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路径探索
中央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1+X+N”体系构建研究
图1 “1+X+N”管理体系架构图
集团董事会
监事会
1
风险管理委员会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内控与风险管理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X
子集团
子集团
子集团
子集团
子集团
成成成
成成
N
员员员 单单单
员员 单单
位位位
位位
成成成 员员员 单单单 位位位
成成成
成成
员员员
员员
单单单
单单
位位位
位位
N
X
1
图2 “1+X+N”管理体系运行流程 大型企业集团内控与风险管理“1+X+N”体系构想框架
(三)内控人员复合型业务技能不全面 现今内控管理和评价人员大多擅长单一领域专业 业务,而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与专业程度都显 不足,内控与风险控制意识淡薄,综合研判能力有待加 强,表现更多的是事后控制,直接影响到了内部控制与 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违规经营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不到位 现实中“不愿追责、不敢追责、不会追责”的现 象仍然存在,归根究底是未建立职责明确、流程清晰、 规范有序的违规经营责任追究机制,无法发挥以追责防 风险、促发展的作用。
“1+X+N”体系内涵及构建的必要性
(一)“1+X+N”体系内涵 “1+X+N”立体管控模式是企业集团较多采用的一 种空间规划或专项规划。可以理解为以1个指挥中心为
龙头,统筹协调、支持、保障X个区域的执行组织联合 开展工作,各组织的N名基层成员以中枢为指令,按照 流程节点再行对下辖X名成员开展配套式、协作式相应 工作。
December, 2021
长春市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长春市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田 甜,闫士忠,辛培源,刘彤起,石 宇[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市风险防控的反思,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韧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文章首先明确了韧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特征,其次在借鉴纽约、伦敦等国外城市,以及北京、西安、南京等国内城市的韧性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后疫情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面临的新需求,提出“全风险、全过程、全领域”的韧性城市建设总目标,从空间韧性、经济韧性、基础韧性、社会韧性和制度韧性五个方面提出长春市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路径,有助于加快推进长春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韧性城市;城市风险防控;国土空间规划;长春市[文章编号]1006-0022(2020)S1-0081-0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田甜,闫土忠,辛培源,等.长春市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路径探索[J].规划师,2020(增刊2):81-84.The Path of Resilient City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Changchun/Tian Tian, Yan Shizhong, Xin Peiyuan,Liu T ongqi, Shi Yu[Abstract]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as aroused social reflec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urban disease and other risks, andresilient ci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paramount in the new er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character of resilientcity, learns experience of cities including New York, London, Beijing, Xi’an, Nanjing, and proposes “all risks, full course, fullcoverage” vision of Changchun resilient city development. It proposes implementation path of resilient city plan from space,economy, foundation, society, and institution, which will help promote modernization of Changchun urban governance.[Keywords]Resilient city, Prevention of urban risks, National land use and spatial plan, Changchun0 引言2019年在中央深改委第12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基于财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企集团司库管理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国有企业集团纷纷加快了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司库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既是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又是重塑企业金融资源管理体系、提升资源使用效益的有力举措。
文章聚焦广东省属国企现代司库管理体系建设主题,重点阐述司库管理的内涵本质及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司库管理的核心功能,并着力探究广东省属国企集团依托财务公司平台建设现代司库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国企全面加强资金资源统筹管控、推动财务管理精益化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财务数字化转型;资金管理模式; 司库管理;司库型财务公司【中图分类号】F406;F282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金融支付手段的迭代,国企集团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管理能力现代化和国资监管数字化的要求,迫切需要精益现有的资金管理模式,加快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司库管理体系则能通过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重塑资金管理体系,实现对资金等金融资源的统筹管控与优化配置,是深化业财融合、助力国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
一、司库管理体系的内涵本质及发展现状司库管理的本质是一项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是企业集团从战略及价值创造视角出发,依托财务公司、资金中心等平台,充分运用数字科技、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集团全系统资金等金融资源的集中运营、统筹调度、实时监控与优化配置,进一步快速响应实体产业金融需求,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
司库管理是对企业传统资金管理模式的超越与创新,能通过对资金等金融资源流通全过程管理,最大程度保障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性、集约性与高效性,有力推动企业战略决策执行落地。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相继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着重强调了央企建设司库的必要性、总体要求、具体举措和工作保障。
“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
“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目录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指导原则(三)建设目标二、重点内容(一)场景(二)工业APP(三)工业机理模型三、重点工作(一)“一平台,一中心”建设(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三)标识解析与服务(四)规划方案(五)技术性文件(六)标准体系(七)感知层/边缘层建设(八)安全保障(九)重大危险源管理(十)智能巡检(十一)人员定位(十二)设备状态诊断(十三)培训管理(十四)相关方管理(十五)危险作业无人化(十六)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十七)化工园区危险气体大范围速扫监测预警(十八)园区评估工作(十九)重点城市、园区级预警中心建设(二十)诚信体系管理(二十一)试点企业建设(二十二)试点园区建设(二十三)试点省份建设(二十四)敏捷应急(二十五)应急资源信息化四、试点与工程建设(一)实施规划(二)试点原则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强支持引导(三)加强示范引领(四)加强开放合作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化学品产值约占全球的40%。
同时,危险化学品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作为流程工业,在危险化学品领域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是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对于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危险化学品安全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应用生态系统,提升安全生产风险感知评估、监测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排查化解潜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促进企业和监管部门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赋能。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酒泉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酒泉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7.28•【字号】酒政办发〔2021〕107号•【施行日期】2021.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酒泉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驻酒各单位:《关于推进酒泉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7月28日关于推进酒泉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735号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0号)、甘肃省医保局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医保发〔2020〕95号)和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酒发〔2021〕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医保基金安全工作的部署,着眼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对医保基金安全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聚焦构建全领域、全流程基金安全防控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坚持完善法治、依法监管,保证基金监管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开创基金监管工作新格局;坚持改革创新、协同高效,不断提升基金监管能力与绩效;坚持惩戒失信、激励诚信,引导监管对象增强自律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坚持预防为主、主动防范、系统应对、综合监管有效遏制欺诈骗保违规违法行为。
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制定详细的职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具体 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
