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简介

合集下载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大约九年前,我在筹备“视觉语言从书”的过程中,认识了原研哉。

当时做这套书的目的,是想向中国系统地绍介日本设计师和设计动向。

为此,我走访了许多设计师,和他们交谈,进行采访。

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

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

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后来,我经过与他的详细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进入平面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偶然。

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书法家。

建筑世界的空间感与书法世界的文化感,让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平面设计心存抗拒。

正如他在本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

因为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

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

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

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

作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圭臬,凸现了“无”的力量。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先在脑海里想象鸡的形象,接着把想象图像化,
继而把鸡的图像符号化,抽取出鸡的关键特征”,在工作 坊的尾声,原老师边解释说。“举个例子,当我们要设计一个咖啡杯时,
把提炼出的鸡的特征适当地应用在咖啡杯上。可以把鸡冠图形设计在杯把上, 以增加手的抓力;也可以把鸡翅膀图形设计在杯身上、鸡嘴和鸡爪分别设计
在杯口和杯底下,以增加情感温暖、趣味性等。”创意是一种思维的 转换过程,换一个思维角度,看见的风景便不一样。或许 因为今天的行动,让设计的未来变得可知!
2002至今: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2005:爱知县世博会海报设计。。。
1998: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原的 设计理念。
1998: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原的 设计理念。
为了以最自然的形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过 程。1998年,原研哉应邀设计长野冬奥会开闭幕 式的节目册。接到邀请时,原研哉开始思考,怎 样才能突出冬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想到自己 童年时踏雪的经历:脚踩在松软的雪地上,脚印 竟然变成半透明的,一直渗透到黑色的泥土里, 给漫无边际的留下一串串记号 他想让观众触摸到 节目册有类似的记忆,便让半透明的文字凹在雪 白蓬松的纸面上,这个作品被原研哉称为“冰雪 纸”。
• 前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这本书, 读罢真的很感动。设计师无论做什么设计最主要 是要有一个容易感动的心去观察世界,体验世界。 原研哉书如其人。书中最令我动容的是一段他关 于自己是日本人的一段话:“作为一名设计师, 自觉意识到日本文化中的特质是有意义的。我出 生在日本,我愿意用心凝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 每当我来到别的国家,就会更加关注日本,对自 己无法完全呈现日本文化感到着急。” 看到此句,心中涌起一阵庄严神圣的感觉, 我们设计师也应该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的!

原研哉

原研哉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原研哉简介: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

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关于原研哉(摘录自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从开始做设计到现在,就一直在思考设计的意义。

我发现这个问题愈想就愈有意思,而设计师的工作亦应该包含这些思考。

”我们一直认为,生活跟时间就好像是一系列整数——1,2,3,4——顺序地进行,顺序地过去,但我却认为生活可是点数——2.1、2.2、2.3……当中有着无尽可能。

设计要进行创新,不一定是向下一个顺序发展,而是在已有的东西中找到我们从前看不见的地方,就是那些点数——找出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资源及讯息,然后做出修改、改良。

优良的设计是有企图地、计划性地编辑资讯,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各种资讯有系统地构筑起来,再以美观、合理的外形将筑构好的资讯表现出来。

2008奥运标志"搏动的行星"资讯建筑——以五感为设计方向——沟通设计人的五官、五感是很喜欢受刺激的,能够让五感愉快地讯息,必定是愈多愈好。

了解人的感觉及感受形式,然后利用设计让受众得到并不了解讯息,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的新方向。

梅田医院以轻柔、舒适、温暖的白棉布做为指示系统素材这一实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巧用人类的“五感”及感觉经验的记忆,引出指示标志于引导之外的另一种沟通方式。

原研哉在做的,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他精准的洞察力,他往往能够透彻地消化身边环境带来的讯息,再将这些无形的讯息转化为大众所能明白的、看得见的影像,这一种能力不是一般的设计师所拥有的。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原研哉PPT课件

原研哉PPT课件

*
53
*
54
长野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册设计
*
55
*
56
*
57
II
*
58
松 屋 银 座 视 觉 系 统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梅田医院的导向系统和VI
*
65
*
66
*
67
*
68
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
*
69
*
70
*
71
*
72
海报设计作品
*
73
*
74
*
75
“抱着设计理念生活的设计师,不 只是解决问题,更要早社会一步, 先提出问题来。”
*
28


