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2024年《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2024年《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养老保险。
本细则所称社会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二、参保人资格1. 凡在深圳经济特区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 参保人应具有本市户籍,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3. 参保人在本市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满15年的,可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缴费基数和比例1. 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缴费基数按照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比例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规定。
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缴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具体缴费比例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
3. 参保人可以自愿选择储蓄性养老保险,但不得强制要求参保人参加。
四、养老保险待遇1. 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照规定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按照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个人账户累计余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
3.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但不得损害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4. 参保人在缴费期间或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五、管理服务1.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养老保险费的征收、管理、支付和监督等工作,并应当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参保人。
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登记,并如实申报单位和个人的基本信息。
3.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对用人单位的缴费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1. 用人单位违反本细则规定,未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深圳市社会保险条例》
《深圳市社会保险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养老保险费的征集第三章养老保险待遇第四章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02x修正)(xx年10月27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2x年12月22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x年7月26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企业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条例所指的社会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
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支持企业和员工参加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三条本条例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适用于特区内的企业(包括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下同)及其员工。
本条例规定的地方补充养老保险适用于依照本条例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区内的企业及其本市户籍员工。
企业及员工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
第四条社会养老保险应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和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第五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共济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
第六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市劳动保障部门做好养老保险工作。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市社保机构)具体承办基本养老保险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事务。
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号(1998年9月1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第三章养老保险待遇第四章养老保险管理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争议处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下列单位和人员(以下统称被保险人)(一)所有企业、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财政拔款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计征和发放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条社会养老保险实行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保险和单位补充保险等多层次的保险。
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位为被保险人建立补充保险。
第四条社会保险部门主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行系统管理。
;第五条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方式,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
养老保险待遇同被保险人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挂钩,并建立合理调节机制,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第六条人民政府必须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待遇的给付。
养老保险基金及其收益、各项养老保险待遇按国家规定免征税费。
第二章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第七条社会养老保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号作为被保险人唯一和终身的社会保障号。
第八条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一)单位和被保险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二)养老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利息;(三)基金收益;(四)滞纳金;(五)地方财政拨款;(六)社会捐赠;(七)其他收入。
第九条单位和被保险人必须按规定的标准逐月缴纳养老保险费。
被保险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一部分计入个人帐户,其余计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属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全体被保险人共同所有。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社会养老保险条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保险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会养老保险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养老金和医疗服务,以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我国制定了《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一、总则《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明确了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和目的。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养老金和医疗补助。
养老保险的目的是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二、参保范围《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规定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
一般来说,所有享有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的人员都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具体参保对象包括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个体工商户等。
这样的规定确保了社会养老保险的普惠性和平等性。
三、缴费制度《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明确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制度。
根据个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缴费基数和比例。
个人和单位分别承担一部分缴费责任,共同形成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养老金和医疗费用。
缴费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四、养老金发放《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规定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
养老金的发放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确定,同时考虑个人的其他特殊情况。
养老金的发放应及时、准确地进行,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五、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明确了医疗保障的范围和政策。
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医疗补助,报销老年人的医疗费用。
医疗保障应覆盖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特殊医疗服务。
同时,社会养老保险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
六、监督管理《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规定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监督管理机制。
社会养老保险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确保养老金的安全运营和医疗保障的有效实施。
同时,社会养老保险还建立了社会组织参与的机制,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023社会保险条例全文
2023社会保险条例全文社会保险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一、一般原则
1、本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养老保险条例》)制订的,以规范养老保险征缴管理。
2、养老保险征缴应当依照《养老保险条例》和本条例的规定实行,个人养老保险费由职工本人,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承担。
3、养老保险征缴应当在政府指导、社会监督、组织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保障参保职工和其家属的养老保险待遇。
4、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缴费、登记、报告等义务,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及时报送用人单位及职工基本情况及缴费情况,妥善保存财务资料。
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养老保险条例》的规定,确定应缴养老保险费率,并按时缴纳职工和社会的养老保险费。
二、征缴细则
1、用人单位应当每月在缴费期限内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缴费期限应当月末最迟缴至十五日,将用人单位应缴职工养老保险费与职工实际缴纳的部分分开缴纳。
