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 传热学 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各向热流密度
q dt dx
二导热系数
1、定义式
2、实现机理
q gradt
2t 2t 2t 。 x 2 y 2 z 2
1 气体:依靠分子热运动和相互碰撞来传递热量。 ○ 2 非导电固体:通过晶体结构的振动来传递热量。 ○ 3 液体:依靠不规则的弹性振动传递热量。 ○
q h(t w t f )
h——对流换热系数,W/(m2·℃)。 (物理意义:流体与壁面的温差为 2、总热流密度
q qr (对流换热量 ) qc (辐射换热量 )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
1、基本概念 1 等温面:由温度场中同一瞬间温度相同点所组成的面。 ○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3、比较 同种物质: 固 液 气 不同物质: 金属 非金属 4、温度线性函数
2) 多层筒壁
q
t f1 t f 2 1 1 h1 h2
ql
t w1 t w,n 1 1 n 1 d i 1 ln d 2 i 1 i i
2) 多层平壁
2、第三类边界条件
1) 单层筒壁
t f1 t f 2 ql d 1 1 1 ln 2 h1 2r1 2 d1 h2 2r2
对流换热概述
5) 动力粘度μ 和运动粘度υ 粘度大的物体,容易在壁面上形成更厚的流动边界层,阻碍 了流体的流动, 且形成了一层热阻, 从而减小了传热, 因此μ (υ ) 越大,h 越小。
7) h 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它的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 8) 定性温度 用以确定参数的这一特征性温度( t m (t f t w ) 2 ) 。 9) 定型尺寸 对流动和换热有决定性影响的特征尺寸。 管内流动——内径 外掠平板——板长 外掠单圆管——外径 外掠管束——间距
第一章
热量传递过程由导热、对流、辐射 3 三种基本方式组成。
绪论
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
一导热
导热又称热传导,是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或不同温 度的各部分直接紧密接触时,依靠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 观粒子的热运动而进行热量传递的现象。 1、 傅里叶公式
三热辐射
q t w n s
3 第三类边界条件:已知任何时刻的边界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 ○ 传热系数 h 及周围流体温度 tf。
t s tw
2 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任何时刻的热流密度或温度变 ○ 化,即
t h(t s t f ) n s
第三章
一通过平壁的导热
1、第一类边界条件 1) 单层平壁(定λ )
2多层平壁稳态时通过各层的q相等nnn?wwttq?????????11112第三类边界条件1单层平壁定212111hhttqff??????2多层平壁2112111hhttqniiiff????????二通过圆筒壁的导热1第一类边界条件1单层筒壁??多层筒壁??????????????单位管长热流量2热流量
t w1 t w 2
A (W)
λ ——导热系数,W (m C ) 。 (物理意义:单位厚度的物体具有单位 温度差时,在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上的导热量。 ) 2、热流密度
q
t w1 t w2 t (W/m2) A R
二热对流
热对流,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1、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 流体与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接触时所发生的传热过程。 热对流是传热基本方式之一,而对流换热不是。 区别 对流换热是导热和热对流 2 种基本方式的综合作用。 对流换热必然具有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相对运动。 2、牛顿冷却公式
t t 温度分布:t t w1 w1 w 2 x 热流密度:q t w1 t w 2
稳态导热
q t f1 t f 2
n 1 1 i h1 i 1 i h2
二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1、第一类边界条件 1) 单层筒壁
2) 多层平壁 (稳态时,通过各层的 q 相等)
当速度为 u 的粘性流体掠过壁面时,会在壁面上产生摩擦, 从而制动了流体的运动,使靠近壁面的流体速度降低,而直接贴 附于壁面的流体实际上将停滞不动。 2) 主要特征 1 流场可划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只有在边界层内,流体的 ○ 粘性才起作用;在主流区可以认为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
2) 换热过程分析 热边界层内流体运动的状态对于对流换热起着决定性的影 响。在层流流动的热边界层中,壁面法线方向上的热量传递方式 主要是导热;在湍流流动的热边界层中,层流底层的热量传递依 靠导热,而湍流核心层,速度脉动引起的对流混合是主要的热量 传递方式。
a c ——热扩散率, m 2 s 。分子代表导热能力,分母代表容热
能力。 (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部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 力。 ) 2、定解条件 1) 时间条件
t 0 t 常数
2) 边界条件 1 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任何时刻的温度分布,即 ○
q s q w 或
q
1 n 1 n
t w1 t w,n 1
2、第三类边界条件 1) 单层平壁(定λ )
r ln r1 温度分布:t t w1 (t w1 t w 2 ) r ln 2 r1 t t 热流量:ql w1 w 2 (单位管长热流量) d 1 ln 2 2 d1
T E Cb (W/m2) 100
Cb——辐射系数,Cb=5.67W/(m2·K4)。 4、辐射量计算
T1 4 T2 4 q C1, 2 100 100
4
四传热过程
1、总阻
R 1 1 h1 h2
2 等温线:等温面上的线,一般指等温面与某一平面的交线。 ○ 3 热流线:处处与等温面(线)垂直的线。 ○ 2、傅里叶定律(试验定律)
q gradt
(1 bt)
三导热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1、导热微分方程 t 2 非稳态: a t 有内热源 c 2 稳态: t 0 t 2 非稳态: a t 无内热源 稳态: 2 t 0 拉普拉算子 2 t
