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及启示
3.启示:
① 在对考生的管理上,要严格作弊处罚的措施。 ② 在对试卷的管理上,有与宋代相同的地方, 但在一些方面亟待改进。
③ 对于考生和考务工作者亟待法律的规范。
(四)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1、与隋唐科举制度相比宋代科举制度呈现的特点:
① 由资格考试变成任用考试。 ② 限制势家和孤寒竞进,取消门第限制。 ③ 科举录取的名额增多。 ④ 科举人才质量更高。 ⑤ 科举的防弊措施更加的严密。 ⑥ 中央集权在考试中得到强化。
(三)书院
1.书院的发展轨迹
(3)元代书院,开始官学化 第一所官办书院:太极书院 书院多而杂,管理和讲学水平较低,声誉和影响 下降。 (4)明代书院,兴与毁并存 明代书院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政府对书院的打 压。大体而言,前期书院不受政府支持,发展缓 慢;中后期虽发展迅猛,但多次遭到政府的禁毁。 明代四毁书院 一是嘉靖两次之毁:矛头直指王阳明、湛若水 二是万历之毁:张居正痛恨讲学 三是天启之毁:魏忠贤残害东林
(三)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及启示
1.概论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采
取了更加严格的防弊措施,体现在对考生、考
官、考场、阅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上,再加上 皇帝亲自复试,这些举措的配套使用,增强了 考试的严格性、规范性、有利于防范作弊,确 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其许多做法仍然被我们学 习和借鉴。
(三)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及启示
(三)书院
2.书院在近代的走向
思考:千年传统何以在近代会中断?书院发展到清末, 与新的时代需要,与西方教育体制相比,究竟呈现出哪 些局限? 书院教学内容偏窄,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内容几乎为零, 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书院办学规模有限,一般是数十人至一二百人而已, 不如现代班级授课制能够大量培养人才。 书院办学层次不明,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小学、 中学、大学这样鲜明的梯级层次。 书院发展到清末,弊端从生,声名狼藉,许多趋新人 士不愿使用其名。 中国在近代不断战败,传统文化自信力逐渐丧失,很 多人对人对传统的态度从部分否定走向整体否定,具 有千年教育传统的书院最终沦为全盘否定的牺牲品。
(三)书院
1.书院的发展轨迹
(2)宋代书院名扬天下 ① 宋代书院兴盛的主要原因: 北宋科举取士日益扩大 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 印刷术的运用 ②北宋最著名的六所书院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蒿阳书院,石鼓书院,茅 山书院 ③南宋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朱熹讲学之所 岳麓书院。张讲学之所 丽泽书院。吕祖谦讲学之所 象山书院。陆九渊讲学之所
①.造成了官员的泛滥,降低了官僚机构的运行效率, 又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②.科举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 的价值观念
三、学校
• 宋代是我国学校类型繁多,教育兴旺发达的 朝代。不仅有传统的官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而且又创立了我国特有的教育机构;不仅重 视学校教育,而且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 (一)宋代的官学 • (二)宋代的私学 • (三)书院
(三)书院
1.书院的发展轨迹
(5)清代书院,沦为科举附庸 官办,附庸于科举;数量大增,然风采无存。
有三个突出的现象 一是书院的普及 二是书院的科举化 三是书院的改制
(三)书院
2.书院在近代的走向 在近代社会巨变的历史情况下,书院的发展出 现了一些新情况: 一是书院教学内容起了变化,针对中学的西学 进入书院,针对科举的经世致用之学受到重视。 二是书院的名称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 以学堂取代书院的趋势,或是改书院为学堂, 或是建立新的学堂。1901年,清政府该书院为 学堂。书院在历经一千余年发展演变后,宣告 终结。
二、铨选
• (一)宋代科举的种类 • (二)宋代科举的内容 • (三)科举考试防弊措施及启示
• (四)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 (五)科举考试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一)宋代科举种类
1. 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不常举行。 2. 常贡:由州县贡入礼部考选,经常举
行。
3. 童子科:“凡童子15岁以下,能通经 作诗赋,州升诸朝,天子亲试之。 4. 学选:从太学三舍中选士。
(三)书院制
