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剖析

合集下载

制冷机组简单工作原理

制冷机组简单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组成
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螺杆压缩机,螺杆压缩机是靠气缸中 一对螺旋转子相互啮合旋转,造成由齿型空间的基元容积的 变化,实现对制冷剂气体的压缩。
制冷系统的组成
• 2、冷凝器 • 将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蒸汽冷凝成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汽放出热量被其 他介质带走。根据冷却介质种类的不同,冷 凝器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作用如下: ⑴水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 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却水可以是一次性 使用,也可以循环使用。水冷却式冷凝器按 其不同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立式壳管式、卧 式壳管式和套管式等多种。
制冷系统的组成 最基本的四大部件
制冷系统的组成
• 1、压缩机 •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装置中最主要的设备,通常 称为制冷装置中的主机。制冷剂蒸气从低压提高为 高压以及汽体的不断流动、输送,都是借助于制冷 压缩机的工作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制冷压缩机的 作用是:1、从蒸发器中吸取制冷剂蒸气,以保证 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压力。2、提高压力,将低压 低温的制冷剂蒸气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 以创造在较高温度(如夏季35℃左右的气温)下冷 凝的条件 。3、输送并推动制冷剂在系统内流动, 完成制冷循环。
制冷系统的组成
4、蒸发器 蒸发器也是一种热交换器,是使低压、低 温制冷剂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被冷却介质( 空气、水、盐水或其他载冷剂)的热量,从而达 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 首先液态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制冷对象的热量,蒸发成冷 媒蒸汽;冷媒蒸汽包含着吸收来的热量被压缩机抽送到冷凝 器,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冷媒蒸汽,这时候冷媒蒸汽中又 加进了电动机的热功当量所附加的热量;冷凝器中的冷媒蒸 汽,将热量传送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失去热量的冷媒蒸汽 被冷凝成为液态冷媒;节流阀将冷凝下来的液态冷媒再有节 制的补充给蒸发器,使蒸发器能够连续地工作;整个工作过 程就是将低于-18℃的制冷对象中的热量,强制送到+30多 ℃的冷却水中去,使制冷对象失去热量,温度降到我们所需 要的-18℃;而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后,又通过水蒸汽的蒸发 ,将热量传送给了大气,或者说是风将热量吹走

空调制冷系统

空调制冷系统

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系统是一种能够将室内空气降温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空调制冷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将就空调制冷系统的原理、分类、工作流程、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空调制冷系统的原理。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利用了热力学规律中的制冷循环原理,该原理是通过改变工质的物态来实现空气降温。

空调制冷系统最常用的工质是制冷剂,其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热的特性。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完成了从低温低压到高温高压再到低温低压的循环。

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使用范围和性能要求,可以将其分为家用空调系统、商用空调系统和工业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系统主要用于个人家庭的室内空调,其制冷能力通常较小,适合较小的房间或者独立空间。

商用空调系统用于商业场所,如办公楼、酒店、商场等,其制冷能力较大,可以满足较大空间的降温需求。

工业空调系统则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厂房、仓库等场所,其制冷能力更大,能够满足工艺和产能的要求。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散热,被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通过蒸发的过程吸收室内热量,将室内空气降温。

最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实现空气降温的目的。

然而,空调制冷系统也存在一些优缺点。

首先,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快速降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次,空调制冷系统能够除湿,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再次,空调制冷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温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但是,空调制冷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空调制冷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能源消耗。

其次,空调制冷系统会产生噪音和震动,影响室内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再次,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空调制冷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相变过程和能量的传递原理。

一般情况下,制冷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首先,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起到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吸入并增压的作用。

当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时,其温度和压力均会升高。

接下来,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压制冷剂通过与外界空气或水接触,散发热量并冷却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经历相变,由气体变为液体。

因此,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和凝结,使其通过冷凝器之后成为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例如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的控制,压力骤降,从而引起温度的降低。

在蒸发器内部,液体制冷剂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这个过程中,蒸发器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冷却下来。

最后,低温低压的蒸汽再度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再次开始。

通过不断的循环过程,制冷系统就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气体(如R-134a和R-410A等)和氨
气等,它们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潜热,使得制冷系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热量的吸收和释放。

同时,制冷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也需要进行精确的设计和配合,以保证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和相变过程的正常进行。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空调制冷系统是现代家庭和商业场所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它们能够在炎热的夏季为我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但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呢?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些设备。

1. 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制冷系统的核心是制冷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四个基本组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这些部件的作用是将制冷剂(通常是氟利昂)从低温区域传输到高温区域,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心脏”,其作用是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

当气体被压缩时,其温度也会升高。

这个高温高压气体随后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从而冷却并凝结成高压液体。

这个过程中,热量被传递到周围环境中,使得环境温度略微升高。

高压液体随后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被放松成低压气体,同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这个过程导致蒸发器内部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低压气体随后通过压缩机,再次被压缩成高压气体,从而开始新的制冷循环。

2. 空气循环系统除了制冷循环系统外,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空气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吸入空调设备中,并通过制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再排出。

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扇、过滤器和空气处理器。

风扇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吸入设备中,并将冷空气排出。

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卫生。

空气处理器则通过制冷循环系统将室内空气冷却,并通过风扇将冷空气排出。

3. 温度控制系统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监测室内温度,并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制冷效果。

