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概论

合集下载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汉字学概论试卷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汉字学概论试卷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汉字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820)一、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韩国谚文属于A.音素文字B.音节文字C.语素文字D.词文字2.许慎所说的“比类合谊,以见指搞”,指的是“六书”中的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3.现代汉字多数情况下一个字记录的是一个A.音素B.音节C.语案D.词首创540部文字学部首的是A.《康熙字典》B.《字汇》C.《说文解字》D.《中华大字典》5.“鬼”字笔形的数字代码是A.3251213554B.551213554C.55113554D.3251135546.下列各组汉字笔画为相接关系的是A.三六八B.月而片C.丰卅车D.也丈九7.下列各组汉字部件为相离关系的是A.事東重B.克名支C.字岸型D.变原老8.下列各组汉字结构模式属于框架结构的是A.鼎巫胤B.囱因回C.凶画函D.匿匾医9.下列汉字中“门”是意符的是A.闷B.闸C.问D.闽10.下列各组汉字是多音同义字的是A.强曝帖B.应苫畜C.仆弄角D.葚虐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世界的多样性指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B.世界文明的多样性C.文化的多样性D.语言文字的多样性12.语音和语义的联系可以比喻为A.由身躯和灵魂构成的人B.一张纸的两面C.液体和盛液体的器皿D.由氢和氧化合成的水13.汉字所造就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指的是A.玉石文化B.书法C.篆刻D.陶瓷文化14.汉字的定型成果体现在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现代汉语常用字表》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D.《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5.形声字声旁有示源作用的是A.璦援嫒B.决缺诀C.轮论伦D.瑕霞蝦16.下列各组都是成字部件的是A.木B.寸C.亠D.田17.下列各组都是形声字的是A.湖糊葫B.编匾遍C.颖疆栽D.辩锦塍18.下列各组古今字中今字表示本义的是A.坐/座B.景/影C.北/背D.益/溢19.下列汉字中“又”是记号的是A.鸡B.汉C.邓D.仅20.应该怎样看待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关系?A.鼓吹“汉字优越论”,诋毁《汉语拼音方案》B.认为汉字繁难,不是妨碍现代化的主犯,也是从犯C.汉字永远不会被废弃,《汉语拼音方案》肯定会逐步扩大使用领域,用于汉字不便于使用的地方D.如果条件成熟了,可以首先在中文信息处理上实行“双轨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所谓表意文字,指的是的文字体系,而表音文字指的是的文字体系。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商代甲骨文B. 周代金文C. 秦代小篆D. 汉代隶书答案:A2. 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 山B. 马C. 河D. 书答案:A3. 汉字的造字方法中,“指事”是指:A. 用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概念B. 用抽象符号表示具体事物C. 用简单符号表示复杂事物D. 用具体事物表示抽象概念答案:A4. “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的是:A. 形声B. 会意C. 指事D. 假借答案:A5.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从甲骨文到金文的转变主要发生在:A. 商代B. 周代C. 秦代D. 汉代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的六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 甲骨文是商代用于占卜的______文字。

答案:刻写3. 汉字的笔画中,横画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一4. 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独体字、合体字、复合字5. 汉字的部首是用来______汉字的。

答案:分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答案: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

2. 什么是假借字?答案:假借字是指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

3. 汉字的笔画有哪些?答案:汉字的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点、提等。

4. 汉字的部首有哪些作用?答案:汉字的部首有助于汉字的分类、记忆和检索。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书写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

2. 论述汉字的造字方法及其特点。

答案: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概论》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学习方法与要求要求考生在阅读一定数量古代汉语文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以了解有关汉字的常识和理论,识记一定数量的相关字例,并通过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文献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凡内容范围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

对于具体问题的阐述,凡参考书跟指定必读书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必读书为准;如果面授时的讲解有修正的,原则上以面授讲解为准,但答题可以按指定必读书的说法。

学习汉字学理论,必须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宜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对待。

必须把常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避免顾此失彼。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自学和助学的依据。

三、汉语文字学的内容和思考题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汉字的起源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2.对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的认识3.对出土原始陶器符号的性质的认识4.从历史文献的产生看汉字起源的时代(二)汉字的演变1.商代文字—甲骨文、一般金文和族徽文,商代文字的特点2.西周文字—西周金文,西周文字的特点3.春秋文字—春秋金文,鸟虫书4.战国六国文字—出土文字、《说文》“古文”,战国文字的特点5.秦系文字—出土秦文字、石鼓文、诅楚文、秦始皇东巡刻石、《说文》“篆文”和“籀文”6.隶书文字—古隶、东汉隶书,隶变7.草书文字—章草、今草8.楷书文字—东汉魏晋行书、六朝楷书【本章思考题】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仰韶文化陶器刻符及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是什么性质的符号?3.为什么说用于记载历史的文字大约在夏代初期已经出现了?4.甲骨文与商代一般金文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何者更接近原始面貌?5.西周金文与商代金文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6.谈谈春秋文字的美术化倾向。