建立协作机制
加强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 议,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
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执行情况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各项制度,确保 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持续优化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
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加强产学研合作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 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和应用。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利用各类人才引进渠道, 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 才和团队,为基地发展提 供智力支持。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 和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创 新创造活力,推动基地持 续发展。
05 运营管理模式及可持续发 展策略
运营团队组建和职责划分
1 2
组建专业运营团队
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包括项目 管理、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人员。
环境营造
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环境,注重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 氛围和创业文化,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同时,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基地的安全 运行。
03 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构建
政府部门支持政策对接
深入了解政府相关政 策,确保示范基地建 设符合政策导向。
与政府部门建立定期 沟通机制,及时反馈 示范基地建设进展和 需求。
沟通协作机制
新兴产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江苏思极为例
新兴产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江苏思极为例荫吴琼揖摘要铱电力新兴产业在孵化创新尧加速发展的同时袁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类不确定风险袁须不断建立健全与新兴产业战略要求尧发展需求相协调的风险防控模式遥本文以电力新兴产业单位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袁在梳理清晰其新兴业务内容和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袁分析市场尧运营尧技术等方面潜在风险袁以及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袁并基于业务实践探索归纳出风险评估尧风险监测尧风险应对的实施路径袁助力破解新兴业务风险防控难题袁保障战略新兴产业的稳定发展与高效运行遥揖关键词铱电力新兴产业新兴业务风险分析风险防控一尧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袁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尧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遥国家自2010年起陆续出台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曳叶野十三五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曳叶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曳袁提出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袁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遥国家电网公司作为特大型中央骨干企业袁积极贯彻中央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袁在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袁聚焦能源转型新业务尧能源数字新产品尧能源平台新服务野三大方向冶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袁并在野一体四翼冶渊野一体冶是电网业务曰野四翼冶是金融业务尧国际业务尧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冤发展布局中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尧电动汽车服务尧基础资源共享运营服务尧智能装备应用等规模发展袁不断培育新的增长动能遥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渊简称野江苏思极冶冤作为国网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试点单位袁是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业务的典型代表袁其致力于响应野数字中国冶野5G新基建冶等国家战略实施对电力基础资源共建共享的需求袁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袁通过电力杆塔及通信缆路共享复用尧通信基站及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袁推动电力基础资源与社会通信领域跨行业资源共享袁支撑5G建设尧提升算力服务袁在实现电网资产保值增值尧有效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袁为构建开放共享的市场新生态提供助力遥但目前这一新兴业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袁如何合理利用当前电力基础设施的存量资源创造效益钥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钥如何高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和管理能力钥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遥对此袁本文以江苏思极为案例研究对象袁解析其业务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袁提出风险防控的策略路径袁为推进新兴业务高效运营和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遥二尧电力新兴产业的业务发展路径及潜在风险渊一冤电力新兴产业的业务发展路径江苏思极作为电力新兴产业单位袁在广泛开展政策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袁秉持开放共享理念袁按照野逐步探索尧稳步推进冶的思路布局业务发展路径袁基于成熟度袁将业务分为基础性尧拓展性和探索性三大类遥基础性业务主要定位于野电力基础资源专业化共享冶袁即以参与数字新基建为切入口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资质建设袁依托电力基础设施在通信领域的优势袁面向通信运营商尧互联网企业等提供电力基础资源专业化尧市场化共享服务袁如5G基站挂载尧通信通道租赁尧通信链路租赁等服务袁以期通过资源高效复用袁节约土地尧管道尧线路等各类资源投入袁降低5G新基建建设部署成本曰拓展性业务主要聚焦于野新兴业态规模化发展冶袁即以打造枢纽型运营主体为目标袁整合闲置房产尧仓储尧变压器尧实验室等各种传统资源袁扩大可共享运营的基础资源范围袁如配电站房尧营业厅等站址空余房屋资源租赁袁主变备用容量租赁等袁不断创新业务发展新模式袁盘活电力企业资源尧促进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曰探索性业务则旨在野支撑电网数字化转型冶袁基于对新领域尧新行业和新利润增长点的关注和洞察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创新探索开展跨界业务袁如野5G+北斗服务冶袁即依托已建成的北斗地面增强站袁为政府尧公安尧交通尧水利等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遥充分发挥5G高带宽尧低时延尧广连接的技术优势袁定制电力行业标准切片袁探索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尧毫秒级电网负荷控制尧用电信息采集尧电网智能运检等应用遥通过相关新兴业务的布局发展袁打造成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者尧省域电力基础资源市场化运营主体以及野一体两翼生态圈冶的重要增长极遥渊二冤电力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在风险1.高动态可变性包含的市场风险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袁但同时也存在产业环境复杂多变尧产品升级迅速迭代尧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等高动态可变性特征遥江苏思极作为新兴运营主体袁容易出现对环境认知滞后尧对市场预判不足尧与市场需求脱节等市场风险遥同时袁资源共享运营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在合规尧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袁头部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一般都倾向于在城市核心区域寻求更广阔的站址资源袁但电力变电站尧电力杆塔尧通信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富余资源分布不均袁可用于共享的资源较多分布在郊区袁难以满足互联网公司尧运营商集中部署的需求袁存在现有富余资源与客户需求匹配度不高的市场风险遥2.快节奏探索性包含的运营风险遥企业的很多经验都需要持续摸索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革新袁新兴产业单位由于其业态新尧发展快袁直面诸多不确定性袁客观存在野业务待聚焦尧能力待提升尧体系待完善冶等问题遥在前端容易出现产品定位不清晰尧经营决策不全面尧策略调整不及时袁造成盈利不及预期尧盲目规模扩张尧项目投资失败等风险曰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袁可能存在项目设计尧施工进度迟滞尧未按期交付尧成本管控不足尧施工质量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管控和合同履约风险曰在项目交付后袁也可能存在因维护不及时或服务品质不达标袁造成用户流失或被市场逐步淘汰的风险遥3.强先导创新性包含的技术风险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先导性和技术创新性袁没有确定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路线可跟随袁技术的市场用途和市场需求难以把握尧一种技术可能被另一种技术快速替代尧技术成果转换和规模扩张过程复杂遥江苏思极新兴业务开展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袁对电力杆塔尧变电站尧电缆管沟等电力基础设施进行二次建设或改造袁但这一过程的设计尧建设方案与传统电力设施建设相比有较大区别袁且大多缺乏明确的标准规范文件支撑袁易出现因设备或技术选型落后尧关键技术缺失而造成项目质量偏低进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等风险遥此外建设过程还可能涉及国家相关电磁辐射尧噪音等生态环境要求袁需要不断跟踪行业监管要求袁保持技术敏锐度袁防止技术不达标的风险遥渊三冤电力新兴产业单位风险防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风险防控工作缺乏统一规划遥新兴产业单位往往员工数量不足尧机构设置简单袁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发展指标尧轻风险防控的现象袁风险意识不强袁对于新模式尧新业务的发展和复杂变化的经济业务事项袁未能及时完善内控制度和流程规范袁风险管理呈现出运动式和散点式的特征袁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统一性的布局遥2.新兴业务风险未系统识别遥新兴产业单位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尧运营尧技术等方面潜在风险袁但大部分未适应其新兴业务特点袁对不同于传统业务类型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尧分析和应对袁未通过流程和机制将风险管理要求覆盖至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领域尧各环节袁落实到各部门尧各级企业和全体员工袁贯穿于决策尧执行尧监督等全过程遥3.