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医食养食疗》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食疗养生论文(精选8篇)

食疗养生论文(精选8篇)

食疗养生论文(精选8篇)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健康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最大的本钱;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

下面是食疗养生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食疗养生论文第一篇:中医理论支持下养生餐厅膳方设计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养生意识越来越强,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养生餐厅,但大多数在“养生”内功上还存在着较大欠缺,本文倡导基于中医理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科学的现代养生餐厅经营模式。

关键词:中医理论;养生餐厅;体质;智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意识不断增强,市场上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养生”餐厅,但大多仅是在菜单内设置了部分或系列“保健养生”菜品,供客人自主选择,由于客人养生知识参差不齐,许多客人选取菜品仅凭感觉,与个体生理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仅起不到“养生”效果,有的甚至背道而驰,如何科学食养成为现代养生餐厅的重要课题。

一、中医相关食疗理论中医理论是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对于提高当代居民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医理论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之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通,食物很多就用作入药。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13个方剂中,就有一半以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

而且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上工治未病”,通过食补“未病先治”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医食疗养生的思想。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在中医治疗时,通过“望”“闻”“问”“切”,针对不同个体“因人制宜”,开具不同药方;食养也同样,根据个体差异,所采取的食养措施、方法也不同,应综合考量不同个体的体质状况、是否存在生理疾患以及个体所处的年龄阶段等开具膳方,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性,食养效果更佳。

二、基于中医理论的养生餐厅膳方设计(一)体质养生,因人施膳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体质学说,如《灵枢·五变》、《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

中医药膳学论文2

中医药膳学论文2

西南交通大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论文浅析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课程名称:中医药膳学姓名:齐达学号:2014110058年级专业:2014级茅以升学院信息班成绩:二零一四年陆月【摘要】中医药膳作为中华医学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合点,是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瑰宝,可以使人们在品尝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的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欢迎,但药膳在制作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正文】病从口入,并非空谈,但食五谷杂粮,都离不开疾病的困扰。

但同时食物又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养生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

高级均衡营养素能增强细胞营养代谢功能,使细胞获得了强大的能量;同时能激活细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细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细胞有能力释放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细胞吸收的物理化学物质;强壮的免疫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细胞和废弃的代谢物,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

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的膳食原则。

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豆类及其制品;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

中医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渐积累形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养生保健事业的需要,由此而来的中医药膳之需求大大增加。

然而药膳具有药物的性能与功效,与一般的膳食不同,施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中医养生食疗论文

中医养生食疗论文

中医养生食疗论文中医养生食疗论文一、引言介绍中医养生食疗的背景和意义。

二、中医养生食疗的基本理论1.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2.食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中医养生食疗的分类和方法三、中医养生食疗的主要食材及功效1.谷类●糯米的养生功效●小麦的养生功效●玉米的养生功效2.蔬菜●西红柿的养生功效●黄瓜的养生功效●胡萝卜的养生功效3.水果●苹果的养生功效●香蕉的养生功效●葡萄的养生功效4.茶饮●绿茶的养生功效●黄茶的养生功效●红茶的养生功效四、中医养生食疗针对常见疾病的应用1.养心安神食疗法●失眠的食疗法●抑郁症的食疗法●焦虑症的食疗法2.调理脾胃食疗法●食欲不振的食疗法●胃胀气的食疗法●慢性胃炎的食疗法3.强壮益肾食疗法●肾虚的食疗法●前列腺炎的食疗法●失眠的食疗法五、中医养生食疗的养生原则和注意事项1.饮食调节的时间2.饮食调节的烹饪方法3.饮食调节与生活习惯的结合六、中医养生食疗的实践案例分析1.案例一:中医养生食疗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2.案例二:中医养生食疗在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实例七、结论本文总结了中医养生食疗的基本理论、主要食材及功效、针对常见疾病的应用、养生原则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验证了其治疗效果。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注释:1.养心安神食疗法:指通过特定的食物来调理心神,具有安抚和平复作用。

2.强壮益肾食疗法:指通过特定的食物来补益肾气,增强肌体的功能。

3.调理脾胃食疗法:指通过特定的食物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中医食疗理论及其养生保健运用-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食疗理论及其养生保健运用-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食疗理论及其养生保健运用-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医食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食物配合药物,以食物之力助药威,实施养生保健。

