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位置。

准确测量速度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特性以及推导公式、探索规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实验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速度,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位移和时间法位移和时间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它的原理很简单,只需要测量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并与该时间段相除,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匀速运动的速度。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直线轨道,并在轨道上选择两个固定的位置点A和B。

2. 将测量物体放置在A点,并记录下开始时刻的时间t1。

3. 启动计时器,让物体沿轨道运动到B点,并记录下到达B点时的时间t2。

4. 计算位移Δx = AB的距离。

5. 计算速度v = Δx / (t2 - t1)。

二、利用弹射法测速弹射法是一种精确测量速度的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较高速度的物体。

它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即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与加速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弹射器,以及一些小球。

2. 将小球放入弹射器中,并将弹射器调整成适当的角度。

3. 发射小球,并同时计时。

4. 测量小球击中目标的距离x。

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将小球的重力和弹射器对小球的推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速度v = sqrt(2gx)。

三、用光栅法测速光栅法是一种利用光的衍射原理测量速度的方法。

它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适用于快速变化的运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光栅和一个高速相机。

2. 将光栅放置在实验区域中,确保物体经过光栅时能够造成明显的光强变化。

3. 使用高速相机拍摄光栅运动的过程。

4. 根据光栅上的条纹变化和相机拍摄的时间间隔,可以测量出物体通过光栅的时间。

5. 根据光栅的空间周期和通过光栅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

总结:以上介绍了三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的方法,分别是位移和时间法、弹射法和光栅法。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物理实验中,测量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测量速度。

实验一:简单的直线运动测速实验在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材料:- 平滑的台面- 测量尺-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台面平放于水平地面上,确保其稳定性。

2. 在台面上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3. 将物体放置于起始点,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4. 使用计时器,在物体经过终止点时开始计时,并在物体再次回到起始点时停止计时。

5. 使用测量尺测量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距离。

6. 计算速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

实验二:自由落体测速实验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坠的运动。

下面介绍如何测量自由落体的速度。

实验材料:- 一个垂直下落的物体- 计时器实验步骤:1. 确保实验环境中没有其他外力的干扰。

2. 将物体从固定的起始高度释放。

3. 使用计时器,在物体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在物体触地时停止计时。

4. 计算速度:速度 = 下落距离 / 时间。

实验三:摆钟测速实验摆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可以通过测量摆动的周期来计算速度。

实验材料:- 一根具有一定长度的线或绳子- 一个重物(如铅锤)实验步骤:1. 将线或绳子固定在一个支点上,并将重物系于其下端。

2. 将重物拉至一侧,放手使其摆动起来。

3. 使用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摆动达到最大位移到任一侧时,并在摆动回到同一侧时停止计时。

4. 计算速度:速度 = 摆动的角度 / 时间。

通过以上三种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速度。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只有在采取正确的实验方法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后,才能得到准确的速度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速度 (符号: v)
❖表示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速度= —路时—程间—
v s 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秒(m/s或m·s-1)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 km/h或km·h-1)
单位转换
3600 m
1m/s=__3_6_0_0__s__
= _3_._6_km/h
1000 m
1
1km/h=__3_6_0_0__s_ = _3_._6_m/s
三、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叫做匀速直
线运动。
其重要特征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两者缺一不可。简而言之,匀速直线运动是运 动状态不变化的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机 械运动。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我们昨天一起学习了那些知识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速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运动快慢的比较
例: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 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 总结:
当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时,用 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比较(统一标准)。
谢谢!!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可以利用 v s 来
t
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 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速度的几种方法