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制冷系统会启动制冷循环并将冷空气排出。

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制冷系统会停止制冷循环,并停止排出冷空气。

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一个控制面板和一个温度传感器组成。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温度和其他参数,从而控制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制冷系统原理、运行、维修

制冷系统原理、运行、维修

制冷系统原理、运行、维修制冷系统是一种能够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到高温环境中的系统。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力学循环和传热原理,通过压缩、膨胀和相变等过程,将低温物质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物质中。

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家用冰箱、空调、冷库等设备中,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下面将从制冷系统的原理、运行和维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冷系统的原理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膨胀和相变等过程实现热量的传递。

首先,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为高压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释放给外部环境,同时制冷剂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膨胀为低压液体,然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外部热量,同时制冷剂蒸发并变成低温低压蒸汽。

最后,低温低压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完成一次制冷循环过程。

二、制冷系统的运行制冷系统的运行包括启动、运行和停止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首先将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充注到合适的压力和质量,并确保各个部件和管道的连接正常。

然后,通过启动电机驱动压缩机开始工作,制冷系统进入运行阶段。

在运行阶段,制冷系统根据需要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系统监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并及时调整压缩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以保持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停止阶段,当制冷需求满足或需要停止制冷系统时,关闭电机和其他辅助设备,制冷系统进入停止状态。

三、制冷系统的维修制冷系统的维修主要包括故障检查、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三个方面。

故障检查是通过观察和检测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确定故障的原因和范围。

故障排除是根据故障检查结果进行修复,包括更换损坏的部件、修复漏气点、清洗蒸发器和冷凝器等。

设备维护是定期对制冷系统进行保养和检修,包括清洗和更换过滤器、检查和调整压力和温度控制装置、检查制冷剂的质量和压力等。

通过维修和维护,可以保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一、引言空调器作为现代家庭和办公环境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其制冷系统是其核心部分。

了解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空调器。

本文将介绍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制冷循环空调器的制冷系统采用制冷循环来实现空气的冷却和湿度的控制。

制冷循环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件组成。

1. 压缩机压缩机是空调器制冷循环的核心部件。

它起到压缩和提高制冷剂压力的作用。

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后,由于机械运动将其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都升高。

2.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循环中的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释放热量。

冷凝器内部有大量的细小管道,通过这些管道,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制冷剂冷却并变成液态。

3. 膨胀阀膨胀阀是控制制冷剂流量的装置。

它将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狭窄的通道膨胀,使其压力和温度都下降。

这种膨胀过程使得制冷剂能够进入蒸发器,并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

4.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循环中的另一个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热量并冷却周围的空气。

通过与膨胀阀膨胀后的制冷剂接触,蒸发器内的制冷剂从液态变成气态,这个过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温度下降。

三、制冷剂的循环在空调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起到传递热量的重要作用。

制冷剂是一种特殊的工质,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潜热,能够在很低的温度下蒸发和冷凝。

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如下:1. 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时为低温低压的气态;2.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使其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3.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4. 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膨胀,压力和温度都下降;5. 膨胀后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通过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6.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四、热量的转移空调器的制冷系统通过不断循环制冷剂,实现室内空气的降温。

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空气进行热量的交换。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secret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_secret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是用以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设备。

在消耗外界补偿功的条件下,它以机械方法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将该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并排放到冷凝器中去,使制冷剂能在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

①开启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没有共同外壳。

根据曲轴箱形式,又可分为开式曲轴箱压缩机和闭式曲轴箱压缩机。

前者因曲轴箱与大气相通,气缸里漏出的制冷剂直接进人大气,泄漏量大,目前已很少应用。

后者曲轴箱的曲轴用轴封加以密闭,使曲轴箱封闭,以减少制冷剂的泄漏量。

②半封闭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直接连接;一起装在以螺栓连接的密封壳体内,并共用同一主轴,机壳为可拆卸式,便于维修。

根据电动机的冷却形式可分为进气冷却式、进气与空气混合冷却式等形式。

目前半封闭式压缩机多为高速多缸式。

③全封闭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和电动机直接连接,并一起装在一个焊接的密封壳体内。

这种压缩机结构紧凑、密封性极好。

使用方便、振动小、噪音低,适用于小型制冷设备。

全封式压缩机有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三种。

A、旋转式压缩机是一种特殊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如图1-l-2所示。

其转子偏心地装在定子内,排气时间长(比往复活塞式长30%左右),流过气阀的流动阻力损失小,缸径行程比大,排气容积和吸气管管径大,吸气过热小,电动机工作温度低,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寿命长。

B、活塞式压缩机外形如图1-l-3所示C、涡旋式压缩机是通过涡旋定子和涡旋转子组成涡卷以及构成这个涡卷的端板所形成的空间来压缩气体的回转式压缩机。

工作时,随着曲轴的回转,涡旋转子以其中心始终绕涡旋定子中心作一偏心量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它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气体几乎不泄漏、不需吸排气阀、绝热效率可提高10%、震动小、扭矩变化小、噪音可降低5dB(A)、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15%。

