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_闽教版

合集下载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6课时:正确获取网络资源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6课时:正确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生成补充一、新课导入1.承上启下: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把计算机连接到了网络上,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共享交换信息。
2.课件展示本书课主题:正确获取网络资源。
二、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1.提出问题:我们平时是如何找到需要的网页的?
引导学生回答
①记忆常用的网站域名;
②收藏常用网站的网址;
③同学朋友网址推荐分享;
④网上搜索
2.引导分析这几种找到网页的方式的优缺点:
前3种方式是直接访问网页,可以快速准确地到达网站,但无法访问未知网站。网上搜索的方式,可以查找所需信息,但同时也会返回大量无关的信息,需要我们去甄别。
课件展示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①直接访问网页。
②使用搜索引擎。
3.提出问题:网上搜索的方式,会返回大量无关的信息,降低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怎么能找到更确切的信息呢?
课时教案
编号
6
科目
信息技术
班级
初一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名称
正确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
目标
(核心素养)
1.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合法获取与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3.网络信息安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1.合法获取与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2.网络信息安全。
难点:1.合法获取与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2.网络信息安全。
课件展示:物理安全,逻辑安全。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P35的“3.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
提示:教师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搜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引导学生正视网络的负面影响,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习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网络行为及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文明。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18课时:数据的分析与应用2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18课时:数据的分析与应用2
选择“插入”选项卡,单击“插人折线图”按钮,选择折线图。
四、创新活动
1.提出问题:统计出城市每个月最高气温,并选择合适的图表表示12个月的气温变化。与其他年份每月的最高气温进行比较,撰写报告。
2.指导学生(小组)寻找解决方案。
3.组织学生交流。
五、评价总结
1.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记录单,进行小组评价。
设置筛选条件(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完成筛选。
(2)按天气状况分类汇总统计数据。
以“天气状况”为关键字,对数据进行降序排列。
选择需要分类汇总的数据,选择“数据”选项卡,单击“分类汇总”按钮,打开“分类汇总”对话。
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分类字段”选“天气状况”,“汇总方式”选“计数”,“选定汇总项”勾选“日期”。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补充
一、引入主题
1.复习上节课讲授的内容。
2.打开上节课保存的电子表格文件。
二、统计数据
1.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动手练习。
(1)筛选出高温天气(气温大于等于35C)。
选择“数据”选项卡,单击“筛选”按钮。
单击“最高气温”单元格中的倒三角按钮,打开菜单。
单击“数字筛选”,选择“大于或等于”命令,打开“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2.撰写学习心得和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在的问题及疑惑,交流学习经验。
3.组织学生在班级交流。
(1)全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是多少?
(2)高温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都有影响,根据气象数据分析如何提前预报,让人们做好防范措施?
4、组织填写活动评价表。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编号
18
科目
信息技术

初中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案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理解信息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基本操作等。

3.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 搜索引擎的使用4. 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教师通过讲解,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基本操作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搜索引擎的使用: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

5. 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同时,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计算机操作练习和信息检索成果,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2. 计算机设备: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3. 网络资源:搜索引擎、相关网站等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第2课计算机的组装教案-闽教版(2020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计算机的组装教案-闽教版(2020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计算机的组装 教案-闽教版(2020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闽教版(2020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计算机的组装》。课程将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部件,并引导学生了解各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此外,课程还将介绍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以及它们的连接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组装打下基础。
问题:请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案: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部件组成。
2. 题型二:连线题
问题:请将下列计算机硬件设备与其功能相匹配。
答案:
- 主板:连接和协调各硬件设备,传递数据和控制信号。
- CPU:执行计算机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 内存:临时存储计算机运行所需的数据和指令。
2. 观察: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组装计算机时是否能够正确连接硬件设备,是否能够遵循组装步骤和规范。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和组装技能的掌握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测试学生对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通过测试,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对计算机内部构造了解不足,难以识别各硬件设备;对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不熟悉,导致组装过程中出现错误;在连接外部设备时,可能无法正确选择接口和线缆;在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导致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挑战,顺利完成计算机组装任务。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4课时:组装计算机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4课时:组装计算机
3.展示课件并讲解: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软件是计算机的思想和灵魂。
1.引言:现在,懂得如何安装与维护自己的计算机成了新时代中学生必备的技能,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组装计算机了!
2.连接分体台式
3.讲解:结合教材P21-22讲解主机的安装。
4.讲解:安装好台式计算机的主机还不够,还需要与各种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教学反思
二、认识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1.请学生做示范。
让学生完成如起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坐下,走向讲台,在黑板上书写等动作。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有没有具体控制学生的肢体来完成动作?让示范的学生来回答,他是如何通过接收指令来完成动作的。
启发引导学生得到结论:老师通过说话的指令来控制学生的肢体动作。由此类比引出:我们要控制计算机的部件,就需要通过计算机指令来控制各个部件的动作,这个指令就包含在计算机软件中。
6.讲解:电脑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对硬件维护也极其重要,它可以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减少故障的发生。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我们的计算机硬件呢?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时,一定要注意:
(1)关机后还要拔去电源插头,以保证不带电操作。
(2)在打开机箱盖板后,一定要释放掉人体所带的静电荷后,才可以接触机箱内部的部件,以防人体所带高压静电损坏计算机部件。
(3)树立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补充
一、导入
1.展示一台已开机但没有进入操作系统的实体计算机。
2.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直接操作讲台上的这台计算机让它的部件工作呢?例如让显示器显示一个字符,或者让音箱播放一段音乐。
结论是无法直接做到。

