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与叙事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研读总第期

MangZhong

Literature

439

论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与叙事特征

◎夏艳艳

(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贵州铜仁554300)

引言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莫言,因为其作品充满着深度的怀乡和怨乡的感情,被放置在“寻根文学”作家队伍的行列,他先后出版了《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生死疲劳》《丰乳肥臀》《蛙》等作品,莫言自荣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其小说的相关研究呈现“井喷”趋势。作为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作家,他的乡土情结与生命情怀使其作品充满着乡村知识分子的敏感和厚重。莫言的成功,让我们想起了路遥。路遥对于乡土世界的描绘,激发起了我们的希望,然而路遥过早地去世;这种燃起的希望又落在了莫言的身上。因此,莫言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路遥等一代充满乡土忧患意识的作家的告慰。对于莫言而言,其对语言的贡献远远超过对小说技巧的贡献。换句话说,莫言对于语言的实验和创新,使其小说充满了一个独特的乡土世界。莫言在语言上的大胆创新使其成为建国后在小说创作方面,独树一帜的作家,与高行健在小说技巧方面的贡献不同,莫言对语言的独特建构使得他成为一个有别于中国其他作家的佼佼者。莫言对语言的建构在于他大胆地打破语言的理性束缚,表现了感性化的语言体系,莫言试图改造词汇,使词汇产生一种变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莫言小说的语言变异使得他备受争议。本文试图对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做出阐释,从而探讨莫言小说语言上的叙事特征。

一、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

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就是指莫言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对于词汇的改造和创新使其语言表达的效果具有强烈的修辞特征。莫言所构建的语言世界以色彩缤纷为主,在莫言的小说中,修辞无处不在,可以说,莫言是一个十分会掌控语言的作家,通过他刻意的改造,使语言为他叙事所需要的。在莫言的语言修辞中,隐喻手法的运用最为常见,莫言总是把具体的人物关系摄入隐喻的表现手法,从而凸显整个乡土社会;如移就手法的运用:莫言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喜欢用语言来描述另外的事情,以此对比和暗衬,达到叙述目的;对于变用,莫言最擅长的就是对词汇的变异使用,诸如通过对熟悉词汇的改造和翻新等;此外,莫言语言的修辞手法还有诸如仿词、夸张、双关、谐音、反语、反讽、戏仿等。其中,在词汇的变异和创新方面,莫言确实是一个高手,这在他的小说中处处可见。

总体上来说,莫言对语言的革新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旧词新用、熟词生用。莫言常常对一些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成语或词语进行改造,从而产生一种新鲜感,尤其对一些旧词,通过改造后用其描绘具体的人物或场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二是断章取义,制造起义。这种断章取义是作家刻意为之,可以说,莫言最喜欢的就是刻意地断章取义,从而制造歧义,这种歧义又是为语言的修辞服务的,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三是更换语素、拆分词组;莫言喜欢拆分词汇,或拆分一些谚语,使得语言的修辞效果更加明显,有时候体现为一种对比,有时候体现为一种衬托,或反讽、或比喻等,总是让人既熟悉又新奇。四是截取语素,颠倒语序。莫言在处理一些语素的时候,或是故意截取,或是颠倒语序,导致语言呈现一种似是而非的效果,有时候对数字的处理也同样如此。

如“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见《欢乐》),作家把急急忙忙进行拆分,一方面通过拆分之后形象表达诸如此类场景,另一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拆分一些相对固定的词汇,再添加一些意思进去,改变词组的固有结果,使其前后的语序关系发生变化,语言的修辞作用得以扩展。再如“我在作品中也添了油加了醋撒了味精”(见《酒国》),莫言把添油加醋进行拆分,从而为语言的修辞功能服务。莫言喜欢用对比,尤其是词汇对比,虽然有堆积词汇之嫌,但是通过语言的对比,使得其修辞效果产生了巨大的衬托张力,如“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红高粱》),他在这个句子中,用了四对“最”对他的家乡高密进行语言描绘,以此体现高密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又如“四老爷蹲在春天的麦田里拉屎,其实并不光是拉屎,他拉出的是一些高尚的思想”(见《鲜女人》),对于这种描述来说,莫言试图把一些特定语境的词汇运用到另外的语境中去,强化语言的修辞效果。对于夸张手法的运用,莫言可谓得心应手,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使得语言的修辞效果啼笑皆非,如“只有俺老赵坐得稳,为国杀人立大功,砍头好似刀切菜,剥

