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人际信任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其人际信任状况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

大学生是年龄比较集中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着与同学、教师、朋友等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互相怀疑、防备心理的情况。

由于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和职业竞争,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往往被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缺乏信任。

大学生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人际关系破裂等问题,这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否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直接影响。

同学关系和社交网络的建立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同学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否存在着恶性竞争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

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其对他人的信任程度。

一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大学生更容易怀疑他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干预: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任意识和能力。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大学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教育的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大学生个人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增强自信,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任意识。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

人际信任--文献综述

人际信任--文献综述

对人际信任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

对人际信任有关理论的探讨由于目前对信任的研究尚无权威性的公论,论文从现有的零碎的理论研究中借鉴一些来探讨人们信任这种特有的经济社会活动心理及行为。

1.1人际信任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信任的定义很多,而且各有强调的侧重点。

Gambetta把信任定义为相信对方即使有机可乘也不大可能做出伤害己方的事情。

Mayer等认为信任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另一方,但它却愿意放弃这种机会而相信对方会自觉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Rotter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方的言词、承诺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的可靠性的一般性预期.郑也夫则把信任看作一种相信别人的行为或周围秩序符合自己愿望的态度.根据这些定义,可以认为:第一,信任是个体间的一种心理预期和情感倾注,而这种预期和倾注会以某种(些)行动的选择反映出来;第二,信任是在面临不确定性事件而需要规避风险时才会产生;更重要的第三点是,信任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行为,是在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态面前进行的主观判断和行动选择。

因此,笔者认为,信任是指行为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面对不确定问题时,基于历史信息的累积和判断而对另一方持有的一种正的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心理预期或信念,即愿意相信对方能够胜任某事或不会利用己方提供的机会,做出牺牲己方利益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

1.2人际信任的产生机理对于信任的产生机理,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Luhmann认为,信任必须在熟悉的世界中获取。

Gambetta则认为,信任是伴随熟悉和友谊的人际交往的产品,同时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在Zucker看来,信任主要产生于:声誉、彼此的社会相似性和法制.Kramer则认为,组织中的信任可以通过第三方介绍、社会范畴、角色和组织规则等途径来产生。

Whitley认为,在中国社会中,人们主要根据由个人诚信所累积的声誉和既定关系来发展信任,而较少通过制度化手段形成.陈介玄、高承恕认为信任是由人际关系衍生出来的,针对与特定个体的亲近及其熟悉程度而衍生出来。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人际信任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赖,这种信赖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这种重要的情感变量是如何建构的,以及该变量如何影响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这些研究,旨在对这一关键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且期望能为进一步改善中学生学习和社会环境提供帮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信任经常与个体的发展中被认定的基本需求有关。

此外,人际信任还与社会参与性和社会关系的特性密切相关。

据研究显示,学生的人际信任可以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的品德、价值观和准则的认同,这是他们成功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前提。

因此,开展关于中学生信任的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这一重要变量,研究人员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还可以利用关于信任的信息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性。

在近年的中学生信任研究中,许多学者深入分析了这种情感变量的不同维度。

例如,研究者马查尔(2009)指出了学生信任的发展特点,认为学生的信任情绪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投入、探索、改善和适应。

这些阶段描述了学生在建立信任时会经历的不同情感状态,从对新情况的投入到对新环境的探索,再到对环境的改善和终极适应。

此外,研究者瓦尔特(2015)还认为,学生的母语水平可以影响其与教师之间的信任程度。

他认为,母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会表现出更低的信任感,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另外,信任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变量,而它可以被识别成不同的类型。

例如,研究者马萨克(2014)分析了学生的课堂参与与身体活动的关系,认为课堂参与表现出2种不同的信任类型:改变信任和关系信任。

他认为,改变信任是指学生对新环境或新任务的信心,而关系信任是指学生对他们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社会关系的信心。

他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这两种信任类型,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此外,中学生信任的变量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经济、性别和社会环境等社会资源因素。

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文献综述人际关系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更是至关重要。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方法,以期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质量普遍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沟通不畅、交往困难、人际冲突等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相对封闭,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都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比如,性格内向、自闭的大学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2. 环境因素: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也会对其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家庭、同学、老师等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程度、社会文化氛围等都是重要因素。

