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

合集下载

219432573_探索“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新方式

219432573_探索“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新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成长与学习收获,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公”。

教师在课堂中,从主导者逐渐变为引导者、帮助者、总结者,看似“退位”,实际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懂得学生的学习难点,更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从而引导他们逐步实现自主学习与探究。

在这种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迎接学生的各种质疑和猜想,与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帮助他们发展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单元主题式学习,在“学”中成长“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在小学语文12册教材中,育人价值通过每个单元不同的人文主题体现,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单元间的人文主题相互联系,并按照年级呈螺旋式发展。

语文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化散为整,从大主题、大问题出发,设计符合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

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

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成长的快乐,也有经历挫折带来的酸楚,既承接了四年级上册“感受成长中的快乐”,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会成长中不仅有快乐,更是一段苦乐掺杂、既有感动又有迷茫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成长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为他们升入五年级进一步感受来自父母不同方式的爱打下基础。

在学习这个单元时,笔者结合学生的情况,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单元主题活动“成长故事分享会”,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人物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变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

语文学习无论在什么阶段都应该从培养兴趣开始,只有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讲故事、看动画片、玩游戏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此外,学校图书馆也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其次,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字词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予他们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通过讨论和演讲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规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第三,要注重实践与运用。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重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和情景,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要注重多元评价。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重视记忆与应试能力。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应注重多元化评价,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和语文素养。

可以通过平时表现、作业、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这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与运用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新生语文学习之我见——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探索

七年级新生语文学习之我见——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探索
对 州
神 州 教 育
七年级新 生语文学 习之我 见
— —
新 课 标 下 语 文 教 学 的 探 索
徐海 彦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世纪 中学 河北清苑 0 7 1 1 0 0
摘要 : 语 文课程应致力 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语 文素养是 学生 学好其他课程 的基础 ,也是 学生全 面发展和终 身发展 的基础。 这是《 全日 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 准》 中( 以下 简称课标 ) , 对语文课 程性 质与地位的评价。新课标下语文教 学要 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积极倡 导学生主动 学 习和主动探 究的精神 , 教师要 不断地实现 自我更新。


《 课标 》 提出: “ 阅读是搜集 处理信息 、 认识 世界 、 发展 思 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 这充分说 明阅读是人类获取 知识的主要渠道 , 对 提高学生素质 , 陶冶 学生心灵 , 培养健全 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 在教学 中, 每周安 排阅读课 2 — 3 节, 每周写阅读 随笔 2 — 3 篇。这样做 , 我认 为首先增加学生 阅读量。阅读本质不是技能 训练 , 而是要通过大量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 , 提高阅读能力和 运用语言水平 , 丰富 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语文阅读活动中 , 学 生对文章 中的人物 、 情节 、 事物 总有 自己的爱 憎感 情 , 要让学 生说 出来 、 写出来 , 比老师不厌其烦 的分析效果好 的多 。每堂 阅读课上 , 要求 学生及时整理读后感受 , 形成文字 , 表达出来 , 就是知识理性 的飞跃 , 知识的迁移 。 通过认真写好每一篇读后 感受 , 会积 累大量的优美 丰富 的词 、 句, 这些都 为写作 打下坚 实 的基础 , 真正做到“ 厚积” 。 “ 能力来 自基础 , 基础来 自积累。 ” 这充分说 明了积累的重 要性。为扩大阅读量 , 引导学生制定 自己的阅读计划 , 广泛 阅 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 网络搜集信息 和资 料。 进行阅读评 比活动 , 展示本周 阅读收获。 同时 , 定期开展讨 论式辩论会 , 进行读 书心得的交流。 4 . 要求学生留心观察 。 写好 日记( 每周 2篇 ) 。 叶圣陶说 : “ 多写是写作 的历练” 。只有我们热爱生活 , 善 于发现 ,敏于思考 ,写作时真情实感就会如汩汩泉水 流入笔 端。 并且 , 坚持每 日积累 , 每天一名学生送给大家两个成语 , 一 句名言 。( 要求在课前把成语意思和名言抄写在黑板上 , 然后 在课堂上脱稿讲成语故事 , 背诵名言。 ) 三、 联 系实际 , 内外沟通 。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积极 培养学生 的 自 主、 合 作、 探究精神 , 是语文新教学大力提倡 的学习方式和基本 理念 之一 。 学习语 文, 形成 自主 、 探究的学习精神 , 把语文应用到实 际中 , 才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活动 , 才会有鲜活的 教学局 面。 真正 的语文素质、 语文能力是在长期 的语文活动中 形成和提高的 。现在的学生普遍具有强烈 的表现欲 ,在活动 中, 正好能最有效地激活学生 的创造冲动 , 让学生更充分地施 展才华 , 发挥特长 , 享受成功 的乐趣 。 鉴于此 , 我在语文教学中 , 大胆改革课 型, 创新 教法 , 把课 外学习和课 内学习结合 到一起 , 让他们多参加社会 实践 , 尽可 能的使用有效教学时间得 以增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 事, 通过观察 、 调查、 参观 、 访 问, 用心感 受生活 , 深入 思考生 活 。不仅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 阅历 , 而且对学生积 累审美经 验, 形 成健康的审美 隋 趣,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开 阔学生视 野, 训 练学生思维 , 提高能力 和素养 。通过实践 真正把学 习的 主动权 交给学生 , 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 主动性和创造性 ,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方法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方法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一、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该通过引导和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多角度理解文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文本形式,如诗歌、故事、文章等等。

