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创伤失血性休克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失血性休克

(完整word版)失血性休克

一.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

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

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二.失血量的估计按休克指数估计(休克指数=脉搏/ 收缩压。

正常为0.45)(1)休克指数=1:失血量约1000ml。

(2)休克指数=2:失血量约2000ml。

按损伤部位及程度估计(1)成人单一股骨骨折:内出血约800~1500ml。

(2)成人一侧胫骨骨折:内出血约400~1000ml。

(3)骨盆环骨折合并后腹膜血肿:内出血约2000~4000ml。

三.处理原则:补充血容量与控制出血并重1.补充血容量:根据血压和脉率变化估计失血量。

可先经静脉快速(45分钟)滴注平衡盐溶液和人工胶体液,若病人血压恢复正常并维持,表明失血量较小且已不再继续出血;若病人血红蛋白浓度>100g/L、血细胞比容>30%,表明能够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携氧能力),可不必输血;低于此标准,可视病人血压、脉率、中心静脉压及血细胞比容等情况输入血液制品。

2.止血:若病人存在活动性出血,应迅速控制出血。

可采用一些有效的临时止血措施,如止血带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纤维内镜止血等,为手术治疗赢的时间。

若为大血管破裂或实质性内脏器官(肝、脾)破裂等,则应在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及早手术止血。

四.临床表现:按照休克的病程演变,其临床表现分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2个阶段,或称休克早期和休克期。

1.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机体有一定代偿作用。

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交感-肾上腺轴兴奋,表现为神经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若处理及时,休克可纠正。

反之,病情继续发展,进入休克抑制期。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全面的营养素支持。
04 手术治疗时机选择和术式探讨
手术治适应证和禁忌证分析
适应证
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若经过积极 的液体复苏等初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 仍不稳定或存在持续性出血等情况,应 考虑手术治疗。此外,对于需要手术修 复的损伤器官或组织,也应尽早进行手 术治疗。
VS
禁忌证
在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存在严重合并 伤或多发伤等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存在 较高风险,应谨慎评估手术利弊并做出决 策。同时,对于已明确无手术指征或无法 通过手术治疗改善预后的情况,应避免不 必要的手术干预。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预测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验证共识中推荐的治 疗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推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应 用,提高救治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深入探讨创伤失血性休 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 我国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
患者因高处坠落导致骨盆骨折和腹腔内出血,经MDT团队 评估后,决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止血和稳定病情, 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之间的交叉 融合,多学科协作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随着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多学科协作的 效率和效果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05
多学科协作在创伤失血性休克 中应用
MDT团队建设和运作模式介绍
MDT团队建设
建立包括急诊医学、外科学、重症医学、输 血科、麻醉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确保团 队成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 训和演练。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和生活上的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评估外周循环状态,判断失血 量和休克程度。
止血与包扎技术应用
布或干净布料直 接压迫出血部位。
止血带止血
对于无法直接压迫止血的 四肢大出血,可使用止血 带。
包扎固定
对伤口进行包扎,减少污 染和进一步出血,同时固 定骨折部位。
疼痛控制与液体复苏初步措施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容量减少、心血管功能障碍和细胞代谢异常三个 方面。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使心输出 量减少,细胞代谢异常则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 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
05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早期康复介入时机和方法
早期康复介入时机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开始康复 介入,以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VS
康复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方案 。
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重要性
心理干预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经历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情绪,提高 康复信心。
纠正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 等血液制品;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 环酸等;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止血。
感染风险降低策略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 滥用。
处理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强 感染部位的引流和换药处理。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03
资源共享与应急机制
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时,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资源共享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持续改进与培训
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救治流程和规范,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创伤失 血性休克救治水平。
失血程度评估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 积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失 血程度,指导复苏策略。
创伤严重程度评估
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等工具,全面评估患者 创伤严重程度,预测休克 发生风险。
复苏策略选择及实施
液体复苏
优先选择晶体液进行快速补液, 根据失血程度和监测指标调整补
液速度和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在充分液体复苏基础上,根据患者 血压、心输出量等指标,适时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脏器灌注压。
失血性休克患者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 如何有效防治这些并发症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个体化治疗需求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伤情、失血量、年龄等因素差异较 大,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是 临床实践中的难题。
指南制定目标与意义
目标
本指南旨在规范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 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指导 和建议。
患者教育与康复
在救治成功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困难病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01
延误诊断与治疗
部分患者因伤势严重或合并其他损伤,导致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困难,

