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整合解析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1975年美国召开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国际 会议,讨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等许多重要的环境生态学问题。1980年 卡林等出版《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一书,探讨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 重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等问题。1987年 福尔德曼出版了《环境生态学》教科书, 环境生态学的框架基本形成;1989年在 北京召开生态工程国际研讨会,研讨了 受害生态系统的重建问题,对推动环境 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1、 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对生态学产生
贡献比较大的人以及他们的著作有:
(1)化学家保尔,他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
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成果,标志着动物生 态学的开端. (2) 马尔萨斯,他1803出版《人口论》,分析 了生物的繁殖与食物生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分
环境生态学
主要参考书
1.

2.

3.

4.

5.

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金岚. 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李博主编. 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9 杨京平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9 卢升高, 吕军主编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社 ,2019
(二)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出版了 一本《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 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该书是在58个国家 152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协助下编写 而成的,它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联合 国环境会议提供了背景材料。
该书从整个地球的环境出发,从社会经
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出发,评述环境污 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指出人类所 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醒人们认识人类所 居住的地球的局限性和易变性。呼吁各 国人民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书 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生态学——精选推荐

环境生态学——精选推荐

环境⽣态学摘要:环境⽣态学,是指以⽣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摘要:究成果,研究⽣物与受⼈⼲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门科学。

从学科发展上看,环境⽣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态学,它由⽣态学分⽀⽽来,但同时⼜不同于⽣态学。

关键词:环境⽣态学、进展、环境保护关键词:正⽂: 环境⽣态学是研究⼈为⼲扰下,⽣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态学理论,阐明⼈与环境间的相互作⽤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态途径。

1.1环境⽣态学的定义从学科体系上看,环境⽣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但按现代⽣态学的学科划分,它⼜是应⽤⽣态学的⼀个分⽀,⽬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环境⽣态学是个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门运⽤⽣态学理论,研究⼈为⼲扰下,⽣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1.2环境⽣态学的研究范围环境⽣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然资源的保护和利⽤、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促进经济、环境和⼈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态系统的影响。

它是研究⽣态系统中的⽣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与反作⽤、对⽴与统⼀、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系列相互作⽤的规律,以及⽀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

⽣命系统与⼈为⼲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可以表现为各级⽔平,所以,环境⽣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为⼲预的环境对⽣物的个体、种群、群落和⽣态系统产⽣影响的基本规律,也包括从微观上研究污染物和⼈为⼲预的环境对⽣物的分⼦、细胞和组织器官产⽣的毒害作⽤及其机理。

1.3环境⽣态学的研究意义环境问题和⽣态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可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和⽣态问题,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们对⽣态学、环境学、环境⽣物学和环境⽣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它们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关⼼。

环境生态学概论

环境生态学概论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 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会对 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 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 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这是生态 系统最直接的服务功能。
维持生命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着地球上生命所需物质的循 环和稳定。
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减少自然灾害等作用,维 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应对
总结词
低碳生活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生 活方式,通过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方式来降低碳排 放量。气候变化应对则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 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详细描述
低碳生活强调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 放量,例如使用节能电器、减少浪费、选择公共交通或 骑行等。这些行为不仅可以减少个人的碳排放量,还可 以促进整个社会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推广。气候变化应 对则包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建立气候适应 机制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 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科学 研究和美学欣赏等,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环境生态学全套课件

环境生态学全套课件
氧气等
有的学者将生态因子分为五类
– 气候因子(climatic factors)、土壤因子(edaphic factors) 、 地形因子(topographic factors) 、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anthropogenic factors)
Begon等将非生物因子分为条件和资源两类
– 条件:温度、湿度、 pH等 – 资源:营养物质、水、辐射能等
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加拿大克雷伯斯(Krebs,1972,1978,1985)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美国-奥德姆 (Odum, E., 1959,1971)(生态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Ecology,1971)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马世
驯化的应用:植物的引种栽培
内稳态
内稳态(homeostasis): 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 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内稳态通过形态、行为和生理适应实现。 大多数内稳态机制依赖于负反馈过程。依靠三个基本组
成成份:接受器;控制中心;效应器。
负反馈过程(维持哺乳动物血液渗透性)
口渴反应
接受器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综合性: 如气候的作用 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塜雉孵卵的温度控制;渔
业高密度养殖增氧 直接性和间接性:食物,降水 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中华绒螯蟹的孵化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
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 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Justus von Liebig,1840,德国) 。 – 两个补充条件(Odum,1983):1)严格的稳定状态;2)因子补偿 作用(factor compensation) :生物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 温度、光、水等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研究的进展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研究的进展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研究的进展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二者的交叉研究对于解决当前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跨学科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一直都是具有强烈交叉性质的学科,二者的结合在解决现代复杂的环境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因此,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不断的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生态系统服务通过评估和量化生态系统对人类和自然的各种益处,为制定生态保护和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基础。