三通过肋壁的导热
1、概念 过于温度:某点温度与某一定值温度(基准温度)之差。 2、肋片效率计算
2) 多层筒壁
t f1 t f 2 ql 1 1 n 1 d i 1 1 ln h1d1 2 i 1 i di h2d n1
f
实 理
m th(m H) mH
对流换热的基本方程
受迫对流换热:流体的运动是由水泵、风机、水压头的作用所引 起,则产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对流换热:流体的运动是由流体内部的温差产生的密度差所 引起的,则产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3) 导热系数λ 导热系数大,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导热热阻就小,其以导热 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就强,因此对流换热强。 4) 比热容量ρ cP 表示单位体积的流体容纳热量的能力。ρ cP 大的流体,单位 体积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热量,从而以热对流的方式转移热量的能 力就更大。
对湍流: Prt
vt at
1) 当 Pr 1 时, St
f 8 f 0.0396 Re 1 4 8
当 Pr 1 时, St Pr 2 3 2) 雷诺数 管内流动: Re m
2、外掠平壁湍流换热 1) 当 Pr 1 和 Prt 1 时,层流和湍流服从同一类比方程。 雷诺类比方程
1、有限差分法 原理:用有限个离散点(节点)上物理量的集合代替在时间、空间上 连续的物理量场,按物理属性建立各节点的代数方程并求解,来获得 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集合。 2、内部节点离散方程
第六章
一
1、对流换热和热对流的区别 热对流是传热基本方式之一,而对流换热不是。 对流换热是导热和热对流 2 种基本方式的综合作用。 对流换热必然具有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相对运动。 2、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1) 流态 分为层流和湍流。Re 越大,涡旋扰动越强烈,h 就越大 2) 流动起因
ul
柯尔朋类比率 St Pr 2 3 临界距离 Re
1 Cf 2
u xc
0.8
( Re c 5 105 )
2、衰减度
Leabharlann Baidu
3、延迟时间
x
Aw exp(x ) Ax aT
2 T aT 1 T x 2 a
第五章
导热问题数值解法
1 (t m ,n 1 t m ,n 1 t m 1,n t m 1,n ) 4 3、边界节点离散方程 1 1 y t m ,n (t m ,n 1 t m ,n 1 ) (t m 1,n qw ) 4 2 t m,n
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或光子)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1、特点 1 辐射能可以通过真空自由地传播而无需任何中间介质。 ○ 2 一切物体只要具有温度 (高于 0K) 就能持续地发射和吸收辐射能。 ○ 3 不仅具有能量传递, 还有能量的转换: 热能——电磁波——热能。 ○ 2、辐射换热:依靠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 3、辐射力 物体表面每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辐射的全部能量。
q
um d
c P
dt du
(u m 为平均速度)
1 简单雷诺类比率 St C f 2 2) 当 Pr 1 时,
管流临界雷诺数: Re c 2300 4、相似性质 1) 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同名相似准则必定相等。 2) 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各物理量场分别相似。 3) 彼此相似的现象,必然 hl 数群保持相等。 5、相似准则 1) 雷诺准则: Re
Bi 0,即
Vc
2、
d hA d
二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
exp(BiV FOV )
五周期性非稳态导热
1、概念 工程上把室外空气与太阳辐射两者对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 用一 个假想的温度 te 来衡量,这个 te 称为室外综合温度。 最大值出现时间逐层推移现象称为时间的延迟。 当深度足够大时,温度波动振幅就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这种深度下的地温就可以认为终年不变,称为等温层。
u y
( Pa s )
( m2 s )
6) 几何因素 几何因素涉及壁面尺寸、 粗糙度、 形状及与流体的相对位置, 它影响流体在壁面上的流态、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从而对换热 产生影响。
第七章
一
1、流动边界层 1) 成因
对流换热的求解方法
以
边界层分析
t tw 0.99 为外缘线,该外缘线到壁面间的流体薄层。 t f tw
二
类比
类比:比较两个或两类不同的物理现象之间在某些方向的相似性,找 出相似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现象的有关知识或结 2 边界层极薄, 其厚度δ 与流动方向的平壁尺寸 l 相比是极小的。 ○ 论推移到另一对象。 1、普朗特数 3 根据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边界层可分为层流边界层和湍流 ○ c 对层流: P r P 边界层,而湍流边界层贴壁处仍存在一层极薄的层流底层。 2、热边界层 1) 定义
第四章
一基本概念
1、变化过程特点 1) 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
渐消失 初始阶段:初始温度逐 度分布 正规状况阶段:改变温 新的稳态阶段:新平衡
非稳态导热
傅里叶准则
FO a 2
三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
1、概念 半无限大物体:几何上是指只有一个边界面,从 x=0 的界面向 x 正方 向及其他 2 个坐标(y,z)方向无限延伸的物体。严格意义上的半无 限大物体是不存在的,然而,工程上有些物体的导热现象可以看成半 无限大物体,比如地面的受热或暴冷向地下的传递过程。 2、渗透厚度
2) 热流方向上热流处处不等 2、毕渥数
Bi
1) 2) 3)
内阻 h 外阻 1 h
( ) 12a 3.46 a
四集总参数法(Bi<0.1)
1、微分方程
1 ,内阻忽略,温度瞬变 。 h 1 0 Bi , 与 相当,第三类边界条件 。 h 1 Bi ,即 ,外阻忽略,第一类边 界条件。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