察→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空”
*
45
“禅”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2
无印良品MUJI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 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 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 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 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 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 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3

站在地平线上看世界:浅谈原研哉的设计美学

站在地平线上看世界:浅谈原研哉的设计美学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建 筑领域的研究开始,直至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 领域的广泛延伸,似乎在艺术舞台上已经占据了 牢固的一边天。可是回到纷乱复杂的社会中,原 研哉的设计思想再次带我们回到现代主义的简 约设计中去,他提倡的设计美学与现代设计的猛 烈碰撞,引领我们回到原点,从最寻常的日用品 设计中去探索设计的本质,从空无一物的巨大容 器中去感受容纳百川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日本 文化印象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RE-DESIGN”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 信息构筑对现有产品进行再次设计,也包含了把 社会中人们共有的、熟知的事物进行再认识再分 析的意义,不去追求那些特立独行的事物,而是 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 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个概念。
三.从“五感”到重拾知觉的感动 最初的“五感”思想是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 代的,起初是以治疗功能为主的相关研究,而它 的最初运用是在其他领域中的产品的开发。然后 渐渐地,“五感”设计理念被广泛运用到视觉设 计、工业、建筑、室内等各个设计领域中。通过 感观的刺激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生活方式、生 活习惯等的变化。 “‘五感’即通过人类的五种感官体会到的 内容而引起的情感变化形成的五种感觉,通常意 义上的五感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压觉五种感官感受”这五种感觉是人与周围世界 进行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①。而人们通过“五 感”对各种已知信息进行重新整合,最终在脑中 总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综合形象。原研哉先生把通 过“五感”进行信息整合这一过程行为称为“信 息的构筑”。对于各种事物进行感知,然后将各 种不同的感觉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然后在人的大 脑中形成联系,或者是某种已有感觉的再现。这 种信息的联系在大脑的构筑过程中离不开各种 感觉器官的正常机能接受信息,也离不开存储在 记忆中可以被唤醒的片段。而对于设计师来说, “信息的构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设计师的工 作领域就在于充分调动五种感觉所提供的丰富 的知觉体验来感动用户体验。就像原研哉先生在 书中阐述到他个人对设计的理解时说到:“人不 仅仅是一个感官主义的接受器官的组合,同时也 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能够根据记忆在脑 海中再现各种形象。在人脑中出现的形象,是同 时由几种感觉刺激和人的再生记忆相互交织而 织成的一副宏大图景。这正是设计师所在的领 域。”②原研哉先生对于“五感设计”的提出也 使得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注意到这个问

论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论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论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作者:侯敏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8期一、原研哉的生平原研哉,出生于1958年6月11日,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家喻户晓的无印良品的意识总监。

作为在全球瞩目的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于1982年投身于平面设计。

他在立冈山操山高等学校学习期间,就对平面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自己的课余时间,他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当时设计师们的艺术作品,并开始决心从事平面设计。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考入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当时日本最为权威的艺术设计学院,在那里他学习设计学和设计符号学,师从井周太郎,在学习期间通过他不懈的努力,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武藏野美术大学硕士学位。

在他入学的第二年,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开始设计“Nikka;CIDER”的包装。

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先后接任米其林轮胎公司的企业广告设计艺术指导,设计白兰“Alembic”的包装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他对当时的平面设计大师的借鉴和学习,少有自己的个性,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

于是他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平面设计风格,开始借鉴永井一正和田中一光等设计大师的设计风格,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民族化融入进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对平面设计的热爱和他敏锐的观察力使得他的设计在1998年的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的手册中展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民族与国际接轨,获得了一致好评。

