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85页PPT
合集下载
紫外光谱课件PPT
光源
提供紫外光,通常使用氘灯或 汞灯。
单色器
将光源发出的光色散成单色光 ,以满足光谱测量的需要。
实验操作流程
样品准备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待测样品,确保样品 纯净且浓度适中。
数据记录
实时记录光谱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
光谱设置
根据实验目的,设置光谱范围、扫描速度 等参数。
测量光谱
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池,启动仪器进行光 谱测量。
环境监测
紫外光谱可用于检测空气和水体 中的有害物质,如臭氧、氮氧化 物、酚类化合物等。
生物医学研究
紫外光谱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 子的结构和功能,如蛋白质、核 酸等,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 要的意义。
02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分子内部能级之间的跃迁。当特 定频率的光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分子能够吸收特定频率的 光,导致分子内部能级发生跃迁,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未来紫外光谱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紫外光谱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检测精度和 灵敏度,拓展应用范围。
新型的紫外光谱技术将不断涌现,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光子晶体等,这 些技术将为紫外光谱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紫外光谱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与质谱、 红外光谱等技术的联用,能够实现更全面、准确的分析。
影响因素
谱线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 度、压强、物质的浓度等。在一定的 条件下,谱线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 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谱线强度 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03
紫外光谱的实验技术
实验设备与仪器
紫外光谱仪
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区的吸收 光谱,是进行紫外光谱实验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PPT讲稿
光是由光子流组成,光子的能量:
E=h=hc/
(Planck常数:h=6.626 × 10 -34 J × S )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 白光(太阳光):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单色光:单波长的光(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可见光区:400-750 nm 紫外光区:近紫外区200 - 400 nm
生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称为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 电子光谱。
讨论:
(4)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级间的 能量差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性 的依据。 (5)吸收谱带强度与分子偶极矩变化、跃迁几率有关, 也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通常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摩 尔吸光系数εmax也作为定性的依据。不同物质的λmax有时可能 相同,但εmax不一定相同; (6)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成正比, 这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 σ σ* (150~210nm)
H
* n σ* (259nm)
HCI
H
(2)不饱和脂肪烃
• 这类化合物有孤立双键的烯烃(如乙烯)和共轭双键的烯
烃(如丁二烯),它们含有π键电子,吸收能量后产生
π→π*跃迁。乙烯(孤立双键)的
m
a
为171nm(
x
=
15530 L mol1 cm1 );而丁二烯H(2C CH CH CH2 )
列吸收带,称为精细结构吸收带,亦称为B吸收带[从德文 Benzenoid(苯的)得名],这是由于跃迁和苯环的振动的重叠引起的。B 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来辨认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与生色团连结时,有B和K两种吸收带,有时还有R吸收带,其中 R吸收带的波长最长 。
生色团与助色团
生色团(Chromophore): 最有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是由π→π*和n→π*跃迁产生
E=h=hc/
(Planck常数:h=6.626 × 10 -34 J × S )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 白光(太阳光):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单色光:单波长的光(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可见光区:400-750 nm 紫外光区:近紫外区200 - 400 nm
生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称为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 电子光谱。
讨论:
(4)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级间的 能量差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性 的依据。 (5)吸收谱带强度与分子偶极矩变化、跃迁几率有关, 也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通常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摩 尔吸光系数εmax也作为定性的依据。不同物质的λmax有时可能 相同,但εmax不一定相同; (6)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成正比, 这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 σ σ* (150~210nm)
H
* n σ* (259nm)
HCI
H
(2)不饱和脂肪烃
• 这类化合物有孤立双键的烯烃(如乙烯)和共轭双键的烯
烃(如丁二烯),它们含有π键电子,吸收能量后产生
π→π*跃迁。乙烯(孤立双键)的
m
a
为171nm(
x
=
15530 L mol1 cm1 );而丁二烯H(2C CH CH CH2 )
列吸收带,称为精细结构吸收带,亦称为B吸收带[从德文 Benzenoid(苯的)得名],这是由于跃迁和苯环的振动的重叠引起的。B 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来辨认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与生色团连结时,有B和K两种吸收带,有时还有R吸收带,其中 R吸收带的波长最长 。
生色团与助色团
生色团(Chromophore): 最有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是由π→π*和n→π*跃迁产生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课件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1.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 区的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波长范围:100-800 nm.