测量物体速度的几种方法

1 测量物体速度的几种方法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很多,不仅可以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流表,还可以利用多种脉冲信号(如:超声波脉冲、电磁脉冲、光电脉冲或激光扫描信号),还可以利用共振、干涉原理、多普勒效应等九种方法进行测量,现介绍如下.一、 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流表测量物体速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速度是中学物理中最常见的,本文不再介绍;但利用电流表测量物体速度很多同学还比较陌生,现举例说明.例1 如图1所示,变阻器滑动触头P 与某一运动的物体相连,当P 匀速滑动时,电流表就有一定的示数,从电流表的读数可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已知电源电动势E=6V ,内阻r=10Ω,AB 为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R=50Ω,长度L=50cm,电容器的电容C=100F μ.某次测量电流表的读数为I=0.10mA ,方向由M 流向N ,求运动物体的速度v .[解析]由分压原理得AB 两端电压AB U =R E R r +,① AB 单位长度上的电压为AB U U L∆=,② 设t ∆(极短)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量和极板上电荷的变化量分别为Uc ∆和Q ∆,则Uc U v t ∆=∆⋅⋅∆,③ 图1Q ∆=Uc ∆·C ,④ 电容器上充(放)电的电流为Q I t ∆=∆.⑤ 解①-⑤得()R r L v I REC+=.⑥ 将已知数据代入⑥得v =0.1m/s.根据题目“电流表中的电流方向由M 流向N ”可知,该过程为电容器充电过程,则物体由B 向A 运动.从⑥可以看出()R r L v I REC+=∝I ,可见电流表的读数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当电流表用做测速时,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二、 利用多种脉冲信号(如:超声波脉冲、电磁脉冲或光电脉冲信号)测量物体速度1、利用超声波脉冲信号测量物体速度(例如:超声波测速仪、水声测位仪(声纳)) 例2(2001·上海) 如图2所示,图A 是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 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0=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 0=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 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m,汽车的速度是__m/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知识全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知识全解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知识全解
1.通过实验会参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3.知道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会用运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难点是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和计算。

运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热点,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s/t。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米(m)。

3.时间的测量工具是钟表、停表等;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秒(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新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新版】

知3-练
2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 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__东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 s甲、乙两物体相距 ____3_0___m。
1.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测量工具有停表和刻 度尺;测量原理是 v s。 t
2. 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
从O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O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4.7 9.7 14.8 19.6
计算各段内的速度
区间s/cm
知1-讲
0~10 10~20 20~30 30~4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4.7 5.0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 v/(m·s-1)
0.02 0.02
5.1 4.8 0.02 0.02
结论: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
知1-练
1 【中考·哈尔滨】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 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还有 _刻__度__尺___、___停__表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 间图像如图乙,分析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__气__泡__做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 _且__其__运__动__速__度__是__2_.5__c_m_/_s_。
知识点 1 速度的测量
知1-导
思考:不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就是同一物体 在不同的时刻速度也不同。那么,要想测量物体的 速度就必需先测量出什么? 使用什么工具? 答案:1、运动的路程s;刻度尺。
2、所用的时间t;秒表。
知1-讲
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如图所示,取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管, 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封闭。倒转玻璃 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测出气泡 通过10 cm、20 cm、30 cm和40 cm所用的时间?并 将记录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

测量速度的18种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更加注重新课程理念的领航作用,“考试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考试观的核心容,这更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试题越来越体现这一新考试观的核心容。

