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及形态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2)

文学理论教程讲义(上)戴冠青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的含义;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和区别;3、文艺学的五个分支;4、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2、文学理论的任务;①文学本质论: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②文学创作论: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③作品构成论: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④文学接受论: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①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②文学理论应受到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③坚持与发展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正确态度。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①体现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服务;②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理论。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的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①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②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2、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以反映论为基础;2、文学心理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特殊心理行为;3、文学符号学:研究语言符号的生成和破译;4、文学信息学:研究文学这一特殊信息的传播、接受和反馈;5、文学社会学: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6、文学价值学:研究文学的艺术价值产生、确立和确证的过程;7、文学文化学:研究文学的泛文化状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批判地断承德国古典美学——人类文学理论史的革命性转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性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①对象化论;②艺术生产论;③特殊的意识形态论;④能动的反映论;⑤文学起源论;⑥现实主义的创作论;⑦文学历史发展论;⑧文学批评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二级学科。

文学本名是文学学,是研究文学基本规律、相关知识的学科,它一共有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字作品的最早体裁是诗,因此早期文艺学也叫“诗学”、“诗论”,文艺学的三个分支逐渐独立,因而也就有了独立的文学理论。

独立后的文学理论,它研究的范围、对象、功能,依然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3、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4、文学理论属于共时的、整体的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侧重于历时的、个案研究。

5、文学理论由五个方面构成:文学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6、美国当代文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字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7、文学理论的五个方面研究的是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研究世界与其他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本质论,研究作品是构成论,研究读者与相邻两要素作品、世界的关系是接受论。

8、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9、实践性品格:文学理论是在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文学实践;只有联系文学实践才能学好文学理论;文学理论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文学理论要随着文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0、文学理论是一种意识形态,要受哲学、美学、政治、道德多得因素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因此,要吸引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建立民主的、科学的、现代性的文学理论体系。

11、19世纪法国文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12、文学理论的七大基本形态:由于把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作为各自研究对象,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大致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七种。

文学理论(学)

文学理论(学)

⽂学理论(学)第⼀编导论第⼀章⽂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学理论的性质⽂学理论属于⽂艺学的范畴。

⽂艺学是研究⽂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也可称为⽂学学。

它包括⽂学理论、⽂学批评、⽂学史、⽂学理论史、⽂学批评史五个分⽀。

传统的⽂艺学分类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学理论、⽂学批评、⽂学史。

●⽂学理论:作为⽂艺学的分⽀之⼀,它是指研究⽂学活动的⼀般规律的学科,它以⽂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法作为研究内容。

●⽂学批评:是指分析和评价具体⽂学作品、作家和⽂学现象的学科。

⽂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作家、作品为主的⼀切⽂学现象。

●(注意:⽂学批评兼及⽂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学批评⾃⾝的评价和判断)●⽂学史:●是指从历时的视⾓探讨各民族⽂学和●世界⽂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

●(它是⼀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学产⽣、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学理论以整体的⽂学现象作为⾃⼰的研究对象,从理论的⾼度宏观的视野阐明⽂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使对⽂学问题的解释和阐明都上升到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度,从⽽使其成为指导和规范整个⽂学活动的基础的思想和理论。

⼆、⽂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理论是关于⽂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就是⽂学。

具体说,⽂学理论是以⼈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学的性质、特征、功能、价值和⽂学创作、接受、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发现并建⽴起⽂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的研究⽅法。

(⼆)⽂学理论的研究任务五个⽅⾯:⽂学发展论、⽂学本质论、⽂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书中提出了⽂学批评四⼤要素的理论,⑴作品⑵宇宙(或世界)⑶作家⑷读者。

从⽂学活动的整体性来看,这四要素是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的,是不可分割的统⼀整体。