1、书院教学管理的特点: ① 以理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② 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 ③ 较为完备的教学体制 ④ 寓教于乐 德行与学业结合的生徒考课 2、宋朝书院的学生管理 ① 生徒参与的书院事务管理 ② 严格的生徒管理
(三)、宋代书院管理模 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 对高校教育目标导向的启示 2. 对高校学制的启示
(三)书院
书院是私学教育发展到较 高阶段的产物。私人创办 为主,聚集大量图书,个 人读书治学兼授徒讲学。
(三)书院
1.书院的发展轨迹
(1)唐代书院开始出现 时间:唐朝玄宗开元年(公元713~714) 中央 —丽正、集贤书院 地方 —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书院产生的原因 乱世失学 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传统私学 印刷术发达 理学的发展与繁荣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
1.主要内容:诗赋、策论、帖经、墨义 2.不同时期宋代科举的变化 范庆历兴学:
①科举与学校制度紧密相连
②各科考试内容和程序上进行了新的调整 熙宁、元丰兴学: ①废除帖经、墨义,考“本经和“兼经”。 ②废明经科,增加进士名额。
③废止科举,有二十年没有开科取士。
宋英宗时期:“三年大比”制度开始确立;宋真宋时 期:殿试制度确立
④ 宋代书院发展的特点: 书院的讲学多力求通义理,而不是参加科举; 书院既是教学机关,也是学术研究机关,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 结合,相互促进,是书院最显著的特点;同时,学院也往往成 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书院建立了“讲会”制度,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求学者不受地 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学,教学人员不限于书院本 身,学界名流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互相讲学,促进了学术交 流和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为百家争鸣精神; 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问难论辩式, 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师生朝夕相处,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关系融洽,感 情深厚。
(一)宋代的官学
3.宋代官学的历史作用 (1)为当时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 (2)官学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 政治斗争,对朝廷的改善起 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 (3)扩大了宋代教育面,促进了知识的 推广和提高。 (4)促进了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二)宋代的私学
私学教育等到较大发展,在宋代教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 1.私学兴旺发达的原因 (宋初专重科举,忽视学校教育 (1)宋中叶三次兴学,官学有所发展,但能 在官学里学习的人数毕竟很少; (2)宋朝南渡以后,官学更是有名无实; (3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和 推广,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宋代的官学
中央官学
国子监 大学性质
太学 武学
律学
医学
专科性质 算学 画学 书学
1.官学系统 贵胄性质
宗学 诸王宫学 内小学 国立小学 辟雍 特殊性质 地方官学
广文馆
四门学 道学
州学
县学
(一)宋代的官学
2.中央官学的特点 (1) 思想统治愈益强化。 (2) 等级限制逐步消失 (3) 太学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 3.地方官学的特点: (1) 设立专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 (2) 国家颁置学田作为地方学校的固定 经费。 (3) 注意发展地方科技教育和武学教育 (4) 形成了较完善的学校管理制
蒿 阳 书 院 。 河 南 封 登 太 室 山 , 程 颢 、 程 颐
(三)书院
石 鼓 书 院 。 湖 南 衡 阳 石 鼓 山 , 崭 若 水 ② 北 宋 最 著 名 的 六 所 书 院
(三)书院
茅 山 书 院 。 江 苏 江 宁 三 茅 山 ② 北 宋 最 著 名 的 六 所 书 院
(三)书院 (2)宋代书院名扬天下
(三)书院
3.书院如何走向现代化