失血性休克-2024鲜版

失血性休克-2024鲜版

器官移植出血
器官移植手术中血管吻合口渗血、器 官本身出血等。
2024/3/28
10
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
老年人和儿童由于生理 特点,更容易出现失血
性休克。
2024/3/28
性别
女性在生理期和妊娠期 等特殊时期,失血风险
相对较高。
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 的患者,失血后更容易
出现休克。
01
02
03
04
合理膳食
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 化的膳食,满足其身体康复所
需的营养物质。
补充营养素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 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素。
促进伤口愈合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康复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促
进身体康复。
消除安全隐患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减少因设备故障 导致的伤害。
22
提高急救技能,及时止血和处理伤口
培训急救人员
加强急救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应对失血性休 克的救治能力。
掌握止血方法
学习和掌握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包扎 止血等,以减少血液流失。
正确处理伤口
对伤口进行及时、正确的清创和处理,预防感染 和并发症的发生。
28
THANK YOU
2024/3/28
29
2024/3/28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稳定
确保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024/3/28
辅助呼吸
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人工呼吸等辅助 呼吸措施。

《创伤失血性休克》课件

《创伤失血性休克》课件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研究者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细胞治 疗、基因治疗等,以期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提 供更好的救治手段。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
相关学术组织正在制定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实 践指南,以规范临床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 。
未来研究方向
基础研究深入开展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创伤失血性 休克的基础研究,探究其发病机制和 病理生理过程,为新治疗方法的研究 提供吸道畅通, 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控制出血
对明显的出血点进行止 血,如加压包扎、止血
带等。
液体复苏
在伤员血压稳定之前, 进行适当的液体复苏,
以维持血液循环。
康复指导
01
02
03
04
心理辅导
对伤员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面对创伤和康复过
程。
康复训练
根据伤员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
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
跨学科合作加强
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 、生物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资源,共 同推进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和治疗 。
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 临床试验,以验证新型治疗方法的疗 效和安全性。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患儿因车祸导致骨折和内脏损伤,出现大量失血和休克症状。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救治需要 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方式。通过及时的止血、输血和手术治疗,患儿得以成功救治。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研究进展
1 2 3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的完善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 准不断得到完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分类
按病因可分为外出血性休克和内出血 性休克,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失 血性休克。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因此及时、规范的救治对于提高患 者生存率及预后至关重要。
指南编写目的与意义
01
指南编写的目的在于为临床医生 提供一套全面、规范、实用的救 治方案,以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 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
策难度,同时 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以更好地 应对此类急危重症。
确定性治疗
确定性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和修复 组织损伤。
在进行确定性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资源可用性。
确定性治疗包括手术止血、血管栓塞 、止血药物等。
确定性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创伤复苏的 原则,包括维持血液循环、氧合和代 谢等。
损伤控制复苏
损伤控制复苏是一种针对严重 创伤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早期复苏流程
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中,早期复苏流程是整个治疗的关键。它强调了迅速评估和干预的重要性,以维持患者生 命体征和减少进一步损伤。
复苏流程图解
复苏流程图解包括评估、复苏和转诊三个步骤。评估是指对患者进行快速全面的检查,以确定损伤部位和程度; 复苏是在充分补液的基础上进行输血、输液等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转诊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根据 病情将其转至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04
指南与其他相关指南的 比较
与其他指南的异同点分析
共同点
强调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所有指南都强调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发生后,应尽早识别 并采取紧急干预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
推荐早期复苏:所有指南都推荐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发生后,应尽早开始复苏,以维 持生命体征和器官灌注。
与其他指南的异同点分析
建议定期评估和更新指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 证据的出现,需要定期评估和 更新指南,以保证其科学性和 适用性。

