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动物园》教案
示范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教学设计:我们的“动物园”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示范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教学设计:我们的“动物园”章节:第一章动物园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动物园里有各种动物。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的定义:动物园是收容、繁殖、研究、展示各种动物的地方。
2. 动物园的种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3. 动物园的作用:保护动物、科学研究、教育普及、娱乐休闲。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让幼儿对动物园有直观的认识。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动物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园的种类和作用。
3. 观察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和描述各种动物的特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介绍动物园的定义,引发幼儿对动物园的兴趣。
2. 讲解:通过图片展示和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动物园的种类和作用。
3. 观察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和描述各种动物的特点。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动物园的表现,以及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动物园的认识和动物观察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动物园图片、动物卡片、故事书《动物园的一天》。
2. 场地:幼儿园动物园参观场地。
3. 材料:观察记录表、彩色笔。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动物园的种类和作用,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特点。
八、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动物园的兴趣。
2. 课程讲解:讲解动物园的种类和作用,让幼儿对动物园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进行观察和描述活动。
5.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们的“动物园”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们的“动物园”一、教学目标1.形成儿童积极、乐观、团结的态度;2.培养儿童的观察和想象能力;3.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生命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识别常见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去除学生对动物的恐惧或偏见;•设计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三、教学过程1. 集体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和它们的特征,并介绍不同的动物;2.学生进行普查,统计家附近的动物种类和数量;3.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并尝试画出调查所见的动物的草图;4.教师展示一幅动物图鉴,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动物。
评价方法:通过调查结果和草图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动物的了解程度。
2. 个人活动1.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选择一种进行研究;2.学生找到相关资料,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3.学生绘制所选动物的完整草图,并写出一份介绍它的文章;4.学生互相分享研究结果和所绘制的草图。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研究结果和文章内容,以及草图评价学生对所选动物的了解程度。
3. 团队合作活动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作为合作主题;2.每个小组参照所选动物的特点进行制作,选出合适的材料和工具;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合作完成一个“动物园”模型;4.学生介绍和展示自己的“动物园”,并对其他小组展示的“动物园”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4.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2.教师提供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当前动物保护的措施;3.学生讨论各种动物保护方法及个人应做的事情;4.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海报或宣传册,呼吁更多人关注动物保护。
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表述能力和对自然保护的态度。
四、教学评估1.调查统计的结果和草图作品的评价;2.个人研究和合作制作活动的评价;3.课堂讨论和海报、宣传册设计的评价。
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十八课人类的动物园(节选)
28 友谊一、课文解读友谊是个古老的话题,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友谊又是个大众的话题,怎样写才不会人云亦云?赵丽宏这篇以“友谊”为题的散文有其独到之处,让我们对友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文章对友谊进行了全景式的解析,在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阐释中,对友谊作了类型梳理:先说什么是真友谊,再说什么是假友谊,最后又说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
这种梳理,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是必需的。
在全方位的解释中,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和精彩的排比,把这古老的话题写得生动活泼、激情四溢:“友谊是雨中的伞,是黑夜里的灯火,是扬帆航船途中的风,是崎岖山路上的扶手。
”读着这些饱含情感的句子,我们会抑制不住心灵的激动。
本文采用书信形式,用面对面谈心的语气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二、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生动活泼且富有激情的语言。
2.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3.熟读全文,背诵喜爱的段落(如第4 〜9 自然段)。
(二)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 课时。
