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5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这些地区的特殊性,提高对民族团结和地区协调发展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地区协调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团结和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殊情况,强调民族团结和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的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七个方面说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作为“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主要作用有两个:①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②由于后面区域选择不能过多,且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
因此,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同时还能为后面复习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2、新旧课标对比本节课对应的具体课程标准要求是: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旧课标变化不大,新课标的要求更加具体。
针对这样的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的复习目标:1. 通过阅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能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特点。
2. 通过阅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和景观图,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3. 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 通过对照,比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异同点。
二.说学情初二学生在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初中所有四册书的学习,并且已经对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总论部分进行了复习,有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本单元前面两节课的复习。
初二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初二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为了帮助各位老师能够有效地上好每节课,小编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设计理念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定位教材
我所说的课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三页第五单元第三课课题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学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解地理位置,对分区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进一步学习分区地理
3、三维教学目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一节介绍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的课程。
本节内容共有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第二课时主要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理解这两个地区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特征,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对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青藏高原的世界屋脊地位、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等知识点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掌握这两个地区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特殊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学生能够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教学难点:青藏高原的世界屋脊地位、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说课人程斌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以及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
②掌握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③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④明确青藏地区太阳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和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本课的重点。
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的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确定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高寒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和风貌,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对东部地区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西北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西北地区的整体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西北地区的风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西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西北地区典型的地理案例,如新疆的棉花产业、甘肃的稀土资源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9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这一节内容是对我国地理的进一步细分和深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在教材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地图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对我国的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基本知识。
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对这些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详细讲解和生动展示,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地区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民族、文化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民族、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特殊性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其地理位置和范围进行初步了解。
2.讲解:详细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以及人口、民族、文化等基本情况,通过实例和图片进行生动展示。
3.讨论:学生讨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殊性,以及这些特殊性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地理《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说课稿示例~
八年级上册地理《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说课稿示例
~
八年级上册地理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说课稿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教材分析,第二方面是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第三方面是教学过程,第四方面是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6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主要介绍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深入的了解。
教材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这两个地区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具特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其深层次的特点和差异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和分析这两个地区,以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认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比较两个地区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初中地理说课课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课件
(八)出示下节自探提纲这样设 计为下一节打下基础,便于学生 课下预习。
(九)教学后记的设计。在教学 过程中,为了反映教学中出现的 问题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程序, 因此,我设计了“教学后记”, 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指导思想: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选自人教 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为第五章 第三节内容,本节教学设计总的指 导思想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新 理念,把义务阶段的学生培养成认 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根据学生的心理 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程序
德育目标:
通过对两区自然环境及农牧业的学 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 疆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 志。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的位置、范围、居民概况、地形 和气候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是本节重点。
2、难点:西北地区干旱为主气候特 征,形成原因及植被自东向西变化 的原因和青藏地区“高”“寒”的 气候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本节难点。
知识的过渡:
2、再出示两区的牧场图,根据不 同的自然景观,出示两区中的畜种 ,并分析畜种与环境的关系。学生 通过分组讨论来描述,通过讨论得 出结论,畜种分布与牧场的关系, 牧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样设计 ,使学生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化难为易,突出了重点,分散了 难点。
知识的再过渡:
(三)由上而下,因势利导 运用此 方法可分析得出两区的农业分布特 点,绿洲农业和河谷农业。这一结 论可以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 生的主 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分组自 学,组内讨论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 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节课。在 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授,读图,分组, 竞赛,分析,比较,归纳等多种方法 ,使学生掌握知识。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20) .doc
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一、教学目标1、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及两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
2、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立志成才,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以及主要物产和人文地理。
2、难点:在青藏地区高寒缺氧的严酷高原条件下,便于发展什么农牧业。
3、难点:归纳四个地区的地理差异。
三、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五、教学过程:(一)青藏地区1、情境导入前两节我们学习了麦浪如金的华北田野,稻花飘香的南方大地,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步入寒气袭人的青藏地区,让我们走进青藏、热爱青藏吧。
2、课前热身悬挂青藏地区图,可播放青藏地区录像,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青藏。
3、合作探究整体感知阅读教材,从文字上整体感受青藏地区。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一阅读图4-21指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找出湟水谷地、青海湖、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和西藏、青海两个省区的行政中心。
互动1阅读教材,学生依据教师的提示,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
出示表格: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珍稀动物代表牲畜主要作物佛教圣地主要河流(教师明确上表内容)。
互动2 为什么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生答明确: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储量十分丰富,其中钾盐储量居世界前列。
互动3 建国以后,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有了哪些巨变?生答明确:建国经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公路,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目前,青藏铁路南段工程正在兴建中。
实践探索修建青藏铁路将遇到哪些难题?(二)北方地区1、情景导入当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诗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两位诗人用凝练笔墨,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之景,请你从诗中归纳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30) .doc