2、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按时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报销、缴费职工的养老保险费。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制度和方法,通过社会团体和社会基金的组织和管理,从全体劳动者中按规定比例收取一定的养老保险费,并按规定的标准发放养老金,保障劳动者在退休后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为了规范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我国制定了《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共计11章60条,主要包括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参保人员的范围、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养老金的发放以及各方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首先,本条例明确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其中包括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养老金的发放和计算方式、个人养老账户的设立以及参保人员的权益保护等重要内容。
这些基本内容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制度框架和操作流程。
其次,本条例规定了参保人员的范围。
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参保人员包括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以及其他参保人员。
这样的规定可以使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险的福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再次,本条例明确了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包括了单位缴费、个人缴费以及其他形式的补充缴费等。
同时,为了保证基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本条例也规定了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基金的使用和投资的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本条例还规定了养老金的发放。
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养老金的发放主要分为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种形式。
其中,基本养老金是根据参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以及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得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投资收益计算得出的。
通过这种方式,参保人员既可以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基本养老金,又可以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享受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补充福利。
最后,本条例还明确了各方的责任。
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人单位、参保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012年修正)
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012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1.09•【字号】•【施行日期】1998.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1998年9月1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七项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下列单位和人员(以下统称被保险人):(一)所有企业、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计征和发放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条社会养老保险实行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保险和单位补充保险等多层次的保险。
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位为被保险人建立补充保险。
第四条社会保险部门主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行系统管理。
第五条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方式,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
养老保险待遇同被保险人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挂钩,并建立合理调节机制,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第六条人民政府必须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待遇的给付。
养老保险基金及其收益、各项养老保险待遇按国家规定免征税费。
第二章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第七条社会养老保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号作为被保险人唯一和终身的社会保障号。
第八条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一)单位和被保险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二)养老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利息;(三)基金收益;(四)滞纳金;(五)地方财政拨款;(六)社会捐赠;(七)其他收入。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一、概述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按照法律规定,采取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方式,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是国家为落实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依、晚年有保障制定的法律。
二、适用范围社会养老保险条例适用于所有在境内常住的中国公民以及在境内从事劳动的外国人。
三、参保范围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包括:1.全日制在岗职工;2.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3.与政府或社会团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
在职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由职工本人与用人单位按月份缴纳,缴费比例由国务院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由本人缴纳,缴费比例由国务院规定。
五、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方式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社会养老保险金应当及时足额发放。
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中央财政应当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逐年增加的调节,确保基金的充足。
七、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使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2.职工退休后因身体原因需要长期医疗的,可以使用养老保险基金;3.对职工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应当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赠、养老保险基金等多种渠道予以解决。
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十、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促进社会保障的全面落实。
十一、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结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制定,有效的促进了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对于老年人的保障力度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关注和支持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和单位补充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
政府依法组织实施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地方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支持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为职工参加单位补充养老保险;提倡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用人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和劳动者(以下统称被保险人)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 (一)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第四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人员可以参加养老保险: (一)本市城镇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二)与单位没有劳动关系的投资者。
第六条社会养老保险应当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和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第七条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
养老保险待遇同被保险人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挂钩,并建立合理调节机制,使之与本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第八条市人民政府依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待遇的给付。
养老保险基金、各项养老保险待遇按国家规定免征税、费。
第九条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和指导。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负责承办养老保险具体业务。
市地方税务机关(以下称征缴机关)负责养老保险费的征收工作。
市财政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市审计部门依法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养老保险条例细则1、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统筹养老金,一般会按国务院规定的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来发放;2、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交费不满十五年的,可以延长交费到满十五年为止;3、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交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缴纳养老保险的好处1、能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领取养老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2、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使自己晚年生活更有保障;3、享受国家、自治区规定调整养老金的待遇;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
养老保险断交有什么影响1.会对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若在职的时候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越多,那么存额也就越多,因此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也就会越多,若是断交的话,自然就会让存额减少,退休后可以享受的待遇也会相应的降低一些;2.养老保险断交后会影响缴费年限,比如部分地区规定养老保险必须要连续缴满15年后才能在退休之后正常领取养老金,因此,若是养老保险断交,就会对缴费年限产生影响,无法满足年限要求的话,那么就无法获得退休养老金了。
养老保险断交多久作废养老保险断交是不会作废的,也就是说,无论养老保险断交多久,其个人账户中的钱都不会清零,缴费年限的计算也不会因为断交而被作废,因为养老保险其实只是要求在法定退休年龄前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享受养老待遇。
不过若养老保险断交,那么会产生一些影响:1.若养老保险断交的时间过长,导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还未满15年,那么是无法享受养老待遇的,但是满足补缴条件的,可以申请补缴,或者也可以申请延交;2.养老保险断交,会导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相对较少,累计缴费年限也会相应减少,意味着参保人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相对也会较少;3.养老保险断交,意味着社保断交,那么会影响个人买房购车。