中医食疗可以被称之为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

有资料显示,被验证为有效的药食秘方约为30万个,中医食疗被医学界誉为药理学原始资料其不但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且也为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中医科行保健咨询者共计56例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区间为21.3-62.4岁,平均年龄为(35.61.8)岁。

从咨询者体质分型上来讲,详细为:阳虚15例,阴虚13例,痰湿10例,气虚18例。

另取同期同数量年龄,性别比例相似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科学化饮食,以此为基础,保健组行中医食疗,阳虚体质者在日常食谱中增加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为:羊肉,生姜,当归,料酒,食盐,旺火将羊肉焯熟后,放入其余材料,文火慢炖。

阴虚体质者加食蜂蜜蒸百合:将蜂蜜和百合拌匀,上屉蒸软,含食,片刻嚼服。

痰湿体质者使用冬瓜山药汤:将冬瓜与山药放入锅内文火慢炖,经调味后可食用。

气虚者食用山药粥:山药与大米共同烹煮,煮熟即成。

1.3 观察标准:上述食谱每天食用1次,半年后调查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人数。

1.4统计学原理: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者1例,血压异常者3例,无血糖异常情况,总不良指标率为7.14%,对照组血脂异常者8例,血压异常者5例,血糖异常者2例,总不良指标率为26.7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3.1中医食疗理论(1)食药合一:食药一体观涵盖药食同功,同理和同源。

中医养生论文之食疗篇

中医养生论文之食疗篇

中医养生学——食疗之我见【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理论和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饮食养生【正文】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

“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仓,绝谷则危”,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

围绕着这个目的,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饮食养生理论。

自有烹饪以来,饮食与养生就紧密的联系起来,饮食养生理论是伴随中国烹饪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烹饪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丰富与深化。

饮食与养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饮食的目的在于达到养生的需求,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饮食。

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如儒家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

但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

这种治“未病”之法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

中国饮食养生文化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1.饮食对人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中医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论文

中医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论文

中医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论文第一篇:中医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论文论中医艾灸养生与保健【摘要】中医养生和保健实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保健方法,以自我调节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本文结合课堂所学与资料查询,对中医在艾灸养生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得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方法。

【关键词】中医养生;艾灸;健康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宋代《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可见针灸既是一种自古历代相传的古老医术,又是一种可以经常使用的调节人体阴阳的保健手段。

一、艾灸疗法的起源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

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

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

二、艾灸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之气不能着人。

”他经常自灸,加上其他保健措施,结果活了一百零一岁。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

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5篇]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5篇]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5篇]第一篇: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第1篇:浅谈中医饮食养生的原则养生,又称摄生,是保养身体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包括精神、运动、功法、饮食等方面。

所谓“自古名医多长寿”历代名医们在养生保健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经验。

其中,饮食养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养生方法。

因为饮食是人体补充营养、维持生命的一个基本手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源泉,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也就是提倡在日常饮食中进行饮食养生,对身体进行调养。

因此在中医理论中,饮食养生是早已有之。

1饮食养生渊薮中医的饮食养生与中华文明的饮食文化是共生共存的。

在夏朝时期,就已开始有了酿酒工艺,而商王汤的宰相伊尹所制作的具有治疗功效的汤液,成为了中医汤剂的鼻袓。

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在养生保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五十二病方》中,应用的近250种药物中就包括了谷、菜、果、禽、兽、鱼、虫等食物。

《内经?藏气法时论》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以补益精气。

”明确对药物(毒药)和食物的功用做出了区分,对于日常饮食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形成了类似于今天营养金字塔的饮食养生指导方案。

汉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饮食学专著《神农食经》,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神农黄帝食禁》共七卷,可惜早已失传。

在其他医学著作中也有很多关于饮食养生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50余种药用食物。

随着饮食养生的逐渐发展,到了晋隋时期,葛洪的〈(肘后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都出现了用动物内脏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的“以脏补脏”的篇章。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养老食方”其弟子孟说在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著有《补养方》,收入食药治法138条。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医药卫生、养生保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官方出版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中也收载了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

31中医食养食疗论文-木瓜的食养食疗(于承权)

31中医食养食疗论文-木瓜的食养食疗(于承权)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31 中医食养食疗论文题目:木瓜的食养食疗学生姓名 于承权专 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层 次 专升本批 次 102学 号 W440404102012学习中心 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1年05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论点、论据40 写作规范性30 论述逻辑性30 论文编号:摘要: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称,木瓜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或木瓜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

