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共26页
(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
(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7、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与油画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了解中国油画的发展情况。
2.了解现代山水画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了解著名油画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3.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重点:1.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山水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2.简要介绍油画发展史。
难点:1.讲解现代山水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理解艺术形式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2(重要油画作者与作品的介绍。
教具资料:多媒体设备图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教师提问: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二、新课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
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
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
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
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
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也有简洁疏朗仅以墨线勾勒,或稍加淡墨渲染的减笔,即疏体。
前者实中见空灵,后者虚中见雄逸。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ppt课件
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 中国商代中 期的青铜器。1974年于 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 街出土。共两件。一件 高1米,重86.4千克, 方形,深腹,双耳四足 ,腹上部饰兽面纹,两 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 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比较两鼎之间的整体比例关系,以及耳、足等部分造型有改进
一、因料施艺 二、剜脏去绺 三、化瑕为瑜 四、废料巧用 五、俏色巧用
一、浮雕 二、透雕 三、圆雕 四、内雕 五、螺纹
ppt课件
26
伊势和巧用
ppt课件
27
• 俏色玉是玉雕 艺术宝库中技 艺最为精湛, 艺术价值最高 的品种之一。 成于乾隆三十 八年的“相荫 仕女”玉雕, 更是俏色玉中 的佼佼者。
龙虎尊
商器。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 于安徽阜南县。器高五十点 五厘米,口径四十四点九厘 米,重约二十公斤,是一件 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 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 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 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 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 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 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 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 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 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 镂孔。
• 元代玉器 :技艺加强,融合少数民族风格。
渎pp山t课大件 玉海
13
明代:世俗化成为主流;玉器皿成就突出。玉带 发展到顶峰。 还有像生玉、陈设玉,以及坠饰、
串饰、簪等。
清代:颠峰时期。玉器皿、陈设玉最为显著。出 现一批生活化的作品。乾隆时期,玉料充足,技
艺成熟,出现了以玉山子为代表的大型玉雕作品。 清代玉材以新疆与为主,常见的有青玉、白玉, 在清后期,翡翠由于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极力推 崇,上升到玉料的最高地位,被誉为玉石之王。
《玉器和青铜器》PPT课件
精选ppt
13
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 中国商代中期 的青铜器。1974年于河 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出 土。共两件。一件高1米, 重86.4千克,方形,深腹, 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 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 形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馆。
精选ppt
14
比较两鼎之间的整体比例关系,以及耳、足等部分造 型有哪些改进?
❖ 夏代以后,人们学会铸造青铜器,青铜器便成为 贵族统治者用以祭祀鬼神祖先的“礼器”
精选ppt
12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 (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 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 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 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 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 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是 已知最大的鼎。
❖ 代表贵族身份的玉琮精选p、pt 玉璧和玉钺。
2
❖
“的材旧 玉色质石 ”彩地器
和坚时 光韧代 泽,发 ,具现 称有有 之美些 为丽石
石旧 器石 时器 期代时 过代 渡向 时新
精选ppt
3
❖
两 《 星《
玉 器 均 出
玉 人 》 高
纹玉 。鹰
》 高
8.4
8.1
自 安厘 厘 徽米 米 山, , 县距 鹰 凌今 腹 家五 部 滩千 刻 。多 有
精选ppt
15
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通 高102.1厘米;口径784mm;腹 深49厘米;重153.5kg。形制为: 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饰曲折 角兽面纹;足上部饰外卷角兽 面纹、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 鼎内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 铭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记载 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 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说明文