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

2、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信息及其特征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1、例子、问题导学法:通过展示例子和案例,由问题引导思考、分析讨论、解释身边的信息,信息的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2、演示讲授法:通过演示、讲解介绍信息的基本特征。

3、比赛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法。

4、交流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话说信息技术应用(二)教学目标:3、通过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

4、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5、演示讲授法:通过演示、讲解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6、比赛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比赛激励,完成和推动教学任务。

7、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2.初步了解二进制数、ASCIl编码、汉字编码等汁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3.了解条形码、常用的信息编码及其应用。

4.体验信息编码的应用,建立使用信息编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

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2.教学难点。

了解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及意义;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信息编码原理、二进制及ASCIl码等相关信息编码知识。

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由小组协作、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协作完成体验信息编码的练习,寻找常用的信息编码应用例子,从而完成教学。

观察、讨论法:观察不同的应用例子、展示的内容,讨论分析信息编码案例,推动教学。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时:数据的排序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时:数据的排序

1.教师演示操作,学生动手练习。

在演示过是中教师先演示不处理数据就排序出错后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

(1)准备数据。

由于将单元格合并,无法进行排序,需要先取消所有合并的单元格。

取消合并单元格后,表格中出现了空白行,需要删除空白行。

降水量和最大降水量数据是函数计算的结果,如果直接进行排序,数据的单元格地址发生变化,将导致函数的计算结果错误,因此,需要先保存函数的计算结果,再进行排序。

○1选中并复制F4:G21单元格区域。

○2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粘贴”按钮,打开粘贴选项,选择“粘贴数值”中的“值”,再按回车键确定。

○3删除整点降水量数据,取消所有合并单元格,删除空自行,把“地区”列的内容补充完整。

(2)按单关键字进行排序。

○1选择F列中F3到F20中的任意单元格。

○2选择“数据”选项卡,单击“升序”按钮,表格中的数据按降水量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3)按多关键字进行排序。

Excel提供了按多关键字排序的功能可先按“最高气温”数据升序排列,当“最高气温”数据相同时,按“降水量”数据升序排列,当“降水量”数据又相同时,再按照“空气污染指数”数据升序排列。

○1选择需要排序的数据区城A2:H20.○2选择“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

○3在“排序”对话框中,勾选“数据包含标题”,则标题行不参与排序。

单击“添加条件”按钮,添加多个关键字。

依次设置主要关键字“最高气温(C)”、次要关键字“降水量(mm)”、次要关键字“空气污染指数”。

○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排序,在看按多关键字排序后的结果。

2.总结排序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排序的意义。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教案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教案
- 举例:打开Word文档,输入标题和正文,选择标题和正文,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段落等格式,插入图片,调整图片位置,保存文档。
3. 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
- 补充说明:图片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打开图片、编辑图片、调整图片色彩、添加滤镜效果、裁剪图片、保存图片。操作方法包括打开图片、调整色彩、添加滤镜、裁剪图片、保存图片。
3.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板报制作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1. 通过展示与电子板报制作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你们想不想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电子板报?”“电子板报可以用来做什么?”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包括电子板报的特点、制作流程、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和排版软件(如PageMaker)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电子板报的示例、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程、图片处理软件的美化技巧以及排版软件的版式设计等内容。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应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安装盘和操作手册。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此外,教室还应设有投影仪和白板,以便教师进行演示和讲解。
- 举例:以“环保”为主题,收集环保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素材,设计环保风格的版式,编写环保相关的文章,排版打印成电子板报。