在这时,他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之路。

二、原研哉的设计理念日本是一个好学的民族,这与它的文化起源是分不开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在公元;7;世纪到公元;9;世纪,主要学习中国的文化,明治维新之后,向德国人学习先进的工程技术,学习英国的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加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日本的平面设计也是,在学习外国优秀的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民族元素,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日本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报告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报告
学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日常生活设计化——即REDSIGN,信息建筑的思维 构成方式,引导消费欲望,设计领域的在配置等方面; 实践是以理论内容为前提,用了许多自己与他人的实践示例来解释,证 明并且延伸了设计的含义。
三.贯穿本书的主要思想
1.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 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 作者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原研哉语录
给一件事物下定义或用文字记述下来并不见得就是对其有所了解。如果 能够先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在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 它。
——原研哉
感谢聆听
2.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于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 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地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
3.人类的极为纤细的感觉作为尖端技术得到了重视。人们在与世界的交 流中,是以多种感觉器官为介质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自身的感觉细细品 味。
“入境章的设计”
佐藤雅彦设计出入境章
长野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册
长野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册
四.关注的作品介绍与分析
无印良品是在日本独创的一个概念 性商品品牌。“无印”在日文中式 没有花纹的意思,日本店名“无印” 意为无品牌。“无印良品”意为无 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无印良品的概念,是从田中一光从 日常的生活审美意识中提炼出来的。
无印良品重呈现产品的质地,包装 力求简单朴素。
优良的设计是有企图地、计划性地编辑资讯,抓住事物本质,将各种资 讯系统地构筑起来,再以美观、合理的外形将构筑好的资讯表现出来。 充分利用五感“视、听、触、嗅、味”设计信息传达的模式,以愉悦刺 激方式激发受众未曾感知的信息,让受众接收信息的同时感受到信息的 存在。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 感觉或形象的组合是设计者在信息 接收者的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信息, 在构筑活动。这一再构筑过程,是 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刺激的过程。人 的五感及他们组合起来产生的刺激, 在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感觉的再现, 这种再现在我们大脑中生成所谓的 印象。
记忆并不是简单的再现过去,而是在解决外部信息的同时,以 此被一一唤醒。彼此认证,在充实以新的信息。设计行为则是 以组合印象为前提,并且有意识地干预这一组过程的行为。
设计中的设计
DESIGN OF DESIGN 原研哉
读书报告
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 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原研哉
原研哉(Kenyahara),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 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建筑学出身从事着平面设 计工作的原研哉以一双无 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 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 并不是一本讲述“如何做 设计”的教程,而是阐述 了原研哉对于设计的理解 和探求设计之路上的一些 实践和理论成果。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从内容上来讲也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 个部分。理论的内容从“设计是什么”这个宽泛的话题入手,涉 及到设计与社会科学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日常生活设计化——即 REDESIGN,信息建筑的思维构成方式,引导消费欲望,设计 领域二次配置等方面;以此为前提用了许多典型明确的,自己与 他人的实践事例来解释,证明观点并显示它们的延伸含义。
诸如此类看似零散的篇章都是以同一个概念作为出发点衍生的, 即观看世界并把感受付诸行动,给一件事物下定义或用文字记述 下来并不见得就是对其有所了解。如果能够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 然后再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他。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专题一:《设计的再认识》 第二讲: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
理念及作品分析 今天我们讲内容一:日本设计师原研哉
认识原研哉
天我今将一种最新的设计理念介绍给在座的大家,这
一理念来自于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他从上世纪末开始到
现在,将自己很多新的设计理念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 也将现代设计的内涵无限扩充。今天我只是扮演 一个介质的角色, 把他的设计理念传递给大家, 希望我们带着最新的设计理念,去重新思考我们 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给大家一些启发足 矣。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 如今,无印良品已经有超过七千种产品。 从产品设计到海报宣传,都没有太多的语 言。无印良品成为将过剩的设计加以彻底 省略的经典。
无印设计比赛的宣传海报
他为无印良品做的海报,2004年获ADC全场大奖
因为空所以容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位于山口县光市区的梅田医院,是 一所妇科和小儿科的专门医院。医 院是由建筑设计师隈研吾设计的, 原研哉先生负责该医院的标识系统 (VI系统)。

建筑师隈研吾曾设计过山口县的梅田医院,那是一所
产科和小儿科专科医院。事后,他介绍原研哉设计医院的
标识系统。这次设计,原研哉把所有的标识都做成了布。
“这里的大多人不是‘病人’,而是孕妇或者哺乳期的母
• 能够唤起人们对踏雪的记忆而研制出来的为长野冬奥会开幕式节到平面实践整 体设计的方向。
2005:爱知县世博会海报设计。。。 •
主题:自然的睿智 副主题:“宇宙、生命和信息”、“人生的‘手艺’和智慧”、“循环型社会”
•2005年日本世界博览会》海 报,以工笔线描水墨画的风格 表现自然的睿智创造新地球的 主题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原研哉(著)朱锷(翻译)出版时间:2006-11-1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简介:原研哉(Kenya Hara 1958年06月11日-),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有意思的是书最前部分的序中,得知原研哉在出版《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之前,他的设计还没真正走上世界的舞台,之前仅有作品照片传播在外,世界并没有真正了解日本的这样一位设计大师。