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摘。

关键词:木瓜食养食疗1木瓜的性味木瓜性温,味酸甘。

2木瓜的归经木瓜归肝、脾经。

3木瓜的功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4木瓜的主治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5木瓜的文化湖北长阳榔坪镇地处长阳西北边陲,素有“川鄂咽喉”和“宜昌西大门”之称,是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祥地、湖北高山蔬菜的起源地和著名的山歌之乡。

318国道横贯境内,“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忠武天然气”、“川气东送”四大重点工程均从境内通过。

皱皮木瓜、高山蔬菜、畜牧养殖及水电、矿产、化工构成镇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

木瓜的产业化发展,引发了新的旅游资源,该镇适时推出“木瓜花都旅游节”,旨在以花为媒,打造中国木瓜花都旅游第一品牌,使花都旅游产业成为提升木瓜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朝阳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木瓜花都旅游节已成为三峡宜昌春季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品牌。

榔坪也是“资丘皱皮木瓜”的主产地。

中国药典上所载“中国资丘木瓜”即为榔坪木瓜,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清朝年间就久负盛名。

源于当时长阳交通十分闭塞,木瓜靠农民肩挑背驮至清江河边的资丘码头,通过包装,标名“资丘木瓜”,然后水运出境,销往祖国各地及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资丘木瓜”因此得名。

因其独特的药用、保健价值,被广泛用于临床配方生产妙剂丸、木瓜丸、木瓜酒等多种中成药品,也被应用于木瓜护肤品、木瓜香皂、洗面奶、沐浴露等化妆洗浴用品,是生产木瓜罐头、果浆、饮料等一系列保健食品的优质原料。

《中医食养食疗论文》

《中医食养食疗论文》

目录1 前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桑葚的食养食疗作用 (2)2.1桑葚的历史 (2)2.2桑葚的功能 (3)2.3桑葚的成分 (3)3桑葚的食养食疗应用 (4)3.1桑葚酒的做法 (4)3.2桑葚食物的做法 (5)3.3桑葚的禁忌 (5)4 结论与建议 (6)前言每年的3-5月是桑葚上市的好季节,酸甜多汁的桑葚确实惹人喜爱。

同时,桑葚中的抗氧化物质特别多,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卖桑葚的人的手、垫着桑葚的叶子全部都被染成了紫色,是因为桑葚里面含有一种叫花青素的东西。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而颜色越深,所含的花青素就越多。

不仅如此,桑葚还有另外一种抗氧化成分——桑葚多糖。

所以现代研究认为,桑葚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中医认为,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生津、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生津止渴等功效。

所以,市民可以趁着桑葚上市的好时节,好好品尝一番。

1.1研究背景桑椹,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乌椹等,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

桑椹嫩时色青,味酸,老熟时色紫黑,多汁,味甜。

成熟的桑椹果营养丰富,每100克桑椹含水分81.8克,蛋白质1.8克,脂肪0.3克。

纤维素4.9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1.2克,胡萝卜素3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6毫克,维生素 E6.95毫克,钾33毫克,锌0.27毫克,铜0.08毫克,硒4.8微克。

此外,还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等。

其脂肪主要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和少量辛酸、壬酸、癸酸、肉豆蔻酸、亚麻酸等。

中医学认为桑椹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息风,具有主治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耳鸣、便秘盗汗、瘰疬、关节不利等病症。

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

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

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中医饮食养生论文(绝对原创!)-追梦的日志-网易博客

中医饮食养生论文(绝对原创!)-追梦的日志-网易博客

中医饮食养生论文(绝对原创!)-追梦的日志-网易博客中医饮食养生中国古代的人们都特别注重养生,比如华佗发明了养生保健的五禽戏,他的弟子吴普坚持练习,活到九十多岁,同时也很注重女性和老年人的养生,代表作有《寿亲养老新书》《养老奉亲书》等,《黄帝内经》写到: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番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和鸡具兴,使志安定”;冬三月,其气闭躲,应“早卧早起,必待日光”,“往冷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并且还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看出古人对养生的研究重视和深刻。

养生历来被作为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被人们研究和畅谈。

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生活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人们忽略了养生,或者是只注重体育锻炼而忽略了饮食这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养生因素。

当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这当中,饮食养生也被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大量研究,并且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张果在《医说》中告诫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也就是现代科学主张的“少量多餐制”。

