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条形统计图》课件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条形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fc7c8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c.png)
40
30
20
10
0
猫
80 72
40
狮子 大象 马 种类
返回
条形统计图
(1)狮子每小时比猫多跑( 32 )千米。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大象每小时比狮子少跑多少千米?
80-40=40(千米/时)
所提问题 不唯一。
答:大象每小时比狮子少跑40千米。
返回
条形统计图
四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王力投中8个球,赵 亮比王力多投中6个,张明投中的个数是王力 的3倍。刘强比赵亮少投中2个球。 (1)完成统计表。
姓名
王力
赵亮
张明
刘强
个数
8
14
24
12
返回
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本数
24 20 16 12 8 4 0
8 王力
14 赵亮
24 12
张明
刘强 姓名
返回
条形统计图
下面是小明四个月的作业得“优”次数情况 统计表。
月份 得“优”次数
三月 20
四月 25
五月 30
六月 30
返回
返回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
返回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绘制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明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 每格代表的数据要相同。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格代表几 个单位。
返回
条形统计图
10-2=8(本) (4)这四名同学一共捐了( 24 )本书。
8+2+10+4=24(本)
第4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
![第4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f1617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1.png)
教案:第4课时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条形统计图的示例和数据。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观察示例,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构成。
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信息和规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数据,让学生尝试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展示和分析。
三、实践1. 教师给学生发放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2.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制作的条形统计图,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条形统计图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据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解决。
2.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掌握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
《条形统计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条形统计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72fa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7.png)
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2.能够根据实际生活情境,选择正确的统计图形式展示数据。
3.能够解读条形统计图,获取有关数据信息。
4.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图形解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基本形式,学生选择正确的统计图形式展示数据的能力。
2.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的解读,数据分析和图形解读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具有代表性的实际生活数据,如学校各年级人数、班级人数等。
2.教学外具,如黑板、彩色粉笔、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
3.说课稿、教案、统计图样例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老师向学生们介绍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们了解统计图的分类和使用场景。
第二步:讲解1.老师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组成部分进行讲解。
2.通过极具代表性的样例,以生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条形统计图的基本形式和制作方法。
第三步: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所给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解读图中所含有的信息。
2.老师在课堂上一一点评学生们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并让其他学生补充分析和解读。
第四步:总结1.老师总结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场景。
2.让学生自主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以条形统计图为主要教学内容,针对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并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通过具体的教学模拟和实践,最终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整个课程设计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探究发现的教育方式。
同时,通过多元化的练习方式和互动交流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愉快地进行学习。
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2b4337276eeaeaad1f330ee.png)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365”教学设计第六单元::《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教学设计:课::::题: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8-100页内容学习目标: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培养统计的数学思想,加强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创情板题示标导学1.创情板题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航天的照片,知道照片中是哪位航天英雄吗?(杨利伟)伴随着“神州”五号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大我也去航天”这一单元,这一单元是有关统计的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2.出示学习目标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培养统计的数学思想,加强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 3.出示自学指导1:师:当一名合格的宇航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其中有一项特殊的训练--平衡能力的训练。
(出示宇航员进行身体平衡训练的图片)师: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师:下面请看自学指:1:[自学指:1:先认真看课本第98-99页“统计表”前面的内容。
然后完成下面任务:①分小组来进行活动,请小组长分工,并做好记录。
②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5分钟后,看哪组活动得最好]圈数 : : : : : : :人数 : : : : : : ::::二、看书与分组活动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哪组活动最好!(师巡视)三、汇报展示1.调查师:完成的小组请举手?2.分组展示指代表小组上台展示转圈的统计情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第八单元 条形统计图回顾整理课复习课练习课巩固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第八单元 条形统计图回顾整理课复习课练习课巩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c15c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9.png)
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画条形统计图时,要明确横轴表示 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1. 可以用1格表示1个单位; 2. 数据比较大时,也可以用1格表示多个单
位,用相对较短的直条代表较大的数据。
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 少,还可以表示各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和差距。
50
49
(4)如果参与调查的人每人只 能选择一种球类,那么这次参
30
与调查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20
10 0 足球 乒乓球 篮球 排球 项目
85+50+64+49=248(人)
3 观察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四(1)班图书角图书统计表
种类 教辅书 漫画书 科普书 故事书
数量 50
45
0
60
做作业
50
读书 看电视
85 74
锻炼 参加特 类别
看报
身体 长班
(2)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某实验小学学生双休日活动时间统计图
时间(分)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 80 ) ( 60 ) ( 40 ) ( 20 )
0
60
做作业
180
双休日20里16,年不12月能长时间 看电视,应该多锻炼身
76
68
(1)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2)哪类图书最多?哪类图书最少?
