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转贴者按:麻醉科医生经常在颈部施行各种操作,诸如颈丛阻滞、臂丛阻滞、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星状神经节阻滞、环甲膜穿刺、逆行气管内插管、膈神经阻滞、枕大枕小神经阻滞、喉上神经阻滞、颈迷走交感神经阻滞、.....等等,所以有必要正确掌握颈部颈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下面转贴一份较全面的解剖教材,便于时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

颈部介于头与胸和上肢之间。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两侧有纵行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等;后方正中有脊柱颈部。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颈和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束。颈部肌肉可使头、颈灵活运动,并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沿浅静脉和深部血管、神经排列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为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及上肢为界。

(二)分区

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固有颈部和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二、表面解剖

1、舌骨hyoid bone 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

2、甲状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上缘平第 4 颈椎上缘,即颈总动脉分叉处: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3、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又可作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4、颈动脉结节 carotid tubercle 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期前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的重要标志。其起端两头之间称为锁骨上小窝。

6、锁骨上大窝 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门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7、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是触诊气管颈段的部位。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 com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右侧至胸锁关节、左侧至锁骨上小窝的连线,即两动脉的投影线;甲状软骨上缘是二者的分界标志。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锁

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的弧线,最高点距锁骨上缘 1cm。

3、颈外静脉 ex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4、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 自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臂丛 brachial plexus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

6、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7、胸膜顶及肺尖 cupula of pleura and apex of lung 位于锁骨内1/3上方,最高点距锁骨上方2~3 cm。

二、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颈部皮肤较薄,移动度较大,皮纹横向,手术时,常做横切口,以利愈合。

浅筋膜含有脂肪,在颈前外侧部脂肪层的深面,有颈阔肌platysma。颈阔肌深面有浅静脉、颈外侧浅淋巴结、颈丛皮支以及面神经颈支等。

(一)浅静脉

1、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

2、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销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在锁骨上缘中点上方约2~5cm处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该静脉未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逆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曲张。颈外静脉穿深筋膜处,两者彼此紧密愈着,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栓。

(二)神经

1、颈丛皮支

(1)枕小神经

(2)耳大神经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3)颈横神经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4)锁骨上神经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上部及肩部等处的皮肤。

2、面神经颈支支配颈阔肌。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筋膜cervical fascia可分为浅、中、深三层。

(一)颈筋膜

1、浅层superficial layer 即封套筋膜。转绕整个颈部,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颈筋膜浅层在舌骨上部和面后部分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

2、气管前筋膜pretracheal layer 又称颈深筋膜中层或内脏筋膜。

此筋膜于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后外方分为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在甲状腺与气管、食管上端邻接处,腺鞘后层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3、椎前筋膜prevertebral layer 即椎前层又称颈深筋膜深层,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锁骨下血管及臂丛,形成腋鞘。

4、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 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等。

(二)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suprastermal space 是颈深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的前、后缘所形成的筋膜间隙。

2、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3、咽后间隙retropharyngeal space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位于咽壁侧方的部分,称为烟旁间隙。

4、椎前间隙prevertebral space 位于脊柱颈部、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向两侧可至颈外侧区,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脓肿溃破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颈前区】

该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一、舌骨上区

1。颏下三角

颏下三角 submental triangle 位于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之间。

2。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 submandibular triangle 位于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骨体下缘之间,又名二腹肌三角。

(1)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 此腺呈“U”形,分为浅、深两部,下颌下腺管由腺深部的前端发出,经下颌舌骨肌与舌肌之间前行,开口于口底粘膜的舌下阜。

(2)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面动脉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的沟内前行,绕下颌骨下缘入面部,舌下神经在下颌下腺的内下方,它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舌神经在下颌下腺上内上侧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下颌下神经节 submandibular gangliom 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在下颌下腺的周围有下颌下淋巴结。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 2、内容三角内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颈深淋巴结等。

(1)动脉

1)颈总动脉commom carotid artery :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始部膨大处为颈动脉窦,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有颈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二者有调节血压和呼吸的作用。

2)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垂直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间,依次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发出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端的内侧发出咽升动脉,行向上方。

3)颈内动脉 intermal carotid artery :在颈部没有分支。

(2)静脉: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颈总动脉外侧,其属支自上至下依次为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3)神经:

1)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三角,越过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浅面,发出降支,称为颈襻上根,参与颈襻组成。

2)副神经 accessory merve:

3)迷走神经vagus merve :行于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在颈动脉三角内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心支。心支参与心丛的组成。

(4)二腹肌后腹:是颈部与颌面部手术的主要标志。

(二)肌三角

1、境界肌三角 muscular triangle 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其浅面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以及颈筋膜浅层;其深面为椎前筋膜。

2、内容

(1)甲状腺thyroid gland

1)形态与被膜:甲状腺呈“H”形,有一峡部和两侧叶。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鞘,又称假被膜。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以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并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为判断是否甲状腺肿大的依据之一。

2)位置与毗邻: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有时侧叶的下极可伸至胸骨柄的后方,称为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

甲状腺的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侧叶的后内侧邻接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及喉返神经等;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鞘内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位于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相邻,当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方压迫,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交感干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眼裂变窄及眼球内陷等。

3)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1)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面前,伴喉上神经外支行向前下方,侧叶上极附近分为前、后两支。沿途分支有胸锁乳突肌支、喉上动脉及环甲肌支等。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支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分布于喉内。

2)喉上神经superior laryngeal merve 在舌骨大角处分为两支: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距侧叶上极约1cm处,与动脉分开,变向内侧,发支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腺的上极进行,以免伤及喉上神经外支而致声音低钝,呛咳等。

3)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r thyroid artery 是甲状颈干的分支。

4)喉返神经 recurrent larymgel merve 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右喉返神经勾绕锁骨下动脉,两者均上行于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进行喉内,称为喉下神经 inferior laryngeal nerve ,其运动支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的喉肌,感觉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二者入喉前都经过环甲关节后方,故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喉返