(三)操作流程1.感悟(1)导入可以“友谊”为话题简洁导入,还可开门见山。
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导入(板书课题和作者)。
(2)感受文本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友谊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写了什么是真友谊,什么是假友谊,以及怎样建立友谊。
阅读后,请结合文章具体说一说:什么是真友谊?什么是假友谊?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3)感悟内容1)讨论上述问题。
【明确:①真正的友谊是推心置腹的交流,是默默无声的关怀,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②虚假的友谊则是互相嫉妒、互相猜疑、轻诺寡信、损人利己,无时不精心计算其对自己的价值,即使关心、帮助别人也是一种怜悯或施舍。
③友谊的基础是真诚,要想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真诚待人。
】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2.品读(1)品读第1 〜9 自然段1)学生各自朗读第1 〜9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
2. 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如爸爸像大猩猩,妈妈像猫咪,幼儿像小猴子等。
2. 动物园的概念:动物园是动物们的生活场所,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
3. 家庭动物园的创意设想:将家庭成员想象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共同组成一个温馨的动物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激发幼儿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家庭成员与动物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幼儿观察。
2. 准备动物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动物园的环境和动物们的生活。
3. 准备家庭成员的卡通动物头饰,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家庭成员与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引发幼儿对家庭动物园的兴趣。
2. 新课教学:介绍动物园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动物园是动物们的生活场所,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
3. 家庭动物园创意设想:让幼儿想象家庭成员是各种可爱的动物,共同组成一个温馨的动物园。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戴上家庭成员的卡通动物头饰,模拟家庭动物园中的场景,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与动物相似之处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家庭动物园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庭动物园的创意设想,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家庭动物园的构建。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真正的动物园,增进亲子关系。
《人类的动物园》教案
《人类的动物园》教案一、教案概述《人类的动物园》是一部以人类为中心,探讨人类行为、心理和文化的纪录片。
本教案旨在通过观看该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心理机制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文化影响。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类行为。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差异。
三、教学内容1. 纪录片观看:《人类的动物园》第1-5集。
2. 讨论话题:每集结束后,引导学生针对观看内容进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观看纪录片: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人类的动物园》第1-5集,每集结束后暂停,进行讨论。
2. 讨论话题:a) 第1集: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讨论人类行为的起源、发展及其多样性。
b) 第2集:心理机制。
讨论人类心理机制在行为中的作用,如本能、情绪、认知等。
c) 第3集:文化背景。
讨论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d) 第4集:社会行为。
讨论人类社会行为的形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e) 第5集:跨文化交际。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差异。
4. 报告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研究报告,引发进一步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讨论中能否提出有见地、有深度的观点。
六、教学拓展1. 附加观看内容:《人类的动物园》第6-10集,涉及更多人类行为、心理和文化现象。
2. 补充讨论话题:a) 第6集:人类行为的适应性。
探讨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形成适应性行为。
b) 第7集:心理障碍。
分析心理障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c) 第8集:文化传承。
探讨文化如何在代际间传承,影响人类行为。
d) 第9集:社会规范。
讨论社会规范对人类行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e) 第10集:人类行为的未来。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人类的动物园
多媒体课件、乌龟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入文入境
(14分钟)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跟一位作家走进“动物园”,认识几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动物,你们猜,会是什么呢?
同学们说了很多,对,有同学已经提到了这三种动物,它们是狮子、蚂蚁,还有熊。在你们的印象中,这三种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给大家一张表格,你们找一些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狮子、蚂蚁和熊吧,填到相应的空格内。好吗?(多媒体课件展示表格)
——“失却了世界”是什么意思?
——“肃然起敬”和“可悲可叹”的情感是否矛盾?为什么?
——“让人难忍的品格”指什么品格?删去“让人难忍”好不好?
④比较下面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a.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得了得。
b.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
第二组a.我们又何必硬要同情幸福者什么呢?