“活着”的方式一: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结 合。有两种形式,一是书院之实,无书院之 名,如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二是继 续沿用书院的名称,如钱穆创办的香港新亚 大学、季羡林等人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湖 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等等。
四、管理
(一)宋代的教育行政管理 (二)宋代的学校管理 (三)宋代书院管理模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二)文教政策的内容
• 提倡儒、佛、道,推行三家融合 • 重视知识,尊重读书人 • 聚书、编书,加强基础文化设施
(三)宋代文教政策与教育发展的 三个时期
• 宋代初期(960年~1043年)提倡科举 • 宋代中期(1044年~1126年)振兴官学 • 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书院发达
2.防弊措施:
①在对考生的管理上,实行保举连坐制。
②在对考卷的管理上,实行弥封、誊录。
③在考官的管理上,实行锁院。
④在对考场的管理上,禁止挟书、移易、传义和代笔。
⑤在对考卷的审阅上。要求双重定等第。
⑥在对省试即等第考生的管理上,实行殿试。 ⑦在考试时,还采取别头试以避亲嫌。 ⑧别头试又称别试,即应试者与源自文库官有亲故关系或其他原 因,为避免嫌疑而另设考场考试。
密、更能笼络各阶层士人之心的官僚制度。
② 科举制度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使得宋朝形成了尊重知识和尊重读书人的精神,而
统治者也特别注重教育,比如:宋太祖注重文治,
明确提出:“宰相用读书人”,宋太宗则主张:
“兴文教,抑武事,以文化成天下。”等。
(五)科举考试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2.消极影响
(三)书院
山白 ,鹿 朱洞 熹书 院 。 江 西 庐
② 北 宋 最 著 名 的 六 所 书 院
(三)书院
②北宋最著名的六所书院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朱熹、王阳明
(三)书院
②北宋最著名的六所书院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戚同文、范仲淹
(三)书院

② 北 宋 最 著 名 的 六 所 书 院
五、学术
(一)宋代的学派 (二)宋代的学风
学派
• 学派:是指在某个理论的或实践的知识领 域内,因相同的师承关系或概念范畴、原 理、方法和风格上的普遍相似而联系在一 起的,具有完善的学术思想体系、独特的 语言符号系统和特有的规训制度的学术团 体。 • 如:紫阳(朱熹)学派、姚江(王守仁) 学派、永嘉学派、程朱学派等
宋代的教育
20 梁文裕 35 唐 莹 41 陈 姗 51 岑家炳 76 黄丽莹 85 覃华敏 90 周小雁
一、政策 二、铨选 三、学校
目录
六、人物
四、管理
五、学术
一、政策
(一)宋代文教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文教政策的内容 (三) 宋代文教政策与教育发展的三
个时期
(一)宋代文教政策产生的背景
• 宋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显赫成就 • 宋代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隐忧 • 宋代文化的丰厚积累
(一)宋代的学派
1、北宋主要学派 2、南宋主要学派
• • • • (王安石)荆公新学 (周敦颐)濂学 (张载)关学 (程颢、程颐)洛学 • • • • • (张栻)湖湘学 (朱熹)闽学 (陆九渊)心学 (吕祖谦)中原文献学 (陈亮、叶适)事功学
(一)宋代的学派
3、学派产生的原因
•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 契机 • 经济的发展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 思想上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渊源
(四)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2、形成原因:
① 宋代政治上强化了君权,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② 经济上租佃户制盛行,商品经济得到快速的发 展,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 ③ 文化上尊孔崇儒、重视文化教育。
(五)科举考试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 宋朝统治者以巩固中央集权为中心,建立了更加精
(一)宋代的教育行政管理
1.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2.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二)宋代的学校管理
1、官学的组织管理和制度 ① 学官编制和教师任用 ② 学生管理 ③ 教学管理 ④ 学校经费管理 ⑤ 宋代太学生的政治运动
(二)宋代的学校管理
2、私学的教学和蒙养教材 ① 私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② 蒙养教材的编写 •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识字教育教材、 知识教育教材、诗歌和属对教材、封 建伦理道德教育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