失血性休克完整版本

失血性休克完整版本
(2)肾血流量长时间严重不足,出现少尿甚至无 尿;3、皮肤发凉加重、发绀,可出现花瓣。失代 偿初期经积极救治仍属可逆,但若持续时间较长 则进入休克难治期。
休克发展的晚期阶段,不可逆性失代偿期。主要 临床表现为:
(1)血压进行性下降,给升压药仍难以恢复。
脉搏细速中心静脉压降低,中心静脉压降低,静
脉塌陷,出现循环衰竭,可致患者死亡;
(2)毛细血管无复流;
(3)由于微循环淤血不断加重和DIC的发生,
全身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细胞受损乃至死亡,
心脑肺肾等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肾淤血缺血
四、临床表现
休克晚期
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
皮肤淤血缺血
肾血流量 少尿 无尿
BP
脑缺血
神志淡 皮肤紫绀 漠昏迷
一般监测
1 神志 反映脑灌注 2 皮肤温度及色泽 反映体表灌注 3 血压 持续下降,收缩压<90mmHg,
(一)微循环的变化-收缩期-代偿期 ——相当于临床休克早期
循环血量↓→BP↓→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儿茶酚 胺↑→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血量↓毛细血管
内压↓。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通过直捷通路回流, 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增加,组织发生缺血缺氧。

组织液回吸收→自身输血输液 动静脉短路开放→回心血量↑ 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
休克继续发展
组织缺氧→缺氧代谢→酸性产物↑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后括约肌仍收缩
血液淤积于微循环→循环血量进一步↓ 休克加重
毛细血管壁细胞缺氧→通透性↑
血浆成分漏出血管外→血液浓缩、粘稠度↑
(三)微循环的变化-衰竭期-失代 偿期——相当于休克晚期
毛细血管内血液淤积、粘稠度↑及酸中毒 ↓
红细胞、血小板易发生凝聚→微血栓 ↓

(2024年)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2024年)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01
智能化护理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 高护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如自 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智能分析 病情等。
02
2024/3/26
03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04
28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6
29
2024/3/26
18
05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2024/3/26
19
营养需求评估及补充途径选择
营养需求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病情等因素,综合评估其每日所需 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 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量。
补充途径选择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能状 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途径,如口 服、鼻饲、胃造瘘等。
2024/3/26
补充血容量
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和休克 程度,遵医嘱给予晶体液 、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补 充血容量。
观察病情变化
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和尿量等变化,及时调整 输液速度和量。
10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3/26
11
感染防控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 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 少外源性感染的风险。
挑战
伤情复杂多变,需要快速准确评估和处理
2024/3/26
患者和家属情绪不稳定,需要心理护理和支持
25
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挑战和机遇
• 医疗资源紧张,需要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2024/3/26
26
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挑战和机遇

休克---失血性休克

休克---失血性休克

休克---失血性休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快速识别主要是根据致伤机制、组织低灌注临床表现以及血乳酸水平等临床指标。

01临床表现代偿期表现:主要以液体丢失,容量血管收缩代偿为主要表现,包括早期的皮肤或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口渴,心动过速,精神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呼吸加快,尿量正常或减少等。

此时期血压可能正常甚至偏高。

失代偿期表现:组织缺血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口唇、黏膜发绀,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明显缩小,少尿、无尿,皮肤花斑。

此时期可以出现脏器功能障碍,特别是ARDS,甚至MODS。

02量化判断方法休克指数: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 是脉搏(次/min)与收缩压(mmHg)的比值,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指标之一,可用于失血量粗略评估及休克程度分级。

休克指数的正常值为0.5~0.8,休克指数增大的程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性(表1)。

综合评估法:综合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尿量、神经系统症状等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程度进行分级。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监测与进阶评估01一般监测①生命体征:主要对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进行监测。

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与否及其程度取决于机体血容量丢失的量和速度。

心率增快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最早的临床表现,但是通过心率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同时应注意关注其他导致患者心率增快的常见因素如疼痛、发热等。

②尿量:尿量减少,充分补液后尿量仍<0.5mL/(kg·h),提示肾脏功能受损。

③皮肤:皮肤湿冷、发绀、苍白、花斑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s,提示外周组织低灌注。

④神志状态:意识改变,如烦躁、淡漠、谵妄、昏迷等,是反映脑低灌注的重要指标。

02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表3)。

床旁超声检查可动态评估心脏功能、血管外肺水、下腔静脉变异度等指标。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肺动脉导管作为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可在有条件的重症监护单元应用,或用于复杂、难治性休克或右室功能障碍患者。