汉字学概论pdf

汉字学概论pdf

汉字学概论pdf汉字学概论PDF是一部介绍汉字演变历史、形态、结构与分类等方面的经典教材。

它是研究汉字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也是学习汉字学知识不可或缺的教材之一。

下面我们来逐点探究一下这本书的部分内容: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史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它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数千年前。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字经历了演变、变形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汉字的基础。

汉字演变历史的研究在汉字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是学习汉字学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二、汉字的结构和构成要素汉字的结构和构成要素非常独特,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特点。

例如,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笔画,笔画的数量和顺序对于字的意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外,汉字还包含有偏旁部首、偏旁笔画、声旁部首等成分,这些成分也都有助于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构成。

三、汉字的分类和字体的发展汉字的分类是学习汉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汉字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笔画数目进行分类、按照部首进行分类、按照发音进行分类等等。

同时,汉字的字体发展历程也非常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区和时代发展出来的字体也不尽相同,包括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

四、汉字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汉字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例如,在计算机领域,汉字编码技术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文字输入、文字识别和文字处理等技术的发展。

此外,随着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的不断深入,汉字学在国际上的研究和应用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总之,汉字学概论PDF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深入学习汉字学知识的人士应该认真研读。

通过对汉字起源、字形结构、分类及应用等方面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更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汉字学概论》第四章考题

《汉字学概论》第四章考题

《汉字学概论》第四章方兴未艾的语文现代化运动逐题击破一、客观题1.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不包括()A.指南针B.火药C.麻将D.印刷术2.10世纪以后,越南出现了自己的民族文字()A.越文B.喃字C.藩文D.南字3.李朝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创制了拼音文字,称《训民正音》,俗称(),即通俗文字,供文化不高的老百姓使用。

A.藩文B.谚文C.喃字D.李氏文字4.“假名在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中大量使用。

A.《万叶集》B.《古今和歌集》C.《飞鸟集》D.《古今集》5.下列国家,没有鼓励学习华文政策的是()A.新加坡B.美国C.泰国D.印尼6.()是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不用文言,改用白话。

A.国语运动B.白话文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7.()在注音识字和推广普通话、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且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A.《简化字总表》B.《汉语拼音方案》C.《现代汉语常用字表》D.《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8.不属于为了精减字数,政府组织做的工是()A.整理异体字B.整理印刷通用汉字C.废除生僻地名用字D.简化汉字9.轻声词、儿化属于四定中的()A.定形B.定音C.定量D.定序10.不属于汉语拼音三原则的是()A.采用的是拉丁字母B.音素字母C.语素字母D.用来拼写汉语口语的11.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B.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C.推行《汉语拼音方案》D.传播汉字12.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是()A.越南B.俄罗斯C.日本D.朝鲜13.喃字是一种部分借用汉字,部分使用()构成的方块字。

A.象形B.假借C.形声D.会意14.()等汉字典籍在很长的时期曾经是东亚、东南亚的公共教科书。

A.《三字经》B.《笠翁对韵》C.《四书》D.《五经》15.几十年来,中国已经陆续制订发表了()等一系列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重庆)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重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三章汉字的起源 (2)第四章汉字的结构 (3)第五章汉字的形体 (4)第六章汉字的形音义关系 (5)第八章汉字与中国文化 (6)第九章汉字的研究方法和原则 (6)第十章女书概说 (8)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符号,距今8600~7800年,除了在骨笛上所见的设计音孔时的刻记和契刻骨板上的单道刻记外,可以确认的契刻符号共有17个。

以著名古文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胡厚宣为代表的一种意见肯定地认为,贾湖考古发现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这些文字与4000年后殷墟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最常考死背原始汉字的构形特点★★★简述原始汉字的构形特点。

(简答题)假设现在已经发现的原始刻画陶甲符号都是原始汉字的话,那么,从这些数量有限的资料中,可以发现原始汉字在构形上至少有如下特点:1.一般脱胎于图画,部分来源于随意刻画;2.字形趋于简化、符号化、线条化,但演变的趋势有不平衡性;3.基本上是独体字。

以象形、指事(多为数字)为主,已有会意字出现,但为数不多,还未出现形声字,可能有大量假借字存在(以族徽符号的形式出现在用作礼器的器物边缘上)。

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人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讪,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揭,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

汉字学概论的名词解释

汉字学概论的名词解释

汉字学概论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汉字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写作系统之一,汉字不仅仅代表了语言文字的形式,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汉字学概论作为研究汉字起源、演变以及应用的学科,为我们理解和研究汉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一、汉字学汉字学是从广义上讲,研究汉字的起源、形态、结构、读音、义理、书法以及使用等各个方面的学问。

它涉及着语言学、文字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汉字学通过对汉字的深入解析,揭示了汉字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义。

二、字源学字源学是汉字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字源学家通过对古文字形态、象形、指事和会意等特征的分析,还原出汉字的最原始形式和意义。

例如,“人”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像,代表着人体的形象。

字源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还能够揭示文字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音韵学音韵学是研究汉字读音和拼音规律的学科。