②作者说,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有无孤寂感,“越高级的动物往往越孤寂,同样,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偏激,你怎样认为?请举例说明。
总结明确: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答案统一,鼓励观点创新。
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进行研讨,并在讨论基础上,推选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通过讨论,强化思辨,让学生相互学习,充分表达个人观点,拓宽思路。
学生纷纷猜测,喊出动物的名字。
学生选用形容词填写表格,也可以小组内讨论,共同完成。
每组推选代表发言,表述自己印象中的狮子和蚂蚁。
通过猜的方式,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填表、发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时予以肯定,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人类的动物园》课件(共31张PPT)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
理,给人以启迪与警醒。
•
语言特点:强调分寸感和准确性;表达方式以说
明为主,兼有议论、描写、记叙等。
比较: 叙事类散文——以事感人; 议论类散文——以理服人; 写景抒情类散文——以情景动人; 说明类散文——以“知”示人。
巩固拓展 品味语言的规律
规律: ①看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有恰切感、分
观点应推陈出新,有新发现,有新思考。 字数不少于600字。
巩固拓展 语文实践训练
2. 辩论准备: 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狮子、蚂蚁和熊的有关知
识,从与作者相反的角度,准备辩论材料。
① 节选自《人类的动物园》。毕飞宇,当代作家。 ②[厌世不群]悲观消极、厌弃人世的样子。 ③[徜徉]闲逛、游荡。 ④[抟(tuán)]环绕,这里是回旋上升的意思。 ⑤[扶摇]旋风。扶,攀缘。 ⑥[羊角]借指弯曲向上的旋风。 ⑦[绝]超越。 ⑧[图南]计划向南。 ⑨[且适]将往。
•
第3自然段:以熊为例,再次强调动物是否
是高级的判断标准:由它们的自身气质和习惯决
定的,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无关。
• 文章三个自然段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
内
系?
容
理
明确
解
前两段是并列关系,通过对比 表达作者的褒贬倾向。
第3自然段是在前两段基础上的 补充说明,与上面两段的内容形成 层进关系:既是对上面内容的补充, 又是对中心观点的强化。
①[企及]盼望达到;希望赶上。 ②[肃然起敬]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 钦佩。 ③[委琐](举止、容貌) 鄙俗不大方, 也写作 猥琐。 ④[大哥大]移动电话,也称手机。 ⑤[腆(tián)]胸部或腹部挺出。
①[为长不尊]地位、身份或年龄较高的人,在行 为方面有失点。 ②[委实]实在;确实地。
《人类的动物园》教案
《人类的动物园》教案【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文章的主题的深刻认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毕飞宇的《人类的动物园》,以狮子和蚂蚁为例,说明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的不同表现,同时影射了人类社会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的心态,褒贬这情寓于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毕飞宇,江苏兴化人,1964年生,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
《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代表作品《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
三、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段落朗读,和大家分享你的体会。
分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和全班交流.四、分析课文将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在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全班交流.1、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点拨:起到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出观点: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
2、在第一段中,明明是大孤独在自在与大逍遥,为何还要反问一句?老师点拨:为了强调自己读《庄子》后的苍凉与酸楚。
3、分析这句“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得了得。
”老师点拨:嘲讽之意,何等强烈!4、第二段中,说蚂蚁,连用了几个四字短语,紧扣什么来写?老师点拨:连用了五个,紧扣闹字来写。
5、最后一段,名为写熊,实为写什么?老师点拨:实为写人,照应题目——人类动物园。
五、品读句子(分小组,)将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在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全班交流.1、高级动物们都有一种懒散、冷漠、孤傲的步行动态,都有一双厌世不群的冰冷目光。
他们无视世界的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的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的踪迹,他们便安静地沉默了。
示范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教学设计:我们的“动物园”
示范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教学设计:我们的“动物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饮食、习性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2.能够说出不同的动物名称,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3.通过制作动物展板、小动物造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通过动物展板、小动物造型等展示形式,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1.动物的分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2.不同动物的名称、喜欢吃的食物等基础信息。
3.动物园的建筑、动物展览馆等基础知识。
4.制作动物展板、小动物造型等实践操作。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本环节主要通过小视频、故事、幻灯片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动物园,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动物、了解动物、关注动物,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课堂互动1.通过幼儿喜欢的游戏,让幼儿认识动物的名称、特点。
2.通过提问、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究动物不同的特点、习性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1.制作动物展板:幼儿分组按照所学的动物种类制作展板,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2.小动物造型: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废品、纸张等材料制作小动物模型。
第四步:课堂巩固通过课外拍照等方式,对幼儿制作的展板和小动物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参观,让幼儿在展示中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五步:课后拓展1.探访动物园:请家长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学习动物和动物园的相关知识。
2.主题图画、手工制作:通过涂色、贴纸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动物。
三、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于动物园、动物的认知和兴趣是否得到提升。
2.观察幼儿在制作小动物造型时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
3.观察幼儿在制作动物展板时是否能够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幼儿们对于动物和动物园的认知和兴趣得到了提升。
但在制作小动物造型和动物展板的时候,还需要老师们用更加详细的指导,使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更好的提升。
今后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幼儿们的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人类的动物园简易中职版
作者简介 毕飞宇(1964 ~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考入扬州师范学 院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著有中短篇小说近百篇,曾获 得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代表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说 话》、《哺乳期的女人》、《男人还剩下什么》、《蛐蛐 蛐蛐》、《怀念 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庄》、《彩虹》、《相爱的日子》;中篇小说 《上海往事》、《雨天的棉花糖》、《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 原》、《推拿》。有短篇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操场》等。
• 为了强调自己读《庄子》后的苍凉与酸楚。 • (这题可以换成什么问题?)
