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对策建议

发展小额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对策建议随着全球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小额保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其具有的大众化、普及化、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此同时,小额保险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也成为了各国保险公司争相探索的领域,那么我们该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小额保险市场的发展呢?一、国际经验1、南非的小额保险微保南非小额保险市场上一个名为微保的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小额保险业务。

它的小额保险产品可以帮助人们创造较高的保险覆盖率,同时也避免了个别等待时间较久的保险产品的繁琐手续。

2、印度的ICICI Lombard印度大型保险公司ICICI Lombard提出了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小额保险场景,在投保、理赔、支付等环节上,通过开放API和大数据进行优化,极大地改善了保险产品投保的效率问题。

该公司针对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等企业推出的小额保险产品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公认和好评。

3、美国的Lemonade美国的Lemonade是另外一家成功开拓小额保险市场的公司。

在Lemonade公司中,所有利润会被用于支付赔款、捐赠和运营开支。

据了解,Lemonade公司首次成功发行保险的消费者数为10万人,最终产生的保险金额达到了200万美元。

这个数字背后折射出了小额保险产品的市场潜力之大和社区保险对于市场变化的影响力。

二、对策建议1、制定适合自身市场的小额保险产品对于具体市场而言,定性不同是必然的。

因此,针对市场需求和征信、银行、税务等方面的合作,制定适用于市场的小额保险产品和设计小额保险的定价将是我们的眼界之一。

2、引领不同领域的技术进步技术无疑是推进小额保险市场的重要因素。

借鉴南非的微保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以ICICI Lombard在大数据、API和支付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还有Lemonade在社交化理赔和最低成本的数据挖掘。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技术进行小额保险场景化产品的推广和设计。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1. 引言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规模庞大,保险营销体系也较为成熟。

本文将重点探讨发达国家的保险营销体系,并分析其特点和成功经验。

2. 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概况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规模庞大,市场份额和保费收入都居全球前列。

例如,美国的保险市场规模约为全球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保费收入约为全球总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

同时,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结构也较为成熟,涵盖了多个保险领域,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

3.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系特点3.1 多渠道销售发达国家的保险营销体系特点之一是多渠道销售。

传统的保险销售主要依赖于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他们在保险销售环节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还通过银行渠道、互联网渠道、电话销售等方式进行保险销售。

多渠道的保险销售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效率。

3.2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发达国家的保险营销体系还注重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

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和分析,从而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效果。

3.3 强调品牌建设发达国家的保险营销体系还强调品牌建设。

保险公司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等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

强大的品牌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从而增加销售机会。

4. 发达国家保险营销体系的成功经验4.1 产品创新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他们积极研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2 服务优化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注重服务优化,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

他们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理赔服务、紧急救援服务等,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4.3 合作共赢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他们与银行、互联网公司、汽车制造商等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和互补优势,提高销售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和借鉴,以引入国内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

首先介绍了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现状,包括其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接着分析了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特点,如投资范围广泛、风险较高等。

然后探讨了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优势,包括为国家经济稳定做出贡献、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

随后列举了一些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成功案例,以及这些案例的借鉴意义。

最后总结了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重要性,并强调国内银行业可借鉴其经验,促进本地银行保险的发展。

通过对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发展银行保险、国际经验、借鉴、现状、特点、优势、成功案例、结论1. 引言1.1 引言银行保险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通过为银行业务提供保险保障,降低银行业务风险和提升业务效率。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发展银行保险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现状、特点、优势、成功案例以及借鉴意义。

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市场跨国合作日益频繁,发展银行保险的国际经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发展银行保险事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本文试图总结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促进发展银行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下面我们将分别就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现状、特点、优势、成功案例以及借鉴意义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2. 正文2.1 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现状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贸易和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

各国发展银行纷纷推出银行保险产品,以应对风险隐患,保障企业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国际发展银行保险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各国发展银行不断加大对银行保险业务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方利用银行保险来规避风险。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模式及借鉴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模式及借鉴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模式及借鉴【摘要】保险市场营销受保险营销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如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这些因素导致各国的保险营销模式具有各自的不同特色。

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保险营销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的保险营销模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模式;借鉴一、英国保险市场营销模式研究(一)英国保险营销模式英国的保险业历史悠久。

早在17世纪英国已是海上贸易大国,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对海上保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保险经纪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保险经纪人制度也率先在英国发展成熟起来。