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内容:第五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两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3、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区域概况、农牧业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I学生活动及备注札记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何差异?(引入新课)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你还记得吗? 自由发言自读课文 完成目标自由发言完成表格二、学习新课 展示目标1、自读课文P13-22,划出重难点,完成活动题。
2、思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各有哪些特点?梳理点拨:完成表格—比较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位置与深居内陆,主要主体上位于青藏概况范围包括内蒙古、新、宁、甘北部高原,包括藏、青、川西部面积30%25%人口和民族4%1%自然环境特征突出特征干旱高寒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河流概况多为内流河众多河流的源头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如稀土矿产资源丰富,如钾盐农牧业生产我国主要的牧区;绿洲农业我国重要的牧区;河谷农业交通条件主要铁路:京包、包兰、兰新、北疆、南疆等。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网,青藏铁路三、课堂演练1、读下图,完成要求:图4.3―2(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山脉②山脉矿产地:③矿④煤矿城市:⑤⑥(2)从A到B、C,干湿状况和植被类型分别为:A:、B:、C:(3)西气东输工程是从新疆盆地的轮南气田运到我国最大的城市2. 读下图,分析回答:(1)写出图4. 3-3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使学生对我国的地理分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分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希望能让学生对这些地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本章内容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为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主要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以及资源分布等。
第二节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主要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高原特点、生态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等。
在教材处理上,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现象,通过观察、分析、总结,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域特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其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青藏地区的高原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及资源分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分布、资源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这两个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旨在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概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新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分布、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等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和区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分布、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域差异,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两地地理特征,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地气候特点、植被分布、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两地地理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地域差异,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
西北青藏地区说课稿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遥墙中学刘德刚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一课题选自八年级第五章的第三节。
我打算从课标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课标与教材: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本节教材给出了西北、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等图片,要求我们教师借助这些地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他们掌握西北、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自然特征,并探究西北干旱特征的形成原因等内容。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西北地区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
本节课的难点是: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形成原因。
之所以把它作为难点是因为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比较分散,缺乏对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大区域划分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之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但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自然特征缺乏认识,这是我们上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以上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在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能概括出西北地区干旱的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理解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景观的变化规律;能在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并概括出高寒的自然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们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我主要采用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景观图片、地图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青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复习说课稿,主要涵盖了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巩固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热爱和关注,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以及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分别选取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典型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21) .doc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备注[导入新课]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讲授新课]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
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说课人程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以及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
②掌握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③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④明确青藏地区太阳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和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本课的重点。
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的水平需要提高的情况下,确定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高寒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思考,广泛交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
使学生乐于思维,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
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
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1)【活动】读图5—25,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②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③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2)西北地区的面积、人口和民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的人口和面积各占全国的多少?有哪些民族?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读图】①对照中国气候类型分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②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③想一想,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2)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特征
①【读图】思考: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和植被特征是什么?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
②【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旱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
3.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1)了解西北地区主要的牧区及畜产品。
(2)【思考】西北地区因自然景观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四季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4.西北地区的农业
(1)【提问】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议一议,这些地区绿洲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2)【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①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地区的瓜果?请将它们介绍给同学。
②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③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总结西北地区农业的特点、主要农业区及农产品。
并让学生欣赏沙漠绿洲的奇迹。
5.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2)阅读:中国的稀土资源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第一课时)
授课人程斌
教学时间:2014年3月10日
教学班级:八年级(14)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
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1)【活动】读图5—25,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②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③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2)西北地区的面积、人口和民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的人口和面积各占全国的多少?有哪些民族?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读图】①对照中国气候类型分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②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③想一想,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2)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特征
①【读图】思考: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和植被特征是什么?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②【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旱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
【讲述】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等耐旱植物。
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3.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讲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思考】西北地区因自然景观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四季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4.西北地区的农业
【提问】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议一议,这些地区绿洲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①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地区的瓜果?请将它们介绍给同学。
②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③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总结西北地区农业的特点、主要农业区及农产品。
【欣赏】沙漠绿洲的奇迹
5.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1)【讲述】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
(2)阅读:中国的稀土资源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
1.基本概况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西北地区的的畜牧业
4.西北地区的农业
5.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