孙思邈《千金要方》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重用”,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并且不要过量。

古代养生家有道:“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

养生之求,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

”(语出《太平御览》)。

这句话中的科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肥胖者必须通过削减主食(谷气)来加强元气(脏腑功能),这样才可避免由肥胖而带来的一系列胃肠道和心血管疾患,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个人认为,在中医饮食养生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饮食三餐要有规律,少吃零食。

有规律,才能使脾胃更好的消化吸收食物,如果饮食无规律,想吃就吃,一方面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同时会引起脾胃消化液的分泌紊乱,长久下去,消化液的分泌必然会出现失调,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中医食疗与保健--论文

中医食疗与保健--论文

中医食疗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前景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医药典籍中,有效药食秘方验方达30万余首,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信息,为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中医食疗学术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当前一大潮流。

现作综述如下。

1 中医食疗的理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是中医食疗理论的奠基作。

其中的理论观点包括如下几点。

1.1食药一体的营养观食药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

①药食同源指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经过口偿身受,发现有的食物具有治病作用.既可当食,也可做药。

由此可见,医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二者相辅相成。

②药食同功是指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

这主要体现于药物和食物均具有形、色、味、气及作用部位这5个方面。

这里的“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作用部位是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某一特定的内脏有明显的亲和力。

如酸的药物或食物先入肝,首先对肝脏发挥其影响和作用。

每种食物或药物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专,这就构成了每种食物或药物各自的特性或性能。

③药食用理是指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相同。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这种结合气候变化选择药物或食物的治疗原则,中医学称作“因时制宜”。

1.2 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内经》中的天人相应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参考【5篇】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参考【5篇】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范文参考【5篇】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一:论文题目:中医饮食养生摘要:饮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期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理论体系。

文章主要从三因制宜,五味调和、营养均衡,饮食有节、适寒温,顾护脾胃、清淡饮食,把握饮食宜忌及疾病禁忌等6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着重强调了疾病饮食禁忌属于中医饮食养生的一部分,应提高人们对其的认知度,以便让食养适应不同的群体,同时使人们对饮食养生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进行饮食保健。

关键词:中医;饮食养生;基本原则;疾病禁忌;"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如何科学、合理的饮食,达到保养形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也是古往今来各医家不断探索的问题之一,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饮食养生,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及其功能作用,合理地调配膳食,从而保健强身、防老抗衰.中医饮食养生针对的不仅仅是健康人,其对亚将康及患病之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论述。

三因制宜1 因时制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是因为随着季节的交替,日月更迭,人的体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养生保健时要顺应时气的变化特点,做到毋逆天时,勿失气宜【2】.饮食养生也应因遵循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选取适当性味的食物,如《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述: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当春之季,万物复苏,应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夏令之时,气候炎热,机体阳气最为旺盛,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主湿,气候闷热,应减甘增咸以养肾气;当秋之际,万物生长平缓主收,气候干燥,应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令之时,万物收藏,气候寒冷,应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中医饮食营养学教育的学习意义论文(共3篇)

中医饮食营养学教育的学习意义论文(共3篇)

中医饮食营养学教育的学习意义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学习现代中医营养学的意义1现代中医营养学的诞生近现代营养学的演变与确立营养学作为一门既十分仰仗于基础研究,以揭示许多相关机理,又十分依赖于生活实践,只有深深渗透进民众日常生活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兼有基础与应用双重属性特点的学科,既需要得到其他学科知识的滋润,又一定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锐变、升华。

近代的物理学与医学科学革命,无疑催生了近现代意义上的营养学。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带有一定地域特色和传统意韵的中医营养学。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营养学奠基于18世纪中叶,有“营养学之父”之称的法国化学家Lavoisier首先阐明了生命过程是一呼吸过程,并提出呼吸是氧化燃烧的理论;德国化学家Liebig做了很多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并将不同食物按其对动物的功能进行了分类;Rubner 确定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系数,Lusk研究了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并撰写了经典著作TheScienceofNutrition。

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从发现第一种氨基酸一亮氨酸(1810年)发现血糖(1844年)和肝糖原(18的发展为探索生命奥秘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技术的进步又大大提高了营养学研究的速度和有效性。

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不断得到深入揭示,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阐明。

可以说,20世纪中后叶,现代营养学的学科体系己完全确立。

与此同时,营养学家也竭力以各类人群为对象,着眼社会生活实践来研究宏观营养,发展公共营养事业,让现代营养学更多地造福于人类健康,在这一过程中,它也完成着学科自身的普及化及生活化过程。