在国际保险市场上,英国是典型的使用保险经纪人进行保险营销的国家。

其保险经纪人制度影响最大,保险经纪人力量也最强。

据统计,英国有800多家保险公司,而保险经纪公司超过3200家,共有保险经纪人员8万多名。

在英国保险市场上,60%以上的财险业务、20%的人寿保险业务、80%的养老保险业务是由经纪人带来的,可以说保险经纪人控制了英国大部分保险市场。

保险经纪人主要涉足财险领域,很少涉足寿险领域。

英国人寿保险主要通过邮件广告、报刊、电话等直接销售,银行保险也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同时,英国的保险中介人制度采用了两极化原则,即寿险代理人与经纪人二者不能兼营,实行严格分工。

(二)英国模式的启示与借鉴研究英国保险营销模式,我们最应该借鉴的是其保险经纪人制度。

英国保险经纪制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行严格的监管,包括对保险经纪人的信誉、宣传及服务进行监管;严格的财务监管和严厉的惩罚条例等。

在经纪人设立方面,英国采取的是注册登记制,只要符合条件的就可登记注册。

在从业人员的培养方面,不仅设置了多种类、多层次的资格认定与等级考试制度,以确保经纪人具有相应素质,而且还有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

此外,英国保险经纪服务范围广泛,既有市场调查、承揽业务等简单服务,又有风险管理咨询、保险方案设计等附加价值高的服务,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研发产品。

保险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保险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保险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财产等方面的关注日益增加,保险业已成为现代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之一。

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它不仅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还可以帮助社会分担风险和推动社会发展。

保险业的发展概况保险业作为一种现代商业社会行业,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加速了其发展速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保险业得到了全球性的发展。

按照经营业务类型,保险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身保险,包括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另一类是财产保险,包括车险、家财险、商业保险等。

保险业的发展概况与保险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保险产业已经经历了从单纯的保障到保障、投资、养老等综合服务的转型,在中国,保险业更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且长足的发展。

如今,中国保险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华语保险市场,也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保险业市场之一。

根据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已经突破五万亿元大关,占全球保费收入的10%,在全球保险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保险业的经验借鉴众所周知,保险业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产业,为了长期稳定的经营,保险公司需要具备高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以下是保险业的经验借鉴:1. 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仅仅依靠传统的保障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保险公司应当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开发出各种新的风险保障产品,同时,为了控制风险,保险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确保风险可控。

2. 积极拓展保险市场。

保险公司需要在保险市场上积极开拓,向适合自己的客户推出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要扩大业务范围,如发展远程销售、网上销售等多元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保持顾客满意度。

以客户为中心,保险公司应该提供优质的保险产品和满意的售后服务,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促进公司的整体发展。

此外,保险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和分析,以便及时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发达国家的保险经纪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的保险经纪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的保险经纪发展情况发达国家的保险经纪发展情况一、英国:管理甚严在国际保险市场上,英国的保险经纪制度影响最大,保险经纪人的力量最强。

据统计,英国保险市场上有800多家保险公司,而保险经纪公司就超过3200家,共有保险经纪人员8万多名。

英国保险市场上60%以上的财险业务是由经纪人带来的,"劳合社"的业务更是必须由保险经纪人来安排。

英国的保险经纪人制度起源于海上保险。

英国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成立于1906年,并于1910年被英国政府贸易委员会予以注册。

1977年,英国通过了《保险经纪人法》,并设立了专门的法案机构即英国保险经纪人协会和英国保险经纪人注册理事会(IBRC)。

英国对保险经纪人的管理相当严格,其主要表现在:(1)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即保险经纪人注册理事会,颁布了"经营法",对保险经纪人的信誉、宣传及服务进行监管。

在英国,只有经过注册理事会注册的个人或法人才能以"保险经纪人"的身份开展业务;(2)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

《保险经纪人法》规定,保险经纪人的`资产要超过负债1000英镑,而且要开设独立的"保险经纪人帐户";保险经纪人每年要向注册理事会提交审计过的帐户及有关证明;执业保险经纪人必须提交一定的保证金,最低金额为25万英镑,最高为75万英镑;(3)严厉的惩罚条例。

