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CV215课程名称中文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英文名:Building Construction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必修课学分 2 学时32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工程图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ISBN:7-112-07540-82.建筑初步(第三版),田学哲、郭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ISBN:978-7-112-11757-43.住宅精细化设计,周燕珉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ISBN:978-7-112-08742-6一、课程简介《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工工程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以中小型民用建筑为设计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建筑方案与构造节点的设计。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掌握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及节点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并掌握建筑制图的表达方法,完成建筑方案的设计和图纸绘制的工作。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及比重如下:序号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支撑比重1 毕业要求9.1 在解决土木工程复杂问题时,具有良好的个人执行力40%2 毕业要求10.1 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项目,具有利用专业图纸和报告等形式与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50%3 毕业要求12.1 通过自主学习,具有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10%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要求如下: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作业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建筑设计原理及要求、设计任务书4 讲授阅读任务书,收集资料完成要求口头汇报建筑实例 2 讲授收集资料和调研完成要求书面作业方案构思 4 课堂设计/讨论完成初步方案设计第一阶段草图书面作业总平面及平、立、剖面设计10课堂设计/讨论设计或调研第二阶段草图书面作业深化设计8 课堂设计/讨论设计或调研正式草图书面作业绘制正式图纸 4 课堂制图/辅导绘制图纸正式成果图书面作业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课程成绩包括:(1)设计图纸成果,占7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共5篇)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共5篇)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共5篇)第一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Design on Building Architecture 课程编号:0807030170402 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二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天正建筑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处理好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有效的完成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设计任务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地完整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1)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

2)提高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熟练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3)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

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5)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6)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2)教学要求1)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说明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说明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说明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了解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2. 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原理;3. 帮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美学原则,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语言进行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能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房屋建筑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案例提出改进措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项目实践中与他人共同完成建筑设计与施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建筑知识的热情;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培养绿色建筑观念;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筑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全面了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建筑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为我国建筑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建筑学的基本定义、功能及分类,分析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

2. 建筑结构与材料:讲解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使学生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原理。

3. 建筑设计与表现:教授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绘制建筑图纸的能力。

4. 建筑美学与鉴赏:探讨建筑美学原则,分析建筑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5. 绿色建筑与环保: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论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

论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

论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类各专业中都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则是检验《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巩固《房屋建筑学》知识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各种问题,完成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1 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 课程设计的选题问题目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选题大致是以下四种,中学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住宅楼、办公楼。

结构类型主要是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其中还是以砖混结构为主。

出题者普遍认为这四类选题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设计起来比较容易。

当然特殊专业要求的课程设计选题还有其他的,比如工业厂房设计,宾馆设计、医院设计、体育建筑设计等。

一般情况下是首选中学教学楼,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房屋建筑学》教科书上教学楼使用部分设计、交通联系部分设计,平面组合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的介绍比较多。

其次是教学楼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接触较多,在设计中随时可以参考。

第三是现行规范、参考图集和其他设计资料教学楼的比较丰富。

第四是绘图比较简单,容易提交成果。

再者就是选择住宅楼,除了教材上介绍内容较多之外,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参考图最多。

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绘图麻烦,不易得到好的成果。

1.2 课程设计的时间问题现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一般是在《房屋建筑学》教材学完后,集中一周或二周的时间。

这种安排从理论上是够用的,但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太好,要从构思到绘图出成果在时间上有点过紧。

当然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时间是足够的。

1.3 课程设计的深度问题由于时间不足,课程设计的深度就不会太深,主要要求学生完成平面图(1~2),立面图(主要是正立面)和剖面图各一张,主要楼梯的详图和个别节点详图。

图纸的总张数大约为五张。

这样以来,根本就达不到设计的目的,也只能是抄抄图而已。

1.4 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问题《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是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的。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楼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楼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楼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学楼建筑的基本概念、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原则。

2. 使学生掌握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3. 帮助学生了解教学楼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图纸、模型等工具分析教学楼建筑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便于进行教学楼设计方案的讨论与改进。