2019-2020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2019-2020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课题: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过程。

3.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

4.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课件、《感觉剥夺实验》故事、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完成表1-1、《数字化跑道》视频、近代信息技术的实例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云计算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小朋友与妈妈通视频电话、网络购物、汉字激光照排。

2、让学生指认图片,解释其展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3、提问:你能不能举些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例子呢?4、出示三个任务,说明通过三个任务来探讨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任务一:探讨信息的奥秘任务二:纵观信息技术发展接受老师的问题,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倾听老师讲述,接受课题让学生明确今天的时代就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信息 1、课件显示任务一:探讨信息的奥秘。

2、课件展示,并讲故事:《感觉剥夺实验》3、提出问题:请问案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励学生回答。

4、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课件显示小结:(1)信息很重要,人类离不开信息(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有三种:物质、能量、信息5、提问:说说你身边每天都接触到、应用到哪些呢?6、激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P3的“五光十色看‘信息’”,回答问题7、教师进行总结,课件显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里,每一天都在与信息打交道。

人类离不开信息!接受任务倾听老师讲述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老师的点评与小结。

阅读教材,思考、寻找身边的信息,积极参与回答活动,参与组与组抢答赛的评价活动,学会倾听他人汇报。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教案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教案
1.电子板报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将学习如何打开软件、新建文档、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样式、调整段落格式等基本操作。
2.电子板报的设计思路: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主题设计电子板报的布局、色彩搭配、文字排版等,以使电子板报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3.电子板报的制作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软件的特有功能,如插入超链接、设置动画效果、添加音效等,以使电子板报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知识点梳理
1.电子板报的概念与作用
-电子板报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的信息展示方式,通过插入图片、文字、超链接等元素来传递信息。
-电子板报的作用包括展示信息、表达观点、分享创意等。
2.电子板报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打开软件:启动电子板报制作软件,如PPT、Word等。
-新建文档:创建一个新的电子板报文档。
-动画效果:为图片添加动态效果,如滑动、飞入等,增加视觉效果。
-音效:添加背景音乐或音效,增强科技感。
5.节日庆祝电子板报设计:
-标题:欢庆佳节,共度美好时光
-副标题: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正文:介绍节日庆祝的传统习俗、活动安排和意义。
-图片:插入相关节日庆祝的图片,如烟花、礼物、节日装饰等。
-超链接:链接到节日庆祝相关网站或资源,供读者了解更多信息。
三、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电子板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电子板报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电子板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023年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2课时教案数制与信息编码