3、高级动物们都有一种懒散、冷漠、孤傲的步行动态,都有一双厌世不群的冰冷目光。他们无 视世界的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的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的踪迹, 他们便安静地沉默了。
• ①懒散、冷漠、孤傲三个词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 ②最后一句连用两个懒洋洋,不显哆嗦吗?删去后一个如何? • ③沉默本就是安静,原文中的表达是否多余?
•人
• 你最熟悉哪种动物呢?它身上有什么人的特点呢?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谢谢!
1、不能。“懒散”指行动,“冷漠”指神态,“孤傲”指精神,三者之间有一个逐层递进 的关系。 2、可以更加突出高级 动物的懒散、冷漠和孤傲。 3、“安静地沉默”,一般确实不这样用,但这里是为了强调“沉默”的程度,是作者语言 表达灵活的一个表现。
• 1、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 2、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赞美淡泊名利的人,嘲讽追名逐利的人
1、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 总领全文、总起全文、承上启下、总结下文 • 总起全文,引出观点: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
《人类的动物园》教案
《人类的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动物园的历史和发展。
2. 使学生了解人类动物园对动物福利的影响和争议。
3. 培养学生对动物权益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类动物园的定义和历史。
2. 人类动物园的动物福利问题。
3. 人类动物园的争议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类动物园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动物园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3. 讨论法:让学生发表对人类动物园争议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类的动物园》教案。
2. 课件:人类动物园的历史、动物福利问题和争议的图片和视频。
3. 讨论话题:人类动物园的利与弊、动物权益与生态保护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人类动物园的定义和历史,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类动物园的发展和动物福利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权益。
3. 案例分析:展示人类动物园中动物福利问题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
4. 讨论:让学生发表对人类动物园争议的看法,引导他们思考动物权益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人类动物园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人类动物园的看法和思考。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动物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观察动物的生活状况。
2. 邀请动物权益保护组织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3. 开展课堂外的调查和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动物园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现状。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3. 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权益和生态保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类动物园的现状。
人类的动物园(节选)
毕飞宇
作者简介
毕飞宇(1964~)江苏人
《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代表作《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
《人类的动物园》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的优秀散文。文章说明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 性和生存状态,并以此来象征不同人的生命状 态,发人深省。课文节选其中的一个片段,以 狮子和蚂蚁为例,用写动物的表现,来分析人 类社会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的特质,含蓄地将自 己的褒贬感情寓于其间。
不能删。“往往”说明大多数时候可以用有无 孤寂感作为判断是否是高级动物的标准,但这 不是唯一标准,特殊情况下,还可能需要综合 别的标准作判断。如果删去“往往”,这就变 成唯一标准了,这是不正确的。
中心思想
赞美淡泊名利的人 嘲讽追名逐利的人
谢谢观看
文章第一段的第一句作用
总起全文,引出观点: 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
第一自然段:以狮子为例,重点介绍高级动 物“孤寂”的特性和表现,以及造成孤寂的 原因。 第二自然:以蚂蚁为例,重点介绍低级动物 “浮躁”的特性和表现。
对比表达作者的褒贬倾向
第三自然段:补充说明,以熊为例,重在强 调动物高级与否的判断标准:动物的高级与 否是由它们自身气质、习惯决定的,与它们 的体积大小无关。
第三段与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形成层进关系, 既是对上面内容的补充,又是对中心观点的 强化。
作者的观点是“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 于一点:有无孤寂感”。越高级的动物往 往越孤寂,同样,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 作者称赞高级动物的孤寂感,实际上是在 赞赏人类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的品格。
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寂 感——往往能删去吗?
