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文化价值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杰出的诗人。他思想丰富、性格独特,开创了田园诗并且写得情味极浓,具有冲淡之美。同时他的诗中也不乏豪迈之风格。除了诗创作,他还有著名的散文和辞赋。他的这些创作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瑰宝。无论是诗、散文还是辞赋都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和归隐之心。

关键词:田园诗;归隐;躬耕;朴实无华;宁静平淡

一、陶渊明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

陶渊明,字元亮,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是晋宋时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在浔阳柴桑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期,曾三仕三隐,理想和现实矛盾贯穿一生。陶家到陶渊明时家道衰落、家境贫寒。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颜延之在《陶征士诔》序中称他“学不称师,文取皆达”。

他性情认真,脱颖不羁、嗜酒、闲静少语、不慕荣利、常著诗文自娱已示己志、不计得失。做官不堪忍受吏府拘束,也不愿做小小吏职,便辞官而归。也曾一度在荆州为吏,但最终还是辞官归田,安生立命于田园中。他深深向往的是飞鸟游鱼般的自由生活。

他的思想有儒道两种,但同时也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之心;受魏晋以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东晋士人清虚恬淡心态的影响,形成不慕容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他在《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面对人生的苦患,他除了以老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更重要的,是靠儒家思想力量,是儒家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标准。对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不满,他没有化为牢骚,而是对人生充满一种任民爱物的胸怀。《桃花源记》中淳朴和睦,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他这种胸怀的流露。面对贫穷,他以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处之,有箪食飘饮不改其乐的高尚情怀和宁静心境。

另外,佛家般若思想也影响了陶渊明。般若思想认为世间一切皆如梦幻、镜花水月,原为幻像本非实有。陶渊明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种种羁绊烦忧,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并由此而创造出格高千古的优秀诗篇。

陶渊明达到了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自然中去。他心目中,大自然的一切都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美好。

二、陶渊明的诗歌成就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田园诗以描绘歌唱田园生活为主的诗歌,写农村田园之景、之物、之事、之情。

在陶渊明之前,山水题材已进入诗歌创作中,但都是从观赏自然的角度写的。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写田园风景、稼檣生活,都是他生活于其中的不可或缺的需要,他已与它们完全融合唯一。他不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和欣赏着,而是其中一员。他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写出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句子描绘田园的宁静美好,表现对官场和对农村田园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辞官归隐的志向和归田后的欣喜心情。他在诗中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

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描绘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至始终不渝。他喜爱躬耕生活,每天早出晚归。在自己的躬耕生活中找到乐趣,远离官场生活,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成为高洁士人人格的理想和楷模。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表达归隐之心。“种豆南山下”叙述诗人躬耕生活和归隐决心,是与一般隐士有区别的。“带月荷锄归”的优美诗句,充分体现出他参加劳动的喜悦心情。“但使愿无违”更可见他归隐之心的坚定不移。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交往。在田园躬耕生活中与农夫的交流,并真心的把他们当作朋友,且讨教劳动中不懂之处,全身心投入劳动中,热爱这样的劳动生活。代表作《移居》二首,突出农民的淳朴真诚,反衬官场人际关系的险恶。他们谈论的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农事家常,他们所来往的,不是出于功利的金玉奇珍,浊酒一杯足矣,这些与浇薄的世俗不啻天渊。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另一贡献就是创造宁静平淡,朴实无华的艺术境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类型。他的诗平淡不是淡的无味,而是意味隽永,平淡自然却韵味淳厚,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因之其诗才具有平淡自然之美。最能代表他冲淡之美的诗莫过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明了心远地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借具体形象表达诗人的人生追求。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提示全诗所要表达的人生真意,让读者从说理与形象中体会。

形成陶诗平淡自然的原因,一在于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是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朴华。由于他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而于田园生活日用之中自得其乐。代表作《葵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秉耒欢时务,解顔劝农人”。《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归园田居》其五:“日入食中香,荆新代明烛”。等诗句超越了世俗的功力计较,与天地自然泯而为一,陶然忘机,依然自适,流露于诗中自会有平淡自然之格调。

陶诗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陶诗“文采省净,殆无长语”。陶渊明的诗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绝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辟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性情中自然流露出的言语,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他要表达的情怀是一片纯真的心地,所以他选择的只能是这种纯净的去尽饰的语言。但是,陶诗的语言又不是未经过加工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练的高境界和水平。如他《闲情赋》,写得多么绮丽多姿。他在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质素自然语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又如他在《葵卯岁十二月中作从弟敬远》中写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不用“撒盐”“飘絮”之类的精巧比喻,只是平平常常的十个字。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不用“青萍”“惠风”之类典故,只一个“翼”字,便将南风写得和煦暖人。还有他好多诗句,写得如同口语,但其无心中而心与物会、物我两融之境,宛如目前。所以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功力达到炉火纯青的极致境界,非寻常辈可比拟。元好问也称陶诗:“一语天然万古行,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田园诗歌的创作和冲淡之美境界的创作。但是作为一位杰出诗人,他诗歌创作还有丰富的多样性。他诗中还有“金刚怒目”试豪放诗风。他的咏史诗《永荆轲》写得慷慨激昂,豪情逬溢,充分表现出诗人的豪迈诗风。抒发了诗人愤恨强暴者反抗精神。他通过人物的行动描写和环境的渲染,塑造了不畏者反抗精神、英勇牺牲、具有侠义精神的荆轲现象。

三、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陶渊明今传散文四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晋故征西大将军史孟府军传》、《与子俨等书》。

《五柳先生传》带自序传性质的散文,文笔简洁省净,全文共百余字,却传神入化地写出一个高洁脱俗,安贫乐道的隐者,即属夫子自道,而又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有与世抗争的意义。前者针对魏晋时代多言取祸的特定情况,后者是对仕途名利的鄙视。

《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通过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