神经多在甲状腺侧叶下极的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有复杂的交叉关系。因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应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以免伤及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甲状腺最下动脉 arteria thyroidea ima 出现率约为10%。

4)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superilr thyroid vein

甲状腺中静脉middle thyroid veins

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 thyroid vein

(2)上、下甲状旁腺 superior and inferior parathyroid gland:为两对扁圆形小体,直径表面光滑,呈棕黄或淡红色。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真、假被膜之间。

(3)气管颈部 cervical part of trachea:平第6颈椎下缘接环状软骨,下方前平胸骨颈静脉切迹,后平第7颈椎下缘移行为气管胸部。常规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头应严格保持正中位置,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以利手术的进行。

气管颈部的毗邻:前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层上间隙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4)食管颈部 cervical part of esophagus:上端前平环状软骨下缘与咽相接;下端平颈静脉切迹平面处移行为食管胸部。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

胸锁乳突肌区stermocleidomastoid region 是指该肌在颈部所占据和覆盖的区域。

(二)内容及毗邻

1、颈袢 ansa cervicalis 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成。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诸肌,可避免伤及颈攀的肌支。

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动脉鞘上起自颅底,下续纵隔。鞘内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贯穿全长,颈内动脉行于鞘的上部,颈总动脉行经其下部。

3、颈丛 cervical plexus 由第1~4颈神经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有皮支、肌支和膈神经。

4、颈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

二、颈根部

(一)境界

颈根部 root of neck 是指颈部与胸部之间的接壤区,其中心标志是前斜角肌。

(二)内容及毗邻

1.胸膜顶 cupula of pleura 是覆盖肺尖部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缘2~3cm。

2.锁骨下动脉前斜角肌将其分为三段:第1段经胸膜顶前上方,第2段在前斜角肌后方,第3段位于第1肋上面,该动脉于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动脉。

(1)椎动脉(2)胸廓内动脉(3)甲状颈干(4)肋颈干

3.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

4.锁骨下静脉临床可经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长期输液、心导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5.迷走神经

6.膈神经

7.椎动脉三角

【颈外侧区】

颈外侧区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围成的三角区;该区被肩胛舌骨肌下腹分为枕三角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一、枕三角

(一)境界

枕三角occipital triangle 又称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与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其前面以次为皮肤、浅筋膜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及其覆盖下的前、中、后斜角肌等,头夹肌和

肩胛提肌。

(二)内容及毗邻

1、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 其本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经勾绕,是确定副神经的标志。

2、颈、臂从丛支: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胸长神经。

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一)境界

锁骨上三角即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omoclavicular triangle,位于锁骨上上方,在体表呈明显凹陷,故又名锁骨上大窝。