接下来,研究人员还将在这方面工作上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和分析工具。

二、环境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应用环境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和生态学、环境科学的交叉研究已经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例如,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就是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回答的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其背后涉及到大量的环境化学知识。

同时,生物学也在解决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污染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如何使用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等。

此外,在生态系统灌溉和育种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科学家们开发出一些可以耐旱、抗病虫害的新型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产能,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应用近来,基于大数据的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研究领域也不例外,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气象、水文和生态监测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生态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维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就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综合性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所有的生物、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生态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包括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它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性。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演替等方面的内容。

2.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能源消耗等方面。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3.生态修复和重建生态修复和重建是指通过调整、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恢复或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并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

三、环境生态学的方法手段环境生态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包括野外调查、实验、模拟、数值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1.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野外调查了解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特征和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2.实验:环境生态学的实验主要包括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通过实验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

3.模拟: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掌握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性,从而研究环境生态系统的演变。

《森林环境生态学》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森林环境生态学》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1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之间的关系。

2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3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4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7叶面积指数:一定土地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8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9食物链:能量或食物依存关系具有高度的次序性,每一生物获取能量均有特定的来源。

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或营养链。

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10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

11生物量:任一时间某一地方某一种群、营养级或某一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量。

12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1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14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

15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6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环境工程和生态学

环境工程和生态学

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

环境工程主要关注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尤其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而生态学则探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两者结合起来,能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生态环境。

一、环境工程环境工程是应用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工程技术学科。

它包括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方面。

环境工程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废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废水排放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废水排放不加处理,就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废水处理技术包括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通过废水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二、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广泛,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种与种间关系、生态适应性、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等。

生态学的重点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和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学提倡生态安全,旨在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污染和破坏,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损害。

生态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三、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的联系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的联系非常紧密。

环境工程的工作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而生态学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两者的共同目标是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活质量。

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的结合能使我们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

比如,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体污染的风险,使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同样,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为环境工程的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环境生态学讲义.doc

环境生态学讲义.doc

环境生态学第一章绪论一.生态学的定义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E.Haeckel,1866)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实则上包含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4个理论主体。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

(埃尔顿,192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Andrenathes,1954)✧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E.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P.Odum,1997)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971,Odum,《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

(2)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

(3)各种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环境对生物的调节(如光周期现象)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如固氮作用)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公元16 世纪以前:✧在我国:公元前1200 年《尔雅》一书,草、木;✧公元前200 年《管子》“地员篇”;✧公元前100 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 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 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1.光照影响 1.) 光照强度 2.) 光照波长 3.) 光照周期的影响 2.温度影响 1.)温度与生长 2.)温度与生物发育 3.)低温对生物的影响 4.)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5.)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 6.)变温对生物的影响
3.水的影响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4.)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5.)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五.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
类似于汞。

大气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含量 远远超过正常底含量,对人体和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气态污染物(85~90%)和颗粒污染物 (10~15%)。它们占大气的0.001%。

农药的影响
有机氯农药:神经和实质器官毒物,对神经系统和肝脏、肾脏有严重危 害。 有机磷农药:经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 神经性紊乱中毒。这种农药代谢分解快,没有明显的积蓄作用。 有机氮农药:对哺乳动物毒性为中等或低毒,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不长, 半衰期仅为1~4周左右。


OH+O->H+O2 H+O3->OH+O2 净反应: 2O3->3O2 OH+O3->OH+O2 HO2+O->OH+O2 净反应: 2O3->3O2

正常情况下,上述反应是同步的,臭氧 总量并不减少,总效果是将太阳光中的 短波长的光转化为热能,这也是平流层 逆温形成的重要原意。

美国科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 死于肺癌的城市居民中,有多达1/5的人是受 空气中的微小污染颗粒所害,而这些微粒主要 来源于汽车废气。 科学家主要研究了空气中直 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 这些细小的微粒能够深入肺部并沉积下来,导 致疾病。研究表明,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微粒 的含量上升10微克,长期肺癌死亡率就上升 8%,效果与长期被动吸烟相似。颗粒污染物 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形式之一。