3. 社交媒介:随着社交媒介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受到了新的影响。

虚拟社交与面对面交往之间的平衡、社交媒体上的人际关系建设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方法1. 培养社交技能: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途径,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2. 增强心理素质: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增强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3. 拓展人际圈子:大学生可以尝试结识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子,增加人际关系的多样性。

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重沟通、理解、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人际冲突和误解。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其现状、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改善自身的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的质量,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人际信任,作为网络社交的重要基础,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匿名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信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水平、促进网络社交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将对网络人际信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包括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网络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本文将提出提升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水平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促进大学生网络社交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现状的了解,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将为相关部门制定网络社交规范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人际信任问题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网络人际信任,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中,个体对他人或网络系统的可靠性、诚实度和安全性的信任程度。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人际信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网络社交、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人际信任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网络行为的影响等方面。

其中,形成机制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网络人际信任的形成受到个体特征、网络环境、交往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首先针对人际信任的概念、重要性和现状进行论述,然后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进而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重要性和现状人际信任指一个人信赖他人的程度,包括信任别人的能力和意愿。

人际信任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质量和社会生活的稳定性,是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度的一种体现。

在一个信任度高的社会,人们之间团结友好,合作愉快,社会秩序良好,经济繁荣稳定。

相反,信任度低的社会则会面临犯罪率上升、社会安全问题、经济不景气等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人际信任关系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个体的不同背景、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等原因,很多人在大学中缺乏对别人的信任,造成了交往过程中的困难和不愉快。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但是,当前的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不理想。

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很难信任别人;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在交往过程中造成误会甚至矛盾。

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是孩子们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如果父母对孩子信任不够,家庭缺乏温暖和和谐的氛围,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心理。

2.个人性格。

个人性格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很大,性格开朗、自信的人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而性格内向、自卑的人缺乏与他人交往的信心,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相互间的敌视和猜忌逐渐增加,这使得大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交往关系变得更加困难。

三、促进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建议为了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家庭教育要注意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养成信任别人的习惯。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摘要:自尊与人际信任是伴随人一生的两种心理维度,提高自尊与人际信任水平有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从理论角度出发,寻找自尊和人际信任的相关关系,可以为当代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人际信任;相关关系一、大学生的自尊状况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对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但目前,心理学界对自尊还缺乏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

国际学者詹姆士、布兰登[1],国内学者朱智贤[2]、顾明远[3]、林崇德[4]、黄希庭[5]、张玲[6]等都纷纷为自尊下过定义。

综合比较,笔者认为张玲提出的"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可为本文所用。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很多,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尊的整体现状研究李虹[7]在大学生自尊状况调查研究中的结果表明:约80%的大学生表现为高自尊,另外约20%为低自尊,这说明大学生自尊水平高于理论中值。

2.自尊的年级差异研究对大学生自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多数研究认为大学生自尊状况存在年级差异。

如黄希庭等[8]利用自编的问卷对我国34 715名大学生的自尊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大学生自尊的年级整体变化趋势呈现“V”字形,即在高三急剧下降,而在大三快速回升,其中,人际价值感在大学三年级达到最高水平。

蔡溢等人[9]在对大学生自尊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自尊存在年级差异,且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的趋势。

3.自尊的性别差异研究在大学生自尊状况的性别差异明显与否的问题上研究结果不同,多数学者认为不存在差异。

例如:在李虹的大学生自尊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王建平[10]对我国三所大学288名大学生进行自尊水平调查,结论为男女生在基本自尊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人际信任作为社会信任的微观领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信任的全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人际信任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焦点等内容。

标签:人际信任影响因素“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为“仁义礼智信”的一部分,共同奠定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

孔子将“信”看作一个人之可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君子之成败(信以成之),一个政府与社会之存亡(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所系。

[1]可见,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1 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研究历程1.1 国内的研究国内学者中,费孝通在1934年最早提出了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的观点,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差与不对称性;二是不确定性;三是主观的倾向和愿望。

[1]后来,杨中芳等人对中国人人际信任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界定,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人际交往的一方能够履行对方所托付的责任。