(二)内容及毗邻

1、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

2、锁骨下动脉

3、臂丛 brachial plexus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Alcock管即阴部管,位于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上,闭孔内肌的表面闭孔筋膜上的一个管状的矢状裂隙、由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形成的裂隙.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面三者围成;为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Camper筋膜即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浅层,为富含脂肪组织的脂肪层,与邻近部位的浅筋膜相延续. Heister瓣为近胆囊颈侧的胆囊管内面的螺旋状黏膜皱襞,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大或缩小,有利于胆汁的流入与流出.当此瓣因炎症而水肿或有结石嵌顿时,可致胆囊积液. Hesselbach三角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腹壁的薄弱部位.腹腔内容物可由此突出可形成腹股沟直疝. Mcburney点即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阑尾根部在腹前外侧壁的体表投影部位. pelvic diaphragm即盆膈,由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上、下筋膜构成,有肛管通过. perineum即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Scarpa 筋膜即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深层,为富有弹性纤维的膜性层,在前正中线附于腹白线,向下在腹股沟下方约一横指处附于阔筋膜,在两侧耻骨结节之间向下与阴囊肉膜和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相延续. 鼻烟窝位于腕外侧和伸肌支持带的远侧,当伸、展拇指时,在桡骨茎突后下方呈一远侧的三角形凹陷. 臂前骨筋膜鞘臂前深筋膜和臂内、外侧肌间隔及肱骨围成的骨筋膜鞘,内有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以及行于臂前区的血管神经. 边缘动脉由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各结肠动脉分支之间,在结肠内缘相互吻合而成,由此发出直动脉,布于结肠壁. 肠系膜根肠系膜根:为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长约15cm,起自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方,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 齿状韧带软脊膜增厚并在脊髓两侧向外突,形成的三角形结构称齿状韧带.冠状位介于脊神经前后根之间,有维持脊髓正常位置的作用. 齿状线是通过肛柱下端及肛瓣的边缘连成锯齿状的环状线. 耻骨后隙位于耻骨联合后面与膀胱下外侧面之间,内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 耻骨梳韧带为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于耻骨梳上的部分,构成股环的后界. 从骶骨外侧缘向坐骨结节和坐骨棘各发出一条韧带,即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这两条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坐骨棘和坐骨结节围成坐骨大、小孔. 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为椎管的下口,是由第4、5骶椎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的沿骶正中嵴向下的孔. 骶角骶角是骶骨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易于触及,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第二肝门在肝的腔静脉沟上端,肝左、中间、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其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反转韧带为腹股沟管皮下环外侧脚的部分纤维经过精索深面与内侧脚的后方,向内上返转附着于白线的部分.肺根为出入肺门各结构的总称,表面包以胸膜. 肺韧带为肺根下方脏胸膜和纵隔胸膜相互移行部分的双层胸膜结构.它上连肺根,下达肺下缘,呈冠状位,有固定肺的作用半月线又称腹直肌线,为沿腹直肌外缘的弧形线. 腹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纤维(或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彼此交织而成.脐上宽、脐下窄(约1~2cm),坚韧而血管少,有血管、神经穿过的小孔或裂隙. 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即腹股沟管外口,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有外侧脚、内侧脚和脚间纤维等结构. 腹股沟管深环腹股沟管内口,为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以一横指(1.5cm)处形成的卵圆形开口. 腹股沟管是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由腹膜外间隙斜穿腹前外侧壁至皮下而形成的一个潜在裂隙,位于腹股沟带内侧半上方,长约4~5cm.是腹前外侧壁的重要结构和薄弱部位. 腹股沟镰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腹直肌外缘呈腱性结合所形成的结构,若两者以肌性结合则称联合肌,参与腹股沟管后壁内侧1/3的构成. 腹股沟内侧窝腹股沟内侧窝: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脐外侧襞内侧的凹陷.其位置相当于腹股沟三角,其尖端指向腹股沟管深环.是腹壁的薄弱部位,腹腔内容物可由此突出可形成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韧带为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的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向后卷曲增厚而成的结构,作为腹部与股部的分界. 腹股沟外侧窝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脐外侧襞外侧的凹陷.其尖端指向腹股沟管深环,是腹壁的薄弱部位,腹腔内容物可由此突出可形成腹股沟斜疝. 腹膜后隙腹膜后隙:位于后腹壁的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起自膈,下至骶骨岬,两侧向外连于腹膜下筋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一、体壁 1、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深筋膜浅层、肌血管神经干层、深筋膜深层、疏松结缔组织层、浆膜层。 2、背部体表标志:第7颈椎椎骨棘突--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第4腰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肩胛骨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下方第8肋,肾区/脊肋角--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 3、背部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肌肉血管神经干层,深筋膜深层。 4、听诊三角(名词解释):又称肩胛旁三角,该三角上界为斜方肌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因缺少一层肌肉,故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地部位。 5、腰上三/四角、列氏四角(名词解释):位于背阔肌深面,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外上界为第12肋。除以上三边,下后锯肌构成四角的上界。底为腹横肌腱膜,其深面自上而下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此处是经腹膜外入路行肾脏手术必经之处,是腰部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腹膜后脓肿也可自此穿破。 6、腰下三角(名词解释):围成为下界髂嵴,外上界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背阔肌前下缘,底腹内斜肌。该三角是腰部的另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也可自此穿破。 7、胸腰筋膜(名词解释):包裹竖脊肌和腰方肌的深筋膜在腰部明显增厚,分为浅、中、深三层,这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侧缘汇合而成胸腰筋膜,并作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在剧烈运动中,其常被扭伤,是造成背部劳损病因之一。 8、胸腰筋膜包括浅、中、深三层,分别是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膈肌的起点。 9、脊柱区后正中线进行穿刺,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脊髓蛛网膜等层次结构进入蛛网膜下隙。 10、副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上1/3交点穿出,经枕三角行至斜方肌前缘的中、下1/3交点处进入该肌,并支配该肌。 11、简述腰上三角的组成和临床意义。 12、简述腰下三角的组成和临床意义。 13、腰穿的位置、体位、层次;背部胸腔穿刺的位置、标志、层次。 答:腰穿(腰麻):位置——L3~4、L4~5;体位——胸膝位(抱膝位);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脊髓蛛网膜。 背部胸腔穿刺:位置——肩胛线第8(靠第9肋上缘)~9(靠第10肋上缘)肋间隙;标志——肩胛骨下角;层次——①皮肤,②皮下组织,③深筋膜,④背阔肌→(下后锯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⑤胸内筋膜,⑥浆膜外脂肪,⑦胸膜壁层。 14、胸壁体表标志: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胸结合(剑突)平面,T8—肋弓,T10—脐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 15、胸壁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骨血管神经干层、胸内筋膜、疏松结缔组织层、胸膜。 16、简述乳房的位置、结构、动脉供血、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

人体解剖定位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作者:屈士斌,孟镔,翟大伟,曹明炎,张智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外科应用解剖教研室, 安徽淮南232001 【关键词】体表标志;定位;临床应用 人体体表标志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志定位不准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因此我们在解剖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头颈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 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作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测量的标准。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 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侧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拔除下颌1~8牙时,可经过下颌第二磨牙斜水平插入对侧下颌孔进行阻滞麻醉(图1a)。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可形成硬膜外血肿。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1]。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中耳炎

局部解剖

头部 1 .脑膜中动脉经过5 1翼管2翼钩3翼突4翼切迹5翼点 2翼点2 1位于顶骨、额骨、颞骨间 2位于顶骨、额骨、颞骨和蝶骨间的“H”形区3位于额骨、顶骨间的“T”形区4位于枕顶骨间的“人”形区5位于翼管前方 3不通过枕骨大孔者有1 1枕动脉2副神经 3硬膜和蛛网膜4椎动脉 5脊髓前后动脉 4 不位颅中窝区的孔裂有5 1圆孔2卵圆孔3棘孔4破裂孔5筛孔 5 头皮3 1是颅顶部的皮肤2颅顶全部软组织 3额顶枕区的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4帽状腱膜 5皮肤、浅筋膜和深筋膜 6垂体的周围结构4 1上为侧脑室2下为海绵窦3两侧为蝶窦 4前为视交叉5后为小脑幕 7颅顶软组织出血时最易扩散的是4 1头皮内血肿2浅筋膜内血肿3骨膜下血肿4帽状腱膜下血肿5颞区内血肿 8不通过眶上裂的结构为1 1视神经2眼神经3滑车神经4展神经5动眼神经 9不穿经海绵窦者为4 1颈内动脉2展神经3动眼神经4颈内静脉5滑车神经 10 颅的中心骨是4 1额骨2枕骨3顶骨4蝶骨5颞骨 11颅顶骨最薄弱区为3 1顶区2枕区3颞区4乳突区5人字缝 12颅顶软组织哪一层最坚韧3 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 13颅顶部最易剥离的层次是4 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 14不通过颈内静脉孔的结构3 1颈内静脉2迷走神经3面神经4舌咽神经5副神经 15经圆孔出颅的是3 1动眼神经2眼神经3上颌神经4下颌神经5滑车神经 16经内耳门出颅的是1 1面神经2舌咽神经3迷走神经4副神经5舌下神经

