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3.学会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1.绘图演示;

2.启发引导。

六、教学过程:

1.导入:下面是我国某高中的两份时间表:该学校制定作息时间表有什么依据?从而引出昼夜长短的变化。

2.怎样知道某地是昼长夜短还是昼短夜长呢?引入昼弧、夜弧。

的长度(昼长、夜长)。

通过侧视图、俯视图来练习昼夜长短的比较:

强调:昼夜长短与纬度有关,与经度无关。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等。

3.昼夜长短随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总结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

春分-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短夜变长。

冬半年:

秋分-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冬至-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夜变短;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4.昼夜长短的计算:

练习:比较图中A、B、C、D、E各点昼长大小。

D>B>A=E>C

规律总结:1.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2.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3.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12-日出时间)*2;

昼长=(日落时间-12)*2;

昼长=昼弧/15°。

4.夜长=24-昼长。

针对性训练:

5.巩固训练:

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七、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