它适用于热泵式、吊顶型等空调机上。

系列柔性涡旋压缩机:超高能效比能效比比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活塞式压缩机还高12%杰出的可靠性运动部件少,轴向及径向的专利柔性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耐液击和容忍微量杂质的能力内置电机断路装置能有效保护电机免受高温及高电流之损坏低噪音、低排气脉冲噪音值比活塞式压缩机低5分贝以上简化系统设计独特的卸载启动设计使单相压缩机启动时无需启动电容、继电器,在大多数应用中无需曲轴箱加热器和气液分离器近100%的容积效率带来超常的制热能力,系列范围已扩展到25匹。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是一种通过循环工作的系统,它能够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
地方,从而降低或维持某个特定空间的温度。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系统中的蒸发过程是通过蒸发器完成的。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由液
态转变为气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这个过程使得蒸发器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待制冷的空气或物体也随之降温。

接着,制冷系统中的压缩过程是通过压缩机完成的。

在压缩机中,制冷剂被压
缩成高压气体,同时温度也随之升高。

这个过程使得制冷剂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为后续的冷凝过程做准备。

然后,制冷系统中的冷凝过程是通过冷凝器完成的。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
制冷剂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从而冷却成为液态。

这个过程使得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为下一个膨胀过程做准备。

最后,制冷系统中的膨胀过程是通过膨胀阀完成的。

在膨胀阀中,制冷剂由高
压液态状态转变为低压液态状态,同时温度也随之降低。

这个过程使得制冷剂能够重新进入蒸发器,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总的来说,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不断
循环,从而实现热量的转移和空间温度的控制。

这种工作原理在空调、冰箱等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制冷系统原理

制冷系统原理

制冷系统原理
制冷系统原理是利用热力学原理和物理原理,在封闭环境中通过循环流动的工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降低。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蒸发冷却原理: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在低压状态下进入蒸发器,蒸发剂在蒸发器内部吸收外界热量,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从而将环境中的热量转化为制冷剂的蒸发热。

2. 压缩机原理: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中,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气体,使其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升高。

通过压缩,制冷剂的体积减小,同时也增加了制冷剂的能量。

3. 冷凝器原理:经过压缩机的制冷剂以高压高温气体的形式进入冷凝器,冷凝器中的制冷剂通过与外界的热交换失去热量,使其冷凝成液体。

4. 膨胀阀原理:制冷剂以液体形式通过膨胀阀进入低压区域,膨胀阀迅速降低制冷剂的压力,使其回到低压状态,从而进入蒸发器并再次吸热蒸发。

通过不断循环流动,制冷系统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实现了对环境的制冷效果。

同时,制冷系统还可以根据控制调节,实现不同温度需求的冷却效果。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至另一个区域的技术。

它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常见的制冷剂。

一、工作原理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热量自高温区域自发地流向低温区域。

制冷系统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其基本工作流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 蒸发器: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其内部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

当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2. 压缩机: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后,通过压缩机被压缩并提升其温度和压力。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其作用是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3. 冷凝器: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使制冷剂冷却并转变为液态。

冷凝器通常采用散热器或冷却水循环来散热,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4. 膨胀阀:制冷剂经过冷凝器后,进入膨胀阀,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降低,进入蒸发器重新循环。

二、主要组成部分制冷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2. 冷凝器:通过散热器或冷却水循环,使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并转变为液态。

3. 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将高压液态制冷剂转变为低压液态制冷剂。

4. 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5. 制冷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起着传递热量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氨、二氧化碳等。

三、常见的制冷剂1. 氟利昂(Freon):氟利昂是一类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然而,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氟利昂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2. 氨(Ammonia):氨是一种具有优良制冷性能的制冷剂,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它在工业制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使用时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制冷系统原理、运行、维修

制冷系统原理、运行、维修

制冷系统原理、运行、维修
制冷系统原理:
制冷系统是一种能够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移除的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原理。

制冷系统通过压缩制冷剂(例如氟利昂)使其变为高压高温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其冷却为高压低温液体。

接着,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从而变成低压低温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然后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制冷系统运行:
制冷系统的运行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高压低温液体。

接着,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变成低压低温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然后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制冷系统维修:
制冷系统的维修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

首先,需要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漏气问题,如果有,需要定位漏点并进行修复。

其次,需要检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组件的工作状态,如果存在故障需要进行更换或修理。

此外,还需要检
查制冷剂的种类和充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需要进行更换或添加。

最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是制冷系统的原理、运行和维修的基本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制冷系统的维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是一种通过循环往复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系统。

它是许多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空调、冰箱、冷冻库等。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基本过程。

首先,通过压缩过程,制冷系统将低温低压的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压缩机来完成,压缩机会将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一过程会产生热量。

接着,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使得气体冷却成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散热片或者冷却水来进行散热,使得高温高压气体散发出的热量被带走,从而使得气体冷却凝结成液体。

随后,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或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此时液体会因为压力的减小而蒸发成低温低压的蒸汽。

这一过程会吸收外界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制冷的效果。

最后,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完成整个循环。

通过
不断循环这四个过程,制冷系统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从而实现制冷的效果。

总的来说,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基本过程来实现。

这一循环过程不断地循环进行,从而实现持续的制冷效果。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虽然看似复杂,但其实质是通过热力学循环过程来实现热量转移,从而实现制冷的效果。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热传递原理。

简单来说,制冷系统通过从被制冷物体中吸收热量,并将热量排出到周围环境中,以降低被制冷物体的温度。

制冷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1.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组件。