17对枕骨大孔最有威胁的是1 1小脑扁桃体2小脑前叶3大脑后叶4大脑颞叶5小脑后叶 18 腮腺咬肌筋膜4 1由颈部浅筋膜形成2同时也形成颈鞘3在腮腺浅面薄弱4在腮腺深面薄弱5在腮腺后缘薄弱 19位于下颌支与咬肌表面的是腮腺1 1浅部2深部3下颌后突4咽突5峡部 20经下颌颈深面走行的神经是2 1耳大神经2耳颞神经3颏神经4面神经颧支5面神经颊支 21经翼外肌浅面走行的血管是4 1眶下动脉 2颞深前、后动脉3耳后动脉4上颌动脉5脑膜中动脉 22 腮腺导管位于4 1面神经颞支前方2面神经上颊支上方3面神经下颊支下方4颧弓下约1厘米5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23穿过腮腺的结构3 1面神经颊支穿腮腺下端2颞浅动脉穿腮腺前缘 3面神经主干水平(横行)穿过腮腺4颈外动脉行经腮腺浅面 5上颌后静脉行经颈外动脉深面 24 面静脉1 1在咬肌前缘越过下颌骨下缘 2两侧面静脉间区为“危险三角区”3与动脉伴行 4与颅内静脉无吻合5注入颈前静脉 25耳颞神经由4 1颈丛发出2耳大神经发出3面神经发出4下颌神经发出5上颌神经发出 26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来自2 1眼神经2下颌神经3上颌神经4面神经5舌咽神经 27翼颌间隙位于4 1翼内、外肌之间2翼内肌与下颌体之间3翼内肌与咽侧壁之间4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5蝶骨大翼与下颌骨之间 28 颈部颈阔肌3 1由副神经支配 2颈部浅静脉位于其浅面3是颈部浅层的重要标志4颈丛皮神经主干位于其浅面5是神经点的定位标志 29颈外静脉5 1伴随同名动脉 2由面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合成3行于胸锁乳突肌深面4有大量静脉瓣5注入静脉角 30与甲状腺上动脉关系最密切的神经是5 1舌下神经2迷走神经3舌咽神经4副神经 5喉上神经外支 31 颈动脉鞘2 1由颈内动、静脉和舌神经组成 2由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组成3由颈内动、静脉和副神经组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来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与投影、层次和毗邻关系等的学科。 第一章头部 1.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即眶上孔,位于眶上缘的内、中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 2.5cm,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通过。 2.髁突condylar process:位于颧弓下方,耳屏的前方。在张、闭口运动时,可触及髁突向前、后滑动,若髁突滑动受限,将导致张口困难。 3.乳突mastoid process:位于耳垂的后方,为一圆锥形隆突,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在乳突后部的内面为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乳突根治术中,注意不要损伤面神经及乙状窦。 4.颊脂体:浅筋膜由疏松结蹄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为颊脂体。 5.面部“危险三角区”:面静脉经内眦静脉、眶内的眼上静脉和海绵窦相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面静脉一般无静脉瓣,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因此在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时,易循上述途径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区有面部“危险三角”之称。 6.头皮颅顶部“危险区(层)”:腱膜下间隙有出血时,易广泛蔓延,常形成较大的血肿,其瘀斑可出现至上眼睑皮下,此隙内有若干导静脉,分别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此通道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称腱膜下隙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7.Willis环又称大脑动脉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大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血液减少或被阻断时,通过环调节,血液重新分配,以减少缺血部分,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其可将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相互吻合,是建立脑侧支循环的重要结构,同时其还将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相互联系。 8.翼点pterion:位于颧弓中点的上方约两横指处,由蝶骨、额骨、顶骨和颞骨连接而成,多数呈“H”形,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该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局部解剖学

绪论 一、局部解剖学定义 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局部内各器官(结构)间关系的科学。即探讨人体各局部是由哪些骨、肌肉、血管、神经及内脏组成,及组成该局部的各器官间是以何种方式相互组合。 二、局部解剖学目的和任务 局部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是,明确人体各局部内器官的数目(结论),器官间的关系(路线)及器官的内部关系(原则)。以求获得正确的结论,确立正确的处理路线和原则。达到对各局部进行"拆、卸、修、补、组装及重建"之目的。 三、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的区别 系统解剖学是按机能对人体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器官的形态;局部解剖学是按局部对人体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器官与器官间的关系。 四、器官间各种关系 1、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人体各局部最主要的关系,在体壁和四肢,呈现封套式层次关系。在体腔,则呈现行列式层次关系。封套式层次关系即:由浅入深分别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和骨,前二者称浅层结构;后三者称深层结构。行列式层次即: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及浅深间关系。 2、间接关系:间接关系即腔隙关系,器官与器官间相贴但不直接相连,其间有空间相隔。主要出现于三大浆膜囊存在的局部,即胸部、腹部和盆部。间接关系为局部器官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同时也为处该局部器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即天然的通道,但又是病变扩散的途径。 3、间隙关系:间隙关系是器官与器官间直接关系,其特点为器官与器官间由疏松组织连接。既有利于器官的活动,又是进入该器官血管神经的通道,易剥离。是处理各局部首选的路线和进路,也是病变扩散的途径即危险的局部关系。 4、其他各种形式器官间关系:韧带、隔、缔、孔、三角、沟、管等是器官间的特殊关系,也是确定各种结构的标志。 五、局部的划分 1、自然划分:人体可自然地划分为8个局部,即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区、上肢和下肢。 2、人为划分:为有利于研究各局部器官间的关系,可将8大局部根据其组装特点进一步划分若干小的局部,最小的局部即一器官所占据的局部,即器官的局部解剖。

