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图像曲线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难点考点04—图像与分析专题突破(原卷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重难点考点04—图像与分析专题突破(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c50c4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e.png)
重、难点考点04—图像与分析专题突破考点剖析此考点主要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对某此物质的类别及质量进行判定或对某些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及实验现象,进行判定。
通常考查以下知识:1:通过图像中的数据分析某物质是否存在;2:通过对图像及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某个反应是否发生;3:通过图像分析某些实验现象是否发生。
考点典例例1: (2020年河北中考)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B. 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C. N、P点时,溶液的pH:N>PD.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例2:(2019四川自贡中考试题)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例3:(2020湖北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值为12B.丁属于化合物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例4:(2020沧州统考试题)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例5:(2020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D.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例6:(2021河北中考预测试题)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①.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②.向相同质量与浓度的稀盐酸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③.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④.一氧化碳与一定量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完全反应A: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例7:(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 图A是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 图B是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 图C是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D. 图D是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例8:(2020河北盐山二中一模试题)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例9:(2020年陕西中考)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1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
![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376e655dd36a32d72758138.png)
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备考攻略)在试题中用坐标曲线、图表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近几年的考查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考查物质溶解度时,溶解度曲线频繁出现,考查分值在3~6分,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会用选择题来考查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用填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即pH)曲线,也可能在探究题或选择题中考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曲线,分值在3~5分。
策略一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图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图3图4分析:图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
策略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1图2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策略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2016年中考10题,2015年中考15题)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题型突破---坐标曲线题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题型突破---坐标曲线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37ad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3.png)
分析
起点:生成物的质量为__0____,随 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 __增__大____ 拐点: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 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2)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
①H+优先与 OH-反应
举例 1:向一定量的 CuSO4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先:2_N_a_O__H_+__H__2_S_O_4_=_=_=_N__a_2S_O__4_+__2_H_2_O__(填化学方程式,下同); 后:2_N__a_O_H__+__C_u_S__O_4_=_=_=_C_u__(O__H_)_2_↓__+__N_a_2_S_O_4___。
起点不为 0,随着溶质的不断加入,溶质 质量、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不断 增大,当溶液饱和时达到最大值,之后 保持不变
起点不为 0,且该溶液已经饱和,不能再 继续溶解该溶质,则溶质质量、溶液质 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图像
分析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的量减少,反应 过程_放__热_____(填“放热”或“吸热”),氢氧化钙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__小____。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后, (溶注质:X的可质为量溶、液溶的质质的量质、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__减__小____
3.酸碱反应过程中的 pH 变化曲线
考向
图像
原理分析
碱入酸,在开始反应时,溶液的
pH___<___7,此时溶液呈酸性;随着碱
碱入酸
的加入,pH 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 全反应时,溶液的 pH__=____7,此时溶
液呈中性;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坐标曲线题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坐标曲线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13fb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8.png)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质量变化曲线
图象
分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及密闭反应体系中 物质的总质量、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某种元 素。的总质量等都不发生改变 ,其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图象
分析
固体完全反应转化为气体,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如一定质量的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等。