(3)四(1)班图书角一共有多少本图书?
种类 教辅书 漫画书 科普书 故事书
(1)
四数(量1)班5图0 书角图45书统计7图6
68
数量(本)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复习统计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复习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b4b033e2bd960590c67772.png)
1、2004年乙村家庭汽车拥有量 是1998年的几倍?2、2004年甲村家庭汽车拥有量 是1998年的几倍?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复习统计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一)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二)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1.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2.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一)统计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只是形式不同,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二)总复习第13题回答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练习二十一第13题1.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三、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目标检测相关题目板书设计: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联系和区别课后检测:1.甲、乙两个村1998-2006年家庭汽车拥有量如下图:25分甲、乙两个村1998-2006年家庭汽车拥有量统计图甲村 乙村 年份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有什么感受?2.下面是我国2001年-2004年废水排放量的统计表:25分(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统计图:3.小强家和小军家2006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下图:25分我国2001-2004年废水排放量统计图 250 200 150 100 50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0(1)从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及其它整理复习教案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及其它整理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f17ab46529647d2628523d.png)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统计及其它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2.能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能运用所学统计的简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结合本班情况,完成统计表(1)说一说本班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啊?(2)本班一共有多少人?(1)本班的体重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2)本班共有多少人?二、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我国运动员在23~27届5届夏季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32枚,18枚,54枚,50枚,59枚,把这些情况填到统计表中。
三、闯关填空1.9个万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2.3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3.一个数由4个百万,1个万,6个千,4个十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按()法,把除数看作()来试商。
5.两个数相除商是89,余数是17,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应是()6.10789200≈()万7□68100000≈73亿7.估算6230÷32时,可以把6230省略尾数为()32约等于(),然后再计算。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扩大1000倍,除数扩大1000倍,商是(),余数是()。
9.根据6300÷700=9,写出相关的两个算式(1)()÷()=()(2)()×()=()四、闯关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20÷90=(120×10)÷(90÷10)()2.549+296的最简便算法是600+296-51 ()3.射线可以测量长度()4.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垂直()5.623÷23≈3 ()6.两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不变。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6bda9d46804d2b160a4ec00e.png)
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95~96页。
[教学目标]1.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体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描绘数据。
[教学难点]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做成正确地判断和决策,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前了解自己穿的校服的尺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要做新校服了。
为了让我们尽快穿上合适的校服,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全班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汇报给学校。
全班同学的的校服尺码情况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就交给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它,有没有信心?【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做校服”现实情境,把问题抛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一)分小组调查和收集数据1.调查和收集本组同学的校服尺码师:全班同学的校服的尺码情况怎么样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呢?预设1:测量出每位同学的身高。
预设2:统计每个同学应该穿的校服的号码。
师:怎样快速准确地调查和收集上来每个同学的校服尺码呢?预设1:老师问,我们同学一个个举手汇报。
预设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然后汇总给老师。
师:课前每位同学都对自己穿校服的尺码有所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看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做好分工,调查和收集本组同学的校服尺码。
(2)小组长负责整理记录本组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并填写记录表。
2.学生活动,教师适时指点。
3.各小组展示记录单。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统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86140a802af90242a895e5cd.png)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经历用文字、表格、象形图和条形统计图等不同方式来表示数据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感受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明白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果园的果子结得又少又不甜。
(出示情景图)问:上周末,我和朋友一起去果园摘果,遇到了一个农民伯伯,聊天的时候农民伯伯说“10月份天公不作美,果子结的又少又不甜”?当时我很疑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今天你们能不能带着老师一起来分析分析,为什么农民伯伯这样说。
二、探究新知1.出示天气预报中出现的天气符号。
(导入:2分钟)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你认识吗?说一说。
生:认识,在天气预报上有,分别是晴天、阴天、阵雨、雷阵雨。
师:大家都是观察小能手,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2.出示南宁市2018年10月的天气情况。
(3分钟)师:谁来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10月份南宁市的天气情况。
生2:每一天的天气是怎样的。
.....师:如果想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多少天,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1:画正字生2:分类数一数生3:表格列举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试着数一数晴天一共有多少天。
师生齐数:6天师:那可以把收集的数据记录在哪里呢?生1:可以把数据记在统计表中。
师:非常棒,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数据收集的相关知识,那现在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把收集的数据填进老师准备的学习材料一的统计表中,看谁统计得又快又准确。