社会的强烈需求,触发学科变革在中医营养学现代化进程中,从事中医营养学研究最多的和最热衷的是中医界、预防医学界和烹饪界学者。

中医养生论文-食疗

中医养生论文-食疗

中医养生之食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医作为一颗有效的治病疗疾的璀璨明珠,历经数千年而魅力四射,这充分说明了她的生命力是通过可靠的疗效作为坚强后盾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矗立于世界东方的民族医药巨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影响全球,必将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以食物为药物具有以下几大突出的优点:一、食疗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药物治病则不然,长期使用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而且还可能对人体的某些健康造成影响;二、这些食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价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让我们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又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三、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有此几大药物无法可比的优点,我们又怎能不以食物为药、以食疗治病呢?当然,食疗是最好的偏方,食疗确实时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优点,但不等于食疗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药物治疗。

如果病情急重.或者应用食疗后疾病不减轻,应该请医生指导。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即“五谷”是饮食与养生的根本,中医有五谷养五脏的说法,由于地区的差异,五谷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小米、小麦、大米、大豆、高粱这五谷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最为常见。

小米养脾小米为五谷之首,对补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

要想把五脏养好,首先要把脾胃养好,所以小米是身体虚弱者进补的上品,可以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滋补吃法:熬一锅小米粥,取上层的米油吃,这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

大米润肺大米包括稻米、薏米等,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也兼有养胃的功效。

滋补吃法:有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可以喝一些大米熬煮的米汤。

中医食养食疗课程论文-黑豆

中医食养食疗课程论文-黑豆

目录1、性味与归经 (2)2、营养成分 (2)2.1蛋白质 (2)2.2脂肪酸 (3)2.3黑豆灰分 (3)2.4黑豆色素 (3)2.5多糖 (3)2.6皂苷 (3)2.7异黄酮 (4)2.8维生素 (4)3、食养食疗的作用 (4)3.1黑豆的保健营养功能 (4)3.2黑豆的生物活性功能 (5)4、食养食疗的应用列举 (5)4.1黑豆焖猪蹄 (5)4.2黑豆乌鸡汤 (6)4.3醋泡黑豆 (6)4.4黑豆豆浆 (6)4.5黑豆薏仁茶 (6)4.6适宜人群 (7)4.7注意事项 (7)参考文献 (7)黑豆的食养食疗摘要: 黑豆作为药食同源的物质, 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许多功能特性。

本文针对目前黑豆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历史、文化、成分、食养食疗可用部位、食养食疗作用、食养食疗应用举例(食谱)、注意事项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

对黑豆的深入研究, 将为以黑豆为原料的产品研制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黑豆营养成分功能特性随着黑色食品市场的风靡, 黑豆已成为世界黑色食品的主角之一, 美国、法国、日本的一系列黑色食品都是以黑豆为主。

作为黑色食品(黑豆、黑米、黑芝麻、黑荞麦、黑木耳、发菜、乌鸡、黑加仑、海带等)之一的黑豆, 因其具有药食两用性, 而备受全世界关注。

黑豆和黄豆都属于大豆家族, 只是品种上的差异, 据统计, 在中国栽培品种就有2800余种且广泛分布于27个省、市[ 1] , 但其营养成分大同小异。

其共性在于黑豆和黄豆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钾、镁、钙、B 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异黄酮类保健物质。

只是黄豆中含有少量胡萝卜素, 而黑豆中含有叶绿素和黑色素等花色苷类物质, 同时黑豆的蛋白质、钙、锌、维生素含量比黄豆也略高, 这使得它在清火、利水、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更明显, 故而黑豆营养价值更高。

1、性味与归经味甘,性微寒。

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本草纲目》中说:“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肿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

中医饮食营养学论文

中医饮食营养学论文

阳虚体质的食谱(制定)我的体质为阳虚体质。

因为阳虚体质的总体特征为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寒虚表现。

形体特征是肌肉松软不实,心里特征是性格多沉静、内向。

常见表现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

而我平时就有这些表现,所以我判定自己为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食谱原则是:忌食生冷,多吃温热。

多吃温平补益食物:羊肉,韭菜,虾,桂圆,花生,胡萝卜,山药,牛肉,普洱,红茶,桃子,黑豆,茴香,茼蒿,鲈鱼,羊腰子,鱿鱼,芡实,羊奶,奶酪,草鱼等;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要做到少碰。