2023年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2课时教案数制与信息编码
3.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编码?
二进制数中的0和1可以与电子元件的通电与不通电两种状态一一对应,大大简化计算机运算部件的硬件结构。
4.展示课件并讲解。
信息编码的目的:为了方便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对信息进行编码是人类有效处理与使用信息的关键。
信息编码的原理:用不同的代码与各种信息的基本单位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不同的信息应用,设计相应的信息编码。
四、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编码
1.问题引导:为什么通常在计算机中存储一个英文字母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
2.自主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9-P10,了解ASC码的编码规则。
3.启发引导:引导学生回答英文字母是使用ASC码进行编码的。因此一个英文字母占用一个字节。
4.实践创新活动一: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11的第1题。
5.师生小结: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需要用到编码。
信息编码是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
6.课件展示本节课主题:数制与信息编码。
二、认识二进制
1、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主题一:用手电筒的亮、灭组合,表示不同的信息。
活动主题二:用光亮时间长、短组合,表示不同的信息。
2.组织交流讨论两种手电筒编码方式的优劣。
计算机中与数字相关的数据都是基于“2”的,2的幂数可以反映二进制的位数,因为2的10次幂是1024,最接近1000(1K),方便十进制的估算,因此在计算机中,千的进位是2的10次方,为1024。
课件展示:
存储容量KB、MB、GB、TB之间的换算关系。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
(2)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单位及其换算方式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时:数据的筛选与分类汇总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时:数据的筛选与分类汇总
课堂生成补充
一、导课
1.展示一个班的学生的成绩表,提出问题:以一个班级为单位分析此班语文成绩及格情况。
2.演示利用筛选功能显示出语文学科及格的同学。
3.通过分析引入本课主题。
二、电子表格中的数据筛选和分类汇总
利用课件向学生讲授Excel中表格数据的筛选和分类汇总。在介绍过程中要强调:筛选不会改变原有数据。
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筛选条件。得到降水量小于10mm的数据
(2)使用高级筛选功能进行筛选。
当需要将筛选出的数据与原数据进行对比时,需要使用高级筛选功能。高级筛选可同时显示原数据和筛选结果数据。
取消筛选,显示所有数据。
设置筛选条件。选择空白单元格J2、J3,输入高级筛选条件。
选择“数据”选项卡,单击“高级'按钮,打开高级筛选对话框,设置“列表区域”“条件区域”“复制到”。(“列表区域’是“福州、厦门、泉州天气的情况”表格的列标题和数据区域。“条件区域”是筛选条件所在单元格区域。“复制到”是将要显示筛选结果的单元格区域。
选择需要分类汇总的数据区域A2:H20。
选择“数据”选项卡,单击“分类汇总”按钮,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
设置“分类汇总”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查看按天气状况分类汇总的结果。
2.总结在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筛选和分类汇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四、实践创新
布置任务:请收集你所在城市一个季度的气温数据(每天的最高温和最低温),统计最高温相同的天数,说一说影响气温的因素。
筛选是指在数据表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Excel提供了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两种筛选方式。高级筛选的结果可以显示在原有区域,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被隐藏:也可以将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仍然显示在原有区域,这样便于对数据进行比对。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智能家居技术》:这本书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其中包括无线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控制、远程监控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无线网络的频率划分和标准,了解不同频段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探究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天线和设备位置来优化覆盖效果。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活动1组建无线局域网》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第一周,上午第2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每个小组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展示成果的方式和表达清晰度。
3.随堂测试:设计一些与无线局域网相关的问题,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实践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无线局域网组建步骤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组建无线局域网,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相关技能,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探讨Leabharlann 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了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培养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设备,掌握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技能。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3课时计算机常见硬件设备及作用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3课时计算机常见硬件设备及作用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信息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存储一个英文字符占用1Byte,存储一个汉字符占用2Byte。
(1)显卡,是直接安装在计算机主板上的,它的作用是对图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是计算机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声卡,是计算机主板与音箱的接口板。
8.小结:主机与外部设备。
9.将所了解的计算机设备按功能进行分类。
(2)CPU又称中央处理器,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目前主要生产厂家有中国芯、Intel公司和AMD公司。Intel的CPU不仅性能出色而且在稳定性、功耗方面都十分理想。AMD的产品的特点是性能较高而且价格便宜。主要参数:运算速度
(3)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储信息。存储器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板书:认识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及作用。
3.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P14-17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归纳小结:
(1)计算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2)根据学生实际归纳小结各种计算机硬件,对学生比较不了解的计算机硬件加以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
7.讲授:主机箱中的部件
(1)主机箱里安装的电路板就是主板,计算机的硬件都要通过主板互相连接在一起,它负责管理和协调各部件的正确运行。
2.对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很多同学都回答了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同学们回答的都没错,但是不够完整。这个活动将针对这个问题,学习有关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同学们会知道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课题:计算机常见硬件设备及作用
1.导入新课:说一说你认识的硬件设备名称。
(4)硬盘,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品牌有希捷、西部数据、日立、三星等。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闽教版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闽教版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感受信息世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知道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了解五次信息革命,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四、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出信息的概念1、问题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那么,什么是信息呢?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

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

生活充满了信息。

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

(多媒体图片、文字、录像;古代烽火台信息的传递、一些商品的商标;温度变化、语气变化)你们从这些图片中能了解什么东西?(可结合书本第3页的图片和例子讲解)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2、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

提出信息的概念。

教材没有给出信息的标准定义,你能通过网络找找别人是怎么给“信息”下的定义吗?多找几个,并写明你最喜欢哪个定义。

(P3“做一做”)提出信息的概念。

信息指的是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它涉及人类所有的活动。

3、信息的形式我们刚刚看到的有哪些形式的信息呢?学生回答:有图形图像信息、有声音信息、还有影视信息等等。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新闽教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20xx-20xx学年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课题: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过程。