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氯化钙的水溶液呈中性,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B )
A.ab段代表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B.M点表示的溶液中阳离子有Na+和Ca2+ C.ac段表示的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先增加后减少 D.d点处的溶液遇无色酚酞不变色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类型 2 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相关的变化曲线
反应情况 金属过量
图像特点
图像分析
酸一定量,金属过量时,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酸的
质量决定,产生的H2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反 应所需时间 越短 ,拐点出现越早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镁、铝、铁、 锌至过量,反应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m(H2)=金 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生成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第2课时
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
类型 4 与溶液相关的变化曲线
(1)物质溶解时的的变化曲线(溶解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
考向
图象
分析
在一定温 度下,向 一定量的 溶剂里不 断加入某 种溶质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和
溶质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溶解 不断 增大 ,当溶液达到饱和
状态时,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 分数不再 改变 .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2图像曲线题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2图像曲线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8e052b80eb6294dc886c91.png)
解专题方法指导1.先认真审题,看清每个图的横、纵坐标后再剖析曲线。
2.对于只有一条曲线的图象,要做到“五看”:(1)看起点,特别要关注起点能否为 0;若不为 0,则要先商讨起点的含义,是发生了其余反响,仍是坐标相应的值自己就不为 0。
(2)看趋向,曲线是向上仍是向下,而且要将化学反响的过程与曲线的趋向联系起来。
(3) 看拐点,对于复杂的反响过程,拐点意味着一个反响的结束及另一个反响的开始,这就要商讨拐点前后分别是什么反响。
(4) 看终点,终点意味着全部反响的结束,而且所加试剂(或反响时间)充分,特别要关注终点能否能减小到0 或是无穷增添,这就需要联合最后一个发生的反响的特色来判断。
(5)看平台,平台是一种特别的趋向,标记着某个量保持不变;形成平台的原由主要有:没发生反响 (或过度 ),发生其余的反响,依照某些特色 (催化剂、复分解反响中不参加反响的离子、质量守恒等 )。
3.对于有多条曲线的图象,还应当做到曲线间的比较。
要点关注:(1)斜率大小的比较,这常常代表了反响的快慢 (横坐标为时间时 );(2)平台高低的比较,这常常代表了生成物的多少 (纵坐标为物质时 );(3)重合部分的含义,代表了多个反响之间的共同点,往常是某种物质的质量相等。
解专题考法展现种类一PH 变化曲线【例 1】 (原创 ) 以下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的是( C )A.向必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度B.向必定量稀盐酸中不停加水C.向必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停加水D.向必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度【分析】向必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度,pH由小于7渐渐增大,最后大于 7,故 A 项错误;向必定量稀盐酸中不停加水,pH由小于7渐渐增大,最后无穷靠近于7,故 B 项错误;向必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停加水,pH由大于7渐渐减小,最后无穷接近于 7,故 C 项正确;向必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pH 由大于 7 渐渐减小,最后小于 7,故 D 项错误。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题型突破(二)曲线图像题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题型突破(二)曲线图像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a68e957e21af45b207a8da.png)
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合价之比,即量价比(K)。 K=金属的化相合对价原子质量 ①酸过量时,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中,量价比 K 越小,放出氢气越
多,最终平台越高;如果金属的化合价相同,则平台越高的金属相对原 子质量越小,平台越低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②酸不足时,即金属 过量时,产生氢气的量相等,平台相同。但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消耗 的量少,相对原子质量大的金属消耗的量多。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专题突破(二)┃ 曲线(qūxiàn)图像题
类型(lèixíng)3 综合图像题
例3 2016·河北如图Z2-5所示的四个图像(tú xiànɡ),分别对应四种 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A.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图Z2-5
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题型突破(二) 曲线 图像题 (qūxiàn)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专题突破(tūpò)(二)┃ 曲线图像题
化学试题中常运用图像信息表示化学过程或相关的变化规律,称之 为图像题。图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直观形象、简明清晰地 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能考查考生对各知识内容的综合理解(lǐjiě) 和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运用。从题型上来说,图像题在中考中常 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里。从内容上来说,出现在质量守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微粒间的变化、反应速率等。把握曲线的四个点,即起点、转折点、交 点、终点
Image
12/8/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图Z2-1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方法(fāngfǎ)点拨]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突破二曲线图像题课件一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突破二曲线图像题课件一](https://img.taocdn.com/s3/m/0eb614370740be1e650e9ae9.png)
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图Z2-1
[方法点拨]
图Z2-2 此类图像,主要反映的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 关系,解此类题时把握以下两点:
类型2 溶液pH的图像题 例2 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 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Z2-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图Z2-3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 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题型突破(二) 曲线图像题
专题突破(二)┃ 曲线图像题
化学试题中常运用图像信息表示化学过程或相关的变化 规律,称之为图像题。图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能 直观形象、简明清晰地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能考查 考生对各知识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 运用。从题型上来说,图像题在中考中常出现在选择题 、填空题、计算题里。从内容上来说,出现在质量守恒 、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溶液的性质、酸碱盐之 间的反应、微粒间的变化、反应速率等。