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少甜少酒,少辣少油,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少喝酒,所有食物里边,湿热之性最大的就是酒,最忌讳使用经过油炸煎炒烧烤等高温加工烹制而成的食物。

适补肝血,可少量饮酒。

气郁质者当以行气为主,常用行气食物如:芜菁、洋葱;橘、茴香等;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杨桃;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亦不可多食冰冷食物;忌食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品(尤其睡觉前)。

中医养生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的养生方法,对于避免很多疾病都非常有效,是几千年实践得出来的正确理论。

阳气不足的人,除了可采取贴敷治疗外,应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调理,逐步提升体内阳气,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因此食谱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来制定自己的食谱:典型阳虚体质的食谱只要温补加上些健胃消食的食物就行,避免补多了会造成食积,不消化或者不吸收等。

总的营养原则为温补阳气,包括温阳、状阳、通阳。

1、宜选择温阳的食物,温阳为温补全身的阳气,可以包括温肾阳、心阳、脾阳以及温中散寒等;2、宜选择状阳的食物,壮阳一般指提高性机能;3、宜选择通阳的食物,通阳是指温通阳气,适用于肢体经脉寒冷疼痛等。

适宜的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选黑米、紫米等微元素丰富的食物;2、肉、蛋、奶类的选择:选羊肉、狗肉、雀肉、鸽肉、鹿肉、鳝肉、鳗鱼、海虾、淡菜、泥鳅等富含肌态、胆醇、硅、铝、锰等微量元素的食物;3、蔬菜的选择:枸杞菜、豇豆、韭菜、韭菜籽、刀豆等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4、水果的选择:栗子、核桃、菠萝、樱桃、胡桃肉、荔枝、白果、橘子、香蕉等维生素及叶酸、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

中医养生食疗论文

中医养生食疗论文

对于亚健康人群有效的常见食疗方剂研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有无数珍贵的物质和文化值得我们继承、研究和学习。

而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食养食疗就是其中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多好处,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探索和运用。

食疗,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

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

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

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其次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的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

因此,食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广泛,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是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

通过学习《中医食疗学》,我对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以,我将以自身为例,来谈谈对亚健康人群而言常见的有效食疗方剂问题。

一、亚健康状态:1.定义:在现代医学中,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在传统医学中,我们通常说的疾病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

这种患疾的状态,就是“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的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

而在已被确诊为患病的人群中,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只占15%左右。

饮食和养生论文

饮食和养生论文

饮食和养生开头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们从小到大听过无数次,身边关心你的人也常常不忘提醒及注意你自己的身体。

但是我们只知道盲目地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对于如何合理地搭配自己的日常饮食和来那个号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可以说大部分人对健康养生却知之甚少。

从我个人来讲,高三开始,我便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每天从早到晚学习,常常熬夜看书,饮食也不太规律。

从那开始便让我的健康打了折扣,上了大学我才渐渐发现自己的健康已经不如以前了,因此我开始重视养生,重视饮食。

为了解更多,我选修了《饮食与食品健康》这门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得我也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正文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传统的养生观点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在《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次为“填补元气”,人的元气源于父母,藏于体内,为生命之本。

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元气,故而用药食填补元气。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

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

我们都知道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之术:养生的方法可以概括一下几个方面:1.神养。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3.气养。

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

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医食养食疗》课程论文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11月16日题目1、椰子的食养食疗写作提示:1. 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条理要清晰,要加小标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2. 四个部分的具体要求:①前言,论文的开篇,是指该食物的总体评价,不属于下面各项的内容,简练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等。

②正文,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历史、文化、成分、食养食疗可用部位、食养食疗作用、食养食疗应用举例(食谱)、注意事项等十一个要点去写,具体各项的含义,在课件中有,课堂上也多次讲解。

③小结,是指总结性的文字,要有自己的评价,比如该食物的好坏、哪些方面的资料缺乏、哪些资料不一定合适等,该段的目的是给看此文的人一个指导性建议。

④参考文献,你收集资料的来源,是对别人工作的尊重,是对自己论据的旁证;参考正式的学术期刊杂志的投稿要求,那里都有参考文献的具体写法,多数杂志要求都一样。

3. 成分:包括营养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成分两方面,不必全部写上,主要写本食养食疗食物有特点的成分,别的食物没有的成分,或者别的食物有,但本食物的含量最多等等,特别是与食疗作用有关的成分。