(1) 远紫外光区: 100-200nm;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 (3) 可见光区: 400-800nm。
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
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 ⑤ 出射狭缝。
3.样品室
样品池、吸收池(比色皿)。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 种。
1cm 长方形测量池 两面透光
圆形测量池 两面透光
可拆卸圆形测量池 两面透光
气体测量池 两面透光
微量测量池 两面透光
流动测量池 两面透光
4.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
检测器是一种光电转换元件,是检测单色光通过溶液被吸收
芳香族的吸收带
有机物各种电子跃迁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图
二、常用术语
A. 发色团
是指分子中产生吸收带的主要官能团;吸收带的 λmax > 210nm, 属于π→π* 、 n →π* 等跃迁类型。 生色团为不饱和基团: C=C、N=O、C=O、C=S等;生 色团吸收带的位置受相邻取代基或溶剂效应的影响,吸收峰 向长波或短波移动。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光源
光源
单色器
碘 钨 灯
样品池
检测器
数据处理 仪器控制
单色器
氘 灯
光 电 倍 增 管
参比池 样品池
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
一、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 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 钨灯、卤钨灯等:热辐射光源 ,可见光区,其辐射波长范
1.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 区的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波长范围:100-800 nm.
(1) 远紫外光区: 100-200nm;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 (3) 可见光区: 400-800nm。
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
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 ⑤ 出射狭缝。
3.样品室
样品池、吸收池(比色皿)。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 种。
1cm 长方形测量池 两面透光
圆形测量池 两面透光
可拆卸圆形测量池 两面透光
气体测量池 两面透光
微量测量池 两面透光
流动测量池 两面透光
4.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
检测器是一种光电转换元件,是检测单色光通过溶液被吸收
芳香族的吸收带
有机物各种电子跃迁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图
二、常用术语
A. 发色团
是指分子中产生吸收带的主要官能团;吸收带的 λmax > 210nm, 属于π→π* 、 n →π* 等跃迁类型。 生色团为不饱和基团: C=C、N=O、C=O、C=S等;生 色团吸收带的位置受相邻取代基或溶剂效应的影响,吸收峰 向长波或短波移动。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光源
光源
单色器
碘 钨 灯
样品池
检测器
数据处理 仪器控制
单色器
氘 灯
光 电 倍 增 管
参比池 样品池
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
一、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 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 钨灯、卤钨灯等:热辐射光源 ,可见光区,其辐射波长范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
分析 化学
化 学 分 析
分析 化学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原子吸收 原子发射 荧光、磷光 核磁共振
仪 器 分 析
光谱分析 色谱分析 质谱 电分析
二、紫外光谱的原理
1、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
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特点:①E小,λmax250~400nm,εmax<100
②溶剂极性↑,λmax↓ → 蓝移(短移)
R带举例
CH3 CH3 C=O max 279nm( 15)
O CH2=CH-C-H
max(R) 315nm( 14)
O CH3-C-H max 291nm( 11) O C-CH3 max(R) 319nm( 50)
(2)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
由共轭双键的π→ π*跃迁产生
(—CH=CH—)n,—CH=C—CO—
特点: ① λmax 210-270nm,εmax>10000 ②共轭体系增长,λmax↑,εmax↑; ③溶剂极性↑时,λmax不变(双烯) 或发生红移(烯酮)。
K带举例
三部:
生物制品
药材及饮片、 植物油酯、 提取物等共 1146种
共101种
84种,占含量测定 52.1%
903种,占仪器分析 测定含量的87.6%
一、紫外光谱的由来 二、紫外光谱的原理 三、紫外光谱的术语
四、紫外光谱仪的类型
五、紫外光谱的应用
一、紫外光谱的由来
无机 化学
有机 化学
四大化 学
物理 化学
紫外可见光谱PPT课件
A=cbε
2. 基本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
2.1 光源
要求: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 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其辐射波长范围在 320~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0~375 nm 的连续光谱
2.2 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 统。
紫外-可见光谱
主讲人
1.吸收 2.漫反射 3.荧光
紫外-可见吸收 光谱
1. 紫外线、可见光 2. 定义 3.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1. 紫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 起人们的视觉。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 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可 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n→σ* 跃迁。
化合物 H2O
CH3OH CH3CL
CH3I CH3NH2
max(nm) 167 184 173 258 215
max 1480 150 200 365 600
1.3 π→π*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 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 摩尔吸收系数εmax一般在104 L·mol-1·cm-1以上,属于强吸收。 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可发生此跃迁。如乙烯π→π*跃迁的λ
2.3 样品室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 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2.4 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 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2. 基本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
2.1 光源
要求: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 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其辐射波长范围在 320~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0~375 nm 的连续光谱
2.2 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 统。
紫外-可见光谱
主讲人
1.吸收 2.漫反射 3.荧光
紫外-可见吸收 光谱
