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初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之昼夜长短的变化(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
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
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
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选择《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教学,重点来探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有关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题技巧。
既密切联系实际,又关注到高考。
【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②理解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
③掌握有关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多幅图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能够结合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动画演示,总结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成都最近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以及成都今天昼长的计算,让学生既关注身边的地理,又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难点】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②昼夜长短变化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突破重难点方法】学生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动画图分组讨论,总结规律,并绘制太阳光照俯视图,课堂展示。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归纳法,案例教学法和师生互动的探究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学生读图绘图法,阅读归纳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准备】学生观察最近成都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板书设计】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昼夜长短的计算1.昼弧、夜弧法2.日出、日落时间法(地方时)【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运动是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叠加,由于地球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赵三国2012-08-02教材分析: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指示方向的稳定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形成。
这些特点是世界气温形成的天文原因,是导致世界自然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知识链长、时空跨度大、试题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较多。
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建立易于调动运用的知识网络,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归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夏天热、冬天冷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夏天距离太阳近,冬天距离太阳远?【新授】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计算(单位:时)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24-昼长想一想:图中各点昼夜长短有何特点?成因是什么?A昼长24小时,发生极昼;B点昼长夜短;C点昼夜等长;D点昼短夜长;E点昼长0小时,发生极夜。
因为晨昏圈、赤道都是地球大圆,互相平分,所以赤道上总是昼夜等长。
图中太阳直射北半球,晨昏圈偏离地轴(夹角等于直射点纬度),与B、D所在纬线圈斜交,与A、E 所在纬线圈相切。
故……若图中太阳直射20°N,则发生极昼极夜的纬度为南北纬70°,日期为6月8日或7月6日。
一年中有两天(二至日除外)昼夜长短相同,但变化趋势相反。
发生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
当直射点移动时,各地昼夜长短随之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读教材第19页图1.23,填写下表,思考相关问题。
①夏至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有什么规律?冬至日、二分日呢?(学生板书,师生讨论订正。
)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相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我将运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动画、展示不同地区昼夜变化的图片等,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现象的魅力。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经验,如体育课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本章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如何利用地理知识解释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学生们可以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此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地理知识。此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3.了解昼夜长短变化对季节、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地理现象的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一教学案例旨在引导学生们探索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现象,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以我国初中地理课程为背景,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昼夜长短变化 教案
昼夜长短变化教案
教案标题:昼夜长短变化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复杂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观察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 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通过实验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3. 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的差异。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和观察。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
四、教学手段
1. 实验仪器和模型
2. 多媒体课件
3. 学生讨论和展示环节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总结归纳的成果
3. 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认识的调查问卷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主题:昼夜长短的变化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并能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变化3. 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4.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意义及对昼夜长短的影响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引入学习主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你们有没有觉察到夏天的白天比冬天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 学习新知(约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PPT展示,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原理,并解释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变化和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
3. 实验(约15分钟):安排实验活动,用橙子或苹果等代表地球,用手持小球或灯泡代表太阳。
让学生扮演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观察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不同角度时,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4. 讨论(约15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解释他们观察到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5. 检测与总结(约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检测,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程度。
随后,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6. 拓展(约10分钟):教师介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意义,并与昼夜长短变化做关联,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气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7. 作业布置(约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整理成一篇小短文,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板书设计:主题: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公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昼夜变化:- 自转导致地球不同区域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公转导致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不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春分:昼夜时间相等- 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秋分:昼夜时间相等- 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并能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地球公转意义——昼夜长短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差异;2.会判断、描述某一节气(或某一季节)全球昼长的分布状况,并学会绘制和判读昼长分布的直角坐标系图;3.理解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并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和阅读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直角坐标系图。
【知识整理】一、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如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绘图区:二、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绘图区:三、涉及的公式:1.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可以是地方时或区时)2.日出时间=12—昼长/2(即正午地方时...12时减去昼长一半(上午)的时间,因此所算时间为地方时)日落时间=12+昼长/2(即正午地方时...12时加上昼长一半(下午)的时间,因此所算时间为地方时)3.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此公式中的日出日落时间都为地方时)【例题演练】例1: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1)—(3)题。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例2: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课后巩固】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2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3.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1.四季更替(1)成因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更替①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 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②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
(2)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1)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 ) (2)赤道上总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 ) (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昼最长、夜最短。
( ) (4)我国各地四季更替都很明显。
( )(5)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A .赤道B .赤道及其以北地区C .北回归线D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提示:(1)× 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所在半球一定昼长夜短,但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只有当太阳直射该地所在半球的回归线时,该地才会昼最长、夜最短。
(2)√赤道上总是昼夜平分,因此总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3)×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其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并不是昼最长、夜最短。