因为部分地区规定,个人需要缴纳满一定期限的社保,才拥有买房购车的资格。
社会保险经办条例(2023年12月01日实施)
社会保险经办条例(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2023年8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5号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经办,优化社会保险服务,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维护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经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合法、便民、及时、公开、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统- 1 -筹层次主管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按照统筹层次主管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做好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领导,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为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章社会保险登记和关系转移第六条用人单位在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时同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个人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社会保障号码,取得社会保障卡和医保电子凭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第七条社会保障卡是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凭证,包括实体社会保障卡和电子社会保障卡。
医保电子凭证是个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 2 -险和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待遇的凭证。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养老保险是指为解决和改善参保人员的养老问题,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是为了规范和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制定的具体规定。
以下是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
1. 参保范围:社会养老保险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其他合法就业的居民。
2. 缴费标准: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按照一定比例从参保人员的工资、薪金等收入中扣除。
3. 经费来源:社会养老保险的经费来源包括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的缴费,政府也会提供资金支持。
4. 养老金的计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获得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
养老金的计发标准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等因素来确定。
5. 养老金的调整: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可以根据物价上涨和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
6. 服务管理: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应当提供社会养老服务,包括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等。
以上是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条例可能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020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020修正)【发文字号】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29号【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30【实施日期】2021.01.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012年10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0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等四十五项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0年12月30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养老保险费的征集第三章养老保险待遇第四章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职工和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社会养老保险包括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
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企业年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社会养老保险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和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职工和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特区内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具有本市户籍的(以下称个人缴费人员),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官方版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官方版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是国家为了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法规。
本条例的宗旨是根据养老保险的原则和政策,明确规定各参保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行。
本条例的官方版意在提供最权威、最准确的养老保险法规解读,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知识框架。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策部署,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养老保险行政部门以及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领取养老金的人员等。
第三条所有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均应按期缴纳养老保险费,并享有养老保险待遇。
第四条养老保险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和国家补贴。
第二章参保人第五条参加养老保险的范围包括在本国境内就业、居住、经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
第六条参保人员应当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及相关材料,并及时报送给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养老保险行政部门。
第七条参保人员享有缴费年限累计、待遇计算、揽金和转入等权利。
第三章缴费标准与方式第八条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标准由国家规定,并根据参保人员的工资或收入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第九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一般为每月,具体时间由缴费人确定,并应向单位或养老保险行政部门报备。
第十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方式包括现金缴费、银行转账、互联网支付等多种形式,具体执行方式由养老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第四章养老保险待遇第十一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满足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可以申请领取养老保险金。
第十二条养老保险金的标准和发放方式由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挂钩。
第十三条养老保险金的支付方式包括银行代发、现金领取、电子转账等方式,具体方式由养老保险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章养老保险的监督与管理第十四条养老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参加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以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
第三条养老保险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二)保障基本生活、兼顾差别化原则;(三)权责一致、多渠道筹集原则;(四)持续发展、动态调整原则。
第二章参保范围与条件第四条参保范围:(一)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三)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自愿参保人员。
第五条参保条件:(一)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二)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自愿参保人员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第三章养老保险费缴纳第六条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
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
第七条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自愿参保人员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养老保险费缴纳期限:(一)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办理参保手续,并缴纳当月养老保险费;(二)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等自愿参保人员应当自参保之日起30日内缴纳当月养老保险费。
第四章养老保险待遇第九条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缴费年限养老金等。
第十条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 = 个人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 缴费年限× 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第十一条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预计领取月数第十二条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基数×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第十三条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算公式:缴费年限养老金 = 缴费年限× 每年缴费年限养老金计发基数第五章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第十四条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社会养老保险条例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体合同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以及对集体合同实施管理、监督的部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以企业职工集体为一方与企业为另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负责集体合同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负责指导、帮助职工一方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订立第五条集体合同包括下列内容:(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安全与卫生;(五)保险福利;(六)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八)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九)合同的期限;(十)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和程序;(十一)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二)解决争议的方法;(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六条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书面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十五日内与对方进行平等协商。
