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双语药学)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ppt课件-解表剂

--ppt课件-解表剂
恶寒,发热, 无汗,头身痛
喘 苔薄白,脉浮

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 当其冲,寒邪收引凝滞,使 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 郁滞,经脉不通
寒邪外束肌表,影响肺气宣 肃下行则上逆
风寒束表
恶 寒
方解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解表散寒,宣 肺平喘
解肌发表, 温通血脉
降利肺气,配伍麻 黄宣肺平喘
桂枝
常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苏叶、 防风等为主组成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
因寒邪束表,每致营阴郁滞,肺失宣降, 故此类方剂每配伍活血通脉的川芎及宣降肺
气的杏仁、桔梗等。
杏仁
桔梗
麻黄汤
《伤寒论》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 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症状 分析
论桂枝汤
• 解肌和发汗同中有异,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这不只是一个 概念问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桂枝汤。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臣以苦酸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 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泄皮 毛,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 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 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 见.亦可见麻黄汤之发汗与桂枝汤之解肌之一斑。解肌之 剂的桂校汤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即吸热稀粥)“以 助药力“,同时温覆,方可使汗出病愈。这便是桂枝汤用 于解表时为何要啜热稀粥的道理。
用法
• 注文作为解表药的服药法则,归纳言之,至少有 五个方面:一,服解表药后,要适当地令病人覆 衣加被,约2小时左右,达到全身微汗出,不要汗 出过多,以免耗伤正气而邪仍不解。二,要中病 即止,不必尽剂。三,要在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 每隔2小时服一次,若第一、二次服后汗不出而病 不解,第3次服药时间可稍提前,这对临床尤为重 要。今人无论治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常习惯于 早、中、晚的日三服之法,甚或早晚各服一次的 日二服之法。不知这种日三服或日二服之法,对 于治疗杂病里证尚可,若用于治疗外感病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
20
6、寒闭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 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 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 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 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 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由于贼风外袭, 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 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 疏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按:此例患者受严冬风雪之寒气侵袭,致肺失宣降、寒凝气滞、耳窍不 通而致耳聋,故用麻黄汤发散风寒。风寒祛、耳窍通,耳聋自愈。
-
22
8、胸痹
刘某,男,56岁,1980年12月诊。胸闷,气短,胸痛彻背, 动则尢甚,时常发作一年余。近月余发作频繁。刻诊:气 短声低,气急而咳,痰少色白,畏寒怯冷,面色白光 白, 四肢欠温,舌暗苔白,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此乃胸中阳气不振,不能贯通心脉,则胸闷胸痛; 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欠温;不能温分血肉则畏寒怯冷,时 时恶风。宜麻黄汤主之:炙麻黄6g,桂枝15g,杏仁6g, 炙甘草30g,薤白6g,附子30g(另包先煎)。服药3剂, 诸症消失。


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常配:

1、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

2、宣降肺气药(杏仁、桔梗)
-
3
麻黄汤《伤寒论》
学习 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基础方典型结构
-
4
主证病机分析:

感(
风太

阳 伤
表 实
寒 )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肺气不宣

第四章 解表剂课件

第四章 解表剂课件

用法
水煎服,服药片刻啜热粥或温开水一碗, 并盖被保暖,以助药力。
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使用注意:
1、表实无汗禁用。 2、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一两半 防风一两 半 苍术一两半 细辛五分 川芎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表不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脉浮
苔白滑
内外相饮,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小青龙汤--方义分析
病机:外寒里饮证。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君:麻黄
桂枝
佐:白芍
佐使:甘草
臣:干姜
细辛
佐五味子 佐半夏
小青龙汤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小青龙汤--运用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 多而稀,苔白滑,脉浮。
使用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 不宜使用。
感冒清热颗粒
《中国药典》
荆芥穗200 薄荷60 防风100 柴胡100 紫苏叶60 葛根100 桔梗60 苦杏仁80 白芷60 苦地丁200 芦根160
脉浮按之无力。 使用注意:
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不可使用。
随证加减: 正气不虚,表邪较重,去人参,加荆、防; 气虚较重,重用人参,加黄芪; 湿邪较甚,酸痛重加,加威灵仙、桑枝、秦
艽、防己; 咳嗽较甚,加杏仁、白前; 痢疾初起,加白芍、木香。

第二章 解表剂 ppt课件

第二章 解表剂 ppt课件

清热解毒
辛凉平剂
表热证
宣肺止咳
辛凉轻剂
2020/3/14
重证:发热, 口渴,咽痛。
轻证:身微热, 口微渴,但咳。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一、组成
1、主要配伍 2、麻石用量
二、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喘咳证
1、病机: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宣降失司 2、主症:喘咳、气急甚鼻煽、身热口渴、苔黄、脉浮数
2020/3/14
2020/3/14
二、区别(作用、主治)
1、解表力小—桑、菊、翘、薄—用药质轻