[2]他们认为,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是当事人双方关系,重点研究双方个体之间的行为。

陈介玄、高承恕(1991)在对台湾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进行研究时,认为人际信任是后天成就而形成的,它是针对于特定个人的一种信任。

所以,国内研究中所定义的人际信任,关键词是责任、义务、双方关系等,双方信任的程度如何,是由交往双方共有的既定关系基础以及两人交往所累积的经验决定的。

1.2 国外的研究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58)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研究“信任”问题的学者,他是第一个运用囚徒困境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结果发现:双方合作与否反映了人际信任的有无。

并提出信任的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

人际信任--文献综述

人际信任--文献综述

对人际信任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对人际信任有关理论的探讨由于目前对信任的研究尚无权威性的公论,论文从现有的零碎的理论研究中借鉴一些来探讨人们信任这种特有的经济社会活动心理及行为。

1.1人际信任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信任的定义很多,而且各有强调的侧重点。

Gambetta 把信任定义为相信对方即使有机可乘也不大可能做出伤害己方的事情。

Mayer等认为信任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另一方,但它却愿意放弃这种机会而相信对方会自觉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

Rotter 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方的言词、承诺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的可靠性的一般性预期。

郑也夫则把信任看作一种相信别人的行为或周围秩序符合自己愿望的态度。

根据这些定义,可以认为:第一,信任是个体间的一种心理预期和情感倾注,而这种预期和倾注会以某种(些)行动的选择反映出来;第二,信任是在面临不确定性事件而需要规避风险时才会产生;更重要的第三点是,信任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行为,是在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态面前进行的主观判断和行动选择。

因此,笔者认为,信任是指行为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面对不确定问题时,基于历史信息的累积和判断而对另一方持有的一种正的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心理预期或信念,即愿意相信对方能够胜任某事或不会利用己方提供的机会,做出牺牲己方利益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

1.2 人际信任的产生机理对于信任的产生机理,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Luhmann 认为,信任必须在熟悉的世界中获取。

Gambetta 则认为,信任是伴随熟悉和友谊的人际交往的产品,同时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在Zucker 看来,信任主要产生于:声誉、彼此的社会相似性和法制。

Kramer 则认为,组织中的信任可以通过第三方介绍、社会范畴、角色和组织规则等途径来产生。

Whitley 认为,在中国社会中,人们主要根据由个人诚信所累积的声誉和既定关系来发展信任,而较少通过制度化手段形成。

陈介玄、高承恕认为信任是由人际关系衍生出来的,针对与特定个体的亲近及其熟悉程度而衍生出来。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引言人际信任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人际信任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共计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了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不同因素的信任程度、信任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二、人际信任现状调查结果1.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整体较高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整体上是较高的。

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对同学和朋友有较高的信任度,相信他们在困难时会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信任意识和信任行为。

2.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区别尽管大学生整体信任水平较高,但在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文化背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

本科生的信任水平普遍高于研究生;理工科学生的信任水平普遍高于文科生;女生的信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来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性反映出了各种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的影响。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1. 人格特质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其人格特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内向、紧张的人往往对他人的信任度相对较低,而外向、乐观的人则往往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

诚实守信、友善善良、正直宽容等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2. 交往状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也对其人际信任产生着影响。

经常参与社交活动、拥有广泛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往往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而在社交活动中较少参与、人际关系较为狭窄的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人际信任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人际信任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人际信任研究文献综述1 人际信任的概念1.1 国外学者的观点目前,国外学者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和行为学两个方面展开:Rotter、Sabel和Wrightsman等人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认为,人际关系中的信任是通过个体心理特征(如期望、信念、信心等)来表达的。