通过对古代文献和方言的研究,音韵学家能够还原汉字古代的读音,推测汉字的音韵演变规律。

古代音韵学家总结出了“韵部”、“声母”和“韵母”的分类体系,为我们理解汉字的发音提供了线索。

音韵学的研究对于汉字的教学和文字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汉字书写系统、字形变迁、字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学科。

汉字的字形变迁是文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追溯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等的演变过程。

此外,文字学还关注汉字的结构、构造规律以及草书、行书的技巧和美感等。

五、用字学用字学通常指的是研究汉字的使用规范和应用范围的学科。

用字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字的应用领域、字词的搭配规则、词语的造词方法等。

如何正确、准确地应用汉字,对于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至关重要。

用字学的研究在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规范用字,可以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和信息的准确度。

六、汉字文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

第一章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文字是如何产生的?文字的产生是通过文字画的发展,产生了文字符号,质的转变就在一浑然一体地图画逐步变成了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的独立的表意符号,这些符号借助假借的手段,能够完整地按语言中词的顺序去记录实词和虚词的时候,成熟的文字体系就诞生了。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

文字首要的存在理由就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为什么说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能产生?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会产生。

生产力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程度,国家产生了,管理国家需要文书,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需要知识的传播,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语言只是听觉符号,不能达到把知识传播到子孙后代和传播到异地的要求,只有视觉符号才能突破语言这一时空的局限,有这种需要和可能的时候,文字就产生了。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首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文字既表音又表意。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可比作一张白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

为什么说汉字直接表示观念是错误的?语音和词义既然是不可分割的,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不可能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

由于汉字构形的特点,有些人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无论什么体系的文字,都既表音也表意。

传统认为,汉字有形音义三大要素,其实属于汉字本身的仅仅是“形”而已,所谓“音义”都属于语言,是汉字所记录的语言转嫁给它的。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一)选择1、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第一部关于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刘鹗,1903;2、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唐;董作宾号彦唐,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中有“贞人之名”的现象的人;郭沫若号鼎堂。

3、欧阳修:《集古录》、《金石录》。

4、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青铜时代》5、战国阶段的文字包括:简牍文、帛书(缯书)、石鼓文、载书(盟书)、兵器刻辞、玺印文。

6、三书说:是唐兰1935年在《古文字学导论》中。

首先提出来的。

包括象形、象意、形声。

7、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8、文字的来历:名、书、文、字。

9、汉字学历史: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10、汉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画记事。

11、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结绳说、八卦说、起“一”成文说、仓颉造字说、书画同源说。

12、《说文解字》:许慎,中国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成书于汉代,汉代通行的是隶书。

有叙、目录、正文(十四篇)、主要字体是小篆,一部分古文、籀文(大篆)。

共540个部首,解析9353个字,编成了十四类;部首编排按“据形系联”,部内按“据义系联”。

13、郑樵是第一个撇开《说文解字》系统、专用六书来研究和归纳汉字的文学学家。

(二)名词解释一、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

二、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系统。

是扩大汉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辅助工具。

三、汉字学:是一门研究汉字的构造原理,形义演变以及发展趋向和规律的学科。

四、六书: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得出的字体归类,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给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经过历代文字学家补充和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为六书说,后人谈论六书一般采用许慎《说文》中所用的名称和班固《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学概论试卷