风险管理未形成有效闭环遥新兴业务的蓬勃发展有效延伸了产业链袁但新兴产业单位尚未健全风险导向的全业务运营能力袁在与多方合作日趋广泛和深入尧业务控制环节越来越多等情形下袁风险管理未形成有效闭环袁可能存在未开展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估不到位尧风险责任落实相对不明确尧重大风险防控机制缺失尧重点业务内控约束力不足尧监督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遥三尧电力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防控策略新兴业务拓展与风险防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袁要实现新兴业务稳定增长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袁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引领袁破除新兴业务发展壁垒袁另一方面更要坚持风险导向袁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袁切实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遥对此袁江苏思极在理清新兴产业发展潜在风险和问题的基础上袁系统开展新兴产业发展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袁针对性提出夯实组织制度基础尧建立统一风险信息库尧完善风险监测及应对策略等风险防控措施遥渊一冤强化整体设计袁统筹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基础1.完善风控组织遥层级清晰尧高效运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是开展风险防控的基础袁可与企业内部控制形成互补优势遥基于此袁江苏思极采用野省本部+地市分公司冶的运营方式袁成立三级风险管理机构遥第一层为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袁为风险管理的常务决策机构袁负责在目标层面通过明确风险偏好和确定指标边界来确定公司的风险态度袁并在公司顶层规划和经营方针中嵌入风险防范的要求袁如明确电力基础资源共享应避免直接租赁袁需附加增值服务袁规避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方向要求曰第二层为风控办与各专业管理部门的联动袁建设风险防控制度与评价标准袁及时优化内控制度和流程规范袁将风控要求融入公司管理和业务流程袁如编制可研尧设计尧施工尧运维全过程管控实施办法袁并全面参与到风险信息识别和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的过程中袁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和应急响应速度曰第三层是各业务中心和公司下属各地市分公司袁具体执行各项风险管控要求和措施遥通过各层级联动形成逐级把关尧分类控制的风险组织架构袁强化风险管理的专业融合性袁筑牢风险防线袁依托有限的风险组织和资源实现风险防控有决策尧有统筹尧有归口尧有落实遥2.健全制度规范遥以电力传统业务风险防控相关制度和经验为基础袁结合国家对基础资源共享运营等新兴业务的方针政策尧国网公司新兴产业经营要求和企业新兴业务发展实际袁持续落实建章立制尧建立健全风控指引袁分业务领域明确管理目标尧风险管控节点和风险应对措施等袁明晰各重点岗位职责内容与管理要求袁加强涵盖各关键节点的业务全流程安全尧质量尧进度尧成本等管理袁推进各业务领域风险精准有效管控遥同时袁明确新兴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袁确保其在涉及重大业务风险的决策中拥有话语权和干涉力袁保障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遥建立野业务谁主管尧风控谁负责冶的全员风控责任制袁通过岗位流程手册将风险管理要求协同植入岗位职责袁以机制明确管理人员及各岗位人员的风控职责袁以流程来规范和督促全员职责的有效落实遥以野三个确保冶渊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尧确保一般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尧确保问题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冤为目标袁制定叶公司年度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与安排曳袁强化管理预判尧设计防控措施袁并建立野风险管理报告冶机制袁实现对重大风险事件快速反应尧及时汇报尧精准管控尧稳妥处置的管理标准袁密切跟踪风险变化尧及时优化调整策略遥3.育深风控意识遥将风险管理内容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袁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尧法律意识尧风险管控意识袁提升基层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袁促进建立系统尧规范尧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遥将风险管理内容与公司业务要求相结合袁促进风险管理内容逐步落实到公司经营发展每个环节袁如通过业财链路贯通和收支过程管控等手段袁将财务与合规风险等管理要求往前端渗透遥强化风控培训袁在年度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计划安排中明确培训计划袁结合自媒体尧宣传画报等手段袁培育风险防范意识尧培训风险识别评估的方法策略袁并将风控培训工作与风险排查治理尧风控监督评价等工作融合开展袁提高员工对风险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遥开展风险预案及防范演练袁让员工在真实业务场景下学习风险管理技能袁提高员工预防风险尧应对风险的能力袁保障公司风控管理目标的实现遥搭建并持续丰富新兴业务风险典型案例库袁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袁发挥野风险防控词典冶作用袁以案例促改进尧以经验促提升袁启示全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袁加强风险管理遥渊二冤持续动态分析袁系统构建统一风险信息库各类市场尧经营尧技术等风险都不是单独存在且一成不变的袁所以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根据已知的风险以及各风险间的交叉影响关系预测衍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袁并对风险类别尧严重程度和防控策略进行提前布局遥1.规范开展风险评估遥不同类别尧不同性质风险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袁故在开展风险管控时不能野一刀切冶的处理袁需结合业务实际及影响程度尧范围进行规范化评估遥对此袁江苏思极建立一套涵盖风险发生可能性尧风险重要性和风险级别判定的评估体系遥由于新兴业务的风险指标多尧领域跨度大袁构建模糊数学模型等开展风险评估难度大且准确性难以保证袁故采用专家打分法和风险评估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重要性评估遥具体成立风险评估调查柔性专班袁以柔性组织定期动态开展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工作袁结合内外部环境袁列示各通用风险及新兴业务领域风险进行评估袁依据评估准则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遥其中袁风险重要性是根据风险影响程度的类型进行判断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尧企业社会形象尧日常运行影响尧目标指标影响等袁分别设定分值标准遥风险级别判定是依据综合损失度和可能性风险值袁结合评估得分自动计算每个风险的等级值袁按高尧中尧低三个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袁并通过绘制热力图的形式予以展现袁用不同颜色来区分风险的重要性袁识别重大风险袁并为针对性拟定风险策略和具体应对措施提供参考遥如针对基础资源共享运营业务袁共确定严重程度为高的风险1项袁严重程度为中的风险11项袁严重程度为低的风险7项遥同时袁明确不同类别的风险评估发起时点袁明确动态评估的时间节点遥2.动态建立风险信息库遥在风险动态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动态构建风险信息库袁即根据风险分类收集汇总各新兴业务及各下属单位风险信息袁细化描述各风险字段袁按风险类别尧严重程度尧风险描述尧防控策略等结构进行布局袁并增加风险对应的部门尧业务尧项目尧风险责任人等相关信息袁满足多维度风险管理与多口径风险信息统计分析要求袁推进风险信息共享袁为识别风险尧控制风险尧管理风险提供指引遥在风险信息库的构建过程中袁将风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袁通过野前置关联风险冶野后置关联风险冶描述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袁支持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关联分析曰将风险与目标指标尧决策事项的关系进行对应袁设置野影响目标指标冶袁描述风险对战略目标与绩效指标的影响袁实现风险信息关联到指标变动与管理决策曰同时袁基于风险管理执行的视角袁将风险分解到流程步骤袁将风险管理信息库与内部控制体系更紧密地衔接袁将风险信息对接到经营管理要素和内部控制流程环节袁对应到部门和工作岗位袁解决风险与业务整合问题遥渊三冤强化风险监测袁协同制定风险应对策略1.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遥基于风险分类目录进一步细化风险监测和预警袁包括风险因素监测与风险点监测等遥风险因素监测是针对风险因素变动情况进行监测袁风险点监测是对具体风险点或疑似风险发生进行监测袁同时采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风险辅助分析遥结合财务尧业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建设与应用袁逐步建立相关风险因素与风险点监测规则袁加强重点领域尧重要风险预警监测和联防联控遥如对于已确认收入项目成本结算不及时尧分公司业务不均衡尧营收确认不均衡尧资产负债率偏高尧项目投资高于可研投资单价等风险内容袁梳理建立指标体系渊内置阈值等设置冤和指标数据库袁并从国资委监管要求尧审计要求尧衡量直接性尧数据更新及时性尧计量复杂度和数据获取难度等几个维度筛选判断袁从指标库中选取主要监控指标和次要指标袁赋予不同的权重袁强化风险监测的重要性原则遥此外袁系统获取各单位指标目标数据尧目标容限数据尧执行数据袁通过设计风险指标公式尧指标类型尧监控频率等要素袁开展风险因素的监测与预警表1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渊示例冤展示袁实现对不同风险的量化计算尧直观展示尧动态监测和源头追溯遥尤其对于市场类数据袁可实现按日监测和计量袁有效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遥同时根据风险监测数据对监测单位画像袁精准反映特定主体的风险管理质效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价值应用遥2.协同联动开展风险应对遥基于风险评估报告袁结合不同新兴业务特点确定风险偏好袁根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对不同领域的不同等级风险类型袁综合运用风险减轻尧风险转移等方法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遥针对不同业务特点确定公司能够承担哪些风险袁明确风险最低限度和不能逾越的最高限度袁并据此界定风险预警线袁从而精准地开展风险应对遥根据风险和收益平衡原则尧各风险在风险图谱上的位置袁再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优先顺序袁明确风险管理成本的资金预算和控制风险的组织体系尧人力资源尧应对措施等总体安排遥根据风险应对策略袁针对市场尧运营尧技术等各类风险袁联合财务稽核尧审计尧监察和相关业务部门等制定可实行的风险应对计划袁将风险应对目的尧工作原则尧应对策略尧应对措施和时间安排等要素袁一并纳入应对计划确定遥由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袁并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遥在明确风险策略基础上袁根据风险管理目标及各新兴业务面临的特定风险和特定条件袁采取适宜方法制定相应可操作的风险应对方案袁协同化解风险难题袁并将主体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尧岗位和风险责任人遥对风险应对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控袁根据监控结果判断策略的有效性袁对风险应对策略进行动态调整遥根据风险事项的紧急程度袁及时向风险管理部门汇报新风险产生及风险变化等情况袁适应性调整风险应对方案遥四尧结语电力新兴产业由于业态野新冶尧起步野晚冶尧增长野快冶袁在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完善尧风险识别评估手段不健全尧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遥对此袁本文以江苏思极为例袁按照野业务梳理要问题分析要策略制定冶的研究路径袁细化分析其新兴业务发展的路径袁从内外部市场尧政策尧管理要求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阶段等维度梳理潜在的风险点袁分析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袁并基于业务实践探索归纳出新兴产业风险单位风险防控策略袁合理解决组织资源有限和风险不断衍生之间的矛盾遥同时提出在风险信息库的构建过程中袁关注风险之间的关联关系袁识别风险对管理目标和绩效达成的影响袁避免因简单追求增长导致的短期行为尧业务不聚焦等问题袁助力新兴产业单位把握好发展节奏和路径袁夯实好基础袁防控好风险袁实现蓬勃发展遥此外袁在实践应用上述风险防控措施时还需进一步认识到袁风险管控不仅在于前端的风险识别尧风险评估和过程中的策略应对袁更要在后端建立对风险管理决策有效性尧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尧风险处理技术等方面评价和应用机制遥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尧量化评估的方式判断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度与成功度袁细化分析各环节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效益的偏差程度袁及时堵塞管理漏洞袁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曰另一方面可将风险管理成效和部门尧员工激励机制相挂钩袁有效提高责任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袁提升风控工作遵从性和有效性遥通过野风险识别要风险评估要风险应对要评价应用冶的闭环链路袁筑牢新兴产业风险管控能力和实际应用效果遥姻渊作者单位院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冤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1]曹贺.关于央企内控监督评价的思考要要要对风险尧内控和合规野三合一冶评价体系构建的分析[J].财政监督袁2021袁(01).[2]国资委援关于印发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曳的通知[EB/OL].(2006-6-20).. cn/n2588035/n2588320/n2588335/c4258529/con鄄tent.html.[3]王琪袁朱伊丹.新时期电网企业新兴业务风险管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袁2023袁(04).[4]吴安安.电网企业新兴业务发展前景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袁2019袁(18).[5]杨治田袁陈维袁梁萧袁王威袁李润秋.电力基础资源共享运营机制与管理提升[J].现代企业袁2021袁(01).渊本栏目责任编辑院郑洁冤。