Rotter认为信任是一种普遍的期望,个人相信另一个人的承诺、言语、书面或口头表达是可靠的。

Sabel认为信任是交往中双方所共同持有的信心,相信彼此都不会利用对方的弱点。

Wrightsman 则认为信任是一部分信念,这种信念构成个人的一种特质,他觉得一般人都是善良、有诚意并信赖别人的【1】。

德斯奇(Deutsch),霍斯摩尔(Hosmer)和鲍勃(Barber)等学者从行为层面来探讨人际信任。

人际信任被他们理解为对情境刺激的反应行为,其中暗含了个体是根据对外界情境刺激所做出的判断来做出是否对他人采取信任的决定的,而这种判断有可能导致非理性的行为。

德斯奇(Deutsch)"囚徒困境"的实验研究显示,人际信任可以通过他人的合作行为来表现。

霍斯摩尔提出人际信任是个体在面对不可预知事件时所做出的非理性选择行为。

鲍勃认为人际信任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心理期望,是在后天的社会互动活动中习得的。

人际信任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行为方面的,国外学者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而这种信任主要是受个人自身信念的影响,对个人和他人的信任,个体本身的信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更容易与他人合作,或者是否更容易表现出信任行为。

人际信任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行为方面的,国外学者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而这种信任主要是受个人自身信念的影响,对个人和他人的信任,个体本身的信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更容易与他人合作,或者是否更容易表现出信任行为。

1.2 国内学者的观点国内学者张建新、梁觉、张妙清等从人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出发,从认知的角度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心理期望。

人际交往相关文献综述

人际交往相关文献综述

人际交往相关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见行为。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方式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建立友谊、合作、分享资源和信息等。

人际交往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基本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际交往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技能和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的研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沟通,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减少误解和矛盾。

研究表明,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增进团队合作,改善人际关系。

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新技术的出现,给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情绪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人们在交往中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例如愉快、愤怒、伤心等。

情绪的传递和管理对于交往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需要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失控导致交流不良。

除了沟通和情绪外,人际交往还涉及到信任、尊重、合作等因素。

在人际交往中,信任是关系的基础,尊重是相互关系的前提,合作是维持关系的动力。

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人际关系才能够建立和发展。

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

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人际交往,不断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容量不足,是否需要增加内容具体内容方面的信息】第二篇示例: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社交能力,还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以及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

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学者们也在这一领域展开了许多研究。

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广角视野wide angle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邹娟(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2)=摘要>近年来,人际信任作为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逐渐引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人际信任的研究成果。

主要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研究层面、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测量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际信任;研究层面;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等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及研究层面在对信任的理论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社会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个人层面。

在社会层面中,对信任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

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

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在其著作5信任6一书中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对信任做出最简单、最一般的定义)))信任(Tr ust)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

在他看来,信任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自齐美尔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一批心理学家开始进行了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

最早是在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多依奇)的著名囚徒困境实验,从人际关系的层面得出:信任其实是对情境的一种反应,它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另外,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发生所具有的信任,是指他期待这件事的出现并会相应地采取一种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的结果与他的预期相反,则会给个人带来负面心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远远大于与预期相符时带来的正面心理影响。

多依奇的这项研究,开创了心理学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被视为人际信任的经典研究之一。

在个人层面中,国外对人际信任的观点有:(1)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Rotter,1967)。

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研究

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研究

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研究近年来,人际关系越发复杂,信任建构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信任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人类交往关系中的基础,通过信任我们才能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

本文将就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建构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信任?信任,指对他人的一种确定性的感觉和假说,体现在预期他人有诚实守信、保护自己的行为上。

人际关系中,信任是指对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把握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和依赖,通常表现为情感、行为或态度。

二、信任建构的条件信任建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日常的交往中。

信任建构的条件有许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最基本条件。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说假话或者说话不算数,那么人们就不会信任他。

相反,如果一个人时刻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并且言行一致,那么人们就会更加相信他。

2. 建立情感共鸣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还要看他能否建立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共鸣和理解的一种情感。

只有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和理解,才能够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3. 共同目标建立信任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共同的目标。

只有当人们有共同的目标,并且愿意共同去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才会更加信任他人,这也是互相之间在交往中缔结信任的前提。

三、信任文化的维护在现代社会中,要保证人际交往中信任的建立和文化的维护,必须有两个方面的支持:1. 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信任文化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法律的制约下,人们才能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且很好地维护这种关系。