环境生态学课件

环境生态学课件
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基本上是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的改造环 境。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里,虽已出现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但因 规模小,生产不发达,所以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还处于 萌芽阶段。
2.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 发明与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生产发展 史上出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工业革命,人类大规模的改变了环 境的组成和机构,进而改变了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带来了新的环 境问题。工业生产把大量深埋地下的矿物资源开采出来,加工利用 投入环境中,“三废”是生物和人类所不熟悉的,难以降解,同化 和忍受。
4.隐显性
除了事故性污染,一般污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例如:一个废电 池扔到环境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5.持续性 事实证明,环境对于其遭受的污染和破坏,具有持续反映的特
征。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当代人的健康,而且可能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 隐患。
6.灾害发大性 事实证明,蝴蝶效益在整个生物圈中是普遍存在纪50—60年代)
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环 境问题突出。自产业革命-1984年臭氧层空洞,“八大公害” 事件,是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
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
着协调作用。
(二)环境对于干扰所具有的特征
人类环境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与干扰,存在着连续不断的,巨 大和高速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特征:
1.整体性 人类环境的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坡坏,总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所 以人类生存环境和保护,从整体上看,是没有地区界限和国界的。

环境生态学导论知识总结

环境生态学导论知识总结

环境生态学导论知识总结环境生态学导论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文将从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过程。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首先,它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环境生态学还研究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研究物种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的分布规律、演化历史以及生物地理学现象。

第三,环境生态学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综合体系。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从而采取合适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多样。

其中,野外调查和实验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收集到丰富的现场数据,帮助研究者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时空变化规律。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环境因素,研究其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揭示生态过程的机制。

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也是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

计算机模拟可以模拟复杂的生态系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生态过程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响应。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环境生态学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指导。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生态学名词解释(整合)

生态学名词解释(整合)

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则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Shelford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种生物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耐性限度的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指示生物: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可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

有效积温: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

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或不活动状态,是地狱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称为阿伦规律。

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种群:是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即由同种个体组成,并占有一定的领域。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概述“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建设

概述“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建设

概述“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建设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类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有10余部,其主要内容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很少,并且教材之间及教材与其它相关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

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而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

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措施1.1 选择适宜教材,自已编写教学大纲通过比较国内外多部环境生态学教材发现,国内教材比较简单,但对环境生态问题阐述的不够深入;而国外教材对环境生态阐述比较深入,但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条理不够清楚。

结合本院生态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为主要教材,以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为辅,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区域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生态学——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为主线,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作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见表1)。

1.2 精简压缩或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大纲,二年级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生态学,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前四章内容完全相同,必须删减这些重复内容。

三年级开设了一门专业核心课“生态环境监测”,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完全相同,这部分内容也必须删除。

三年级还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景观生态学”,与本教材的第六章也有部分内容相同,也同样精简压缩,以避免教学时间和资源的让费(见表1)。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总结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总结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整理其实还有好多填空题考点,比较琐碎!大家good good see吧!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1)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2)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3)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为什么说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的主流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出现全球人口、环境、资源等威胁人类生存问题出现,生态系统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主流论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书上有)讨论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书上有)第二章:个体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 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于最小量的那种营养物质5.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外延为耐性定律: 对于具体的生物, 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又称阈值), 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 其中包括最适区,适宜区和高低死亡限(见耐受曲线) 。