一般不要求写出含量,但与作用有关的典型的成分可以写出。

4. 食养食疗作用:①从现代医学角度去写;②不要盲目地去抄别的资料,要是目前已经基本证明可行可靠的作用;③要求写出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哪些成分有关等内容,不要只是写出有何种作用(列出标题)。

5. 食养食疗应用:①不要盲目地抄写别人的资料,写5~10种以本食物为主的配方就可以,写在剂型、用法等方面有特点的应用,并且是目前看来是合理可行的应用;②要写出食谱配方、用量、制作方法、适合于哪些“证型”或者体质(机体状态)或者特定的人群等。

参考文献:[1] 郭永洁.中医食养食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 党毅.中医营养食疗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3] 倪世美,金国梁.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4] 杨永良,张正浩.中医食疗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题目2、榛子的食养食疗写作提示:1. 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条理要清晰,要加小标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2. 四个部分的具体要求:①前言,论文的开篇,是指该食物的总体评价,不属于下面各项的内容,简练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等。

②正文,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历史、文化、成分、食养食疗可用部位、食养食疗作用、食养食疗应用举例(食谱)、注意事项等十一个要点去写,具体各项的含义,在课件中有,课堂上也多次讲解。

③小结,是指总结性的文字,要有自己的评价,比如该食物的好坏、哪些方面的资料缺乏、哪些资料不一定合适等,该段的目的是给看此文的人一个指导性建议。

④参考文献,你收集资料的来源,是对别人工作的尊重,是对自己论据的旁证;参考正式的学术期刊杂志的投稿要求,那里都有参考文献的具体写法,多数杂志要求都一样。

3. 成分:包括营养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成分两方面,不必全部写上,主要写本食养食疗食物有特点的成分,别的食物没有的成分,或者别的食物有,但本食物的含量最多等等,特别是与食疗作用有关的成分。

一般不要求写出含量,但与作用有关的典型的成分可以写出。

4. 食养食疗作用:①从现代医学角度去写;②不要盲目地去抄别的资料,要是目前已经基本证明可行可靠的作用;③要求写出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哪些成分有关等内容,不要只是写出有何种作用(列出标题)。

5. 食养食疗应用:①不要盲目地抄写别人的资料,写5~10种以本食物为主的配方就可以,写在剂型、用法等方面有特点的应用,并且是目前看来是合理可行的应用;②要写出食谱配方、用量、制作方法、适合于哪些“证型”或者体质(机体状态)或者特定的人群等。

参考文献:[1] 郭永洁.中医食养食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 党毅.中医营养食疗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3] 倪世美,金国梁.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4] 杨永良,张正浩.中医食疗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题目3、魔芋的食养食疗写作提示:1. 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条理要清晰,要加小标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2. 四个部分的具体要求:①前言,论文的开篇,是指该食物的总体评价,不属于下面各项的内容,简练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等。

②正文,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历史、文化、成分、食养食疗可用部位、食养食疗作用、食养食疗应用举例(食谱)、注意事项等十一个要点去写,具体各项的含义,在课件中有,课堂上也多次讲解。

③小结,是指总结性的文字,要有自己的评价,比如该食物的好坏、哪些方面的资料缺乏、哪些资料不一定合适等,该段的目的是给看此文的人一个指导性建议。

④参考文献,你收集资料的来源,是对别人工作的尊重,是对自己论据的旁证;参考正式的学术期刊杂志的投稿要求,那里都有参考文献的具体写法,多数杂志要求都一样。

3. 成分:包括营养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成分两方面,不必全部写上,主要写本食养食疗食物有特点的成分,别的食物没有的成分,或者别的食物有,但本食物的含量最多等等,特别是与食疗作用有关的成分。

一般不要求写出含量,但与作用有关的典型的成分可以写出。

4. 食养食疗作用:①从现代医学角度去写;②不要盲目地去抄别的资料,要是目前已经基本证明可行可靠的作用;③要求写出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哪些成分有关等内容,不要只是写出有何种作用(列出标题)。

5. 食养食疗应用:①不要盲目地抄写别人的资料,写5~10种以本食物为主的配方就可以,写在剂型、用法等方面有特点的应用,并且是目前看来是合理可行的应用;②要写出食谱配方、用量、制作方法、适合于哪些“证型”或者体质(机体状态)或者特定的人群等。