急诊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策略与讨论

急诊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策略与讨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
针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手术,如 血管结扎、脾切除、血管修补等 。手术应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 下尽快进行。
损伤修复
在控制出血后,对其他损伤进行 修复,如骨折复位固定、脏器修 复等。
术后管理
术后要加强监测,保持血压、呼吸、心率、尿量等指标稳定。积极预防感 染和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
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律和血压,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或血压下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策略
目标
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维持血压稳定。 避免液体超负荷,防止肺水肿和脑水肿。
原则
• 快速输液,早期大剂量,持续监测。 •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 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和呼吸等指标。
尿量
尿量反映了肾脏的灌注情况, 休克时尿量减少,是肾脏功能 受损的表现。
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反映了脑部缺氧的程 度,休克时意识状态会下降,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初步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1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评估患者循环状
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伤情评估
快速评估患者受伤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是否有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预后影响因素
患者的年龄与基础疾病
患者的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 严重,预后越差。
创伤的严重程度
创伤的严重程度越高,失血量 越大,预后越差。
救治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 性
救治措施越及时有效,预后越 好。
患者的营养状况
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预后越 好。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流程 图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流程图应包括以下关键步骤:初期评估、液体复苏、 止血、输血、并发症预防、手术治疗以及转运原则。流程图的建立有助于医务 人员规范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效率,降低病死率。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患者信息
患者男性,45岁,因交通事故导致多处骨折和 内脏损伤。
症状
患者入院时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 搏细速,血压下降。
ABCD
病史
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长期服用药物治疗。
检查
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 示失血严重;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
病例分析与讨论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死 亡。
诊断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 积等指标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等。此外,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有助于确定病因和损伤部位。
细胞分子机制
对休克时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进 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方面,揭 示了休克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临床研究进展
早期诊断
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早期识别休克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能 够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的休克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输血、输液、手术 等,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02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紧急处理措施
止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 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快速转运
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 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失血性休克分哪三期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失血性休克分哪三期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失血性休克分哪三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诊断早治疗是为创伤患者后续的确定性治疗-手术干预赢得时间的可靠保障。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休克分期:①休克代偿期:即休克早期,表现为皮肤黏膜、心、脑、肾灌注不足的表现。

皮肤黏膜灌注不足,表现为皮肤、面色苍白、手足冷凉、口渴等,是失血性休克最早、最常见的表现。

随着休克程度的加深,皮肤苍白、发冷逐渐由四肢发展至全身,逐渐由冷凉发展成湿冷、冰冷,紫绀,甚至出现皮肤花斑,皮下出血。

心脏灌注不足,表现为心动过速。

但要排除影响因素。

脑组织灌注不足,早期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呼吸加快等。

肾灌注不足,早期表现为尿量正常或减少。

明显休克时出现少尿、无尿。

②休克失代偿期: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面唇发绀,冷汗,四肢、全身冰冷,脉搏细数无力,血压下降,脉压明显缩小,少尿、无尿,皮肤花斑,皮下出血,甚至MODS、MOF。

休克分度,见表1。

补液法则:即3:1法则:临床经验认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每丢失100ml血液则需补充300ml电解质溶液,即补液量是失血、失液量的2~4倍,补液量与失血、失液量之比3:1,其中晶体液与胶体液之比也3:1。

这是一种粗略的估计方法,院前急救应根据患者对最初液体治疗后反应的仔细观察来确定患伤者的补液量是过量还是不足。

院前急救救治原则:“先救命后治伤”、“生命第1、残废第2、感染第3”的原则,救治程序应遵循“VIPCI 或VIPCO救治程序”。

V:通气:保证气道通畅,充分通气,给氧:昏迷者防呕吐误吸防舌根后坠;清除气道异物、呕吐物、血块等;使用口咽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