2024年《动物园》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动物园》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动物园》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动物分类与特征”的第2节“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1. 哺乳动物的定义及主要特征;2. 哺乳动物的分类:食肉目、偶蹄目、灵长目等;3. 动物园中常见的哺乳动物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哺乳动物的定义、主要特征及其分类;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园的兴趣,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哺乳动物的分类及其特点;2.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定义、主要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动物,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新课导入:讲解哺乳动物的定义、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学习;3. 新课讲解:(1)通过PPT展示哺乳动物的特点,如胎生、哺乳等;(2)介绍哺乳动物的分类,以动物园中常见的动物为例,讲解各类动物的特点;(3)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哺乳动物特征及分类的理解;4. 例题讲解:讲解与哺乳动物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哺乳动物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哺乳动物的定义、特征;2. 哺乳动物的分类及特点;3. 动物园中常见的哺乳动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简述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3)谈谈你对动物园中哺乳动物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食肉目(如狮子、老虎)、偶蹄目(如大象、长颈鹿)、灵长目(如黑猩猩、人类)等;(3)动物园中哺乳动物的保护:加强动物园的管理,提高动物福利,保护动物多样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哺乳动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人类的动物园简易中职版复习过程
• 你最熟悉哪种动物呢?它身上有什么人的 特点呢?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5、“但是不行。蚂蚁就是那种忙碌委琐的品格,这 种品格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没有了那种让人难忍的 品格,蚂蚁就不存在了。” ——“让人难忍的品格”指什么品格?删去“让人难 忍”好不好?
• “让人难忍的品格”指忙碌委琐的品格。 删去“让人难忍”不好,因为删去后表达 不出作者的否定态度。
Hale Waihona Puke 6、最后一段,作者以熊为例,再次强调动物的高级与否是 由它们的自身气质和习惯决定的,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无关, 辛辣地讽刺了人类的“熊”们“行为怪异,心气飘浮”,及 其为长不尊的嘴脸。这一段表面上写熊,实际上写的是什么?
4、“我时常在观察蚂蚁时失却了世界。蚂蚁辛勤的一生让 人肃然起敬,又让人可悲可叹。我时常出于同情……”——“失 却了世界”是什么意思?“肃然起敬”和“可叹可悲”的情感 不矛盾吗?为什么?
• “失却了世界”指忘记现实存在而陷入深 深的思考和探索之中。
• “肃然起敬”和“可叹可悲”的情感不矛 盾:
• 作者是为蚂蚁们的不辞辛劳而“肃然起
• ①懒散、冷漠、孤傲三个词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 ②最后一句连用两个懒洋洋,不显哆嗦吗?删去后一个如何? • ③沉默本就是安静,原文中的表达是否多余?
