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 血栓与止血检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与止血】
一、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或blood platelet count,BPC):计数单位容积(L)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1、参考值:(100~300)×109/L
2、临床意义
(1)plt减少:<100×109/L
①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细胞、骨髓纤维化等
②破坏或消耗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SLE、恶性淋巴瘤、DIC、脾功能
亢进
③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血)
(2)ple增多:>400×109/L
①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性RBC增多症、原发性plt增多症)
②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恶性肿瘤
(二)出血性疾病的检验
人体内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凝血和抗凝系统。

正常情况下既能通过一系列
凝血反应达到伤口止血、修复的目的,又能启动一系列抗凝环节维持血管通
透性,防止血栓形成。

其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有血管壁的构造、血小板及各种
凝血因子的质与量、抗凝物质的多少等。

两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血
液循环正常进行。

其中任何环节发生障碍,即可出现出血或凝血方面的异常。

其中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称为出血性疾病。

出血
性疾病的检验大致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四个方面。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
【目的】通过给血管加压一定时间后检验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主要反映血管
壁结构功能是否正常,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对测定结果也有影响。

【操作方法】在上臂束好血压计袖带,于肘下4cm处用色笔画一直径为5cm
的圆圈,袖带内充气使血压计的压力指数保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一般
不超过100mmHg,维持8min后解除袖带压力,再等5min后计算圆圈内新鲜
出血点的数目。

【参考值】正常人阴性,新鲜出血点不超过10个。

>10个出血点为阳性。

【临床意义】该试验阳性提示:
(1)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
C缺乏、血管性紫癜等。

(2)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
血、血小板无力症等。

(3)其他:如严重肝、肾疾病及服用大量抗血小板药物。

2.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
【目的】测定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主要了解血小板生成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变化。

【标本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100×109/L称血小板减少。

见于:①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线损伤、骨髓纤维化等。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功能亢进。

③血小板消耗亢进,
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血小板增多:见于:①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反应性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失血或溶血等。

3.出血时间测定(bleeding time,BT)指皮肤损伤出血到自然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

【目的】观察从皮肤损伤出血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了解血小板数量、
功能及血管壁的结构、功能状况。

【标本采集方法】用采血针在指端刺出约3mm小伤口,从血液自然流出时开始计量,每隔30s用干燥滤纸或棉球吸去流出的血液直至流血自然停止。


意所刺伤口不要太深,伤口切勿挤压。

【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异常
Ivy法:2~6min,>7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也可见于尿毒症、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引起的血管壁结构或功能异常,以及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抗凝药物的影响。

4.血块退缩试验测定(clot
retraction test,CRT)
【目的】测定血液凝固后出现血凝块退缩所需要的时间,了解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

【标本采集方法】抽取静脉血1ml,除去针头后将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干燥
试管中,申请单上注明血液刚一接触试管壁的准确时间,即刻送检。

【参考值】 30~60min开始退缩,24h内完全收缩。

血块退缩度(析出血清量与全血量之比)40%~50%,贫血者的纠正值为58%~97%。

【临床意义】血块退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如特发性或继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5.凝血时间测定(clotting time,CT)
【目的】测定离体的血液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了解内源性凝血机制有无异常。

【标本采集方法】
(1)试管法:抽取静脉血3ml,除去针头后将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3个试管,每管1ml,记录即刻时间后送检。

(2)玻片法: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试管法:4~12min
玻片法:2~5min〖ZK〗〗
【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友病、严重的肝脏损害、阻塞性黄疸、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应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

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lasma prothrombin time,PPT)通常称为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

【目的】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和钙溶液后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了解
外源性凝血机制有无异常。

【标本采集方法】抽取静脉血1.8ml,注入含3.8%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试
管内充分混匀。

【参考值】 11~13s,应设正常对照。

病人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
意义。

为加强检测的准确性,可计算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即病人血浆的凝血
酶原时间/正常人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比值为1±0.1。

此值增大提示
相关凝血因子减少。

【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纤维蛋
白溶解亢进、先天性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应用华法令、双香豆素
等抗凝药物等。

(2)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脑血栓形成等。

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rn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PPPT
或3P试验)
【目的】为检验血液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试
验。

主要了解有无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现象。

【标本采集方法】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是血管内纤维蛋白溶解的标志。

主要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时,后期因纤织蛋白进一步降解成更小的片段可转变为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