它通过压缩工质(如制冷剂)来提高其压力和温度。

当制冷剂通过压缩机时,它会从低压态转变为高压态。

2. 冷凝器: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它将通过压缩机升高的温度的制冷剂传递到周围环境中。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会释放热量,从而冷凝成液体。

这个过程会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3. 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将高压液体制冷剂调节到低压。

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时,压力降低,使得制冷剂转变为低温低压的状态。

4. 蒸发器:蒸发器也是一个热交换器,它位于被制冷物体附近。

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它会吸收被制冷物体的热量,使得被制冷物体的温度降低。

同时,制冷剂也会蒸发成为气体。

整个制冷系统的工作循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冷剂从蒸发器开始循环,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制冷剂,然后通过冷凝器释放
热量到周围环境中,接着通过膨胀阀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最后再从蒸发器中摄取热量,并循环回到压缩机。

通过这个工作循环,制冷系统能够不断提供冷却效果,使被制冷物体的温度持续降低。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空调制冷系统是一种利用制冷剂在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吸热、放热、压缩和膨胀等过程,将室内热量排放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的设备。

本文将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制冷效果和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制冷剂有R22、R134a、R407c等,其中R22是最早使用的制冷剂,但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已经逐步被淘汰。

现在常用的制冷剂是R134a和R407c,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制冷性能。

二、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制冷系统的核心是制冷循环系统,它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将制冷剂从低温低压状态压缩到高温高压状态,从而使制冷剂具有足够的压力和温度,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完成吸热、放热和膨胀等过程。

压缩机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有活塞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

2.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其作用是将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释放出大量热量,使其冷却凝结成液态。

冷凝器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有空气冷凝器和水冷凝器等。

3. 干燥器干燥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和水分,保证系统的清洁和稳定性。

干燥器通常安装在蒸发器和节流阀之间。

4. 节流阀节流阀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流量调节器,其作用是将高压液态制冷剂调节为低压液态制冷剂,从而使其在蒸发器中膨胀,吸收热量。

节流阀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有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等。

5.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其作用是将低压液态制冷剂膨胀为低温低压的蒸汽,从而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其变成冷凝液态制冷剂。

蒸发器通常安装在室内机内,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制冷过程的四大原理

制冷过程的四大原理

制冷过程的四大原理
一、制冷原理
制冷原理首先源自19世纪早期热力学理论。

在热力学中,能量是一些简单形式的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而能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制冷也是一种物体能量的传递,任何物体从一个温度状态转换到另一个温度状态的过程。

制冷内热量从一个高温环境转移到低温环境,使物体温度降低,达到凉爽的效果。

二、制冷的四大原理
1、压缩-膨胀原理:压缩-膨胀原理是制冷机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它涉及将气体和液体通过压缩和膨胀而改变其热能量及传热量的能力。

通过利用空气压缩-膨胀变化,将热能转移到另一端,进而产生热量转换、冷凝、汽化和膨胀等制冷效果。

2、绝热原理:制冷机绝热原理一般指在一个绝热的空间内,如气体的压缩和汽化过程,体积变化后气体不会改变温度。

这原理以空气在一个容器内经过压缩和汽化过程不改变温度的状况为理论基础,被大量应用于制冷机的冷凝和膨胀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绝热物体在压缩时热量是没有损失的,只有在物体改变形状或者位置时才会损失热量。

3、放射原理:放射原理是指热量在物质之间的传递过程,可以通过电磁波来传递。

这是一种发出电磁波传播波场而产生热量环境,即发射热量/温度/辐射,并收集辐射而受温度影响的原理,有助于理解制冷由热量转换到冷环境中的过程。

4、流体原理:制冷机的流体原理涉及到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流速的变化。

流体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冷却系统的原理,它告诉我们在冷却液流经热源时如何改变温度,以及流体压力如何影响冷却效率。

流体原理是制冷机发挥作用的核心原理,能够实现冷却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全面了解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和简易故障

全面了解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和简易故障

全面了解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和简易故障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空调制冷的原理与工作过程空调制冷的原理:利用一种在常温常压下沸点很低的化学物质做为工作介质,在一个工作系统内进行吸热和放热的物理变化,且在一个相对的空间对空气进行冷却。

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压缩机将吸入低压端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高压端排出至冷凝器进行散热,形成液态的制冷剂。

然后通过干燥过滤器送至膨胀节流阀后成液态的雾状进入蒸发器,经过蒸发器蒸发,变成气态并大量吸收热量,又进入压缩机内。

如此反复循环而起到制冷的效果。

高压管路:压缩机出口→冷凝器→干燥器→膨胀阀出口处。

低压管路:膨胀阀出口处→蒸发器→压缩机进口。

空调系统控制线路图空调制冷系统故障的简易判断——高、低压过低,出风口有点凉或不冷原因:制冷剂不足;管路有泄漏。

——高、低压值过高原因:1、冷凝器的散热风扇工作不正常;2、制冷剂过多;3、膨胀阀的阀芯卡滞在最大开度的位置上;4、系统内有空气。

——制冷系统出现忽制冷,忽不制冷。

膨胀阀外部出现结冰或结霜(制冷时消退,不制冷时又迅速凝结)原因:1、系统内有水分;2、系统脏堵(如干燥瓶堵塞或干燥器内的干燥剂破损); 3、膨胀阀卡滞或脏堵。

——干燥瓶堵塞判断:1、进出干燥瓶两端的管路温差较大;2、视窗内出现黑絮,不透明,不清晰;3、高压过高、低压过低。

——膨胀阀失灵判断:1、膨胀阀的进、出口没有温差。

(正常工作时,输入端有微热,输出端冰凉)2、膨胀阀开度过大时,高压值稍高、低压值过高;3、膨胀阀开度过小时,高压稍低于正常值、低压值过低;——压缩机无吸、排(在电磁吸盘吸合正常时)判断:1、压缩机外壳发烫;2、发动机转速改变时,压缩机的高低压测量,表针不摆动;3、或是电磁吸盘吸合的瞬间,表针不摆动;4、低压过高,高压过低。