而这一类问题的选材灵活,立意独特新颖,要求考生能从物理情境中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利用相应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对某些物体的速度进行测量,如交通车辆的速度,子弹的速度,流体的流速,声、光的传播速度等等,那么速度测量方法有几种方法呢?笔者对此作了归纳总结如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1.利用计时器测速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在与运动物体相连的纸带上打点(孔)以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纸带某点与相邻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计算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例1(09·理基卷-18)“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1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一S1)等于(S2一S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错.根据相等的时间间隔通过的位移有,可知(S6一S1)等于(S2一S1)的5倍,B错.根据B点为A与C的中间时刻点有,C对.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0.1s,D错.点评:利用方法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在力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提醒考生要掌握此方法。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课件
t
汽车3h行驶的路程:s vt 80km / h 3h 240km
答:汽车3h行驶的路程为240km。
【例题】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 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50 m
50 m
分析:
6s
7s
全程
已知: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 求:前半段、后半段及全程的平均速度v1、v2、v3
4.通过控制玻璃管的倾斜程度控制气泡运动的速度
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讨论:如何统计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 5.统计数据的方法:列表法
区间s/m
0~0.1 0.1~0.2 0.2~0.3 0.3~0.4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2
2
2
2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 0.05 0.05 0.05 0.05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复习提问: ①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 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②什么是速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③若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应依据什么原理?需要测量哪 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故在匀速直线运动中s与t成正比。
0.02
0.01 t/s
0 2 4 6 8 10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0
10 s
20 s
30 s
40 s
0
300 m
600 m
900 m
1 200 m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件
的,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速度的
大小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知2-讲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 s-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路程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3 )
② v-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速度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4)
知2-导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感悟新知


知2-讲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v= ,
推导公式:路程 s=vt,时间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速度都是相同
0.5 m/s。
0.2 m/s; vBC=_____
______s;v
1
AB=______
感悟新知
知4-练
(4)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

越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
变速直线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停表,如果让小
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
路程, t 一定是物体通过路程 s 所用的时间,包括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间歇的时间。
感悟新知
知3-讲
特别提醒: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

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应根据公式 v= ,用总路程除以总

测量物体的速度

测量物体的速度

测量物体的速度在物理学中,测量物体的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和研究领域。

了解和准确测量物体的速度对于理解运动和相对性原理等基本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以及相关的物理实验和方法。

一、定义和基本概念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速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

其中,位移是物体从某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时间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花费的时间。

二、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1. 平均速度法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平均速度法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基于物体在固定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间隔,然后通过测量物体在该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来计算平均速度。

例如,如果我们要测量一辆汽车在1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我们可以标记起点和终点,并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速仪)记录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所行驶的距离。

然后,通过将所测得的距离除以所选的时间间隔(1分钟),即可得到汽车的平均速度。

2. 瞬时速度法除了平均速度法外,瞬时速度法也是测量物体速度的一种常见方法。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它可以通过不断缩小时间间隔的方式来逼近真正的瞬时速度。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实验仪器(如速度计或测速仪)在某一瞬间记录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并计算出该瞬时速度。

通过不断减小时间间隔,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瞬间的瞬时速度,并绘制出速度-时间图表,以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

三、实验举例1. 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是测量物体速度的经典实验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垂直下落的物体来测量其速度。

首先,我们从一定高度(如实验室桌面)释放物体,并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所花费的时间。

然后,通过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 弹道测量实验弹道测量实验是测量物体速度的另一个常见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弹射器或发射装置来发射物体,并使用测量仪器(如测距仪或高速摄像机)记录物体在发射过程中的位置和时间。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速度引言: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测量速度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帮助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深入理解运动的本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速度的实验方法,让我们一起探究物理实验中的测速奥秘。

一、测量直线运动速度1. 通过测定位移和时间得到平均速度: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过程,最简单的实验测量方法是通过测定物体的位移和所花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具体步骤如下:a) 首先,选择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例如使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小车。

b) 将计时器复位,将小车放在起点,并开始计时。

c) 当小车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器,记录下所用的时间。

d) 通过实验室中的尺子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得到位移的数值。

e) 根据公式速度=位移/时间,得到小车的平均速度。

这种实验方法简单易行,能直观地帮助我们理解速度的概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施加推力等条件,研究速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光门计测量瞬时速度:上述方法获得的是平均速度,而对于一些运动较快的物体,我们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测量方式。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光门计来测量速度。

光门计是一种基于光电原理的仪器,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电阻组成。

当物体通过光门时,会阻挡光线,从而引起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实验:a) 将光门计固定在直线运动的轨道上。

b) 设置好发射光源和接收器的位置。

c) 让物体从光门计的上方通过,观察光敏电阻的电阻值的变化。

d) 根据变化的时间和实验中设定的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通过光门计的速度。

利用光门计测速,我们可以得到物体通过光门的瞬时速度。

通过对不同速度、不同位置的测量,我们可以研究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深入理解运动的加速度等概念。