(4)×我国温带地区的四季更替明显,位于热带的地区则不明显。
(5)D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昼夜长短的变化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地球运动与昼夜长短变化关系的理解。
2.教学方法:采用个人练习、小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活动:完成以下练习题:
a.解释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b.绘制地球五带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地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昼夜长短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阐述地球运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纬度、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举例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3.教师引导:通过动态演示地球运动过程,解释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作用原理。
4.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地球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培养地理思维和解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地球运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如GIS、遥感等,辅助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运动现象,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3.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a.通过动态演示、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运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b.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纬度、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地球五带昼夜长短的特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教案标题: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2. 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有关。
3. 掌握如何使用日晷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2. 日晷制作材料(卡纸、铅笔、剪刀、刻度尺、图钉等)3.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相关概念和实例4.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5. 计时器或钟表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使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探究(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并解释其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3.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使用图钉和卡纸制作日晷。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时间段,观察太阳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讲解(10分钟):1. 回顾小组活动的结果,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太阳位置的变化。
2. 解释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的原因,并与学生讨论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如何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拓展(15分钟):1. 让学生再次观察日晷,比较不同时间段太阳的位置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季节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3.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地球公转轨道和地轴倾斜的概念,解释不同季节地球上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2. 提醒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太阳位置和使用日晷来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太阳位置的变化,加深对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季节变化,观察并记录太阳的位置变化情况,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报告是否准确描述了太阳位置的变化情况。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2.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3.掌握如何利用影子观察太阳高度角的方法;4.能够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2.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3.影子观察太阳高度角的方法;4.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2.影子观察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含义;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观察法;4.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1.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2.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3.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2. 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1.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2.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3.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
3. 影子观察太阳高度角的方法1.讲解影子观察太阳高度角的方法;2.利用实物或模型演示影子观察太阳高度角的方法;3.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影子,测量太阳高度角。
4.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含义1.讲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含义;2.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过程;3.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过程。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2.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3.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更好地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含义。
同时,通过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高一地理教案
房山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教案 编号:06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课程标准解析】1.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2.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3.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五带的分布与界限。
【重、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教法:归纳、多媒体、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三: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同一纬度地区一年内随季节的变化,如下图合作探究:1、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与夜的长度有什么规律?2、北半球哪一天白昼最长?哪一天最短?哪一天极昼范围最大?哪一极夜范围最大? (教师点拨) ☆自主学习四: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学案内容合作探究6: 如果地轴与黄道面垂直,地球表面还有没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四季和五带的变化吗?若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如何变化?若黄赤交角为0呢?【典例剖析】: (教师精讲) 读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3)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① 7:18 16:48 ② 6:54 15:30 ③ 6:36 16:50 ④8:2418:56(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2)、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右图的 ( )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3).③位于②的 方向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练习巩固】: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地球运行到A 点时,日期是_____________前后,速度_________(快或慢),这时地球的位置接近_______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
(2)当地球运行到D 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线)。
(3)地球公转一周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______________年。
(4)若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 、BC 、CD 、DA 四段中的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起向___________移,一直________移到直射__________。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一、辅导自学(内容、方法、说明):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在日照图上,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段:一段位于昼半球,称为; 一部分位于夜半球,称为。
某一纬线的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或比例)可代表该纬度在这一天的昼长和夜长。
15°对应1小时。
2.昼夜长短情况(5种)昼夜等长(昼长等于12小时),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极昼(昼长为24小时),极夜(昼长为0小时。
3.昼夜长短的变化(包括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C①春分一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半球,是—半球口照时间最长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夜越—0夏至日,北半球各地任,夜,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Y§)秋分一次年春分(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半球,)是—半球口照时间最短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夜越—0冬至LI,北半球各地昼,夜,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南半球相反。
③春秋分:太阳直射____________ ,全球____________ 。
(④赤道上:终年04.北极地区的极昼现象从日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至日最大,然后缩小,至廿消失,然后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是先逐渐扩大至廿最大,然后缩小至U消失。
二、讨论小结(合作探究):探究点1:读图1-3-9:(1)春分和秋分口:太阳直射,全球各地昼长都是,晨再线与经线,晨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点,昏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点。
(2)夏至廿:太阳直射,北极圈昼长为,赤道昼长为,南极圈昼长为(3)冬至日:太阳直射,北极圈昼长为,赤道旺长为,南极圈昼长为0(4)赤道上,全年昼夜,每天都是点日出,点日落。
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总是点,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总是点。
(5)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为点,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点探究点2: 1. 12点(地方时)是白天的中点,。
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
《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动画演示,探究地球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探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
1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解读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动画,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二、知识回顾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动画演示为主,引导学生回顾两个重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2、对昼弧、夜弧、太阳直射点的再认识。
以PPT呈现为主。
目的:通过知识回顾,为自主观察动画,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做必要的准备。
三、自主探究
形式:动画演示
思考:①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的关系如何?