颈内静脉穿刺三指法定位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 时间:2011-02-14 11:30来源:未知作者:Mr.Editor 点击: 765次 颈内静脉解剖:静脉入路的建立有多种途径。因为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相对固 定,穿刺成功率高,故常被采用。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示意图方法:患者仰卧, 头颈后仰(20~30,又称为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有多条路径 颈内静脉解剖:.... 颈内静脉入路的建立有多种途径[4]。自Seldinger 经皮穿刺技术首次用于深静脉置管术以来[3],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已成为很多医生的首选。因为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相对固定,体表解剖标志较为明显,且多数人可以轻易地被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故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0%~99%。右颈内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的行程短而直,也便于行右心腔内的置管术,无穿破胸导管致胸导管淋巴液漏的危险。临床上颈内静脉穿刺主要用于输液,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浅静脉穿刺困难的大量快速输血,起搏器电极导管,长期或临时透析导管的植入和化疗。

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中段中路)示意图 方法:患者仰卧,头颈后仰(20°~30°,又称为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有多条路径,理论上颈内静脉各段均可以进行穿刺,但颈内静脉上段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较近,周围的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交感神经)较多。颈动脉窦也位于此段。在高位穿刺危险较大。颈内静脉下段位置较深,不易作为穿刺位置。尽管有高位后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和低位后路颈内静脉穿刺的报告,但颈内静脉中段的位置表浅,重要的相邻器官可在穿刺时规避,是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除此以外,选择颈内静脉中段穿刺入路也非常重要常见的入路有三种: 中段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向同侧锁骨中线方向的下后方穿刺(如下图)。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正确地显示胸锁乳突肌

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 头部 传经腮腺的结构: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由浅入深: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腮腺床的结构:由颈内、外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构成。 面侧深区的内容:翼内肌,翼外肌,翼丛,上颌动脉,下颌神经及其分支(颊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咬肌间隙的构成: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穿过 毗邻: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 临床意义:牙源性感染可能扩散到此。 额顶枕区层次:由浅入深5层: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浅部3层和称头皮。 特点:皮肤含有大量毛囊和皮脂腺,为疖肿或皮脂腺囊肿好发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 垂体及垂体窝的毗邻:顶是硬脑膜形成的鞍膈,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 穿海绵窦的结构: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行。 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

与上颌神经。 颈部 浅筋膜内的内容:颈前动脉,颈外动脉。 颈筋膜的分层及名称:分浅、中、深和成对的颈动脉鞘,浅层封套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深层椎前筋膜。 下颌下三角境界及内容 境界: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 内容: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神经和下颌下神经节。 颈动脉三角的围成: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甲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内容:颈内静脉及分支,颈总动脉及分支,颈外动脉,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及部分颈深淋巴结。 二腹肌后腹的毗邻:表面有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深面颈内动、静脉,颈外动脉,末三对脑神经及颈交感干。上缘耳后动脉和面神经及舌咽神经。下缘有枕动脉和舌下神经。 甲状腺的被膜:假被膜,气管前筋膜包裹形成,内侧增厚形成甲状腺旁韧带.甲状腺的外膜为真被膜即纤维囊。 囊鞘间隙的构成:甲状腺真假被摸两者之间的间隙。 内容: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甲状腺切除术中手术经过的层次、需结扎的甲状腺动脉的名称及容易损伤神经有哪些:层次: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及气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课教学部 解剖组胚教研室 陈海英 绪论 一、定义: 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织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 二、目的: 是学习临床医学,特别是外科学、妇产科学等手术学科和影像诊断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 三、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的区别 系统解剖学是按机能对人体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器官的形态;局部解剖学是按局部对人体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器官与器官间的关系。 四、器官间各种关系 1、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人体各局部最主要的关系,在体壁和四肢,呈现封套式层次关系。在体腔,则呈现行列式层次关系。封套式层次关系即:由浅入深分别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和骨,前二者称浅层结构;后三者称深层结构。行列式层次即: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及浅深间关系。 2、间接关系:间接关系即腔隙关系,器官与器官间相贴但不直接相连,其间有空间相隔。主要出现于三大浆膜囊存在的局部,即胸部、腹部和盆部。间接关系为局部器官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同时也为处该局部器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即是天然的通道,但又是病变扩散的途径。

3、间隙关系:间隙关系是器官与器官间直接关系,其特点为器官与器官间由疏松组织连接。既有利于器官的活动,又是进入该器官血管神经的通道,易剥离。是处理各局部首选的路线和进路,也是病变扩散的途径即危险的局部关系。 4、其他各种形式器官间关系:韧带、隔、蒂、孔、三角、沟、管等是器官间的特殊关系,也是确定各种结构的标志。 五、局部的划分 1、自然划分:人体可自然地划分为8个局部,即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区、上肢和下肢。 2、人为划分:为有利于研究各局部器官间的关系,可将8大局部根据其组装特点进一步划分若干小的局部,最小的局部即一器官所占据的局部,即器官的局部解剖。 第一章头部 第一节概述 一、境界 下颌骨下缘, 下颌角, 乳突尖、 上项线、 枕外隆凸的连线 二、分区: 后上方:颅部 前下方:面部 界线:眶上缘