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一、我国传统艺术的概念我国传统艺术是指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艺术不仅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我国的艺术传承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了神话传说和社会风情。
秦汉时期,壁画和书法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形式。
隋唐时期,我国绘画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家名作。
唐代的大型佛教造像也成为了我国传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宋元时期,江南绘画成为主流,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使我国绘画出现了新的高峰。
明清时期,我国传统艺术融合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绘画、书法、文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代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传统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当中。
三、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1.师徒制传承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师徒制度是重要的传承方式。
艺术家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向学徒传授艺术技巧、艺术理念和艺术修养,学徒则会通过师父的教诲和示范来学习和模仿。
师徒制传承不仅传授了具体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传统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
2.家族传承在一些传统家族中,传统艺术技艺由父传子、师传徒,代代相传。
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技艺的连续性和纯正性,也使得传统艺术在家族中得以传承和继续发展。
3.学校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艺术都被纳入了教育体系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教育以系统化的课程和专业化的师资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传统艺术的技艺和理论知识。
四、当前我国传统艺术的面临的挑战1.传承人才匮乏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了现代时尚的艺术形式,使得传统艺术失去了一些关注和支持。
传统艺术的传承人才也因此而匮乏,造成了传统艺术的衰退。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PPT课件
皮影戏,是一种 用灯光照射兽皮 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以表演故 事的民间戏剧。
“亲外迷的这传时的形朴农在
皮
中切戏恋艺种到,欢式的村河
影
国地迷了术源各皮迎很民,南 影称,多形于个影。受间这、
戏
灯 ” 。
它 为
人 们
少 国
式 ,
中 国
国 家 ,
戏 曾
元 代
人 们
艺 术
种 拙
山 西
皮
赠他收皮也对的中的黑色陕影汉影
一般的刺绣日用品如被面、枕套、靠垫、鞋面之类,中国民间很多妇女都能绣出,比较 普及。除此之外还有彩绣、包梗绣、雕绣、贴布绣、钉线绣、十字绣、绚带绣、平绣、 鱼骨绣、轮廓绣等等。 而且刺绣作品一开始的不走销,但近几年来作为艺术品价格持续走高。
第 三
皮章 影
皮影
是一种用灯光照射 兽皮或纸板做成的 人物剪影以表演故 事的民间戏剧。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 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
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是现在 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刺绣的飞速发展
如今,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 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工艺精细 复杂。例如双面绣《猫》,作品极为出色。至今,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双 面异色样绣,为刺绣工艺开辟了新的途径。
馈其相国展,用戏少绿上国戏西
、
、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 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已友告候展每围以②乐增日以①
来们诉,绿到的绿插趣添的渲插
到春小它的柳环化柳。节气染柳
4青铜器
西周 《折觥(gōng) 》
二、青铜器发展简史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
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 变得奇巧富丽。 欣赏《 立鹤方壶》,是一种盛酒器,器形高大(高117厘米), 壮丽精美,顶盖上立一展翅欲 飞的鹤,它那要向远方飞翔 的神态,与商、周以来青铜器的庄重、威严的风格截然不 同。承托壶身的兽和壶体上的所有向上援攀的龙兽,相互 印和,给人一种轻盈, 移动的感觉。
《镶嵌图案纹壶》
处于封建社会的开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其风格 产生变革,新的工艺如:鎏金、镶嵌等开始流行。
八、著名青铜器
最大的青铜容器——司母戊方鼎,河南安阳出土 最大的编钟——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 最早的“冰箱”——曾侯乙冰鉴,湖北随州出土 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 最大的青铜器车马具——秦始皇陵铜车马,陕西
《司母戊大方鼎》
二、青铜器发展简史
《司母戊大方鼎》
铭文
二、青铜器发展简史
铭文
作为国家重器,每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均刻铭 文(铭文:每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均刻铭文于器 壁以垂昭后世)于鼎壁,属国宝。
一种器物中包含如此重要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的 意义,在世界各民族艺术 中是少见的。此时的青 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王权意识的象征。
(二)几何纹
①线纹 ②绳纹 ③蟠螭纹
(三)人物活动纹
多反映宴乐、舞蹈、狩猎、水陆攻战等礼制生活情景
六、青铜器的造型及纹样
时间
代表作品
艺术(纹样、造型)特色
早商 《饕餮纹鼎》 商代
殷商 《龙虎尊》
西周 《鸟纹卣》
薄胎、造型规整、纹饰简单、单层印纹、多为腹上部一 条装饰带、纹样主要为饕餮纹、结构松散、不表现立 体效果
传统艺术的根脉——中国古代陶器与瓷器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陶器的造型、纹饰与功能,瓷器名窑的特征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视频——埙曲表演
问:知道这个这个艺术家吹的乐器是什么吗?