新时代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评述——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36卷 第6期2023年11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 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 o l .36 N o .6N o v e m b e r 2023收稿日期:2023-08-15作者简介:周 鹏(1985-),男,湖北巴东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基层治理㊁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研究㊂新时代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评述现状㊁问题与发展方向周 鹏(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摘 要: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治理工具㊂它旨在确保重大决策㊁政策㊁改革措施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在制定㊁实施或审批审核前,能够充分考虑其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㊂经梳理考察近年来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领域的文献,发现已有的研究较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缺少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过程的研究显得不足;同时,目前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领域开始出现大数据运用㊁公共政策实施㊁风险复合性影响和制度建设的研究热点㊂今后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风险调查㊁风险因素识别以及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同时应着力在效果评估㊁理论体系建设㊁国际经验和跨学科合作等方面推进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向纵深发展㊂关键词:新时代;社会稳定风险;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C 34;D 920;D 630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3/j.i s s n .1671-6477.2023.06.002一㊁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将秉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念,为世界其他民族与国家提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其走向现代化提供一条新的选择路径,为世界和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㊂在看到新时代我们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新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挑战和问题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㊂我国目前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因此,人们不仅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且在精神生活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㊂人们不仅仅关注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状况,并且对社会公平㊁正义㊁法治㊁民主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当下我们必须针对新时代新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新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及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㊂稳定的环境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其中,国家安全作为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国家整体陷入动荡之中,国家安全遭受威胁,将对政治㊁经济㊁军事㊁科技㊁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阻碍甚至倒退的不利影响㊂而社会稳定对于社会繁荣发展来说至关重㊃11㊃第6期周鹏:新时代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评述 现状㊁问题与发展方向要,只有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社会才会迎来发展㊂重大决策的颁布与实施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且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与讨论㊂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㊁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信息传播成本的显著降低,信息传播速度大幅提升,对于重大政策的执行过程,亟需加强重视㊂如果在重大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稳定性,进而产生社会稳定风险㊂这样不仅可能造成社会动荡,还会有损政府公信力,因此,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从而降低不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㊂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称 稳评 )模式起源于2005年遂宁地方政府的自主探索,后在2012年得到推广,成为一项全国性的重要决策机制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稳评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㊂由于政府的自证性评估缺乏说服力,有 走过场 之嫌,且政府工作人员往往缺乏专业评估知识和技能,我国在当前的稳评模式中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模式,但其间的配套法律和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缺位,评估开展存在困难,且评估中的第三方对政府权威存在依赖性,难以保证其中立性和公正性㊂为此,国内学者主要从研究价值㊁理论来源㊁实践运用等方面对稳评展开了研究㊂我们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梳理稳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发掘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与局限性,对稳评水平的提升与发展㊁减少社会矛盾冲突㊁降低社会稳定风险㊁维持社会繁荣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㊂自四川省遂宁市2005年正式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以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全国逐渐全面展开,稳评作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㊂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可知,从2005年至今18年间,C N K I数据库已有984篇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学者们聚焦于稳评的背景㊁对象㊁过程㊁方法和改革五大主题,初步形成了相关理论的话语体系[3]㊂面对如此多的研究文献,却鲜有学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㊂因此,本文立足于18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已有稳评文献展开评述,通过对这些研究论文的综合性分析,对稳评进行理论溯源,总结此前研究结论,扩展过去知识内容,意在发现现有领域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以后研究稳评的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发展脉络㊂从中央到地方,从土地征拆㊁重大项目到民生事件,每一项政府主导的决策㊁项目和活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和结果,一旦缺少评估机制的介入,决策引发的社会稳定事件数量就会上升,风险损失会增大,民众满意度会降低,最终会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可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在实践运用中的重要性㊂本文立足于对稳评已有文献的研究,重视对现有理论的综合,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问题出现;同时本文也注重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稳评实践运用的总结和归纳,以推动稳评实际操作不断创新,有望形成理论指导实践㊁实践助推理论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㊂二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理论研究1.