3.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

4.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课件、《感觉剥夺实验》故事、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并完成表1-1、《数字化跑道》视频、近代信息技术的实例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增强现实技术图片、云计算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题: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学目标:1、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二进制数、ASCII编码、汉字编码等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3、了解条形码、常用的信息编码及其应用。

4、体验信息编码的应用,建立使用信息编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及意义;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以及生活中常用信息编码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视频播放软件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房、教学广播控制系统。

2、教学资源:《泰坦尼克号》片段,《天赐·第一季》片段,视频《洛川苹果安全身份证》、《日本食品安全记》、《日本祭墓形式》教学课时:2课时课题:活动三:导购电脑设备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学生正确连接计算机的主机和主要的外部设备。

3.了解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树立应用计算机软件解决问题的意识,树立软件版权意识,使用正版软件。

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

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
探究活动
处理信息的工具有许多,人们通常会根据不同的信息处理工具及应用,设计相应的信息编码。如在人用升狼烟表示信息,航海员用灯光表示信息,警察用手势指挥交通等。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用半导体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两个状态表示
“0”和“1”。因此,计算机中就用二进制数的0和1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来表示信息。
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
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
活动背景:
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视电话、网络购物等就在我们的身边。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加速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改变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如苹果公司推出的平板电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北大方正研制的汉字激光系统带来了汉字印刷的第二次革命,视频电话备感亲切,网络购物风靡全球。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知识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活动时间安排:三课时
活动探究活动:
1、什么是信息?信息学研究那些创新活动
完成教材P4至P5中三个任务。
任务二:纵观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学反思:
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
活动背景:
信息编码技术是信息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计算机的诞生和普及,有力推动了信息编码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人们对信息处理、传输、保存、发布的速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信息编码技术便应运而生,如标准ASCII码,汉字编码,条形码等。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及其特征。

2023年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学科教案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2023年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学科教案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智慧教室、VR街景、远程医疗、智能机器人。
2.启发引导:让学生分析图片中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有应用。理解信息技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板书课题:信息特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信息概念
1.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填写教材P2的表1-1。
2.启发引导:让学生回答表1-1填写的内容。
课时教案
编号
1
科目
信息技术
班级
初一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
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
(1)信息的主要特征。
(2)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补充
第1课时
2.课件展示当前信息技术方面的热点词汇,如物联网、云计算、VR、AI、区块链。
3.自主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P6。
4.启发引导: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应用使用了这些热门信息技术。
教师补充讲解。
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摄像头云计算:翻译,网盘区块链:比特币
VR:VR游戏
AI:AlphaGo
2.启发引导: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填写教材P8表1-3.
3.及时评价讲解。
七、课堂小结
1.总结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
2.课件展示主要内容。
信息概念:
广义: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8课时:认识无线路由器

2023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七年级上册第8课时:认识无线路由器
(3)显示已连接,就可以使用无线网络上网了!
3.指导学生操作,巡视。
五、创新活动
I.提出问题:现在的房子越来越大,家里的无线路由器信号不能有效地覆盖,如何解决,请提供方案。
预设方案,用两个无线路由器连接。
2.指导学生(小组)寻找解决方案。
3组织学生交流。
六、评价总结
1.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记录单,进行小组评价。
(4)单击完成退出管理页面。
2.指导学生练习,巡视。
四、联网
1提出问题:哪此设备可以接入无线网络?
预设答案:
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筝带无线上网功能的设备。
2.演示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联网方法。
(1)单击任务栏无线网络图标(以设置笔记本电脑连接无线网络为例)。
(2)找到家庭无线网络名称,打开它,输入无线网络密码。
课时教案
编号
8
科目
信息技术
班级
初一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名称
认识无线路由器
教学
目标
(核心素养)
1.认识无线路由器。
2.熟练掌握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3.熟练掌握使用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设置路由器和使用笔记本电脑无线接入局域网。
2.教学难点
学会设置路由器和使用笔记本电脑无线接入局域网。
2.撰写学习心得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及疑惑,交流学习经验。
3.组织学生在班级交流。
预设存在的疑惑:
(1)如果两台电脑同时上网怎么办?
(2)不同品牌的路由器存在哪些性能和配置的不同?如何解决?
教学反思
3.示范连线和设置路由器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案