——系统不制冷,风口出热风,膨胀阀进出口手感没有温差,低压表读数很低。

原因:膨胀阀损坏。

——出风口的风不冷,压缩机温度升高,低压表指针迅速下降,接近“0”值,高压表读数偏低。

制冷系统的原理

制冷系统的原理

制冷系统的原理导言: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热力学过程,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关键组件。

一、制冷循环制冷系统的核心是制冷循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和膨胀工作物质,在低温区域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区域释放热量。

常用的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膨胀四个过程。

二、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将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驱动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改变工作物质的体积和压力。

在压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均会升高。

三、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其作用是将高温高压气体释放的热量传递给低温区域。

蒸发器内部有大量的细小管道,工作物质在其中膨胀并蒸发,从而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物质从高温高压气体变为低温低压气体。

四、冷凝器冷凝器也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其作用是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冷凝器内部同样有大量的细小管道,工作物质在其中冷却并凝结,同时释放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物质从低温低压气体变为高温高压液体。

五、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是制冷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其作用是降低工作物质的压力和温度。

常见的节流装置包括节流阀和毛细管。

通过节流装置,工作物质的压力降低,从而使其温度下降。

在节流装置后,工作物质重新进入蒸发器,完成制冷循环。

六、工作物质的选择制冷系统中的工作物质选择非常重要,常用的工作物质包括氨、氟利昂和碳氟化合物等。

工作物质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制冷性能、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成本等因素。

七、制冷系统的能效制冷系统的能效是指单位制冷量所需的能量。

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常用的提高能效的方法包括使用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优化制冷循环的参数和控制策略等。

结语:制冷系统是一种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热力学过程。

七类常见制冷设备系统原理解析,附动态系统图!

七类常见制冷设备系统原理解析,附动态系统图!

吸收式制冷系统运⾏原理:吸收式制冷利⽤溶液在⼀定条件下能析出低沸点组分的蒸⽓,在另⼀种条件下⼜能吸收低沸点组分这⼀特性完成制冷循环。

⽬前吸收式制冷机多⽤⼆元溶液,习惯上称低沸点组分为制冷剂,⾼沸点组分为吸收剂。

吸收式制冷系统图如下:特点:可以利⽤各种热能(蒸⽓、废热、余热、燃油、燃⽓等)驱动;可以⼤量节约⽤电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安全可靠;对环境和⼤⽓臭氧层⽆害。

涡旋式制冷系统运⾏原理:涡旋式空⽓压缩机是由函数⽅和型线的动、静涡旋相互齿合⽽成。

在吸⽓、压缩、排⽓⼯作过程中,静涡旋盘固定在机架上,动盘由偏⼼轴驱动并由防⾃动机构制约,围绕静盘基圆中⼼,作很⼩半径的平⾯转动,⽓体通过空⽓过滤芯吸⼊静盘的外围,随着偏⼼轴旋转,⽓体在动静盘齿合所组成的若⼲对⽉⽛形压缩腔内被逐步压缩然后由静盘部位的轴向孔连续排出,如上图所⽰。

涡旋式制冷系统如下图所⽰:特点:1.相邻两室的压差⼩,⽓体的泄漏量少。

2.由于吸⽓、压缩、排⽓过程是同时连续地进⾏,压⼒上升速度较慢,因此转矩变化幅度⼩、振动⼩。

3.没有余隙容积,故不存在引起输⽓系数下降的膨胀过程。

4.⽆吸、排⽓阀,效率⾼,可靠性⾼,噪声低。

5.由于采⽤⽓体⽀承机构,故允许带液压缩,⼀旦压缩腔内压⼒过⾼,可使动盘与静盘端⾯脱离,压⼒⽴即得到释放。

6.机壳内腔为排⽓室,减少了吸⽓预热,提⾼了压缩机的输⽓系数。

7.涡线体型线加⼯精度⾮常⾼,必须采⽤专⽤的精密加⼯设备。

8.密封要求⾼,密封机构复杂。

逆卡诺循环制冷系统运⾏原理:逆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制冷循环,它是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循环时,⾼、低温热源恒定,制冷⼯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热源间⽆传热温差,制冷⼯质流经各个设备中不考虑任何损失,因此,逆卡诺循环是理想制冷循环,它的制冷系数是最⾼的,但⼯程上⽆法实现。

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CO2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图如下:特点:⼯质的吸、放热过程分别在亚零界区和超临界区进⾏。