1、不能。“懒散”指行动,“冷漠”指神态,“孤傲”指精神,三者之间 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 2、可以删除一个“懒洋洋”,但效果不如原句好,原句连用两个“懒洋洋” 更加突出高级动物的懒散、冷漠和孤傲。 3、“安静地沉默”,一般确实不这样用,但这里是为了强调“沉默”的程 度,是作者语言表达灵活的一个表现。
作者简介 毕飞宇(1964 ~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 席。1983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著有中短篇小说近 百篇,曾获得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代 表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说话》、 《哺乳期的女人》、《男人还剩下什么》、 《蛐蛐 蛐蛐》、《怀念妹妹小青》、《地球上 的王家庄》、《彩虹》、《相爱的日子》;中 篇小说《上海往事》、《雨天的棉花糖》、 《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 《推拿》。有短篇小说集《慌乱的指头》、 《祖宗》、《操场》等。
《动物园》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认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2.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动物园图片、视频或实物。
2. 教学课件。
3. 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动物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哪些动物?”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二、认识动物1. 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它们。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教师总结每组讨论结果,并展示相关视频或实物。
三、观察记录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动物进行观察。
2.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各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动物?”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 教师展示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教师总结每组讨论结果。
三、保护动物1. 教师展示动物保护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的措施。
3. 教师总结每组讨论结果。
四、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动物猜猜猜”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猜测动物名称。
2.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ICFU市利会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我们的“动物园”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班综合教案-我们的“动物园”设计思路:一.文学作品的赏析在主题“不一样的我”中,孩子们通过故事《我家是动物园》,了解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包括性格、脾气、爱好等个性品质)。
《我家是动物园》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充满了惊喜和快乐,它能让孩子产生幽默与共鸣,并展开合理的联想。
“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这让孩子产生了好奇。
而读完作品后,从作品中,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各种不同生命和谐相处是一个美好并值得努力的理想。
二.结合生活,合理联想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他们会为一件小事而吵架,会为朋友的一句话而委屈,会一起玩得很高兴,会和朋友说悄悄话……。
迁移作品经验,让孩子把朋友和动物形象展开联想,创设情境,把班级比作动物园,把熟悉的小朋友比作可爱的小动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需要的满足。
本次活动,需要引导孩子从朋友的外表,习惯,喜好等方面对朋友有一个综合形象的联想。
与此同时,挖掘不同状态下朋友的不同特点,如:吵架的时候,一起玩的时候,哭的时候,笑的时候,分别象什么。
这些经验都应该是孩子在这一年来,与朋友的相处中累积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
能体会朋友间的“幽默”形象的比喻,亮出自己观点,去欣赏、接纳别人的优点,理解、宽容别人的缺点,同时去帮助、支持他人有合作的意识。
三.班级的背景特点及价值追求孩子们很快就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孩子们非常珍视友谊:赠送礼物、保存着朋友的小名片……能让孩子在毕业的时候,感受到我们这个动物班级的欢乐,感受到每个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在他们内心播洒友谊的种子,珍藏最初的友谊。
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在心中总会有“小动物”朋友陪伴着他。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观察、思索自己和朋友在外表和性格上的特点。
愿意大胆讲述,介绍自己的朋友。
活动准备:1、情感准备:离园前的准备2、经验准备:故事《我家是动物园》。
3、材料和环境的创设:音乐、动物形象、场景:动物园大门活动过程:一.作品经验迁移1.“我家是个动物园”“我家是个动物园”,你觉得我家里谁很有趣,很滑稽?还记得祥太的爸爸象谁吗?(奶奶、爷爷……)如果把我们班级也变成动物园的话会怎么样呢?(引导孩子回忆作品的内容,激发孩子对作品的兴趣)2.“我班是个动物园”这是大一班的“动物园”,谁想来做里面的小动物啊?你象什么小动物呢?你觉得你哪里很象?(引导孩子说说自己和同伴,能结合性格特征,把“动物”和“人”进行合理联想)。
人类的动物园
人类的动物园一教学要求1.品味文章中生动幽默的语言。
2.。
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的褒贬感情。
3.。
熟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
二.教学时间4课时三.教学过程《人类的动物园》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优秀散文。