汉字学概论试卷

附录:试题类型举例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组是不规范汉字?A 答繁符 BC 通房相D 音易刊2.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A 呆凿获B 剥削血C 吁纤斗D 波堤储3.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输载转B 辆轨辙C 辈较辑D 轴轮辕4.首创文字学部首的是下列哪部词书?A 《辞源》 A 《辞海》C 《汉语大字典》D 《说文解字》5.下面哪组字平均笔画最少?A 《汉语大字典》56000多字B 《辞海》11000多字C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字D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3.按照规范,笔顺为25251 的是()A 可B 闪C 凸D 凹4.部件的组合方式为左下包围的是()A边廷赶翅 B 厅庙层虑 C司可句氛 D 周风闪向5.按照六书,用象形造字法造的字是()A 瓜果眉胃B 母甘刃本C 功跑矿切D 淼磊森矗6.下列形声字中内形外声的是()A 锦群视期B 勇壁资警C 辨瓣闽闻D 疆赢颖载7.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驰驱驶驾B 验驳骄骗C 骑驮驯骚D 骏驹骒骡8.形声字的声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A 溶蓉榕熔B 趟躺倘淌C 胎抬苔枱D 赌堵睹都9.简化字所用的简化方法为草书楷化的是()A 车专乐书B 伞齐齿卤C 笔宝灶帘D 鸡邓赵怀10.部首为201部的是()A 《现代汉语大词典》B 《现代汉语词典》C 《康熙字典》D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1.设立214部首的辞书是()A 《新华字典》B 《汉语大词典》C 《说文解字》D 《字汇》3. 按照规范,笔顺为1345的是()A 队B 区C 片D 仍4. 笔画的组合为相交关系的是()A 正月而上B 井也力子C 小川三心D 丁工口刀5. 部件的组合为相接关系的是()A 基圣各条B 他对化从C 回困囚国D 克占卢吊6.部件的组合方式为三面包围的是()A 司可句氛B 厅庙层虑C 周风闪向D 翅赶廷边 7.按照六书,用指事造字法造的字是()A 日月山川B 本甘刃牟C 益牧相看D 沐近缄故 8.下列形声字中上形下声的是()A 爸窍竿芳B 袋壁姿警C 功刺群锦D 帼矿跑泔 9.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媛娇姑姨B 猿猴猪猫C 颁颗颂预D 氧氢氮氦 10.形声字的声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A 姨胰咦荑B 杨扬炀疡C 楠腩喃蝻D 略客洛路 11.简化字所用的简化方法为偏旁类推简化的是()A 胀怅伥张B 伞齐齿卤C 笔宝灶帘D 鸡邓赵怀 12.部首为189部的是()A 《新华字典》B 《汉语大词典》C 《说文解字》D 《字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规范汉字指的是A 已被废除的繁体字B 已被废止的二简方案中的简化字C 自造的简体字及错别字D 未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2.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特点是A 汉字起源于图画B 汉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C 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语素D 构成汉字的基本字符是意符3.在下列汉字中“斤”是记号的是A 斧B 近C 斯D 听4.形声字声旁兼有表意作用的是A 肢枝翅B 胫茎颈C 妈骂吗D 拘笱佝5.汉字的定量研究成果表现在A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B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C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D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 属于今文字的是()A 楷书B 隶书C 小篆D 金文2. 不规范汉字指的是()A被废止的《二简》的简化字 B 自造的简体字、错别字C 国家已经简化的繁体字D 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形1. 属于古文字的是()A 甲骨文B 隶书C 小篆D 金文2. 不规范汉字指的是()A被废止的《二简》的简化字 B 自造的简体字、错别字C 国家已经简化的繁体字D 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形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三.填空(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言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社会发展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

汉字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商朝甲骨文B. 周朝金文C. 秦朝小篆D. 汉朝隶书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字的基本笔画?A. 横B. 竖C. 撇D. 圆答案:D3. “六书”是汉字构造的基本方法,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象形B. 指事C. 形声D. 转注答案:D4. 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A. 山B. 明C. 休D. 口答案:B5. “汉字规范化”是指:A. 统一汉字的书写形式B. 统一汉字的发音C. 统一汉字的意义D. 统一汉字的笔画数量答案:A6. 下列汉字中,属于会意字的是:A. 森B. 休C. 江D. 林答案:B7. 汉字的部首是指:A. 汉字的组成部分B. 汉字的构造单位C. 汉字的分类依据D. 汉字的书写顺序答案:C8. 下列哪一项是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汉字简化”主要是指:A. 减少汉字的笔画B. 改变汉字的结构C. 统一汉字的发音D. 改变汉字的意义答案:A10. 下列汉字中,属于指事字的是:A. 上B. 下C. 刀D. 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转注、假借12. 汉字的部首是汉字字典中用于________的依据。

答案:分类13. “四声”是指汉字的四种不同的________。

答案:声调14.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楷书”是由________演变而来的。

答案:隶书15.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________部分。

答案:基本16. “异体字”指的是读音、意义相同,但________不同的字。

答案:书写形式17. “汉字标准化”是指对汉字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统一规范。

答案:形体、读音、意义18. “部首检字法”是一种根据汉字的________来查找汉字的方法。

汉字学专著

汉字学专著

中国文字学专著简目一、中国文字学(知津)简目毕任庸《文字学》,苏州文怡书局,1931刘大白《文字学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33戴曾元《文字学初步》,上海:中华书局,1935何仲英《中国文字学大纲》(20 世纪30 年代)汪国镇《文字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9吕思勉《文字学四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包括《中国文字变迁考》、《字例略说》和《说文解字文考》等)※刘大白《文字学概论》、汪国镇《文字学概论》、何仲英《中国文字学大纲》、吕思勉《中国文字变迁考》、吴贯英《中国文字志起源及变迁》收入《民国丛书》中,合订一册。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30 年代排印本胡朴安《文字学ABC》,ABC丛书社,1933邵祖平《文字学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在《国学小丛书》中)蒋伯潜《文字学概要》,上海:正中书局,1946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新1 版(傅根清导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蒋国善《文字学讲义》(油印本),东北人民大学,1956 杜学知《文字学纲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林尹《文字学概说》,台北:正中书局,198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姜宝昌《文字学教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杨五铭《文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顾正《文字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刘礼吾等《文字学基础》,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陈涛《文字学浅谈》,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邓志瑗《中国文字学简说》,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李圃《甲骨文文字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赵诚着《甲骨文字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邹晓丽等《甲骨文字学述要》,长沙:岳麓书社,1999 高明着《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又: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姜亮夫《古文字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北京:中华书局,1985李荣《文字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汉语知识丛书》新版康殷《古文字学新论》,北京:荣宝斋,1983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王世征、宋金兰《古文字学指要》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张玉金《当代中国文字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李万福《汉语文字学新论》重庆:重庆出版社中国文字学专著简目姚孝遂主编《中国文字学史》,刘钊等着,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张其昀《中国文字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许长安编《汉语文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王凤阳《汉字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年。