3.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学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教学楼设计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教学楼建筑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关注教育建筑与教育质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伦理观,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一部分,以教学楼建筑为主题,结合建筑学基本原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和讨论。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对建筑设计和创作充满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3. 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楼建筑基本概念:建筑的定义、功能分类、教学楼的特点。

2. 教学楼建筑功能布局:教学区、办公区、公共活动区等功能区的划分与联系。

3. 教学楼建筑空间组织原则:空间序列、流线组织、采光与通风。

4. 教学楼建筑设计与规范:建筑规范、安全标准、无障碍设计。

5. 教学楼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绿色建筑、校园文化、地域特色。

6. 教学楼建筑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教学楼案例解析。

7. 教学楼设计方案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楼设计方案创作,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景观规划等。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设计文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房屋建筑设计和规划能力。

该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任务和评估方式。

二、课程目标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流程和规范。

3.学习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房屋建筑设计。

4.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讲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建筑基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建筑设计原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空间布局、立面设计、采光与通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际案例和设计讨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建筑设计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Revit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设计项目中。

4. 建筑设计项目实践学生将分组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模型制作。

通过实践任务,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任务本课程的实践任务是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

学生将分组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模型制作。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任务,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六、评估方式学生的评估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实践任务: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任务的质量和创新程度进行评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课程设计总学时数:1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通过理论教学、参观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

一般不少于1周;2、任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确定设计方案,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

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建筑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设计能力及绘图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题目单元式多层住宅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设计条件及要求1)建设地点:中国某城市居住区,具体地点自定。

2)面积指标:平均每套建筑面积70~120m2。

3)套型及套型比由设计者自定。

4)层数:5或6层。

5)层高:2900mm。

6)结构类型:自定。

7)房间组成及要求详见任务书。

3.设计内容1)单元底层平面图 1:100(布置家具设备、计算使用面积);2)标准层平面图 1:100;3)立面图:主要立面及侧立面 1:100;4)剖面图1个 1:100(需剖到楼梯)5)墙身节点详图3个1:10(墙脚即散水、窗台、过梁)6)屋面排水图1:1007)技术经济指标平均套型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标准层使用面积(m2)/标准层总建筑面积(m2)×100%四、主要工具书1.《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房屋建筑学》付云松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4.《房屋建筑学》李必瑜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南》李必瑜王雪松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各地区及全国的住宅方案图集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1997)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9.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五、成绩评定方法设计的成绩主要分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绘制两个基本点部分,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材料及施工工艺。

3. 学生能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审美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房屋建筑中的一般性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制作简单的房屋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

3.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房屋建筑产生兴趣,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房屋建筑与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系,增强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认同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尝试。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房屋建筑基本概念:介绍房屋建筑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房屋建筑概述- 内容安排:2课时2. 房屋建筑构造组成:讲解房屋建筑的构造部分、材料及施工工艺。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 内容安排:4课时3. 房屋建筑设计原则:阐述房屋建筑的设计原则、审美标准及与环境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房屋建筑设计原则- 内容安排:4课时4. 房屋建筑平面图与立面图:教授如何绘制房屋建筑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房屋建筑绘图- 内容安排:4课时5. 房屋建筑鉴赏:分析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如建筑风格、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等。

2. 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建筑规范,以及与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关系。

3. 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历史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模型制作等方法表达自己的建筑想法。

2. 提高学生分析建筑图纸和建筑方案的能力,学会评价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建筑设计和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创新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沟通、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观念,同时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包括房屋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风格、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建筑的基本概念》2. 房屋建筑设计原则与规范: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规范以及与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原则与规范》3. 建筑历史与文化: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建筑历史与文化》4. 建筑表达方法:学习运用绘画、模型制作等方法表达建筑想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建筑表达方法》5. 建筑图纸与分析:分析建筑图纸,理解建筑方案,评价设计合理性。

教材章节:第五章《建筑图纸与分析》6. 建筑设计与制作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建筑设计和制作任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题目自拟)二、目的要求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为单元式、多层住宅 4~6 层,总建筑面积不低于 2500 平方米。