(1-2分钟)巡视发现正确学生资源,进行汇报。
(2分钟)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统计的数据是怎样的。
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3b39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8.png)
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含义和作用;2.学生能够阅读并解释条形统计图,掌握使用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3.学生能够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条形统计图的含义和作用;2.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3.通过对涉及不同主题的数据的编码、绘制和解析来应用这些技能;4.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探究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几张小学生班级的身高、体重、爱好等的数据,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2.讲授环节1.向学生介绍条形统计图,解释其含义和作用,并通过多个实例加深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2.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图方法,并通过学生实际绘图操作,让学生有效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3.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操作,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探究规律;4.相关知识的复习与拓展,在课外时间,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加强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督促学生进行数据练习。
3. 训练环节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据收集,并按照学习到的条形统计图制图方法制作条形统计图;2.将小组内的成果逐一呈现给班级观看,并交流数据的分析和探究结果;3.老师引导学生对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究数据图中的问题和规律。
四、作业布置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数据收集,并按照学习到的条形统计图制图方法制作条形统计图,最后将条形统计图交给老师。
五、教学反思此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并掌握绘制和分析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技能,以及提高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到学生的积极性较高,通过多个实例的操作,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
通过反馈和评估,学生也表达了对此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支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af72522f71fe910ef12df8cd.png)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概念,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过程。
3.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统计图,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的优势,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玩游戏,认图标。
你们知道什么是雾霾吗?(出示图片)。
二、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例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把它们清楚的表示出来!2、分类对比,体会优点。
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1)观察一下,它们统计的天数和你的一样吗?(2)这些方法各不相同,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分成两类:一类是用数表示的,另一类是用图形表示的。
①先看用数表示的这一类。
(板书:数据清晰)②再看用图形表示的一类。
(板书:直观比较)3、结合优势,发现创造。
(1)结合优势能不能想个办法,既有清晰的数据,又可以直观的进行比较呢?快和同桌商量商量。
(2)标准统一在这张白纸上想要画一些大小、距离都相等的图形,怎么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统计方法。
像这样用直条的高矮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4、数据分析、综合对比(1)学会读图观察一下,你能发现哪些信息?(2)综合对比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图不仅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更加直观形象、便于比较。
条形图更清楚,不用数就能知道具体的数据。
象形统计图没有标出相应的数据三、拓展练习练习画图。
呈现:潜山市5月至9月最优天数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学生绘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总结回顾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8单元 条形统计图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
![第8单元 条形统计图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eea08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1.png)
教案:第8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条形统计图的示例。
3. 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工具,如直尺、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方法,如表格、图表等。
2. 提问:你们还知道其他的统计方法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展示条形统计图的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三、学生练习1. 让学生根据示例,自己绘制一个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 辅导学生,解答他们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问:你们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己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
2.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上分享他们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通过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分享作品,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准备工作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前,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具备以下基础知识:1. 对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如图表、表格等。
2. 能够正确读取和解释数据。
3. 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如加减乘除。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48bbb710a6f524cdbf8557.png)
《条形统计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推理和决策。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认识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半格的表示方法。
教学具准备:电子白板、反馈器、多媒体课件。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抢答游戏:(出示洛阳四个景点的游客量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请根据图表信息抢答。
(反馈器抢答)第一个问题:哪个景点的游客量最多?第二个问题:哪两个景点的游客量最接近?(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当数据较大时,就更能体现出统计图的优势:直观、便于比较。
)孩子们,今天我们就继续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出示学校附近的早餐店图片李阿姨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店面准备开一家餐店,委托我向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调查。
出示四种早餐图片,(披萨、蛋挞、甜甜圈、奶油面包)你最喜欢吃哪一种?(生自由选择)怎么把统计结果告诉李阿姨比较合适?(使学生意识到统计的必要性)2.调查收集数据现场调查,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早餐。
(生用反馈器现场投票)我们已经帮李阿姨收集好了数据,(板书:收集数据)三、主动探究,解决问题1.整理数据,绘制统计表(黑板贴出统计表)师生一起记录并检验。
2.激发认知冲突,引出一格表示2的必要性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请拿出1号学习单,试着完成条形统计图。