汉字学概论00820-史上最强笔记

汉字学概论00820-史上最强笔记

汉字学概论现代汉字学00820 名词解释1.音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这种文字是音素文字。

(2页)2.语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这种文字是语素文字。

(2)3.字种数——字形虽然不同,如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样得到的字数是字种数。

(9)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里,每一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33)5.通用字——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

(48)6.常用字——书写现代汉语经常要用到的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

(48)7.拥字量——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这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8.笔画——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9.笔形——指笔画的形状。

10.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11.独体字——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

12.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13.字符——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字符。

(92)14.记号——和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练习的字符是记号。

(93)1.音素文字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音素,这样的文字就是音素文字。

2.语素文字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素,这样的文字就是语素文字。

3.字种数根据记录语素的多少统计出来的字数就是字种数。

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历史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中每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5.通用字通用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就是出版印刷、辞书编撰、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用字。

1.拥字量:答: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一种笔画数拥有的汉字数量就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例如《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一画的汉字有“一、乙”两个,笔画数1的拥字量就是2。

2.部件答: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由笔画组成,具有组配汉字功能,例如“种”由“禾、中”两个部件构成。

汉字学概论自考真题含答案

汉字学概论自考真题含答案

汉字学概论自考真题含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

1、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汉字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产生的。

B.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C.汉字是在原始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D.结绳是汉字产生的源头。

E.契刻是汉字产生的基础。

2、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 )。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E.隶书3、下列全是形声字的有( )。

A.悲哀B.分辨C.放牧D.根本E.行走4、下列各组都是古今字的有( )。

A.说悦B.修脩C.概檗D.其箕E.责债5、下列属于假借用法的是( )。

A.大象的“象”B.叔父的“叔”C.大豆的“豆”D.花朵的“花”E.其实的“其”二、写出繁体。

罢( )办( )宝( )补( )长( )丑( )尝( )达( )当( )独( )节( )发( )历( )罗( )庙( )买( )蛮( )优( )书( )丛( )三、析下列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行义关系,指出其造字法。

木祆莫涉闻高刃诗息群盆伐初徒哀集取旗简斧鞭男汉大虎马四、标点下文,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日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搞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訖事令长是也。

答案:一、1、CE 2、 ABCD 3、A 4、ADE 5、BCE二、罷辦寶補長醜嘗達當獨節發曆羅廟買蠻優書叢三、木:象形天;指事莫;会意涉;会意闻;形声高;指事刃;指事诗;形声息;会意群;:形声盆;形声伐;会意初;会意徒;形声哀;形声集;会意取;会意旗;形声简;形声斧;形声鞭;形声男;会意汉;形声大;指事虎;象形马;象形四、周礼八岁入小学。

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

《汉字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试题1一、不定项选择题:1、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汉字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产生的。

B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C汉字是在原始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D结绳是汉字产生的源头。

E契刻是汉字产生的基础。

.2、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E隶书3、下列全是形声字的有()。

A悲哀B分辨C放牧D根本E行走4、下列各组都是古今字的有()。

A说悦B修脩C概聚D其箕E责债5、下列属于假借用法的是()。

A大象的“象” B叔父的“叔” C大豆的“豆” D花朵的“花”E其实的“其”6、在《康熙字典》里查“郡”字和“降”字,正确的是()。

A、都属于“邑”部B、都属于“阜”部C、“郡”在“阜”部,“降”在“邑”部D、“郡”在“邑”部,“降”在“阜”部E、都属于““(耳旁)7、关于汉字体系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

A、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五千年前。

B、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夏代中期。

C、汉字体系的形成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D、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商代晚期。

E、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三千年前。

.8、“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指()。

A、象形、指事、会意、假借B、象形、指事、会意、形声C、象形、指事、形声、假借D、象形、指事、转注、假借E、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二、写出繁体或简体字罢()办()宝()补()长().丑()尝()达()当()独()节()发()历()罗()庙()买()蛮()优()书()丛()MO <()完()范()来()<()嫦()MOWO.MO莘()畲()黑()介()竟()营()翥()^()胸()橙()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造成一字数义的原因有假借和。

(汉字的性质特征1)2、迄今所能见到的,真正形成体系的汉字最早的是o (汉字的起源1)3、汉代谈“六书”的主要有三家,即,,o (汉字的结构1)4、小篆的主要特点是、、o (汉字形体的变迁2)5、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是通过的过渡来实现的。

北京自考“汉字学概论”名词解释

北京自考“汉字学概论”名词解释

1. ⽂字是记录和传播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化⼯具。

(填空) 2. ⽂字的孤离性:⽂字作为语⾔的书⾯形式,不可能把语⾔所传达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因⽽是语⾔的不完全信息。