文章说明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并以此来象征不同人的生命状态,发人深省。
课文节选其中的一个片段,以狮子和蚂蚁为例,用写动物的表现,来分析人类社会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的特质,含蓄地将自己的褒贬感情寓于其间。
文章第 1 自然段开宗明义,亮出自己的观点——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
然后紧扣“孤寂”,对高级动物展开了生动的描写:写它们“懒散、冷漠、孤傲的步行动态”,写它们“厌世不群的冰冷目光”,写它们“无视世界的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的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的踪迹”后的沉默。
高级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孤寂呢?“巨大的空间感是易于造就巨大孤寂感的”一句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接下来,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为例,进一步证明了高级动物的“大孤独”是与“大自在”和“大逍遥”为伴的,正是有了“大自在”和“大逍遥”,有了对生活、对世界的彻悟,才能如此耐得住孤寂。
随后笔锋一转,将当今社会“浮躁得了得”的现象与高级动物的孤寂进行对比,一声“逍遥是多么困难”的慨叹,个中忧患,溢于言表。
这也正是作者为什么每每读《庄子》,心头会充满“苍凉与酸楚”的原因。
第2自然段照应文章的开头,“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一句引出下文对蚂蚁的描写。
一句“蚂蚁就是能闹”领起全段,嘲讽之意,何等强烈!接下来,作者连用“热情澎湃,万众欢呼,群情振奋,汹涌而上,汹涌而退”五个四字短语铺陈开去,将蚂蚁们为了“一粒米,一块肉屑,一只苍蝇的尸”蜂拥而上的“闹”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一段,入木三分地讽刺了蚂蚁“忙碌而委琐”的品格,影射了人类社会中同样“忙碌而委琐”的人们。
文章1、2自然段是并列的关系。
最后一段,作者以熊为例,再次强调动物的高级与否是由它们的自身气质和习惯决定的,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无关,辛辣地讽刺了人类的“熊”们“行为怪异,心气飘浮”,及其为长不尊的嘴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地部分.
、揣摩优美地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地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地语言,感受作者相关地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地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文章地主题地深刻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毕飞宇地《人类地动物园》,以狮子和蚂蚁为例,说明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地不同表现,同时影射了人类社会两种不同类型地人地心态,褒贬这情寓于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篇文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介绍作者
毕飞宇,江苏兴化人,年生,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哺乳期地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品《青衣》《平原》《慌乱地指头》.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地段落朗读,和大家分享你地体会.
分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和全班交流.
四、分析课文
将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在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第一段地第一句话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进行讨论)
老师点拨:起到地作用是,总起全文,引出观点:生命地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
、在第一段中,明明是大孤独在自在与大逍遥,为何还要反问一句?
老师点拨:为了强调自己读《庄子》后地苍凉与酸楚.
、分析这句“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得了得.”
老师点拨:嘲讽之意,何等强烈!
、第二段中,说蚂蚁,连用了几个四字短语,紧扣什么来写?
老师点拨:连用了五个,紧扣闹字来写.
、最后一段,名为写熊,实为写什么?
老师点拨:实为写人,照应题目——人类动物园.
五、品读句子(分小组,)
将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在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高级动物们都有一种懒散、冷漠、孤傲地步行动态,都有一双厌世不群地冰冷目光.他们无视世界地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地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地踪迹,他们便安静地沉默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①懒散、冷漠、孤傲三个词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②最后一句连用两个懒洋洋,不显哆嗦吗?删去后一个如何?
③沉默本就是安静,原文中地表达是否多余?
、我时常在观察蚂蚁时失却了世界.蚂蚁辛勤地一生让人肃然起敬,又让人可悲可叹.我时常出于同情,给蚂蚁王国送去一大碗米饭.我想那可以给他们地国家用好几年了.但是不行.蚂蚁就是那种忙碌委琐地品格,这种品格决定了他们地生存.没有了那种让人难忍地品格,蚂蚁就不存在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①失却了世界是什么意思?
②肃然起敬和可悲可叹地情感是否矛盾?为什么?
③让人难忍地品格指什么品格?删去让人难忍好不好?
六、探究
作者说,生命地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有无孤寂感,越高级地动物往往越孤寂,同样越低级地动物则越喧闹.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偏激,你怎样认为?请举例说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七作业
选一种你喜欢地动物,说说你喜欢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