学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理解、绘画、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三、讲究语文表达技巧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文、多写作文以及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技巧。

四、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学生应该通过课堂学习、阅读以及语言实践等方式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情景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语言文字的学习。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应该学会批判性地阅读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和辩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方法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使用学习工具、参加学习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语文。

总之,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方法包括培养阅读兴趣、多角度理解文本、讲究语文表达技巧、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方法等。

新课标下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

新课标下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

新课标下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摘要:在新课标与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指导思想。

初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才可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高度需求,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本教育思想是近几年才被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的“以生为本”的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老师在语文学科中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引言: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这一科目的教学上,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牢固的把握,让他们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可以让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对课堂学习进行更多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生本教育”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

实施生本教育,关键是要从“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以生为本只是学校所倡导的口号,而在目前的发展进程中,以生为本已经成为教师的教学理念。

所以,教师应当在思想观念上对这一理念发生质变,从根本上对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从备课到授课,再到提问,都是直接进行,而没有让学生直接参加,这就从根本上没有实现教育观念的有效改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利。

因此,教师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时,应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以实现这一目标。

二、开放的课堂模式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老师尽可能地对学生提出全面的学习要求,并以此为依据,以课堂模式的开放性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在一堂课上,教师要保证课堂的开放化,主动倾听并接受学生的意见,用他们的建议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初探扶余县第三中学孙玉波新一轮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客观地位。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和学生都在为考试分数而奋斗。

教师教的太累,学生学的太累,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实施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呢?“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一个领域,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它的特点就是问题性和实践性,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小学、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减少简单、烦琐、低效的训练,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向学习语文的深层次、高层次深入,形成语文学科的科学素质。

倡导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前人发现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发充分开发。

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在课堂中创设情景去探究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为对语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

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对讲座为交流方式,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学习者都成为研究者。

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目前的教学环境中而言,学生大规模的实践锻炼机会并不多见,因而在必要时虚拟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等手段进入情景尤显重要,当然,在进入情景阶段最容易受条件限制,教师要创造条件,适时点拨。

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走进语文新课程探索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断地探讨新的教育途径。

在此,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1. 明确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学主张教学要贯彻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长远目的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让他们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使他们进行目标清晰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作客观分析,想方设法并最终取得认可,自我提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如果教学目标在授课开始阶段就让学生了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将学习目标转变为学习的内在动机。

这个动机决定着学生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可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投入地学习。

例如,在《春》这篇优美散文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用导语导出:“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用了许多确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的句子,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求吧!”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 自主学习(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

记得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让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问题:“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辞官还乡,请用自己知道的词汇概括在你心目中木兰的形象?”创设这个问题,犹如一根“引线”,学生们畅所欲言,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巾帼不让须眉”的艺术形象,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利用良好互动,创造机会。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

新课标视域下四种小学语文新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视域下四种小学语文新教学实践与探索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一定会发现有很多语文方面的教学要更新,笔者将这种更新后的教学称为新课标视域下的新教学,比如,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新识字与写字教学,新阅读与鉴赏教学,新表达与交流教学,梳理与探究教学,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学,整本书阅读新教学,跨学科学习新教学,等等。

用现有的教材进行新课标理念的新教学,对于所有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经过探索与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新教学可供教师参与。