国内理论研究现状第一,背景研究㊂对于稳评的背景,学者们主张从风险感知和社会燃烧理论两方面进行研究㊂黄杰等(2015)基于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发现,社会不稳定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相关者们不同的风险感知和产生的相关行为,研究提出根据问卷调查㊁访谈和网络舆情分析来实现将风险感知视角引入到健全 稳评 制的过程中[4]㊂朱正威等(2016)研究发现工程项目附近的公众对该项目的接受度是根据其对个体㊁地方和国家的 风险-收益 影响的综合感知,并进一步影响其对工程项目的态度,提出在评估风险的同时应重视公众对风险和利益感知的评估[5]㊂谢起慧等(2018)构建了负面情绪与心态风险感知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心态风险感知显著影响社会稳定风险感知,负面情感情绪不对风险感知产生影响,负面评价情绪对心态风险感知产生正向影响[6]㊂社会燃烧理论将燃烧发生的过程与人类社会的 风险 危机 发展过程作合理类比,则社会环境不稳定状态就是 燃烧物质 ,而信息熵则为 助燃㊃21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剂 ,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 点火温度 ㊂杨芳勇等(2012)在社会燃烧三要素的基础上梳理评估内容,建立了五个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A层是目标层,是指评估所要达到的总目标,B层由社会燃烧的三个自变量组成,分别是燃烧物质㊁助燃剂和点火温度,C层是指将所选的自变量进行细化的衡量维度,D层是指标层,是C层的细化指标,即评估社会稳定风险整体水平和变化趋势的基本指标集合,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不同的指标数,从D层加权依次递推到B层和A层,最终得出一个总风险系数,将总风险系数与E层提供的A㊁B㊁C三种备选方案进行对比,从而选出合适的实施方案[7]㊂运用这些指标,杨芳勇等(2012)对房屋拆迁㊁向鹏成等(2016)对重大环境风险型工程项目㊁戴二玲等(2019)对项目建设等分别进行了研究㊂第二,对象研究㊂麻宝斌等(2014)研究发现[8],经济发展不平衡㊁物价不稳定㊁失业㊁腐败㊁收入分配不合理㊁社会心态和社会人口流动等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这些事项应该被纳入稳评的评估范围㊂常健等(2013)提出[9],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且公众普遍关心的政策的制定㊁修改和调整及其他会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㊁敏感事项等,都应该被当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对象㊂张小明(2014)认为[10],当前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㊁政策㊁改革措施㊁工程项目等在制定㊁实施和审批前都应该进行系统的调查㊁预测和评估,从而制定应对策略和预案,这些都是稳评的主要内容㊂第三,过程研究㊂高山等(2015)认为[11],要在评估过程中考虑到受影响的群体,并给与他们参与决策㊁知情㊁建议㊁监督和评价的权利㊂邹东升等(2020)认为[12],稳评有政府主导和第三方参与两种模式,在实践初期,政府主导下的稳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较高的当下却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第三方参与因第三方独有的中立性㊁专业性等优势,逐渐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一定程度上回应和解决了政府主导评估模式的不足问题㊂蒋彦星(2014)认为[13],由于作为委托评估主体的地方政府,同时又是很多重大投资项目的直接推手,所以出现 受雇 于委托方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不能公正科学地对项目真正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的问题㊂张玉磊(2014)认为[14],第三方参与已经成为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内容㊂廖秀健(2018)指出[15],现代化的治理体系要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完全政府主导逐渐过渡为政府㊁第三方与公民共同参与,从而使 稳评 过程更具民主性与科学性,为此,公众㊁政府和第三方的地位与分工需要被明确下来,由各主体 对抗式 辩论来促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即各主体公开就不同类型决策的合法性㊁合理性㊁可行性㊁可控性发表支持或反对意见,在充分辩论后,共同评估风险并修正决策㊂陶振(2015)认为[16],风险的识别㊁分析㊁等级确定㊁化解㊁报告编制等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㊂张玉磊等(2018)认为[17],因利益诉求不同,稳评中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行动逻辑,基于此,作者建立了稳评的政府主导㊁专家理性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三种模式的分析框架㊂第四,方法研究㊂现有的评估主要围绕着合法性㊁合理性㊁可行性和可控性进行细化界定[3]㊂彭宗超等(2013)认为[18],社会环境以及社会行动者的心态㊁行为和政府与社会的治理三方面影响社会稳定风险,基于此其设立了稳评的新指标体系㊂王锋等(2012)认为[19],应当构建 利益相关者导向型风险评估 模型来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从而将社会稳定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㊂杨雄等(2010)认为[20],必须建立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机制,凡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㊁支持的大项目坚决不上或 缓建 ㊂刘依凡等(2015)[21]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稳评指标体系来对水库修建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分析㊂齐宝库等(2013)[22]采用A H 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国际高铁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识别㊂沈元钦等(2015)[23]采用理论研究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构建了适用于核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㊂徐祇朋(2012)[24]设定了政治㊁宗教㊁经济㊁文化㊁教育和民族交往六个指标体系来衡量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风险㊂孙琦峰(2015)[25]选用人均G D P㊁G D P增速㊁基尼系数㊁物价指数和失业率等5项经济指标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㊂王大海等(2012)指出[26],风险定性㊁定量和综合评估是三种主要的评估方法,定性评估包括头脑风暴法㊁主观估计法㊁前后对比法㊁有无对比法㊁模糊数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等;定量评估主要有敏感性分析㊁影响图分析㊁贝叶斯推断原理分析等;综合评估主要有德尔菲法㊁故障树分析法㊁成功度法㊁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有社会调查法㊁系统分析法和利益分析法等㊂董治等(2018)[27]提出了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㊂杨继君等(2014)[28]基于风险矩阵图法的视角提出了基层社会㊃31㊃第6期周鹏:新时代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评述 现状㊁问题与发展方向稳定风险评估方法㊂第五,改革研究㊂通过总结现有文献可知,当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存在稳评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不足的问题以及稳评配套体系不健全的问题[3]㊂张玉磊等(2015)认为[29],科学性㊁民主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滞后于实践,对稳评的认识和多主体评估模式落实不到位,对稳评对象和目标的界定不明确,稳评程序不合理等方面;稳评配套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和配套制度的不健全㊂对于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完善评估的主体㊁范围㊁指标体系㊁过程㊁结果和配套制度等诸多具体建议[3]㊂2.国外理论研究现状对稳定与风险的研究倾向,国外的经典研究主要关注风险,从各个学科入手对风险进行理论探索,并通过这些理论积累为政府决策建议提供分析范式,达成各个领域的风险最小化,最终实现整体稳定㊂在社会学领域,R o h r m a n n和R e n n(2000)研究发现,由于人们只能感受到风险的局部特征,所以认为对于发生概率低但后果严重的风险比发生概率高但后果不严重的风险威胁性更大[30]㊂K a h n e m a n㊁S l o v i c 和T v e r s k y(1982)认为,之所以难以对风险的可接受性作出预测,是因为风险感知的稳定模式和不稳定模式是相互混杂的[31]㊂R o h r m a n n(2000)认为,只有先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的文化语境之后才能得出对文化风险可接受性的结论[30]㊂I a i n W i l k i n s o n(2005)认为,没有找到风险感知和日常生活实际反应的关联是风险感知预测的又一大局限[32]㊂在风险预警领域,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如美国在上世纪就分别出台了‘S t a f l o r d法案“和‘灾害减缓法案“㊂各国学者对危机预警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一些国家建立了经济稳定的预警指标,如美国的 富兰德指数 和 先行指数 等,随着危机预警在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它从经济领域开始向其他领域渗透,例如,爱茨提出的衡量社会稳定的六方面因素和社会不稳定的六种指标㊂学者们逐渐从经济㊁政治㊁文化的不同侧面构建危机预警体系,从而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实证支持[33]㊂(二)实践研究学者们除了从事理论研究之外,同样也关注稳评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稳评活动,以提升实践活动的效率,并开展相关研究㊂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搜集㊁梳理和分类,将关于稳评实践运用的文献分为三大类:一是讨论稳评在解决 邻避 问题中的运用,二是探讨稳评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三是探究稳评在社会政策实施方面的影响㊂1.稳评在邻避设施中的实践运用邻避情结(英文简称作N I M B Y),即不要在我家后院(N o t I n M y B a c k Y a r d),有时也被表述为L U-L U,即地方上排斥的土地使用(L o c a l l y U n w a n t e d L a n d U s e),邻避情结是一种居民想要保护自己现有的生活区域及维持现有生活质量而产生的抗拒心理[34]㊂在此基础上,邻避设施可以定义为一种由全社会受益,但负面效应只由少部分人承担的设施,一般而言,这种负面效应将由邻避设施附近的居民来承担㊂张乐等(2016)[35]通过在S省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邻避设施中稳评的问题,提出了体制㊁机制㊁法制㊁理论与实践结合四大方面的建议㊂张诗晨等(2017)[36]基于30起环境群体事件进行研究,强调了公民参与对于减少风险事件的重要性,提出了在稳评中应扩宽公民参与渠道,提升公民参与质量,以此来降低决策实施的困难程度㊂陈晓运等(2017)[37]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详细分析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落地的全过程,强调政府要严格遵守稳评制度和运用稳评结果,同时注重公民参与,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㊂M a L,C o n g X(2019)[38]开发了具体的稳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加以检验,证实了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在邻避设施稳评中的有效性㊂2.稳评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运用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稳评常被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执行当中,国内学者曾对综合工程项目以及交通㊁水利㊁能源等特定工程项目的稳评工作进行了研究㊂朱正威等(2016)[5]基于公众 风险-收益 感知视角对公众的工程项目接受度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个体和国家的 风险-收益 感知均会影响公众对工程项目的接受度,其中个体 风险-收益 感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建议政府应重视风险感知评估,加强风险沟通,为公众提供适当的补偿措施㊂曹峰等(2013)[39]针对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在环境污染和直接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此外,该研究还强调了对于重大工程项目中仅占极少数的不支持民众的关注,因为他们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的风险㊂王㊃41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波等(2015)[40]基于系统脆弱性视角对水利工程展开研究,发现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暴露程度对社会风险的贡献度最高,其次是公众风险认知,区域社会敏感性次之,因此应从风险评估端口前移㊁公众损失补偿㊁社会舆论引导三个方面降低社会风险㊂与国内学者相比,国外学者的研究范围更具广泛性,通常不局限于本国国内,而是拓展至全球范围㊂Ég ré和S e néc a l(2003)[41]通过研究中国㊁土耳其及哥伦比亚的水坝建设,认为项目建设前的社会影响评估将有利于大坝建设,但这也仅仅只是建设的起点,如果缺乏后续的安置计划㊁足额拨款以及定期审查,还有社会影响评估人员的持续参与,项目也难以进行㊂M a n c i n i和S a l a(2018)[42]主要研究了采矿业带来的社会影响,通过将不同背景下的评估指标进行比较,他们发现采矿业的影响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即土地利用以及领土方面㊁环境所带来健康的影响和人权;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与人口统计学有关的影响,特别是在采矿群体的移徙和性别失衡方面,且这些影响的程度在不同国家也有所不同㊂3.