这个古老的乐器是埙,是陶器
说到陶瓷你还会联想到什么?生活中常见的陶瓷有哪些?
自由答:茶具,碗盘,花盆等
是不是所有的陶瓷器物都是“陶瓷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持续性评价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评价标准的设计是否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是否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是
2.评价活动是否贯穿学习活动始终?是否向学生公开了评价的标准?
是
3.评价证据是否来自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行为、语言和作品?
是
4.是否把评价的结果转化为反馈信息指导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是
官窑:冰裂纹开片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景德镇:青花
讨论回答: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
小结:1、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从元代到明,青花瓷的大量出现,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中国特色。
2、瓷器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生活发生质的变化的最好佐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古老文明中独有的艺术审美。
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
板书:陶瓷
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结合教材,PPT,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红陶、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重点是彩陶的器型与纹饰
PPT结合课本赏析:人面鱼面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表
生踊跃进行竞价表现比较活跃但是由于生活实际经验比较简单,所有竞拍全部流拍。但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结论为什么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经济价值会这么高?自然进入过程二的学习
(三)大屏幕展示:
1.什么是玉石?
2.玉石的种类和组成元素?
3.我国的玉石基本分布情况?(6分钟)
4.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兴趣比较高,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易于学习的展开。
(四)欣赏(4分钟)
1.简单对欣赏的内容进行介绍。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什么方面进行区分?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
三.拓展教学“
展示: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和玉的品质鉴定文字常识。(6分钟)
简要提示这些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把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
3.展示“玉”字甲骨文的书写图片让学生辨认并给出相应的介绍和古今书写方式对比。
4.提示学生用玉做偏旁组字、有玉字成语和组词。课件链接相关内容的网页和学生的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5.那么为什么我们先人对玉石的认识这么简单?为出发点介绍玉石发展的3个阶段(1)神玉阶段(2)王玉阶段(3)民玉阶段
6.借用教材7页一句话“君子比德于玉”过渡到古代玉石的分类:佩玉、礼玉、弄玉、葬玉和玉器的分类:礼乐类、仪仗类、丧葬类、佩饰类、工具类、生活用品类、陈设类、杂器类八种介绍。并由此连接到传统道德部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介绍和简单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热爱和继承。
重点
难点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中国美术鉴赏(9课时)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
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导入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
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2、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第六章中国传统艺术PPT
先秦绘画的发展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各种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青铜文明”。统治阶级的需要带动了美术各门类的发展,绘画当然也不例外,有了长足的发展。
东汉绘画
东汉皇帝们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
道家哲学强调自然、无为,这种思想在书法中体现为追求自然、流畅的笔触,注重笔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支撑。
个性情感的表达
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书法家个性情感的抒发。每一幅书法作品都蕴含着书法家的情感、气质和审美追求。
(四)书为心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心境与笔墨的融合
秦汉时代艺术
秦汉时代艺术以其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
先秦两汉时期:风格形成
魏晋南北朝绘画繁复
画家身份受重视
人物画与走兽画突出
宗教画与历史人物画比重大
绘画理论总结
画家涌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崇佛思想上扬,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曹不兴创立佛画,卫协在其基础上发展。
南方出现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画家,北方有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等大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总结出各种绘画理论,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体系化发展。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念,画家身份逐渐进入历史书籍撰写中。
人物画和走兽画在这个时期发展得最为突出,《洛神赋图》中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蓬勃发展,宗教画和历史人物画占了极大的比重。
魏晋南北朝时期:蓬勃发展
“骨法”定义
“骨法”又作“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
第七章中国传统艺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一)雅乐
元
明代,北方杂剧逐渐衰落,南方戏曲吸收杂剧优点,演变为“传奇”。
明
清
清代中国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中叶,因乾隆皇帝的喜爱,昆曲进入北京,成为诸多声腔中的佼佼者。
昆曲
产生于明代的一种新型戏剧样式。明朝前期,南戏形成了四大声腔:昆山腔、弋(Yi)阳腔、海盐腔和余姚腔。
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突出代表,具有高度综合性和程式性。
目录
contents
一、墨出五彩
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 “干、湿、浓、淡、焦”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
(一)气势
(二)意态
(三)韵律
第二节 绘画艺术
中国的绘画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绘画形式有彩陶纹饰和岩画,而后又出现了青铜纹饰、秦汉壁画、汉代帛画、画像石等。东汉时期,纸的发明为中国画创造了良好的载体。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画开始迈入自觉的艺术门槛,出现了顾恺之、张僧繇、谢赫等一批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这标志着中国画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汉