②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如何?
结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四、反馈练习
设计针对性强的两道选择题。
五、课后延伸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何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昼夜长短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2.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3.学会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1.绘图演示;2.启发引导。
六、教学过程:1.导入:下面是我国某高中的两份时间表:该学校制定作息时间表有什么依据?从而引出昼夜长短的变化。
2.怎样知道某地是昼长夜短还是昼短夜长呢?引入昼弧、夜弧。
晨昏线将纬线圈(24小时)分为昼弧和夜弧。
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昼弧与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度(昼长、夜长)。
通过侧视图、俯视图来练习昼夜长短的比较:强调:昼夜长短与纬度有关,与经度无关。
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等。
3.昼夜长短随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内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总结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春分-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短夜变长。
冬半年:秋分-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冬至-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4.昼夜长短的计算:练习:比较图中A、B、C、D、E各点昼长大小。
D>B>A=E>C规律总结:1.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2.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3.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昼长=(日落时间-12)*2;昼长=昼弧/15°。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教案设计主讲人:黄兴永[课题] 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及规律[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302班学生[课标与教材分析]本小节在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三节,主要是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地理高中教学阶段重点也是难点。
与前一部分内容——地球自转及意义并列,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理解的章节。
这部分内容学生能从周围环境中切身的体会到,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对其形成原理感到十分抽象。
[学情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仍停留在感性思维及对地理现象的观察上,缺乏对地理现象的理性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从身边环境中有感性的认识,可以概括出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但很难弄清其成因。
由于学生生活在地球上,又不能从宏观角度及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所以讲述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合作探究,概括出两大规律,教师然后加以指导使学生明确其成因。
[教学设计思想]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中的第三节—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本节课所设计的主要是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及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地理高中教学阶段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它的难点在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同学空间思维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很好的去展示地球的空间运动。
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多媒体动画和传统资源想结合,综合展现地球运动。
通过展现,使学生更好地、更形象地去认知地球空间运动,从而使学生理解由地球空间运动所带来的地理现象。
在这节课的设计当中有3个地方需要提出来:1.要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结合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演示、自主观察、归纳,相互交流。
最新同步教案:必修 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地理)
教学过程设计,加入导学案的参考答案,按照先后顺序,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制作昼夜现象演示仪。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问老师。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
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通过“两个月亮”新
闻,导入新课。
8月4日电新一期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研
究报告说,地球可能曾经
拥有两个月亮,只是后来
这两颗星球发生碰撞合二
为一,成为今天我们所看
见的月球。
两个月亮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趣。
2.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和课前
预习,了解地球公转产生哪些地
理意义。
多
媒体课
件展示
“两个
月亮”新
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3.学会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1.绘图演示;
2.启发引导。
六、教学过程:
1.导入:下面是我国某高中的两份时间表:该学校制定作息时间表有什么依据?从而引出昼夜长短的变化。
2.怎样知道某地是昼长夜短还是昼短夜长呢?引入昼弧、夜弧。
的长度(昼长、夜长)。
通过侧视图、俯视图来练习昼夜长短的比较:
强调:昼夜长短与纬度有关,与经度无关。
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等。
3.昼夜长短随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内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总结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
春分-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短夜变长。
冬半年:
秋分-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冬至-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夜变短;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4.昼夜长短的计算:
练习:比较图中A、B、C、D、E各点昼长大小。
D>B>A=E>C
规律总结:1.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2.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3.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12-日出时间)*2;
昼长=(日落时间-12)*2;
昼长=昼弧/15°。
4.夜长=24-昼长。
针对性训练:
5.巩固训练:
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
完成下列填空: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七、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