电冰箱制冷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

电冰箱制冷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

二、电冰箱的结构特点
15
㈠、压缩机的外形图: 压缩机工艺管
压缩机回气管
压缩机排气管
电冰箱中使用的大多是将压缩机与驱动电机组合在一起的全封闭式压缩机。 有三根管子:较粗的是吸气管(回气管),较细的是排气管,还有一根是 工艺管,用来封住摧剂和安装表阀以进行检测工作的。
㈡、冷凝器的实际外形图: 电冰箱背部
干燥过滤器
㈤、吹胀式主蒸发器的实际外形图:
吹胀式蒸发器一般由锌铝 复合板或印制复合板吹胀 而成,其传热性能好,管路 分布合理,一旦出现泄漏 不易修复,需要在外侧周 围重新布管 。 为了防止管路生锈,在摧 管道中除了有制冷剂外, 还有少量的冷冻油在其中 流动,如果管路有泄漏, 冷冻油也会流出,造成油 污,这是检漏的方法之一。
冷凝器
直接安装在电冰箱外表面的冷凝器,称为外露式冷凝器 。在正常工作时 用手摸冷凝器,入口处温度较高,出口温度较低。内藏式冷凝器泄漏后, 一般只能外接一个冷凝器。
㈢、毛细管的实际外形图:
图中又细又长的管子 为毛细管,其一端接 干燥过滤器,另一端 接蒸发器。管径为 0.5~1mm之间,长 度约为3mm。实际 使用中,通常需要使 毛细管中制冷剂保持 一定的过冷度,以避 免制冷剂提前汽化, 所以,交毛细管志温 度较低的吸气管焊接 在一起,长度为1m 左右,其余绕成环形。
毛细管 干燥过滤器
㈣、干燥过滤器的实际外形图:
为避免毛细管发生冰 堵、脏堵,在冷凝器 与毛细管之间焊接有 干燥过滤器 。干燥过
滤器易发生脏堵,正 常情况下干燥过滤器 两端没有温差,发生 脏堵时,会使制冷量 下降或根本不制冷, 干燥过滤器的两端有 明显的温差。一般每 次在打开制冷系统管 路后,都要更换新地 干燥过滤器。
双门间冷式电冰箱的制冷循环图: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是用以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设备。

在消耗外界补偿功的条件下,它以机械方法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将该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并排放到冷凝器中去,使制冷剂能在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

①开启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没有共同外壳。

根据曲轴箱形式,又可分为开式曲轴箱压缩机和闭式曲轴箱压缩机。

前者因曲轴箱与大气相通,气缸里漏出的制冷剂直接进人大气,泄漏量大,目前已很少应用。

后者曲轴箱的曲轴用轴封加以密闭,使曲轴箱封闭,以减少制冷剂的泄漏量。

②半封闭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直接连接;一起装在以螺栓连接的密封壳体内,并共用同一主轴,机壳为可拆卸式,便于维修。

根据电动机的冷却形式可分为进气冷却式、进气与空气混合冷却式等形式。

目前半封闭式压缩机多为高速多缸式。

③全封闭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和电动机直接连接,并一起装在一个焊接的密封壳体内。

这种压缩机结构紧凑、密封性极好。

使用方便、振动小、噪音低,适用于小型制冷设备。

全封式压缩机有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三种。

A、旋转式压缩机是一种特殊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如图1-l-2所示。

其转子偏心地装在定子内,排气时间长(比往复活塞式长30%左右),流过气阀的流动阻力损失小,缸径行程比大,排气容积和吸气管管径大,吸气过热小,电动机工作温度低,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寿命长。

B、活塞式压缩机外形如图1-l-3所示C、涡旋式压缩机是通过涡旋定子和涡旋转子组成涡卷以及构成这个涡卷的端板所形成的空间来压缩气体的回转式压缩机。

工作时,随着曲轴的回转,涡旋转子以其中心始终绕涡旋定子中心作一偏心量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它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气体几乎不泄漏、不需吸排气阀、绝热效率可提高10%、震动小、扭矩变化小、噪音可降低5dB(A)、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15%。

它适用于热泵式、吊顶型等空调机上。

系列柔性涡旋压缩机:超高能效比能效比比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活塞式压缩机还高12%杰出的可靠性运动部件少,轴向及径向的专利柔性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耐液击和容忍微量杂质的能力内置电机断路装置能有效保护电机免受高温及高电流之损坏低噪音、低排气脉冲噪音值比活塞式压缩机低5分贝以上简化系统设计独特的卸载启动设计使单相压缩机启动时无需启动电容、继电器,在大多数应用中无需曲轴箱加热器和气液分离器近100%的容积效率带来超常的制热能力,系列范围已扩展到25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是用以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设备。

在消耗外界补偿功的条件下,它以机械方法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将该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并排放到冷凝器中去,使制冷剂能在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

①开启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没有共同外壳。

根据曲轴箱形式,又可分为开式曲轴箱压缩机和闭式曲轴箱压缩机。

前者因曲轴箱与大气相通,气缸里漏出的制冷剂直接进人大气,泄漏量大,目前已很少应用。

后者曲轴箱的曲轴用轴封加以密闭,使曲轴箱封闭,以减少制冷剂的泄漏量。

②半封闭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直接连接;一起装在以螺栓连接的密封壳体内,并共用同一主轴,机壳为可拆卸式,便于维修。

根据电动机的冷却形式可分为进气冷却式、进气与空气混合冷却式等形式。

目前半封闭式压缩机多为高速多缸式。

③全封闭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和电动机直接连接,并一起装在一个焊接的密封壳体内。