成书之后,书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流传到世界各地。

让其作品具有国际魅力设计得以传播。

原研哉本人也在书中提及,用语言来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

比起通过塞满作品以图像为中心的作品集册子,像作家一样出版一本包含自己所所思所想的文字书籍,更能让世界理解自己的设计哲学。

●摘抄: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写一本一般人也能够阅读的书。

我想邀请那些对设计有兴趣,在设计入口观望的人一起来阅读本书。

设计世界看起来门槛很高,不会让人将其与流行或者潮流联想在一起,相信有很多人即使对设计有兴趣也不一定会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进入设计界,但我认为,只要脚踏实地,就能走好设计这条路。

——原研哉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1、哀声何来?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我们的立足之处,是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

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

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我们的时候,或许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

2、设计的产生传统的手工文化形成的精细、优雅风格在欧洲由来已久,粗糙的机械制品与此格格不入。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市民社会的成熟,出现了一种与艺术不同的感受性,人们希望能够“创造出用着顺手的东西,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并由此感受到生活中的喜悦”。

3、设计的整合包豪斯设计学院,建于一战后(1919年)德国魏玛,一个短命的社会主义尝试。

包豪斯造型设计,是以实现功能为目标的。

它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是日本知名设计师,他以其充满未来感和创意的设计作品而闻
名于世。

以下将介绍他的几个代表作品,并进行赏析。

首先是原研哉设计的“热带鱼之眼”灯饰。

这款灯饰以一个巨大的玻
璃鱼缸为灵感,灯饰内部嵌入了一片白色的LED发光板,通过玻璃的折射,创造出逼真的水中浮游生物的效果。

这款灯饰采用了高级铝材和玻璃制作,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营造出一种奇幻梦幻的氛围。

热带鱼之眼灯
饰不仅在居家装饰中能起到点亮空间、增加美感的作用,同时也是原研哉
对自然界的致敬,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以上对原研哉的几个代表作品的赏析,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设计风
格和创意。

他的作品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以高级材料制作,营造
出奇幻的梦幻氛围,同时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研哉的设计作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美感和舒适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和追求。

他的作品通过独特的形式和细腻的工艺,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
受到艺术的魅力,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别的平面设计大师,他是日本设计界的代表人物。

他最为知名的便是无印良品的设计,他参与过的设计项目包括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有海报、包装、推广项目与活动计划等整体设计工作。

伊势丹、味之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胎、华高莱内衣与历家威士忌酒等。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下美术所能创造出的奇迹。

茑屋书店的选具
设计上以爬上墙壁和岩石生长的常春藤作为主要图案,设计了记事本、原子笔和胶带。

知美术馆
知美术馆的外形含蓄、内敛,极有禅意,把水的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瓦”相联接,使得建筑的外在形态有着非常流畅的动感,但建筑本身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动、静相宜的状态。

既表达了对地方文脉的尊崇,又强调了自然和平衡。

煮叶TEASURE
煮叶,被视为茶业界的“星巴克”,从门店到茶具都出自原研哉的设计。

他以“余白”为主题,室内桌椅和地板均取自浅色的竹子制作,以减少厚重感,也提倡环保性。

原设计研究所还担任其LOGO、包装等视觉
GINZA SIX LOGO
原研哉负责银座六丁目G SIX的品牌设计,他将人们熟悉的Ginza以简写G代替,并用银座的代表色金色来点题。