第七条集体合同由双方平等协商。
参加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对等,每方三至十一人,包括一名首席代表。
每方应当另行确定一名书记员,负责协商过程中的文字工作。
职工协商代表由工会决定,或者由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议定。
有女职工的企业,职工一方代表中应当有女职工代表参加。
企业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
企业工会主席、企业法定代表人分别担任职工一方和企业方的首席代表;因故不能担任的,应当书面委托一名代表担任。
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建立工会组织。
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所在地的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指导职工民主推荐职工一方代表,职工一方首席代表从参加协商的代表中推选产生。
职工一方首席代表因故变更的,应当从参加协商的代表中重新推选。
企业职工一方和企业方在平等协商中均可以聘请顾问。
第八条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应当书面告知对方。
协商代表的任期与集体合同期限相同。
协商代表因故缺额的,应当及时补选。
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如实表达职工的要求。
第九条企业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需的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在工作时间履行职责占用的时间视为正常出勤。
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除有重大过失,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企业不得解除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第十条双方代表在平等协商过程中均有义务向对方提供真实的情况和资料。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经平等协商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职工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的过半数同意即获通过。
获得通过的集体合同,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未获通过的,应当重新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后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第十二条企业集体合同应当自签字之日起七日内,由企业报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并送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
第十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核:(一)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二)集体协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三)合同的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审核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的意见。
审核不合格的,将书面异议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双方应当另行协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集体合同文本。
第三章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第十五条集体合同在有效期限内,不因双方首席代表的变动而变更、解除。
第十六条集体合同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应当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一)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被修改或者废止的;(二)企业改制、破产、拍卖或者被兼并等使集体合同不能履行的;(三)因不可抗力使集体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四)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者解除条件出现的;(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应当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集体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该集体合同即行终止。
第十八条集体合同期满前六十日内,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续签集体合同要求的,双方应当进行协商,签订新的集体合同。
第四章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实施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情况纳入劳动执法年审的内容。
第二十条企业和企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建立集体合同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双方首席代表,每年至少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
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提出的问题,双方应当协商处理。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总工会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对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
第五章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第二十三条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协商解决不成的,由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处理完毕。
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二十四条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签订或者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当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六条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一)拒绝或者拖延签订集体合同的;(二)不执行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或者其他事项的;(三)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签订或者履行集体合同所需真实情况和资料的;(四)不当变更或者解除职工一方代表的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七条企业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八条企业或者职工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或者履行集体合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九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
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本条例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所称参加工作的时间是指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起始计算时间。
第三条参保人不得在两个以上统筹地区同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已在市外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经本人申请,可不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户籍迁入本市的人员,不纳入本市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居民养老保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市外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纳入本市社会养老保险范围。
第四条参保人在两个以上统筹地区重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清退手续;选择清退本市重复缴费的,其个人缴费部分的本金和利息退还本人,其余划入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参保人在本市重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其本人选择保留一个养老保险关系,其他重复缴费部分予以清退,其中个人缴费部分的本金和利息退还本人,其余划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已缴纳的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不予清退。
第五条在本市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已在市外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停止享受本市养老保险待遇;已在本市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市社保机构)追回;市社保机构追回相应待遇后,清退其在本市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其中个人缴费部分的本金和利息退还本人,其余划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已缴纳的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不予清退。
在本市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后在市外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市社保机构停止发放其养老保险待遇;本人提供终止享受市外养老保险待遇的相关证明材料后,可申请恢复享受本市养老保险待遇,市社保机构核实后,自市外社保机构停止发放的次月恢复发放养老保险待遇。
第六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参保人在《条例》适用范围内的用人单位与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不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自流动次月起改按其流入单位所适用的规定参加养老保险。
第八条用人单位由机关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下同)或由企业转制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自转制下月起改按其转制后所适用的规定参加养老保险,转制前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市社保机构应当完善网上个人社会保险服务平台,方便参保人查询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
参保人与市社保机构约定以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纸质信件等形式获取个人权益记录的,市社保机构应当每年定期提供一次;未约定或约定所提供的联系信息不准确的,参保人可以直接向市社保机构获取。
第二章缴费年限第十条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
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与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有重叠的,重叠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不重复计算。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为企业和职工个人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按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包括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按照国家及广东省相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转移到本市的市外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
第十二条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为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时仍在国有或者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职工,其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