注册理事会最严厉也是唯一的处罚办法就是将违法者除名。

除名后的公司或个人不得再利用保险经纪人名义从事经纪活动。

二、德国:个人参与在德国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人作用显著。

在德国,保险代理人被称作是保险人"延长的手",而独立保险经纪人则有被保险人的"同盟者"之称。

目前,德国的保险经纪人总数为3000多人。

在个人保险业务方面,8%的业务量是由经纪人带来的,高于银行代销(5%)和保险公司直销(7%)。

而在工业企业保险业务的销售上,保险经纪人举足轻重,50%-60%的业务量是由经纪人带来的,远远超过了保险代理人(10%-20%)的业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OECD国家20年保险发展透视(上)2015-10-21摘要:保险业“新国十条”的颁布开启了中国保险业的新纪元。

本文对OECD 国家过去20年保险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提炼,以期对中国未来保险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基于OECD国家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与关键事实的分析,提出保险业的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人本推动、责任险高速增长、需求弹性降低、供给质量提升、全球化加深、金融化加深、准公共品演进等八个特点。

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实际情况,对新形势下中国保险业深化发展展开若干思考,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OECD国家,发展特点一、引言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保险业为经济活动提供风险保障,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首次明确提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明确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顶层设计为中国保险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弄清楚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经济特点和经验,无疑对像中国这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保险业面临重要调整的新兴经济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国家为参照样本对保险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就发展历史、全球份额而言,OECD国家的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欧洲是现代意义的商业保险的起源地;西欧、北美洲、亚洲发达国家已经是份额最大保险市场;保险占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也均为OECD成员国(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

尽管最近20年OECD国家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这一比重仍维持在70%①以上,表明OECD国家的经济发展仍保持重要地位。

OECD国家的保险业在全球中也具有代表性,近几年来OECD国家保费收入占全球保费比重保持在80%②以上。

OECD国家的保险市场不仅是学者研究保险业问题的重要对象,也可为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过去近20年来OECD国家保险发展的特点进行提炼总结,以期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可以比较的参照系,为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总结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

通过对OECD国家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与关键事实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保险业的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人本推动、责任险高速增长、需求弹性降低、供给质量提升、全球化加深、金融化加深、准公共品演进共八个特点。

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保险业深化发展的若干思考,并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二、OECD国家近20年保险发展的基本特点(一)经济地位基本稳定: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本保持稳定以OECD国家为代表,在过去20年间(1994-2013),保险的总保费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增长。

从图1可以看到,总保费的对数在过去的20年之间基本上呈平稳的上升态势。

这意味着,OECD总保费的名义增长率基本保持恒定。

这20年间,OECD总保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4.72%③。

以年保费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也就是保险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来看,在近20年内,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本稳定。

既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全球保险深度大致稳定在6%左右,OECD 国家的保险深度大致保持在8%左右。

如图2所示。

图3给出了几个国家保险业的从业人数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在比较发达的日本、德国、西班牙和韩国,保险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保险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在0.1%以上。

但在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保险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小,只有0.02%左右。

在这几个国家中,除了日本的保险就业占总人口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外,其他国家的占比在过去20年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将现代保险业回溯到1667年尼古拉斯·巴蓬(Nicholas Barbon)开办专门承保火灾保险的营业所,那么保险业已经发展了三个多世纪。

而从上面的三个总量数据来看,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地位。

这也说明了保险业是一个长久的事业,至今不衰。

(二)人本推动:人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保险发展与增长仍在进行中通过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市场份额比较可以发现,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的人身保险的市场份额超过财产保险,此后,这个模式一直保持不变。

这实际上意味着,随着人类全面进入工业化时代,财产保险已经基本稳定在一个历史的平台上。

但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市场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增长。

这意味着“以人为中心”的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处于进行时中。

“人”的意识的觉醒,唤醒了对生命、健康的尊重,从而在根本上形成了推动人身保险继续发展、增长的动力(石晓军、郭金龙,2013)。

特别是,注意到全球的很多国家在近20年都在不断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但这并没有成为人身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阻碍力量。

这进一步地说明了“人”的现代化带来的人身保险需求增长是势不可挡的。

从图4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寿险的占比高于非寿险的。

图中的国家明显分为两个集团。

英国、日本和法国的寿险业占保险业主导市场地位,而在德国和美国却是非寿险业占主导市场地位。

具体到一个国家而言,该国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等都会对保险的市场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日本是典型的寿险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寿险业保费深度长期以来居于世界前列。

日本寿险业重视家庭保障,强调户主保险,因此家庭投保率高。

在长期发展中,人寿保险保障功能深入人心,已成为国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胡文富,2001)。