稳评在社会政策中的实践运用除了上述实践之外,学者们还广泛研究稳评在社会政策层面的作用㊂这些研究关注于各种政策领域,如环境政策㊁征地政策㊁医疗改革以及水价调整等㊂B r o u w e r和V a n(2004)[43]将成本收益分析和多标准分析方法运用于荷兰防洪政策研究之中,发现尽管传统的防洪政策是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在包括额外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对替代防洪政策土地利用变化和洪泛平原恢复的投资是合理的㊂V o y e r等(2012)[44]强调社会影响评估在海洋保护区规划中的重要性,呼吁澳大利亚在保护区规划中使用社会影响评估而不是采用公众咨询来替代㊂丁宁等(2013)[45]根据对现行征地风险评估制度的分析,指出目前征地稳评中存在评价主体不明确㊁功能定位不清晰㊁评价程序不科学三大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征地风险评估定位,完善征地风险评估体系,并健全配套机制,以将稳评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管理㊂朱正威等(2016)认为[46],当前重大决策稳评中存在风险沟通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I R G C风险治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以北京市水价调整政策为例,强调要将稳评推进成为全过程评估,并将风险沟通作为稳评的核心环节,同时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㊂廖秀健等(2016)[47]基于重庆医改的失败案例,发现稳评内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政治与评估之间的相互越界导致了新的不稳定因素,需要从 政治性 和 科学性 两方面对稳评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以保证稳评的有效性㊂三㊁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评述与研究展望(一)当前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的回顾梳理可以看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重大决策稳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尚不成熟㊂在理论研究领域,我国目前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可以从背景㊁对象㊁过程㊁方法和改革五个方面进行解读,形成了初具基础的研究体系,而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侧重于将风险和稳定分离,从各个学科入手对风险进行理论探索㊂而我国目前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仍属于基础研究,少有学者将理论研究与我国现有的风险防范实践相结合;同时,现有研究也主要集中于 事前 ㊁ 事中 的理论支持研究,而缺少对于稳评 事后 的效能㊁反馈㊁改善等方面的研究,所以还未能形成理论研究的完整闭环㊂在实践研究领域,我国学术界普遍专注于国内实践,而较少关注国际层面之实践,也鲜有对国内外实践进行对比研究的尝试㊂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当前稳评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从公众角度出发,强调公众参与㊁沟通以及对公众的补偿等方面,更加注重社会参与主体的视角㊂与之相比,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过程本身的完善,研究关注较为有限㊂(二)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展望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当前研究之热点其一,大数据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㊂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他们通过挖掘网络数据㊁社交媒体信息等,分析公众的意见㊁情绪和行为模式,以更准确地预测社会不稳定事件的发生㊂其二,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㊂针对具体的公共政策,如经济改革㊁环境保护政策等,学者们。
烟草商业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以H_省烟草公司为例
【摘要】财务数据作为企业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高效发挥其服务价值创造功能,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但当前财务数据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存在着诸多困境,文章立足H省烟草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烟草商业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烟草;财务数字化;数据治理【中图分类号】F274一、烟草商业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应用现状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烟草商业企业的财务工作也逐步经历了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应用融合大大提高了传统财务核算的工作效率。
但伴随着新技术对市场、行业的重塑变革,复杂多变的市场运营环境对财务及时性、精确性、有效性的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的财务数据分析模式难以适应发展之需。
(一)存在问题1.数据来源单一,分析内容片面现有的财务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系统,分析内容也多侧重于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减变化情况等,缺少更为详细的业务数据支持。
受限于单位、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相关数据获取难度较大,财务人员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2.核算口径存异,数据质量打折数据质量是财务数据分析的基础,在原有的财务核算模式下,市级公司基于惯性做法或单位对标、预算、考核等需求,部分业务事项在会计核算时口径存在差异,使财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靠性。
3.了解业务不深,数据回溯不够财务数据来源于业务,最终也应该回到业务中去,但现有财务分析人员存在不了解业务,或了解业务不深的情形,导致相关分析内容易于形式化、表面化,难以有效支持业务决策。
4.数据指标滞后,支持决策不够现有财务分析报告主要依托报表数据事后进行,时效性较差,且多为格式文件,缺少基于业务需求的个性化指标分析内容,支持决策价值有限。
除税利、费用指标外,常规业务数据时效性滞后。
5.缺乏系统指标,数据挖潜不够当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围绕报表数据展开,对报表之外、更广泛的非财务类指标、非结构化数据则关注较少,而一些关键性的非财务类指标则能更好地满足管理决策需求。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营造安全高效金融环境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营造安全高效金融环境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1.11•【字号】吉政办发〔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营造安全高效金融环境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9〕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我省金融稳定发展工作实际,全力推进金融安全高效的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法规规章和规范。
统筹推进地方金融监管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加快推进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立法,明确法律依据和授权。
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公司、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小额贷款公司、交易场所、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制度规范。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负责,省司法厅、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银保监局、吉林证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建设。
加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完善行政和解调解、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案件执行效率和胜诉案件标的额兑现率。
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立法、司法部门的沟通衔接机制,及时对各项金融领域的政策创制、监管执法和金融产品创新等开展法律咨询,确保各项工作依法合规开展。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银保监局、吉林证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优化现代金融机构布局(三)推动完善银行业机构体系。
在商业可持续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增设乡镇、城市社区分支机构和网点,创新适应小微企业和“三农”需要的产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扩大资金投放规模,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修建了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预防各种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过去,这些中小型水利工程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造成了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中小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现阶段中小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运行管理对策,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加强安全管理的意义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主管单位要逐步成为市场经济开发建设的主体,自负盈亏。
然而,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层面上,主管部门的管理模式仍然遵循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不能有效提高经营管理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
因此,改革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路径,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经济建设要求的重要体现和实践体现。
水利工程主管单位要成为经济建设的主体,突出自身的职能和作用,需要创新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我国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建设数量正在逐步增加,这不仅对主管部门的管理质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要求他们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科学利用资源,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变化和需求的增加,水利工程的运营管理模式必须发生变化,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践2.1危险源、隐患和事故三者关系危险源是各种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客观存在的,是保证系统运行不可消除的。