G的金色设计,代表着“光泽永不褪色”,也代表了银座的“核心金地和奢华内敛”,SIX 则是“新地标的代言”。

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

牛马之争
VS
Countach
Murcielago
Reventor
Aventador
牛马之争
VS
Veneno Roadster
The End
原研哉这样看似平凡的设计,恰恰包含着这个嘈杂时代所需要的崇尚自然、回归宁 静的精神。MUJI品牌中所体现出的环保意识和寓深刻于简单的理念,也和当今为 人们所提倡的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生活理念是 吻合的。
通过尽可能简单的设计,创造出适用于各种 生活环境及任何人群的东西,让18岁的小单 身和60多岁的老夫妇都觉得‘这个挺好’。
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 落脚点侧重于社会。解决问题从而 产生价值观或精神上的共鸣并引发 感动,这是设计的魅力。
而“RE-DESIGN”的目的即将一 直以来约定俗成的日常用品设计准 则放到一边,重新认识日常用品的 功能及需求并想出解决方案,从而 发现设计与生活一直以来被轻视的 部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火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大自然的 尊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想想,要 从树林中将这些小树枝捡回来,是多 么充满感情和欣赏的一件事,绝不是 将木材生生劈开那样的无情。
原研哉非常喜欢白色,他认为 “白”可以凸显事物的本质, 也是最简单的颜色。多年来, 原研哉将“白”与“空”的设 计理念,融入到无印良品的商 品中去。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 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 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 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Biblioteka THE END?No!
牛马之争

国际设计师原研哉

国际设计师原研哉

就连它的枕头也是焕 然一新的感觉,让人 愿意靠近,不管是哪 一种物品都用高雅的 白色套着,可以随时 清洗,循环利用。


原研哉大师的设计作品以单纯的白色为主,这 样看起来很大方简洁庄重,尤其是对梅田医院 的各个导向标志的设计,更是简洁明了,方便 易懂,满足病人的需求,标志都是非常明显的, 无论处在医院的哪个角落都不会迷路,这种设 计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清晰透彻。
09
















国 际 设 计 师 原 研 哉
任何一个人就算是第一次走进梅田医院,都会清楚地看到它的 布局,箭头指向也给大家带来方便,设计简单大方。
无论你走到梅田医院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迷路, 因为它的标志总是非常明显耀眼。
你可以随处看到箭头 指向,无论你想找到 哪一个科室都是轻而 易举的,这样节省了 大量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袜子的袋 子上标注着楼层的号码,不 仅显而易见,而且就算是脏 了也易于清洗,这样节省了
大量的资源。
就连它的卫生间标志也是别具一格,你可以一眼辨 出男女及残疾人用的卫生间,不会出错。
它的诊察室的标志设计为不同的风格,这样能给人不同的感觉,赋有新意。
分娩室与新生婴儿室 的设计让人感觉很亲 近,有一种很自然清 新的感情。

中国现代设计大师及其作品

中国现代设计大师及其作品

中国现代设计大师及其作品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位代表人物及其部分作品:1. 靳埭强:他作为平面设计大师,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视觉语言,在设计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如《丹青墨韵》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与美感,展现了他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深厚功力。

2. 陈幼坚:他的设计作品以中国传统元素为灵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他的作品如香港大学校徽设计,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彰显出他的设计才华。

3. 原研哉:他是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深受东方哲学的影响,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他的作品如无印良品品牌设计,将简约、自然、质朴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是几位代表人物及其部分作品的具体介绍:1. 靳埭强:他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广告、海报、包装等多个领域。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汉字之美》系列海报,该系列海报将汉字作为主要的视觉元素,通过不同的排版和配色,展现了汉字的独特美感。

此外,他还设计了许多标志和品牌形象,如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标志、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形象等等。

2. 陈幼坚:他的设计作品涉及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广告等多个领域。

他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的标志和VI系统,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在设计中的创新精神。

他还为许多知名品牌设计了包装和广告,如保乐味、联想等等。

3. 原研哉:他为日本无印良品设计的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简洁、自然、质朴,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他还为资生堂设计的包装和广告,也展现了他在设计中的简约之美。

他还为东京地铁公司设计了标志和VI系统,体现了他在设计中的严谨和精细。

除了以上几位大师外,中国现代设计界还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如韩家英、王序、肖勇等。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广告、包装、品牌形象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原研哉的艺术风格分析

原研哉的艺术风格分析

原研哉的艺术风格分析提要:原研哉是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提出通过五感的生活经验,从而建构起一种新的信息表述方式;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设计理念,着重强调了”空”的存在价值;真正的把引导人们的消费欲望作为设计者的目标,从而对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原研哉;五感经验;无中生有;消费欲望指导一、原研哉简介原研哉(kenyahara),作为日本设计界继田中一光后一位新的领军人物,在日本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是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二、原研哉的代表作品和风格特点“无中生有”的风格特点1.无印良品标志1980年日本遭遇了严重的能源危机。