一、新识字与写字教学可以“玩转”起来把新课标的“识字与写字”之学段要求与2011年版的课标“识字与写字”之目标与内容进行对比研究,一定会发现新课标的变化。

第一学段:增加了三个字“基本的”,即将原来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改成“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基本的笔顺规则是什么?除了基本的笔顺规则,还有哪些规则?一、二年级语文教材里有没有基本的笔顺规则?基本的笔顺规则共7条: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9条补充规则:一是带点的字三条规则,点在正上及左上先写点、点在右上后写点、点在里面后写点。

二是两面包围结构的字3条规则:右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左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三是三面包围结构的字3条规则: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缺口朝右的,先上后下再左下。

所以新课标理念下的笔顺教学,只教基本的笔顺规则,9条补充规划不教了。

第二学段:增加了“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第三学段:增加了“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面对这些变化,虽不可做过度解读,但可以看出这些变化其实要求语文教师:(1)把汉字教活;(2)把汉字的美教出来;(3)把汉字与生活联系起来;(4)把汉字中的文化内涵教出来;(5)把汉字中的智慧教出来;(6)把汉字的独特构词功能教出来;(7)把如何欣赏书法教出来;(8)从汉字的识写角度,如何让学生有文化自信,也要教出来。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方式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方式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方式近年来,我国教育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全面实施新课标教育。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做一些简要的论述。

一、课程内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注重贯穿性和系统性。

从"语文素养"的浅层到深层逐渐深入,形成线性的教学体系。

通过增加综合性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体系和课时安排,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思路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多元化的思维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文中快乐成长。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求融入文化,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和认知需求,突显语文文字的实用性和文化性。

注重提高学习者综合语文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以把握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活动设计,轻松与生动为特点的教学方法。

四、评价方式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从"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方面多扩展学生的评价指标。

同时,体现频率化、多样化、客观化的评价方式,并在教学与评价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应用措施新课标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

教师作为教学的关键性人物,应以学生为主体,把握领域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方法,有计划、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有效。

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优质的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改革,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要从学生特点出发,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路径,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推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浅谈。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导入、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述、写作等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

语文是一门情感教育的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受散文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认同和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情境导入、情感体验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注重价值引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价值引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解读、思辨训练、价值观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品味人生,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法探索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

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

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

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

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

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自2017年开始,全国初中语文教育开始实施新课标。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等等。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探索式教学新课标提出了“激发兴趣、掌握方法、启发思维、传承文化”的教育理念,相比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探索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

例如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的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自主发掘知识。

二、情景模拟教学在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是交往工具、语文是思维工具、语文是文化载体、语文是价值观塑造者”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景模拟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情境模拟、语境营造等等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语文在不同情境下的用途和身处作者想象世界的体验。

比如,在教学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一个诗歌的语境,让学生置身于作者的角色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进而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问题式教学在新课标提出的四大教育目标中,“启发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在教学中,应该在知识的传授上,强化问题有意识地加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教学文言文或者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学生让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互动式教学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思考。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批阅作文的时候,可以安排同桌互评、交流意见,或者在学生对某一篇作文有疑问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高小组或者全班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将会有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

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将面临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新的教学环境中,如何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呢?一、全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将采用全新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将会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都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

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将有所不同。

在这样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师需要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进行全面的研究和了解,并针对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更贴合学生的需求。

二、科技的融合应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将会更多地融合科技元素。

例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育APP等方式,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潜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效。

但是,教师需要对这些新技术有所了解,学会运用这些技术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三、个性化教学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成功。

四、跨学科的整合教学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将更多地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教学。

例如,中小学语文教学将跟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操作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评价制度的变革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制度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评价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素质。

例如,评价将包括学生的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志愿活动等。

这样的评价方式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

六、师资队伍的建设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参与。

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法新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法新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法新探提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能自己读,能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生兴趣,读写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学生语文能力有效提高的效果。

标签:语文教学方法新探语文课程标准向语文课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观。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能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激发兴趣要想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首先就得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做练习,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产生一种成就感。

过去,老师总是用铺天盖地的习题轰炸学生,剥夺了学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造成有些学生对学习的极端反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反对题海战术的呼吁俞来俞强烈。

结果导致有的老师盲目减负,连一些基本的练习也懒得给学生布置。

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教。

应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

对练习题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设置相应难度却又可完成的练习。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有助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而在兴趣的带领下主动地学习语文。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日积月累,读写结合语文课后练习,十有八九是要求背诵文中精选出的一、二片段,这是何故呢?原因很简单,这些精彩片段既汇集了语言文字的精华,又纠正了多年来语文教学中“多做题,少读书”的弊端,特别是让学生多接触些帮助学习的良好书籍。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呢?凡从事过语文教学的人都深有体会,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不好语文的。