闽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教案
5. 网络资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在线教程、教学视频、编程练习平台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编程和编码能力。教师应选择可靠和适合学生的资源,并提供给学生访问的指南和指导。
6. 教学软件: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软件,如编程软件、编码转换工具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编码操作和实验。教师应确保软件的安装和运行,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它们。
3. 增强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汉字编码的多种方式。
4. 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使学生意识到信息编码在信息安全中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他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信息存储和传输方式,如磁盘、光盘等。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编程语言,如Scratch或Python,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编程和编码的基本概念。
在学习和理解二进制和ASCII编码时,学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编码方式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此外,学生可能对汉字编码的多种方式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汉字的内部结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2. 调整教学时间:适当调整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加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小组合作、口头报告、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1. 信息编码的概念:
- 信息编码:将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 二进制编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感受信息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出信息的概念1、问题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是信息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呢?(多媒体图片和录像:古代烽火台信息的传递、一些商品的商标等例子)你们从这些图片中能了解什么东西?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2、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

教材没有给出信息的标准定义,你能通过网络找找别人是怎么给“信息”下的定义吗?多找几个,并写明你最喜欢哪个定义。

提出信息的概念。

信息指的是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它涉及人类所有的活动。

3、信息的形式我们刚刚看到的有哪些形式的信息呢?学生回答:有图形图像信息、有声音信息、还有影视信息等等。

二、阅读P4知识窗五次信息革命 1.语言的诞生 2.文字的创造 3.造纸,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出现 5.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三、引导探索信息的特征1、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怎样才是信息呢?特征一:当我们在传递信息时,有的要通过纸张来传递,有的是刻在光碟上,还有的是靠我们的大脑来记忆存储信息,当我们需要信息时,就从这些存储信息的载体获取信息。

不管我们怎样传递信息,信息总是要依附在一定的介质上,这说明信息有怎样的特性呢?学生回答:依附性可存储性特征二:同学们,当你们有一个好消息的时候,你们会怎样?学生回答:我们会告诉身边的好朋友或亲人。

对了,你们的好消息这时就是信息,这个信息马上会一传十,十传百。

这说明信息可以用来怎样?学生回答:可传递。

对了,信息具有传递性。

特征三:提问: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那你我各自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回答:各一个。

再次提问: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我们每人有多少种思想?学生回答:两种思想。

我们在交换思想时也即在交换信息,信息在我们之间传递着。

这说明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也就是信息的其中一个特征:共享性。

总结:所有的信息都具有这三种特征,是哪三种呢?学生回答: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

除此之外信息还具有可转换、可处理、可利用等特征。

讨论信息的作用下面有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讨论,信息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例子1:明天是星期天,小明一家计划出去爬山游玩,但是今天一直下着小雨,小明一家不能确定明天是否依然维持着今天这样的天气或者下得更大。

他们看来天气预报说明天艳阳高照,是个出行的好天气,小明一家第二天放心地依计划行事,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例子2:一种新品种的苹果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刚开始一斤能卖十几二十块钱,这个信息传递开来,很多果农争相在自己的苹果园里都载上这种苹果,结果几年后,苹果成熟了,价格却跌到一斤几块甚至几毛钱,绝大部分果农都亏了血本。

学生讨论两个例子的不同作用。

看来,正确的信息能够给我们带来好的正面作用,为我们服务。

相反,错误的信息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信息有正反两方面,我们要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让信息为我们服务。

四、知识应用进行讨论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要求: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回答下面6道单选题。

把你的答案填写在下方的答题表格中。

1.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动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紧急有序的救灾工作,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信息的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不完全性D.真伪性2.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赶赴灾区的解放军战士B.在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C.救灾指挥部的总指挥员D.新浪网滚动播出的地震伤亡情况3.通过广播和电视跟踪报道北京奥运圣火在福建的传递盛况,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有A.声音和文字B.声音和视频C.文字和动画D.声音和动画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实况视频在因特网上传播,世界各地都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会议情况。

这主要归功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A.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B.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C.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D.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5.用计算机制作模拟汽车碰撞的全过程,这里应用了信息技术的A.虚拟现实技术B.语音技术C.GPS 全球定位D.生物技术6.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A.飞鸽传书B.移动电话C.烽火狼烟D.动画制作教学反思:第二节信息编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编码。