I:快速有效扩容,抗休克:①迅速建立1~2条大口径近心端静脉通道,快速扩容。

②液体的选择:首选乳酸钠林格氏液,其次是生理盐水。

③补液的量及速度:根据对创伤患者失血、失液量的估计和补液3:1法则确定伤者最初的补液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休克引起急性多器官损伤的表现:
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
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 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心:休克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心肌缺血,最后引起心脏肌细胞损伤
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而且在治
3-创伤失血性休克
创伤的流行病学
✓全球 ✓中国 ✓美国
创伤致死100万/年 致伤1000万/年 创伤致死20万/年 致伤200万/年 34岁以下人群中第一死因
创伤的三个死亡高峰与死因
伤后 时间 第一高峰 数分钟
第二高峰 24h内
死因
百分比 (%)
原发伤
30
休克、气道梗阻、
血气胸
30
第三高峰
24h后 -数周
✓ 等渗晶体溶液会激活中性粒细胞、上调血管内皮黏附分子 表达,激活机体内炎症反应,加剧再灌注损伤
✓多项研究表明晶体与胶体溶液复苏对患者 的预后无显著差异
✓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理想复苏液体应能 够提供快速、持久的扩容,以供给组织灌注, 预防或延迟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此外还应 避免诱发全身免疫炎症反应
1.等渗晶体溶液
✓ 等渗晶体溶液:平衡盐溶液和生理盐水溶液
✓ 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浓度、酸碱度、渗透压及缓冲碱均与 细胞外液相近而成为目前复苏时最常用的液体,能有效增加 血容量,补充组织间隙的液体,同时避免大量生理盐水导致 的高钠血症和高氯性酸中毒
液体复苏治疗可显著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 ✓ 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液体选择以及
复苏终点的判断等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目前认为微循环动脉血灌流急剧减少,引起重 要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 各型休克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休克的治疗应着重于尽快改善 微循环,休克的恢复取决于微循环的改善,而 不单纯取决于提高血压
ARF、脓毒症、内 环境紊乱、ARDS、 40 MODS/MOF
有关创伤的四个名词概念
✓ 多发伤
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严重损伤
✓ 多处伤
同一部位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
✓ 复合伤
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 成的损伤
✓ 严重创伤
伴有休克和/或重要脏器损伤并威胁生命的创伤
创伤八大致命性并发症
✓允许性低血压(permissive hypotension)原则在出 血未外科手术有效止血前,不过早容量复苏而是 在即将手术时才开始容量复苏的策略
✓2002年Cochrane 创伤组研究结论:从随机 对照的研究中,未发现有支持在未被控制出 血前进行大容量输液的证据, 因此不能肯定 液体复苏对出血伤员治疗是有效的
✓ 正压复苏策略:也称立即复苏或经典复苏,是传统 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这种复苏方法 源于Wiggers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即对失血 性休克立即快速给予大容量输液, 要求维持血压在 正常范围内, 直至出血得到控制
✓ 临床大多数创伤性休克是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 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正压液体复苏进行大容
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会导致①因持续出血而总 失血量增加②血液稀释③体温下降④凝血功能障 碍⑤氧输送不足
✓延迟复苏策略 :Bickell等1994年于N Engl J Med发表了对躯干刺通伤低血压患者进行立即 复苏和延迟复苏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迟复苏 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立即复苏者。随后多项研 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虽然目前对休克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 存在许多争论和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被认识的问题
二、休克表现
1、 休克早期表现:休克开始机体对血容量减少有一定代偿 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高,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 烦躁不安。血容量减少的症状不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皮肤 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如果 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进一步发展则进入休克期
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道:休克可引起胃肠道溃疡、肠源性感染。 血液系统: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皮肤、粘膜出现瘀斑,则提示病情已经发展至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1、液体复苏时机与策略 2、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的选择 3、传统参数正常还不是复苏终点 4、其他监测指标
㈠、液体复苏时机与复苏策略
2、休克期表现: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很明显的苍白、 尿少或根本无尿、口唇肢端发青,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 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 昏迷。血压不断下降,甚至测不出血压,脉搏摸不清。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烦躁、皮肤青紫越来越厉害,而且 通过吸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就应考虑病人出现了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
✓个体化策略 但多数学者对完全否定传统正 压复苏方法持审慎态度, 认为延迟复苏是有 条件的, 受到出血速度、伤员可耐受时间的 制约。故治疗应个体化,不能对所有创伤失 血性休克患者固定使用某种液体复苏策略。
㈡、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液的选择
✓输晶体还是胶体? 晶体液中输高渗溶液还是 低渗溶液? 这些问题争论已久,目前尚无统 一认识
✓ 等渗溶液的扩容效能与扩容的持久性差,使用3倍体积的晶 体溶液才能获得1倍体积的有效血容量,故在休克过程中使 用晶体溶液复苏所需要的容量大,大部分液体转移至组织间 隙及细胞内,增加组织水肿和肺水肿,甚至导致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ARDS)
✓ 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晶体溶液复苏会加剧脑水肿、进一步增 高颅内压
① SHOCK ②气道梗阻 ③血气胸 ④内环境紊乱
⑤ ARF ⑥ ARDS ⑦ SEPSIS ⑧ MODS/MOF
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评价
✓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 ✓ 创伤失血性休克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
乱, 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 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30%左右 ✓ 液体复苏治疗是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有效的
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 闭塞、不通畅,结果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 就供氧不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肝: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肝脏功能障碍
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