(再画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用一格代表1格子不够画,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学生讨论不同方法,突出一格表示2的优势。
预设一:添格子。
预设二:拐弯画。
预设三:一格表示2。
《条形统计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条形统计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b23e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7.png)
《条形统计图》(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刻度和间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如气温变化图、人口增长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统计图的名称。
b.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c.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统计图都是用图形来表示数据的,我们把这种统计图叫做图表。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图表——条形统计图。
2. 新课内容a. 概念和特点i. 请学生观察一些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长方形的长短与数据的大小成正比。
ii. 提问:你们知道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吗?iii.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多少,便于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b. 绘制方法i. 讲解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确定数据范围、选择合适的刻度和间隔、绘制长方形、标注数据和标题。
ii. 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iii.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c. 数据分析i. 讲解如何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数据的大小、找出数据的规律、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等。
ii. 示范分析一个条形统计图,边示范边讲解分析方法。
iii.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b.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条形统计图 ︳青岛版 (7)](https://img.taocdn.com/s3/m/77f6f2d8f46527d3240ce0cd.png)
《条形统计图》教案目标定位: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会读图,能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会用1格表示1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经历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积累调查统计的活动经验。
3.在简单的数据分析交流中,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的形成过程。
一、激趣导入游戏;看图猜天气二、认识条形统计图(一)用喜欢的图表示数据1.展示统计表2.展示象形统计图评价作品(二)由象形图到条形图在交流中改进象形统计图1.加数字;2.画格子;3.涂色;4.纵轴、横轴;5.标题师:像这样的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三)读图-分析数据(四)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A.对比条形统计图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B.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象形统计图,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特点:容易看出具体数量的多少、容易比较三、经历数据的完整统计过程1.收集数据师:同学们每天几点睡觉?如果想要知道我们班孩子的睡眠情况,我们先要做什么?(调查),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调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4种睡眠情况(课件展示),分别有。
2.整理和统计数据师:我们怎么知道有没有同学多投了,或者没投票呢?师:他画的对吗?你们更喜欢哪种画法?有什么好处?你们在画统计表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3.分析数据(1)师:你能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结合我们班的睡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3)如果只需要了解有多少同学睡眠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只需要分几类?师:想象一下10小时以下的这一类的条形图会有多高?现在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四、拓展延伸,拓宽思维1.如果现在我们统计的是整个年段的同学睡眠的时间,对于这个统计图,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2.你们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条形统计图?观看微视频,了解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以及相关的数学。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ad3d12fa32d7375a517800e.png)
“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114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熟练的绘制条形统计图,并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依据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回答相关问题。
2.经历复习、整理的过程,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结构特点,利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和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绘制条形统计图一格所代表数的最优化,分析变化趋势,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55份不完整统计图;学具: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一)观看图片——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老师利用课下时间对咱班同学爱看的节目做了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它们绘制成了什么?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发现绘制成了条形统计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从而揭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建构知识师:请大家想一想关于条形统计图,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它的哪些相关知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列表格、画智慧树、用大括号等方法回忆整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整理的知识。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
找出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实物展台交流展示。
构建知识网络:(教师随着学生回答边出示课件边板书重要内容)类型 1格代表1个单位的。
收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
条 1.确定横轴和纵轴,并标明所表示的事物名称;整理形 2.在一条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统绘制方法 3.在另一条轴上确定单位长度,要根据最大数据及最计小数据综合考虑,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图 4.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相应直条,并写清数据;分析5.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时间。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53fe3bcaaedd3382c4d32a.png)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5~96页,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等教学活动学会整理数据的不同
方法,能把得到的信息填在条形统计图上,感受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分析的过程,会看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从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从统
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及操作与合作能力,体验数学的魅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
合作的愉快,培养创新探索精神;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培养统计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形式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要订做校服,要做的同学请举手?你做多大的?