2. 社会公德文化除了法律制度的保障之外,社会公德文化也是维护信任文化的重要因素。

人们应该自觉遵循社会的公德文化,从而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关系。

四、如何维护信任关系?只要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会存在信任关系,只要人们有交往,就会存在违背信用的行为,因此保护和维护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综述

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综述
向社 会 的过 渡 阶段 , 对 人 际交 往 的能 力 非 常关 注 , 可 以说 , 人 际 ( 2 0 0 4 ) 的研 究认 为 在 专业 上 当代 大 学生 人 际信任 表现 出差异 , 交往 的能 力 已成 为 大 学 生重 要 的 基本 素 质 之 一 。 但 庞 彤 彤 等人 ( 2 0 0 6 ) 的研 究 却 认 为 , 人 际信 任 在专 业 上 不 存
某 人或 某 事 发 生 的信 任 是 指 , 他 期 待这 件 事 的 出现 , 并 且 相应 后 面 的研 究 不 断 l J J u 以验 证 。
地采取一种行动 如果这种行为的结果与他预期相背离 的话 ,
那 么它 所 带 来 的 负面 心 理 影 响会 大于 事 先 与 预 期相 符 的 正面
社会支持是个体接近和利用其他个体、团体或较大社团 在 性 别 差 异 , 并 认 为 大 学 生 人 际信 任 度 偏 低 。在 年 级 上 , 卢 等
的 可能 性 , 或是个体之间、 个 体 与 团 体 之 间 的依 存 关 系 。研 究 ( 2 0 0 4 ) 的研 究 认 为 , 一 致 三 年 级 人 际信 任 水平 随年 级 而升 高 , 四 年 级基 本 平 衡 。但 谭 雪 晴 ( 2 0 0 7 ) 与邹 等 人 ( 2 0 0 9 ) 的研 表 明 ,良好 的 社会 支 持 系 统 是 和 谐 的 人 际 关系 乃 至 心理 健 康 三 、 的 重要 支 撑 。 社会 支 持 对 人 们 维 持 正 常 的 社会 交 往 、恢 复和 究 却 认 为 , 随着 年 级 的增 』 J u , 大 学 生 对他 人 的人 际 信任 程度 不 保 持 良好 的 身 心健 康 具 有 积 极 作 用 。 】 人 际 信 任研 究现 状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中学生人际信任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家们对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正是对此进行一次综合的实证性研究。

首先,从定义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的人际信任是指中学生以及他们的朋友之间建立的一种互相信任的情感关系。

它不仅仅是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还可以是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充分体验友谊的投入心理状态,以及在社会上受到公平对待的关系等等。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学生人际信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从婴儿时期,中学生人际信任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与朋友的互动等都会影响中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他们的个性也会影响他们产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再次,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社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加强了学校的学习气氛。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发展也可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中学生人际信任是一个复杂而又宝贵的心理过程,它既可以延伸学生的友谊,又可以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为了更加深入理解中学生的人际信任,研究还有待深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仅仅通过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本社会凝聚力来加强中学学生人际信任的共同建设,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经过前文分析,本文接下来就从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具有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家庭环境是他们建立人际信任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宽松的控制下,孩子才能更加独立自主的建立健全的人际关系。

同时,家庭环境也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安慰,培养孩子的信任感,从而有助于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发展。

此外,学校环境也是影响中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学校环境中的教育文化、友谊关系、师生互动等都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研究一、概述在社会的各种关系中,人际信任无疑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桥梁。

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里,人际信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大学生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价值观都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一关键时期,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不仅有助于指导他们的社交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还影响着他们参与社团活动、组建团队、处理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大学生如何理解、建立并维护人际信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术表现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人际信任作为社会交往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影响着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模式。

理论意义: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该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认知特点,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子女的社交行为。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揭示其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日益降低,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问题,更是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教育和社会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现状1.调查结果本文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样本为某地区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99.4%。

经过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总体上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有67.4%的受访者表示对周围的同学缺乏信任感。

(2)互相信任的人更愿意合作。

调查结果还表明,有高于80%的大学生表示只有当双方充分信任彼此,才会愿意展开合作。

(3)家庭教育背景和性别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影响较大。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风格开放、家庭和谐的大学生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度普遍较高;而在性别方面,女性交往信任度要稍高于男性。