这种压缩机结构紧凑、密封性极好。

使用方便、振动小、噪音低,适用于小型制冷设备。

全封式压缩机有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三种。

A、旋转式压缩机是一种特殊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如图1-l-2所示。

其转子偏心地装在定子内,排气时间长(比往复活塞式长30%左右),流过气阀的流动阻力损失小,缸径行程比大,排气容积和吸气管管径大,吸气过热小,电动机工作温度低,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寿命长。

B、活塞式压缩机外形如图1-l-3所示C、涡旋式压缩机是通过涡旋定子和涡旋转子组成涡卷以及构成这个涡卷的端板所形成的空间来压缩气体的回转式压缩机。

工作时,随着曲轴的回转,涡旋转子以其中心始终绕涡旋定子中心作一偏心量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它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气体几乎不泄漏、不需吸排气阀、绝热效率可提高10%、震动小、扭矩变化小、噪音可降低5dB(A)、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15%。

它适用于热泵式、吊顶型等空调机上。

系列柔性涡旋压缩机:超高能效比能效比比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活塞式压缩机还高12%杰出的可靠性运动部件少,轴向及径向的专利柔性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耐液击和容忍微量杂质的能力内置电机断路装置能有效保护电机免受高温及高电流之损坏低噪音、低排气脉冲噪音值比活塞式压缩机低5分贝以上简化系统设计独特的卸载启动设计使单相压缩机启动时无需启动电容、继电器,在大多数应用中无需曲轴箱加热器和气液分离器近100%的容积效率带来超常的制热能力,系列范围已扩展到25匹。

④双螺杆式压缩机。

A、双螺杆式压缩机是依靠两个螺旋形转子相互啮合而进行压缩的回转式压缩机,主要由阳螺杆、阴螺杆、气缸、转轴和轴封等组成。

阳螺杆为主动螺杆,阴螺杆为从动螺杆,两螺杆的啮合与旋转齿轮传动相似。

气缸做成横“矿字形,其内壁与两螺杆的齿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气缸工作容积,吸气口与排气口分别布置在气缸的两端。

螺杆旋转时,对吸入的蒸汽进行压缩,直至最后排出。

由于螺杆的转速较高,因此排气压力脉动性小。

它不存在余隙容积,效率高。

B、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特点:a) 双螺杆式压缩机属于容积式气体压缩机,即通过工作容积的逐渐减少来达到工质压力提高的目的。

b) 双螺杆式压缩机的工作腔是由一对相互平行放置的啮合的阴阳转子和壳体组成。

转子两端置于轴承之上,阳转子的一端与电动机相连,阴转子为从动转子,由阳转手带动,转子的两端有吸气口及排气口。

c) 一般阳转子有四个凸而宽的齿,阴转子有六个四面窄的齿。

与一对螺旋齿轮相似,相互咬合,凸齿逐渐地在齿沟的总长度上移动,达到压缩的目的,并更进一步促进吸气。

带走压缩机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压缩热,使压缩尽可能接近于等温压缩以提高热效率。

并且排气温度与绝热压缩的情况相比要低得多。

如单级压缩的冷凝温度为+40℃,蒸发温度为-40℃的情况下,工质使用氨时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达到200℃左右,根本不能工作,如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在上述情况下排气温度可以控制在80℃左右。

由于双螺杆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十分低,所以就能够防止轴承、转子、滑阀机构及箱体等的热变形,转子间的间隙因而可以造得比无油螺杆式压缩机更小,从而使内部泄漏减少。

用油膜来密封阳转子和阴转子之间的间隙及转子和气缸间的间隙,使内部泄漏损失减少,增大了压力差和压缩比,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容积效率。

提供用阳转子来直接带动阴转子所需要的润滑,并且使噪声减少。

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采用滑阀式卸载装置,这是螺杆式压缩机所特有的机构,根据滑阀的位置来无级地调节排气量。

当滑间与固定部分紧接在一起时,为全负荷运行。

当滑阀向排气侧移动时,滑阀与固定部分之间就出现短路,使一部分气体不受压缩而回流到吸入侧,这等于将转子的有效长度缩短,因而排气量减少。

滑阀的位置一般在10%~100%能量之间进行无级调节。

采用滑阀式卸载装置后,不但节约了运行费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动负荷,滑间机构可以用电动式、油压式或气动式操纵。

并和蒸发压力及温度继电器配合使用进行机组的能量自动调节。

e)螺杆式与活塞式比较,其优点如下:压缩机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λλ易损零件少,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单。

气体没有脉动,运行平稳,对机组基础要求不严,不需要专门的基础。

λλ排气温度低。

这是由于压缩过程中喷人大量的润滑油,不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受压缩比的影响。

螺杆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几乎与吸气温度无关,而与所喷入的油温有关。

其排气温度一般可以控制在100℃以下。

λ对湿行程不敏感。

湿蒸汽或少量液体进入机内,没有液击的危险。

λ采用滑间装置,制冷量可在10%~100%范围内进行无级调节,并可以在无负荷条件下起动。

可在较高压缩比下运行,单级压缩时蒸发温度可达一扔℃,因此适用于低温制冷系统。

λf)螺杆式压缩机的缺点:λ要求复杂的油处理设备,要求分离效率很高的油分离器,否则喷人气缸中的大量的润滑油,会进入辅助设备而恶化传热效果。

λ适应多种用途的性能比多缸活塞式压缩机差。

每台螺杆式压缩机都有固定的容积比,当实际工作条件下(压缩比)不符合给定容积比时,将导致效率降低。

λ噪声比较大,常采取专门的隔音措施。

(2)换热器A、用来实现冷热流体之间热量交换的设备称为换热器。

B、机组中有两类换热器即风换热器和水换热器。

C、风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为液体,将热量传到空气中;作为蒸发器的作用是让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气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D、水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作用是令低压制冷剂液体气化,吸收水中的热量,从而使水的温度降低。