图丁:碱入酸,跟“酸入碱”时情况相反。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 ,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 滴入盐酸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 中性,溶液pH=7;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溶液 的pH<7,盐酸还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HCl、 NaCl;滴入溶液体积为15 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 显碱性,H曲线 图Z2-4
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完全突破——坐标曲线图(含答案)
![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完全突破——坐标曲线图(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932ba4afe04a1b171de29.png)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五坐标曲线题类型一pH变化曲线①酸碱中和;图1: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小,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图2:向酸性溶液加碱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大,,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②酸碱稀释图3:向碱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减小(碱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图4:向酸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增大(酸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类型二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曲线①反应物质量变化;图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变,反应物有剩余。
(不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反应物没有剩余,完全反应,反应结束);②生成物质量变化: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有一种反应物质量为零,此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随加入的反应物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图4: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只影响反应的速率,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图5: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有一个反应(O-A段)优先发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第二个反应(A-B段)的生成物质量曲线不从原点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即A点开始)。
(如将稀盐酸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优先发生反应(0-A段),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从A点开始),产生气体,并且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后(B 点),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
③反应后剩余物质量变化;图6:固体物质与溶液发生反应时,消耗的固体物质质量比生成的固体物质质量大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篇—坐标曲线和数字化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篇—坐标曲线和数字化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6c03a0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2.png)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篇—坐标曲线和数字化曲线一、坐标曲线【题型解读】1.坐标曲线题主要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以坐标曲线的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把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
2.坐标曲线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
3.解题要做到“五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起止点(曲线的起点、终点),三看拐点(曲线的转折点),四看比例(曲线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五看特征(曲线的走向是上升、平行或是下降),其次把曲线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点讲解】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分析图象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象的横纵坐标、图象的起点和图象的拐点。
由图象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
【题型突破精练】1.(2024·广西南宁·一模)构建坐标曲线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像相符合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A.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钙加入饱和石灰水,再恢复至室温C.分别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逐渐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形状大小相同的镁、铝【答案】C【解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中加入水,碱性逐渐减小,pH逐渐减小至接近7,但不可能等于7或小于7,实验过程与图像不相符;B、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钙加入饱和石灰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质量减少,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质量减少,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增加,但小于反应前的质量,实验过程与图像不相符;C 、分别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逐渐滴加相同浓度稀盐酸,刚滴加稀盐酸,氧化镁、氢氧化镁有剩余,此时消耗盐酸的质量相同,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盐酸中的氯元素都转化成氯化镁中的氯元素,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同,当稀盐酸过量,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反应完全,设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质量为x2222HCl Mg OH =MgCl 2H O 58959558()x x ++、222HCl MgO =MgCl 2H O40959540x x++分别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逐渐滴加相同浓度过量稀盐酸,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多,实验过程与图像相符;D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形状大小相同的铝、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开始反应相同时间内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更多,当金属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等质量的硫酸都转化成氢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实验过程与图像不相符;故选:C 。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图像题、坐标曲线专题 32张PPT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图像题、坐标曲线专题 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36a82bd1f34693dbef3e5c.png)