068

作品研读

皮好似剥大葱”(见《檀香刑》),通过把砍头这般严肃而恐怖的事情描绘为切菜,而将剥皮这般残忍的事情描绘为剥大葱。

二、莫言小说的叙事特征

莫言小说的叙述语言往往与人物塑造有着特殊的关系,语言的各种修辞表达又为故事的讲述提供动力,小说的人物性格也因为语言而千差万别。叙述者充分利用语言的修辞及其千变万化实现小说的叙事目的。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的叙事特征,总体说来,主要有如下特点:其一,在语言的使用方面,利用词汇的变异以此达到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其二,莫言小说以其民间化、口语化双重讲述的特点建构一个乡村风味的叙事效果;其三,莫言在语言的叙事方式上打破常规视角、打破常规的人物讲述以及打破常规的叙述时间;其四,在语言的使用方式上,莫言力求一种较为雅致而又庄严的语用色彩,但是往往又兼备着乡土味很浓的口语词汇,使其讲述效果达到雅俗共赏;其五,莫言对于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词汇的使用使其叙事效果呈现出一种狂欢化叙事表达;其六,莫言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刻意颠倒词汇、句法的秩序,以此打破常规的组合,以其特殊的语境建构起一个我们熟悉而又较为晦涩的叙述张力。最后,莫言小说的语言修辞中,强调一种叙述上的描述性和感悟性相结合的叙述手段,但是往往却表现出一种“不可靠叙述”的叙述目的。莫言对于自己语言的叙事张力津津乐道,可谓得心应手,通过他的叙事建构,实现了对语言的掌控,从而书写出一个充满着叙述激情的作家形象,也为他的小说展示出了一种轻松愉快而又深入人心的乡土世界。

陌生化手法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理论术语之一,通过陌生化手法使得语言产生出了与众不同的意境,甚至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能让语言超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阅读者能从中阐释出超越作者的意义建构。莫言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叙事效果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变异修辞方面,通过对语言的把玩,从而达到一种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如在《酒国》中:“这封信写得七嘴八舌,交头接耳,但基本上杂乱成章,原因自然还在酒上”,两个词汇:“七嘴八舌”和“交头接耳”原本是用来描绘生活中人们相互讨论场景的词汇,他却用于描绘书信的写作风格:杂乱无章。咋看起来,这种描绘不合常理,因为语用讲究得体和自然,这两个词汇的堆积让人感觉不自然,然而这正是莫言想要表达的陌生化叙事效果,让阅读产生一定的障碍。再如“毒疮很想迸裂,苍蝇从疮尖上又爬到疮底,它好像在爬上爬下着一座顶端挂雪的标准的山峰”(见《罪过》)。莫言把毒疮描写成了挂雪的山峰,这种打破人们阅读效果的语言修辞,正是陌生化手法的精妙之处:打破人们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习惯,从而克服人们习以为常的自动接收信息的方式,让阅读体验产生一种新奇,进而延长阅读的感知过程,以此激发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的关注。诸如莫言采用的非同寻常的词汇搭配,词汇产生变异,改变句法结构,变换主谓语关系等,这些语言修辞的使用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更加与众不同的叙事效果。

莫言小说的语言使用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语言的狂欢化叙事效果。由于莫言追求着语言的修辞创新,从而建构起了属于他的文本和叙事结构;而莫言的语言世界充满着狂欢化特点,也与其语言的修辞表达离不开。莫言语言的狂欢化叙事效果主要源自于莫言农民的生命立场和他的民间化的语言使用,这种源自于民间化、口语化、原始性的语言,充满着一种浓烈的乡村气息,又让人感觉一种原生态的狂欢氛围:有戏仿和反讽的修辞策略,也有着幽默、诙谐的生命态度,关注生命的苦难意识和人的特殊处境。如在《檀香刑》里面,各种声音汇集在一起,大众的吵叫声、媚娘的风骚,钱丁的辛酸苦辣式的话语,赵甲的疯人疯语等,体现着莫言对于语言的操控能力和驾驭能力:集多种语言修辞于一体的狂欢化叙事特征,把语言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超越于语言本身,一种特殊的修辞结构把苦难的主题披上了一层诙谐的外衣,这种特点在《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里表现得尤其突出。狂欢化的语言修辞还体现为没有等级的大众参与,如在《红高粱家族》里面,叙述者讲述着父辈的故事,诸如“我爷爷”“我父亲”这种叙述视角上的双重表达,也是一种狂欢化的叙事效果。总之,莫言的小说中,对于狂欢化叙事效果的追求,体现着各种修辞手法的交织使用,从而创作了多重声音、多重意义的文本结构,各种叙述话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重的修辞效果,从而融合为一个狂欢化的叙事风格与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1]张运峰.从艺术语言学视角看莫言小说语言的变异[J].西安社会科学,2009(05).

[2]王春林.历史观念重构、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评莫言长篇小说《蛙》[J].南方文坛,2010(03).[3]吴耀宗.轮回·暴力·反讽:论莫言《生死疲劳》的荒诞叙事[J].东岳论丛,2010(11).

[4]杨扬.莫言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夏艳艳(1975—),女,贵州沿河人,本科,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教学。

[责任编辑谭丽]

0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