1. 紫外线、可见光 2. 定义 3.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1. 紫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 起人们的视觉。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 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可 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n→σ* 跃迁。
化合物 H2O
CH3OH CH3CL
CH3I CH3NH2
max(nm) 167 184 173 258 215
max 1480 150 200 365 600
1.3 π→π*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 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 摩尔吸收系数εmax一般在104 L·mol-1·cm-1以上,属于强吸收。 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可发生此跃迁。如乙烯π→π*跃迁的λ
2.3 样品室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 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2.4 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 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PPT
1 光源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 可见光光源,如钨灯和卤钨灯;紫外光源,如氢 灯和氘灯。
根据测定时所选用的光源: 可见分光光度法(400800nm) 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 nm)红外分光光度法(800nm50m)
氙灯
氢灯
钨灯
2 单色器 单色器以棱镜或光栅分光,提供单色光。
⑵准确度高,浓度测量相对误差仅有1~3%;
⑶操作简便、迅速,所需设备并不复杂;
⑷应用广泛。
缺点: ⑴仅适合微量分析;
⑵所需仪器相对昂贵。
应用
1
1.定性分析 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 同的分子、原子和不 同的分子空间结构, 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 也就不会相同,因此, 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 的、固定的吸收光谱 曲线
uv的测定范围有机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分析光学测定生物化学分析环境分析色彩測定临床分析有机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分析光学测定生物化学分析环境分析色彩測定临床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涉及化学化工医疗卫生冶金地质食品饮料农业化肥畜牧水产机械制造计量科学环保制药生物材料石油等领域中的科研教学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和产品检验等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测定纯度检查动力学研究等等
1)对照法
2.5 25.00 1000 0.508 Ci Ci 98.1 g / mL 10 1000 0.518
21:29:12
2.吸收系数法
C=A/E1%L
当其为百分吸收系 数E1%时
吸光度的测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575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中某些特定波长的光线选择吸收的结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课件PPT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课件
目录
• 引言 • 基础知识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 实验技术 • 应用实例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实验操作 了解光谱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课程大纲
第一章紫外可见Βιβλιοθήκη 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化学计量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化学计量学中用于多元校正和模型构建,提高分析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 方式。
蛋白质结构分析
通过对蛋白质的紫外光谱进行分析,可以推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生物活性物质检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检测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 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吸收光谱的应用
01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
02
金属离子的测定
03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通过比较已知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可以鉴定未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测量金属离子在特定波长下 的吸光度,可以测定金属离子的 浓度。
通过分析生物大分子在紫外可见 区的吸收光谱,可以研究其结构 和功能。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三章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第四章
光谱分析的应用及前景
02
基础知识
光的性质
01
02
03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 动性质,包括振幅、频率 和波长等特征。
光的粒子性
光同时具有粒子性质,光 子是光的能量单位,可以 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目录
• 引言 • 基础知识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 实验技术 • 应用实例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引言
课程目标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实验操作 了解光谱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课程大纲
第一章紫外可见Βιβλιοθήκη 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化学计量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化学计量学中用于多元校正和模型构建,提高分析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 方式。
蛋白质结构分析
通过对蛋白质的紫外光谱进行分析,可以推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生物活性物质检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检测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 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吸收光谱的应用
01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
02
金属离子的测定
03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通过比较已知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可以鉴定未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测量金属离子在特定波长下 的吸光度,可以测定金属离子的 浓度。
通过分析生物大分子在紫外可见 区的吸收光谱,可以研究其结构 和功能。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三章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第四章
光谱分析的应用及前景
02
基础知识
光的性质
01
02
03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 动性质,包括振幅、频率 和波长等特征。
光的粒子性
光同时具有粒子性质,光 子是光的能量单位,可以 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法PPT.