2.设计要求,见下表。

户型表户型 A:四房二厅二卫二阳台户型 B: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 C: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D:二房一厅一卫*阳台户型 E:二房二厅一卫*阳台户型 F:一房一厅一卫*阳台学生选做表3.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但必须满足总建筑面积,墙体均采用 mm 墙。

4. 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5. 建筑等级:耐久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主卧室12~16 m2双人次卧室 12~14 m2单人卧室8~10 m2餐厅≥8 m2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本次设计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

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

设计内容如下;1.单元平面图:至少 2-3 个套型,比例 1:50(选做)。

2.建筑平面图(至少 2 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 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 1:10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学分:2学分周数:2周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执笔人:杨金招审订人:刘慧一、目的及任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使学生了解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与方法,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一个房屋工程的初步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达到:1.能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功能合理、造型较好的建筑。

2.熟练掌握建筑制图软件天正建筑设计软件。

3.熟悉并掌握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等)的能力。

4.绘图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程设计内容根据学生理论学习以及对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认识了解情况,选取下列的一个题目进行课程设计,设计深度按初步设计深度要求进行。

题目一十二班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题目二单元式多层住宅建筑设计题目三别墅建筑设计题目四全日制六班幼儿园建筑设计具体完成内容:1.各层平面图;比例1︰50、1︰100、1︰2002.立面图;主要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3.剖面图1个;比例1︰1004.屋顶平面图;比例1︰50、1︰100、1︰2005.卫生间或厨房平面布置详图;比例1︰506.简要说明: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标高定位、用料做法等)。

四、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

具体为1.布置任务、查资料、作方案。

( 4天)2.绘制建筑设计图纸。

( 5 天)3.答辩及上交作业。

( 1 天)五、组织管理1、由系指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考核采取课程平时考勤、设计成果与答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评分标准:优秀:平面设计功能合理,立面表达完整、美观,剖面表达正确;图面紧凑、完整、整洁、字迹整齐、清晰;良好:平面设计功能较合理,立面表达完整,剖面表达基本正确;图面完整、整洁、字迹整齐、清晰;中等:平面设计功能一般,立面表达较完整,剖面表达基本正确;图面较完整、整洁,字迹较整齐、清晰;及格:平面设计功能基本合理,立面表达一般,剖面表达一般;图面一般;不及格:平面设计功能不合理,立面、剖面表达很不完整;图面质量较差。

房屋建筑学教案教学设计

房屋建筑学教案教学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及风格
立面设计元素
包括墙面、门窗、阳台、 檐口等立面元素,通过形 状、色彩、材质等手法进 行设计。
立面风格类型
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 义、古典主义、折衷主义 等建筑风格,根据建筑性 质和文化背景进行选择。
立面设计原则
遵循整体协调、突出重点 、体现特色等原则,创造 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立面 形象。
建筑材料及其性能
建筑材料
包括水泥、砂、石、砖、钢筋、木材、塑料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强度、硬度、耐久性、防火性 、隔音性等。
材料性能
建筑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水泥的强度等级决定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屈服 点和抗拉强度决定了钢筋的承载能力;砖的抗压、抗折、耐磨性决定了砖的使用寿命等。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 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特点。
建筑历史与风格
概述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各种建 筑风格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房屋建筑结构
深入讲解房屋建筑结构的形式、特点、设 计原则及构造方法等。
建筑设计原理
阐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 筑空间组合、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剖面设 计等。
建筑材料
介绍常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木材 等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03
房屋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功能主义原则
建筑设计应首先满足使用功能 的需求,包括空间大小、形状
、布局等。
结构安全原则
建筑设计需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采用合适的结构形
式和材料。
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应遵循美学规律,创 造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形象

房屋建筑学设计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设计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建筑元素。

2. 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房屋建筑特点及其在历史演变中的地位。

3. 引导学生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房屋建筑初步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如AutoCAD)进行建筑图纸绘制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功能、美观、经济和环保等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专业、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提高其建筑审美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对建筑学科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包括房屋建筑的分类、功能、建筑风格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房屋建筑学概述2. 建筑设计原则:介绍建筑设计的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设计原则3. 建筑元素:讲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空间、采光、通风等元素。