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安全风险是危险源的固有属性,同一危险源可能存在多个安全风险。
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必须针对安全风险类型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使系统处于安全风险可接受即相对安全状态,若管控措施失效,则会形成事故隐患,导致第一重预防机制失效。
央企金控平台建立金融业务管理的闭环机制
央企金控平台建立金融业务管理的闭环机制作者:张乾操来源:《现代企业》2024年第02期金融业务管理是对金融机构客户获取、资金融通、资金运用、资产管理等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调整的行为,是央企金控平台运行的关键环节。
央企金控平台的金融业务管理也应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强风险防控、务实基础管理、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金融业务发展质量,更好地服务主业实业、防范金融风险。
一、央企金控平台建立金融业务管理闭环机制的必要性1.增强产业金融服务央企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引导资源有效配置,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科技创新。
因此,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必须在不断提高与实体经济的契合程度、持续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过程中得以实现。
金融业如何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修复我国经济失衡方面更好发挥连接供求的作用,如何通过改善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服务水平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发展,是必须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问题。
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金控平台以产业为使命,以金融为手段,服务央企主责主业和实体经济,其核心功能在于“以融促产、以融强产”,而通过建立金融业务管理长效机制,为控管金融企业各类金融业务设置“红綠灯”,不断加大服务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力度,增强金融业务开展的安全性、战略性和效益性,是增强产业金融核心功能的必然要求。
2.贯彻国有金融资本监管和央企金融业务管理要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制约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并强调要充分尊重企业法人财产权利,赋予国有金融机构更大经营自主权和风险责任。
在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方面,《意见》提出要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督促防范风险。
全面把握企业风险管控,平稳迈进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建筑企业为视角,浅谈新时代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盛玉
全面把握企业风险管控,平稳迈进高质量发展道路 ——以建筑企业为视角,浅谈新时代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盛玉涛发布时间:2023-06-01T06:55:26.46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盛玉涛[导读] 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
尤其是建筑企业,由于每个项目都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所以遭遇风险的概率要高于一般行业。
因此,有必要强化风险管控,但从实践来看,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者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因此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孤立的评估风险,必须基于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的角度综合的看待风险,即需要实现全面风险管理。
本文旨在从三个部分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尤其是企业内部风险管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理论体系进行大致介绍。
第二部分是以笔者供职企业为例,简要列举国有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常见内部风险。
第三部分则是初步探讨高效企业风险管控的路径,并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建议。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摘要: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
尤其是建筑企业,由于每个项目都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所以遭遇风险的概率要高于一般行业。
因此,有必要强化风险管控,但从实践来看,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者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因此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孤立的评估风险,必须基于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的角度综合的看待风险,即需要实现全面风险管理。
本文旨在从三个部分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尤其是企业内部风险管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理论体系进行大致介绍。
第二部分是以笔者供职企业为例,简要列举国有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常见内部风险。
第三部分则是初步探讨高效企业风险管控的路径,并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建议。
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风险评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党建与政策2019年 第 11 期— 31 —作者单位:李艳,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风险评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李 艳摘要: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评估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但一些地方政府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比如评估技术的科学性,评估主体的民主性等。
本文从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合理的优化路径,以促进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失误。
关键词: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优化路径一、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起源于21世纪初,这一制度创新在当时主要为了解决因为政府决策失误所产生的社会稳定问题。
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政府重大决策科学性不足及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
2004年四川遂宁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汉源事件”,此后遂宁市开始探索重大事项的风险评估机制,并在中央维稳办的推广下走向全国。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相应的风险评估制度,希望以此从源头上解决重大决策所面临的社会稳定风险。
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把风险评估由决策的必经程序上升为法定程序,这在决策程序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9年5月8日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对风险评估作了详细规定,这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需要。
二、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的问题分析(一)评估主体单一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政策文件,在风险评估主体选择上大多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评估”的原则划分权责关系,所以风险评估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政策制定部门。
这将给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带来以下后果:其一,由于第三方评估的选择大多数由决策部门决定,而不是通过竞标等方式产生,所以决策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因其自身主导优势,使参评人员附和其政策成为可能,使得风险评估变成“可行性报告”。
其二,在公众参与度上,《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提出,重大决策要保证广泛的公众参与,广泛征集社会各方面意见,但在运行过程中,公众意见往往流于形式,并不会对风险评估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网统管”赋能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带来了一系列城市治理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上海、南京等城市纷纷出台“一网统管”相关政策文件,推进“一网统管”建设,强化城市安全韧性能力。
“一网统管”基本内涵自上海提出“一网统管”以来,南京、杭州、深圳等地经过数年探索,就其内涵和未来发展方向基本达成共识。
“一网统管”的内涵体现在其目标、价值取向和基本架构方面,即“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定位,“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价值取向和“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运行架构。
“一网统管”是对城市治理理念、模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全局性、系统性、根本性重塑,通过流程再造、技术更新和线上线下协同,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跨部文 范晓君 姜晓刚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发展除了关注经济效益、生活服务,还必须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经济、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建设需求。
近年来,各地不断丰富智能化手段,通过“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整体应急防灾水平,赋能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门高效协同治理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当前“一网统管”建设推进的抓手,主要指涉及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跨地区,且需协调、统筹解决的城市运行中常态事件及非常态突发事件的处置。
通过“一网统管”建设,提升城市风险预警预测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提升。
对于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全球都给予了广泛认可。
一般而言,安全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内外部灾害风险,在灾后快速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并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升其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能力。