生1:150的。
生2:145的。
师:这么多,做的尺码又不同,老师该怎么记呢?。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条形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8d3287cd240c844769eaee73.png)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总复习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0——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对条形统计图有更系统的认识,会制作条形统计图上。
2、会看条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会看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变化趋势,准确作出判断或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关于条形统计图,我们本学期学了哪些知识?同学们先认真回顾思考一下。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相关知识点。
2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课本110页第19题: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出示课本111页第20题:
先在班级内完成颜色爱好的统计活动,再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再完成统计
图。
由于本题数据较多,可通过小组形式进行完成,注意:小组合作是的分工情况,将完成的统计表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提出数学问题。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出示112-113页第4题: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让学生复习回顾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复习过程中,有
意渗透了处理收集信息的方法,虽然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但对于今后更好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来说对他们是有益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条形统计图(三)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条形统计图(三)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a0e9efbe1e650e53ea9957.png)
条形统计图(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对统计数据较大的条形统计图的刻度进行选择,进一步认识用1格表示5个、甚至更多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通过分析、比较,直观地体验到统计图中“以1当5”,甚至更多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不同的单位刻度。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
根据已知信息绘制条形图。
小汽车有 12 辆,面包车有 8 辆,大客车比小汽车少 8 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
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 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
(单位:辆)轿车50 面包车30 客车25 货车10师:你能把上面的结果用“以1 代表2”的条形图表示出来吗?(如果用每个格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太麻烦了!怎么办呢?)2、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以一当多)3、教学“以一当五”画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画图过程。
)辆数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机动车4、提问:(1)每一格代表()辆车。
(2)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5、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60 30 40 10(每格代表10比较合适。
)同学们用每格代表10画出条形统计图。
同桌互查,全班展示。
三、知识运用(一)做一做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销售量∕台 15 10 20 25 30 50 451、请你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
2、识图提问:(1)这一周哪天销售量最多?哪天最少?(2)你还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种类狗长颈鹿大象河马平均寿命∕年 10 25 75 401、绘制条形统计图四、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以一当多)辆数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机动车(1)每一格代表()辆车。
(2)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
“条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1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熟练的绘制条形统计图,并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依据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回答相关问题。
2.经历复习、整理的过程,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结构特点,利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和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绘制条形统计图一格所代表数的最优化,分析变化趋势,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55份不完整统计图;学具: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一)观看图片——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老师利用课下时间对咱班同学爱看的节目做了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它们绘制成了什么?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发现绘制成了条形统计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
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从而揭示课题。
(二)合作学习——建构知识
师:请大家想一想关于条形统计图,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它的哪些相关知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列表格、画智慧树、用大括号等方法回忆整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整理的知识。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
找出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实物展台交流展示。
构建知识网络:(教师随着学生回答边出示课件边板书重要内容)
类型 1格代表1个单位的。
收集
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
条 1.确定横轴和纵轴,并标明所表示的事物名称;整理
形 2.在一条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
宽度和间隔;描述
统绘制方法 3.在另一条轴上确定单位长度,要根据最大数据及最
计小数据综合考虑,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
图 4.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相应直条,并写清数据;分析
5.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时间。
特点:能够清楚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三)交流展示——感悟理解
师:那你们能结合咱们班同学喜爱看的电视节目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这幅条形统计图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2.图中一格可以代表多少个数量单位?