量轻—辛凉轻剂
2、宣肺效好—杏、桔、桑、菊。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1、解表力强—银、翘、薄、蒡、豉、
银 荆—药多量重
2、长于清热解毒—(银、翘、薄、蒡)、 竹、芦、桔、草—辛凉平剂。
2020/3/14
桑—外感风热表证之轻证(风温初起)
问题:有汗为何还要发汗?
2020/3/14
七、临床应用:
1、外感风寒表虚证: A、辨证要点: B、加减
2、 用于内伤杂病(以营卫、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状 态为主)
A、妇女产后发热。 B、多汗证:加五味子,浮小麦,黄芪 C、妊娠恶阻:加砂仁,姜夏
2020/3/14
D风湿痹证:加威灵仙,桑枝 E手足麻木:加黄芪,当归 F不孕证:紫石英 G夜游证,本方加龙骨、牡蛎。 卫气昼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行阴行 阳,营卫谐和,则昼精而夜瞑.
1、病机:邪在肺卫,清肃无权。 2、主症:发热恶寒轻微短暂,口微渴,咳
嗽、苔薄黄,脉浮数。
银—外感风热表证之重证(温病初起)
1、病机:温热袭表、热毒内传 2、主症: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舌
尖红、脉浮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甘草、大枣。
❖ 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
❖ 4.桂枝加芍药汤:
❖ 桂枝、芍药(芍药再加三两)甘草、大枣、生姜。
❖ 温脾和中,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银翘散《温病条辨》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辛凉透表。 [主治]:温病初起。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头痛汗出,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
脉弱。
方解: 风邪相犯,邪正相争,卫失顾护,营阴不固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邪气郁滞,肺胃失和
-- 头痛,鼻鸣干呕
组成:
❖ 桂枝—助阳通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
❖ 白芍—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

❖ 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兼和胃止呕 佐
咳嗽,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汗等一般感冒伴 随症状。 ❖ 舌苔(fur /coat)
练习:
❖ 请用中英文双语描述:什么是“解表剂”? (1)中文解表剂的定义 组成 功效 主治 (2)英语表述
Any formula that is composed of exteriorreleasing medicinal herbs, has diaphoretic, muscle-releasing and eruption-promoting effects, and is used to treat exterior patterns/ syndromes.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 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 浮数 。
《温病条辨》“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 平剂银翘散主之。”
病机:
温病初起 邪在卫分
邪袭肺卫,卫气被郁—发热,微恶风寒
有汗或无汗
温邪上犯,经脉不利—头痛 温邪上犯,肺气失宣—咳嗽 风热蕴结成毒-咽喉红肿疼痛
配伍意义
二、分 类:
1.辛温解表—风寒表证(表寒证)
Relieving the exterior with acridity and warming
2.辛凉解表—风热表证(表热证)
Relieving the exterior with acridity and cooling
3.扶正解表—正虚兼外感证(虚人外感)
Relieving
the
exterior
supplementing antipathogenic qi
with
三、注意事项
(1)煎法。 “多浸少煎”。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宜于轻煎,以免药性耗散,
作用减弱。
(2)服法。 药后温覆,避免风寒。或可食热粥或热开水以助药力。汗出以遍
身微汗为最佳。既不可发汗太过,亦不能发汗不彻。 (3)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 (4)禁生冷、油腻之品。 (5)辨表里先后
病汗与药汗的区别:
❖ 曹颖甫称 -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汗为“病汗”; 服桂枝汤后之汗为“药汗”。
并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 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
1、寒热 2、时间 3、部位(病汗多为局部--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益佳) 4、汗后感觉
❖ [附方]
❖ 1.桂枝加葛根汤:
❖ 大枣—益气补中,资脾生津
❖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2+2对)
调和营卫:1.桂枝配芍药 2.生姜配大枣(补脾和胃)
桂枝配甘草、芍药配甘草
用法:
❖ 1.温服,啜热稀粥以助药力。 ❖ 2.加盖衣被,温覆取微汗,不宜太过。 ❖ 3.一服汗出病愈,则止后服。 ❖ 4.汗不出,再服。直至汗出病瘥。
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 君
芳香辟秽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荆芥、淡豆豉—辛而微散,解表透邪
芦根、淡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利咽止咳
佐使
❖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 1.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利于透 邪,又不悖辛凉之旨。(荆芥、淡豆豉去性取用)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葛根。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 2.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
❖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厚朴、杏仁
❖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 主治:素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 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 3.桂枝加桂汤:
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 虚人外感之征--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 羌活、独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 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

❖ 柴胡—肌表透邪,且能行气
❖ 桔梗—宣肺利膈

❖ 枳壳—理气宽中
❖ 前胡—化痰止咳
❖ 茯苓—渗湿 消痰
❖ 人参—益气扶正,驱邪外出,散中有补
❖ 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
❖ 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伍,具有外 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清疏兼顾,以 疏为主之剂。
注意: 本方多为芳香之品,不宜过煎。
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叫人参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 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病机]: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 风寒客肺,肺气不宣—
小结
❖ 解表剂分三类: ❖ 1、辛温解表 ❖ 重点掌握:麻黄汤、桂枝汤 ❖ 2、辛凉解表 ❖ 重点掌握:银翘散 ❖ 3、扶正解表
❖ 重点掌握:败毒散
解表剂相关英语词汇:
❖ 基本专业术语:解表剂(药)、表证、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发汗(解肌)、透疹等(见前
页PPt)
❖ 相关专业术语: ❖ 恶寒、发热,苔薄白(黄),脉浮,头痛,身痛,
佐使
❖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本方特色:
1、人参的配伍意义。(人参虽然出现在方名中但不是君药。) 人参为佐药,功效有三点
1)助正气鼓邪外出 2)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3)防止邪气再次入侵
2、三对特色配伍。
1)桔梗配枳壳 2)前胡配柴胡 3)羌活配独活
3、“逆流挽舟”
喻嘉言用此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 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麻黄汤(《伤寒论》外感表实证的代表方)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表现: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病机] 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 风寒袭表 肺气不宣,上逆--喘 表寒证 --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