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下匝道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及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路口没有行人经过。 • 2、十字路口处无横向过往车辆。 • 3、车距均相等(约1米)。 • 4、不考虑司机的变道。 • 5、不考虑绿灯时司机启动时间。 • 6、所有车长相等(约为4米)。 • 7、同一方向的车通过路口的平均速度相同。
数据结果
匝道序号
1 2 3 4 5 6 7
车辆从高架下匝道下 高架下匝口车辆的车 道路前一个路口进入 高架下匝口前行的路
6.94
3077
5087
2.47
无量钢化结果
匝道序号
1 2 3 4 5 6 7
车辆从高架下匝道下 高架下匝口车辆的车 道路前一个路口进入 高架下匝口前行的路
行至地面时到通过路
流量c1
该条路段时的车流量 口的绿灯与红灯的时
口的时间t0(min)
c2
长比值c3
0
0.41
0.74
0.45
0.36
0.67
每种方案在目标中的组合权重
方案 错峰上下班 单双号限行 限制双行道,改为单行道 合理分配红绿灯的时长 高峰期禁止在路边停车 多建立港湾式车站
组合权重 0.4862 0.1621 0.0305 0.0915 0.1531 0.0766
结论
• 由此可得,错峰上下班、单双号限行以及尽可能提高绿 灯与红灯比值能有效缓解高架下匝道拥堵问题.
-2.1512
的时长比值
解决方案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 基于之前的研究,我决定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车辆从高 架下匝道下行至地面时到通过路口的时间过长的问题.
选择拥堵因子r的层次结构L
目标层 • 拥堵因子r
准则层
• 道路上车的数量 • 道路固有通行能力 • 道路周边情况
方案层
• 错峰上下班 • 单双号限行 • 限制双行道改为单行道 • 合理分配红绿灯的时长 • 高峰期禁止在路边停车 • 多建立港湾式车站
谢谢
行至地面时到通过路 流量c1
该条路段时的车流量 口的绿灯与红灯的时
口的时间t0(min)
c2
长比值c3
5.90
2888
5379
1.57
8.23
3004
5741
来自百度文库
2.17
12.37
3152
5685
2.13
10.82
2703
4530
0.83
9.85
2826
4349
1.47
11.08
2788
5212
1.19
1
0.82
1
1
0.96
0.79
0.76
0
0.13
0
0.61
0.27
0
0.39
0.80
0.18
0.62
0.22
0.16
0.83
0.53
1
模型结论
B0 B1 B2 B3
0.8108
高架下匝口车辆的 车流量
2.0561
道路前一个路口进 入该条路段时的车
-0.2512
流量
高架下匝口前行的 路口的绿灯与红灯
高架下匝道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及优化
**中学|龚逸辰
课题背景
• 高架大大缩减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通畅。 但是,高架也存在着交通问题。
目标任务
• 一、探寻影响车辆从高架下匝道下行至地面至车辆经 过路口的时间的因素。
• 二、探寻如何缩减车辆从高架下匝道下行至地面至车 辆经过路口的时间。
模型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