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倒推法”学解算术应用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倒推法”学解算术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局限,读题、分析、理解能力差距较大,给应用题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教会学生用“倒推法”学解算术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又一简捷方法。
1.用“倒推法”解算术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模式及板书设计
1.1用“倒推法”解算术应用题的基本思路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一步一步倒推着找解决问题的条件,直到所有的条件都为已知条件为止。在有的书上也称之为找“中间量”,只要找到这些具有桥梁作用的中间量,也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知道“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那么“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其课堂分析过程板书形如一个“金字塔样式”,使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解题时倒着先从“金字塔”底部做起,一步一步解到顶部,直至求出答案为止。
例如:教学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乙数是31,丁数是27,丙数是丁数的2倍,甲数比丙数多9,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这个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对于初学应用题的小朋友肯定难掌握好,四个数搅来搅去,使小朋友头混脑胀。用“倒推法”来解,则显得较为清楚明了。
题中要求的问题是“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人?”那么必须知道“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这两个条件。由于甲数不是已知的,那么又把甲数当作问题来求。要求“甲”数,必须知道“丙”数是多少?(由题意得知甲数比丙数多9)……就这样,通过这种模式的分析,直到所需的条件都为已知为止。
(其分析过程如下图)
分析过程——金字塔模式
解题时则需先从金字塔的底部作起,即必须先求出“丙数是多少?”然后求出“甲数是多少?”最后求出“甲比乙多多少?”列出综合算式是:
27×2+9-31。
1.2小学阶段我们所学的算术应用题从内容看可大致分为行程应用题、工作量应用题、产量应用题、几何应用题及其他综合类应用题等几类。从应用题的类型看可归纳为“归一类应用题、归总类应用题、连乘连除类应用题和混合类应用题”。对于这些应用题采用“倒推法”,只要找准解决应用问题的两个条件,应用题就显得简单多了,就可克服学生怕学应用题的心理,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即
求:归一类应用题必须知道总数和(份数)两个条件,就可求出每份的量。
求:归总类应用题必须知道每份的量和份数两个条件,就可求出总量。
………
1.3加强学生用倒推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倒推法”解应用题的基本保证。平时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们可以作诸如以下一些练习,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如:要求速度则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要求工效则必须知道工作量和时间;(工作量÷时间=工效)
要求单产量则必须知道总产量和份数;(总产量÷份数=单产量)
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则必须知道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要求甲是乙的几倍则必须知道甲数乙数;(甲÷乙= ?倍)
………
2.应用“倒推法”解算术应用题能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协调发展。
“倒推法”解应用题须从问题入手,从题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这对培养学生读题、分析理解题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主动参与、积极创新”的改革目标之一。
2.1用“倒推法”解应用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会读题、理清题意。
小学生不愿读题,不善读题、读不来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普遍现象,部分小学生不认真读题或是粗略瞟一瞟,一知半解、想当然作题都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的学习。
“倒推法”由于是从问题入手,通过老师形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
条件?是不是都是已知的?根据题意如果必须的条件中有一个不是已知的,又将其当成问题来求”等教学模式的训练,激发学生去找条件、去思考,进而学会读题,善抓关键,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2用“倒推法”解算术应用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倒推法”学解应用题由于从问题入手,一下子找准了突破口,又紧扣题目,学生易接受,实践中掌握起来也得心应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长期用“倒推法”分析解决问题,并常常进行一些变式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技巧,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渐将这种思维方法迁移到生活中其它方面。使学生懂得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它成立的多个条件的道理,从而使其分析问题更全面,解决问题更彻底。
2.3用“倒推法”解应用题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培养“创新人格”目标之一。
“倒推法”教学,由于形式新颖,易掌握,易实践,各种问题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也更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意识也更强。同时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就是“创新”,通过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互动的参与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3.用“倒推法”解应用题的实践证明是提高数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我从三年级应用题教学时就尝试用“倒推法”教学应用题至今,感到应用题教学愈来愈轻松,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
教学中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主动参与性更强,积极讨论的更多;
解应用题时,逗方法、逗答案的少了,用“倒推法”的多了;
检测中,能完成应用题的同学越来越多,也改变了以前那种应用题能做多少是多少的习惯;
下表是两个班92名同学三——五年级时应用题期末检测得分情况对照表
(实验班为“倒推法”教学班,学生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