质量
/g时间/t 0源自类型五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曲线
6.金属和酸反应时的变化曲线 例1. 足量金属与等量酸生成等质量氢气的曲线 例2. 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的曲线 H2的质量/g
H2的质量/g
0
反应时间/s 0
反应时间/s
例题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与足量的稀硫 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 的是( C)相对原子质量:Mg:24,Al:27
溶剂 的质 量/g
0
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g
类型四 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1.物质溶解时,溶质不和溶剂发生反应。 一定温度下,向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 各成分的变化曲线
溶液 的质 量/g
0
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g
类型四 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1.物质溶解时,溶质不和溶剂发生反应。 一定温度下,向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 各成分的变化曲线
生成物的质量/g
生成物的质量/g
0
加热时间/s 0
反应时间/s
类型五 化学变化中反成物的质量变化曲线
4.一种物质和另外一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
补充:在煅烧石灰石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物时,若横坐标是加热时间,物质加热一段时间后 才能反应,反应的起点在0点后;若横坐标是反应 时间则反应的起点在0点。
溶质 的质 量分 数 /%
0
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g
类型四 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3.化学反应中溶质质量的变化
例1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Fe+CuSO4=Cu+FeSO4
溶质 的质 量/g
0
时间/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8:(∙广东)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滴入盐酸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为单质;生活中B和D都可用来灭火;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H2质量(2)等质量酸与足量酸反应产生H2质量相等
铝>镁>铁>锌(平台越高,氢气越多) (平台高度相等)
练习:3、(2013∙广东)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 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5、生成物受反应先后顺序影响
特点:
优先反应的生成物起点________,
受影响反应的生成物起点________。
实例(判断反应先后顺序):
表面有覆盖物:如生锈的铁钉与酸的反应,Fe2O3______反应,Fe______反应。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如Fe粉与AgNO3、Cu(NO3)2的反应,AgNO3______反应,Cu(NO3)2______反应。
【详解】
(1)B为水,C为氧气;故填:H2O、O2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趋势:加同种溶质曲线向______
加不同种溶质曲线向_______
终点:达到饱和后_________________
饱和溶液加溶质饱和溶液加另一溶质
稀释溶液:
起点:________
趋势:________
终点:________
2、溶液pH变化曲线
练习4: (2009∙广东)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练习5:(2011∙广东)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Na2CO3+ HCl = NaCl + NaHCO3;第二步反应为: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现将盐酸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则放出气体与加入盐酸的关系为()
A B C D
6、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曲线
常考金属:镁Mg铝Al锌Zn铁Fe,产生H2速率:镁>铝>锌>铁(斜线越____,反应越____,金属活动性越_____)。
(1)写出B和C的化学式:B________,C________。
(2)E→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A→B的反应类型________。
【答案】H2OO2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生活中B和D都可用来灭火”,推测B、D可能为二氧化碳、水;结合“C为单质”和图框,可推测C为氧气,B、D分别为水、二氧化碳;根据“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推测E为碳酸钠,A为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题目类型】
一、有关化学反应的曲线: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变化,以及受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影响反应速率,反应的先后顺序,金属与酸生成氢气等。
二、有关溶液的曲线: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溶液pH变化等。
【考点梳理】
一、有关化学反应的曲线
1、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特点:
起点__________,趋势________,
酸碱中和反应优先:如NaOH、Na2CO3溶液中加盐酸,NaOH_____反应,Na2CO3_____反应。
产生气体优先于生成沉淀:如HCl、CaCl2溶液中加Na2CO3,HCl_____反应,CaCl2_____反应,但生成________、________等沉淀不受其他反应影响。
练习:2、(∙广东模拟)Na2CO3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为:
C. 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 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二、有关溶液的曲线
1、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
起点:水中加溶质起点________
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起点_________
趋势:曲线向______
终点:达到饱和后_________________
水中加溶质不饱和溶液加溶质
起点:饱和溶液中加溶质起点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图像曲线专题复习
图像曲线专题复习
【题型特点】
广东卷2007年至年每年必考,除2008年考填空题,其余针对选择题第14小题。
题目考查变化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形式表示,形象直观,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解题方法】
识坐标:坐标的含义及比例
明五点:起点、交点、顶点、拐点、终点。
辩趋势:
反应物有剩余时终点__________,
完全反应时终点________。
2、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特点:
起点一般为______,趋势________,
终点:________(拐点)后形成________。
3、生成物速率受催化剂影响
特点:
加入催化剂,反应更______,斜线更______,
平台高度__________。
练习6:(2012∙广东)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将饱和石灰水升温B.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C.等体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D.向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练习7:(2014∙广东)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的饱和石灰水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
4、生成物速率受反应物接触面积影响
特点:
反应物颗粒越____,接触面积越____,反应更____,斜线更____。
平台高度__________。
练习:1、(∙广东)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D.发生的反应为: 2KNO3∆2KNO2+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