教材章节:第三章 建筑元素4.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绘制方法:学习建筑图纸的基本表达方式。

教材章节:第四章 建筑图纸绘制5. 不同风格的房屋建筑:分析古典、现代、地域等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

教材章节:第五章 建筑风格6. 建筑设计实践:结合实例,进行建筑初步设计和图纸绘制。

教材章节:第六章 建筑设计实践7. 建筑与环境: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

2024版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楼设计

2024版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楼设计

楼设计contents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教学楼建筑规划与设计•结构选型与构造设计•建筑材料选择与运用•设备配置与智能化技术应用•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践•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意义培养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设计能够锻炼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包括建筑方案构思、空间组合、立面造型、结构选型等方面的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教学楼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设计要求培养目标与技能提升培养目标技能提升学生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熟悉建筑法规和规范,了解绿色建筑理念和节能技术,提升建筑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楼建筑规划与设计场地现状分析选址策略场地利用030201场地分析与选址策略功能布局与空间组合功能需求分析空间布局空间组合风格定位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确定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如现代简约、古典庄重、地域特色等。

立面设计结合教学楼的功能和建筑风格,设计立面的造型、色彩、材质等,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细节处理注重建筑细部的刻画和处理,如门窗、檐口、装饰构件等,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和艺术感。

立面造型及风格定位结构选型与构造设计结构体系选择及优缺点分析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等优点,但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侧向刚度,但空间分隔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既具有灵活的空间分隔,又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侧向刚度。

荷载传递路径优化策略优化柱网布置01强化楼板刚度02设置变形缝03关键部位构造措施探讨节点设计01基础设计02抗震设计03建筑材料选择与运用常用建筑材料性能比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

具有优异的抗拉、抗压和抗弯性能,适用于大跨度、重载和高层建筑。

具有质轻、强度高、易于加工和装饰等优点,适用于室内装修和家具制作。

具有质轻、耐腐蚀、隔热隔音等优点,适用于管道、门窗等建筑部件。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布局。

2. 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材料及施工技术。

3. 引导学生认识房屋建筑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图纸识别房屋建筑结构、材料及施工工艺。

2. 提高学生分析房屋建筑实例,评价其优缺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房屋建筑设计和创意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建筑世界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绿色建筑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建筑鉴赏能力和设计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帮助学生实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房屋建筑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布局,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房屋建筑构造组成:讲解房屋建筑的构造部分,包括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墙面、门窗等,并介绍各种构造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介绍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和技术要求,如混凝土施工、砌体施工、钢结构施工等。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4. 房屋建筑与环境:分析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关系,探讨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5. 房屋建筑实例分析与评价:挑选典型房屋建筑实例,分析其设计理念、构造特点、优缺点等,提高学生的建筑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

6. 简单房屋建筑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型房屋建筑设计实践,培养其设计创意和表达能力。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 学习房屋建筑的构造、材料及设备知识,理解建筑物的功能、安全和舒适性要求。

3. 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技巧,能分析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2.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软件进行图纸绘制和建筑模型制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建筑、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基本知识,提高建筑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基本概念:建筑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建筑风格。

2. 建筑设计原则与程序: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3. 建筑构造: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包括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地面、墙面、门窗等。

4. 建筑材料: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玻璃等。

5. 建筑设备:建筑物内的给排水、供电、供暖、通风、空调等设备系统及其功能。

6. 建筑图纸阅读与绘制:学习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阅读和绘制技巧。

7. 建筑模型制作:运用建筑软件(如SketchUp、AutoCAD等)制作建筑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8. 建筑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经典建筑案例,了解建筑设计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循序渐进,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建筑知识。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保证教学质量。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建筑风格;2. 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阅读能力;3. 引导学生了解房屋建筑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语言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房屋建筑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房屋建筑方案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绘图软件进行建筑图纸绘制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建筑、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2.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 培养学生尊重建筑师职业,了解建筑行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基础知识,培养建筑素养。