对此作出的相应补偿是,⽂字可以不按句⽽按词或按语素出现,可以脱离⼀定的上下⽂和语境孤⽴地出现,⽂字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孤离性。

章位⽂字的孤⽴性体现在以词定性上,汉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语素定型上。

3. 形声字:汉字记录汉语的⽅法可以概括为四种,即:表形、表意、表⾳、⾳意兼表。

形声字是⽤形旁表意、声旁表⾳的⽅法记录语⾔。

4. 拼⾳三原则:《汉语拼⾳⽅案》有许多优点,它采⽤的是拉丁字母,是⾳素字母,是⽤来拼写汉语⼝语的。

这三个特点⼜称为拼⾳三原则。

5. 拉丁化新⽂字: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苏联创制的汉语拼⾳⽂字⽅案,它的直接⽬的是为了在侨居苏联东的10万华⼯中加速推⾏扫盲⼯作,它的长远⽬的是试图根本改⾰汉字,即⽤国际化的拼⾳⽂字取代汉字。

6. 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汉字,即记录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汉字。

(可以是简答) 7. ⾪变:P92 8. 现代汉字学:是⼀门新兴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这门学科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应⽤性。

9. ⾼频趋简:使⽤频率越⾼的字符集的平均笔画数越少,把这种现象称为⾼频趋简 10.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件分为成字部件和⾮成字部件。

11. 偏旁:构成合体字的表意或表⾳的单位。

12. 部⾸:偏旁系统的核⼼是部⾸。

部⾸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的偏旁,是按结构编排的字书中每部的⾸字。

13. 字符分析法:这种分析⽅法把语⾔符号(⽂字)和⽂字的符号(字符)明确区分,并根据字符组字时的不同功能把字符分为意符、⾳符、记号三类。

P150 14. ⽼国⾳、新国⾳:民国初年,决定推⾏国⾳⾸先要从汉字的读⾳做起。

1913年召开的有各省代表参加的“读⾳统⼀会”上,通过⼀省⼀票的投票⽅式议定了6500多个汉字的国定读⾳,称为⽼国⾳。

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5)

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5)
□ 文字是如何产生的?
文字的产生是通过文字画的发展,产生了文字符号,质的转变就在一浑然一体地图画逐步变成了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的独立的表意符号,这些符号借助假借的手段,能够完整地按语言中词的顺序去记录实词和虚词的时候,成熟的文字体系就诞生了。
□ 为什么说汉字直接表示观念是错误的?
答:语音和词义既然是不可分割的,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不可能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由于汉字构形的特点,有些人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无论什么体系的文字,都既表音也表意。
意音字: 吐、帆、址、芳、旱、财、忆、饥、议
简答题
□ 为什么说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能产生?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会产生。生产力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程度,国家产生了,管理国家需要文书,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需要知识的传播,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语言只是听觉符号,不能达到把知识传播到子孙后代和传播到异地的要求,只有视觉符号才能突破语言这一时空的局限,有这种需要和可能的时候,文字就产生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文字的首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 如何分析汉字的性质?
答:①比较的原则。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共同点,都是记录和传播言语的符号系统,都是即表意又表音,二者不能分开,而且汉字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记录语言。
②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的原则(密切结合语言的原则)。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汉字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汉字记录的是词或语素,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一个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记录的是语素;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自考“汉字学概论”试卷

自考“汉字学概论”试卷

自考“汉字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哪一组是不规范汉字A. 叠像覆B. 時簡筆C. 签易刊D. 量算横2. 下列各组汉字笔画为相交关系的是A. 车丈十B. 才占白C. 心川三D. 而上丁3. 下列各组汉字部件为相离关系的是A. 呆布克B. 吊卢单C. 汗伯臭D. 占名局4. 下列各组汉字结构属于左上右包孕的是A. 区医匡B. 庆房尼C. 画函凶D. 风冈向5. 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同义字?A. 臭畜奇B. 勒色血C. 骠屏颤D. 乐曲泊6. 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A. 剥苔螫B. 荨疟蔓C. 削熟厦D. 鲜行省7.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糖糕粱B. 颁颂题C. 憎撼憔D. 蒿蓬篱8.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A. 痪焕唤B. 鸦芽雅C. 怡冶治D. 惊景鲸9. 下列各组汉字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组是A. 十三只B. 几九区C. 航杯感D. 的一是10. 作为汉字构形依据的意义是A. 本义B. 基本义C. 实义D. 造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 规范汉字指的是A. 记录现代汉语的用字B. 隶变以后的汉字C. 现代通行的汉字D. 经过整理的,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主体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用字12. “简化合理”的原则指的是A. 减少罕用部件B. 尽量使汉字的部件独立成字或便于称说C. 要计较一笔一画的简省D. 要追求新形声字的创造13. 下列简化字中简化得好的是A. 云家须B. 庐炉驴C. 才出板D. 粮胶态14. 鄙人列各组部件是不成字部件的是A. 欠山四B. 纟讠钅C. 乙贝干D. 宀勹冫15. 鄙人列汉字中“虫”是记号的是A. 烛B. 蛇C. 蝗D. 触16. 鄙人列汉字中“火”是意符的是A. 灭B. 伙C. 灰D. 灵17. 鄙人列汉字中“工”是意符的是A. 贡B. 左C. 功D. 巧18. 下列哪组的形声字具有表音功能A. 姨胰痍B. 贷玳黛C. 惶遑凰D. 路洛客19. 形声字声旁兼有表意作用的是A. 娶潮婚C. 避惑彩C. 讽诽伍D. 座擒芽20. 符合《汉字部件规范》的拆分原则是A. 在进行部件拆分时,相离、相接、相交的部件可拆B. 字形符合理据的进行有理据拆分C. 字形无法拆分理据或形与源矛盾的,依形进行无理据拆分D. 适度拆分,合理控制下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北京自考00820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北京自考00820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汉字学概论(00820适用北京)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汉字的特点。