“一网统管”作为城市运行管理的数字化工程,为监控城市安全风险,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是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对基层央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对基层央行员工“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郑小平尚玉鹏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7期摘要:当我们剖析一些腐败案例的时候,不难发现,“两面人”、“人格分离”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腐败分子的标识。
“风起于青萍之末”,要防患于未然,就不能只把目光盯在上班时间,只看被监督者展现在人前的一面,而要看到另一面,知道他们在“八小时以外”干什么,了解他们真实的自我,近年来,基层行违法违纪行为屡有发生,究其源头,多数指向“八小时以外”的不良行为,如何对员工“八小时”之外进行监督管理,已成为基层行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基层员工;监督管理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15-01一、基层央行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学分析( 一)“三圈”( 娱乐圈、生活圈和交往圈) 调查。
调查表明,90% 以上的员工,交往圈比较单一,90% 以上的员工基本没有娱乐圈,90% 以上的员工生活圈也比较健康,但近年来,一些观念、思潮和一些不健康因素在侵蚀着基层央行员工队伍,一是人脉资源的匮乏,使基层央行员工面对一些困难时,深感乏力,一些不良分子乘虚而入,拉拢腐蚀;二是基层央行员工收入偏低,部分员工家庭负债较多,经济状况不佳;三是单调的生活,使部分员工走向麻将室和酒场,小赌怡情或借酒消愁。
( 二)“三态”( 工作状态、精神状态和消费状态) 解析。
一是对工作前景缺乏信心,大多数职工职务、职称晋升困难,90% 的职工退休时还是科员,加之县支行不设高级职称,使一部分员工丧失了奋斗目标;二是基层央行的考核压力逐年加大,基础工作之外的考核指标较多,任务难以完成;三是县支行岗位交流、文娱活动较少,如保卫人员,封闭的工作环境,单调的工作任务,沉闷的工作氛围,对员工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四是近年来县支行招录的聘任制员工,待遇较低,同工不同酬,容易产生不平心理。
( 三) 八小时外行为状况。
财务监督视角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索
内控研究INTERNAL CONTROL STUDY财务监督视角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索叶丽浙江省对外交流服务中心摘要:在财务监督视角下,事业单位更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事业单位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应该认识到建设内部控制对于各项业务流程优化以及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机制、风险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
为此,事业单位应该以财务监督视角为导向,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以此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财务监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引言现阶段,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同时扮演着管理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并且要在其相应的领域里有效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
同时,作为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部门,随着新时期管理观念的逐步革新,应该着重围绕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进行深化改革,以期持续优化单位内部的资金以及资源配置,进而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将自身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好地凸显出来。
当然,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以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在财务监督视角下更好地探索内部控制建设的合理路径。
一、事业单位基于财务监督的内部控制作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整个组织的规范管理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于财务监督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护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和错误的发生,具体如下:(一)实现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以预防和减少各种可能对组织造成损失的风险。
它通过建立适当的管理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和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避免财务失误、滥用职权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内部控制还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并明确工作责任内部控制系统能够规范和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和运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路径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路径1. 内容概要随着企业经营的日益复杂,财务风险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构建高效、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文章开篇即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市场、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都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过程中,文章强调了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业财融合是指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共享与流通,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和评估自身的财务风险,为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该机制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四个环节。
风险识别是预警机制的基础,要求企业全面收集内外部信息,识别出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种潜在风险;风险评估则是预警机制的核心,通过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预警是预警机制的关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风险应对则是预警机制的保障,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路径方面,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更新;二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企业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健性;三是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四是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风险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文章总结了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工 作研 究
建 立重大风 险预 警指标体 系路径 探索
口 陈明玉 卢建 刚 徐晨 韩典 平 李琦
山 东钢 铁 集 团有 限 公 司审 计 部
近年来 ,山东钢铁集 团有限公司所属各 单位 相 继 出现 多 起 重大 风 险事 件 。建 立 重 大 风险预警体 系是实现风险管控关 口前移的重 要手 段 。
按 照集 团公 司对重 大风 险预警 指标 的 设置 做 了大量工 作 ,首 先要 求各 单 《重 大 风险 预警 管理 暂行 办 法 》要 求 ,印发 《关 于 2017年重大风 险预警管理 的通知 》,以 年度风险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 ,将重大风险 分解到责任部门 ,由责任部 门从定性和定量 两个方面对风险涉及的原因 、影响等因素进 行全面分析 ,按照企业战略 目标分解和历史 经营管理数据 ,借鉴行业标准指标库 、绩效 KPI等关键指标 ,参照集 团公司常 用风险预 警指标库研究确定能够动态反映重大风 险的 变化趋势的风险预警指标 。鼓励各单位创新 方式方法 ,在战略 、财务 、人力资源 、市场 分析等领域 引入 成熟 的风险预警模型 ,用更 加科 学 的手 段 实现 风 险 的动 态 监控 。
另外 ,要求各单位对于确定 的风险预警 指标 ,要根据历史数据对比业 务 目标 ,充分 考虑指标 的变动范围,以风险承受度为关键 因素设置风险指标 阀值和预警 区间。通过风 险管理责任单位梳理提报 ,集 团公司业务部 门把关研 究并报审计部审核 ,确定重大风险 预警指标体系 。
风险预警指标数据信息收集 、整理 、分析和 报告的有关制度 ,结合企业 内外部环境变化 , 按月编制重大风 险预警分析报告 ,经单位分 管领导审核后提交决策层参考 ,同时向本单 位 风 险管 理 职能 部 门备案 。
一 、 风 险 管 理 总 体 情 况
2017年 以来 ,集 团公 司 主 动 适 应 供 给 侧 结构性 改革 的新要求 ,围绕集 团公 司改 建 国有资本 投资公 司和 实施转型 发展 的战 略 部署 ,抓住 改建 国有 资本投 资公 司 、济 钢产能调整和 山钢转型发展两大历史机遇 , 以防范 重大风 险 、抢抓发 展机 遇 为 目标 , 完善 重大 风险信 息传递 和预 警管理 流程 ,
实现风 险事后 应急 向事前 预防 、事 中监控 的转变 ,不 断提 升风 险管理 价值 ,实现企 业 改 革 发 展 的突 破 。
一 是 充分发 挥审 计 、纪检 监察 等监督 部 门的协 同作 用 ,对 各单位落 实风 险管理 措施 情况进 行 动态检查 ,将风 险管理 工作 纳 入各单位 负责 人年度绩 效考核 评价 ,督 促 各单位风 险管 理工作 持续改进 ;二 是扎 实 推进专项 风 险评估 ,完善风 险评估 程序 设 计 ,把 好 事 前 风 险 防 控 关 口 ;三 是 实 现 风 险 管 理 重 心 下 移 ,为 各 产 业 公 司 提 供 标 准 化 、专 业 化 的风 险 管 理 工 具 ,加 强 风 险 管理 专题培 训 ,为集 团公 司转型 发展做 好 风 险管理人 才储 备 ;四是 引导 各产业板 块 完 善 风 险 管 理 制 度 建 设 ,指 导 产 业 公 司 逐 步建 立风险 控制矩 阵 ,夯 实各产 业公 司风 险 管 理 基 础 ;五是 建 立 重 大 风 险预 警 指 标 , 实现 重大风 险动态 监控 ,完善风 险信息 传 递 和 风 险 预 警 提 示 流 程 ;六 是 通 过 专 业 协 同 、重点突破 ,部分 重大历 史遗 留风险得 到 有 效 化 解 。
各 单 位 密 切 关 注 各 风 险 事 项 的 动 态 及 指标变化 ,当风险预警指标为“紧急”状态时 , 时向集 团公司报告有关情况 ,由集团公 司启 动重大风险应急处理程序 ,集 中各业务部 门 及 责任 单 位 共 同研 究 制定 风 险应 对 策 略 。
集 团公 司 重大 风 险责 任 单位 按 月 度编 报 风险预警报告 ,从预警指标、管控状态、变化 趋 势 、管理建 议和 措施等几 个方面对 风险进行 全面 剖析 。审计 部通过整合 各单位报告 内容 , 编报集团公司月度风险预警报告 ,将部分风险 指标与行业水平相比较 ,提出风险管控的专业 意见和建工作研究 I
二 、风 险评估 及预警指标 设置情 况
集团公司印发 《关于风险管理有关工作 安排的通知 》,指导各单位开展 2017年度风 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2017年风险辨识评估工 作采取 自下而上、分级开展 的模式。各单位 风 险管 理 职 能 部 门牵 头 组 织 ,完 成风 险 事 件 的收集 、分析和评估 ,形成年度风险评估报告。
针对 审计 部 日常组织 的 内部审计 项 目 中发 现 的重大 问题 或时效 性较 强的 紧急事 件 ,审计部 第一时间向责任单位下发审计整 改通知书提示可能的风险并提 出控制建议 , 责 令 责 任单 位 按要 求 完 成整 改 并 反馈 情 况 。
审 计部及 时扑 捉集 团公 司 内外 部环境 变化 因素 ,跟踪政策变化对集团公 司经营管 理 的影响 ,及时 向涉及 的单位发 出风险提示 , 督 促 各 专 业 部 门分 析研 究 政 策 ,提 出风 险应 对 方 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