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对建筑专业术语和知识相对陌生。

因此,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1. 知识方面: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组成及建筑风格;2. 技能方面:具备观察、分析建筑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建筑方案,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建筑图纸;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关注建筑与环境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建筑的定义、分类及功能;2. 建筑风格与历史:介绍中外建筑风格、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3. 建筑构造组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建筑设备;4. 建筑图纸阅读:了解建筑图纸的种类、内容、符号及标注;5. 建筑与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6. 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7. 建筑绘图软件应用:学习AutoCAD等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简单建筑图纸;8. 实践活动:参观当地代表性建筑,分析建筑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CVE4509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学分:1
学时:1W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学院
版本:2017.1
一、课程简介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又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锻炼,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备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的能力,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1.课程目标1: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

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熟练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2.课程目标2: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

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3.课程目标3: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5)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表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
1.单元1:动员会
(1)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建筑设计规范条文的
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与先修课程的关系,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场地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等,其中以单体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设计为重点,兼顾其它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设计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所要提交的设计成果要求。

(4)课堂教学学时
2学时。

2.单元2:初步设计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指导教师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确定其方案。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修改和完善初步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4)课堂教学学时
4学时。

3.单元3:建筑施工图
(1)教学目标和要求
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建筑施工图中平、立、剖面图的表达深度,部分构造详图的设计和绘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使用规范、标准、手册及图集。

使课程设计的出图质量、标准、要求应按照施工图的标准执行。

(4)课堂教学学时
4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法
表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周,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的考核目的是检验学生能否综合应用所学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课程设计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熟悉各个设计规范,提高工程设计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逐步提高建筑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考核内容是从设计成果及设计过程两方面进行考查评定。

设计成果要求如下:
1)设计成果要按照任务书要求提供相应数量的图纸;
2)图纸要利用计算机绘图;
3)在设计期间,应分阶段提交设计成果;
4)按时提交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的考核目标有以下若干方面: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图纸是否满足工程制图要求、表达内容的正确性、图面整洁度及布局合理性。

设计过程的考核目标主要是:设计态度是否端正,出勤率,是否保持设计教室整洁。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表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课程目标考核方式/占比考核内容与方法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目标1 方式1/100% 考查见表4.1
目标2 方式1/100% 考查见表4.1
目标3 方式1/100% 考查见表4.1
表4.1 成绩评定标准与依据
考核项目
指标与依据(按等级或分数段分为多列或多行描述)
优、A、90~100 良、B、80~89 中、C、70~79 及格、D、60~69 不及格、E、<60 设计思路、设计
方案
功能合理、平
面紧凑、符合
规范要求、流
线组织合理、
环境场地布置
合理
功能合理、平
面紧凑、符合
规范要求、流
线组织合理、
环境场地布
置合理
功能基本合
理、平面紧凑、
符合规范要
求、流线组织
基本合理、环
境场地布置基
本合理
功能基本合
理、平面紧凑、
符合规范要
求、流线组织
基本合理、环
境场地布置基
本合理
功能不合理
设计图纸质量按要求完成全
部内容,建筑
构造合理,投
影关系正确,
图面工整,符
合制图标准,
整套图纸无错
误;
根据上述标
准有一般性
小错误,图面
基本工整,小
错误在五个
以内;
根据上述标准
无原则性错
误,小错误累
计在八个以
内,图面表现
一般;
根据上述标
准,一般性错
误累计九个以
上者,或有一
个原则性错
误,图面表现
较差;
有两个以上原
则性错误,如
①定位轴线不
对;②剖面型
式及空间关系
处理不对;③
结构支承搭接
关系不对;④
建筑构造处理
不合理;⑤图
纸内容不齐
全;
⑥平立剖面及
详图协调不起
来;⑦重要部
位投影错误。

五、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房屋建筑学》,董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二)推荐参考资料
[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旅馆建筑设计,唐玉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住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场地设计,常怀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制定(修订)人:程玉审核人:批准人:
制定(修订)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
(注释:审核人为专业负责人,批准人为院级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会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