作为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为液体,将热量传入水中,而使水的温度升高。

E、风换热器的结构为内螺纹铜管串铝翅片结构以增加制冷剂在铜管内搅动流动,而风在铝翅片间流动。

风换热器在运动时,注意保持通风良好,翅片表面无挡风,翅片间无脏物,平时注意定时清洗。

F、水换热器的结构有壳管式结构、套管式结构和板式换热器。

G、水换热器的结构要求水系统上一定安装过滤器。

在平时运行时,注意水系统中气体的排除。

(3)冷凝器冷凝器又称为“液化器”,是使蒸汽在其中放出热量而液化的热交换器。

在制冷系统中,它是制冷剂向系统外放热的热交换器。

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过热蒸汽进人冷凝器后,将热量传给周围介质——空气或水,而其自身因放出潜热而凝结成液体体p液化)。

按所采用的冷却介质,冷凝器可分为风冷式(或称空冷式)和水冷式。

(4)蒸发器蒸发器是液体制冷剂在其中蒸发的热交换器。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是产冷设备,它属于问壁式热交换器,被冷却介质的热量通过管壁式板壁传给制冷剂,制冷剂在低温下蒸发,把热量从蒸发器中带走。

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按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冷却式和间接冷却式两大类。

两者冷却空气或冷却物体,后者先冷却载冷剂——盐水或淡水,再去冷却空气或冷却物体。

前者降温快、冷量损失小、结构紧凑,主要用于冰箱、冷藏箱。

小冷库、小型制冷设备及各种空调机中,而后者用于较大型的空调和冷冻设备中。

(5)易熔塞和高低压控制器这两个部件都是为制冷系统安全运行而设置的。

为了防止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与吸气压力过低而设置了压力继电器,它属于双位调节器。

当压缩机排气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高压控制器的微动开关断开压缩机电源,待故障排除后,手动复位。

当吸气压力过低时,低压控制器就会动作而使压缩机停车。

其高低压力设定值可调节。

当制冷管路因故而压力和温度升高时,使易熔塞在压力达到24㎏f/c㎡(水冷螺杆机组)或28㎏f/c㎡(地源热泵机组)时自行熔化起到保护作用。

易熔塞熔化材料由铋(Bi)、镉(Cd)、锡(Sn)和铅(pb)组成。

高低压压力控制器结构如图1-1-6所示。

6)曲轴箱加热器曲轴箱加热器是在压缩机底部外围紧靠着压缩机固定的电加热器。

为了使压缩机底部的冷凝器用),而冷液态制冷剂不断地保持气体状态,可用曲轴箱加热器对压缩机本身进行保温。

如图l-l-7所示。

7)用于制冷、供暖空调设备上的自动控制器A、电磁阀。

电磁阀可以受压力、温度、液面、流量控制器或手动开关发出的指挥信号所控制的一种开关式自动调节阀,广泛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

电磁阀由电磁头、外壳、线圈、芯铁。

弹簧、膜片或活塞、阀体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当电源接通或断开时,线圈中磁场形成或消失,吸起阀门或让阀门利用弹簧力和铁芯本身的自重而关闭。

电磁阀的外形结构如图1-l-8所示。

B、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是一种两进两出的特殊电磁阀,用于压缩式热泵系统供暖与制冷工况转换。

当热泵从制冷工况转为供暖工况时,四通换向阀动作(转到供暖工况位置),于是室内蒸发器作为冷凝器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蒸汽经四通间流入室内蒸发器(此时作冷凝器用),而冷凝器则成为蒸发器,完成工况转换。

转换流程如图l-l-9所示。

四通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见图4)四通阀由主阀、导阀和电磁线圈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机组处于制热运行状态,当电磁线圈断电时,机组处于制冷运行状态。

四通阀在使用维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在拆装时,一定要使四通阀的接管和接线正确无误。

安装前尽量清除管内的杂物。

焊接时,将线圈拆下,阀体用湿布包扎。

通电前,一定核实四通阀线圈的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线圈是否牢固地套在阀杆上。

在线圈通电时,切忌不断电拆卸阀的线圈。

四通阀在制冷时不通电,在制热时,电磁阀通电,此时能够听到阀体内有“咔哒”的响声,然后可以听到急促的气流声。

若制冷制热不能切换,一般为四通阀换向失灵。

C、热力膨胀阀1、热力膨胀阀是调节进入蒸发器中挥发性制冷剂流量的控制机构。

其随蒸发器压力变化和出口的过热度变化而动作。

热力膨胀阀是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常备的一个节流部件。

它由感温包、毛细管、膜片、定值弹簧、节流针阀及调节螺丝等零件组成。

感温包、毛细管及膜片所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充注低沸点工质作为感温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