二、测量圆周运动速度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也经常需要测量圆周运动的速度。

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常常用角度速度来表示,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

测量速度的方法有多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1. 定点测速
定点测速是最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在固定的
位置测量物体的速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计时器和测量距离的工具。

步骤:
- 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设置一个已知距离。

- 使用计时器记录物体通过该距离所需的时间。

- 通过将已知距离除以所记录的时间,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实时测速
实时测速是一种能够即时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追踪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速度测量仪器。

步骤:
- 将速度测量仪器放置在物体需要经过的位置。

- 程序将根据测量仪器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实时速度。

3. 高速相机测速
高速相机测速是一种用于测量高速物体速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物体瞬间速度变化的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速相机。

步骤:
- 将高速相机对准物体即将经过的位置。

- 程序将根据高速相机拍摄到的连续图像计算出物体的瞬间速度。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速度的方法。

根据实际的测量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物体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本节主要介绍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具体内容包括: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位移÷时间。

4.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利用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学会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动手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刻度尺、停表、滑动测微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如汽车行驶、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运动的快慢。

2. 讲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

3. 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推导速度公式,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

4.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5. 例题讲解:讲解与速度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 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位移÷时间3.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课本上一个小球从桌面滚到地面的时间,并计算小球滚动的速度。

物理必考实验0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理必考实验0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表1
初中物理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评价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操作评分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监考老师签名: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生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师实验报告及备课评分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生实验报告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初中物理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师实验报告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 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说明:检查教案10分记录在上述得分中。

1.4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4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课题第四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授课人素养目标1.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教学重点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建议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探究中收集数据并归纳出结论的能力.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活动,还不知道如何收集数据,记录什么,所以学会如何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速度的定义,那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呢?回顾旧知识引入,承上启下新课教学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原理:v=st(物理学上的实验原理基本上来自定义式公式)实验器材:斜面、刻度尺、秒表、小车、金属片【教师提问】1.安装实验装置时,斜面的坡度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2.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斜面坡度较小的目的是延长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便于测量,减小误差.2.使用金属片的目的是便于准确测量时间.【分组进行实验】1.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全程s 和半程s 1.2.将金属片放在半程处,从顶端释放小车,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前半程时间t 1. 3.将金属片放在末端处,从顶端释放小车,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全程时间t . 4.利用公式算出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和全程的平均速度v .5.求得后半程路程s 2=s -s 1和后半程时间t 2=t -t 1,算出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s -s 1t -t 1记录数据: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1)s = t = v = s 1= t 1= v 1= s 2=t 2=v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1)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后半程平均速度大于全程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大于前半程平均速度,即v 2>v >v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2)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交流与评估】(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和不完善之处?(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教师总结】(1)安装实验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过大就会使小车运动得过快,计时不准确.(2)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3)对刻度尺和秒表进行读数时要规范.及时回顾、应用,落实知识课堂小结见PPT课件课堂检测见PPT课件课后作业板书设计实验原理:v=st实验器材:斜面、刻度尺、秒表、小车、金属片记录数据:实验结论:(1)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后半程平均速度大于全程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大于前半程平均速度,即v2>v>v1.(2)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交流与评估:(1)安装实验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过大就会使小车运动得过快,计时不准确(2)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3)对刻度尺和秒表进行读数时要规范教学反思实践设计一个研学旅行方案【主题1】祖国蓝色边疆——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一、教学内容1. 学习物体运动的速度概念,理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速度。

2. 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器材,如计时器、测量尺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物体运动的速度概念,如运动员跑步的速度、车辆行驶的速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

3.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演示,步骤包括:设置起点和终点,测量路程;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计算速度。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教师巡回指导。