2.问题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大学生处于对人对事的认知和体验变化期,社交能力跃升,情感更细腻,人际关系发布生变。

其次,一些人格特质较弱、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也会导致人际信任度缺失。

此外,大学里的朋友圈可能相对单一,人生阅历缺乏多元化视角,也会削弱人际关系的信任度。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大学生处世的第一课堂,由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定位影响很大。

据调查结果,家庭和谐、父母教育方式开放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普遍较高。

反之,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存在矛盾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为困难。

2.特质因素个性特质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个性特质因素包括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外向性、神经质等。

研究发现,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信任度较高,且能够拥有更多的朋友,建立更深厚的关系。

3.环境因素在大学校园中,社交环境对个人社交行为和人际信任度具有显著影响。

大学内外紧张的社会氛围,课业负担繁重等,都会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信任度造成影响。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人际信任研究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人际信任研究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人际信任研究人类是社交性生物,我们需要和他人保持联系与合作才能生存。

人际关系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参与者之间的信任程度。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人,一些会给我们留下好的印象,但也有许多人会使我们感到不安和忧虑。

人际信任是社会互动的动力源,研究人际信任的形成与决定因素,对于深入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理解“信任”什么是信任?研究表明,信任是指个体对他人或机构的期望,相信他们在没有监督或强制力的情况下会按照预期行事。

信任不同于审核,审核是基于证据和证据的评估,相信是基于一种期望,即他人会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通常使用自我披露信息,行为一致性等来评估他人。

例如,一个人会通过吐露他的想法和情感来展示他的真正的自己,如果这个人的行为与其言论一致,那么他的诚信度就会提高。

在不信任的情况下,人们会采取避免行为,以“壁垒与敌人”的方式来应对关系。

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不利的,它会造成社区分裂和社交失调。

人际信任研究研究表明,人际信任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一些人天生就比较信任他人,而另一些人则更为怀疑。

此外,文化,经历和个性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信任程度。

例如,亚洲文化中,由于人们更强调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更强调对家人和朋友的信任。

而在美国,由于强调个人主义,因此人们会更注重自己和个人关系之间的信任。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两种主要类型的信任:基于认知因素和基于情感因素的信任。

基于认知因素的信任基于认知的信任与信任者的理性分析和评估有关,即个体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或者基于第一个印象,判断出他人是否值得信任。

例如,我们可能会相信自己的医生,因为我们相信医生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权威地位。

基于情感因素的信任基于情感的信任则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中的。

由于情感投入,人们可能会信任一个不怎么知名也不是那么有专业知识的人。

在此类信任中,双方通过建立联系和互动来建立信任。

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涉及人际信任的多个因素,例如经历、个性、文化和行为等。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人际关系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

人际信任作为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一)问卷设计与实施为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多个方面的问卷,涉及到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他们的人际关系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在多所高校进行了问卷的实施,共有1000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普遍较高。

在对他人的信任度方面,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对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都持有较高的信任度,这表明大学生群体整体上具有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

2.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不容忽视。

近6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整体上感到满意,但也有约20%的人表示他们对人际关系不太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这说明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3. 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

通过对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知,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他们的人际关系满意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信任度高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更为满意。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一)个人因素1. 社会经验与信任度。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越丰富,其对他人的信任度越高。

这是因为社会经验丰富的大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他人,更容易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

2. 性格特征与信任度。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其对他人的信任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性格外向、开朗的大学生更容易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而性格内向、孤僻的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二)环境因素1. 学校氛围与信任度。

学校的人际关系氛围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信任研究综述
人际信任作为社会信任的微观领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信任的全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人际信任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焦点等内容。

标签:人际信任影响因素
“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为“仁义礼智信”的一部分,共同奠定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

孔子将“信”看作一个人之可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君子之成败(信以成之),一个政府与社会之存亡(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所系。

[1]可见,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1 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研究历程
1.1 国内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费孝通在1934年最早提出了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的观点,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差与不对称性;二是不确定性;三是主观的倾向和愿望。

[1]后来,杨中芳等人对中国人人际信任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界定,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人际交往的一方能够履行对方所托付的责任。