三、⽂学理论的研究⽅法●不同学科间的⽅法可以在⼀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2.作者P31
文学活动的主体,出发点。
文学活动就是作者的表现活动。
表现的内容:
作者通过文学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表现的方式:
①诗言志
②心灵/情感/自我表现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P31
①首先,表现论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②其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
③其三,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P32
率性、无形式——“有意味的形式”
3.作品P32
文学活动成立的中介。
作者的创造对象、读者的阅读对象。
传统:内容与形式
现代:一个故事有五百种写法
对形式的强调P33
突发性:“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瞬间性:“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苏轼:“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6.1.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含义P98
①物质生产
物质改造活动,基础与前提
②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观念活动,非绝对同步
6.1.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共同性
①自由自觉性
②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P101
6.1.3精神生产的特殊性P101
2、什么是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有哪几种典范形态?试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说明。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课后习题复习资料及考研知识总结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课后习题复习资料及考研知识总结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名词解释:1、1.文艺学 2.文学活动 3.文学理论 4.文学批评5文学史2、简答: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4、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5、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6、文学价值学为什么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1、为什么文学文化学及时最古老又是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2、论述:3、谈谈你对中国“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 应如何改进?(见参考第6页)4、谈谈现在我们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小知识点: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史2、文学理论的七大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3.早期研究文学的学问被称作: “诗学”4.美国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5.美国,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6.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作品 作家 世界 读者7、中国古代文论举例: “比兴”说 “虚静”说 “神思”说 “滋味”说“物感”说 “出入”说 “意境”说 “象外”说“妙悟”说 “童心”说 “星灵”说 “神韵”说8、西方文论举例: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德 立普斯: 移情说 瑞士 布洛: 心理距离说 意大利 克罗齐: 直觉说 德 康德: 审美态度说 奥地利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瑞士 荣格: 原型说 英国 冈布里奇: 投射说9、法国, 丹纳: 《艺术哲学》提出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民主的, 科学的, 现代的文学活动 文学创作 文学接受文学作品 文学生产 文学消费文学价值文艺学: 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 以揭示文学的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也叫“文学学”, 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科学形态的分支构成的知识体系。

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 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这样,从理论上说文艺学的分支就不是三个, 而是五个,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小结)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五个分支之一,它与 其它四个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 横向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的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 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 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 上。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 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我们要采 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 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 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 出不同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 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 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以新时期文学为例)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之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 社会集团的观点。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的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 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这就是说文学活动在意 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 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 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 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 形态。
我们要强调的是,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是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讲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主要包括三个分支学科,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文艺学这个概念是从苏联翻译的,实际应该叫文学学。

文艺学三个基本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文学史是关于文学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文学现象的描述和研究,它以某个时代或所有时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为主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致力于在具体文学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和研究中显示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学批评则是对某些具体文学现象(以作家作品为主体)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与文学史相比,文学批评是具体的、局部的、空间的,文学史则是总体的、全局的、时间的;文学史致力于文学总体过程的描述和内在规律的揭示,文学批评则致力于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而文学理论则致力于从理论的高度全面而系统地对文学现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在构成和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文学批评相比,文学理论更系统、全面、抽象;与文学史相比,文学理论不致力描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致力于分析文学史上的具体文学现象,它致力于在抽象理论的框架内以理论的语言全面系统地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特征;文学理论也可以研究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现象,但只是作为说明或证明文学理论的原理的材料和例证,而不能成为文学理论的必要构成;联系:文学史不是作家作品的简单编年史,它需要以某种文学史观和某种文学本质观为基础来指导研究者理解、解释和梳理文学史现象;(举例: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编成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史,可以编成作家心灵的表现史,可以编成中国人人性的生成和发展史,可以编成文学形式的发生发展变化史,可以编成民族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史,也可以编成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史,还可以编成民族心灵的发展史,一个文学史家如何编写文学史,编成什么样的文学史,取决于他具有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观;90 年代前后中国学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简介)同时,它也需要以古代和当代众多文学批评家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的丰富成果为参照和基础,文学史编写者自己对文学史的研究也伴随着对大量作家作品的批评活动;文学批评则需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作为指导来展开,没有理论指导的文学批评是不存在的;同时,文学批评的对象又是文学史现象,它的批评成果构成文学史的重要基础;文学理论以文学的一般属性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它们是潜藏在文学史现象中的,文学理论必须以丰富的文学史现象的研究为基础,必须以丰富的文学批评实践为基础,它的成果才是有价值的,同时;它的有效性和真理性也必须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中加以验证;因此,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我们既要注意其区别,更要注意其联系。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都叫“诗学”、“诗论”,因为诗的起源最早。

19世纪以前,整个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笼统而未分化的状态。

19世纪以后,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从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习惯将文艺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文学发展史,即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一定范围内文学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对一定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进行总结。

文学史可按国别、地域划分,如《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也可按历史时期为断代史,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按作品种类划分为专史,如《中国小说史》、《中国诗歌史》2、文学批评,即对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泛指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论的科学。

其主要对象是当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潮流。

3、文学理论,即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上述三分支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

文学理论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武器,离开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发展史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文学批评也就失去了活的灵魂。

反过来,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补充和发展文学理论。

注:“三分法”影响很大,但本课程还是倾向于采用“五分法”,即在以上和分支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

因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理应同文学发展史一样,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比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气质与风格的关系、文学鉴赏的条件、文学的社会作用等等。