局部解剖学

头部 头分为颅和面两部分,颅的内腔为颅腔容纳脑及其被膜,相应的血管及神经,脑脊液,面部有视器,位听器,口,鼻等器官。鼻腔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门户。视器,位听器 以及口,鼻粘膜中的味器属特殊感受器。 头部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与颈部区分。 头部又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1.表面解剖 头部的体表及骨性标志,对于头部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眉弓为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弓状隆起,男性隆起较显著。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2》眶上切迹有时称孔,即眶上孔,位于眶上缘的内,中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 2.5cm,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经过。用力按压时,可引起明显压痛, 3》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8cm处,眶下血管由此经过,此处可进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4》颏孔位于下颌第二磨牙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的中点或其稍上方,距正中线 2.5cm处。此孔呈卵圆形,实际上是一个短管,开口多向后上方,有刻血管及 神经经过,为刻神经穿刺的部位。颏孔的位置和开口方向均有年龄变化,其位 置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7-8岁低于成人,15岁接近成人,脱 牙老人由于下颌牙槽吸收则多接近下颌体上移。眶上孔,眶下孔和颏孔三者 之间的连线,一般为一条直线 5》翼点为额顶颞碟四骨的回合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两横指处,多呈H形,翼点是颅骨得最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沟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 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是,易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破裂出血,形成硬膜外 血肿。 6》颧弓有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共同组成,全长均可触及,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下缘。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 封闭剂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7》耳屏位于耳甲腔前方的扁平突起,在耳屏前方1cm处可触及颞浅动脉搏动,在它的前方可检测颞下颌关节的活动情况。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头颈解剖学)By阿光&Simia n~口腔06级 【名词解释】 ★头皮:帽状腱膜通过浅筋膜的纤维束与皮肤相连,常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P78 ★眶下间隙:位于眶下方,上唇方肌与上颌骨之间~P90 内容眶下神经、眶下动脉、面静脉、面动脉、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 ★颞下间隙:位于颞下窝,指翼外肌及周围的范围。~P92 内容翼外肌、血管、神经、脂肪等。 浅部上颌动脉及分支、翼丛 中部翼外肌、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深部颞深前、后神经、耳颞神经、鼓索、下颌神经及分支。 ★翼颌间隙: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P94 内容颊神经(前)、舌神经(中)、下牙槽神经(后) ★口底间隙:又称舌下间隙。~P96 前外侧界下颌体 上界口底粘膜 下界口底膈(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内侧界舌骨舌肌和舌根 内容舌动脉、舌下神经、舌下腺、下颌下腺深部和下颌下腺管 ★颊间隙:位于颊部皮肤与颊肌之间~P91 内容浅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面血管、面横血管 中颊脂体、腮腺管、 深颊动脉、颊动脉颊神经 ★气管前间隙:介于气管前筋膜和气管之间,向下通上纵隔,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静脉,甲状腺其静脉丛、头臂干、左头臂静脉~P110 ★椎前间隙:位于椎前筋膜和颈部脊柱之间~P110 ★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有颌骨下A和臂丛通过~P117 ★封套筋膜:包裹整个颈部结构的总筋膜套~P109 形成结构~2个肌鞘—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鞘 2个腺囊—腮腺、下颌下腺囊 向上—延续为腮腺咬肌筋膜 向下—分2层附于胸骨颈静脉切迹前、后缘,参与形成胸骨上间隙 ★下颌下三角:围成下颌底和二腹肌前、后腹间(也可能考问答)~P111 底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 内容下颌下腺为主 周围:下颌下L.n 后端:面A,面V 深面:舌骨舌肌上1/3—舌N 舌骨舌肌下1/3—舌下N

颈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颈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分类:基础理论2008-05-03 14:08 麻醉科医生经常在颈部施行各种操作,诸如颈丛阻滞、臂丛阻滞、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星状神经节阻滞、环甲膜穿刺、逆行气管内插管、膈神经阻滞、枕大枕小神经阻滞、喉上神经阻滞、颈迷走交感神经阻滞、.....等等,所以有必要正确掌握颈部颈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这是一份较全面的解剖教材,便于平时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颈部介于头与胸和上肢之间。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两侧有纵行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等;后方正中有脊柱颈部。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颈和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束。颈部肌肉可使头、颈灵活运动,并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沿浅静脉和深部血管、神经排列。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为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 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及上肢为界。 (二)分区 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固有颈部和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二、表面解剖 1、舌骨hyoid bone 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

动脉的标志。 2、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上缘平第4 颈椎上缘,即颈总动脉分叉处: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3、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又可作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4、颈动脉结节carotid tubercle 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期前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的重要标志。其起端两头之间称为锁骨上小窝。 6、锁骨上大窝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门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7、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是触诊气管颈段的部位。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com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右侧至胸锁关节、左侧至锁骨上小窝的连线,即两动脉的投影线;甲状软骨上缘是二者的分界标志。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的弧线,最高点距锁骨上缘1cm。 3、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4、副神经ac***sory nerve 自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臂丛brachial plexus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 6、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7、胸膜顶及肺尖cupula of pleura and apex of lung 位于锁骨内1/3上方,最高点距锁骨上方2~3 cm。

局部解剖学理论--头颈部

鼻外侧A 上唇A 下唇 A 颏下A 颈外A 面A 內眦A 颞浅V 下颌后V 面V 颈内V 内眦V 翼V 丛 海绵窦 头部 头皮、面浅部和面深部 1.熟悉头皮五层的结构特点及颅内外血管交通的途径及其意义。 皮肤—浅筋膜—颅顶肌和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CT 和颅骨外膜 临床头皮 颅顶部危险区 颞区:皮肤→颞浅筋膜 耳前组:颞浅A 、V ,耳颞N →颞筋膜→颞肌→骨膜 耳后组:耳后A 、V 、枕小N 2.掌握头部肌肉(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称、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 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唯一一块开口肌)(三叉N 下颌支) 面肌:眼裂周围肌、鼻孔周围肌、口裂周围肌(面N ) 3.熟悉面部血管、神经的配布。 ①面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至下颌下三角→在咬肌前缘处 绕过下颌骨下缘转至面部→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改名为内眦动脉。与眼动脉吻合。 主要分支有颏下动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 ②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行于面动脉后方→在下颌角下 方与下颌后静脉前支汇合→于舌骨大角高度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可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通过面深静脉和翼 静脉丛等与海绵窦相通。两侧口角与鼻根连线围成的三 角区,称危险三角,此区域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海绵 窦,引发颅内感染。 ③淋巴:浅淋巴丰富成网,注入下颌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④神经:面部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面肌由面神经支配,咀嚼肌由三叉神经下颌支支配。 三叉神经三个终末支分别称为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它们分别穿眶上孔、眶下孔和颏孔至面部。其中,眶上神经分布于眼裂以上皮肤,眶下神经分布于眼裂与口裂之间,颏神经则分布于口裂以下。 眼神经 (眶上裂)→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管理额区和顶区的皮肤感觉 上颌神经 (圆孔) →眶下神经:管理临近的面部皮肤感觉