答:一、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二、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三、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四、汉字是方块形,结构复杂五、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考点2:简述文字的定义。

答:1.广义“文字是作为社会记录和交际工具用的和语言日益适应的书写的符号体系”。

2.狭义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考点3:简述文字的类型和特点。

答:1)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字发展的特点(从总的历史方面来看)就是连续不断地向表示语言愈来愈小的要素过渡。

”“名副其实的文字有3种主要类型: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

这3种类型代表文字发展的3个阶段。

”2)文字发展的特殊规律:由表意到表音特殊性取决于不同语言的特殊性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3)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体系: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

4)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不协调,促使文字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考点4:简述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文字类型的要求。

答:1.文字的稳定性和演变性2.辅音字母的产生3.文化传播对文字产生的影响考点5:简述如何从世界的多样性看文字的多样性。

答:一、生物的多样性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1.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基本特质。

2.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应该成为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积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2.文字的共性:(1)文字起源于图画——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由文字画儿到图画文字,质的转变就在于浑然一体的图画逐步变成了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的独立的表意符号。

当这些表意符号借助假借的手段,能够完整地按语言中词的顺序去记录实词和虚词的时候,成熟的文字体系就诞生了。

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及中国商代的甲骨文都是起源于图画的古老文字体系。

(2)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首要的存在理由就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3)文字既表音又表意——语言就自身而言,它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由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音和语义既然是不可分割的,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不可能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

由于汉字构形的特点,有些人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3.汉字的个性:分析汉字的性质需要贯彻“比较”和“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这两个原则。

(1)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所谓表意文字,指的是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

如果全面地分析汉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可以归纳出三种类型:第一种,来源于象形字(日、月、山、川)、指事字(一、二、上、下)的独体字以及会意字(取、逐、森、雀),是从意义入手记录语言的。

这些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的联系,与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读音是在意义的基础上确定的。

第二种,来源于表意字的假借字(其、或、我、求),这些字的字形与意义毫无关系,只是借来记录语音,并通过语音表示意义。

第三种,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构成形声字(芳、旱、财、忆),既与意义有联系也与语音有联系。

既然汉字既表意又表音,而形声字在汉字中的比重高达90%,所以有人称汉字为意音文字。

(2)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音节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音素文字)通过为音位(音素)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

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成词语素)。

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

所以现代汉字可以成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3)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

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

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不管是假借字,还是形声字的声旁,都与专职表音的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不同,他们是借用既有音又有意的现成文字充当的。

汉字的“借音符”数量很多。

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

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日、月、山、川”。

汉字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春、秦、泰”。

尽管绝大部分的独体表意字变成了记号,由于历史上字形、字意、字音的变化又造成了不少记号,但是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和现代汉字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

4.汉字的特点:(1)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3500个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7000个字。

记录汉语所以需要这么多汉字,是因为汉字记录的是语素。

现代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从书面上起到了分化多义音节的作用。

语言中的同音词,大都写成不同的汉字,脱离了语境,同音现象基本上不影响意义的表达。

同音汉字在以语素或词的形式单独使用时,不会受到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干扰,所以可以不进行词的定型,不实行分词连写。

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不可能把语言所传达的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因而是语言的不完全信息。

对此做出相应补偿的是,文字可以不按句而按词或按语素出现,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文和语境孤立的出现。

文字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孤离性”。

音位文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词定型上,汉字的孤离性体现在以语素定型上。

(2)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汉字基本上使用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即用一个特定的形体记录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汉字的形体同时与音、义两方面发生联系。

这两种联系并不是等同的,汉字专字专用,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

因为汉字所记录的词义或语素义具有特定性,而汉字在记录汉语的时候,可以在书面上分别同音词或同音语素,所以说汉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

因为汉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所以在存在民族共同语的前提下,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用汉字来交流思想。

同样的道理,汉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沟通古今。

(3)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春秋战国时期就把汉字构形的有理性用到识字教学中,称之为“六书”(汉代的文字学家分析小篆系统所得出来的六种造字、用字的条例)。

六书讲的是用汉字记录汉语的六种表词法。

汉字记录汉语的方法可以概括为4种:表形(象形字)、表义(指事字、会意字)、表音(假借字)、音意兼表(形声字)。

汉字在造字初期是依据它所记录的某一个词义来构形的,在字形和词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可以利用字形分析来了解词义。