参考文献:[1] 郭永洁.中医食养食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 党毅.中医营养食疗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3] 倪世美,金国梁.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4] 杨永良,张正浩.中医食疗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题目4、鱼腥草的食养食疗写作提示:1. 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条理要清晰,要加小标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2. 四个部分的具体要求:①前言,论文的开篇,是指该食物的总体评价,不属于下面各项的内容,简练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等。

②正文,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历史、文化、成分、食养食疗可用部位、食养食疗作用、食养食疗应用举例(食谱)、注意事项等十一个要点去写,具体各项的含义,在课件中有,课堂上也多次讲解。

③小结,是指总结性的文字,要有自己的评价,比如该食物的好坏、哪些方面的资料缺乏、哪些资料不一定合适等,该段的目的是给看此文的人一个指导性建议。

④参考文献,你收集资料的来源,是对别人工作的尊重,是对自己论据的旁证;参考正式的学术期刊杂志的投稿要求,那里都有参考文献的具体写法,多数杂志要求都一样。

3. 成分:包括营养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成分两方面,不必全部写上,主要写本食养食疗食物有特点的成分,别的食物没有的成分,或者别的食物有,但本食物的含量最多等等,特别是与食疗作用有关的成分。

一般不要求写出含量,但与作用有关的典型的成分可以写出。

4. 食养食疗作用:①从现代医学角度去写;②不要盲目地去抄别的资料,要是目前已经基本证明可行可靠的作用;③要求写出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哪些成分有关等内容,不要只是写出有何种作用(列出标题)。

5. 食养食疗应用:①不要盲目地抄写别人的资料,写5~10种以本食物为主的配方就可以,写在剂型、用法等方面有特点的应用,并且是目前看来是合理可行的应用;②要写出食谱配方、用量、制作方法、适合于哪些“证型”或者体质(机体状态)或者特定的人群等。

参考文献:[1] 郭永洁.中医食养食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 党毅.中医营养食疗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3] 倪世美,金国梁.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4] 杨永良,张正浩.中医食疗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题目5、花椒的食养食疗写作提示:1. 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条理要清晰,要加小标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2. 四个部分的具体要求:①前言,论文的开篇,是指该食物的总体评价,不属于下面各项的内容,简练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等。

②正文,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历史、文化、成分、食养食疗可用部位、食养食疗作用、食养食疗应用举例(食谱)、注意事项等十一个要点去写,具体各项的含义,在课件中有,课堂上也多次讲解。

③小结,是指总结性的文字,要有自己的评价,比如该食物的好坏、哪些方面的资料缺乏、哪些资料不一定合适等,该段的目的是给看此文的人一个指导性建议。

④参考文献,你收集资料的来源,是对别人工作的尊重,是对自己论据的旁证;参考正式的学术期刊杂志的投稿要求,那里都有参考文献的具体写法,多数杂志要求都一样。

3. 成分:包括营养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成分两方面,不必全部写上,主要写本食养食疗食物有特点的成分,别的食物没有的成分,或者别的食物有,但本食物的含量最多等等,特别是与食疗作用有关的成分。

一般不要求写出含量,但与作用有关的典型的成分可以写出。

4. 食养食疗作用:①从现代医学角度去写;②不要盲目地去抄别的资料,要是目前已经基本证明可行可靠的作用;③要求写出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哪些成分有关等内容,不要只是写出有何种作用(列出标题)。

5. 食养食疗应用:①不要盲目地抄写别人的资料,写5~10种以本食物为主的配方就可以,写在剂型、用法等方面有特点的应用,并且是目前看来是合理可行的应用;②要写出食谱配方、用量、制作方法、适合于哪些“证型”或者体质(机体状态)或者特定的人群等。

参考文献:[1] 郭永洁.中医食养食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 党毅.中医营养食疗学.科学出版社,1996年[3] 倪世美,金国梁.中医食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4] 杨永良,张正浩.中医食疗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具体要求: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

2.论文字数3000字以上。

(专科2500字以上)3.论文要有充分的实证资料,避免空对空,提倡使用本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亦可适当用二手资料。

4.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联系农村实际,做到立论正确、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有据。

5.论文要求规范化:标题——内容提要(100—15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6.论文要求结构严密,语言流畅,富有哲理,要体现学术性,不能用文学语言,也不能公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