1.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
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P7)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
(3)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
和转动能级
能级示意图
三种能级都是量子化的,且各自具有相应 的能量
分子的内能:电子能量Ee 、振动能量Ev 、 转动能量Er 即 E=Ee+Ev+Er
分子内运动涉及三种跃迁能级,所需能量 大小顺序: ΔΕe>ΔΕv>ΔΕr
不同物质结构不同或者说 其分子能级的能量(各种能级 能量总和)或能量间隔各异, 因此不同物质将选择性地吸收 不同波长或能量的外来辐射, 这是UV-Vis定性分析的基础。
定性分析具体做法是让不 同波长的光通过待测物,经待 测物吸收后,测量其对不同波 长 光 的 吸 收 程 度 ( 吸 光 度 A) ,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辐射波 长为横坐标作图,得到该物质 的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据吸 收曲线的特性(峰强度、位置 及数目等)研究分子结构。
轮毂上的品牌
e
迁产生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称为紫
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电子光谱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由于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的电磁辐射,分
子中价电子(或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而产生紫
外-可见吸收光谱。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
能级间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含有振动能级
和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宽谱带,
接听电话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经常有人做的不规范。需要注意的是,接电话时应该用左手拿话筒。如果不注意这些礼仪,动作
或分子振动光谱; 不规范,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最全PPT
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在320~
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
2、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 由于每份溶液中都含有待测组分,因此,标准曲线不经过原点。
(2) 270-350 nm有吸收峰 醛酮 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②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 重点: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吸收曲线,吸收定律,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显色反应,定量分析方法,光度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如果多个组分之间的吸收曲线有干扰则可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以解联立方程式的方法,求得各个组分的含量或浓度。 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
光束; (1)200-400nm 无吸收峰。
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 各种有机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有确定值。 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③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紫外区:氢、氘灯。 (3) 250-300 nm 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芳环的特征 吸收
光栅;
④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 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 ⑤出射狭缝。
3.样品室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 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 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 般用玻璃池。
4.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 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 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 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Absorbance
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
2、单色器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 由于每份溶液中都含有待测组分,因此,标准曲线不经过原点。
(2) 270-350 nm有吸收峰 醛酮 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
②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 重点: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吸收曲线,吸收定律,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显色反应,定量分析方法,光度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如果多个组分之间的吸收曲线有干扰则可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以解联立方程式的方法,求得各个组分的含量或浓度。 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
光束; (1)200-400nm 无吸收峰。
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 各种有机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有确定值。 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③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紫外区:氢、氘灯。 (3) 250-300 nm 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芳环的特征 吸收
光栅;
④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 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 ⑤出射狭缝。
3.样品室
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 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 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 般用玻璃池。
4.检测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 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 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 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Absorbance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σ*、 n* 、 π π*属于远紫外吸收 n π *跃迁为禁戒跃迁,弱吸收带--R带
2.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当醛、酮被羟基、胺基等取代变成酸、酯、酰胺时, 由于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影响羰基,λmax蓝移。
3.硫羰基化合物
ppt课件完整
12
R2C=S 较 R2C=O 同系物中n π *跃迁λmax红移。
(2)220-250nm内显示强的吸收(近10000或更大),这 表明K带的存在,即存在共轭的两个不饱和键(共轭二烯 或、 不饱和醛、酮)
(3)250-290nm内显示中等强度吸收,且常显示不同程度 的精细结构,说明苯环或某些杂芳环的存在。
(4)250-350nm内显示中、低强度的吸收,说明羰基或共
于A,A-B出现新的吸收(一般均为强化了的吸收)
设C为不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在A-B-C结构中,C阻止 了A与B之间的共轭作用,亦即C具有隔离效应。从另一 方面来看A-B-C的紫外吸收就是A、B紫外吸收之加和。 这称为“加和规律”。
ppt课件完整
34
2.7.2.紫外谱图提供的结构信息
(1)化合物在 220 - 800nm 内无紫外吸收,说明该化合 物是脂肪烃、脂环烃或它们的简单衍生物(氯化物、醇、 醚、羧酸等),甚至可能是非共轭的烯。
ppt课件完整
26
OCH3﹥OH﹥ Br﹥Cl﹥CH3﹥NH3+
生色团取代的苯:含有 π 键的生色团与苯环相连时, 产生更大的 π π* 共轭体系,使
B 带 E 带产生较大的红移。
不同生色团的红移顺序为:
NO2 > Ph >CHO > COCH3 > COOH > COO- >CN > SO2NH2 ( > NH3+)
2.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当醛、酮被羟基、胺基等取代变成酸、酯、酰胺时, 由于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影响羰基,λmax蓝移。
3.硫羰基化合物
ppt课件完整
12
R2C=S 较 R2C=O 同系物中n π *跃迁λmax红移。
(2)220-250nm内显示强的吸收(近10000或更大),这 表明K带的存在,即存在共轭的两个不饱和键(共轭二烯 或、 不饱和醛、酮)
(3)250-290nm内显示中等强度吸收,且常显示不同程度 的精细结构,说明苯环或某些杂芳环的存在。
(4)250-350nm内显示中、低强度的吸收,说明羰基或共
于A,A-B出现新的吸收(一般均为强化了的吸收)
设C为不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在A-B-C结构中,C阻止 了A与B之间的共轭作用,亦即C具有隔离效应。从另一 方面来看A-B-C的紫外吸收就是A、B紫外吸收之加和。 这称为“加和规律”。
ppt课件完整
34
2.7.2.紫外谱图提供的结构信息
(1)化合物在 220 - 800nm 内无紫外吸收,说明该化合 物是脂肪烃、脂环烃或它们的简单衍生物(氯化物、醇、 醚、羧酸等),甚至可能是非共轭的烯。
ppt课件完整
26
OCH3﹥OH﹥ Br﹥Cl﹥CH3﹥NH3+
生色团取代的苯:含有 π 键的生色团与苯环相连时, 产生更大的 π π* 共轭体系,使
B 带 E 带产生较大的红移。
不同生色团的红移顺序为:
NO2 > Ph >CHO > COCH3 > COOH > COO- >CN > SO2NH2 ( > 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