汉代是中国舞蹈繁荣发展的时期。西汉初年,儒术独享,庙堂乐舞以法定的地位得以流传。与此同时,汉代世俗的乐舞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出现了从君主到臣民的歌舞热潮。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一、起源与初步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音乐和舞蹈等方面。
最早的艺术形式多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
古代经典文化对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诗经》中的吟诵形式和乐曲演奏技巧,都成为后来音乐艺术的基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中国传统艺术逐渐趋于多样化和成熟化。
在戏曲、绘画、书法、雕塑等领域,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例如,京剧的发展与明清的戏剧和曲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国画的技法和风格的确立,则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
二、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进行着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
不同地区、不同学派的艺术家们通过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元素以及个人创新,不断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
例如,中国戏曲通过元曲、明代二八杂剧等形式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以京剧、豫剧等为代表的各种剧种。
这些剧种在剧本、表演和音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承载和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样,在绘画艺术领域,不同学派的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和创作理念。
古代的四大名家,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画作中蕴含了丰富的史诗意境和哲学思想,对后世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近现代的一些画家则积极吸纳西方绘画的技巧和观念,推动了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艺术正在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比如,在古典音乐领域,很多古乐团体开始尝试用现代乐器演奏传统乐曲,使传统音乐更加贴近当代听众。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传统艺术也积极转型,与互联网、视频、VR等新兴技术结合,创造出更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是一项复杂而又持久的过程。
它既需要传承和保护古老的传统,又需要与时俱进,吸纳新的元素。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说课材料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我将用五个部分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二课,属于工艺美术类别。
本课讲述了古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审美对中国文化、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
教材前面一课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前课里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可以加以应用。
这一课我将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本节课着重讲述古代玉器艺术。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本课所涉及的玉器、陶瓷、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以及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2、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鉴赏工艺美术作品。
3、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难点和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所以必须对古代社会的礼制做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
传统艺术的根脉夏商周青铜器
我国的青铜器由于材料的稀有和铸造工艺
的先进性,使得它与陶器、木器和石器等相比, 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青铜器作为食器、 酒器、盛水器等的实用功能与作为礼器在先民 精神生活中标出的意义是互为表里、融贯一致 的。可以说,没有古代青铜器,就不可能有商、 周以来文质彬彬的贵族等级体制和先秦时代特 色独具的权力表达系统。古代文明体制的核心, 即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无不与青铜文化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比如:中国的鼎文化 。
这一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特点:崇高肃穆,雄厚凝重,富丽繁缛。
❖ 青铜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 13世纪-前11世纪)
❖ 这是一件器形和纹饰都 很别致的盛酒器。觥盖前端 为一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 作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 前端兽耳后部各有一小蛇。 器身周体饰凤纹,主凤特大, 长尾逶迤,形态优雅。整器 装饰手法纯熟灵巧,是商代 晚期中较为独特的作品。
2、育成期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 器艺术趋於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 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普遍装饰兽面纹样, 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 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 步。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发展的基础
❖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 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 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 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 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 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 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 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 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 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 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 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凤鸟纹:
是商周两代共有 的青铜器纹饰,鹰的 钩喙和利爪,孔雀的 高冠和长尾,有的有 角,尾羽纷披,高度 提炼的鸟的侧面形象。 常用于主要的装饰面。 商晚期至西周时期流 行长尾的鸟纹和小鸟 纹,多用于装饰带或 作辅助性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