6.限制因子定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 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7.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分支情况是怎样的?按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能流、食物网和营养循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的科学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3、环境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念: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等,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第二章生态系统1、什么叫系统?系统有哪些性质?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哪些性质:(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2、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类型分别有哪些?生态系统:是指生境(habitat)和占据该生境并联结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⑴气候因子;⑵无机物质;⑶有机物质;生物群落,包括:⑴生产者;⑵消费者;⑶还原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尾矿废弃地
恢复技术:
(1)植被的自然恢复
改良土壤基质成分、改善水分特征
(2)基质改良
化学肥料、有机改良物、表土转换、淋溶改良基质
(3)生物改良
先锋植物引种、积累有机质改良土壤
(1)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 什么叫土地沙漠化?
土壤沙化与土地沙漠化形成的原因?
土地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出现的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 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区别:①通过时间推移,进行自我修复;②通过合理的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进行 自我恢复
(2)生态学理论:限制性因子理论、热力学定律、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 等八个理论。
3.生态修复的原则
1)地域性原则 由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背景;如:气候条件、地貌和水文条件 2)态学与系统学原则 主要是遵循生态演替、食物链(网)、生态位等原理。 3)最小风险原则和效益最大原则 三方面的影响:突变性(环境要素) 局限性(生态过程) 风险性(生态系统修复)
6.4.1 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和过程方法
1. 生态修复的概念 2.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3.生态修复的原则 4.生态修复的判定准则 5.生态修复与重建的过程 6.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方法
生态修复 概念: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
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修复概念包括生态恢复、重建和改建。
封沙育草

植物治沙
封沙造林

营造防沙林带


建立农林草复合经济模式

化学固沙
的 生
覆盖沙面
态 修
工程防沙
草方格沙障

高立式沙障



细节和藻类等孢子植物固沙水不良、过水多、过度耕垦 3.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障碍因素 还原性有害物质较多、土性冷、养分转化慢。 4.土壤潜育化的生态修复
实质:在人为的干预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
恢复、重建或改建受损生态系统。
区别:“恢复"指原貌和原先功能的再现;”重建“指不可能或不需要 再现原貌的情况下重建营造一个不完全雷同与过去的甚至是全新的生态 系统
月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基地的人 工浮岛
2.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1)自我设计①与设计理论②—— 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
(2)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A、物种框架法 B、最大多样性法 C、其他常用的修复方法
2、草地破坏的生态修复 (1)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原因及特点 原因: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冬季严寒,自然灾害频繁, 过度放牧、垦殖和污染 特点:土壤质地变粗,通气性变弱,持水量下降,微生物 多样性降低等等。
(2)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 草地的生态修复应遵循五个原则: ① 关键因子原则 ② 节水原则 ③ 本地种原则 ④ 环境无害原则
土壤沙化与土地沙漠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破坏,或草地过度放牧, 或开退为农田,土壤中水分状况变为缺水,土壤粒子分散缺乏凝聚,被 风吹蚀,细颗粒含量逐步降低。而在风力过后或减弱的地段,风沙颗粒 逐渐堆积于土壤表层而使土壤沙化。
土壤沙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自然因素
人为活动因素(主要因素)
原因在于:1.人类经济的发展使水资源进一步萎缩,绿洲的开 发、水库的修建使干旱地区断尾河进一步缩短、湖泊萎缩,加 剧了土壤的干旱化,促进了土壤的可风蚀性 2.农垦和过度的放牧,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大大降 低。 土壤沙化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首先,土壤沙化使 大面积土壤失去农、牧生产能力,使有限的土壤资源面临更为 严重的挑战。其次,使大气环境恶化。
开沟排水、消除渍害;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稻田起垄栽 培,鱼萍稻与一田;合理施肥;开发耐渍水稻品种。
6.4.2 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与重建
1、森林破坏的生态修复 2、草地破坏的生态修复 3、水生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 4、采矿废弃地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
1、森林破坏的生态修复
(1)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特点 A、原因:人为活动
自然: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 B、特点: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涵 养水分、保育土壤、储藏营养元素
4.生态修复的判定准则
➢可持续性(可自然更新) ➢不可入侵性(像自然群落一样能抵制入侵生产力) ➢生产力(与自然群落一样高) ➢营养保持力 ➢具有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5.生态修复与重建的过程
➢诊断 ➢制定修复方案 ➢实施修复 ➢维护与稳定
6.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综合法
方法: A、改进现存草地,实施围栏养护或轮牧 B、重建人工草地 C、实施合理的畜牧育肥生产方式
自然修复
消除胁迫压力 促进自然恢复
水生植被修复
改变水体环境条件为 基础
人工重建水 生植被
重新设计和建设全新的稳 定生存的水生植被
4.采矿废弃地植被破坏的生态恢复
类型:
一、废土废石堆废弃地
二、开采坑废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