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颈部介于头与胸和上肢之间。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两侧有纵行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等;后方正中有脊柱颈部。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颈和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束。颈部肌肉可使头、颈灵活运动,并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沿浅静脉和深部血管、神经排列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 头部为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 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及上肢为界。 (二)分区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固有颈部和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颈前区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二、表面解剖 1、舌骨hyoid bone 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 2、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上缘平第4 颈椎上缘,即颈总动脉分叉处: 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3、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又可作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4、颈动脉结节carotid tubercle 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期前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的重要标志。其起端两头之间称为锁骨上小窝。 6、锁骨上大窝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门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7、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是触诊气管颈段的部位。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com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右侧至胸锁关节、左侧至锁骨上小窝的连线,即两动脉的投影线;甲状软骨上缘是二者的分界标志。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的弧线,最高点距锁骨上缘1cm。 3、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4、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自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臂丛brachial plexus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 6、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7、胸膜顶及肺尖cupula of pleura and apex of lung 位于锁骨内1/3上方,最高点距锁骨上方2~3 cm。

头颈解剖笔记

一、名词解释 1、声劈:又称声带,为前庭襞下方的一对白色的粘膜皱襞,其内有声韧带和声带肌. 2、咽淋巴环: 咽淋巴环:由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共同围成,有防备机能 3、面部“危险三角〞: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进入颅内,因此鼻根与两侧唇角连线的部位称为“危险三角〞 4、巩膜静脉窦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部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 5、颈根部是指颈部与胸部的接壤地域,由进出胸廓上口的诸结构占据。其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胸椎体,两侧为第1肋。前斜角肌是颈根部的重要标志。 6、椎动脉三角组成:外侧界:前斜角肌;内侧界:颈长肌;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1段 7、喉室为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裂隙向外突出的隐窝 8、螺旋器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称螺旋器。由感觉细胞、各种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和盖膜组成 9、头皮由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三层构成 10、翼点有额骨、顶骨、颞鳞和蝶骨这四骨连结的骨缝呈“H〞形,称为翼点。此部骨质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1、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集合处称静脉角。 12、颈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构成。可分为颈袢上根和颈袢下根。 13、颈动脉鞘:是气管前层在颈部包绕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内容:内侧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外侧为颈内静脉。前方为迷走神经。 14、黄斑:在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视网膜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地域称为黄斑,因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富含叶黄素使其观色略黄而得名。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处。 15、腮腺床: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第IX~XII对脑神经〕相毗邻,腮腺犹如侧卧其上,故称上述结构称为“腮腺床〞。 16、弹性圆锥弹性圆锥为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主要由弹性纤维构成。 二、问答题 1、舌的神经支配如何? 1) 分布于舌的感觉神经 舌前2/3的一般感觉:三叉神经的舌神经 舌前2/3的味觉:面神经的鼓索 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舌咽神经 2〕分布于舌的运动神经 全部舌肌均由舌下神经支配 2、什么叫斜角肌间隙,其内含有什么结构? 前、中斜角肌之间的间隙称不斜角肌间隙,其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3、三叉神经有哪些分支?三叉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如何? 三叉神经在面部的分支(1)眶上神经(2)滑车上神经(3)眶下神经(4)颏神经(5)耳颞神经 4、简述咽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特点及交通。 咽为漏斗形的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方起于颅底,下方在第六颈椎下缘与食管相接,后壁与侧壁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咽分三部:鼻咽、口咽和喉咽。鼻咽经鼻后孔通鼻腔, 经咽鼓管咽口通中耳鼓室。口咽经咽峡通口腔。喉咽经喉口通喉腔,向下通食管 5、颈动脉鞘内有哪些重要结构?是如何排列的?该鞘浅面和深面各有何神经? 颈动脉鞘内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贯穿鞘内全长,颈内动脉位于鞘的上部,颈总动脉居其下部。在鞘的下部,颈总动脉位于后内侧,颈内静脉位于前外侧,迷走神经位于二者之间的前方,在鞘的上部,颈内动脉居前内侧,颈内静脉居后外侧,迷走神经居二者之间的后内方。颈动脉鞘的浅面有颈袢,前有颈交感干,内侧有喉返神经。 6、试述鼓室各壁的结构、毗邻、通连和临床意义。 (1)上壁,即鼓室盖,是一薄骨板,分隔鼓室与颅中窝。故患中耳炎时,可继发颅内感染。 (2)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颈静脉窝的一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颈内静脉起始部。该骨板偶可缺失。 (3)前壁,又称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前壁上部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开口。 (4)后壁,又称乳突壁,此壁上部有乳突窦开口,乳突窦向后与乳突小房相通,故中耳炎时,炎症可扩散至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在乳突窦开口内侧壁上有外半规管凸,乳突窦口下方有一锥隆起,内藏镫骨肌,隆起的尖端朝向前庭窝。面神经管由鼓室内侧壁经锥隆起上方转至后壁内垂直下行,出茎乳孔。在锥隆起后下方有鼓索自面神经出而穿鼓室的口。 (5)外侧壁为鼓膜壁,大局部是鼓膜,鼓膜上方有由鳞部骨质围成的鼓室上隐窝。 (6)内侧壁为内耳的外侧壁,亦称迷路壁。中部的丘状隆起称为岬,岬的后上方有卵圆形孔,称为前庭窗(又名卵圆窗),被镫骨底所封闭。岬的后下方的圆形小孔称为蜗窗(又名圆窗),活体有膜封闭,称为第二鼓膜。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一条弓形隆起,称为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此处骨质薄,中耳炎症可能涉及面神经。 7、试述甲状腺的动脉来自什么血管;结扎甲状腺的动脉时应如何操作? 甲状腺的动脉主要有甲状腺上、下动脉,前者来自于颈外A的分支;后者来自于甲状颈干。在结扎甲状腺上A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在结扎甲状腺上A时应远离甲状腺下极,以免损伤喉