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办事情,都离不开读书,书读多了,见识就自然而然广了,视野也就开阔了。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

新课标注重让学生成为主体,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需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选择读一本书,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

例如,在教授一篇古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学特点、研究历史背景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音频、视频,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性认识和直观了解。

再次,新课标提倡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强调差异性教学。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养机会和学习资源。

例如,对于语文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阅读难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分层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最后,新课标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篇感人的散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需要教师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支持,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开展差异性教学,并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我们有望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课标中语文学习方式的浅探

新课标中语文学习方式的浅探

新课标中语文学习方式的浅探作者:黄群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语文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为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直沿用行为主义的一套思路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现象,学习的流程基本是“信息传递—接受信息—巩固练习—考试测验”的模式,教师成为知识传递的媒介和控制传递的主体。

教学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很少能通过自己的质疑、探究、讨论、实验等方式来获取知识、获得进步和发展。

学生的语文作业基本属于回忆性、巩固性、封闭式的练习,缺少社会调查、阅读课外书、观察实验类的、实践性强的或者开放性的作业,在课堂上及考试中更是缺少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学结果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

这种落后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是对学生、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一次重新定位。

一、教师转变为导师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指导方式密切相关,且受其制约。

所以,对教师的职责进行定位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

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现学生主体自育的过程。

实践中,教学的重心要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应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角色。

我们甚至可以把“教学”一词改称为“导学”或“助学”,把“教师”改称为“导师”,以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 精品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 精品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摘要】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观念,大胆创新。

确定目标,积极探索,不断思考,逐步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理论指导实践导语:新的学期,几乎每天、每周、每月都被一些东西打动着: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恳求着:“老师,迟一点下课好吗?”学生的学习心得上写到:“通过自主学习,我们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七(6)班的祝银霞同学在随笔里写到:“我太喜欢新的语文课了!每天都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着下一节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与过去的完全不一样了。

”七(7)班吴雅颖同学在随笔里写到:“这就是语文课,她让我自信、洒脱、有个性、有进取精神,我每天都沉浸语文学习的快乐中。

语文课上每天都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冲击着我们”……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我也沉浸在语文教学欢乐的海洋之中。

确实,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已经过去的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科书的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师生一起,共同探索、努力研究、积极合作、认真参与,初步摸索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根据课标制定了三级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

二、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积极正确的态度。

其次,我们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从零开始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从零开始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从零开始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自从中学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以来,学生和教师在语文学习上的方式和方法都有了重大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我们需要从零开始,探索适合中学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法。

一、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中学语文新课程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阅读、写作、听说、文化鉴赏等。

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

这些技术和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语文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文化修养、思维品质、审美能力等。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举例来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本,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中学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和理解语文知识。

因此,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需要创设一系列的实际情境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

同时,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中学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言的同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水平。

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培训课程等,教师可以与其他同行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探索“如果你能够给老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是的,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

语文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而语文教学的改革,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更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难点。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努力的探索。

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我对语文教学作了如下探索:一、要让语文课堂“动”起来一堂“动”的语文课就像一首美丽的抒情诗,像一篇跃动的散文,像一件流光溢彩的工艺品。

语文课堂教学的“动”,需要教师的灵活指导。

教师要对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鼓励。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口,多动手。

教师在课堂上要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

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对问题的看法提倡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各种情境中。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

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不“动”呢?我在教《犟龟》时:让学生们在课下熟读课文,课堂上由学生们自己推选导演,选出小乌龟、蜘蛛、蜗牛、乌鸦、小猴子等角色,再由学生扮演记者,分别采访以上角色,最后水到渠成,导出童话的主题。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各种语文能力,又让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真是一举两得。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尊重走进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得到美的享受。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信,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教师要真诚地爱自己的学生,既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摘要】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观念,大胆创新。

确定目标,积极探索,不断思考,逐步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理论指导实践导语:新的学期,几乎每天、每周、每月都被一些东西打动着: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恳求着:“老师,迟一点下课好吗?”学生的学习心得上写到:“通过自主学习,我们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七(6)班的祝银霞同学在随笔里写到:“我太喜欢新的语文课了!每天都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着下一节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与过去的完全不一样了。