而美国保险市场以非寿险为主导,非寿险中市场份额最高的是意外、健康险,其次是机动车辆保险。

仅这两项在整个保险市场中占据着约40%的份额④(2013年数据)。

美国长期没有全民医保制度,美国人的健康医疗保险保障主要来自于商业健康保险,因此美国健康保险市场体量巨大。

汽车已成为美国人的生活必需品,美国车险市场相对自由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美国车辆保险市场迅速增长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车险市场。

(三)需求弹性降低:人身保险的需求弹性大大降低随着“人”的现代化以及对“人力资本”重要性认识的加强,人们对人身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向“必需品”的方向转变。

近20年来,以人身保险保费为度量的人身保险需求对OECD国家人均GDP的弹性大大地降低。

也就是说,人身保险已经由一种富有弹性的需求逐渐变成一种类似“刚性”的需求。

从图5来看,在过去的20年中,保险对财富水平的需求弹性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大致维持在1.1的平均水平上。

这个数值的大小表明,在现代经济中,保险并不属高弹性的商品。

即使在2008~2012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也未见到保险需求弹性的剧烈变化,它仍然服从一贯的走势。

但是,当寿险和非寿险分解开来,就会发现它们各自的需求弹性的趋势有明显的不同。

图5很清楚地表明,非寿险的需求弹性在过去20年中波动很小,基本接近于1.05。

但是,在过去的20中,寿险的需求弹性的总趋势是逐渐变小,逐渐收敛于1附近。

这是一个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对比。

它反映了现实经济世界对风险认知的重点已经从对物质的“财产损失补偿”转向对“人”的风险保障。

这个转变就使得寿险的需求逐渐变成一种“必需品”,因而需求弹性就逐渐降低。

(四)责任险增长:责任保险增长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非人身保险对人及人各个方面的保护已经成为保险的首要任务,在财产险方面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责任险的快速增长上。

最初形态的财产保险是实物资产在遭受意外事故产生损失时对价值的重新补偿,承保的是物质利益风险,而责任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造成伤害而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责任险可以说是财产险中的“人的保险”。

责任保险开始于19世纪中叶,产生之初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社会各种民事活动增加,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人们的索赔意识增强,责任保险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财产保险中的支柱性险种之一。

从图6中可看出,在过去20年责任险占财产险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美国1994年的责任保险总保费收入约为222.57亿美元,占财产险总保费收入的5.01%,而到2013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0.30%。

在所有OECD国家,近几年责任险保费收入的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8%,而总保费的增长接近5%。

1994年所有OECD 国家的责任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为508.61亿美元,到2013年增加到1 617.05亿美元,增长了217.93%。

而同期财产保险的增长为145.10%,远小于责任险的增长速度。

责任保险的索赔额也出现了大幅提高,责任保险索赔的总规模在2002年是840亿美元,占到非寿险索赔额的16%。

特别是医疗事故的责任索赔,从2000年开始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索赔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索赔的严重程度以每年7%速度增长。

(五)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方的供给质量不断提高尽管在近20年中,新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保险的根本经济宗旨仍然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强调的一样,就是对“风险的管理”,尤其表现为对损失的补偿。

从帕累托优化的角度来说,只有因损失补偿而带来的经济福利(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超过保险机构所获得的利润,这样的保险制度才是值得存在的。

否则,保险将成为社会总福利的减少者。

从全社会福利的角度来说,那样的保险制度就应该取消。

衡量保险供给质量的一个简单、简洁的指标就是“赔付率(loss ratio)”,即保险公司赔付占保费的比率。

这个指标在财产类保险中更为适用。

从全球的角度来说,近20年,总的平均赔付率基本稳定在70%,而且总的趋势是平缓地增长。

这反应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保险公司的服务供给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第二,全球保险的经营能力和水平在近20年在不断地提高,这也要归功于近20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整合带来的外溢效应。

(六)全球化加深:全球化整合程度越来越高近20年来,保险业的全球化整合程度越来越高,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分摊的机制越来越成熟。

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全球性再保险的快速发展。

近20年OECD 再保险市场(包括分入和分出)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近8%,明显高于总保费的平均增长率5%。

全球性的再保险是风险在全球配置、分摊的重要机制。

它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保险业正在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承担者。

图8给出OECD再保险与总保费增长率(都是5年移动平均)的对比。

总体上,再保险市场的增长比总保费增长要快,但是,再保险增长的波动性也比总保费增长的波动性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