局部解剖学中常见三角区及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中常见三角区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三角区;临床应用 在人体内有许多三角区,它们是局部解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有的三角区是手术中寻找血管的标志,有的是穿刺部位,有的用作鉴别疾病,有的为危险区等。因此掌握三角区对系统学习局部解剖学,指导临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头部三角 危险三角为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面静脉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经面深静脉、翼丛等与海绵窦交通。 学海网 口角平面以上的面静脉常无静脉瓣,当面部感染引起疖、痈时,可经上述途径至海绵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脑膜炎等,故该处感染应避免挤压。磨牙后三角由下颌骨内斜线和外斜线向上延伸相交而成。其基底部是最后磨牙的远中面,为下牙槽神经传导麻醉时穿刺点的重要标志之一。颊脂体三角位于颊粘膜下,底位于颊部,尖端靠近翼下颌韧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亦为下牙槽神经传导麻醉时穿刺点的重要标志之一。外耳道上三角(Macewen三角)位于外耳道上棘(Henle棘)的后方。上界为颧突后根的水平延长线(颞线),前界是骨性外耳道后缘的切线,后下界为自颧突后根的延长线引至外耳道下缘之斜线。乳突凿开术时应以此三角和Henle棘为标志,开放鼓窦和乳突小房。但应注意勿向上误入颅中窝或伤及硬脑膜,向后易伤及乙状窦。脑桥小脑三角脑桥臂、延髓与小脑交界的三角形区域。前庭蜗神经根和面神经根恰连于此,在其上方有三叉神经根,下方与舌咽神经根和迷走神经根邻近,后方为小脑。因此,当此处有炎症或肿瘤时,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脑桥小脑角综合征。最常见的是听神经瘤和蛛网膜炎等,随着病灶的扩大逐渐影响周围结构,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此三角的血管、神经走行较为复杂,在其内手术时应注意避免伤及上述结构[1??3]。 2 颈部三角 颏下三角为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此区内有1~3个颏下淋巴结,为颏下恶性肿瘤、颏下区结节性筋膜炎的好发处[1]。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体下缘围成,内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动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下颌下神经节以及4~6个下颌下淋巴结。为颌下腺炎、颌下淋巴结炎的病变处。此区手术要保护舌神经、舌下神经以及下颌下神经节,以免引起舌前2/3感觉障碍、舌肌瘫痪和唾液分泌障碍。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内有颈内静脉及属支、颈总动脉及分支、舌下神经及降支、迷走神经及分支、副神经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由于颈总动脉位置表浅、在活体可摸到其搏动。当头面部出

人体结构解剖图颈气管食道

人体结构解剖图---颈、气管、食道 颈部的上界为头部的下界;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棘突间的连线..该局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前方的固有颈部和后方的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颈前区;颈外侧区及胸锁乳突肌区..颈前区亦称颈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颈外侧区亦称颈后三角;该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颈部层次 颈部由浅入深由前向后层次结构十分明确;分别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又分为浅、中、深三层;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的鞘内;容纳通过颈部的气管、食管及血管..各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成颈部间隙.. 一、皮肤:皮肤薄;性大;皮纹横向.. 二、浅筋膜:浅筋膜疏松;内含皮肌、皮静脉、皮神经、淋巴结.. 1、皮肌:皮肌为颈阔肌 platysma;薄且覆盖广泛..上至面部;下至第二肋平面;越过人体中最早骨化的二个骨即锁骨和下颌骨浅面的全长;颈正中线和颈前三角下部未被此肌覆盖..浅筋膜内的皮神经和皮静脉均行于肌的深面;该肌因之成为浅筋膜这一层次的重要标志.. 2、皮静脉与淋巴结:皮静脉有颈前浅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ein 和颈外浅静脉 externa jugularis vein;其周围有伴行的淋巴结..在颈根部两条静脉均进入颈深筋膜形成的两个间隙;即胸骨上间隙和锁骨上间隙;并有横行的吻合支..

3、皮神经:皮神经为颈丛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这些皮神经均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四周放射走行;其中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提起枕小神经即可钩出副神经;是寻找副神经的标志;而胸锁乳突肌后缘又是寻找枕小神经的标志..耳大神经垂直行向耳垂..颈横神经垂直横过胸锁乳突肌中部..锁骨上神经与副神经近似平行;但位于其下方.. 三、颈深筋膜:颈深筋膜即颈部肌肉的肌外衣及其延续;由前向后分别为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和颈深筋膜深层.. 1、颈深筋膜浅层 lamina superficialis fasciae colli:颈深筋膜浅层亦称封套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筒鞘状结构;筑成了颈部诸器官活动的基本环境;成为保护颈部诸脏器的第一道防线..该筋膜并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在胸骨和锁骨上分为二层;形成两个间隙.. 2、颈深筋膜中层 lamina media fasciae colli 颈内脏筋膜:颈内脏筋膜分两部分;一部分包绕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即形成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 ..另一部分包绕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形成一个内脏鞘总鞘即第二封套;筑成保护脏器的第二道防线..并伸入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间;分别形成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鞘.. 3、颈深筋膜深层 lamina profunda fasciae colli:颈深筋膜深层亦称椎前筋膜;即颈部椎前肌的肌外衣;该筋膜由颅底一直达第三胸椎.. 四、颈部筋膜间隙:筋膜间隙有胸骨上间隙、锁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食管后间隙、椎前间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