”七(7)班吴雅颖同学在随笔里写到:“这就是语文课,她让我自信、洒脱、有个性、有进取精神,我每天都沉浸语文学习的快乐中。

语文课上每天都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冲击着我们”……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我也沉浸在语文教学欢乐的海洋之中。

确实,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已经过去的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科书的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师生一起,共同探索、努力研究、积极合作、认真参与,初步摸索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根据课标制定了三级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

二、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积极正确的态度。

其次,我们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年教材要求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一是抓好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和自主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高度评价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成果。

学生主动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要落实语文自主性学习,我认为至少要做好如下工作:1. 创造自主学习的整体氛围2. 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3. 建立自主学习的自主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4. 落实自查措施.,体验成功快乐虽说是自主学习,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那就有可能酿成放任自流。

只是这些制度必须先经过同学生们的民主商议,然后才能发挥约束作用。

在自主管理制度中,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对自主学习的内容作定向、定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设立监督机制,落实自查措施。

自主学习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实施初期甚至全过程里,都必须有监督和检查,尤其是自查。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情况,制作了一些表格,发给学生,起到跟踪监督和检查的作用。

如:学习情况检查登记表:年月日语文学习情况登记表姓名学号所在班级编号在实施过程中,设立了以所教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小组长、语文学习兴趣组组长为骨干的督察小组,经常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情况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这样天天有自查,经常有督察;监督及自查双管齐下,既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学生普遍感到自主学习内容实在,有学习的动力,还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体验到了成功,才能进一步去奋斗。

二是注重合作学习。

充分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合作的积极性。

让学生多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实现生生合作、生生互动,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在合作中取得喜人成绩。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不是以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贡献出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

2、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有时是同桌议论,有时是四人小组讨论,有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三四个、七八个都行,只要有利于合作学习,应当有多种选择:内容简单的题目,可以同桌合作;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3、合作学习在安排上必须遵循“宁少勿滥、宁短勿长”的方针,做到可有可无的不安排,不适当的不安排,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时间可短些,有半数小组结束讨论时,应当及时打停,转入新的学习。

4、小组学习后,同伴讨论得出的结果,用于集体,每个学生都有所有权,在全班学习汇报时,应当由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来补充。

在评价时,教师应肯定的是这整个小组的学习成功,而不是哪一个尖子生。

三是强化探究学习。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发问,乐于表达与交流。

学习中尤其注重知识的探索和钻研,善于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1.探究性教学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只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即是达到学生发展目的的手段与条件。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盯着学生“知道了什么”,而始终着眼于学生“发展得怎么样”。

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认为不是看教师讲得什么样,而是应该看学生学得怎么样。

即(1)增加学生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

(2)尽可能提高学生紧张的智力活动的品味,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智力加工的思维质量。

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探究皇帝回到宫廷后的情形。

2.探究性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运用上,教师既凭借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随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要。

在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时,学生航天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就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3.积极探索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我们认为探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

判断。

解释、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训练学生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完成对一个问题、一件事情的思维过程。

这种教学中重视思维过程训练,淡化思维结果追求的做法,会逐渐使学生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趋向全程化。

4.探究性学习应积极实施以有效发展为标准的调控,认真做到凡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学行为就强化和肯定,做到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

例如:对课堂座位的排例不作整齐划一的硬性规定。

又如课堂中对某些内容、某些实验操作学生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作临时调整,增加一至数倍时间,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袋2、学生合作探究小组3、课外名著学习沙龙4、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组5、语文大世界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在教室布置自己的成果展示(图片、资料、作品等)6、语文学习问题抢答、辩论赛(分单元、课本、文体、问题类别)7、课本剧演出(《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陈太丘与友期》)8、口语交际评价测试(拟定十个题目,预先公布,考前抽取,按级打分)9、配乐朗诵评委组由学生自主产生,朗诵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朗诵课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春》、《秋天》、《观沧海》、《西江月》、《天净沙》、《金色花》、《纸船》、《天上的街市》、《静夜》、《钱塘湖春行》。

)10、学生习作汇编(将学生一学期来的优秀习作汇编成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册名为《北斗星》)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建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我们相信有了高水准的课程标准,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试验教材,探索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实验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摸索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许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那就只好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了。

参考书目;①《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②罗钦鸿肖文策《学课标思自主》(《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4期)③李镇西《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3期)④刘运益《浅议新课标下语文学习自主管理体系的构建》⑤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