文学理论重点章节和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重点章节和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

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

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

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

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 文艺学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古典文学称之为“诗学”。

韦勒克(Wellek)、沃伦(Warren):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

首先,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simultaneous order),这个观点与那种认为文学基本上是一系列依年代次序而排列的作品,是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点,是有所区别的。

其次,关于文学的原理与判断标准的研究,与关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不论是作个别的研究,还是作品编年的系列研究——二者之间也要进一步加以区别。

要把上述的两种区别弄清楚,似乎最好还是将“文学理论”看成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看成文学批评(其批评方法基本上是静态的)或看成“文学史”。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

文学理论的任务: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第一,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

这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这就是“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进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成为文学文本。

这就是“文学创作论”。

第四,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文学理论(全套课件582P)

亚里士多德: ‚净化‛说
立普斯: ‚移情‛说
康德:‚审美态度‛ 说 弗洛伊德: ‚无意识升华‛说
荣格:‚原型‛ 说
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20世纪的语言学和符号学
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
卡西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 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人 论》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 ‚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 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物感‛说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礼记· 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 说、‚无意识升华‛说、‚原型‛说、 ‚投射‛说、‚心理距离‛说、‚直觉‛ 说

文学理论 知识点

文学理论 知识点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世界——作品——读者——作家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特殊性质,就形成了文学本质论。

文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研究文学发展的根由及文学发展的规律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了文学创作论。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为文学活动的实践所检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1、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2、心理学视角:文学心理学3、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卡西尔: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人论》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4、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5、社会学视角:文学社会学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6、价值学视角:文学价值学非实用价值:特殊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的存在环节:创作、作品、消费7、文化学视角:文学文化学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习文学理论是学好其它课程尤其是各种文学史课程的基础。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觉得辨于味,而后能够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xī(醋),非 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cuó(盐),非不咸也,止 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jù辍chuò(慌忙吃完)者, 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物感”说
文学活动是一种符号化过程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 20世纪旳语言学和符号学
符号学旳开路先锋:卡西尔
卡西尔
➢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旳 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旳代 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人 论》等。
➢ 他旳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 “符号旳动物”。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
说、“物感”说、 “妙悟”说、“童心”说、 “性灵”说、“神韵”说、 “出入”说、“象外” 说、“意境”说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无
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心 理距离”说、“直觉”说
“比兴”说
➢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喻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 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孟子
“知人论世”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 世也。”
——《孟子·万章》
汉代 班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价值在于 “观风俗,知薄厚”
唐代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 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能够遽论其文也。”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
文学理论旳研究任务
文学活动 本质论
文学活动论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理论体系,它对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是指文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首先,文学理论的性质之一是抽象性。

文学理论要从具体的文学现象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原则,以指导和规范文学创作和研究。

这就要求文学理论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普遍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时期。

文学理论的抽象性也反映在其研究对象上,它关注的是文学的本质、规律和意义,而不是具体作品的细节。

其次,文学理论的性质之二是历史性。

文学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实践紧密相关。

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艺术追求和社会要求。

文学理论的历史性也意味着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和转变。

因此,文学理论既要研究过去的理论成果,也要关注当代的创新思想和理论观点。

此外,文学理论的性质之三是理性。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诠释的知识体系,它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通常是理性的,以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为基础。

理性是文学理论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和有效论证的前提,它使文学理论能够超越主观经验和直觉判断,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同时,文学理论的形态多种多样。

文学理论可以以论述的形式呈现,通过阐释和批评文学作品来揭示其内涵和价值。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讽刺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愚昧。

文学理论还可以以著作的形式呈现,如西方的“新批评”学派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它们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理论构建提供了新的文学批评视野和思维方式。

此外,文学理论还可以以讲座、研讨会、学术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学者和研究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学术互动。