当时日本的消费者希望通过优惠价格购买到品质好的商品,在这种动因的推动下日本出现了“无品牌”概念。

而无印良品也正是在这种情境的影响下产生的日本杂货品牌,后渐渐发展成一个带有文化色彩的概念性品牌。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

就是没有商标。

“良品”就是指“好东西”。

“无印”意为无品牌。

简单的红色是在无印良品的专卖店中少有鲜艳的颜色,更加显示出产品的简洁和质朴。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生活的态度:简单、朴实、自然,并且富有质感。

2.“地平线”海报系列原研哉的设计呈现出一种似空非空的感受,符合传统东方艺术重视传神的理念。

这种对“虚无”的运用也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禅宗的意味。

原研哉认为这种画面无与空的形式感是一种“虚无”的形式外化。

2003年无印良品的“地平线”海报系列广告中这种“虚无”所表现的无中生有、无有转换的意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个设计秉承了以地平线的形式打造出一个巨大的容器。

为了给无印良品做出最理想的海报,原研哉从东京出发,辗转来到南美洲人迹罕至的乌尤尼市。

他在这里找到了完整的地平线。

一个巨大的干涸的盐湖和远处天际相交,目力所及,除了地平线就是一片空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研哉简介
原研哉[1](Kenyahara,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

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原研哉的设计视野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

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

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原研哉在做的,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他精准的洞察力,他往往能够透彻地消化身边环境带来的讯息,再将这些无形的讯息转化为大众所能明白的、看得见的影像,
这一种能力不是一般的设计师所拥有的。

原研哉的观点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园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或是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我们在强调团队的使命及共性的时候,团队个体的使命及思考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

做设计不应该只看短期反应,而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若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这一种追求,市场的品味、对设计的感受性就会不断地提升,社会了解设计意义的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挥。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

世界化的设计,在原研哉心目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逻辑的:“日本的设计就永远是日本的设计。

就以MUJI为例,永远都不会由一个日本品牌变成世界品牌。

总共6000多个项目的MUJI,都是由当地拥有共通语言的设计师,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及习惯为基础而完成的设计。

作为一个有悠久设计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努力避免的。

他在他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曾说“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就像一个杯子是用来盛水的,追逐它的本源目的,才不会被现行的构造和趋势所禁锢,只要你设计的物品可以盛水就可称为杯子,这样你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

他所推崇的就是RE-DESIGN。

“RE-DESIGN”这个词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课题。

对我来说,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RE-DE-SIGN”这个词,也包含了把社会中人们共有的、熟知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意义。

也就是说,在“日用品”这个题目的设定中,不去追求那些奇异的事物,而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个概念。

原研哉的设计领域
原研哉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有海报、包装、推广项目与活动计划等整体设计工作。

伊势丹、味之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胎、华高莱内衣与历家威士忌酒等,都是他的客户。

他认为自己是位传达设计师,他包装设计不只关心促销功能,而重点在如何以适当的信息,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特质。

原研哉设计经历
於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的开、闭幕式手册与2005年爱知万国博览会的宣传案中,展现起源自日本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

2000年,担任「RE-DESIGN(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策展人。

以「只保留机能,不保留形体,探索设计的本质」为诉求,获得极大的好评与回响。

不但受邀世界巡展,部分设计亦被收入为日本高中美术教材,成为重要的教育资产。

2004年,担任「HAPTIC(使触觉愉悦)」策展人。

旨在让「感官」重新被发现,设计师应先不要急著画草图,而是先想想使用者的「感受」。

他表示:「现代科技愈便利後,感官就愈退化。

现在的我们可能已经不太会写字,不会计算,不会削苹果,连封信也写不出来……我希望设计能帮助人寻回感官的记忆。

」2001年至今,担任无印良品设计总监。

带领MUJI发展出“这样很好”、“MUJI=虚无的容器(Emptiness)”,以及“人不一定要追求名牌,而是自己所要的生活方式,回归单纯、自然”的品牌形象。

主要著作
《为什麼设计。

原研哉与阿部雅世的对话》《原研哉的设计》《设计中的设计DESIGN OF DESIGN》《RE DESIGN日常的21世纪》
原研哉:在寂静中寻找存在与设计本质
每一次出差或旅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KenyaHara)乐于乘坐最早的航班出发,他说:“喜欢一个城市…醒来‟之前的状态。