[2]他们认为,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是当事人双方关系,重点研究双方个体之间的行为。

陈介玄、高承恕(1991)在对台湾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进行研究时,认为人际信任是后天成就而形成的,它是针对于特定个人的一种信任。

所以,国内研究中所定义的人际信任,关键词是责任、义务、双方关系等,双方信任的程度如何,是由交往双方共有的既定关系基础以及两人交往所累积的经验决定的。

1.2 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58)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研究“信任”问题的学者,他是第一个运用囚徒困境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结果发现:双方合作与否反映了人际信任的有无。

并提出信任的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

”[3]后来罗特尔(J.Rotter,1967)将“信任”定义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信任而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

[4]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人际信任进行研究,社会学界研究信任问题的代表学者有卢曼(Lumann,1979)、Mckinight
和Cummings等人,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来自于个体间行为的互动。

心理学界研究信任问题的代表学者有罗特尔(Rotter,1967)、赖特曼(Wrightsman,1992)、萨贝尔(Sabel,1993)等,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际信任逐步形成的助推器。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国内偏重人际交往中信任所蕴含的义务和责任;国外则倾向于被信任者的期望、预期、愿望。

2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哈丁(Hardin,2002)
指出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5]很多学者也普遍认同哈丁的这种说法,将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信任个体、关系属性、情境因素三方面。

信任个体包括信任者和被信任者,信任双方各自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对其他人的信任,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信任者对其所面对的社会成员人性、可信性等问题的看法和人际交往态度等内容,研究被信任者个体早期生活经历、社会化过程中比较大的事件、所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等内容。

张建新[6]通过采用人际信任行为量表(ITBS)对中国、香港及美国三地大学生对“亲人”、“熟人”、“陌生人”三个群体中具体人物对象的信任进行测量。

此外,信任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赋予信任不同的规则和意义。

[7]情境因素(双方的文化背景及面对的特定事件)也影响着人际信任度的高低。

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其人际信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影响。

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中,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是受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身心状况和交往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

郑信军(1998)[8]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内向与外向型因素和人际信任总分呈正相关。

伍明辉[9]等人对广西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反,认为外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低,内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高。

此外,田可新等人(2005)[10]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密切联系,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各量表值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者。

3 人际信任的研究焦点
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等变量的关系层面,但研究热点集中于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在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中,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分歧,张海钟[11](1996)认为个体的人格特质(如内向和外向特质)与人际信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戚少枫(2003)[12]、伍明辉[9](2006)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系数,相关不显著。

总体认为人格特征的稳定发展可以增强人际信任水平。

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有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13]。

这是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因此,通过给彼此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建立人际信任。

在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很多既往研究多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偏重于心理学层面的研究。

本人的硕士论文研究中,將冲突应对方式分为沟通化解、求助、退让、回避、竞争、报复六种,采用RotterJ.B 的《人际信任问卷》测量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将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分为高人际信任和低人际信任,在做两者相关研究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沟通化解、退让、求助策略总分间呈现正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竞争、回避策略间呈负相关。

说明人际信任度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选择沟通化解、退让、求助等积极的冲突化解方式,在面对冲突时,以一种善解人意、信任的态度看待冲突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选择求助于他人或做出退让,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应地,人际信任度低的大学生,面对冲突习惯抱有一种怀疑、否定的态度,将注意力指向自身利益的维护上,而不太关注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维持,选择竞争、回避等消极的应对策略,解决冲突问题。

这一研究与吴清兰、梁莎莎(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方式的大专生,人际信任度也较高,而倾向于使用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低。

但总体上有关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8):11.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5.
[3]M.Deutsch:Trust and suspicion.Conflict resolution,1958,
265-279.
[4]Rotter,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651-665.
[5]Hardin R.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M].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2.
[6]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311-316.
[7]杨晓莉,李一茗,邹泓.儿童、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2008(5):49.
[8]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
科学版),1998(02).
[9]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12(6):440-442.
[10]田可新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07).
[11]张海钟.高师专科学生性格类型分布及其性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1.
[12]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3]程红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26(05):13-16.
作者简介:杜月秀(1988-),女,河南周口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管理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