5. 练习与讨论: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中的练习题,小组内讨论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定义:速度=路程÷时间2.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步骤:a. 设置起点和终点,测量路程b. 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c. 计算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给定路程和时间。

b. 计算车辆行驶的速度,给定路程和时间。

2. 答案:a. 速度=路程÷时间b. 速度=路程÷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运动比赛、工程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图4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 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
解:A表示随着时间
的增加,路程不变,
说明物体静止,不合
题意.
B表示物体匀速运动
一段时间后静止,不
合题意.
C中S与t成正比关系,
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符合题意.
D表示随着时间的增
加,运动的路程越来
越少图,3直至减小为0,
A
不合题意.
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例: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
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
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
你从该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0s
10s
20s
30s
0m
200m
400m
600m
注意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
变的运动,其计算公式是: υ
S
t
• 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 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
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A.
B.
C.
D.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下列叙述中较完整的是( )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并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 动。
思考 怎样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用速度公式描述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
动的快慢。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 符号: υ )。
υ
S总 t总
注意
S1+ S2 +S3 t1+ t2+t3
1、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在这段时间或 这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重点)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概念。(重难点) 3.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重点) 4.学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难 点)
知识回顾
1、什么叫参照物? 2、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3、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4、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呢?
自主学习P27第1、2段
测量物体 运动的速度
实验探究:探究气泡的速度 实验器材(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公式):
υ
S
t
实验操作:P27
数据分析
进一步研究:P28
进一步研究:用图像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1 时间(s) 0 路程(m) 0
23 4 5 6 2 4 6 8 10 0.04 0.08 0.12 0.16 0.20
A.C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方向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快慢不变且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
线运动
图表问题
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 公路上的情形,如果汽车速度保 持不变,需要多少时间到达上海?
•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车___为参照 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 图甲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 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 ______0_.2___h.如图乙示是一辆在公路 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 车速是_8_0_k_m_/_h_.
B
C
D
图4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
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A
B
C
D
物体的运动路线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曲线:运动方
向在不停地改变——
运抛 动出
篮 球 的
常见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速度的大小 是经常变化的(读P29图2-3-5)。
•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C)
• A.80m/s B.10m/s C.5m/s D.无法判断
• 1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Dv)=54km/h=15m/s,
• • •
S由ABC=公...s物物物车式+体体体sv运运运洞==动动动s1/的的的0t 0得速速速m度度度:+vv与ss越越洞=路v大大程t,,成通通正过过比的的,路路与程程时ss间越越成长长反比
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 提前10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m再同小 丽比赛(两人同时起跑,并且两人的平均速 度和原来一样),结果是( ) A.小丽先到达终点 B.一起到达终点 C.小宇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火车过桥问题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 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 完全通过正桥用了100s,试计算这列匀速 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
ν
S 已知:S甲:S乙=2:3 t甲:t乙=4:15
t
求:ν甲:ν乙 = ?
t
S 已知:S甲:S乙=1:3 ν甲:ν乙=4:15 ν 求:t甲:t乙 = ?
S
νt 已知:ν甲:ν乙=1:3 t甲:t乙=15:2
求:S甲:S乙 = ?
•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 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
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
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
s/m
0.20
0.16
3、描坐标点。 4、用光滑曲线把
坐标点0.04
路程—时间图像
0
t/s
2 4 6 8 10
观察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求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都要计算在 内。
速度公式的比例问题(解答举例)
ν 已知:S甲:S乙=2:3 t甲: t乙=4:15
S
t
求:v甲:v乙 = ?
S甲
解: v甲 v乙
t甲 S乙
S甲 × t乙
t甲
S乙
t乙
S甲 × t乙
S乙
t甲
2 × 15
3
4
5 2 (即5∶2)
比例问题
这些问题有规律吗?
(1)_____________
s/m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6
4
2
o
2
46
8 t/s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 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 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 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 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 速度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