在现代汉字中,形旁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示,二是区别。

所谓提示,指的是形旁具有“见山之旁知山,见水之旁知水”的表义作用。

形声字形旁的区别性能突出的体现在声旁相同的同音字上。

大量的形声字是在假借的基础上通过加形旁或改形旁分化而成的。

汉字由假借到形声大大增强了汉字的表意的理据。

由于早期形声字是在假借字上加意符形成的,如果本源字和分化字存在着意义上联系,那么声旁不仅有示音作用,而且有示源作用。

至于后期直接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形声字,由于受到早期形声字声旁示源功能的类推影响,也往往选择具有示源作用的声旁。

例如:“诽”字的音义来源于“非”,“闺”字的音义来源于“圭”,“湄、楣”等的音义来源于“眉”,换句话说,“非、圭、眉、尉、支、斯”等字作为以上形声字的声旁,不仅有标示语音的作用,而且有指示语源的作用。

这是语言的同源系统在文字系统上的体现,也是构成形声字声旁的一种理据。

形声字声旁具有表音作用,因为声旁本身也是汉字,所以声旁的表音性质与拼音文字的字母表因决然不同。

周有光测查,现代汉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是39%,李艳、康加深的结果是66.04%.形声字的形旁提示语义,声旁提示语音,声旁相同的字以形旁区别,形旁相同的字以声旁区别,即使是形旁相同的同音字,也可以用不同的声旁区别。

汉字构型的理据,尤其是形声字的构型理据,为记录汉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人们学习和掌握汉字提供了方便。

(4)汉字是方块形,结构复杂:现代汉字的构字单位分为笔画、部件、整字三级。

一个汉字,不论有多少笔画,多少部件,都要均衡的分布在方方正正的框架里,不能超越,所以,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

方块形的汉子以平面作为信息分布形式,字形结构复杂,各有各的模样,视觉分辨率高,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

便于形成书法艺术。

(5)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汉字文化造就了人们的语素意识和审美心理。

这种文化传统,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沉重的负担,是汉字走上拼音化道路的巨大障碍。

这些特点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和缺点是共生的。

比如:汉字符号繁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来说分辨性能好,作为缺点来说是难学难用。

汉字形声字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来说是强调形旁声旁尚有示义示音功能,作为缺点来说是强调形旁声旁的示义示音功能很弱。

方块汉字结构复杂是特点,作为优点来说是便于视读,并且形成了书法艺术,作为缺点来说是难于安排字序,检索困难。

第二章1.语言形态变化对文字类型的要求:语言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内因,社会发展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外因。

(1)语言的类型和特点:世界上的语言根据词的结构主要分成孤立语(汉语、苗语、越南语)、黏着语(日语、朝鲜语)、屈折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印第安语)。

根据语言的句法特点分为分析语(汉、英、法、保加利亚)和综合语(俄、德、印地)。

(2)文字的类型和特点: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对文字演变规律的探索,确认:“文字发展的特点(从总的历史方面来看)就是连续不断地向表示语言愈来愈小的要素过渡。

”《大百科全书。

语言文字卷》:“名副其实的文字有三种主要类型:词符与音节并用的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文字。

”我们认为,只了解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说明文字发展的特殊规律,尤其是要根据语言形态的不同去探求文字向不同类型发展的内因。

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是词符与音节并用的文字,词符来源于文字画儿,作为字符来说是意符,音节符来源于假借,作为字符来说是借音符。

只有词符与音节符并用,才能完整地记录语言。

这种文字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用一个字记录一个词:这个词读几个音节,这个字就跟着读几个音节;如果这个词处于不同的语法位置有不同的念法,那么这个字也要跟随这词的变化有不同的念法。

词的音节长短不一,词形的变化非常丰富,可是字却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候字与词之间,也就是文字系统与语言系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

正是这种不协调,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文字相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3)不同的语言类型对文字有不同的要求:表词字基本上与孤立语相适应,音节文字与黏着语相适应,音素符号与屈折语相适应。

准确全面地记录语言的程度是衡量文字进步程度的标尺。

文字由表意到表音的发展,是为了和语言相适应。

汉字由记录词到记录语素,形成世界上唯一成熟的语素文字体系,是和汉语由单音节词发展为双音词的趋势同步发展的结果。

2.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文字类型的要求:语言类型是决定文字类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1)文字的稳定性和演变性:表音文字并不是表词文字内部发展的结果,而是被其他民族借用和改造的结果。

文字既有稳定性,又具有演变性。

对于自源文字来说,由于有长期使用表词文字的习惯,社会基础广泛,文字的改革和变革往往采取累积的、渐进的方式,所以很难产生文字性质的突变和飞跃。

至于它源文字,相对来说,习惯势力所造成的保守性要小,历史负担要轻,所以除了吸收域外文字的成果之外,还有可能根据本国语言的特点以及社会需求来改造外来文字,创立自己的文字,使文字的发展产生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