2.了解常见信息编码方式。

3.了解编码和解码的基本过程。

4.知道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对生活中常见编码的讨论,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体会信息编码活动的过程,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

(2)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知道什么是编码:(1)游戏1:热身活动1、听口令做动作:教师通过喊口令,请学生做动作。

2、看符号做动作:请学生看电脑屏幕上的符号做动作。

3、归纳:什么是“编码”。

(2)通过生活中的编码实例,体会编码给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了解编码的基本过程:游戏2:“识别动物”游戏1、给出8种动物,请学生根据动物的特征(有角、长尾、食肉、大体型)填写动物特征表。

2、给出动物的特征,让学生“识别”出是哪种动物。

3、归纳:(1)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在“识别动物”的游戏中,第一步,我们选择和组合代表动物特征的一组数字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编码过程;第二步,通过查看编码表,识别出该动物就是解码的过程。

(2)编码对信息处理的意义: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

三、了解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的方式:(1)了解计算机可以处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的信息,无论什么形式的信息,在计算机中都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这样计算机才能判别信息、处理信息。

(2)游戏3:“手指”游戏:1、学生从小手指开始,在每个手指上分别标注1,2,4,8,16,然后通过伸手指来表示数值。

2、归纳: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方法,和二进制的特点“逢二进一”。

(3)了解除了十进制数有二进制编码外,字符也普遍采用的是ASCII 码,每个汉字也有个二进制编码,叫汉字国际码。

(4)游戏4:“猜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信息”1、分组查看ASCII表,全班拼出二进制编码表示的I know,I can的信息。

2、归纳:计算机中所处理的一切信息都要转化成二进制才能进行传播和交流,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也就是计算机内部信息的编码。

计算机编码和解码都是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的。

四、小结。

(1)通过游戏和对生活中常见编码的讨论,了解常见的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2)通过游戏体会信息编码活动的过程,感受信息编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反思:第三节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3、认识技术的两面性,形成对待技术的正确方法。

过程与方法: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2、体验信息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能够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体验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有利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观看神州七号发射升空,体验使用到的技术;网上下载视频—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并演示整个升空过程;过程中要突出火箭发射升空原理:倒计时结束前,导流槽已注满水,以减少火箭火焰对发射架的损害。

在倒计时归零后,点火口令发出,火箭尾喷口喷出的燃料被点燃,火箭缓缓离开发射架。

火箭起飞后,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火箭将完成程序转弯,由垂直飞行转为向东南方飞行。

随着火箭的高度越来越高,可以抛掉已经用完燃料的箭体以减轻重量。

四个捆绑式助推火箭最先被抛掉。

然后第一级火箭发动关机,失去动力的火箭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上升,紧接着第二级火箭开机,火箭重新加速冲向太空。

在这期间,火箭飞行轨迹下方的各个测控站都密切监视着火箭的运行轨迹,并与理论轨迹相比对。

如有偏离,则将向火箭发出指令,做出姿态修正。

当火箭到达入轨点时,飞船与第二级火箭分离。

飞船进入轨道。

从这以后,发射场系统的工作就结束了,后续的工作交由测控通信系统和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来完成。

二、新课1、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导出信息技术的含义;分析神七发射升空整个过程中如果应用信息技术的,得出: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利用信息的技术”;2、信息技术的发展(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给他一张纸条写着“你吃饭了吗?”请他先用肢体语言表达,在用语言表达(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在用文字表达(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最后把复印好的纸条信息给所有学生(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请学生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的利弊,导出信息技术的前3次革命;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认识第四次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最后提出信息技术还将继续发展并导出下一话题——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3、请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利的)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总结出: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通便捷;虚拟现实技术等。

三、拓展延伸:调查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技术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让人类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新问题,信息技术了不例外。

因特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送和获取信息。

但是这种开放的特征也面临者病毒、黑客、网络陷阱等安全问题。

请问同学们你们的计算机是否曾感染过病毒?是否造成了损失?又是如何解决的?学生:……。

除了“开放”与“安全”这对矛盾外,还有“共享”与“尊重”“自由”与“规则”“虚拟”与“现实”等矛盾,请同学们发表自己对这些矛盾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