总之,《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中所讲述的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准确把握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2、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
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 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的是研究文学 活动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 活动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及 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区别: 区别: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个别的作家作品文学流 派和思潮,或者说并不是具体的个别的文学现象, 派和思潮,或者说并不是具体的个别的文学现象,而是要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通常我们所说 的普遍的艺术规律。比如文学批评规律,作品构成规律, 的普遍的艺术规律。比如文学批评规律,作品构成规律, 文学发展的规律,阅读鉴赏的规律等。 文学发展的规律,阅读鉴赏的规律等。 联系: 联系:文学理论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观点原理和 方法。 方法。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为文学理论提供具体的材料和方 法。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基本规律的,具体的说,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基本规律的,具体的说,是以 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相关科学方法为研究 对象。 对象。 它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 它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
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 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 文学活动论 文学活动本质论 文学创 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 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作论 文学作品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归属于文艺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诗学” 文学理论归属于文艺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诗学”、“诗论” 诗论”
二、文艺学三大分支的关系: 文艺学三大分支的关系:
1、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两者都是以最基本的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作家和作品) 同:两者都是以最基本的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作家和作品)为研 究对象,它的任务是要分析阐述具体作家作品的诸多方面, 究对象,它的任务是要分析阐述具体作家作品的诸多方面,作出公正 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两者的方法不同。批评基本上是静态的,针对个别作品, 异:两者的方法不同。批评基本上是静态的,针对个别作品,或以某 个作品作家某个创作倾向为研究对象。 个作品作家某个创作倾向为研究对象。文学史却要着眼一个动态的历 史过程,考察来龙去脉,发展流变,历史的继承与沿革, 史过程,考察来龙去脉,发展流变,历史的继承与沿革,是一个纵向 的。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 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 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 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 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文艺学在中西方早期被称为“诗论”“诗学", 如中国的《诗品》《原诗》, 西方的《诗学》《诗艺》等,中国主要是研究诗歌,西方则侧重戏剧,都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直到20世纪初, 俄国形式主义崛起,文艺学才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及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 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 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具体地说, 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

虽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 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

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 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 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反过来, 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范畴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 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者 作家
9/19/2020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贺晓武
10
2、五个任务
文学活动 本质论
文学活动论
文学理论 的任务
文学作品 构成论
文学创作论
文学接受论
9/19/2020
贺晓武
11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 1、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 2、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概论》课程简介
一、在中文专业所处地位 二、文学理论的著述 三、学习建议与要求
9/19/2020
贺晓武
1
一、在中文专业所处地位
1、掌握抽象思维能力是中文本科学生的 最基本的人文素质之一。
2、文学通过诉诸感觉和心灵而影响我们 的生存,而文学理论是对人生体验的高度 理性思索,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9/19/2020
贺晓武
18
“物感”说
➢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 于中而形于言。”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 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兴其实是暗喻。
9/19/2020
贺晓武
15
“虚静”说
➢ 老子《道德经》里最早提出“虚静”: “致虚极, 守静笃” 。
➢ 庄子《庄子·大宗师》: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 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 是 “虚静”。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自由 地进行审美观照。
9/19/2020
贺晓武
7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统称为文艺学。
⑵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 文学史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韦勒克
与沃伦加以区分。
⑶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叫
“诗学”、“诗论” 。 文学理论
9/19/2020
贺晓武
8
“文学理论”
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 支。
➢ 1、一种意识形态 ➢ 2、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9/19/2020
贺晓武
12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 ①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②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9/19/2020
贺晓武
13
二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 静。”
9/19/2020
贺晓武
16
“神思”说
➢ 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 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 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 陆机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 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 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 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比兴”说
➢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 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 故比居兴先也。”
➢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 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
2、侧重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 的普遍规律,指导、制约其 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 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 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 究基础上。
3、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 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 研究内容。
9/19/2020
贺晓武
9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与任务
1、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对象
世界

作品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知识。 5、体验人生。文学中的人生就是体验存在。 6、培养实践能力。自己动笔撰写文学欣赏和
批评的论文。
9/19/2020
贺晓武
4
9/19/2020
贺晓武
5
9/19/2020
贺晓武
6
学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文艺学 2、文学理论 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几种?
➢ 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 情,形诸舞咏。”
9/19/2020
贺晓武
19
“妙悟”说
➢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如空中 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 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
“童心”说
➢ “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 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 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 真,全不复有初矣。”
《红楼梦》评论。 3、广义:有关文学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理性谈论。
如《论语》、《道德经》、《庄子》、《乐记》、 《荀子》、《判断力批判》、《结构人类学》、《写 作与差异》等。
9/19/2020
贺晓武
3
三、学习建议与要求
1、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2、汇通文艺。将文学与影视、绘画、音乐联
系起来。 3、理论思索。适当阅读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字。 4、跨学科阅读。读点语言学、哲学、历史学、
9/19/2020
贺晓武
17
“滋味”说
➢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 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 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 所乏耳。”
1、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 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 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9/19/2020
贺晓武
14
2、心理学视角:文学心理学
(1)中国古代文论:
3、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生的存在感悟。
9/19/2020
贺晓武
2
二、文学理论的著述
1、狭义:直接谈论文学的普遍问题的著述。 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诗论》、《文艺
心理学》、亚里斯多德《诗学》。 2、较宽泛义:有关具体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批评
性言谈。 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