灰白头发,深浅不一的黑色衬衫和西服层叠出纯净温和的丰富色调——这是原研哉给人的印象——平静温和。

这种印象,一如他所强调的设计概念,至纯至静,而张力十足。

原研哉热爱旅行,聊起旅行的话题,他的谈兴渐浓:“我最喜欢出发时从家到机场这段路程。

旅行最有意思之处就是,你并不清楚那个地方会给你带来什么新鲜与刺激”,原研哉说,设计师的最大功能是发现。

而旅行未必要到什么著名的观光点,即使只是坐在小摊上吃一顿饭,也可能发现店家的碗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北京的大屋顶的角是微微倾斜的,而日本的屋顶都是垂直的。

原研哉说,日常事物往往是设计灵感的来源。

他在旅行中总是带着一种比较的心理,透过外界,更深地认识自身。

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世界和生活的细微变化,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原研哉喜欢把所有复杂的、繁乱的、色彩缤纷的东西划归到一个经久不变的原初形态来重新审视——这一点从他热衷搜集的旅地物品便可见一斑。

原研哉说,自己的家里辟出很小的角落,放置旅地纪念物,“未必是那些标识性的物品,但要有本地生活的印记,譬如筷子譬如碗碟等等”。

因为设计要尽可能地显现事物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形状与气质,白色便是原研哉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颜色,第一次从白色中获得启示是大学时代,当时他造访一座孤悬海外的小岛,发现岛上的教堂、人们家里的墙壁都是纯净的白色,在染上尘埃之后,人们从不去擦拭,而是喷上白色的漆,保有一份无暇。

面对纯白本真的世界,原研哉被深深地打动了,他站在小岛上,想象时间的奔涌而来又转瞬即逝的存在感。

在原研哉看来,“留白”并不只是作为功能的一部分而存在,白色本身就是一种至美。

“设计是什么?”这是原研哉长时间追问的命题,他曾提出“日常设计”的理念,带动了设计关注“日常”的走向,“创意可以来自看似平凡的生活,怎样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提取一些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融入到设计当中去,让它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线索,最终把它落地,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原研哉温和地笑着说。

基于“日常设计”的理念,原研哉曾策划组织过一个题为“再设计:21世纪日常用品”的展览,邀请32名日本设计师,让他们回到原点,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周遭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

而这些“再设计”的物件包括卫生纸、火柴、茶包等等,素材很质朴,设计出来的作品却令人惊叹。

原研哉强调:“在21世纪的平面设计领域,并不只是做一个好看的型、好看的颜色而已,而是你怎样以平面设计作为一个手段去调动人的能动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设计的终点在“家”
第一财经日报:在你看来,设计师在建立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过程中,应当考虑哪些原则?
原研哉:设计的终结点在“家”。

作为设计师,你首先要考虑你的设计是要摆在家里,还是要放在展厅里?是否适宜摆在家里、在家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设计的妙趣在于将日常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产生视觉和观点上的新鲜感,而这个感觉一定是回到日常生活的,摒弃了展厅里的“表演感”、“展示感”的,与生活有机融合的。

日报:有人认为日本的设计重在提供观察事物的新的角度,而中国的设计重在赋予事物形状和颜色。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设计出发点?
原研哉:对比两国的设计,一定要明白:日本是经过了两次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两次“泡沫”之后,经历了关注“形”和“色”的阶段,所以现在大家提倡“普通”是好的。

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有了钱之后,大家首先去关注的当然不会是“普通”,而是关注豪华的、特异的、与众不同的,这时候强调关注“普通”可能还不到时候。

日报:你曾提出一个“消解个性”的设计理念,而一般从事设计的人总是极尽所能地张扬个性,你如何理解设计中的“个性”?
原研哉:“个性”在21世纪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上一个世纪,个性可能是重要的,但现在比个性更重要的是想法——对社会的洞察、对事物认识的程度和认识的精度。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想法,可以强调个人,但设计最重要的是,怎么样让想法融入社会中去。

我做过很多大奖赛的评委,在评审的过程中,我发现,某位设计师可以依靠某一点突出的个性创作出作品,但其实把各种各样的个性罗列在一起的时候,那点个性就不是最强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洞察转化为想法,设计更能展现出来。

因此,在今天,一个能够转化成视觉形象的想法比个性来得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