3.你能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结合图片,根据“温馨提示”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体会理解,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结构特点。
师: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运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好的复习课,不仅能激活学生已知,而且能帮助学生自主迁移知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清晰。
课的开始采用同学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导入,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迫不及待的观察图片,唤醒经验和知识基础。
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提供
多种整理知识的方法,为进一步感悟理解条形统计图知识做好铺垫。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动物速度统计。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带来一些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呈现:下面是5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1)每格代表()千米。
(2)()比鸵鸟跑得快;()比鸵鸟跑得慢。
(3)如果赛跑,()跑第一,()跑在最后。
温馨提示:
①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幅统计图和平时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幅统计图是横着画的,平时一般都是竖着的;横轴代表5种动物奔跑的速度,纵轴代表动物种类。
②学生独立完成各小题,教师巡视了解。
③汇报交流时:第3小题让学生明确与速度有关,谁的速度快,谁就能跑第一,反之速度慢,就跑最后。
2.我国5座名山统计。
师:谁知道我国的5座名山?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进行热爱祖国名山的教育。
课件呈现:我国5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海拔(m)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问题:请给5座名山主峰高度从高到矮排序。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图中的1格表示()米。
(2)看统计图,给5座名山海拔高度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计时)
通过前后两次海拔排序计时,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本环节致力捕捉生活情境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引领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中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培养统计意识,并适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教育他们热爱小动物和祖国大好河山。
层层递进的学习坡度,感悟理解“1格代表多个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在激活思维潜能、追逐探究乐趣的同时,充分体会统计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二)综合练习——运用新知
1989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密度如下表。
洲别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11 102 16 17 21 3
图
温馨提示:
1.引导分析统计表。
师:从1989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密度统计表中,你能看出什么信息?
2.制作统计图。
师: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中横轴反映的是什么?纵轴反映的是什么?
预设:横轴表示各个洲别,纵轴表示统计的数据人口密度。
师:在纵轴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是多少?也就是纵轴每一格表示多少?
学生根据图观察后发现:纵轴每一格代表20人。
3.分析条形统计图。
①亚洲人口密度约是非洲人口密度的多少倍?
学生列式:111÷21≈
估算:因为 100 ÷ 20=5 111÷21≈5
答:亚洲人口密度约是非洲人口密度的5倍。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一:哪个大洲的人口密度最大?是多少?
问题二:哪个大洲的人口密度最小?是多少?
问题三:欧洲人口密度约是北美洲人口密度的多少倍?
③质疑: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设计意图】结合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绘制统计图,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次超越。
本题教师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图”,关注学生多角度地对比与分析数据,感知数据的变化特点,体会数据所反映的现象,思考从这些数据中能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些结论能预测或判断什么。
通过让学生多角度读图,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实践活动: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__年级__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情况统计表年月
颜色合计红黄蓝绿白黑紫
人数
1.调查了解: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并在统计表中记录调查的数据。
2.分析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代表多少?
3.绘制统计图。
学生绘制,教师巡视了解,做好困难学生的帮扶。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将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
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切实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我们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会熟练地制作条形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了解到条形统计图可以分析数量变化趋势,对事物作出判断和预测。
不仅学会很多数学知识,而且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你们在哪儿见过条形统计图?(课件配乐出示: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回顾获取的知识、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继续探究新知识,伴随着轻松的音乐,静静地思考知识形成过程,把知识打成捆背回家。
[板书设计]
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道南关小学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